百家姓第72位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1收藏

百家姓第72位是什么,第1张

  宋版《百家姓》第72位是汤姓。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偃:子姓;陕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叛)之后,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分商商遗民。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汤杜”,显然大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

  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源流三

  出源于荡氏,出自春秋时宋国荡姓家族,属于简改姓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荡姓,后去掉草字头成汤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祀。至春秋宋国大臣荡原,任司城,其子公孙寿不愿继父位,由其子子荡意诸继任,后子孙去草头称汤氏。荡侯的子孙为避祸,便去掉“荡”字的“草”字头,而改为远祖共工氏的汤姓。对此,在江苏省苏州《汤氏家谱》中记载道:“吾祖宋公子意诸,以祖封邑为荡氏,其子孙因避祸,去草字头为汤氏。”唐朝时期,汤姓族人为避唐太宗的庙号(大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多改为阳氏。例如吐蕃的大将荡没藏降唐军后,亦改称阳没藏。实际上,汤姓族人实在聪明,因为古阳字“阳”与汤字“汤”是同义字。

  至于荡氏一族,今已经成为极其罕见的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陕西、福建等省发现有极少几户荡氏族人还在顽强续承古姓以外,其余的荡氏族人均已回复成为汤氏。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作yáng(ㄧㄤˊ),今读作tāng(ㄊㄤ)亦可。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太暤(昊)伏羲氏的十个儿子汤,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神人脚印,好奇的华胥就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三国时期学者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氏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学者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当年带领族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国的河南淮阳和山东济宁、曲阜一带,所以在山东济宁至今仍存有伏羲陵。每年农历的3月3日,四面八方的华人都集中在那里举行古会,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文明肇始之祖。传说,当时洪荒,伏羲与妹妹女娲成婚,育有十子。伏羲崇尚太阳,将十子称“旪”,后史也记载为“暘”、“阳”等,分居于汤山(杜县、杜陵,今陕西西安一带),其后裔子孙多以居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作yáng(ㄧㄤˊ),汤氏族人中至今仍有尊奉伏羲、女娲为得姓始祖者,且不与子姓汤氏合谱。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秦朝时期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之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了宋国。传至宋国君主偃,自立为王,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占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子偃,宋国于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被齐国联合了魏、楚两国攻灭。子偃有个弟弟叫子昌。到了秦始皇赢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子昌有个儿子叫子隆,据说他学识雅博,后因秦始皇为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体制,大兴“焚书坑儒”,乘机剿灭旧诸侯国的残余势力,子隆在其时畏其祸及,遂改子姓为汤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秦朝时期官吏汤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秦、汉时期,宫廷少府设置有汤官令、汤官丞,负责掌管帝王君主的御用糕点。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到了东汉时期,废黜了汤官令,仅保留了汤官丞。后该官职并入“尚食府”。

  在汤官令、汤官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汤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汤氏,正确读音作tāng(ㄊㄤ)。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官吏汤沐食侯,属于以官爵称号为氏。汤沐食侯,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高祖武皇帝陈霸先设置的一种爵位,其地位在开国男爵之下,又在乡亭侯之上,官秩为正七品,相当于今天的市局级干部待遇,主要封赐于王族。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南朝陈国被隋文帝杨坚所灭后,有汤沐食侯的后裔子孙不敢称陈氏,便以爵号为姓氏,称汤沐氏,后省文分称汤氏、沐氏。

  当时隋军士兵虽然残暴,但都不敢对杨氏族人怎么样,因为汤氏的读音就作yáng(ㄧㄤˊ),隋军将士不分,因此其族人轻易就避过大难。该支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改姓,出自南唐时期大司空殷崇义,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宋朝时期有人叫汤悦,他本来姓殷。汤悦,原来的姓名叫殷崇义,池州青阳人(今安徽池州青阳)。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进士,官至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政权被北宋王朝灭亡之后,殷崇义继续在宋朝为官。到了宋建隆初年(公元960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名讳,改姓名为汤悦,其子孙后代皆以汤氏相传至今。汤悦后来参与了著名史籍《太平御览》的编修工作。

