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 三氏家谱 三姓起源 三姓名人 三姓的来源 三姓简介
三姓(sān xìng)清初称此地为和屯噶珊(汉语称古城屯),后因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姓赫哲居此,改称依兰哈喇。满语依兰为三,哈喇为姓,故称三姓。1858年和1860年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分别割让三姓西北和北部、东部土地给俄罗斯帝国。三姓全国人数4490人,北京人数不足10人,主要分布安徽,起源源于地名,出自满族古居地“叁牲”。
三姓地名
清代前期东北地区重镇之一。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地当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濒松花江南岸,东临倭肯河,城三面江流环绕,为水陆交通要地。辽为五国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属胡里改路(今依兰),元于此地设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万户府(今依兰附近)。明于此地置和屯卫。建州女真曾居此地。后舒穆鲁氏赫哲人又迁来此地。清康熙帝五十三年(1714),于四姓赫哲中挑放披甲两百名,编为四旗,自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拣派协领一员统辖。次年筑城驻守,为清代前期东北地区一重镇。雍正帝五年(1727)置副都统。光绪帝三十三年(1907),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三姓亦裁副都统,改设依兰府,隶属东北路兵备道。1913年,改依兰县。今为黑龙江省依兰县治所在地。
此为依兰县丹青河旅游风景区-号称北方第一漂的“巴兰河漂流”段“补天遗柱”,当地俗称“烟筒山”。
三姓基本介绍
三[弎、叁,读音作sān(ㄙㄢ)]。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运城,湖北武汉,广东吴川,四川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傣族、僳僳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宋代有三开;明代有三成志;又有三庸道,祁门县丞。
三姓姓氏起源
三(sān)姓源出有:
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桓公子御说,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国有个国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说,是宋湣公(宋闵公)子捷之弟。周庄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宫长万因受到君主戏弄和侮辱,忿杀宋湣公,立公子子游为君。其他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宋桓公这个君主的宠妃特别多,生有七个儿子:子兹甫、子目夷、子三种、子四鱼、子五荡、子六鳞、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郑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宋桓公病逝,由长子子兹甫继位,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的第三子子三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齿序名字为姓氏者,称三氏、种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满族古居地叁牲,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叁牲,亦称三姓,为古女真族居住故地名称,即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所辖伊兰市。叁牲的地理位置在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濒松花江南岸,东临倭肯河,城三面江流环绕,为水陆交通要地。