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那他究竟是哪样的人?
张献忠是明末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尽管在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作用上不能和李自成相比,但是张献忠仍是1644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风云人物。
起义有因
张献忠,陕西肤施人,生于1606年,身材高大,长的虎头虎脑。他小时候读过书,当过边兵,立有战功,家境也较为富裕。后来被邻居诬陷勾结强盗而遭拘捕。事后张献忠气愤地说:
“资财得之战阵,身命博之,未尝有负于人。族人被掳,我何知?逼迫至此,是驱虎入山也。”
由此可知,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压迫,驱使他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洪流中。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米脂聚众起义,并首先确立了自己的领袖地位。当时,各路起义军均投奔他的旗下,有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等人。在全国各支起义军中,张献忠实力最强,自号“八大王”。
由于张献忠当过兵,富有作战经验,遇险善走,来去如飞,官军追之不能及。崇祯八年(1635年),13支农民军领袖聚会荥阳,确立了统一抵抗官军的战略方针。张献忠和高迎祥这两支义军向东部发起攻势,这时的李自成还隶属于高迎祥部下,其声望远在张献忠之下。
由于义军声势浩大,崇祯帝调总兵祖宽率精锐的关辽兵3000围剿义军,专门追杀张献忠部。当年秋天,祖宽击败张献忠,各支义军也采取分散作战的方针以避其锋芒。高迎祥、李自成退入陕西,张献忠率部藏于深山之中。
崇祯帝用辽东边兵镇压关内义军,因其强悍,又无亲戚瓜葛,颇为得力。但崇祯九年(1636年)秋天,清军发动攻势,明督师卢象升率官兵撤回,保卫京畿地区,义军再次活跃起来。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张献忠会集罗汝才、马守应、李万庆等义军,顺流东下,与长江北岸贺一龙部共同进军淮、扬地区。明应天巡抚张国维专门挑选良家子弟组成一军,被张献忠击败,参将程龙、潘大可,游击陈于王等40余名军官被杀。明朝调牟文绶和刘良佐官军近万人来援,张献忠转战至湖广地区。
谷城投降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张献忠让义军装扮成官军偷袭南阳,不料到达南关,恰巧明总兵左良玉军至,对这支部队产生怀疑,张献忠被识破,仓皇撤退。左良玉穷追不舍,张献忠身中两箭,又被左良玉挥刀砍伤面部,幸亏孙可望拼死力战才得以脱身。
张献忠残部一昼夜行数百里,于正月初九夜攻谷城。当时明督师杨嗣昌制定围剿农民军的“四正六隅”之策,各部义军损失很大,兵部尚书熊文灿负责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后,对义军采取招降政策,实行坚壁清野。
在谷城的张献忠听说于他有救命之恩的总兵陈述洪范现为熊文灿部将,便派遣孙可望贿赂陈洪范,后张献忠部被熊文灿招降。
史载,当时河南、湖北有农民军15支,张献忠在各支义军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于谷城投降后,确实影响极大,罗汝才、谢塌天、混十万等部也先后投降了明朝。陕西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于潼关大败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仅率18骑潜入商、洛山中。
明朝以为起义军从此剪除殆尽,因而有恃无恐,调洪承畴任蓟辽总督,孙传庭任保定总督,而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关外的清朝。
重举义旗
张献忠投降熊文灿后,自率部队驻扎在白沙界山,宣称能保证数百里地区内无任何义军,又要求把襄阳地区全部作为他的驻地,发给十万人的兵饷。熊文灿不答应,只向朝廷申请了两万人的兵饷。张献忠便在谷城设立关卡,自行征税。他表面上对地方官员拜跪有礼,实际上完全不受熊文灿派来的监军张大经的任何约束。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六日,张献忠杀谷城知县,发动城中百姓拆毁城墙,重新高举反抗明朝的义旗。他率部离开谷城之前,下令把接受义军财物的明朝大小官员的名字,受贿时间和数量统统写在墙上。可见腐败的明朝统治下贪官污吏遍布国中,从而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张献忠谷城再起,是明末农民战争中很有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张献忠振臂一呼,四方响应,打碎了崇祯帝中兴封建统治的如意算盘,更证明了他具有极高的威望并得到其他义军的拥戴。