  该支汤氏读音作yáng(ㄧㄤˊ),今读作tāng(ㄊㄤ)亦可。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汤务氏,亦称唐古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前就多冠汉姓为汤氏、唐氏、陶氏等。

  ⑵满族汤佳氏,亦称唐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长白山区、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汤氏、唐氏。

  满族、蒙古族汤氏读音皆作tāng(ㄊㄤ)。

  源流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侗族、瑶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汤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汤氏,世代相传至今。

陈姓据考证出自妫Gui姓。远祖为虞(-前2070,朝代名)舜(Shun)。陈姓到今天已经有近3050年的历史。陈姓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至周武王(前1046-前1043在位)伐纣(前1075-前1046在位)时,舜32代孙遏父(E Fu)为陶正(古官名,主管陶器)。周武王依靠遏父的帮助才取得了伐殷(前1600-前1046)的胜利。由于遏父的功勋卓著,武王把大女儿太姬(Tai Ji)嫁给她儿子陈胡公满,并被封于陈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一带),于是以封地代姓。满的子孙们便姓了陈。这就是陈氏的由来。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0825html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陈姓的来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陈姓的来源简介5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关于陈姓的由来

陈氏来历:

1、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2、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扩展资料:

陈姓的来源与演变:

1、相传黄帝与西陵氏之女生有三子:昌意、玄嚣、龙苗。昌意之孙为高阳氏颛顼,接黄帝之位;玄嚣之孙为高辛氏帝喾,继颛顼为帝;龙苗之后南移为南蛮之祖。帝喾娶陈锋氏之女,生子放勋。放勋继位后称尧。舜的部落居于山西永济蒲州镇南的妫水旁,舜氏族以河水之名姓妫。

2、公元前2070年,禹继舜而建立了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古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称有虞氏,后称虞国。现虞城西有商均墓村,是商均的墓地。而居于妫水旁虞乡的舜的后裔虞遂,被夏王远封于遂,故地在今山东宁阳西北。

3、商朝时,商王改封虞遂的后裔于陈,古城在今河南淮阳东南。陈所处之地为帝尧的母亲氏族陈锋氏部落的故地,冈而称为陈妫姓陈国诞生于商朝。

4、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以取代亲商朝的虞遂后裔的陈国。陈国在西周时期是十二诸侯之一,国势和地位仅次于“五霸”,东周之后国势急剧衰落,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楚惠王最终灭了陈国。

5、陈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河南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至今淮阳仍冠有“老陈户”的别称。陈姓得姓由商朝的陈国算起,至少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6、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以后,陈完后裔世代为齐相重臣。公元前410年,裔孙悼子建立田齐,公元前378年姜姓齐国灭亡。公元前221军秦始皇灭田姓齐国,统一中国。

7、齐王田建的第三子田轸,在齐国亡国之前投奔了楚国,出任楚相令尹,封为颖川侯,封地在今河南长葛市北,并恢复陈姓,陈轸是颍川陈姓的始祖。这支陈姓成为当代陈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颖川派后裔东汉名臣陈宸的故居在河南长葛东古桥乡陈故村。2000年来没改过村名。

-陈姓家谱

姓氏陈的起源是什么?

陈姓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姓为陈,称陈氏。是为河南洛阳陈氏。

陈姓的来源是什么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那么陈姓的来源是什么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陈姓的来源,希望大家喜欢!

