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给我讲讲“老山前线”的故事
关于爱情——王仁先的故事
八十年代,中国与邻国在云南麻栗坡老山、者阴山一带爆发了边境冲突。一批军队作家到前线采访,我在其中。
当时我正在调查军队中婚姻问题,想就此写一篇论文。到参战部队,我也侧重这方面调查。我到了许多单位,吃惊地发现:参战部队中凡有未婚妻的官兵,战前大多都吹了。有一个女大学生给未婚夫的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父母说:你要牺牲了倒也罢了,假如你断了条腿,或少了一支胳膊,那怎么办”有一个连队进攻作战,异常惨烈,指导员等三十多名官兵牺牲。烈士遗体抬下来,指导员未婚妻的绝交信正好到了部队。连长集合幸存的官兵,当众念这封绝交信,一旁静静地躺着指导员的遗体。全连战士都哭了。
我在连队当过兵,知道战士们津津乐道女人。但在麻栗坡,情形大变,凡将投入战斗的部队,官兵均不谈女人,仿佛有约在先。只听过一件例外的事:某连组织突击队,连长和指导员争着要率突击队冲锋,争执不下,最后连长怒了:“老子是结过婚的,摸过女人!我去!”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听到了王仁先的故事。
王仁先是某部副连长,干部子弟,人生得英俊高大。战前,与他相处了五年的女朋友离开了他。他所在的连队将作为尖刀连进攻老山主峰。他率领一个排驻在老山脚下一个小村庄里。房东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叫阿岩,已婚,有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阿岩一见王仁先就喜欢上了这个潇洒的小伙子,向他频送秋波。王仁先虽失去爱人,却也未必就看上阿岩。毕竟一个是干部子弟,一个是农村妇女,中间隔着鸿沟呢。阿岩是个很有性格的女子,青山咬定不松口。她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每天给王仁先做最好的东西吃;每晚为他烧洗脚水;给王仁先洗所有的衣服。她甚至在自己丈夫面前也不掩饰对王仁先的情感。王仁先训练回来,她竟能撇下正在说话的丈夫,迎着王仁先而去,为他拂去一身尘。王仁先起初在抵抗阿岩,但随着阿岩炽热的进攻,也随着老山战事的一天天激烈是否也随着笼罩着连队的官兵失爱的阴云一天天浓重呢,总之,他的抵抗渐渐变得软弱。
6月某日,已确定翌晨进攻老山,战斗命令已发出。那一刻,连队一片死寂。王仁先来向阿岩做最后诀别。阿岩为王仁先的军用水壶装了满满一壶水。王仁先喝了一口,哎呀,比蜜还甜。阿岩不知道往壶里放了多少糖。她以为越甜越好呢。王仁先的眼睛潮湿了。这时候,阿岩使用了最后的、也是最原始的手段:撩开衣服奶孩子。她把整个心扉向她所深爱的男人敞开了。在王仁先心中,所有的长城轰然崩坍。他颤抖着走向阿岩。
灶里的火熊熊燃烧。他俩也在燃烧。第二天,情况突变,进攻时间推迟。凡事有第一次,就有一百次。堤已决口,汹涌澎湃。于是,在老山脚下,在村边,在树林中,甚至在阿岩家的牛圈里,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每次二人完事之后,王仁先总是一言不发,闷着头一颗接一颗地抽烟。而阿岩呢,则老是笑,咯咯地笑个不停。她是欢喜呢。她得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东西,一如刘备得到了天下一样。这样的事瞒得了世界,瞒不了丈夫。阿岩丈夫向部队告发了。他没有说具体是谁。弄不清丈夫是真不清楚,还是不肯说。
发生这种破坏群众纪律的事,那还了得。部队上下极为重视,层层调查。他们在牛圈里搜到许多带过滤嘴的烟头,顿时知道是王仁先所为,因为全连只有他抽这种过滤嘴高级香烟。连长找王仁先谈话。王仁先拒绝承认此事。营长也找他,他还不讲。营长火了,命令:“全连集合!”然后请阿岩与她丈夫来指认。打谷场上,一连官兵肃立。阿岩和她丈夫来到队列前。
后来该连指导员告诉我:此时阿岩,全不似犯了什么错事,毫无颓丧之气,反意气飞扬。指导员说:“原来我想,她肯定会巡睃一遍后说,没有那人!这样就一了百了了。”万没想到,阿岩径直走到王仁先跟前,指着他说:“就是他!”
一霎间,空气凝固。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王仁先冷冷地望着阿岩,而其他上百双眼睛则冷冷地望着王仁先。阿岩的第二句话更令全连震惊:“我疼他!”
当地人把“疼”当“爱”讲。这是裸的爱情宣言呀。全连把目光转向她。她勇敢地与全连官兵对视,泪水渐渐涌上了她的眼眶。
三天后,团里下达了对王仁先的处分决定:降为排长,党内严重警告。又过几日,进攻开始。连队开拔。阿岩又烧了一壶放了糖的水,去找王仁先。连队不让王仁先见她。村口,部队逶迤而前,阿岩站在大树下焦急地张望。有些官兵从她身边走过时,轻蔑地议论,甚至还朝地上吐口水。阿岩均不在意。王仁先过来了,不朝这边瞥一瞥。走过去后,也再未回头。
当夜,老山鏖战通霄。火光映红了南中国的天空。从第一声枪响直到最后寂静。阿岩一直坐在村头,一瞬不瞬地看着老山方向。她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放光。丈夫拽她回屋,她不肯。丈夫气极,打她。下手极重。辫子开了,头发散下来,遮住半张面孔。血和泪一起淌。她整整坐了一夜。
部队攻克老山后,王仁先迅即被派到最前沿的“李海欣高地”。营长事后说:“我就是要把他派到最危险的地方。不派他派谁”7月12日,对方以一个加强师反攻。战斗残酷到了极点。王仁先表现十分英勇,还击毁了一辆坦克。更重要的是,他利用报话机向后方炮兵报了一千多条情况,使我方大炮宛如长了眼睛。老山岿然。
数月后我登上“李海欣高地”时,仍可见草丛中白骨枕藉。对方发现“李海欣高地”上的王仁先,全力进攻。战士全部战死。王仁先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对报话机喊了一声:“我走了!”遂被炮弹击中。死时二十五岁。全连在老山主峰上目击王仁先奋勇冲杀,感慨千万。他死时,大家都摘下钢盔。