虞、夏、商时期,叁牲为肃慎之地;汉、晋时期为挹娄之地,东汉朝中叶至唐朝时期,大批汉族人开始迁居该地;南北朝时期属安骨部的属境;隋朝事情为靺鞨之地;唐朝时期则属忽汗州;辽国时期,叁牲为五国城部之越里吉部地,金国时期属胡里改路(今依兰),元朝时期于该地设胡里改万户府、斡朵怜万户府(今依兰附近)。明朝时期再置和屯卫。历史上,建州女真曾居于该地,因此在清朝初期称其地为和屯噶珊(古城屯),后因克宜克勒、努雅勒、祜什哈哩三姓赫哲族人居于该此,因此改称“依兰哈喇”。在满语中,“依兰(yilan)”汉义为“三”,“哈喇(hala)”汉义为“姓”,故称叁牲(三牲、三姓)。后来,舒穆鲁氏赫哲族人又迁来该地。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满清 于四姓赫哲族人中挑“放披甲”两百名,编为四旗,自吉林乌喇(今吉林吉林)拣派协领一员统辖。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在叁牲筑城驻守,为清朝前期东北地区的重镇。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置副都统,管理旗务,镇守地方。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农历1月,东北地区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叁牲改设为依兰府。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农历4月,依兰府设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3月,依兰府改置为依兰县,今为黑龙江省依兰市治所之地。在清朝初期,叁牲曾一度为沙皇沙俄所霸侵,后在康熙大帝诏令指挥的著名“雅克萨之战”中被中国军队夺回。其地原住居民多为女真族、蒙古族、鄂伦春族。
其地女真族、赫哲族、蒙古族中多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叁牲氏、叁姓氏、叁布氏等,后多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称叁氏,简笔为三氏。
三姓迁徙分布
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地五百六十二位。
三姓历史名人
三继堂
193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郑州大学 教授。
叁布·拉诺日布
(公元1954~今),蒙古族;内蒙古扎鲁特旗人。著名当代民族艺术理论家。内蒙古哲里木盟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蒙文系,1971年在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乌兰牧骑当演员,1987年从哲里木盟群众艺术馆调到哲盟文学艺术研究所。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哲盟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
1975年开始曲艺创作,作品有《垒墙之歌》、《毛主席永远在牧民心中》、《我的家乡》等二十五首好来宝。八十年代撰写《蒙古族说书艺人流派分类》、《蒙古族说唱艺术纵横谈》、《蒙古族的吹奏乐器双筒》、《论蒙古族摇篮》、《蒙古人的打狼趣闻》等八十余篇研究文章,发表在全国性和省级报刊上,有的收入论文集。
1985年参加编写《内蒙古民间文学集成》和《内蒙古曲艺志》,同时撰写了《哲里木盟曲艺志》十七万字,1983年编写《蒙古族民间文学选》,1988年编写出版《蒙古胡尔齐三百人》(获科尔沁文艺创作二等奖),1993年整理出版《蒙文玉匣记》,1990年出版《蒙古族说唱艺人小传》,同年出版的长篇英雄史诗《宝迪嘎拉布汗》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民间文学一等奖。
宁乡大沩向氏
始祖敏中公,六世士璧公,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府,葬平江。夫人吴氏,携子避居北直宛平县韩家堡。九世大佐公,元季携子元音、侄元章迁居宁乡三都一区好婆塘。清乾隆53年(1788)始修族谱,咸丰8年(1858)续修,光绪33年(1907)三修,1937年四修,2004年五修。派语:传系宗子许,士公之大元,友能成孝道,至立可祚孔,尊世文源发,祥瑞贤哲隆,家声本楚宦,勋业肇开封,礼法修明定,熙朝正佐清,英才承诏锡,华国启云孙。
宁乡罗家山向氏
始祖文皋公,南宋由江西迁湖南邵阳县。始迁祖大德公于清康熙初年转迁宁乡罗家山。1926年与同邑七都大济支合修支谱。
明铺名臣堂向氏
始祖敏中公派下图系