崇祯帝下令逮捕熊文灿,以杨嗣昌为督师,赐尚方宝剑,授予他生杀予夺大权。崇祯十三年七月,总兵左良玉与副将李国奇夹击张献忠部于玛瑙山,义军将领16人战死,张献忠妻妾7人被俘,这就是明末农民战争史上所谓的“玛瑙山之败”。
驰骋大江南北
张献忠被击败后,所部浴血奋战,终于渡过长江,进入四川开县。自进入四川起,张献忠便采取了流动作战方针对付官军。崇祯十四年正月,义军在开县附近的黄陵城大败总兵猛如虎部官军。战后张献忠亲率轻骑,一昼夜疾弛300里,于途中杀掉督师杨嗣昌的使者,然后利用督师的军符假扮为差官,夜入襄阳城,俘虏了襄王朱翊铭,并将其处死。
杨嗣昌听说襄王被张献忠义军处死,吓得心惊肉跳,上疏崇祯帝请求死罪。他追赶到沙市,又传来李自成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的消息,他忧惧交加,自知难逃极刑,遂绝食而死。
张献忠破襄阳后,声势远在李自成之上,攻下光州、商城、罗山、息县、信阳、固始后,接连不断的胜利,使张献忠骄傲起来。崇祯十四年秋左良玉于信阳击败张献忠,义军几万人投降,张献忠腿部受伤,幸好天降大雨,才摆脱了官军的追击,身边只剩下几十人相随。
这时的李自成已经发展成几十万的大军,包括罗汝才在内的许多义军都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张献忠也去投奔李自成,李自成虽然没有拒绝,但表示只能按一般将领予以对待。张献忠久经战阵,声名很早就在李自成之上,遭到这般冷遇实质是两人积怨的结果。
早在崇祯八年,高迎祥和张献忠共同攻下明中都凤阳时,李自成曾向张献忠索要善于吹奏的小太监,张献忠没有答应,李自成非常生气。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投降,屯兵谷城,李自成被洪承畴所败,他带亲信百余人往倚张献忠,张献忠不予接纳,还企图加害他。李自成独自一人骑驴而走,日行六百里,卧病数月才缓过气来。现在张献忠送上门来自讨羞辱,李自成也想杀掉他,只是在众将领的劝阻下,才打消了念头。罗汝才私下送给张献忠500人马,叫他尽快离开是非之地,张献忠转向湖北东部发展,从此两大农民军领袖彻底决裂。
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在安徽地区获得极大的发展。次年,他乘李自成大败左良玉之势,先攻破汉阳,而后挥师渡长江,占领重镇武昌。义军活捉楚王朱华奎,尽取楚王宫中金银,装载数百车还没有全部运走,并把这个唯知搜刮民脂民膏的藩王装进笼子沉入长江。
有一则关于张献忠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因为反抗者比较多,为了准确地找出这些人,所以张献忠就特别安排了探子到处打探消息,凡是涉及到对张献忠不利的消息都要收集上来,方便他打击反抗者。
某日,一个探子偷听到一对夫妇的谈话,丈夫在埋怨妻子说妇人喜欢嚼舌头,尽说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事,探子一听,和张家有关,赶紧的向张献忠汇报,结果张献忠一听后大喜,不但赏赐了探子,还摆开宴席庆祝。
这句话为何让张献忠高兴得不得了?这就牵扯到和张献忠齐名的另一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了,在张献忠看来,“张家长,李家短”就是在说张献忠超过了李自成,对于张献忠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两人同为陕西人,同年同月出生,相差不过四天,在反抗明朝的起义过程中,为了争夺起义军最高领袖的位置,也或许是为了面子,张献忠和李自成有过不少的纠纷,从《明史》中记载的事例来看,俩人一直在争斗,甚至互相起过杀心。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曾在明朝的体制中做过事,当然,全是不入流的工作,张献忠做过普通军士,李自成做过驿站的驿卒,但俩人双双失业,也双双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明朝崇祯年间,造反起义的农民军多入牛毛,但能坚持到崇祯朝灭亡的,也就剩下这俩位。
在造反起义的过程中,张献忠和李自成的起点不同,张献忠一开始就是独自成军,自称“八大王”,而李自成则依附在首任闯王高迎祥麾下,崇祯八年,各路义军聚会荥阳时,张献忠是十三路义军***之一,而李自成还依旧是高迎祥下面的一员闯将:献忠始与高迎祥并起作贼,自成乃迎祥偏裨,不敢与献忠并。
俩人的第一次冲突就在荥阳大会之后发生,当时,在李自成的建议下,各路义军分别出击不同方向,高迎祥和张献忠合并一路攻下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联手将将凤阳抢了个精光,在各自的抢劫过程中,李自成曾向张献忠讨要几名太监,但张献忠没给李自成面子:自成从献忠求皇陵监小阉善鼓吹者,献忠不与。自成怒,偕迎祥西趋归德,与曹操、过天星合,复入陕西。献忠独东下庐州。
从这事开始,俩人之间算是有了矛盾,崇祯九年,高迎祥兵败被杀,李自成才开始冒头,从闯将升级为闯王,正式开始独自成军,崇祯十一年,在官军的重点攻击下,李自成被打得溃不成军,仅余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