一个月后,连队撤下老山,又回到阿岩的村庄休整。部队刚进村口就看见阿岩。她像一株相思树似地伫立在送走部队的地方。连队官兵依然从她身边鱼贯而过,不知怎的却换了一种心情,没一个吭气。连营长都低着头匆匆而过。部队全部过完,天已冥,阿岩的身影依然在暮色中绰约。根据王仁先在战斗中的表现,团里为他报请一等功,但上级不批,还发下话来:“这种人还立什么功”连队大哗。
王仁先被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为他立墓碑那天,连队官兵全数来到陵园。远远地,他们看见,一个窈窕的女子的身影在坟前晃动。走近才看清那是阿岩。他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王仁先的坟头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香烟,全是过滤嘴的。一片白,仿佛戴孝。后来他们才知道,阿岩卖了家中唯一的一头耕牛,买了十几条王仁先爱抽的那种上等香烟,在坟前全部撒开,一颗颗点燃。她垂泪道:“让你抽个够。”
我来到老山前线时,王仁先所在连队又重上老山驻守。我执意要去看望。正值盛夏,大旱。老山地区已有两个月不下雨了。阵地上疟疾肆行,军部派两个女军医带着药品与我一道上山。过了“三转弯”之后,天色渐渐变了。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当我们接近主峰时,天降大雨。好雨!万千条水柱抽打着皴裂的红土地。已在阵地上驻守一个多月的连队久旱逢甘霖,大喜。官兵们一个个脱得裸地,冲到山坡上,任凭雨浇。他们坚强的裸体白生生地,把人眼睛刺得疼。一百多人呵,那是一百多件雕塑。他们一个个举手向天,呼喊。喊声惊天地泣鬼神。那是怎样一幅动人的图画。我身后两个女军医哭了。我也一阵鼻酸。我觉得我触到了大山的心跳。
从老山主峰下来,我特意找到阿岩的村庄。阿岩不在,她出远门了。我问村长阿岩长得什么样,村长说:“阿岩是麻栗坡最美的女人。”
关于爱情,我感触良多。人世间,情是最美丽的东西,同时也是最让人迷茫的东西。对于文中的王仁先,虽然是被动接受情爱,但作为第三者,我始终不以为然。无论何种理由,破坏别人家庭的总不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对其尽忠职守,浴血奋战,其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英雄已逝,生前的过失与辉煌,均已随黄土随风而去。一个没有宣传的英雄
军人也是人,在战时,他们中有的也可能一时冲动,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但功过事非另当别论,毕境他们用自已的行动洗刷了自己不光彩的事。我们一样不能忘记他们。
他不宜宣扬,但他战功最突出 146高地
——李参谋(团作训参谋)
(我没能记下李参谋的名字,我本只为找他要一份地图,出门时天黑了,他在送我的时候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论战功,我们团还有一个最突出的人物,但哪儿都没有宣扬过他,因为他干过一桩丑事,有的人一听就摇头。
他叫王仁先,江苏人,1979年打仗前补充到我们部队来的老兵,打完仗上过军校,
1984年战前是我们股的作训参谋。
临战训练时,有一天晚上放**,我们住的那家房东发现他女人没来,回去找她,
最后找到房后竹林里,见到他的女人和一个当兵的在一起,当兵的跑了,但房东还是记住了他的样子。
他告到团。团里很震惊。第二天清早大集合,叫这位房东来认人,很快,王仁先被认出来了
团领导起先不信,事后找王仁先谈,他“供认不讳”,还说:她愿意……气得领导们向他挥拳叫喊:怎么就真是你呀!
开始我们也是又气愤又惋惜!
这种事,在国外,也许算不了什么,**上也常见的。但我们国情不同,时间地点也特殊,要打仗了,又是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房东是个瑶族。王仁先受到应得的处分:撤职,降为正排级到3营机枪连当战士。
所以令人惋惜,是王仁先参谋业务很熟,定作战方案,写文件,制图都是首长们的得力助手。他这个时候走,对指挥所工作不能不有所影响
他1米75的个,长得很帅,很有风度。他没结婚,家乡有个对象,是个很出众的美人,在他住校的时候来看过他。据同时住校的人说,女的很热,王仁先相反很冷,从不一人去看她,说是怕自己“掌握不住”,害了人家。令人不能理解的是,他竟然和房东女人“好”上了!房东女人不算丑,但也不能说好看,比他的对象那是天上地下了。他为啥那样?你们作家是能揣摸出的。我想他当时也可能想到不一定还能活着回去,也许这辈子就尝不到女人的味道了,属于文化大革命中批判过的人的“一念之差”吧!
我说了,对他的处分是应该的,不能说是小题大做。但我从当时到今天,也不认为他有多坏,更不同意有的人认为他后来的战功“不宜宣扬”的说法。
他到3营机枪连后,配合7连守146等高地。
146等高地在老山东南侧的盘龙江西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个地形敌高我低,三方受敌,对我十分不利。阵地上一有响动,敌各种火力就一齐射过来,压得我们不敢抬头。在这样的地方坚守,光吃饭喝水就是大问题。炊事班送饭到阵地,常常遭到敌炮火与机枪封锁,一餐饭送到战士手中,已是泥一半,饭一半。吃了这样的泥水饭,许多人的肠胃受不了,解不出大便来。阵地无水,背水要通过敌人4道火力封锁线,每个人3天才能分到1壶水。7连战士硬是在这里修筑了工事,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经受了敌人数千发炮弹的轰击,牢牢守住了阵地,先后毙敌280名,击毁敌坦克2辆,军车一辆,被中央军委命名为“老山防御英雄连”。
7连的战绩当然首先靠大家英勇奋战,靠干部正确指挥,但七连阵地上有个“下放战士”王仁先,他在那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据我看,七连代理连长的各种指挥点子都是王仁先出的。
但王仁先的主要战功还不在这里,而在他钻进了敌人面前一道绝壁的隙缝里,连续观察敌人情况40多天,这是常人无法存身的地方。他不仅给上级指挥提供了珍贵的情报,也创造了一个现代人忍耐力的奇迹!
