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到底出生在哪,她的家族又是怎样的家族?
在中国的曼城历史上真正掌握皇权的女人不多,除了吕太后武则天的女人之外,清朝的慈禧太后应该也算其中的一个。虽然慈禧太后和别的掌权者不一样,慈禧太后掌握朝政的时候,正是清朝的多事之秋,也是清朝逐渐走下坡的过程。很多人都把清朝覆灭的责任归咎到慈禧头上,但实际上,只能说这些变故和慈禧都有关系,并不能说一个王朝的灭亡与否是一个女人救人左右的。
目前遗留下来的关于慈禧的史料比较多,但是真真假假其实有时候也说不清楚,有不少人都在研究慈禧到底出身于何地,他的家族又是一个怎样的家族。有一些资料上记载,说慈禧的祖上,原来是辉发那拉氏,后来改为叶赫那拉氏。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关于清朝的传说,那就是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世代有仇,因此这一个身世可能只是有一些人故意杜撰的。
还有人说慈禧的出生比较平凡,她的父亲原来只是一个四品小官,由于后来关系十分突出,受到皇帝的赏识,将他调到了山西。慈禧入宫之后非常受到咸丰皇帝的宠爱,因此整个家族也受到咸丰皇帝的重用。咸丰皇帝子嗣单薄,慈禧入宫不久就生下了同志皇帝,被晋封为懿妃,第2年又被再次册封为贵妃。
由于自己的父亲,后来在安徽任职,所以就有人说慈禧是安徽人,但她的父亲其实在慈禧18岁的时候,才调到安徽,所以慈禧不太可能出生在安徽。
还有一些人说慈禧是出生于北京,还有一些记载说慈禧生于南中,但南中到底在哪?是南方还是一个地名呢?这些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弄清楚了。
慈禧的出生地在哪里,一直以来都扑朔迷离,不得其解,而关于慈禧的出生地目前存在六种不同的说法:北京、内蒙、安徽、浙江、甘肃、山西,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甘肃说
这个说法来源于慈禧的父亲惠征曾经担任做甘肃布政使的笔帖式,而慈禧的父亲确实曾做过笔帖式,但是任职的部门是北京的衙门,且惠征一生都没有去过甘肃,所以慈禧出生于甘肃兰州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
浙江说
这个说法来源于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文中写到慈禧的父亲惠征在道光15年至道光18年间,在浙江乍浦做正六品武官骁骑校,而慈禧出生于道光15年,慈禧生于浙江乍浦的说法似乎很可信。
而且这篇文章有两个地方与历史事实不符合
第一: 时间不对
惠征的履历显示,道光8年24岁做了笔帖式,道光14年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19年升任八品笔帖式,道光23年为吏部一等笔帖式。而这段时间,惠征一直在北京做笔帖式,没有外放到地方做官。
第二:官职不匹配
笔帖式属于低等的文职,主要做一些抄写、拟稿类的工作,相当于普通文员。这样的小书吏是不可能一下子调到地方做武官的。而且道光15年,惠征是八品笔帖式,而骁骑校是正六品。
所以出生浙江这个说法,也纯粹是编造。
内蒙说
这个说法来源于慈禧的父亲惠征曾担任山西绥远城(今呼和浩特)的道员,携带全家在归化城生活了3年,慈禧的外祖父惠显从道光11年至道光17年,任归化副都统,所以慈禧与归化城确实是有关系的。但是惠征做归绥道道员的时候是道光29年,此时慈禧已经15岁了。
安徽说
《满清外史》记道:“那拉氏者,惠征之女也,惠征尝为徽宁池太广道,其女生长南中。
这段记载中还提到慈禧擅长南方小调,所以很受咸丰的喜爱。慈禧擅长南方小调,又生于南中,所以有学者就认为慈禧是出生于南方,而她父亲惠征又担任过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而道员的衙门在安徽芜湖,因此确定慈禧出生于安徽芜湖。
而这个说法也是有明显的漏洞的,道光29年,慈禧的父亲惠征到山西归绥道做道员,他在归绥道上恪尽职守,得到好评,于咸丰2年调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此时慈禧已经18岁了,都已经入宫封为兰贵人了。
最离谱山西说
我认为这6种出生地的说法中最不靠谱的就是山西长治的说法。
这个说法是长治当地人提出来的,是也近几年的说法,猜测一下,估计是为了旅游资源而瞎编乱说。
慈禧生于山西潞安府长治县的一个汉人王姓农家,取名叫王小慊,家里人多地少,无法养活就将她卖出去,辗转卖到了潞安知府中做丫鬟,长到12岁时出落成大姑娘,如花似玉,两个脚心各长了一个痦子,知府夫人觉得此女将来一定大富大贵,于是就将她收为干女儿。
为了论证这个说法,当地人还准备了三条证据:
族谱,族谱上记载“王小慊后来了慈禧太后。当然这个家族也只是一个手抄本,毫无参考意义。
慈禧出生的房屋遗址,而这个遗址现在变成了猪圈。
村里有慈禧生母的墓碑,而墓碑是一块新的石碑。
以上种种证据都表明,这一说法纯属胡编乱造。
北京说
慈禧出生在北京一个三代为官的官宦世家,《清史稿》记载:”考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
《玉牒》记载:“兰贵人那拉氏,道员惠征之女。
《实录》咸丰11年12月谕:”慈禧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
此书明确记载,慈禧的母亲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兄弟姐妹四人,慈禧为老大,妹妹为老二、老三照祥,老四桂祥,这些都明确无误的说明慈禧是满族人,叶赫那拉氏,其家族长期居住在北京。
证据一:
从发现的慈禧妹妹参加选秀的排单来看,可以明确知道慈禧之妹属于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氏,父亲名叫惠征,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证据二:
慈禧的父亲道光8年至道光19年,一直在北京做笔帖式,这个时期惠征并没有离开北京,所以他的家肯定就在北京,那么慈禧就只能出生在北京。
证据三:
慈禧的外祖父曾经担任归化城的副都统,但是归化城离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她的母亲不可能到偏远的地方去生孩子,因此,只能在北京舒适的家中生产。