李自成被明军击败的同时,张献忠向督师熊文灿请降,被接纳。投降明朝后的张献忠日子依旧过得很滋润,不听调也不听宣,每年朝廷还要拨给他一定的经费养军,比起在商洛山中吃灰扒泥的李自成,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年后,张献忠再次反叛,李自成得知后去投奔张献忠,虽然部下不多,但他依旧想独自成军,并不想成为张献忠的部下,可张献忠也没那么好忽悠,反过来想趁机吞掉李自成所部,警觉的李自成发觉张献忠的企图后赶紧的跑掉:
自成乃由缺走,突武关,往依献忠。献忠欲图之,觉,遁去。
时汝才已先与自成合,献忠遂投自成。自成以部曲遇之,不从。自成欲杀之,汝才谏曰:“留之使扰汉南,分官军兵力。”乃阴与献忠五百骑,使遁去。
差点被杀,张献忠也受不了这口恶气,虽然双方都是起义军,不能明面上互相拼杀,但张献忠开始从形式上处处针对李自成。崇祯十六年,羽翼丰满的李自成在襄阳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开始把自己视为全国起义军的当然领袖,甚至不惜为此杀掉盟友罗汝才。
可张献忠就是不服李自成,同年,在攻克距离襄阳仅300多公里的武昌后,张献忠开府建牙,自称“大西王”,你做大元帅,我就称王,硬生生从名义上试图比李自成高那么一点,而李自成果然大怒:“时李自成在襄阳,闻之忌且怒,贻书谯责”。
张献忠才不会在乎李自成高不高兴,李自成势大,但天下更大,李自成往北方打,张献忠就往西南方向打,反正就是不跟李自成走一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朝称帝,国号“大顺”,在四川的张献忠马上也建朝称帝,国号“大西”,可取了个年号叫“大顺”。
张献忠知道自己的实力早已经不如席卷整个北方的李自成,可就是不愿意低李自成一头,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则小故事,凡是能压李自成一头的事,他就高兴,还趁着李自成在专心经略北方的时候,把本来在李自成手上的几块挨着自己的地盘给抢了过来:保宁、顺庆先已降自成,置官吏,献忠悉逐去。自成发兵攻,不克,遂据有全蜀。
俩人互相争斗了将近10年,明朝也是灭亡在他们手中,但俩人都败亡于清军,李自成拿下北京后被清军联手吴三桂击败,随即一路败逃,迅速丢掉整个北方的他于湖北九宫山被当地的士绅武装打死。一年多后,张献忠在四川抗清时,于阵前被冷箭射中阵亡。
张献忠和李自成俩人生前在反明这面大旗下互相算计,互相争斗,其实是必然的结果,早前,农民军都不算强大的时候,在共同的压力下,大家可以抱团取暖,互相信任,可随着实力的增强,财富的增多,地盘的增加,也随着野心的增多,矛盾也就自然而来。
随着起义军规模的增加,张献忠和李自成,也包括其他农民起义军***,全部成为可以独霸一方的诸侯,也开始学会了政治上的算计和争斗,更不要说高傲的张献忠早先地位远高于李自成,在李自成崛起后当然会有心理不平衡。
张献忠和李自成虽然互不相让,但生前俩人总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反明,而在他俩死后,俩人所遗留下的两支军队的目标依旧一样,那就是反清。
张献忠余部在他的四个义子的率领下,入云南联明抗清,一直坚持到清朝康熙元年南明永历皇帝被杀之后才算灭亡。李自成余部也在他死后投降南明,在四川和湖北交界之处坚持抗清,直到清朝康熙三年被消灭。
张献忠和李自成在明末恶劣的大环境下造反,是明朝被清朝取代的罪魁之一,不能说是有罪,毕竟当时活不下去造反的人太多,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消耗明朝的元气,他们俩人只不过是韧劲最足,坚持得最久。
俩人留下的遗产能坚持帮助南明抗清二十来年,也算是有功的,李自成死的突然,张献忠到底还是留下过联明抗清的遗言,反明朝不反民族,这大概是他们留下的最后的尊严。
明朝末年,清朝初年。
张献忠(1606年-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陕西定边县人,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朝的建立者。
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
顺治三年(1647年1月2日),在西充凤凰山被大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射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怎么死的? 导语: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 年 9 月 18 日-1647 年 1 月 2 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 年率 部进兵四川。1644 年在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 年 9 月 18 日-1647 年 1 月 2 日),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 年率部进 兵四川。