这道绝壁在敌我阵地之间的一个光秃秃的石山之上,隙缝在绝壁顶端,靠我们这面可以侧身挤进一个人,面对敌人那方则只有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细缝。王仁先是在一个滂沱雨夜爬上去的,从此这道细缝就成了我们的眼睛。开始他一人去观察,后来他在缝里造了三级坐蹬,可以依次挤进三个人去。但每次都少不了王仁先,因为他对老山前面的敌情、地形在战前就作过侦察,有所了解,他又熟悉地图,一有发现,便能准确计算出坐标,迅速上报。
现在谁也说不出对敌人哪些重要目标与进攻企图是王仁先最先发现的,因为我们的观察哨不只他这一处,情报来源也不仅仅是直接观察。但至少可以肯定,敌人有两个新的炮阵地,两辆坦克出现后立即被我炮火摧毁,是王仁先最先报告的,首功应归于他。
5、6、7月,正是酷暑期,当烈日曝晒时,老山地区气温高达四十度,王仁先和他的同伴(不经常也不固定)挤在石缝里,被两面滚热的崖壁夹着,就像烤面包似的。晚上,雨来时,无遮无拦从顶缝淋在他们头上,在他们石蹬上漫上来,有时他们全身都浸在水槽里,泡醺鱼似的。
参谋长李明书来阵地看过他。他们朝夕相处几年,李参谋长竟然没有立刻认出他来。因为他的眼边烂了,嘴唇肿了,脸皮一块块翻卷下来;一身军装已磨成拖布似的条条。等认出之后,参谋长抱住他哭了,连叫了几声好同志、好同志!但第一句话说的却是:
“王仁先,我命令你立即撤下来!”
“不,我只能留在这,多少做点什么,弥补过失。”
“你已经弥补了,过分了!回去,我们给你请功,为你专门开一个庆功会!”
“等打完仗吧!”
“不,我现在就需要你去参加,其实开什么样的庆功会都不能没你……”
“这儿更离不开,最近敌人有些迹象值得密切注意……”
李参谋长没法说服他,掏出了一瓶虎骨酒来:那就再待几天来吧!支持不住时,你就喝几口,隔几天,我再给你送来。
王仁先这个时候抑制不住感情了,蒙脸蹲在参谋长面前,嚎啕大哭:参谋长,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同志们,给大家丢脸,关键时刻离开了岗位
参谋长的眼泪也直往下掉,滴在他紧握的王仁先的手背上:别再提了,我们不是圣贤,谁也免不了什么时候出点岔子。
王仁先送走参谋长后,久久坐在山坡反斜面看着他早已消失的背影。
几天后,就是敌人发动“712”大反扑,146高地被敌人炮弹炸成一片火海。王仁先就在这天牺牲了,是一发炮弹落在146山崖上,反弹回来,在光山的绝壁上方爆炸,震落了顶缝一块大石,它正好砸在王仁先头上。
如今,那个光山上一条冲天石壁还在,石缝和三个石蹬也在,都被磨得光溜溜的。
那石壁石缝是对王仁先的永久的纪念。
在巍峨的老山主峰上,人们印象最深之一的就是张大权烈士的雕塑像。
这是一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雕像。
这尊雕像巍然屹立在老山主峰上,宏伟高大的身影,坚毅不屈的脸庞,深邃的眼神遥望着远方……
他是老山全体将士们的形象代表!更是老山精神的代表!
张大权烈士水泥雕像
张大权烈士生前照
张大权烈士生前与妻儿的合影
在老山主峰最初的建设中,就竖立了一个战士雕塑像,命名为“老山战士”,他是老山战士群体的象征,一个抽象代表。
若干年以后,随着人们对老山英雄、老山精神更深刻的理解,觉得应该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英雄形象,来代表所有的老山烈士和体现永远的老山精神。
于是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著名的一级战斗英雄,三次负伤,盘肠而战,壮烈牺牲的“老山攻坚英雄连”的副连长张大权烈士。
作为老山精神的体现,他非常具有代表性。
所以后来,这个雕塑就具体为张大权烈士的形象了。
张大权(左)在观察敌情
最初的这个雕塑,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有限,整个雕塑像是用水泥筑成,外部涂上红色的漆。
但是由于老山的气候非常潮湿,雾气浓重,平均年雾日是200天左右,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雾气缭绕。再加上雕塑被风吹雨淋,使水泥腐蚀严重,局部出现裂缝,而且外部颜色必须每年补修,即使这样,整个雕塑的外观效果,还是大打折扣。
于是守护老山的部队,“老山旅”党委决定,为烈士雕塑来一个彻底更新,一劳永逸。
这个雕塑像给人们的印象太深了,为了‘让后人们能更好地瞻仰,他们决定按照原雕塑的尺寸、选用最好的材料,花大力气,一定做好这件事。
新的雕像交由河北保定曲阳一家园林公司制作。
首先是选材要求高,采用了一种四川雅安荥经县出产的花岗岩,这种石材质地坚硬、色质里外通体都是红色,即人称的“中国红”,这就使新雕塑以后即使有风雨的侵蚀,不会出现裂缝之类的现象,也不会有颜色的变化。
其次,制作时间紧,因为做雕塑的厂家在河北,石材要从四川运到河北。而且必须在今年4月28日之前制作好,因为4月28日这天,既是张大权烈士牺牲38年的日子,也是老山战斗胜利38周年的日子。“老山旅”必须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完成新雕塑揭幕的仪式。
祭扫张大权烈士之墓
祭扫张大权烈士之墓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能搞大规模的活动,揭幕仪式就没有请地方领导、部队领导与代表、烈属代表等人参加。就只有“老山旅”守卫老山的“戍边英雄连”(中央军委授予)部分官兵、旅政治委员、旅党委部分委员以及“老山主攻团”的我、“老山一等功臣团”的一级战斗英雄秦国富和者阴山英雄部队的战地卫生员安振江参加了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由“老山旅”的政委和我们两人作代表,揭下了红色幕布,完成揭幕仪式。
张大权烈士新塑像
接下来是政委激情澎湃的讲话,他说:我们“老山旅”的官兵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常走老山路;最值得自豪的就是当了老山兵!
紧接着我讲话,当我讲到“大权,我的好战友!好兄弟!”时,奇特的现象发生了,一直时而薄雾漂浮,时而浓雾笼罩的老山主峰,突然云开雾散,一束极其明亮的阳光象舞台上的聚光灯似的从我的头顶直射下来,照亮全身,继而普照官兵队列,明媚而又鲜亮。
简直不可思议!
大权兄弟啊!是你的在天之灵,赶来我们兄弟相见吗?……
张大权烈士誓将红旗插上老山主峰
一个国家对为国献身的烈士的感恩与铭记,就是要告诉我们的后代——这是一个有担当、且值得你去为之付出生命的祖国。
这就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延伸阅读一一老山还有张大权那样的英雄!