所以从以上种种分析可以明确的知道,慈禧的出生地确实是北京。
说起历史上叱咤政界的女强人,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武则天。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约莫是好坏参半的。但是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女人,虽然没能坐上女皇帝的宝座,但也无人敢违逆她的命令,让她甚至说出了“若有一人使吾不欢,吾令天下不欢”这样狂妄的话。
她就是在位期间以奢靡之风著称、手腕铁血无情的慈禧太后,一个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一个在死后受万人唾骂的祸国妖后。不知道慈禧的后人们在她的影响下,又是什么样的呢?
唯一儿子早年崩逝其实说到慈禧的直系后人,实际上是少得可怜的。因为慈禧的丈夫咸丰帝只活了三十一年,故而没能留下多少子嗣,其中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是咸丰帝留给慈禧的唯一一个亲生儿子。
1861年,咸丰帝去世,此时的载淳年仅六岁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成为了当时的朝堂上真正的掌权人。而这个年幼的儿子,从小生活在慈禧严厉的管教之下,母子间的关系并不融洽,两人常常发生争吵。
再加上慈禧对朝政的控制,没有留给同治帝太大的发挥空间,使得他在朝堂上少有作为不说,私底下也是十分荒唐。有传言说,同治帝十分爱玩,喜欢采取一些不同寻常的方式,以打骂别人为乐趣,常常让手底下的太监和妃子们苦不堪言。
说来也奇怪,到了晚清时期,一些皇帝的寿命都不算长,而这个同治帝更是历任清朝皇帝里最为短寿的,逝世时年仅十九岁,尚未活到弱冠之年。关于他死亡的原因,虽然在史书上的记载是说他死于天花,但鉴于他混乱的私生活,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他可能是死于梅毒。
纵观同治帝短暂的一生,年幼时顺利即位,没有经历“九子夺嫡”般残酷的斗争,可谓幸运。但是权利一直被亲生母亲所把控,没有正常孩子应有的童年,早年崩逝,又算是十分不幸的了。或许这个唯一儿子的早逝也是对慈禧的另一种惩罚,一些人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以失去其他东西作为代价,慈禧想要权利和地位,就不得不面对没有子嗣的悲哀。
继子养女结局惨淡其实自同治帝死后,慈禧便再也没有直系后人了,因为年轻的同治帝在死时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实属可怜,不过慈禧太后倒是还有一个继子和两个养女。
1874年,同治帝逝世,由于他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而自己一个儿子也没有,所以这时自然没有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人了。为了维护朝堂的稳定,慈禧和朝中大臣迅速召开会议,选定继承者,最终决定把慈禧太后的亲侄子过继给咸丰帝,作为慈禧的继子来继承皇位,而这个继子也就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帝即位时也才五岁,什么都不懂,朝堂上的事情自然还是由慈禧做主。但是不久后,光绪帝接触到朝廷事宜,在政见上与慈禧太后相左,使得两人的关系十分僵硬。虽然他主持了不少变革,但最终都因慈禧太后的阻拦而以失败告终。1908年,三十八岁的光绪帝也暴毙了,死在慈禧太后死亡的前一天,好不凄惨。
再看慈禧太后的两个养女,一位是咸丰帝唯一的女儿荣安固伦公主,虽然从小姿色出众,饱读诗书,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但是二十岁时就去世了。而另一位荣寿固伦公主,在十二岁时就出嫁了,但是十七岁那年丈夫就去世,自此以后她就一直守寡,无子无女,也是孤独凄惨。
可见无论是慈禧的直系后代,还是她所收养和过继的子女,都没有落得很好的下场,这也是为什么在她死后众人都极力与她撇开关系的原因。
旁系后人改名换姓说到与慈禧有血缘关系的后人,多指的是慈禧弟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后代们,人们也常把桂祥的后人说成是慈禧的直系后人。
慈禧生前曾给她的母家叶赫那拉氏带来了许多荣誉,但正是这些荣誉使得他们在慈禧死后成为众矢之的,被不少朝廷官员所排挤。为了能过安生地活下去,这些后代子孙们不得不极力与慈禧撇开关系,以免遭受牵连之罪。
那根正,或者应该叫他叶赫那拉•根正,他是桂祥的曾孙,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内侄曾孙,现为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在我国书画界颇有声誉。为何他叫那根正,这与慈禧太后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因为慈禧死后不断有人找叶赫那拉家族的麻烦,他们只好改名换姓,尽可能地降低存在感。
而且为了彻底撇清关系,他们还将慈禧曾经赏赐的紫檀床全部烧毁了,据说烧了几天几夜。此外,有慈禧的合照以及家族的族谱等都被销毁了,就是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与慈禧的关系,能够苟活于世。
不过现在距离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百年,人们对于叶赫那拉氏也不再那么深恶痛嫉了,这些人才敢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那根正也恢复了自己叶赫那拉的姓氏。除了他之外,我国著名女歌手那英也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人,不过她也不喜宣传自己叶赫那拉家族的背景,或许还是有慈禧的阴影吧。
慈禧太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觉得她中国的罪人,因为她使中国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死后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功过后人评。而我在读完慈禧的一生后,却觉得这个实质掌握中国政权长达47年之久的无冕女皇实在不简单。
