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孟子的资料,第1张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 孟轲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 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国籍: 鲁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邹(今山东邹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

职业: 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 《孟子》

所处时代: 战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孟子像(20张)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雕像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30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故里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墓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公孙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卷七:离娄上、卷八:离娄下、卷九:万章上、卷十:万章下、卷十一:告子上、卷十二:告子下、卷十三:尽心上、卷十四:尽心下——见“百度国学——《孟子》”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母断机救子图

[2]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 《孟子》

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立像

[3]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划分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巩固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获全胜,这是毫无疑义的。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释: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身处逆境之中,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与“温室”中不同的体验;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和“顺境”中迥异的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行拂乱其所为”,使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一切的过程将达成一个结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升。 这个过程也许只是一瞬,也许将艰难而漫长。身处其间,往往茫然无措,丧失勇气和信心、迷失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要保持心态的从容,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保持心态的从容,难能可贵,尤为必要。

亚圣殿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宋朝 元丰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邹国公 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半身像

[4]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历代亚圣公: 孟氏辈字代数对比表

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坚。德学俱优,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宽。 四十八代:钦。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彦通,笃厚明敏,不求宦达。对庙、庑、墓建树良多,刻《孟氏宗支图》碑。 五十三代:之训,字曾甫,氏至莒州学正。 五十四代:思谅,字友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授邹县主簿。 五十五代:克仁,字信夫,赠授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焕,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五十七代:言元,字长伯,名弘治三年(1489年)承袭世职。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之子。世职本应有元之子公綮承袭,因年幼,由公肇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代袭。十年后,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让职公綮承袭。 五十九代:彦璞,字朝玺,名隆庆元年(1567年)承袭世职。 六十代:承光,字永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承袭世职。天启二年(1622年)白莲教军攻陷邹县城,孟府破坏惨重。承光与母孔氏,长子宏略、家人席天寿均死于战乱。战后朝廷赠太仆寺少卿。 六十一代:宏益,字振扬。按照家规本应是其长兄宏略承袭。因遭战乱死,略子闻玉尚年幼,于明天启年(1623年)由宏益代袭、闻玉长成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六十二代:闻玉,字尤甫,崇祯二年(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贞仁,字静若,清顺治元年(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曾鉴定《三迁志》。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mao)东,于乾隆七年(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重修《孟子世家谱》,重校《三迁志》。 六十六代:兴铣,字起辉,于乾隆七年早卒,年二十五岁,未承袭世职。 六十七代;毓瀚,字钟北。乾隆十六年(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传连,字国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继烺(lang),字体耀。嘉庆二十年,(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于道光四年(1824年)主修《孟子世家谱》。 七十代: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七十一代:昭铨,字伯衡。四氏学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庆恒,字颂武,应承袭世职,因早卒,年仅二十一岁,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骥,字雪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家谱》记载:孟晋文83代,孟来登88代。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涛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 姚

孟 姚 (—前301) 战国时赵国人。吴广女。因出自舜裔,故称孟姚。赵武灵王梦处女鼓琴歌诗,乃数言其梦而想见其人。吴广闻之,乃献孟姚于王。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

孟 达

孟 达 (—227年) 右扶风(今陕西关中地区)人。字子敬,后改字子度。东汉灵帝时拜凉州刺史。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冬,益州牧刘璋遣孟达协同法正迎接刘备,刘备平蜀后,为宜都郡(今湖北枝城市)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奉命攻打房陵(今湖北房县),夺取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同年八月,汉中王刘备遣关羽攻打樊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孟达不予增援,致使关羽兵败身死,遂于延康元年(220年)率部归曹魏,拜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并合房陵、上庸、西城(治所均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三郡为新城郡,兼任郡守,委以西南方面重任。因欲图中原地区,密谋叛魏,事情败露,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马懿破上庸,擒斩之,传首京师洛阳。