向敏中字常之,生于后汉乾佑二年(949)己酉岁十月十六日亥时。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累官谏议大夫拜吏部尚书右丞相进左仆射玉清宫昭应官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1)庚申岁二月望七日薨,享年七十二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简,追封燕王,史赞云:性端厚恺悌多智知人善处剧繁时以重德目之。初娶梁氏,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辛亥岁,卒宋咸平6年(1003)癸卯岁,封郑越国大夫人;再娶张氏,生于后周显德2年(955)乙卯岁,卒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戊申岁三月初三日,封秦国大夫人;三娶宋氏,生于宋建隆3年(962)壬戌岁,卒乾兴元年(1022)壬戌岁二月初六,封荆夏国国大夫人;四娶王氏,生于后周显德2年(955)乙卯岁,卒康定元年(1040)庚辰岁三月十六日。封周唐国大夫人。子五,传正,传亮,传式,传师,传范。
第1世:敏中三男 传亮 生于北宋开宝八年(974)甲戌岁,任驾部员外郎,卒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丁丑岁,享年63岁,追封周王。娶周氏,赠郑国夫人,俱葬开封府。生二子:向综、向经。向絟。
第2世:传亮次男向经字审礼,生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辛酉岁,任明州观察使,进定国军留守,赠侍中,卒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甲寅岁,终年53岁,敕葬开封府。谥康懿,封吴王,娶王氏,赠安国夫人。生二子:宗回、宗良。生女妙英,册立钦圣皇后
第3世:向经次男 宗良 字景弼,号寿山,生于宋庆历七年(1047)丁亥岁,官秀州刺使,宁海军节度使,封永嘉郡王。卒于政和二年(1112)壬辰岁,终年65岁,赠太保,娶吕氏,赠封赵国太夫人。生三子:子韶、子志、子率。再娶鲁氏,赠封越国太夫人。俱葬开封府。生二子:子沅、子锭。
第4世:宗良长男 子韶 字和卿,号景峰。生于宋熙宁五年(1072)壬子岁。任东京转运副使,知淮宁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岁,时年56岁,金兵陷城,举家遇难尽节,立庙淮宁,赠通议大夫,谥忠毅。娶李氏俱旌议太君,再娶戴氏,携幼子避难。
第5世:子韶子 向鸿 字宇仪,赐通议大夫,生于宣和4年(1123)癸卯岁二月十五日亥时,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岁,父守淮宁,城陷不屈,举家尽节,惟公六岁逃难,历吉水、豫章、茶岭,迁居湖广兴国州棋盘大原,以天年终,葬大柘园坐北向南。娶丁氏 生绍兴2年(1132)壬子岁八月十三日,葬合夫莹,子五,善一、善二、善三、善四、善五。世系详后。赞曰:嗟嗟我祖名藏天府避乱隐居吴来楚垂裕后昆克神祖武万亿及秭受天之佑。
第6世:鸿公后裔--长子善一--长子庚三--长子荣四--长子德六--长子庆四--次子千七--长子国宝--次子世章--之子儒一--长子隆一--次子相二--次子通六--次子才伟--长子永生--长子(言+布)
第21世:(言+布)公长子秉嘉 字天申 号北峰,生于嘉靖辛卯年(1531)第22世派下 :良--甫--日--应-- 正--太--光--明--贤 --先--志--能--恢--守 --前--功--可--建--成 --长--期--临--典--礼--定--克--振--家--声
湘乡琥珀向氏
始迁祖庚八公,原兄弟八人,元明鼎革之际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分徙长沙、宁乡、湘潭、衡山、溆浦等处。庚八卜居湘乡琥珀大屋冲。一传为友华,再传分通肃、礼、义、贤、谅,肃房无传,衍为四房。清乾隆60年(1795)、嘉庆21年(1816)纂修族谱未果,道光间各房分修,光绪3年(1877)合修,1912、2003年续修。旧班:友通文子允,彦伯再朝廷,仁正定元良,福嘉世代昌。续班:立纪承先远,敦伦裕后长,尊亲隆孝让,树德显明扬。
湘潭大屋湾向氏
始祖北宋敏中公,传至十二世祖元贤公,于明永乐4年(1406)携次子有铭由善化迁此。清光绪34年(1908)五修族谱。
湘潭白沙洲向氏
