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起源
陈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舜。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於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於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很多胶南人在查阅家谱的时候,都会发现祖上来自江苏海州,且都起于明代。江苏海州跟胶南有什么关系?胶南人的祖籍在哪里? (看完评论区留言,看看大家都是哪里移民来的) 编辑经过一番查阅,根据彭煜文、史星所著《胶南移民考——从先秦、明到现在》一文,整理出一条线索:胶南人是浙江人、江苏人、山西人、云南人的移民后裔。 而那个传说中的小脚趾甲分两瓣就是山西人后裔的传说……竟然是真的!(亲!脱了袜子看脚趾甲了没?) 而且,你觉得海青人说话「 ”咬舌子”,那人家说的是苏北口音! 太长见识了有木有? --------------认祖归宗------------- 胶南历史悠久,45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近2000多年来,胶南先后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春秋、秦代和明代初期。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发生在明初。胶南现有村庄半数以上建于明代,现在的胶南人大部分是明代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多数来自山西洪洞、江苏海州、云南,也有少数来自安徽、四川、河南、陕西、蒙古等地。 一 秦代以前的移民 胶南,古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齐、吴、越、楚、齐等国,春秋时期齐所置琅琊邑成为「 ”齐东境上邑”,在琅琊台西北5公里处形成了琅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一直有琅琊县等建置。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遥远,但是通过琅琊与越国之间的三次移民活动,使胶南与吴越之地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胶南和越国之间有3次大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夏朝早期,琅琊人迁到越国。第二次是在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徙都琅琊,约有数万人跟随到了胶南。第三次是在越国退出琅琊迁入吴(今苏州)时,越王后裔以及大量军队、百姓随之南返。 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带有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这一次迁移的时间早,难以找到确凿的数据,但可从《史记》、《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和绍兴的怪山找到此次迁徙的蛛丝马迹。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市)有飞来山、又名怪山,旧时山上有东武亭、怪山书屋、小琅琊等景点,多部古籍记载了此山从琅琊飞来的传说。山是不会飞的,但传说的背后隐藏了越国人先祖从琅琊地区迁至越国的史实。 琅琊与越国的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468年。这之前,齐国士强君弱,诸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士大夫田常割琅琊等地为自己封地,引发国内动荡。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后来,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胶南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胶南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 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胶南返回越国,这是胶南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胶南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胶南,多数人留在了胶南;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胶南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 三 汉至宋时期移民 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省地震部门推定为8级),琅琊城被毁,死亡6000人,琅琊国的刘氏祖庙也被震毁。之后,又有多次自然灾害、饥荒,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琅琊郡、琅琊国首府先迁东武再迁临沂,琅琊已不再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置盐官,至隋唐时期,滨海卤泽密布,成为山东最大的产盐区。唐至北宋,海运兴盛,境内港口既是往来高丽要地,又是运粮重要口岸。人口日渐繁盛。在这一时期到胶南的移民多是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移民,规模和数量不可考。