陈姓的来源

陈姓为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陈姓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齐国被秦国灭后,田轸逃到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此后,陈姓在中原发展成为名门望族。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

陈姓的大发展是在公元557年,陈霸先在江苏南京称帝,国号陈,此时,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使陈姓子孙遍及长江和朱江之间。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经过几年的战争镇压了福建南部的叛乱,局势平定后,陈元光定居福建,成为南方陈姓最主要的一支。

南宋期间,因金兵南侵,中原姓氏大批迁入广东。陈姓也由此迁入广东,明末,陈姓又迁入台湾。陈姓迁如越南的时间较久远,宋代时人最多。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

陈姓的郡望

颍川郡秦时置郡。以颖水得名,治今河南禹县。此支陈氏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东汉改为郡。治所在广陵。此支陈氏

陈氏祠堂,陈姓宗祠,家族网

陈氏祠堂,陈姓宗祠,家族网

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阳。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县西北。这一支出自陈_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治所在临晋。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_后裔陈忠之后。

汝南郡治所在上蔡。

下邳郡治所在下邳

东海郡治所在郯。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后辖境历朝不同。

庐江郡治所在舒。

东川郡唐朝中叶设郡,治所在东川

姓与氏合而为一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官拜陶正,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官号改称陶唐氏,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演变至汉朝,姚氏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

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_五姓"。

陈姓氏的由来

陈姓氏的由来如下:

陈氏源于宛丘,望于固始、盛于颍川,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一、出自舜帝姚重华裔孙陈胡公妫满,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

二、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三、少数民族陈姓,韩国朝鲜族陈氏:全部来自中国,

四、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扩展资料

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参考资料:

-陈姓

陈姓的来源是什么

陈姓的渊源

陈姓的历史渊源

陈姓先祖陈姓是帝舜的后裔,其远祖可以追溯到黄帝。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这是陈姓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陈国开国公胡公满也因此而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在东周初年,陈国与郑国、蔡国等同为中原大国。其国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陈国灭亡后,陈国人便以国为姓,在中国各地艰难生存。

历史名人

陈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_:唐僧的俗名陈_,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抟:宋初道士。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作《太极图》、《先天图》等。

陈天华: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和他"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觉醒敲响了“警钟”。

陈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别忘了,我也姓陈哦!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国史大纲 读书笔记 ,欢迎查阅。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1

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准,使我读起来还得时不时停下来查查词典。此书原为编写大学教材所作,这也显示出当年的大学生与今日大学生素质之差异。

婚姻、族制二章,我每章都读了不下两遍。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两章的主旨本身,而是吕先生的性别观与婚姻观。吕先生是民国时期人,论岁数当比今日青壮年男子早出生近一百年。其关于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之见解,却比今日之男性(主流男性,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要先进得多。

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离婚一节。古代(以清律为例)虽然「夫妻不相和谐而两相愿离」可离婚,但婚姻内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地位导致男性不会轻易放手,而背夫私逃还要加罪。因此,吕先生提到:「即使结婚之时,纯出两情爱慕,绝无别种作用掺杂其间,尚难保其永久,何况现在的婚姻,有别种作用掺杂的,且居多数呢」要想解救痛苦的家庭,「与其审慎于结婚之时,不如宽大于离婚之际」。

通常男子谈论离婚问题,一般都难以跳出男权视角。吕先生站在如此深明大义的高度为女子之自由辩护,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要怀疑吕先生是否真的是直男了。

瞬间联想到最近网上大火的「最美婚登员」,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谎称「打印机坏了」,迫使其无功而返。如此举措,看似「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除了满足婚登员个人的道德优越感之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人家夫妇本就不合,回去以后该吵的还得吵,岂是因为不能办理手续便可破镜重圆的此类愚蠢的善人,其危害恐怕胜过理性的恶人。

至于结婚,吕先生则以「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为例,介绍其观点。这种人青年时过着浪漫而纵欲的生活,待到「年事较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再结婚。吕先生认为这种制度较为合理,因为「人类的性质,本是多婚的」,婚姻与同居,只是为了分工合作,属于纯粹社会性的关系了。因此,让爱情的归爱情,利益的归利益,岂不两全

在这段,吕先生进一步分析道:性欲是天生的,宜宣泄不宜压抑,然而十余岁的男女经济上实在难以自立, 教育 子女也无法胜任,因此只好晚婚。有人晚婚,还有人因生计艰难而独身,此皆实为社会制度压抑人性,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对此,他给出的方案是:「将经济及 儿童 教养的问题,和两性问题分开,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办法,在节育及儿童公育,救济迟婚及独身问题」。