“战斗英雄”秦国富
战场卫生员安振江
臧雷、秦国富、安振江,我们三位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
三位老兵共计八次参战,其中臧雷、秦国富多次负伤并致残。
都是解放军英模功臣。
参加过1979年大反击战、1981年收复扣林山之战和1984年收复老山之战的“战斗英雄”秦国富
老山营长臧雷
先后于1979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四次走上战场
今年的4月28日,是收复老山三十八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在昔日战场老山主峰,在张大权烈士雕像下,我们三位老兵与“老山旅”“戍边英雄连”(中央军委授予)的官兵们开展了一场深刻而热烈的座谈会。
老山主峰
首先,三位老兵以自己作战的亲身经历、真实的战斗场面和身边战斗英雄的故事,向青年官兵们娓娓道来……
李海欣高地十五勇士
老山主攻营炮前观指挥排长夏仕荣负伤不下火线,大声喊到:“我就躺在这里指挥。”
用一枚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女战士
扣林山“九勇士英雄班”
扣林山“九勇士英雄班”班长韦力士烈士之墓
秦国富所在连占领敌人阵地
三位老兵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深刻而精彩地展示了我军血性虎气的战斗精神!
“滚雷英雄”安忠文
在收复者阴山战斗中,他和战友们用自己的身体,为突击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通道。他一条腿丢了,继续往前滚,两只眼睛炸没了,还在往前滚,滚出了一条14米长的血路,突击排的战士就顺着这条血路冲上了12号高地,消灭了敌人。
在冲击途中,面对一片疑似地雷场,大吼一声:“踩着我的脚印冲!跟我来!”的英雄八连副连长李仓林。
这张照片有一个幽默的名字 “四个老爷们儿”,是很多伤残战友的一个缩影。
从左至右分别是:吴长军、郑守勇(一等功臣)、安忠文(战斗英雄)、王曙光(一等功臣)
死战不退的老山战士
英勇壮烈
其次,又进一步围绕着收复老山概况、我军战斗精神、战例分析、战斗作风、经验教训、革命英雄主义等问题,两代军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7分钟拿下6626高地的“老山猛虎连”连长李中平
紧张激烈的壕内战斗
“兄弟,你不要死!”
阵地上的战士
老山主攻营营指挥所奉命撤下老山,他们已经八天七夜没有睡觉了。
接着,两代军人又共同探讨了关于新时期人民军队的建设、军人戍边卫国、政治思想、军事训练、行政管理、战勤保障等等问题。
老山主攻团政委作战前动员
师政委在“老山主攻团”前进指挥所
主攻营营长和教导员在赶写战斗总结报告
八连突破54号高地
八连进攻战斗示意图
最后,三位老兵倾心倾情地逐一地回答了官兵们的提问。一问一答互动中,既有理论阐述,更有践行价值。令人忽而恍然大悟,忽而唏嘘不已,时而喜形于色,时而磨拳擦掌……
解放军报对“扣林山九勇士英雄班”的报道,其中右上方是九勇士英雄班中牺牲的四位烈士像。
扣林山“九勇士英雄班”中幸存的5位战士
扣林山战场原址
双联高射机枪平射顽敌
英雄侦察兵
缴获敌人的武器
清剿残敌
巩固阵地
胜利归来
这次别开生面的“一个战场两代军人对话”的所有内容和细节,很难为大家一一呈现出来,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些珍贵的和的文字注记,去感悟、理解和想象这场生动对话的深刻意义与丰富内涵吧……
“战斗英雄”史光柱
史光柱是“老山主攻营”穿插连班长,战斗中代理排长。在夺占50高地(与主峰同高并列)的激烈战斗中,他在四次八处负伤,双眼被炸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边爬行边射击边大声鼓动部队,直至昏迷过去。
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尹光忠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尹光忠担任班长,在攻克54号高地的战斗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主攻营最后攻克老山主峰创造了必要条件。
为表彰尹光忠同志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孤胆英雄”陈洪远
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后,只身潜入敌人核心阵地,独自一人和敌周旋,孤胆作战……最终毙敌十六人,端掉敌连指挥所。
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李海欣
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
在收复老山的战争中,李海欣率领十四名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142号高地55昼夜。特别是在七月十二日的防御战斗中,指挥十四名战士,同多出我军十倍的越军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马平
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怀着献身国防的理想考上昆明陆军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投身保卫国防。
1984年,他主动请缨参加收复者阴山的战斗,在战斗中奋不顾身、沉着冷静、指挥战友夺取一个又一个高地,但不幸在战斗快结束时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韦力仕
1979年入伍。1981年因为在战斗中勇敢杀敌而被提升为35215部队1营3连7班班长。后来在守卫扣林山30号阵地时,壮烈牺牲。
韦力仕使用过的枪机匣染满血迹、枪托上留有十余处弹孔的56式冲锋枪,后来被陈列于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对这位年轻英雄班长的永恒纪念!
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1981年7月23日,昆明军区发布命令,授予韦力士所在的七班为“九勇士英雄班”的荣誉称号。
战场卫生员安振江
在1984年收复者阴山作战中担任战地卫生员。
在战斗中,他英勇无畏,出色完成任务,上级要给他记功,但他却主动放弃,把记功的名额让给了牺牲和负伤的战友。
战场归来后,他一直没有忘记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坚持常年到烈士陵园看望和祭奠牺牲的烈士。足迹遍布云南、广西的十六座烈士陵园。
并为2000多位烈士墓碑补贴上烧制的瓷像。他常年探望伤残战友和烈士父母,替战友尽孝。默默无闻,高风亮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老兵的家国情怀和与战友的生死情义。
“战斗英雄”杨国跃
1984年4月在收复老山战斗后,坚守142高地。7月12日接替牺牲的排长指挥,率领十三名战士,与越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打退越军四次进攻。在我表面阵地被敌突破,我方伤亡较大的情况下,指挥战友转入坑道坚持。在我军反击部队配合下,又带领战士一举夺回了表面阵地。所在排毙敌一百零四人。个人毙敌十三人,伤敌一人。
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英雄八连三排长张天林,参加过1979年自卫反击战,作战英勇,立有战功。在收复老山战斗中,在54号高地久攻不下的紧急关头,他带领两个战斗小组,从陡峭的55号高地跳弹坑接近敌阵地,突然发起攻击,打了一个漂亮的中心开花,使连队最终攻占了敌核心支撑点54号高地。
荣立二等功。
“战斗英雄”谢国华
彝族雄鹰战斗英雄谢国华,收复八里河东山主攻连带突击排的副连长,率领部队仅用62分钟便攻占了东山敌主阵地。战斗中他靠前指挥,冲锋在前,壮烈牺牲。
老山之战35年后,八连官兵祭奠烈士
在座谈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作为老兵的我讲到:就在四天前,最高首长视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接着我说:“我们人民解放军是青年的群体,而且是中国优秀青年的群体,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挺身而出,用我们青春的生命护卫党护卫国家和人民!这是 历史 为我们人民军队设定的生命程序,我们要义不容辞的担当使命!”