据《胶南县地名志》载: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迁来;宋末魏姓从云南迁王台镇魏家岛耳河立村;元代中期孙、高两姓从云南迁来红石崖镇管家洼,因孙姓兴旺,取名孙家沟,1980年更名为管家洼。漕汶张氏的先世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贡生39人、举人14人,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 ”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州事。孔辉的先世逃荒由曲阜迁至胶南胶河孔家庄定居。孔辉的孙子孔思忠、孔思义分别被荫封为昭信校尉、武节将军。在孔家庄有孔辉墓。 四 明代移民 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金代在胶南境内设立张仓(在铁山镇)、梁乡(在大珠山镇)、信阳(在大村镇)、草桥(在泊里镇)四处兵镇,重兵把守山海要隘。在张仓建立榷场,为宋金两国互市贸易重镇。元代战争连绵十余年,蝗灾、瘟疫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倭寇屡掠沿海,多种灾难使胶南人口锐减,户口损耗严重。胶南的灵山湾在唐宋时期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这里就变得人迹罕至,「 ”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建置序》)。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明代还大兴屯田。明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民屯是由 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洪武年间,明 曾不断地把狭乡(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宽乡(人少地多的地方)迁移,这是移民屯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 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在胶南市的1000余个行政村中,有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242个村从江苏迁来,100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4个村从安徽迁来,有3个村从四川迁来,有3个村从河南迁来,有2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 移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一是山西。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入者。他们多数来自山西省洪洞县。胶南不少人自称先祖从「 ”云南”或「 ”小云南”迁来,实际上「 ”云南”地区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省。具 置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阴山之南、恒山以北广大地区古称云州,云州之南,或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称为「 ”云南”或「 ”小云南”。当年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时,山西境内却少有战争,而且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口较多,与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明朝廷在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发给移民凭证和路费。附近各州县来的移民都先在广济寺会合。临行之前,他们聚集在寺中大槐树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度过最后的不眠之夜。上路后,一次次回首遥望故乡,最后只能望见广济寺的大槐树和树上的「 ”老鸹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为这些「 ”云南”移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标记。在胶南东部乡镇,至今仍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祖先当初来自云南大槐树或云南老鸹窝,实际上这些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相传,山西移民的后人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有民谣说:「 ”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到胶南定居后,有些移民为纪念自己的原籍,在村里栽植国槐。胶南的一部分树龄在500~600年的国槐,大都与此段历史有关。在大珠山镇东山张村有一棵槐树,有三四抱粗,在这里还曾建有「 ”槐爷庙”。 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 三是云南。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遥远,云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胶南。境内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胶南设立了灵山卫,其中一部分来到了胶南落籍。