男女可自由结合、生育,却不用担心经济自立与儿童教养问题(交给社会分工),这简直就是要革掉婚姻制度的命啊!吕先生进一步指出: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男权社会下的家庭使女子「渐沦为被保护的地位,失其独立,而附属于男子」,男子却并不因「女子在产育上多负了责任」便公道地承担起别的责任,反而「乘此机会,压迫女子,多占权利」。这一现象,即使已延续数千年,到了「今日,个人主义抬头,人格要受尊重的时代」,岂能长存

吕先生又援用当时的「新式女子」,从反面论证他的观点。他说:女子对家政生疏,顾及工作便无暇顾及家庭,恰是社会进步之表现,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在婚姻一章之末尾,吕先生提出:「贤母良妻,只是贤奴良隶。」「我们该教一切男女以天下为公的志愿,广大无边的组织。」家庭是对妇女进行奴役的工具,在妇女觉醒后,必将被打碎——这想法简直不要太先进。到了 21 世纪,婚姻和家庭果然在发达国家显现出瓦解的前兆。尤其是随着避孕技术的发达,性欲的释放也不再需要婚姻这一庇护所,这为婚姻的彻底消灭搬走了最后一块绊脚石。吕先生真高人也!

最后再谈谈一个小细节:传统人士总认为人有成立家庭、爱护家庭、延续家庭之本能,并常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之。然而吕先生尖锐地指出:人爱家庭,是因为后天 文化 塑造,而非先天本能。「人之爱家,乃因社会先有家庭的组织,使人之爱,以此形式而出现,正犹水之因方而为圭,遇圆则成璧」。所谓担心无后,也是因为「人总有尽力经营的一件事,不忍坐视其灭亡」,也就是前期投入太多,不忍看到之前的投入变成沉没成本而已。工业社会的独身、晚婚等新兴观念,虽是舶来品,却能迅速在中国传播起来,正说明人满足自己生活之本能,要高于建立家庭之本能。

这一论述,虽然我总觉的有哪里不对(也许他的观点缺乏进化与遗传研究的支持),但不得不说,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2

本着了解一下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初衷翻开了这本书。全书4000多页,刚开始我是有一点发怵的,会不会很枯燥会不会虎头蛇尾

断断续续用了二十多个小时,算是读完了。盛唐以前的部分读的比较仔细,因为越是久远的历史,好像对我来说越是新鲜有趣,唐朝以后得部分或多或少都在电视里面,小说里面了解到了。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成王败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此言非虚,没有谁能阻止历史的变更演替。每一个朝代从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败,都有惊人的相似性。无非是一代君王残忍暴虐,或者贪图享乐不得民心之后,就有人站起来推翻腐朽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新的政权建立初期一定会吸取前一个政权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然后走向繁荣。然而,后续的政权继承者们,不知道先辈们打江山是如何之难,更不知道失了民心就是自取灭亡。然后走向腐败,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然而,历史没有绝对的正义,成王败寇才是真理!华夏民族的这一片土地,经历了时代的更迭,不断地分分合合,最终都是胜利者拥有了书写历史的权利。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战国七雄当中,不是秦国实力最强劲,而且楚国,或者齐国,那结果会怎样呢那么有可能我们所记住的就不是秦始皇了,而是楚始皇或者齐始皇。但是这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可能并没有。如果在秦朝末年刘邦项羽楚汉之争时,刘邦在鸿门宴上被杀害,那么可能历史上就没有汉朝了,取而代之的是楚朝。如果明朝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发展壮大,没有让多尔衮的清兵入关,那么历史又将改写。

所以,在朝代的更迭当中,并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只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有在不同的立场上应该做不同的事。

岳飞精忠报国为后人称颂,岳家军威震八方,令金兵闻风丧胆。放在历史环境当中来看,当时的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即使不被北方的金国侵略,国内也会爆发反动起义。如果金兵顺利的推翻的宋朝统治,像清兵一样在中原建立政权,那么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又是另一种版本。