孟 卿

孟 卿 汉代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史籍上没有留下他的生卒年月。孟子九世孙。他的学生后苍汉武帝时立为博士,他的儿子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则孟卿的活动时代也当在汉武帝时代或稍前。他的名字也已无可考。“卿”字是称谓,好像称荀况为荀卿的“卿”字一样,并不是他的本来名字。他的老师是曾任淮阳太守的暇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萧奄,治《礼经》和《春秋》。按今文《礼经》创始于高堂生,经萧奄再传至孟卿。向孟卿学〈礼〉的亲传弟子有二人。一个是鲁(今山东曲阜)人闾丘卿,后无所闻。另一卓有成就的弟子是后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字道君,武帝时立为博士,著有《后氏曲台记》,“说礼数万言”。按“曲台”是汉代未央宫中一个殿堂的名字,取为书名。此书早巳散佚.后苍的学生即孟卿的再传弟子有戴德、戴圣、庆普、闻人通汊等。戴德字延君,梁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伯都王刘嚣的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为了与他的兄子戴圣相区别,世称“大戴”。著有《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已残缺),开创了西汉今文《礼》学的“大戴学”。戴圣字次君,是戴德的侄子,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世称“小戴”,著《小戴礼记》,开创了西汉今文《礼》学的“小戴学”。西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年),在未央宫中的石渠阁“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这次由皇帝主持的学术会议史称“石渠阁议”。戴圣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庆普字孝公,沛郡(今江苏沛县东)人,曾任东平王刘宇的太傅,也曾为博士,开创了今文礼学的“庆氏学”。闻人通汉字子方,也是沛郡人,以太子舍人参加过石渠阁议,官至中山中尉。孟卿的三传弟子中有徐良、桥仁、杨荣、夏侯敬、庆咸等。徐良字斿卿。琅琊(今山东诸城)人,受业于戴德,也曾为博士,家世传业,成为“徐氏学”。桥仁字季卿,梁人,受业于戴圣,曾任大鸿胪。家世传业,成为“桥氏学”。杨荣字子孙,梁人,受业于戴圣,曾任琅琊太守,创“杨氏学”。夏侯敬是鲁(今山东曲阜)人。庆咸是庆普的族子。二人均受业于庆普。庆咸曾任豫章太守。从以上授受关系中,不难看出孟卿在今文《礼》学中所起的承先启后的作用。孟卿《春秋》之学传授东海兰陵人疏广,也成为大家,立为博士,宣帝时任太子太傅。

孟 光

孟 光 (生卒年不详)东汉时人,字德跃,平陵(今陕西盛阳县西北)人。汉隐士梁鸿之妻,据传她容貌很丑,但品德高尚,安贫乐道,不慕利禄,与丈夫避仕霸陵山中,以耕耘织作为生。后移居于吴地会稽。尽管生活贫困,但夫妻俩志同道合,互敬互爱,孟光每给梁鸿进食,必举案高与眉齐。她的贤德受到时人称颂,后人便以“举案齐眉”喻夫妇和美。

孟 康

孟康 三国魏安平人,字公休。魏文帝黄初年间,以外戚拜散骑侍郎。齐王芳正始中,出为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有善政。嘉平末,入为中书令,后转监。尝注《汉书》。

孟 获

孟 获 三国蜀汉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当地豪强。为夷汉所服。刘备死后,他和建宁豪强雍阊起兵反蜀,数为诸葛亮所败。经七擒七纵,终于心服,不再反蜀。后任御史中丞。

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 湖北襄阳人,《孟子世家谱》及《三迁志》均把他列为孟氏三十三代后裔。他年青时应过进士试,没有考中,便在家乡的鹿门山隐居。为人任侠仗义,救人患难。早年已擅诗名,为李白、张九龄、王维所赞赏,并先后建立起很好的友谊。李白那首著名的《赠孟浩然》诗,称他为“夫子”,对这位比李白年长十二岁的诗人表示了十分的尊重与景仰。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以布衣终老。其实,他并非真正甘心退隐,像许多被儒家思想薰陶的封建士大夫一样,也很想出来做一番事业。为了实现其用世的抱负,他在四十岁那年离开家乡到长安求官。张九龄和王维都曾向皇帝推荐过他。在一个意外的场合,他戏剧性地见到了唐玄宗。那时王维为翰林待诏,私自把他带进了内署,不料玄宗皇帝偶然来到了。浩然避匿在床下。王维不敢隐瞒,具以实告。皇帝表示:“朕早就闻此人的名字而没能见到,为什么藏起来呢”命他出来,问他的诗作。于是浩然向皇帝再拜,背诵自己以前所作的诗篇绐皇帝听。背到《岁暮归南山》一诗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不料“不才明主弃”一句触了皇帝的忌讳,皇帝说:“是你自己不愿做官,为什么赖朕弃你呢”竟因此而放还不用。他有一首《留别王维》可能就是这次临行时作的,诗最后两句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达了因功名失意而产生的退隐的愿望。出仕和退隐两种思想倾向的矛盾一直纠缠和左右着他.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荆州刺史韩朝宗回京,愿偕孟浩然同行,就向朝廷推荐。可能他这时退隐的思想又占了上风。本来韩朝宗与他约定了行期,届期他却与友人相聚欢饮起来。有人提醒他与韩的约会,他说:“喝起酒来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事!”竟没有去.事后也没有后悔。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不久又左迁荆州长史。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诗,大概作于此时。诗的前四句以雄浑的格调和磅礴的气势,写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接下去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既然伏处草莽愧对明主,就是又想出仕了。张九龄果然把他召到府署里任为从事。又过了二、三年,张九龄回原籍展墓(实际是休致),府署撤销。不久张九龄病卒,孟浩然于同一年患背疽而死。浩然的诗,上承初唐,下启盛唐。其作品有《孟浩然集》传世。存诗歌二百六十多首,其中五言诗占多数。他的诗所反映的多是遁世隐居的幽居生活情趣,或描写山水景物、旅途风光、田园生活。诗风蕴藉含蓄,出语平易而情景交融、涵意隽永。最能表现他风格的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向来为人传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还有一些含蓄清丽的小诗、如《宿建德江》也颇耐咀嚼:“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 郊