臧雷(左)战场卫生员安振江(中)一级战斗英雄秦国富(右)
不知不觉间,座谈会竟足足进行了三个小时。
一个战场两代军人的相聚,使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交流机会。
午餐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但大家却依然意犹未尽。
座谈会结束,部队跑步带回时,歌声嘹亮!“一二三四!”的番号声震天价响,精气神十足!
1979年起,越南方面表现出侵略我国领土的强烈意图,两国间长达10年的割据对战拉开了序幕。
在此期间,解放军队伍中涌现出不少载入我党史册的战斗英雄,当时年仅21岁的都昌林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5月,中越两军对于老山前线的战略重地松毛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其中的140阵地面临着险恶的形势,我军不能轻易丢失,阵地中有一个距离越军阵地仅10多米的哨卡,这就是597团2营4连2班班长都昌林受命驻守的地方。
这个哨卡距离越军防区最近,一旦敌人进攻偷袭,驻地内的解放军面临的危险程度自然也最高。
可是不得不提的是,这个哨卡也同样像 卡在敌人喉咙里的一个硬刺 ,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原本这个哨卡仅有一个利用石缝挖出的猫耳洞,都昌林全班9个人都挤在这里边。
为了得到更多的防御保障,都昌林带领战友们在防备着敌人的同时,用双手刨土,又辛苦挖出了其他四个哨位,极大降低了风险。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夜色,在哨卡周围埋设了300多颗手雷,为坚守哨卡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军旨在大力打击非法占领我国领土的敌人,但又不好轻易发动战事,而且越军也知道我军在积极备战,不敢轻易发起进攻,两军彼此对峙磨耗了起来。
这场仗打得让都昌林感觉十分憋屈,于是他便想出办法引诱敌人前来,设计让越军成为瓮中之鳖。
于是都昌林便和战友们故意摆出松懈的样子,在洞口晒太阳、大声说笑侃话,希望借此麻痹敌人,让敌人觉得有机可乘。
果不其然,越军看到都昌林他们的表现,真的“动心”了,认为都昌林他们是换防过来的新兵,作战经验不多,有很大可能可以趁机偷袭消灭。
1985年5月27日夜,越军派出了十几个人来偷袭都长林所在的哨卡。
敌军在靠近阵地后,更加放缓了脚步,发现哨卡一片寂静时,真的以为解放军战士放松警惕都睡着了,但是螳螂捕蝉,不见得有蝉,黄雀却在等着他们,这一切都早已被隐蔽起来的都昌林知道得一清二楚。
敌人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在看到时机成熟后,都昌林果断拉向地雷,伴随着一声巨响,5名越军被炸了个措手不及,因此而为自己国家惨烈牺牲。
之后解放军战士发动了强烈的火力攻击,剩下的越军又多数相继倒地,只有几个人狼狈不堪地快速逃走了,都昌林终于把仗打痛快了一次。
5月31日,恼羞成怒的越军再次按捺不住,对都昌林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报复攻击,都昌林带领战友与敌人英勇作战,并呼叫周围战友炮火支援,将敌人成功打退。
就这样,都昌林带领着战友们有勇有谋地打退了敌人20多次的进攻,无一人伤亡,坚守了阵地96天,并击毙越军82人,140阵地战役后,为了嘉奖他的英勇行为,上级升他为排长,并荣获“二等功”。
同年12月2日,上级命换防后的都昌林攻占被越军占领的405高地,这个高地易守难攻,是一处战略重地,有越军的一个加强排,配置了重机枪迫击炮加以防守。
都昌林慨然受命,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短时间内就来到了405表面阵地,可越军仍想着顽抗,他们剩下的士兵分别钻进了周围的8个洞穴,解放军战士们拿出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一进行搜剿铲除,陆续攻灭了7个洞穴。
可是仅剩的第5号洞里的越兵仍没有投降的打算,依然从里向外放枪,远处得越军也同样在对其提供火力帮助。
都昌林命令手下战友压制住越军的火力,他本人则拿着两个炸药包向洞口悄悄爬去,靠近5号洞后,都昌林把炸药包扔进洞里,之后又趁机端着冲锋枪快速地冲了进去。
可进去后他发现这是个子母洞,都昌林不敢松懈,放轻脚部搜索着残敌,子洞里传来了残兵的些许动静,都昌林判断出方向后,拿起准备的手雷扔了进去,里面传来了惨叫。
这时一班长陈光也紧跟过来,两人肝胆相照,一起摸向洞内深处。都昌林看见一名越军身负重伤躺在犄角处,准备生擒。
就在这时,子弹齐刷刷地射了过来,原来这小洞里还有支洞,里面的越军见机随时准备对他们下毒手。
敏锐的都昌林立刻躲闪,朝着攻击方向又拉响扔了一个手榴弹,然后端着机枪一阵猛射,击毙了4名越军。
之后,进一步清点战场,405高地剩下的2个残军被彻底搜剿击毙,阵地被解放军战士成功占领,并由都昌林所在部队把守。
此时的都昌林却得知了副连长梁岭牺牲的消息,不得不强忍悲痛,一天时间内,又带领战士们打退了敌人24次的反扑,牢牢把守着阵地。
不幸的是,在敌人的最后一次反扑中,都昌林被打中头部,休克的都昌林最后被战友从阵地上抢救了下来,才算保住了性命。
基于此,都昌林荣获一等功,于1986年5月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离开战场的都昌林并没有立刻脱下军装,先后在部队担任了副连长、政治处副主任、团副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2012年才转业到山东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
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八年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却很少去了解上世纪80年代的中越对战。
在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里,同样有不少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英雄故去,精神长存,真的很感谢他们,也同样感谢那些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战士们,因为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保卫了祖国的安稳和平。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京长江北岸江浦县中部的老山林场。西临滁河,东南靠长江,东北端延伸至浦口与市区隔江相望。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0公里,宽3至5公里,面积765平方公里。1991年8月2日,国家林业部批复南京市农林局,同意在老山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老山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且西段较高。有3座山峰高度在400米以上,其中龙洞山海拔442米,为江北地区最高峰。龙洞山以东,山体分为南北两列,南列由西华山、馒头山、大马山等山峰组成,北列由太平山、钓鱼台等山峰组成。山体由震旦系灰岩、千枚岩及寒武系灰岩、白垩系砂岩等构成。老山位于流水作用特别活跃的地区,石灰岩溶洞发育良好,已知溶洞有天井洞、龙洞、大小观音洞、文殊洞、仙人洞、白鳝洞等,其中以龙洞最著名。龙洞在龙洞山西南坡,洞口西南向,高约10米,宽50米,洞深40米处分为两岔洞,左岔洞已被碎石堵塞,右岔洞延伸至距洞口约80米处,又有一小岔洞,小岔洞深约30米。