始迁祖永春公,字长青,号荣发,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因壬申岁兵灾,明永乐2年(1404)迁居湘潭白沙洲。三派衍为富、禄二房,六派衍为材、炳、高、虎四房。明万历间始修族谱,清雍正4年(1726)续修,乾隆、嘉庆、咸丰间纂有草谱,同治3年(1864)五修,光绪34年(1908)六修,乾隆50年(1785)建宗祠于白沙洲。至1948年,男女丁口约2500人,分布于醴陵、长沙、浏阳等处。名派:(自十二派始)正应新昭盛,宗泽世熙隆,德茂功修建,家声裕后丰。
茶陵白沙江向氏
始祖敏中公为宋左仆射,五世孙尧庆公,于靖康之乱后自金陵隐迹茶陵叶坪,又五传至寿卿公生四子:文祥居攸县白茅洲;文荣徙湖北潜江白莲塘;文信徙衡山白莲寺;文贵,字富新,号凌云,文林郎,明洪武2年(1369)徙居茶陵白沙江海堂。清乾隆60年(1795)建宗祠于罗堂。清初始修族谱,乾隆4年(1739)、嘉庆12年(1807)、咸丰4年(1854)、光绪17年(1891)、2000年续修。至1948年,有人口800人。派语:尧盛让君秀,卿文法以道,永玺处体能,汝学高鸣远,承宗必显荣,继业恒昌泰,孝友思前绪,诗书裕后人,钦遵忠厚训,谨守圣贤箴,甲第连开日,家声大有亨。
衡东白莲向氏
始祖敏中公,宋真宗时官太尉,谥文简。五代孙尧卿,宋南渡时自金陵迁居江西永新,后徙湖南茶陵叶坪,后越五代至受卿,生四子:文祥迁攸县白茅洲;文荣迁湖北潜江白莲塘;文贵迁茶陵白沙江;第三子文信,明洪武时迁衡山白莲坊。清康熙25年(1686)始修族谱,雍正4年(1726)、乾隆44年(1779)、嘉庆20年(1815)、道光26年(1846)、光绪4年(1878)、宣统2年(1910)、1940年、2002年续修。1940年八修时有男丁7810人,女口6328人。2003年九修时,有男丁12400人,女口12184人。班行:(自十一世始)嗣世鸿文显,纶恩大典荣,贤才修德业,诗礼振声名。本族名人向燊,字乐谷,民国初官陇南观察使、湖南省财政厅长。向德,民国间发明煤气车,解放后曾任长沙市副市长、省政协副主席。
平江、湘阴向氏
始祖敏中公,字常之,宋太平兴国5年(980)进士,赠太尉,谥文简。五世孙许虔,字诚一,号笃轩,守洪州,有惠政,卒于官,其从子士衡、士龙、士雄、士渊由洪州洗马市扶梓迁居平江,葬公于邑西下东山铁门槛。士衡,字开云,居石轧头黄金坪;士龙,字见田,居张古塘;士雄,字飞仙,居湖源西山;士渊,字学海,居湘阴白果洞。宗祠设在平江伍市,建于清乾隆51年(1786)。族人分布于平江长江源、石洞、大头岭、桥墩,湘阴向家洞、三合庙,长沙霞凝、麻林桥、源头洞等地。至1948年,男女共12400余人。族谱始修于乾隆54年(1789),道光5年(1825)续修,咸丰7年(1857)三修,光绪10年(1884)四修,1914年五修。旧派:朝廷重贤贵,国泰振兴良,家富青云至,永载显名扬。续派:贻裕源先德,文光曜楚云,增修逢万寿,福泽庆长延。
桃源青云向氏
明初自江西南昌徙桃源县北青云乡向家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莫溪、莫林、浯溪、漆河等地。宗祠在向家坪。族谱创修于1941年。
桃源大里坪向氏
始迁祖五郎公,元末自江西吉安泰和迁湖南桃源县西大里坪。至1948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2000余人,分布于善溪、绿萝坪、向家坪等地及武陵龙湾渡、龙阳五路湖、辰溪羽溪泊等处。宗祠一在八公桥,一在白麟洲。清雍正13年(1735)创修墨谱,光绪8年(1882)、光绪32年(1906)、宣统元年(1909)、1936年续修。
桃源太平庵向氏
始迁祖万春公,明初自江西丰城徙居桃源县北莫林村向家冈。至1948年,全族人口700余人,分布于大田、九溪、漆河、温泉、三阳等处。清咸丰12年(1862)建宗祠于太平庵。族谱创修于道光12年(1832),1914年续修。
石门二都乡花小坪村靖安隘土百户向氏
始祖祥公,明洪武2年(1369)封为武德将军、土官正百户。
石门竹溪向氏
清康熙时自沅陵迁石门。
桑植向氏
元末蛮酋向仲山,以讨鹅梯有功,授宣慰司职,拥有上下桑植之地。后嗣分布在凉水口、廖家村、上洞街、新街、官地坪等地。
桑植竹叶坪向氏
始迁祖元友、元凤二公,清康熙中叶自湖北鹤峰红土坪岸门泉迁桑植竹叶坪康三峪。民国年间与旧土司裔合谱。
益阳向氏
远祖世居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及智公迁居荆州,数传至洪德公,原居荆州府当阳县石马头,生天圣,字燕容,明长沙潭王太傅,见言事见忏,谢职隐居益阳七里向家堤,为迁益始祖。又一支贤暹公,明时自溆浦迁益阳舒塘。清道光16年(1836)二支始合修宗谱,称三修,光绪4年(1878)四修,1917年五修。贤暹公房派语:述延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国步,大启本家传。洪德公房派语:名贤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国步,大启本家传。
益阳宋家村向氏
始迁祖大发公,元泰定帝时自四川成都避乱迁此。后裔居岳家桥向家湾。