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在胶南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 ”云南畅山县槐树底”、「 ”云南乌沙(撒)卫”等。实际上,说云南是祖籍并不确切,先祖们只是在云南驻防的军人,来到胶南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便以云南作为祖籍。各地移民在胶南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居性。山西移民在有的乡镇占到50%,而有的乡镇几乎没有,江苏、云南移民也是这样。这与他们移民到胶南的时间、原因有关,也与明、清时胶南分属胶州、诸城两县有关。 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山西移民安置在胶南西北部(明代胶州所辖区域),如六汪、胶河、市美等。云南移民在胶南大珠山、王台、黄山等其他东部乡镇。由于移民的原籍不同,来到胶南后又聚居在不同区域,胶南东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西部居民语言明显有苏北话的特点,东部人则讲北方话。西部人结婚时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东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过春节时,西部人正月初三早上送年,东部人则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人死后,生者要为其「 ”指路”,告诉亡灵朝什么方向去,在胶南会让亡灵朝「 ”西南大路”去,这一风俗可能也与移民祖籍有关。由各地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后裔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 军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给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一方面规定「 ”片板不许下海”,另一方面在全国实行卫所制。按照「 ”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陆续在山东设立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九卫,洪武五年(1372年)在胶南境内设「 ”灵山卫”,筑灵山卫城,灵山卫的规模相当大,辖前、后、左三所,共建立军屯30个,军兵5600人。辖区西起日照两河,东至胶州沽河。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胶南移民,以巩固海防。当时规定,以屯养军,军屯受制卫所。凡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人一般受田五十亩,给耕牛、农具。当时的屯兵可带家属、奴仆等住在卫所。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永远不能脱籍,这样他们就成了胶南的常住居民。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属、仆役已有几万人定居在胶南。这时人口稠密,灵山卫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为一座繁荣兴旺的滨海小城「 ”阛阓相望,市井嚣繁,俨然一都会矣”(《灵山卫志》)。不仅灵山卫城颇具规模,在城外还设有30个墩台、12个城堡和33个军屯(不同时期数目不同),绝大部分在胶南、胶州和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到清雍正十三年裁撤灵山卫时,灵山卫军屯仍有屯地1634顷,额征地丁银2853两。军屯钱粮不解州县,由卫而上解山东都指挥使司,最后至兵部,其体制类似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 在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中,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其父便是以军户迁居灵山卫东之薛家岛。成年后代兄服役,「 ”靖难之变”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病逝后,宣宗亲自为其致悼文,追封鄞国公,谥忠武,世袭少保阳武侯,妻诰命夫人。在今黄岛区薛家岛及周围薛姓绝大部分为薛禄之后裔。除薛禄外,还有金辂,正千户,原籍山后人(蒙古人,祖籍山后之云中一带)。祖荣,初名蛮蛮。永乐二年,赐姓金。荣卒,子亮继。亮从都督毛福寿击贼有功,升正千户。亮卒,辂继。天顺八年,选灵山卫左所正千户。辂卒,子鼎继。正德六年,选即墨营备倭。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贼刘六等劫营,鼎力战死之。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业,守业生玉声,凡六传。金姓后人现居住在胶南市积米崖。灵山卫苏氏,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以军户自青州临朐县迁来灵山卫。后人读书从文者较多。明清间出贡生24人,其政声卓闻者尤以苏丛为最。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编纂的《灵山卫志》记载:程常 指挥使,原籍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六传,凡五世。唐彰 指挥佥事,原籍湖广常德府石门县人。凡九传。王 瑾 指挥佥事,原籍武定人。世袭,传子惟精。焦鹍 指挥佥事,原任陕西榆林卫都司,调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升留守司副使。