老山地区的泉水大都为温泉,已被开发利用的有五柳泉、珍珠泉等7处,日出水量在1000吨至2000吨之间,且富含矿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老山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8天,年降水量1000毫米。土壤种类受成土母质影响,有石灰土、黄棕壤、紫色土等。自然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民国5年(1916),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第一林场创办并开始在老山小规模造林,至民国21年(1932),共造林1823万亩,育苗92776万株。抗战期间,造林成果付之一炬。1949年,森林覆盖率仅有05%,木材蓄积量尚不足1000立方米。1950年,教育林场更名为老山林场,并承担老山山脉的开发、保护、经营。此后,逐年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至1985年,35年中累计造林122万亩,每年平均造林3400多亩。在大面积造林的同时,共抚育幼林12万多亩次,对封育的次生林抚育管理面积达32万亩次,森林覆盖率已达794%。境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种子和蕨类植物148科,226种,其中乔木68种,中药材150多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黑松、水杉、毛竹、刚竹、槐、栎、朴、榉、椿等。还有秤锤树、短穗竹、明党参、青檀、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老山森林公园现有林地94万亩,其中针叶林37万亩,阔叶林35万亩,杉竹1万余亩,果园02万多亩,茶400多亩。林木蓄积量约23万立方米,是国内良种林木培育基地之一,也是江苏省重要用材林基地。
老山茂密的森林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现有动物50余种,其中鸟类20多种。国家公布的珍稀动物獐、灵猫、鹗等在老山常有出没。此外,老山地区文化古迹较多,著名的有兜率寺、惠济寺等佛教古寺。惠济寺内的一株千年古银杏树,为南京地区罕见。
老山林场在开发的同时对这一国家级的森林公园进行了科学保护。80年代初期,每年松毛虫危害林地06~10万亩的,治虫施用农药达30~50吨/年,造成土壤、水体、作物受污染,害虫天敌同时受到伤害,使林木生长衰退。1983年,老山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始人工驯化灰喜鹊,进行生物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翌年,在市、县环境保护局的支持下,研究所人工驯化灰喜鹊治虫获得成功,试用区农药施用量大幅度减少,直至停用,松毛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长期化学治虫造成的污染,恢复了森林良好生态环境。1986年,老山林场着手建立5个林区生态良性循环系统工程试验点,在保证环境质量和松林安全生长的前提下,在林下种植绞股蓝、平菇,养殖蚯蚓等,进行立体经营,为恢复生态平衡和发展生态林业,发挥森林效益创建了新的模式。至1989年,林区木材总蓄积量增至25万立方米,蓄积年增长率为672%。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黄山岭路90号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
游玩时间:建议3-6小时
电话:025-65010323
官方网站:http://wwwlaoshangycom/
开放时间:
8:00-17:00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汤泉街道:汤泉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335万人,管理9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汤泉镇地处浦口区西北部。南依老山,与老山林场搭界,北临滁河,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连汤泉农场,西南与星甸镇、东北与永宁镇接壤;312国道、江星桥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素以温泉、苗木著称,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
黑豹突击队是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车轮战时期,组建的一支具有高纪律性高战斗力的特殊作战部队,全队31人。
除了队长郭继额外,其余成员年龄均不到20岁。
1987年老山战役中,“黑豹突击队”战士们奉命攻占167高地,激烈战斗中,大部分战士牺牲,只有不到10人幸存。
如今34年过去,幸存的黑豹突击队成员,后来过得如何?
1987年老山车轮战役后,黑豹突击队的幸存队员们受到了党中央的表彰,分别被授予一、二等功和“战斗英雄”称号。
如今34年过去了,转业或者退休的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
队长郭继额退休后,时常去西安烈士陵园为已经牺牲的战友们扫墓,跟大家说说心里话,一说就是大半天。
获得一等功的战士马治军退伍后,自己开了几家公司,成为了一名富商,生活很是富足优渥
战士宋飞转业后,重新找了工作,但是不久就下岗了。
下岗后,他本来想开家饭店维持生计,给弟弟筹集医药费。
但是因为经营不善,餐馆倒闭了,随后宋飞便与妻子前往兰州当了一名保安,蜗居在一幢小房子里。
虽然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不同,但是这么多年来,对战友的思念却没有改变。
每年的1月7日,他们都会团聚在一起,像当年一样列好队,等待着老班长郭继额的点名。
每当郭继额点到牺牲队友的名字时,其余几人便会一起代战友喊一声“到”。
那是他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峥嵘岁月,那里有着他们的血、他们的泪、他们的誓言和他们的战友及青春。
而今,他们早已年过半百,回想起1987年的老山战役,仍旧记忆犹新,而引起这一切的,便是1979年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黎笋上台后,越南政府仰仗美国和苏联的撑腰,为了使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不顾我国之前的相帮之谊,屡次在我国中越边境滋事干扰、占我领土,伤我边境国民。
我国政府在屡次警告无果后,于1979年2月17日被迫对越南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护我华夏领土之完整、保我边境同胞之安危。
作战的一个月里,我军战士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快便攻打至越南首都城下“河内”。
但此次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目的,只是为了让越南当局清楚我国的军事实力,不要再肆意侵犯我国边境领土骚扰我国边境人民,不是侵略。
因此,在打到越南首都“河内”的大门口时,我国政府秉着小惩大诫的原则,不再对越南政府首都“河内”进攻,3月5日将我军大部队全部撤军回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
然而越南政府却辜负了我国的好意,我解放军攻至首都河内之前,越南政府高级领导舍弃政府大楼全部逃跑。
我军撤军后,他们重回领导位置,在国内散布“我军败北,越军胜利”的谣言蒙蔽民心。