慈禧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期间,她两次决定皇室,两次发动政变,三次垂帘听政,可以说在权利的掌握上是极为成功的。他将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玩弄于股掌之中。但她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却是一个失败者。在她47年的统治中,在中国历史走向最危难的时期,她没有将中国这艘古老的航船带出外强侵略的激流险滩,而且正是由于她的不谙世事,使得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陷入了更为危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我们也有理由去痛恨她。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看她,她是幸运的同时又是不幸的。她十七岁入宫,在众多嫔妃中,只有她所生的儿子存活了下来,正是因为她的儿子,使得她在后宫当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以子贵,由此她成为了大清王朝的主宰。也由于她手中的权利,她尽享了人生中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又是不幸的,她二十七岁就没有了丈夫,直到七十四岁,且不说她在朝堂之上那一脸的威严,一脸的铁面,在后宫当中,她又是怎样熬过那一个一个漫长的岁月。慈禧中年丧子,同治帝十八岁就死于天花,而且死得非常急促,所以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一生中的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她无法将自己做妻子温柔的一面与身为人母侍犊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纵观慈禧的一生,人们有理由在自己的形象里去描摹这个女人。
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
在咸丰帝在位的时候,被宠幸封为兰贵妃。
当时咸丰帝皇后是钮钴禄氏,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
后来的同治皇帝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但是野史说同治皇帝是被她害死的。后来光绪帝继位,她还是把控朝政。光绪帝想要维新变法,却被她发动政变软禁。根据野史说慈安太后也是她害死的。但是珍妃确实是被她投入深井中。
慈禧太后统治了清朝将近半个世纪,但是她的行为却被后人唾骂。甚至死后还被东陵大盗盗墓。
慈禧是光绪皇帝的养母。
光绪皇帝全名叫做宗爱新觉罗·载湉,他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光绪皇帝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
1875年1月载湉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
1875年的1月13日,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
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
为了让小皇帝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她发誓绝不犯过去的错误,不容忍这孩子身上任何一点毛病”,对他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精雕细刻。
如果他在早晨四点钟时赖床,如果他在陪太后进早餐时碰响了餐具,如果他上朝时过多地扭动身子,如果他下跪时忘了复杂的规矩。
那么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太后亲口的或者通过太监传达的批评。太后清楚地记得同治是怎么被惯坏的。甚至小光绪走路偶尔蹦蹦跳跳,如果让太后看到了,都会招来一顿训斥。
太后告诉他,他是个皇帝,得有皇帝样,像普通孩子那样信马由缰,是没出息的表现。教育学家说,刻板、教条、严厉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这些孩子往往拘谨懦弱,胆小怕事,同时又固执倔强,不善变通。在阅读光绪的有关资料时,我们发现他的性格中这些特点非常明显。
在太后身边,皇帝日益成长为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口吃的毛病,一见到太后就说话结巴,越是害怕越说不利索。
他感觉自己动辄得咎,只有在书房里,光绪能找到自信。传统的启蒙方式,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就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治帝就是这样。
太后和师傅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也没能把同治的牛头按到书桌上来。和同治比起来,光绪实在是太听话了。
虽然刚开始也曾嬉戏啼呼过几次,可是不久,这个性格柔顺的孩子就安然接受了不可违抗的命运,每天乖乖地来到书房和文字做斗争。
他功课进展得很顺利,大字也写得越来越端正,虽然和历代的皇子比起来,他的成绩不过是中等水平,但是和他的前任同治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光绪皇帝—家族成员