孟 郊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孟郊年青时隐居嵩山,四十六岁入都应试,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中进土,又过了四年,五十岁那年才得到个溧阳尉的官职(掌一县的军事,位在县令下)。这个县内有投金濑、平陵城等风景幽美的地方。他经常徘徊留连在这些地方,终日行吟,不管公务。县令便禀明府太守,另委任一人代理他的职务,分取他一半的官俸。在这情况下,孟郊便辞职回家了。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前宰相郑余庆为东都留守,因李翱的推荐,任命孟郊为水陆转运从事,还作过协律郎。在洛阳为官的这一段时间,与周围的人们关系不融洽,还受过一些攻击,处境很孤独。生活上也比较困窘、又因三个儿子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夭殇,所以日子过得也很凄苦。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郑余庆出镇兴元,又表奏孟郊为参谋、试大理评事。他挈带着老妻从洛阳到兴元(今陕西汉中市)赴任。只走到阌乡(今河南灵宝)就得了暴病,结束了他凄凉悲苦的一生,年六十四岁。孟郊身后萧条,没有儿子。死后靠郑余庆、樊宗师、韩愈、张籍这些朋友的帮助买棺殡敛,运回洛阳安葬。剩余的一些钱接济他的家属生活。殡葬时依张籍提议,朋友们私谥他为“贞曜先生”。韩愈为他写了墓志铭。韩愈与孟郊是最知己的朋友,韩愈《答孟郊》一诗中说他“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对他穷愁困窘的生活深表同情。孟郊殇子,韩愈寄诗劝慰。在为他写的墓志铭及《送孟东野序》那篇著名的文章中,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序》中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乎汉氏矣。”《墓志铭》中说:“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送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闲见层出。”确实道出了他的创作态度和风格特色。孟郊的诗长于古风、乐府,内容多悲叹自己的穷愁孤苦。因为多发寒苦之音,因而后世把他与贾岛并提,有“郊寒岛瘦”之称。但他也有许多反映劳苦大众苦难和为他们诉不平的作品.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他的诗感情深挚,确实出自肺腑。不说那首人人尽知的《游子吟》,且看《归信吟》中写道:“汨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但是他的诗也有求险求奇致使比较晦涩的缺点。其作品传世的有《孟东野集》,存诗四百多首。雍正本《三迁志》说:《旧志》(按可能指万历时吕元善所修的《三迁志》,该本已佚,《四库全书》仅列存目,无从查证)把孟郊当作孟子第三十五代,“为世系,殊误”。但据韩愈为孟郊所作墓志铭最后提到孟简,孟郊与他“于世次为叔父”,所以按孟诜至孟简一支推算,可知孟郊虽非宗支嫡派,其为三十五代后裔是可以成立的。据《孟子世家谱》载,三十三代孟浩然生二子,长云卿,次庭玢,云卿生孟华,庭玢生孟郊。于世次均吻合,其间虽不无附会,但在没有新的根据前只得姑仍旧说。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大师,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孟子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孟子》一书已被中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闻名的瑰宝,孟子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大丈夫精神”。孟子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后裔及其字辈谱

孟姓人口2006年统计,排行第73位,达324万,2007年统计显示,孟姓按人口排序为第70位。

据同治版《孟子世家谱》所载,孟氏行辈的确立是从明代景泰二年(1451年),亚圣孟子56代孙孟希文始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并主奉祀事时开始的。从56代“希”字辈,至105代“昌”字辈,共50个字,也就是可供50代人的辈份用字,一辈一字。这50个字是: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第一行,十个字为明太祖于洪武二年(1369年)年御批;第二行,十个字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批赐;第三行,系同治二年(1863年)批赐;后二十个字为民国七年(1918年)北洋政府所批。

孟子后裔北京联谊会

性质 本会是热心于孟子及其学术思想的孟子后裔自发成立的松散型、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其一切活动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

宗旨 热爱和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孟氏家族优秀历史文化,开展对孟子及孟氏历代先贤的优秀思想和文化进行研究与宣传,溯本探源,弘扬祖德;促进孟氏宗亲的广泛交流与联谊,增强团结与合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领导组成及简介

会长:孟庆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兼《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国家图书馆咨询专家等。)

常务副会长:孟宪忠(中共中央办公厅人事局原局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办老年大学副校长,中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榜书研究会顾问。)