新化河思乡西陂溪向氏
始祖宗彦公,南宋绍兴年间自江西南昌丰城县铁树观栗村向家巷迁居湖南沅陵莲花池。传十一代至文皋公迁居溆浦栗村麻阳水,其孙必才公于元末随父希庸公由溆浦麻阳水迁居新化石马二都大陂塘(今河思乡西陂溪)。必才生宗宪,宗宪生文质、文彬、文贵。质、彬居大陂塘,文贵居安化城北小石桥。谱一修于明嘉靖45年(1566),清康熙51年(1712)二修,嘉庆18年(1813)三修,道光26年(1846)四修,同治13年(1874)五修,1930年六修,1990年七修。旧班:文纯恭如,震贤子仁,希必宗质。质房续班:景秉元显,廷胜大国,立兴加富贵。彬房续班:景秉元承,一世经大国,立兴加富贵。贵房续班:景崇琼守,承维大日国,安凝忠生治。1930年六修班次:惟品修宜笃,仪容在克庄,平康咸迪吉,开济业其昌。溆浦麻阳水向氏班次:维善乃为宝,行义由立身,孝友施家政,济美蔚云礽。
邵阳向氏
始迁祖梅桓公,清朝时自江西迁邵南红石梅溪村。
邵阳新建乡向氏
传为当地土籍,约150人,居铁甲塘村,源流无考。
洞口向氏
谱称始祖文皋公,南宋时由江西南昌新建任辰阳太守,以治蛮夷。子纯公,字居仁,迁居溆浦胡铛溪,生七子,浚、哲、文、英居莲花池,敏、明、行仍居胡铛溪。明公生如松、如梧。如梧卜居寨头岩,生通江。通江居安江阳坡坳蒋家坪,生子思。子思生银仲,银仲生庆荣,元季明初迁居武冈会龙山,今属洞口。清嘉庆19年(1814)创修族谱,道光24年(1844)续修,光绪元年(1875)三修,宣统元年(1909)四修,1948年五修。班次:庆行子德思,文汝通光日,兆朝廷用云,礽迪传书章,乾垣生瑞彩,坤运启祯祥,祖赐勋名大,家承绪业长,银台隆仕籍,绅宦守辰阳,恪绍伦音训,贻谋定炽昌。
黔阳秀州向氏
始祖文皋公,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由江西吉安府宦游辰州,任太守,退居沅陵莲花池,生纯公,纯公生恭浚、哲、文、明、焕、敏、礼,恭敏由溆浦迁居黔阳滩头岩山脚,生二子,长子如梓由滩头迁居安江斗字街,又生五子,湖、海、汉、江、济,第五子通济居秀州,今属洪阳。清光绪是9年(1893)创建宗祠。道光16年(1836)一修族谱,光绪21年(1895)二修,1936年三修,1994年四修。字派:纯恭如通列基勤德通光仕思汝文万必方子正朝邦永世嘉泰昌宏贤克维先泽宗。
黔阳沙湾向氏
始迁祖通海公,字明甫,因兄弟分居而自沅陵迁居黔阳县沙湾乡在头。族人多分布在黔阳县各乡及龙山县镇南坝以及湖北来凤县黄茅坪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万余人。宗祠在沙湾乡在头。
永顺下榔保腊葱洞向氏
元时向孛烁为洞民总管,子世贵,明洪武3年(1370)为长官。
永顺驴迟洞向氏
元时向达迪,为洞民总管。
溆浦向氏
始祖文皋公,原籍江西新建县,南宋孝宗隆兴年间任辰阳太守,因蒙古兵祸,不得归,遂卜筑沅陵狗子潭。子纯公,宋端平中登科甲,为大理寺评事,自沅陵徙溆浦湖铛溪,子孙蕃衍,远则徙居川、黔、粤,近则散居武冈、新化、安化、邵阳等地。自六世始分为浚、清、伯、礼四房。清光绪间建总祠于溆浦。1938年四房合修通谱。各房班次不一,自二十一代起改订新班:派衍从中宪,厚荫延祚长,积德绳乃绪,作善发其祥。孝弟垂彝训,礼义合伦常,同敦亲睦念,左师泽流芳。
麻阳向氏
先祖属江西赵州府乌雅县(瑞金)大田坪左右池塘,明建文2年(1400),自伏波开辟辰河一带,移居辰州府莲花池四方井居住。明永乐元年(1403)大房官正二子君保、君佑移居麻阳三家村;二房官员三子移居黔阳;三房官清二子移居芷江、泸溪;四房官义留居老屋。移居麻阳向姓祖公第五代裔孙分别迁往本县各地和云南、贵州、四川等处。清乾隆34年(1769)修谱议定三家村老字派:官君亚(单)有宋朝祖大正胜可春。嘉庆5年(1800)续议:聪明俊秀,宽裕宏昌,尧舜性德,商周忠良,姬公福善,宣盛祯祥,金枝时茂,玉叶添香,仁义绍述,礼智清纲。
新晃向氏
该族为侗族。自称先祖文皋公,原籍江西泰和,继徙丰城县。南宋乾道2年(1166)官辰州太守,后迁溆浦马底坪,因蒙古出兵而返迁江西,至纯公又迁溆浦,生七子,分居沅陵、黔阳、永顺等地。传六世至元亨公,徙居贵州铜仁,继迁晃州百姓寨。子孙分布于洞坡、伞寨、岑朗、丈溪、步头降等地。
会同向氏
始迁祖德世公,宋时自江西吉安徙居会同。
龙山向氏
该族为苗族,由辰州莲花池经若修、老寨、四川斑竹柯迁龙山,族人分布于蹬上、捞田、庆口
[石]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斡勒曰石。 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索绰络氏、傅察氏、石佳氏(石尔佳氏)、石克特立氏、乌勒理氏、倭赫氏、书玛哩氏、石富察氏、石穆鲁氏、洪骆氏、扎克塔氏、扎库塔氏、锡克特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倭勒氏(达斡尔族)、石氏(汉族)等。