再说到近代,如果孙中山先生没有早早病逝,那么国共两党的关系是否会是另一番局面我们现在会不会处于资本主义社会

总而言之,很庆幸我们现在生在和平年代,要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不用去面对残酷的种族斗争,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兴许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兴许你只用做你自己。

除了历史的兴替之外,本书中还讲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 事迹 和 典故 。比如说闻鸡起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武牧羊,唇亡齿寒,卧薪尝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今社会来看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这两件事都是让我们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最好的 方法 ,何乐而不为呢。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3

吕老爷子的这本书,让我于看到了一个大概的中国历史,虽然了解还是不深,但已经脱离背朝代表的境界,转而向上跨上一小步。忘记在哪里有看到过,吕老爷子的史料积累可以说是民国第一人,而在他对于这本书的写法以及分类来看,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史(含历代军事、政治、礼法、经济、刑志大概描述),按照每一类别分别写好,然后再根据最原始是书籍内容来阐述这一制度在两千年来的发展。例如以兵制来说,吕老爷子就将各个时期的士兵制度在进行剖析,并抛出一个大概的优点缺点,全书未提对比,实际上吕老爷子已把自己所提倡的表现在全书中。

岔开一下话题来谈史观这个问题。对于写历史书籍的人来说,他的史观代表了他本人的看法,也就将化成内容来展现在看官眼中。例如以正史和野史之争来说,许多野史的史料采集程度与正史无异,甚至还要超过正史,如《国榷》《皇朝纪要》。“正”与“野”的区别第一个是在修史人的身份,正史往往诞生于政府委派的撰稿人手中,而野史则是非政府指定的人所修历史,因为个人角度不同的原因,所以同一件事,在两个不同立场人手下带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而往往作者会对某件事情所表达的自己想法都展现在看官面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史观端正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书的第二部即政治史(当然政治史并非全讲政治,而是阐述各个朝代或国家的兴亡,因为大体围绕政治或军事,所以才称政治史),这一个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是我最推崇的,而在我所推崇的想法下面自然是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失败。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我认为始于清朝时期考据派的兴起,于清末民初的史学界百花齐放为盛,逐渐在建国以后湮灭。

我有注意到,在各个文化制度的开头,吕老爷子多引用的是《礼》、《左传》、《公羊》、《春秋》这些始于东周时期的书籍,并辅以《白虎通义》的各式资料相佐,从而建成自己的史观,并在观看历史这条长河的游客中给了自己一个定位——儒生。

儒,是一个学派,发展至今,更像是一个教派,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但它必定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思想,代表不了国人的思想,而儒家之所以盛行的原因,就是在思想所表达的忠君爱国,同时抬高儒士地位所带来的效应才会延续两千年。现在盛行的许多国学班里,让小孩子去学那些儒家经典完全是跟风,殊不知儒家到底是什么就去学,也不管学这些东西到底有有什么用,贸然划定出一个“国学”“国风”之类的东西,却又完全不表明包括哪些东西,这岂不是卖“狗皮膏药”

儒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在《说文》里面是“柔也,术士之称”,术士是什么按照东北话来说就是跳大神的,而孔子显然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去跳大神,所以准确来说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吕老爷子出生于清朝后期,在清朝时期担任了近二十年的老师,深谙四书五经宋明理学,而他的角度则全站在儒家角度之上。

《白虎》是儒家在东汉时集大成的一步学说,而吕老爷子大量的借《礼》与《白虎》来评断一个朝代的优劣,一件事情的好坏,我个人认为不太好,因为吕老爷子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所立足在当时,处处表现着“事后诸葛亮”的思想。

儒学起于东周,盛于西汉。秦朝是靠着法家思想才统一中国建立制度,在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治国都选用的是道家,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原因。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派,只有在鲁国大行,而大国多采用法、墨、兵,效果采用纵横。说到底是因为儒学不适合生存在乱世,它的中心思想毕竟是礼,古语云“宁做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它不是一个在乱世之中治理天下的法子。