王扬林 镇抚,原籍怀来县人。洪武间以军功授本卫镇抚司镇抚,封忠武校尉,世袭。宗得 正千户,原籍江西临川县人。凡传七世。侯胜 百户,原籍扬州府仪镇人,凡传四世。明正统元年(1436年),灵山卫创建武学。十年(1445年),改武学为儒学,设儒学教授,单列生员名额,灵山卫士绅因之崛起,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显赫,或以政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孝流芳。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焦复亨,领袖清代胶州文坛六十年。宋之钊,力学能文,有「 ”莱郡一人”之美称。苏濬,辞官归里,诗酒自娱,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广咨博访,至老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山卫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民屯移民 明代胶南移民中除了军屯移民,还有民屯移民。民屯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些无地农民,大迁徙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移民中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商人后裔,因种种原因滞留胶南。如琅琊镇东港头村《陈氏族谱》记载:「 ”陈公携家由四川成都东关迁密州任学政,清乾隆四十二年七世族田窦氏携二子迁此立村”。大村镇大尧村《孟氏支谱》记载,明永乐十六年孟氏第56代孟希先由海州来任诸城县教谕,「 ”遂附近琅琊台而籍,居大窑庄(解放后改名为大尧),为琅琊孟氏始祖”。明代外地大批移入胶南的先民,加入了对胶南的开发,移民使胶南人口骤增。明 的采用「 ”计民授田”和免减税赋的办法,鼓励移民垦荒种地。迁移者披荆斩棘,拓荒野海滩为沃土田园。建于明代的这些村庄本身就铭刻着他们的历史功绩。移民带来了文化、思想、习俗,带来知识和生产技术。明代之后在胶南这片土地上又孕育出许多兴旺发达的家族和人杰,他们都是明初移民的后裔。可考的主要有琅琊丁氏、六汪赵氏、琅琊臧氏、松山张氏、宝山法氏等。琅琊丁氏 其祖先丁兴元末时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元璋从军有功被授官,长子丁贯世袭官职,次子丁推则早在其兄长丁贯世袭前就迁移到诸城东南藏马山南天台山下(今大村)定居了,一起来的还有其姑表兄弟徐、董二姓。他们先是在琅琊湾落脚,董姓擅渔,遂定居沿海一带,世世以捕渔为生;徐姓则定居徐家大村(海青)一带。后因丁推不适水性又移居藏马天台,立村为丁家大村,因名琅琊丁氏,由于定居于藏马山之南天台山东面,后人也称为藏马丁氏或天台丁氏,因此地属诸城县,又称诸城丁氏。琅琊丁氏家族明、清两代显赫,如丁惟宁、丁琰有「 ”大小郑公”之称,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宁之五子,清初文学家。大村丁氏人丁繁盛,「 ”瓜瓞蕃衍,墟落冢墓,相望无别姓,盘亘六十余里”,支派遍及胶南、诸城、日照等地。散处永城、鹿邑、江浦、东平、黄县、寿光、潍县、日照、莱阳、沾化、阳信、丰城、莆田、板浦、灌云等地的也很多。六汪赵氏 其祖先于明永乐初自南直隶徐州迁至境内六汪河北村定,五传至赵本。其族明清两代显耀。据其家谱及有关志书记载,赵氏一门8位进士、14位举人、23位贡生、51位监生(其官职不录);另有世袭镇抚2人、总兵、游击各1人。琅琊臧氏 其先世居琅琊台下。自臧惟一起,渐为显赫门第。族人遍及胶南、诸城等地,人才辈出,数世不衰。其中臧惟一、臧尔劝父子双进士,死后均被追赠兵部尚书。松山张氏 其祖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松山(今张家楼镇松山子村)居住。自其二世起,家族中人才辈出,明清两朝显赫。根据张氏家谱,先后出进士5人、举人5人、贡生16人。张铭、张懋熺、张懋煌、张谦宜等皆出类拔萃、名闻一时。宝山法氏 其祖世袭济南卫指挥使。明代成化年间,法文质任胶州学正,遂落籍胶州。明末法若真随其父法寰避兵乱迁居铁橛山十几年。辞官后定居黄山。死后葬于隐珠镜台山。法若真的后代,如法枟、法坤宏、法坤厚等都名闻一时。 五 建国后移民 胶南向外地移民。建国后胶南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因为新修水库而引起的库区移民,支援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和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也使部分人口迁移。另外,上学、招工、投靠亲友等原因也造成数量较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相对较少。1955年3月,向吉林省、黑龙江省移民。移民对象主要是国防建设征用土地较多的地区和贫瘠山区的农民中,具有全部或部分劳动生产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举家迁移者。1955年5月,胶南移往黑龙江省克东县15户、72人,藏马移往黑龙江省德都县273户、955人。1956年3月,组织出身好、思想进步、自愿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田间操作能力、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男女青壮年300名(其中琅琊区100名,泊里区80名,贡口区40名,龙马区80名),赴黑龙江省罗北农场开发建设边疆,建立独立集体农庄,名为「 ”罗北农场胶南集体农庄”。1956年7月,胶南往黑龙江省讷河县移民351户、1115人,往黑龙江省依安县移民50户、265人。1959~1960年,胶南修建十字路、铁山、小珠山水库,将库区16个村、1013户、4523人,迁往辽宁省旅大市的永城子区、甘井子区和复县。