满族的石姓
满族的石姓:1,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2,根据满族古姓“锡克特里氏”改变而来,锡克特里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从女真开始就存在,并把满族的萨满文化延传至今,是我国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满族石姓,多源自于满族老姓“石马拉氏”,属满州镶蓝旗人,现多居于辽宁的庄河、岫岩、凤城一带,主要是因为随镶蓝旗队伍平定吴三桂以后被安置在辽宁的。现在湖北荆洲也有,该是平三藩前后的驻防兵之后。
关于族谱,石姓分布的地方不同,族谱也不同,所以不好一一举出。以上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周家家世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五十五都桥仔头人氏,江西地方革何内宰相,五里三状元大路上有三千余人户。桥子头有六百余人户。家乡有个周一木,做过白鹤宰相,任家乡同路来弟兄四人:周敬德,住云州威信里蛮锍村。 周保德,做顺宁府学管一任。 周盛德、住永昌金鸡村。 周易德,住永昌金鸡村。始祖公周敬德,祖太李氏死在永昌金鸡村,背灰来埋在云州威信里猛麻蛮锍村。祖 祠堂同住。敬德祖一生五子:长子周思明-张氏次子周思聪,住楚雄。三子周思顺,住景东做学官。住大邦卡四子周思尧、 五子周思舜、六子周思孔 思明祖一生五子:长子周鼎新,杨氏次子周振新,王、王氏三子周柞新,杨氏四子周从新,黄氏五子周维新,赵氏在痒大枝祖二世祖周鼎新、杨氏生一子三世祖周维镐,黄氏生一子四世祖 周璋,张氏周瑞,沈、黄氏周毕,张氏。周翠,张氏周 ,董氏五世祖:周尔宽,张氏 周尔志,吴氏 周尔荣,周氏 周尔清,吴氏 周尔馨,杨氏 周尔宁,张氏 周尔渊,赵氏 周尔仪,张氏。二枝祖字派: 周尔相,罗氏。周尔宽,张氏。周尔宣,董氏。 周尔位,丁氏。周尔茂,向、熊氏。周尔盛,李、罗氏。周尔畅。六世祖: 周之彦,刘氏。周之襟,王氏。周之厚。周之哲,王氏。二枝祖:周振新,王、王氏,生二子。周创镐,师氏。周福镐,字氏。周理,罗氏。周珍,张氏。周琦,吴氏。周红,董氏。周之楠,王氏。周之友。三枝祖:周柞新,杨氏,生二子。周辅新,字氏。周相镐,黄氏。 周坤,余氏。周瑰,陶氏。周之纲、之俊、之槐。四枝祖:周从新,黄氏一生五子。周述镐,张氏一生七子。长子周景。周裔镐,黄氏。周法镐,李氏。周因镐,罗氏。周占镐,李、沈氏。周景,沈氏。周珂。周珩,黄氏。周班,杨氏。周镯。周琚,吴氏。周 ,张氏。周以仁,李氏。周尔光,陈氏,在痒贡生。周以村,杨氏。周尔耀,张氏。周以植,李氏。周尔显,杨氏。周以凤,张氏。周尔达,李氏。周瑶,石氏。周尔华,刘氏。周祥,杨氏。周尔庆,刘氏。周文,李氏。周尔寿,张氏。周之贤,鲁、吴氏。周尔彩。周之豪,吴氏。周尔爱,杨氏。周之杰,鲁氏。周尔时。周之仕,张氏。周尔忠,陶氏。周之龙,李氏。周尔信,李氏。周之宪 吴、陈氏。周之武,赵氏。周之勋,李氏。周之赞,字、潘氏。五枝祖:周维新,赵氏在痒一生四子。周昌镐,金氏。周尔尊。周肇镐,郭氏。周尔宾。周迁镐,师氏。周尔惟。周映镐,沈氏。周尔焕,罗氏。周之林,罗氏。周尔淳。字派:霄、绍、国、正 公元一九六五年,公历八月十一日云县巴蕉箐有一个高祖父周将军,因地方乱到缅宁抢去袁家一媳,生得二子,长子周元癸,何氏。次子周元三,吴氏。到地方平息后被袁家接回母子三人,后二代归宗。周元癸生三子一女,长子周绍尧,次子,周绍舜,三子周绍文。弟兄三人迁到双江小本营生,住了二十多年又迁回缅宁。周绍尧,梁氏。生下女,病故。周绍文,张氏,生下女,病故。周绍舜,余氏。病故后又接廖氏,生下七子三女。长子周国相,罗氏。生四子三女。次子周国臣,纪、谢氏,生五女。三子周国忠,潘、杨氏。潘氏生一女;杨氏生二子二女。四子周国新,李氏。生二子三女。五子周国祥,叶氏。生二子一女。六子周国正。生二女。七子周国奇,生一子三女。
孛[孛,读音作bèi(ㄅㄟˋ),亦可读作bó(ㄅㄛ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豫章王萧综之子萧直,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据史料记载,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农历3月,梁王萧衍(公元464~549年,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武进)以宣德太后令,逼齐和帝萧宝融禅位。三十九岁的萧衍继任皇位,是为南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公元502~549年)后出家为僧,八十六岁逝世。