在汉初四帝的道家治理之下,天下逐渐太平,才让武帝刘彻有了一个利用儒家治理的机会。在儒家的规定里,等级制是十分森严的,下级见到上级、晚辈见到长辈、子见父、臣见君等等,都规定了极其严格的礼制,而立于最顶端的人,也就是皇帝,最享受的就是这样的待遇,所有人见他都要下跪行礼,不得僭越,否则就是奸臣刁民。

我在文化史里所看到的吕老爷子做梦都想要回到东周时期,这正与孔子的思想一样,其复礼仪、井田制思想与孔子无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西周就是最讲礼仪的一个朝代,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讲究”。但这终究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轮,在西汉时期一样有人提出复礼仪井田制,但是刘彻显然没有脑子抽筋,只采取礼仪这一项,从此以后儒家就是忠君爱国的代名词。

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对吕老爷子的身世百度了一下,其目的就是了解他写这本书的背景,在初步浏览后,我认为吕老爷子就是一个腐儒,他的所作所为与孔子后代大几相同,即名义上讲“礼”,实际则不然,完全符合儒生特点“宽于律几,严与律人”。

周树人曾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来简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梁启超则直接表达“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所以在大家的眼里看来,看待一段时期的历史先看当时的统治者,再看统治集团,之后呢再看武功,再挑有没有吸引人的地方,都看完以后就会去看其他东西。第一个是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法去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动态,无法将自己代入到那时期的平民去看那时期的生活。第二个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会自动忽略那些不感兴趣或没必要了解的资料,而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暂且用东西这个词来代替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可用的词汇。

在吕老爷子的这本书里,也无可避免的陷入上一段说的第一个泥潭。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固然不能以一本书来代替,二十四史里无论拎出哪一本史书都比这本书要厚,但是论起描述之简当然还是要靠吕老爷子的这本书。但这本书只能带给我们一种“字典”的用途。怎么说呢第一个是事情的简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武悼天王冉闵,其“杀胡令”大概都有了解,但是只知其表面而不知其底面,而吕老爷子的描述重点在于描写这段时期的政治以及东晋政府的懦弱,而有意无意忽略五胡十六国的动态,涉及到某些原因,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出来,但在人的心里自然埋下了好奇的种子,有时间了总归要去搜索一下。

现实生活的许多人都对当前生活环境有着些许不满,便在历史上来寻找东西来填补这块空白。中国向来是给古人封神,抬高长辈贬低自己的礼制社会,在我们所知的各种“圣”“神”等有一大半都是在明朝所封,正如《西游记》里孙悟空说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一样,所表达的都是当时平民对于自己渴望而不具备生活的向往,便会去夸赞抬高一些古人。

这事从古代就有,比如唐代的武庙十哲,现代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又比如《杨家将传》《精忠说岳》,云“自古能军无人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耳”来评价古人。所以许多人都会有一个偶像,而这个偶像多半是皇帝。

热爱军事喜欢战争的人会推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敬佩宰相的会推崇季汉诸葛亮,大唐的“房”“杜”,宋朝王安石等。这一些都是在历史上有极大作为或推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所以会被后世如此推崇的立为偶像。

而吕老爷子自然也在书中推崇了他的偶像——(南)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他更是对陈霸先评价: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

所谓得国之正,无非两点: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而符合两项的,唯有(西)汉与明。陈霸先夺权篡位,欺压幼帝,逼走好友,毫无得国之正可言,而在书中他对陈霸先的言辞相比于其他皇帝来说评论是相当的好。所以我在读完后立马去了解了一下陈霸先,在《陈书》上对他的记载是“倜傥大度,志度弘远,不理家产,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及长,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这一段就是明显的春秋笔法。

很奇怪的一点,在全书为数百位皇帝的评价中,吕老爷子对清朝皇帝评价相当的高,而对晋朝皇帝评价相当低,甚至把绝大篇幅都放在士族上,仿佛士族的历史才代表了晋朝的历史。

这本书我全部读下来,还是想说吕老爷子的史料积累是真的丰富。至于我是不是用的春秋笔法,这一点很明显。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4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给出的答案是:其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 社会实践 ;其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其三,温故知新,传承人类文化财富。而中国历史无疑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套装《中国通史》无疑是中国通史方面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佳作。