其中十字路库区7个村、643户、2913人,铁山库区5个村、267户、1030人,小珠山库区4个村、103户、580人。除了移民到辽宁外,还在胶南当地安排部分库区移民,建设了一些水库移民村。在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许多人忍饥挨饿,被迫到东北。再加上这一部分零星移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到东北的胶南移民约有1万人。20世纪90年代后,从东北迁移到胶南的人逐渐增多,在胶南几乎每个村庄、街道、工厂、学校都有东北口音的人,其中不少就是这部分移民到东北的人,他们或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返回胶南。 落户胶南的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胶南先后接收了2批三峡库区移民。2001年5月接收第一批移民,204名重庆忠县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分别到达铁山、张家楼、宝山和黄山的10个村庄安家落户。2004年8月6日,胶南接收的第二批三峡移民顺利抵达,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批三峡移民共18户、82名,全部来自重庆开县,安置在张家楼镇庄家疃、丁家寨、西寨和岭前马家庄村。
勾践、杜康、大禹是亲人
越王勾践, 姒姓,本名鸠浅,古时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勾践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荀子·王霸》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杜康, 姒姓,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史记》记载他是夏朝的国君,道家。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汉《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大禹, 夏后氏、姒姓,名文命或禹,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神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称他为大禹。
张良的亲友圈
张良, 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许昌)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八世孙: 张道陵, 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张道陵、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
后裔: 张三丰, 姓张名通,字君宝。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尝自称为天师后裔。祖父裕贤公,学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遂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道号三丰,宋末元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民族英雄、内家拳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龙行书法始祖。
魏、蜀、吴本来是“亲家”
曹腾, 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东汉宦官。曹腾初任黄门从官,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后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种暠弹劾他,他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美。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曹操是曹嵩之子。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
曹操, 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本家兄弟:夏侯惇, 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本家兄弟:夏侯渊, 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 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
张飞, 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妻:夏侯氏(夏侯霸堂妹)
长女:张氏, 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长女,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
刘备, 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妻:孙夫人, 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
书法家王羲之的“亲友圈”
王羲之, 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儿子:王凝之 儿媳:谢道韫(谢灵运姑奶奶)
外孙女婿:谢奂