副会长:

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曾任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长多年,是空军代军歌《中国空军进行曲》歌词的执笔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空军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孟天宇(国家职业标准书法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汉字书写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海峡两岸书画印名家联谊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九州书画家协会主席、《书画产业报》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书法培训总指导兼博士生书法客座导师、中国书协会员等职。)

孟庆利(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人民画报书画院院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

孟令芳(北京书法家协会原秘书长,北京书法报常务副总编,艺术评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神舟博古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孟繁禧(北京市海淀区书法家协会代主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秘书长:孟祥龙 (人民政协报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

副秘书长:孟繁臣(中华台商服务中心理事长。)

宗族的亲情联谊活动,其本质就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亲族之间的来往、团结、和谐关系,表达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带来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召唤,对传承文明的迫切。看起来是私人的家族宗亲活动,一个家族的命运,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从来都是与国家紧密相连。由此更能能动关爱家庭和国家的游子情怀。一个个鲜活的寻常百姓的故事,讲述对先祖的几年,对幸福的感受,抒发着故人与今人,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国与家之间那种庄重而温馨的情节,见证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其内涵之深邃,其意义之悠远,都是可以理解的。

1.孟子、荀子与儒家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

主要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一种人格精神。

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荀子( 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访问了秦国,考察了秦国城乡的治理,并晤见了秦昭王,建议其“节威反文”,参合礼法,文武并用,但秦王未能接受。秦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荀子的礼法并用、王霸统一的治国思想是正确的、有远见的,这一思想基本被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用。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所以人性都是恶的,而人表现出来的“善”是人为教育的结果(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争夺和暴乱。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2.墨子和墨家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墨子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非攻”,即反对攻伐 ,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攻伐无罪之国”。

墨子还提出尚贤,即推崇贤士,让贤能之人主政;尚同,即要万民上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志(天志即是兼爱);强调天志(肯定天的意志)、明鬼(相信鬼神的存在)、同时主张“非命”(反对命定论);提倡“尚力”,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主张节用(节俭)、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3.庄子和道家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在宇宙观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同时,他又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即道,道即我,道就成为主观精神的东西。庄子在人生观方面又集中体现在所谓“逍遥游”上,即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认为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世界,才算是“至人”、“圣人”。

庄子认为, “天与人不相胜也”,即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天地不大于人,人也不大于天地。庄子注重“人”的自然特征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违背自然做事,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

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祸害的大同之世,这在人类思想政治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他追求归本自然,否定天命观,摆脱人间的不平等,无疑为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启示。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4.、韩非和法家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

韩非继承发展了齐文化中的黄老学说,建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帝王统治术体系。他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

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5.孙膑和兵家

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庞涓嫉妒,被其设计诱骗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因此得名,真名失传。他所著的《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受到中外学者的赞赏和重视。

《孙膑兵法》强调以“道”( “道”,是指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即用兵根本之道。)制全胜的原则;以人为主的制胜观,即把“人和”与“将军善战”融 为一体,作为发挥战斗力的决定因素和主导作用,能动地去争取作战的胜利;以造“势”(即创造有利于己的态势)制胜敌人的艺术。孙膑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家谱世代传承基本上是从最有本事、名望、财势的一代为第一代,比如著名的秦始皇,接下来是秦二世。如果不是中途被刘邦、项羽夺了权,秦三世、秦四世都会流传下去。

但其实在秦始皇成为始皇帝完成统一之前,秦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著名的《芈月传》中芈月的老公秦惠文王等秦始皇的前几辈子秦国之主的努力,才使秦国成为始皇帝,但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统一的皇帝,因此他实际上就是秦一世。

再说乞丐皇帝朱元璋,朱家祖先也只会从朱元璋作为朱家的第一代,或者朱元璋为了孝心,尊他的父母为朱家第一世,再往上,就没有记录了。但很明显,朱元璋也会有爷爷、曾爷爷,但因为太过碌碌无名,因此基本不会出现在朱家自朱元璋之后的皇族家谱里。

皇家如此,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中华第一家族孔家,家谱第一世就是孔子,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还有孔子第77世孙孔德成。

除了声名财势显赫的祖先能成为第一世孙,普通家族的第一世可能源于搬迁,比如著名的洪武年间的山西洪洞大移民,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都有从洪洞老槐树下迁移过来的移民,他们在各地开荒立祖,开枝散叶、延绵子孙,有的一户人家就能发展一个村庄,那么这个第一个立祖的人就是家谱的第一世。

家谱是中华民族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情感维系,每个家族对自己第一世立祖人的选择,实际也是一种弃恶扬善的选择,毕竟,谁都不愿让臭名昭著的人作为自己的第一世祖先。

孟子的资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
点击下载
上一篇:汪氏辈分下一篇:如何制作家谱图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