此外,越南政府贼心不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仍觊觎我国边境领土,多次对我国边境领土实施骚扰,并且占领了中越边界骑线点上的军事战略要地老山地区。
占领后,越军依托老山复杂的地形,在上边大肆修建防御工事,将老山改造铜墙铁壁般的防御阵地。
依托这些防御,1979到1984的五年来,越军嚣张跋扈,不断地向我国境内的学校、农田、村寨等地开炮开枪,打伤我边境军民325人,数十所学校被迫停课,农田无人耕种。
因此,1984年4月28日,我昆明军区接到上级命令收复“两山”经过18天血战,我边防部队成功收复老山、阴山。
但是越南当局仍旧不愿承认失败,多次组织越军对老山、阴山这两个高地进行反扑,这就在这两个高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车轮战,我国各大军区均参加了这场车轮战。
因此,在一轮又一轮的车轮战中,1987年“黑豹突击队”便接到了上级的任务:攻占167高地,消灭这个高地上的越军。
因此,1984年4月28日,我昆明军区接到上级命令收复“两山”经 战士宋飞在得知自己有机会成为“黑豹突击队”的一员时曾表示:加入黑豹突击队让他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去接老山车轮战战场上下来的战友们。
那是他们第一次直面死亡,他们清晰地记得,上战场前,上百人的队伍,回来的时候就只剩几个人了。
那一刻,他们明白战争是残酷的。
1987年,当他们再次接到任务时,战士们的表现都相当平静。
他们在有限的集训准备时间里写好了遗嘱,秉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即将上战场。
有个极其乐观的小战士甚至在给家中的遗嘱中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好,当兵很好,我很好,等任务结束后,我就回家跟你们团圆。
集训过后,“黑豹突击队”的31名成员,便和兰州军区47军139师417团2营4连的其余49名战士一起,坐上了开往老山的卡车。
这是一支十分骁勇善战的部队,417团的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是八路军军队中赫赫有名的“夜老虎团”,4连更是该团的尖刀连。
卡车里,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上一次的任务让他们明白,这一战会是一场恶战。
袁熙擦擦额头的汗,硬扯出笑容故作轻松地对战士们表示:摄影机很贵,一般人没机会照相,希望大家能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让他照一张。
战士们听后哄然大笑,都摆出最好的姿势让袁熙拍照。
上战场后,他们中不知道能有几个人活着走下来,如果他们牺牲了,这张照片,将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的念想。
一切准备就绪后,“黑豹突击队”的队员们和战士们一同上了战场。
167高地是老山上重要的军事制高点,之前车轮战时,我方曾经成功抢占了高地,但是随着越军的多次反扑,167高地又被越军抢走。
因此,“黑豹突击队”的这次任务就是:重新夺回167高地。(昆明军区车轮战时这块高地编号为167高地,兰州军区参战后,将这块高地编号改为425高地)
根据资料显示,167高地东侧是平缓的土坡,西侧则是陡峭的石峰,自东向西是一条狭长的土石山,左临盘龙江,右前方是小青山,位于中越边境双方控制的前沿,被越军占领的高地环抱,地形奇特,我军战士只要进去就要面临四面楚歌,易守难攻。
因此,虽然之前我军其他军区曾多次攻打下167高地,但是因为被越军其余高地环抱,经常需要面临越军其余高地来自东侧、西侧、南侧的火力袭击。
而当时越军驻守在167高地的部队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越军313师14团4营11连的连部和1个全副武装的加强排。
为了将167高地修筑成坚固的防御攻势,越军不但在上边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水和食物,还修筑了20多个防御碉堡。
再加上四周高地的火力支援,想要攻占167高地,从战场分析,希望是非常渺小的。
为了让这次行动成功几率最大化,我第47军139师417团团长刘亚苏早在战斗开始前,便让突击队副队长于1月6日凌晨四点半带领第一突击队10名队员先行攀爬167高地,准备突袭。
队员们不负众望,凭借着高强的能力,硬是在两个小时内,爬到了离越军167高地主阵地十米范围内东北侧的主攻击口,并且在不被越军发现的情况下,丝毫未动的潜伏了整整25个小时。
1987年1月7日凌晨三点半,我军47军414团指挥部看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命令第一突击队和第二突击队借着夜色向167高地摸索挺进。
三个小时后,我方第一、第二突击队共70多人顺利潜进越军167高地1号作战区。
“黑豹突击队”队长、4连副连长郭继额在观察地形后,命令战士们边隐蔽边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攻击。
然而过于安静的黎明似乎令越军嗅出了危险,原本安静的越军阵地突然响起了漫无目的炮声。
突然响起的炮声并没有让我军战士乱了阵脚,良好的军人素质让他们的潜伏毫无破绽。
炮声越来越急切密集,潜伏在越军3号区5号洞附近的队员郗文华,不幸被炮弹打中,当场牺牲。
距离敌人哨位十米开外的董永安也被炸伤,伤口的疼痛让他身体抑制不住抖动。
有人想摸上前去给他包扎伤口,董永安发觉后示意战友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暴露目标,令整个行动功亏一篑。
但是剧烈的疼痛让他无时无刻都想要咆哮,为了不让自己喊出来,也为了强行让身体不再抖动,董永安咬住了手榴弹,指甲死死扣进泥土中,因失血过多牺牲了。
7时整,我军炮连300多门大炮开始向167高地的越军发起了猛攻。
在炮火的掩护下,417团2营4连的战士们开始向各自的任务点发起猛烈的进攻。
方才潜伏时,同董永安同样身负重伤的刘秋平凭着残存的意识,推着机枪向167阵地爬行了足足60多米后壮烈牺牲。
第一梯队战士马占福见状,冲上前去直接炸毁了敌人的一个机枪工事和三名越军。
敌军的阻击手很快发现了他,马占福的腹部被直接打穿,他迅速卧倒在一边的石头旁却仍旧被越军锁定。
一串子弹过去后,越军终于不再向马占福的位置开火。
被流弹擦伤头皮的马占福看越军转移的注意力,便强忍着疼痛,将爆破筒扔进了敌人的另一个防御工事内。
越军战士看见爆破筒,慌忙地想捡起扔出,但是马占福没有给越军战士机会。
他勇敢的战了起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工事的出口,爆破筒轰然爆炸,只有20岁的马占福壮烈牺牲。
因为不会写字,他的遗嘱是录在录音机中的,遗嘱里,他什么都没说,却喊了26声的“娘随着时间的流逝,167高地的战斗逐渐白热化。
除了167高地原本的炮火袭击,其余高地的炮火也向167高地打来。
“黑豹突击队” 的队员们被四面夹击,伤亡惨重,但是战士们悍不畏死强行攻占阵地。
一个小时后,167高地便被“黑豹突击队”战士迅速占领。
但是其余阵地的越军却没有将167高地交出意思,他们加强火力,对167高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反扑。
火势越来越猛,“黑豹突击队”的队员们顽强抵抗,不停地有战士倒下,激战足足持续了10个小时。
第一突击队的队长郭继额,带领着剩余战士,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6次反扑。
我军的顽强令越军心生怯意,反扑间隔越来越久,郭继额此时才有机会看看身边的战友们。
毫无例外,几乎人人带伤,甚至有些已经失去了意识。
面对此情此景,郭继额作出了决定:他让还能动的战士们带着失去意识的战士们撤退,只留自己个另一名受伤较轻的战士留下等待敌人的下一次反扑。
面对队长的命令,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战士们这次集体抗命了。
他们坚决不同意队长郭继额的命令,坚持要留在阵地共同战斗,郭继额无法,便同意了战士的请求。