慈禧的祖籍,正史有明确记载。《清史稿》记道:“孝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玉牒》记道:“兰贵人那拉氏,道员惠征之女。”《清列朝后妃传稿》(下)记道:“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实录》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谕: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养心殿西暖阁。
父惠征,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此书还明确记载,慈禧的母亲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慈禧兄妹四人,慈禧为大姐,妹妹其次,大弟照祥,二弟桂祥。这些正史记载,都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慈禧是满族人,是叶赫那拉氏,其家族长期居住在北京。
此外,还有如下证据。
第一,发现了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清朝自顺治帝始,在满、蒙、汉八旗中,每三年挑选一次秀女。参与选秀的女孩自14岁至16岁。选中者或成为皇帝的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养吉斋丛录》记载:“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定期复看。复看而不留者,谓之撂牌子。”这“每班五人”,写在一个单子上,谓之“排单”。所谓“排单”,是皇帝挑选秀女时依据的自然情况的底单。
清代后妃化妆用的铜架香水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慈禧选秀女的“排单”,但是学者发现了咸丰五年(1855)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慈禧之妹嫁给了醇郡王奕,他们的儿子是光绪皇帝。这个“排单”明确记载:慈禧之妹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氏,父亲名惠征。惠征的最高官职做到正四品道员。根据这个“排单”,可以认定慈禧的娘家,在咸丰五年之前,居住在北京西单牌楼劈柴(辟才)胡同。因此,北京应该是慈禧的出生地。
第二,认定了慈禧之父当时在北京为官。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此时,慈禧的父亲惠征正在北京。档案记载,惠征道光八年(1828)为笔帖式。十四年(1834)升为二等笔帖式。十九年(1839)升为八品笔帖式。这个时期,惠征没有离开北京,其家肯定在北京。为此,慈禧也只能出生在北京。
老北京东便门角楼。
第三,判明了慈禧之母当时也住在北京。档案记载,慈禧的外祖父惠显,当时在山西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任副都统。归化城距离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慈禧之母富察氏不可能到苦寒的塞外之地去生产。因此,她也只能在舒适的北京家里生产。由此,可以判定,慈禧诞生于北京。
那么,慈禧具体诞生在北京的何处呢?一说是劈柴胡同,一说是方家园。
学者邹爱莲查找清朝档案,得出慈禧娘家在北京先后迁移了三个住处。
养心殿东暖阁两重宝座。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处。第一个住处。咸丰五年(1855),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记载,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第二个住处。咸丰六年(1856)“内务府官房租库”的呈稿,明载咸丰帝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北房一所”,赏给惠征家居住;
第三个住处。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慈禧以同治帝名义将“方家园”赏给其弟照祥居住。
很明显,后两个住处不可能是慈禧的出生地。慈禧之妹选秀女排单所记,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应该是慈禧在北京的出生地。即慈禧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北京劈柴(辟才)胡同。慈禧太后出生地。
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已经消亡了。北京市的旧地图上还可以依稀辨别出它的影子。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身后哀荣之最。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是满洲镶蓝旗人,其家庭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玉牒(皇族家谱)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无名(传说为杏贞)。 乳名兰儿,故称叶赫那拉,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
——叶赫纳拉氏的起源
据叶赫那拉·根正说:“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垦达尔汉,原姓土默特。叶赫那拉氏的始祖,原来是蒙古人到扈伦部,他招赘在那里,那拉的意思就是爱,他领有其地,并成为一国,因为他的国是在叶赫的河边建立的城市,所以叫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后出过许多文豪武将,如历来被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的满族杰出文人纳兰性德就姓叶赫那拉。但真正使叶赫那拉扬名天下的,当属叶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
#来自
慈禧太后到底出生在哪,她的家族又是怎样的家族?
本文2023-10-22 20:40: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