萧衍称帝后,平息了东昏侯萧宝卷的残余作乱,讨平反叛;放遣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被幽逼者,“分遣内侍、周省四方”,招集流民、发展生产,并亲耕劝农,推行屯田。与此同时,他大力兴办学校,实行以文治国,并大力提倡朝廷节俭。
不过,南梁武帝的节俭主要是对他本人和功臣们,但其皇室族人却又大方到了徇私护短的地步。后来,由于宗室成员所做的两件事,使他倍受 ,这也是他后来要出家当和尚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他的六弟临川郡王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豫章王萧综。
豫章王萧综是萧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虽然当时有人怀疑萧综是东昏侯萧宝卷的儿子,但南梁武帝并没有歧视萧综,仍封他为豫章王,并将古豫章郡封为豫章国,还让他做大将军。到吴淑媛失宠之后,出于对南梁武帝的怨恨,就把七个月便生萧综的事告诉了儿子。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逐渐南梁武帝疏远了。
后来,豫章王萧综投靠了北魏政权,但后来一直不得志,以致最后客死于北魏国异乡。
由于豫章王萧综背叛了南朝梁国,南梁武帝因而将其子萧直改姓为“悖”,以志其父糊涂反叛,其后裔子孙皆称悖氏。古代,“悖”也通作“孛”,因此亦称为孛氏,读音作bèi(ㄅㄟˋ)。
第二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唐朝末期靺鞨族“通用三十姓”之粟末部孛术律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术律氏,在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dori Hala,汉义“疣”,世居索伦地区(今黑龙江嫩江)。
满族、鄂温克族博都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孛氏者,读音作bó(ㄅㄛˊ)。
二郡望: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 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 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庚子,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辛丑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三历史名人:
孛定方:(公元1118~1162年),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定方,本名阿海;内吉河人。著名金国将领。
据史籍《金史》记载:孛定方材勇绝伦,海陵王完颜亮素闻其名。
金天德初年(公元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召授孛定方为武义将军,充护卫。数月后转十人长,迁宿直将军,赐予甚厚。寻为殿前右卫将军,又三月,擢殿前右副点检,世袭猛安,改左副点检。出为河南尹,改彰德军节度使。海陵南伐,定方为神勇军都总管。
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宋军攻陷汝州,河南统军使宗尹遣孛定方将兵四千往取之。汝州东南及北面皆山林险阻,不可以骑军战。是时,宋兵由鸦路出没,孛定方至襄城,得敌虚实,遂牒谕汝州属县曰:“我率许州戍兵十二万径取汝州,尔等可备粮草二十万,使人扬言欲据要路绝宋兵往来。”既而孛定方引兵趋鸦路,宋人闻之,果弃城遁去。
孛定方进至鲁山境,知宋兵已去,遂遣轻骑二百追至布裤叉,击败之,遂复汝州。授凤翔尹。
宋人阻边,以本职行河南道军马副统,孛定方率步骑六万,将由寿州进军,次亳州。宋军将领李世辅攻陷宿州,孛定方从左副元帅志宁战于城下。时天大暑,孛定方督战,驰突敌阵中,出入数四,渴甚,因出阵下马取水,为宋军乘机毙之,终年四十四岁。
上闻而悯之,诏有司致祭,赙银五百两、重彩二十端,赠金紫光禄大夫。
孛德裕:(公元?~1217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德裕,本名蒲剌都;隆安路猛安人(今辽宁开原)。著名金国参知政事兼签书密院事等。
孛德裕,官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右三部检法、监察御史,迁少府监丞。