曾外孙:谢灵运, 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道韫的父亲和谢灵运的太爷是谢奕。
陈友谅, 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明史》说:“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为谢灵运的二十六世孙。
隋文帝杨坚原是司马迁的外孙后代
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女婿:杨敞, 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西汉中期宰相,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赤泉侯杨喜曾孙,太史令司马迁之婿。
赤泉候杨喜, 字幼罗,号德嘉,华阴人(今陕西潼关)。汉初猛将,曾官居汉高祖时郎中骑都尉(管理宫廷车骑门户的武官),又执掌宫中更值宿卫(负责宫中夜间安全的武官),后因东城(今安徽定远)斩杀项羽有功而封赤泉侯。杨敞为赤泉候杨喜五世孙。
杨坚, 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由于杨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历经800年不倒的大家族,所以家谱相当完整,杨坚一脉的直系先祖追到杨敞的大儿子杨忠,这个杨忠也就是杨敞和司马氏的长子。
独孤伽罗, 复姓独孤,字伽罗,河南洛阳人。隋朝第一任皇后,北周太保卫国公独孤信之女。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嫡长子杨坚。父亲政争失败被杀,家道中落。对外低调谦恭,对内夫妻恩爱,育有十个儿女,辅助杨坚建功立业。隋朝开国后,册封皇后。通晓经史,信仰佛学,参预朝政,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并称“二圣”。由于有隋独孤皇后的关系,李渊是杨坚的外甥。李渊的大舅子是北周宣帝宇文赟。
独孤信, 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共有七女,其中有四个女儿先后当上了皇后,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李昞, 一作李昺,字明泽,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陇西郡公李虎第三子,唐高祖李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祖父,妻子为西魏八大柱国河内郡公独孤信第四女元贞皇后独孤氏。其子唐高祖李渊即位后,追谥为元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兴宁陵。
周明帝宇文毓, 字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北周王朝第二位皇帝,后被权臣宇文护毒杀。娶独孤信的大女儿孤独氏为妻,谥号明敬皇后。
周武帝宇文邕 ,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阎立本, 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宇文邕是唐朝大画家阎立本的姥爷,所以阎立本和李世民又是表兄弟。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竟是远亲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李渊, 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凉武昭王李暠七世孙。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外曾祖母是唐高祖李渊的孙女,基于此李杜二人为亲戚。
凉武昭王李暠,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人,自称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西凉开国国君,为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
69世祖华胥氏
68世祖伏羲(配女娲)
67世祖少典
66世祖黄帝(姬轩辕)
65世祖昌意
64世祖颛顼(又名乾荒)
63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
62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61世祖鲧父(鲧的父亲)
60世祖鲧(颛顼的玄孙)
59世祖禹(世称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开国君主)
58世祖启(史称夏启,本名姒启,禹长子)
57世祖中康(仲康):启子
56世祖相:中康子
55世祖少康:相子
54世祖曲烈(鄫曲烈):少康次子,被少康封于鄫,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鄫国(缯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期的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53世祖鄫炫忠
52世祖鄫坤仁
51世祖鄫录
50世祖鄫浩源
49世祖鄫富材
48世祖鄫焜
47世祖鄫伯基
46世祖鄫锐
45世祖鄫汪
44世祖鄫志梁
43世祖鄫煌
42世祖鄫相奎
41世祖鄫世鉴
40世祖鄫政治
39世祖鄫模
38世祖鄫瑞焕
37世祖鄫垠
36世祖鄫锦容
35世祖鄫洪
34世祖鄫桂茂
33世祖鄫照
32世祖鄫培元
31世祖鄫允
30世祖鄫杞
29世祖鄫熹
28世祖鄫埙和
27世祖鄫成锐
26世祖鄫椿
25世祖鄫炯
24世祖鄫垣
23世祖鄫销
22世祖鄫福波
21世祖鄫时荣
20世祖鄫炳
19世祖鄫均祚
18世祖鄫铃
17世祖鄫仁
16世祖鄫松
15世祖鄫墅