就这样,他们一次次阻挡着敌军的反扑,直到双方都耗尽了弹药,他们终于守住了167高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仗,我“黑豹突击队”虽然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战前80多人的队伍,战后却仅仅只剩下不到10名的幸存者,他们各个带伤,甚至落下了终身残疾。
战斗结束后,他们在表彰中被授予军功。
如今34年过去,“黑豹突击队”的幸存战士郭继额、马治军、李国胜、宋飞,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期待着每年1月7日的团聚。
那一声声“到”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热血青春,也是那永不会遗忘的战友情。
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中国人民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对入侵我国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攻防作战,史称「 ”两山作战”。在长达5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有6个集团军(军)、1个步兵师、15个侦察大队及其有关加强部(分)队参战。在整个作战中,我军共有6人被俘,他们分别是14军的汪斌、白之礼,67军的王念顺、李林海、姜文达、缪甫荣。其中,只有时任14军40师118团1营2连副指导员的汪斌是军官,其余5人均为战士。 汪斌不幸被俘的时间是1984年4月28日,也就是40师收复老山作战的第一天。他所在的118团1营,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战绩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 ”英雄营”的荣誉称号。时隔5年之后收复老山地区,1营又担负起了艰巨而光荣的穿插作战任务:首先攻占76号高地、1072高地,形成对内对外正面,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尔后营主力继续沿49号高地、48号高地向老山方向发展进攻,配合团主力全歼老山地区之敌。 令人遗憾的是,战前,14军军长改变了1营原定的穿插路线,把这条线从山脚下提高到了山坡上,要部队从80号、59号高地之间越过边境,沿79号、78号高地向1072高地方向实施穿插。军长作出这一部署调整的主观目的是想利用山高林密的地形特点,隐蔽部队的行动,从而达到出敌不意的效果。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越军早就对我军可能的穿插路线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并为此周密地计划了火力,而他所选择的路线,恰好就处于越军的火力计划之中。 1984年4月28日凌晨6时10分,1营正在高山密林中朝着预定目标艰难跋涉,越军的猛烈炮火从天而降。装着瞬发引信的炮弹碰到树枝就爆炸,弹片在空中成伞状散布,造成了极为恐怖的空爆效果,这对于没有工事作为依托的我军暴露步兵是致命的威胁。营指挥所、火力队和担任预备队的2连处于整个战斗队形的中部和后部,正好在越军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死亡阴影的笼罩下,部队伤亡惨重。 2连在经过1214高地、78号高地东侧和51号高地东北侧后,损失近半,伤亡高达50余人。在敌人的猛烈火力下,连长王仕田(后来牺牲)、指导员高少林先后被炮火炸伤,带领突击排的副连长丛明牺牲,整个连队失去了控制。汪斌作为副指导员,他的任务是带领炊事班执行战场救护、弹药补给等战地勤务工作。当他得知副连长牺牲的消息后,主动向营长刘年光请缨,要去把丛明的遗体找回来。 汪斌带着司务长韩金才和自己的通讯员邵文忠,向敌人纵深搜索前进。他们在48号高地与越军一个小分队遭遇了,越军抢先开火,司务长和通讯员中弹牺牲,汪斌的左腿也负了伤。就在他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想要去取下通讯员背上的冲锋枪时,几个越南士兵围上来,挥舞着枪托把他打昏了过去。 等到汪斌清醒过来时,发现天已经黑了,自己被绑在树干上,正在被几个越南兵往山下拖,他马上意识到,自己被俘了!这个时候,仍然有我军的炮弹不时地落下,身陷敌手的汪斌入伍已经7年多,深知部队对于宁死不当俘虏的军人气节的重视。他想,咱们自己的炮弹把我炸死该有多好啊。 第二天下午,汪斌被转移到越方的一个监狱里,越南人解开了捆绑他的绑腿带子,改为戴上了手铐。晚上,看守送来半盒米饭,下饭的是十几颗花生米。他打开汪斌的手铐之后,就转身出去了。汪斌难以接受自己被俘的事实,万念俱灰之下,把目光投向了地上散落的绑腿,趁着现在没人,自我了断了吧。他于是把绑腿系在后窗的栅栏上,把自己的脖子套了进去。不料这一举动却被看守发现了,几个人呼喊着冲进房间把汪斌拖了下来,紧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很快,越方把汪斌送到了河内,关押初期的他经历了多次残酷的,包括电刑在内的审讯,接下来就是长达4年的囚禁,期间吃尽了苦,受尽了罪。他曾经又一次自杀未成,想绝食又被越南兵连续几天按着头,撬开嘴灌米汤。1986年秋天,苦苦煎熬中的汪斌萌生了越狱的念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7月19日破墙越狱成功。他本打算到我国驻河内大使馆求助,却因为长期监禁营养不良体质太差,于逃亡途中被越南兵抓了回去,又一次遭到毒打…… 1990年1月19日,这一天是汪斌被遣返回国的日子,中越双方在友谊关与同登零公里处举行了战俘遣返仪式。我方释放越南被俘人员17人,越方释放我方被俘的汪斌、白之礼、王念顺、姜文达、缪甫荣5人。归国之后,汪斌先是在南宁待了近一个月。随后被 接回云南,回到118团,就住在团部卫生队里,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接受审查。 在越南长达5年又8个月的囚禁生涯,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各种折磨,使得汪斌的身体状况非常之糟糕,体重只有37公斤,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胃下垂、胃出血、大便带血、偏头痛、严重失眠……在团卫生队的日子里,令汪斌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副师长对他的探望。陈副师长勉励他说,如果我们相信了那些你变节投敌的传言,是绝对不会来看你的。既然我们来了,说明你的问题有了答案,希望你放下包袱。 经过一年多的审查,组织上给汪斌的问题作出了正式结论:汪斌在被俘期间,没有投敌叛国行为,恢复军籍、党籍和干部职务。这一结论,充分说明上级组织的作风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严肃慎重的。又考虑到他的军龄和之前的职务,授予了上尉军衔。 1993年初,汪斌离开部队,转业回到故乡,在山东省邹城市电力系统工作。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中,战俘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又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只要有战争存在,就免不了有人被俘。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被俘和投降不能直接划等号。因为身负重伤
有谁能给我讲讲“老山前线”的故事
本文2023-09-22 05:22: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