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有哪四乡之称?
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灿烂的菏泽文化、艺术。菏泽市素有“牡丹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牡丹之乡”驰名中外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自1992年起,菏泽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 “戏曲之乡”名不虚传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柳子戏、四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一团”之称。 菏泽戏剧有过辉煌的历史,不少剧团都曾调省晋京演出过。1959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定陶两夹弦《三拉房》剧目,1964年春,朱德委员长观看了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些剧目如《老羊山》、《墙头记》、《孙安动本》等,还被拍摄成电视、**。地方戏曲在历届全国、全省戏剧汇演评比中,多次捧回大奖。《龙门渡口》、《走出大山》、《法魂》、《选村官》还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历史剧《包公卖官》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九项大奖。菏泽市的文学创作一度走在全省地、市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作者,创作出了不少引起省内外文学界注目的文学作品,个别作品还受到全国文坛的关注。电视剧《阿里山的女儿》、《水浒少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受到社会的好评,电视剧《阿里山的女儿》并入选山东省第五届“精品工程”奖。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认可、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如马金凤、崔兰田、刘君秋、刘桂荣、刘桂松、李京华、张文英、朱桂芹、王凤云、何西良等。中年演员朱桂芹还夺得了第十六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刘翠芳夺得河南“香玉杯”戏剧大赛金奖。孙鸿雁、李俊山等9名青年戏剧工作者勇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擂台赛,并多次捧回大奖。目前,全市现有县区剧团11个,各类民间演出团体200多个。 “武术之乡”久负盛名 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书画之乡”名闻遐迩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等。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 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
1、菏泽——武术之乡
菏泽人向来崇文习武。菏泽武术拳种多,奇功异效,奥妙各异,风格独特,素以“武术之乡”闻名于世。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门类约有39个,诸如梅花拳、夕阳掌、洪拳、水浒拳、炮拳、佛汉拳、少林拳、二郎拳、白鹤拳、太极拳、八卦拳、阴阳拳等等。
上述拳种流派传统套路完整,既有拳术,又有器械,也有对练,还有攻防技术等,充分显示了多姿多彩的武术文化风貌。
菏泽地区的武术源于人,历史久,蕴于中华;拳种多,奇功异效,奥妙各异, 风格独特,素以“武术之乡”闻名与世。
2、菏泽——牡丹之乡
菏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 。2002年通过国家组织论证的“菏泽牡丹原产地注册”。2006年被评为“中国牡丹城”。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菏泽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就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誉,通过发掘加工,打造牡丹产业品牌,向世人成功塑造了“牡丹之都”的形象,将我国牡丹产业推向了一个高峰,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3、菏泽——戏曲之乡
菏泽皮影又名隔纸说书,起源于清末定陶区张湾镇后冯村,冯氏先人于明朝迁居定陶,约在道光元年(1821年),冯玉旗、冯玉福受剪纸艺术的启发创始了皮影,已传至六代。相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而言,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在山东皮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被山东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菏泽——书画之乡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
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卜昭信、张凤集、李眉川等,现代有吴东魁、王兆石、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沈永进、鲁风、刘昌杰、高观凌、于玉军、李明晋、曹明冉、冯训文、李玉凤等。
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
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业余)校(班)近百处。
-书画艺术之乡
-牡丹之乡
-菏泽武术
-菏泽-历史文化
未拜师。
段效林少时出来独身一人闯荡,没有拜过任何师傅,后误入歧途。目前以段效林为首的犯罪组织已被警方抓捕。
段效林,男,汉族,1958年6月出生,菏泽曹县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测绘工程师。
菏泽有哪四乡之称?
本文2023-09-22 05:22: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