14世祖鄫镇玉
13世祖鄫浥
12世祖鄫祥樽
11世祖鄫炷
10世祖鄫方
9世祖鄫宇銮
8世祖鄫沛恩
7世祖鄫朴
6世祖鄫世美
5世祖鄫时泰
4世祖(高祖)鄫国(缯国)太子巫(曾巫,首改鄫姓为曾姓,自鄫曲烈至曾巫,共历51代)
3世祖(曾祖)太子巫之子:其名失考
2世祖(祖父)太子巫之孙:其名失考
1世祖(父亲)曾点:即曾皙,他是太子巫的曾孙,配上官氏,生曾参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中国东周时期鲁国人;尊称“宗圣”“曾子”;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卒年71岁,葬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配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
1世孙曾元:字子元,仕于鲁国,配高阳氏,生长子曾西,二人同葬嘉祥县南武山;侧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2世孙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长子曾钦;侧室诸葛氏生二子:曾铎、曾锡;后世追封镇江侯
3世孙曾钦:字子敬,官都检大夫(都检吏),配谷梁氏生长子曾旦;继室周氏生二子:曾庄、曾筐;葬嘉祥县富春坪
4世孙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长子曾羡;继室欧阳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5世孙曾羡:字学余,娶缪氏生曾遐,任抚州都提点、平阳徐州刺史,葬嘉祥县武山
6世孙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扬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炜、曾盈;葬嘉祥县武山西侧
7世孙曾炜(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汉尚书,配郯氏生一子:曾乐;葬嘉祥县南武城祖山
8世孙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功封都乡侯,配周氏生长子曾浼,继娶洪氏生次子曾况,葬东山麓
9世孙曾浼:官东阳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长沙);葬东山麓
10世孙曾旃:字仲劝(伸勤、仲功),官至中垒校尉、冀州太守、太子东宫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1世孙曾嘉:官安县主簿,配郑氏生二子:曾宝、曾顼;继娶欧阳氏;葬武山西
12世孙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长子曾琰,继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3世孙曾琰:官提举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车骑侍郎,封都乡亭侯;配邬氏生二子:曾据、曾援;葬武山西
14世孙曾据(前42年-公元年):娶陈、刘二氏,刘氏为汉宗室;官冀州御史,汉平帝封他为都乡侯,有功加关内侯;因耻事王莽,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东南下渡长江,避于豫章郡,家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永丰县)吉阳乡,复迁至莺迁乡,卒葬于吉水仁寿乡;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阳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阳郡主,刘氏封吉阳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阳房祖,为蕉岭曾氏第一迁;有二子:曾阐、曾瑒
15世孙曾阐:配文氏生长子曾植,侧室王氏生三子:曾横、曾茂(懋)、曾楫,葬庐陵县吉阳乡
16世孙曾植:官谏议大夫,配李氏生长子曾耀,继室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寿乡
17世孙曾耀(曜):一作“曾万”,东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谏议大夫,配胡氏生长子曾培,继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阳乡祖山趾南
18世孙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长子曾德,同葬庐陵南籔坪;侧室张氏生二子:曾行、曾徵,张氏葬鱼山
19世孙曾德:配董氏生二子:曾珣、曾珍;葬仁寿乡
20世孙曾绚:字贵文,曹魏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二子:曾焕、曾震;继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寿乡
21世孙曾焕(涣):西晋景阳侯,配刘氏生二子:曾梓、曾耀;葬仁寿乡
22世孙曾梓:字伯其(埼),配丁氏生一子:曾勰(协);葬仁寿乡
23世孙曾勰(287-364):晋朝镇南将军司马,于广州击破前交州刺史张琏叛军,配文氏生子曾端,葬荆田乡斧形山
24世孙曾端:一名瑞仁,字正亦(冀),配胡氏生二子:曾铉、曾宏(字道始)
25世孙曾铉:字道远,官至大司马,配箫氏生一子:曾海;葬仁寿乡
26世孙曾海:又名曾炅、曾吴,字海道,官黄门侍郎、裘州录事参军,配杨氏生二子:曾横、曾椅
27世孙曾横(堭):配谢氏,生二子:曾兴、曾田;葬仁寿乡
28世孙曾兴:字兆发,配张氏生长子曾隆,罗氏生二子:曾陈、曾陂;葬荆田乡斧形山;唐太宗贞观六年(633年)闰八月十八日,中书令温彦博、太子舍人高士廉奏请命曾氏定谱,曾氏唐谱自曾兴始