1644 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 年, 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 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早年经历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9 月 18 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 村(古称柳树涧堡),张献忠少时曾读过书,成人后参军,曾当过延安府 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 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官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 间。 高举义旗 天启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陕北又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虫灾, 禾苗枯焦,饿殍遍野。
由于海外贸易的 ,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 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 张献忠画像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与之相对应 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随着财政的进一 步拮据,赈济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 有铤而走险,起来造反。陕北地区首先爆发了农民暴动,并很快形成 燎原之势。最初,有府谷的王嘉胤、王自用暴动,他们占领了黄龙山。 接着宜川王左挂、安寨高迎祥、洛川张存孟、延川王和尚、汉南王大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梁等纷起响应,斗争烈火燃遍了陕西全境。不久,李自成在米脂起义 后参加了高迎祥的暴民队伍。 崇祯三年(1630 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也组织了一支队 伍响应王嘉胤等暴动。他自号“八大王”。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 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 ‘黄虎’” 。这一队伍初属王嘉胤自用张献忠简介, 后自成一军。因他小时读过一点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 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他的部众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 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从此,张献忠随着流民队伍,转战 于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屡立战功。
他的队伍 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成为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在与官军的作战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崇祯六年(1633 年)冬,义军大部分渡过黄河南下,张献忠所部是以 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 崇祯七年(1634 年),张献忠入川,攻陷夔州 (今重庆奉节),进围太 平,重庆女总兵秦良玉提兵赶至,献忠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 名,苍惶逃走,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 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八年(1635 年),各路义军被官军围困于河南。为了冲出包围圈, 十三家义军首领,在河南荥阳举行了军事会议。商讨结果,决定分兵 出击,打破官军的围剿计划。会后,张献忠和李自成在闯王高迎祥的 率领下,向东挺进。这支东路军的主力就是张献忠的部队。他的部队 作战勇猛,连破河南的固始和安徽的霍丘等州县,直指明朝的中都凤 阳。 作为东路军先锋的张献忠部队,在大雾弥漫的清晨包围了凤阳城。 不到半天工夫,就全歼了守卫凤阳的两万官军,击毙守将朱国正等人, 俘获了凤阳知府颜容暄,并当着百姓的面,历数他的罪行后,处以死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刑。