这部《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此前曾读过吕先生的《白话本国史》一书,确实受益匪浅。而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建树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很精彩。而本人读书有限,对张荫麟先生的作品不甚了解。而这部《中国通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三位大师的作品拼凑起来,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 经验 与教训。

此外,本书编辑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整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三个人作品的组合,这也足见编辑的功力和良苦用心。而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或者更新换代的时候,编辑们也在空白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短短几十个字就概述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使读者在以时间为纵向维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横向维度的把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短短的三册书二十八个章节,系统的讲述了中国古今发展,从文明之处的民族起源到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内容丰富、全面而且详略得当,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和小转折,所诉之事均有历史材料做依据,这也是三位先生有如此成就的基础,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十分严谨,不是模糊猜测,得过且过。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作者指出也都点明了,这些争议也许会随着更多的史料被发现而得以解决。

吕思勉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入,加以教正。”这就是大师风范,谦逊,睿智,坚守。而蒋廷黻先生则写到:“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们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这就是大师们在民族危急时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并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世人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虽然他们“武不能上马安天下”,但他们全力尝试着“以文用笔定乾坤”的信念来拯救这个民族。也许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伟大的事,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着对的事,他们希望“微薄”之力以兴民族。我们常说拥有匠人之心,也许终其一生只做愿意做的事,只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读书时许下的愿,对他们来说,就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5

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般普通读者是障碍。

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的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可惜! 陈恭禄的最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当年跟陈寅恪号称“二陈”,可陈恭禄的专长似乎在近代史,他写的通史有点类似讲话稿,而且一大半是他学生整理而成的。 缪凤林的书是胶版,书脊容易开裂。读完感到新观点很多,至今让人有很多思考。可惜此书文言味较重,有时用词很古怪,不擅长文言的可能会读得很辛苦。

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的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这不是通史的任务。 还有港台的邝士元写的《国史论衡》,资料汇编吧,错别字很多,很膈应人。 外国人写的中国通史很多不堪一读。如黑格尔世界哲学演讲录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幼稚得可以;世界史名著《历史研究》、《全球通史》等关于中国的部分,真心只适合对中国一点儿不懂的外国人读。这里着重介绍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剑桥中国史》。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有一个习惯,以论带史,即先有立论见解在先,然后有逻辑推演。《中国的历史》中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第二本《殷周春秋战国》作者真是突发奇想,说《春秋》三传是,《春秋》三传是为“下克上”当权贵族捉刀说项,等等。读完在感叹荒谬绝伦之余,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敢想、敢写。读读启发人也是很人 想象力 的。还有就是作者会脱离历史叙述,开始大讲自己某次在中国考古经历的见闻,大有小说写法中的“元小说”风味。总体而言,不能当真,读此可以明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和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若希望读此可以窥得学习中国历史门径,只能是缘木求鱼。

《剑桥中国史》本来共16册,出了十几年还未出全。此套书薄古厚今思维非常明显,越近篇幅越长。作者都是一流的汉学家,相比日本人而言比较克制,注重史实,有一分说一分。缺点是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不免语言欧化意味较重;篇幅较大;有些篇章较为专门、冷门;各章节间不连续、相互割裂,各章之间体例也不一致。总体而言,比日本人写的优秀多了,作为中国通史入门书差强人意。

官方出了一本《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地方写得还是非常客观、易读的,私货几乎没有。刚开始我也非常奇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才体会到,此书的出版大约是真想竖起一面镜子吧。写作优秀的中国通史读本,其实是要多人合作的。司马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每个历史学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只有多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这本书由多人合作写成,几乎没有个人风格,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超越“国史四大家”之钱、吕的通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平庸的年代,大家都“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 所以严格地讲,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本对普通读者来说接近完美的中国通史读本。

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相关 文章 :

★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

★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

百家姓第72位是什么

  宋版《百家姓》第72位是汤姓。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