29世孙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一子:曾钧;葬上罗浣
30世孙曾钧(597-650):字洪举,官(唐朝)给事中,配王氏生一子:曾谋;葬荆田乡斧形山
31世孙曾谋:字以中(忠),配高氏生二子:曾丞(卺)、曾巴;葬仁寿乡趾南
32世孙曾丞(卺):官至(唐朝)司徒、司空兼尚书令,自庐陵吉阳乡上黎堡徙螺丝岭凹宅后里小崤凹大中坑,再迁永丰,为永丰房祖,娶何氏,与何氏合葬石狮岭上窑岰蜘蛛形;继娶罗氏,葬庐州吉荻搪;有三子:曾珪、曾旧、曾略,各衍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33世孙曾珪:生五子:曾宽、曾绰、曾丰、曾晖、曾隐
33世孙曾旧:生三子:曾德、曾儣、曾宥
33世孙曾略:生一子曾炀
34世孙曾宽:仍居吉阳上黎堡,死后,葬二十都鸡公山;配何氏,生一子:曾庄
35世孙曾庄:字子莅,官吉州都押衙,葬仁寿乡;配萧氏,与其合葬;继娶张氏,葬山湾高坑;生一子:曾庆
36世孙曾庆:仕唐为御史大夫,立朝鲛直,远近惮之,卒葬荆田乡斧形山;配邹氏,生二子:曾伟、曾骈
37世孙曾骈:曾庆次子,官御史大夫,配王氏,合葬荆田乡斧形山,生一子:曾耀
38世孙曾耀:官南唐宫检司旋为真州刺史;配刘氏,合葬上查,生一子:曾崇范
39世孙曾崇范:字则模,官南唐太子洗马,家富与籍有名一时;配刘氏,合葬仁寿乡;生二子:曾延膺、曾延茂
40世孙曾延膺:字膺修,官荫授御使兼资库使陛左班殿,直果州兵马督监;生于同光癸未年四月十一日,于端拱戊子年卒于京,归葬永丰县南源添井湖;配魏氏,葬永丰藏陂蛇呼向,生五子:曾频、曾顼、曾页、曾颜、曾硕
41世孙曾硕:字子沅,号伟夫,淳化壬辰进士,官黄州从事、南雄州军事判官、荣州观察判官,旋任大埋寺丞知、永寿导江县事,累阶朝奉郎;生于显德丁巳年,卒于明道壬申年,葬吉水仁寿乡原栗山院背,后迁厝永丰县泷云乡六都墈下阙家屋背后;配江氏,葬青赛郭家庄;继娶省氏,葬伴前江氏则;有六子:曾淐、曾翰、曾晁、曾顺、曾资、曾淑
42世孙曾淐(曾承淐):讳雍,生于雍熙乙酉年,卒于嘉佑丁酉年,葬六都马蹄州高丘墈下雄鹅挽水形;配张氏,生一子:曾敌
43世孙曾敌(曾万敌):字惟仁,生于祥符己酉年,卒于熙宁乙卯年,葬坳上;配徐氏,生子一名:曾整
44世孙曾整:字容庄,生于景佑甲戌年,卒于元符己卯年;配罗氏,生一子:曾九思
45世孙曾九思:字成义,生于嘉佑癸卯年,没于绍兴壬子年,葬西源;配罗氏,生一子:曾纹杰
46世孙曾纹杰:字卓庵,生于元佑丙寅年,没于绍兴乙亥年,葬西坑;配季氏,生一子:曾浩古
47世孙曾浩古:字徽柔,号信前,生于大观己丑年,于淳熙乙未年没,葬下边屋后;配刘氏,生一子:曾尚忠
48世孙曾尚忠:字省己,好学力行,孝友著于郡邑;生于绍兴甲子年四月十三日,于嘉定壬申年十月十七日没,葬西坑仓库垥;配张氏,生二子:曾敬父、曾教父
49世孙曾敬父:字存诚,号恪恭,邑庠生,最孝,竭力事亲,野鸟来巢,生于淳熙丙申年十月初三日,于淳佑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没,葬山坑飞凤形;配江氏,生三子:曾德、曾益、曾美
50世孙曾德(曾元德):讳旋吉,郡庠生,生于嘉定辛未年六月十九日,于景炎丁丑年三月一日没,葬屋后,配黄氏,葬渚原飞凤形;生二子:曾价翁、曾福翁。其八世孙质粹于明嘉靖年间,复归山东承袭世爵,始为大宗房中兴祖
51世孙曾价翁:讳琢,邑庠生,生于淳佑己酉四月十五,葬本里庵前象形;配姚氏,葬晒网形;生一子:曾霖
52世孙曾汝霖:字雨苍,生于至元辛卯年二月初一日,于至正癸卯年七月十三日没,葬西源;配宋氏,生二子:曾崇文、曾崇学
53世孙曾崇文:字益雅,生于泰定甲子五月初四日,于洪武乙亥闰九月廿七日没,葬马源下店乌鸦抱田形;配罗氏,生一子:曾利宾
54世孙曾利宾:字翼辅,邑庠生,孝有忠厚,旎与乡里,生于申酉年六月廿四,于宣德己酉年十月廿四日没,葬杨叶信坑燕午抱梁形庚山甲向;配钟氏,生三子:曾志、曾世、曾佐
55世孙曾志(曾辅志):字思修,邑庠生,生于永乐丁亥年五月初九日未时,于景泰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午时没,葬本里小南蛇形;配张氏,生于永乐甲午年四月十八日,于成化丁酉年闰二月初四日没;生四子:曾德、曾琠、曾端、曾庄
56世孙曾德(曾德胄):字好懿,邑庠生,配彭氏(籍马源),生四子:曾衡、曾充、曾用、曾治
57世孙曾用(曾奋用):曾德第三子,字志行,号则庵,邑庠生,配金氏,生二子:曾粹、曾青
58世孙曾粹(曾质粹,149221-1560216):字好古,号南武,世居吉安永丰;初以衣巾奉祀,己亥蒙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仍与世袭;配杨氏(籍永丰县温坊),生一子:曾昊
59世孙曾昊:早卒,未袭
60世孙曾继祖:字绳之
61世孙曾承业:字洪福,万历五年袭
62世孙曾弘毅:字泰东,崇祯元年
63世孙曾闻达:字象舆,崇祯十四年袭
64世孙曾贞豫:字麟楚,康熙七年袭
65世孙曾尚溶:字汇伯,康熙二十九年袭
66世孙曾衍肃:字雍若,雍正二年袭
67世孙曾兴烈:字起祚,乾隆四年袭
68世孙曾毓尊: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袭
69世孙曾传镇:字巨山,嘉庆元年袭
70世孙曾纪琏:字仲鲁,袭不久,因事革职,并不准其后承袭
70世孙曾纪瑚:字六华,嘉庆十八年袭,曾传镇之弟曾传锡的长子
71世孙曾广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袭
72世孙曾昭嗣:字伯续,系曾纪瑚次子曾广莆长子,过继给曾广芳;早卒未得承袭
73世孙曾宪祏:字奉远,清光绪十二年袭
74世孙曾倩源:字养泉,原名庆源,因“庆”字犯37代祖讳,故改作“倩”
75世孙曾繁山:字静斋,民国廿四年改封宗圣奉祀官
76世孙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世系为:曾纪瑚-曾广莆-曾昭吉-曾宪祜-曾庆潼-曾繁琪-曾祥符;生于1946年,幼年承袭宗圣奉祀官
77世孙曾令光:曾祥符长子
78世孙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陈姓起源
本文2023-10-22 20:05: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