金明昌末年,孛德裕受命修北边壕堑,立堡塞,以劳进官三阶,授大理正。
孛德裕后丁母忧,起复广宁治中,历顺州、滨州刺史。不久孛德裕坐前在顺州市物亏直,遇赦,改刺沈州,累官北京路按察使、太子詹事、元帅左都监,迁左监军兼监潢府路兵马都总管。
坐士马物故多,及都统按带私率官兵救护家属,孛德裕蔽之,御史劾奏逮狱。遇赦,谪宁海州刺史,稍迁泗州防御使、武胜军节度使。
金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改知临洮府事,兼陕西路副统军。召为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兼签枢密院事,行省大名。诏发河北兵救中都。凡真定、中山、保、涿等兵,元帅左监军永锡将之,大名、河间、清、沧、观、霸、河南等兵,孛德裕将之,并护清、沧粮运。孛德裕不时发。及李英至霸州兵败,粮尽亡失,坐弛慢兵期,责授沂州防御使,寻知益都府事。
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农历2月,孛德裕病逝。
孛鲁罕:(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阿鲁罕;隆州琶离葛山人(今山西祁县)。著名金国参知政事。
孛鲁罕在八岁时,选习契丹字,再选习女真字。及壮年,晋为黄龙府路万户令史。
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试外路胥吏三百人补随朝,孛鲁罕在第一,补宗正府令史。累擢尚书省令史。仆散完颜·忠义讨窝斡,辟置幕府,掌边关文字,甚见信任。
窝斡既平,孛鲁罕招集散亡,复业者数万人。复从完颜·忠义伐宋,屡入奏事,论列可否。上谓宰相曰:“阿鲁罕所言,可行者即行之。”宋人请和,完颜·忠义使孛鲁罕往。和议定,孛鲁罕入奏,赐银百两、重彩十端。
完颜·忠义推荐孛鲁罕有才干,可任尚书省都事,诏以为大理司直。未几,授尚书省都事,除同知顺天军节度事。
纥石烈志宁北巡,孛鲁罕摄左右司郎中。还朝,除刑部员外郎,再迁侍御史。上问纥石烈良弼曰:“阿鲁罕何如人也?”对曰:“有干材,持心忠正,出言不阿顺。”数日,迁劝农副使,兼同修国史,侍御史如故。改右司郎中。奏请徙河南戍军屯营城中者于十里外,从之。迁吏部侍郎,附山东统军都监,徙置河南八猛安。迁武胜军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改西南路招讨使。
有司督本路猛安人户所贷官粟,孛鲁罕乞俟丰年,从之。军人有以甲叶贸易诸物,天德榷场及界外岁采铜矿,或因私挟兵铁与之市易,皆一切禁绝之。上番军不许用亲戚、奴婢及佣雇者,营堑损圮以时葺治,不与所部猛安谋克会宴,故兵民皆畏爱之。
上谓太尉守道曰:“阿鲁罕及上京留守完颜乌里也皆起身胥吏,阿鲁罕为人沉厚,其贤过之。”改陕西路统军使兼京兆尹。
陕西军籍有阙,旧例用子弟补充,而材多不堪用,孛鲁罕于阿里喜旗鼓手内选补。军人以春牧马,经夏不收饲,瘠弱多死,孛鲁罕命以时收秣之,故死损者少。仍春秋督阅军士骑射,以严武备。终南采漆者,节其期限,检其出入,以防奸细。上谓宰相曰:“阿鲁罕所至称治,陕西政绩尤著,用之虽迟,亦可得数年力也。”召为参知政事,命条上天德、陕西行事,上称善。以疾乞致仕,除北京留守,卒。
史籍《金史》中称赞他:“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
孛 翀:(公元1279~1338年),女真族,亦称孛术鲁·翀,原名思温,字伯和,后字子翚,号菊潭;其先隆安人,生于邓州顺阳(今河南邓县)。
孛翀稍长即勤学,后拜江西新喻萧克翁为师,《元史》载:翀原名思温,字伯和,萧克翁因前夜梦有大鸟冲天而去,故为之易其名字为“翀”。
元大德末年(公元1307年),孛翀以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升汴梁路儒学正。擢翰林修撰,又改左司都事。累迁监察御史、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职务。著有《菊潭集》。
孛翀记问宏博,文章简奥典雅,深合古法。书法为时所重。在上都时“尝奉敕撰碑文”,传世墨迹可见于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后的行书题跋诗一首。
孛和伦:(生卒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孛术鲁·和伦;满洲正蓝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孛和伦以参将从征白莲教,累官至巴里坤总兵。
三姓 三氏家谱 三姓起源 三姓名人 三姓的来源 三姓简介
本文2023-10-22 17:55: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