张献忠把胜利品和府库里的粮食,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又叫农 民和四乡百姓,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还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 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又名皇觉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 富户杀的一干二净。
这件事对朝廷震动很大,崇祯帝得知消息后,立即穿上丧服,跑到 太庙张献忠简介,跪在祖宗的牌位之下放声大哭;并下令朝廷官员素衣素食办理公 务,表示哀悼。崇祯帝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 的头,又把早已革职闲住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死罪。尽管如此严厉, 官军仍然挡不住张献忠部队的蝗虫式的扫荡。 张献忠攻下凤阳后,又挥师南下,接连攻克庐州(今安徽合肥)、安 庆、和州、滁州,一直沿长江打到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后来 又回师向西,经英山、霍山,同马守应部会师于湖北麻城。接着,从 湖北进入河南,又进入陕西,由商洛打回关中。张献忠转战千里,忽 东忽西,选择官军的薄弱环节,打破了官军企图在中原围歼义军的战 略计划。张献忠回到关中后,与高迎祥在凤翔会合。又在陕西与明朝 兵部尚书洪承畴统率的官军进行了几次战斗,洪承畴手下的大将,如 艾万年、曹文诏等人都被义军斩杀,官军损失惨重。义军遂转而直插 河南。 暂受招抚 崇祯九年(1636 年)初,流民军已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在河南会合 时,常连营百里,而当时张献忠的部队就有十万人以上。九月,闯王 高迎祥遇伏被俘,被朱明王朝凌迟处死。李自成等大部转战于潼关以 西地区,张献忠所部遂成为潼关以东地区官军攻击的主要目标。
张献 忠所部转战于鄂、豫、皖时,多次打败官军。“入河南袭破许州,杀左 良玉兄”,获物资巨万。三月,在安庆家店的战斗中又击毙明将潘可大 等人。但是,由于流民军各部缺乏统一部署和协同行动,每部各自为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战,崇祯十一年 (1638 年)春,各路流民军均连遭挫折。特别是崇祯十 年(1637 年) 四月,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策划了 “四正”、 “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李自成在陕西遭到几次失败,刘国能 等也在河南归顺朝廷,都给张献忠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张献忠 在进袭南阳的战斗中被左良玉军击败,本人也受了伤,幸被部下孙可 望力救脱险,遂带部队退居谷城(今属湖北)。在官军的强大攻势下,为 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在谷城、罗汝才在郧阳,
张献忠,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人物。他不但是农民军领袖,而且有许多奇闻异事流传,日前他的很多历史传闻都得到了证实,沉银就真实发生过。
说起张献忠,他的的资历比李自成。明末农民军分为13家,张献忠乃是与高迎祥平起平坐的13家***之一,李自成则只是高迎祥的部将。1644年8月,张献忠占领成都,3个月后,他在成都称帝,建号大西。那么张献忠为何要沉银呢?
称帝后不久,李自成进京,张知道自己日子不久了,就杀了许多官员,为自己预留了一条后路,带领极少数亲信,把历年所积的财富运出四川,准备到两湖或江南一带隐姓埋名做个大富豪。乘船出发至泯江,遭遇杨展伏击,引燃了张献忠的大船。由于岷江河道狭窄,张献忠的大船前后上千只首尾相衔,无法骤退,加上杨展部又从两岸用枪铳击打,张献忠的这支庞大船队,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
剩余的金银不方便带,为此,他招集大批工匠,在锦江上修筑了一条大堤,使得锦江断流。在断流的河道内,他下令挖了一些几丈深的洞穴,“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沉入洞中并盖上土石。尔后,扒开大堤,锦江复流。如此一来,大量金银财宝都沉入江中。至于参与工程的匠人,悉数处死。张献忠的意思很明确,我带不走的,其他人也不要想得到。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那他究竟是哪样的人?
本文2023-10-22 18:32: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