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是关羽的后裔并且有家谱为证的村名究竟是不是真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声称是关羽的后裔并且有家谱为证的村名究竟是不是真的?,第1张

自古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一直让人感慨不已,忠义两全的关公,更是令人钦佩,他从与刘备结识以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与刘备走失之后,面对曹操的厚待和百般招揽,明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曹公乃去”,在斩杀颜良之后,拜书告辞,继续追随尚且一无所有,寄人篱下的刘备而去。只可惜如此英雄人物,在蜀汉灭国之后,被手下冤魂的后人尽灭三族。

关羽被灭族一事,还要从襄樊之战说起,这一战可以算得上他一生的巅峰之战,水淹七军之后,生擒位列曹魏五子良将的于禁,并斩杀了庞德。庞德虽勇,武艺不在魏延之下,但是一生中,死于关公刀下的名将并不少,名声远在庞德之上的颜良后人,也没人冒头不是?但是庞德的后人不一样,庞德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叫庞会的,格外不一般。公元263年,司马昭让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昏庸无能的刘禅直接投降,被押去了洛阳。他自己没事,但是因为魏军随行之人中,正有庞会,关公的后人就遭殃了,《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虽然从现在的角度看,这种冤冤相报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另外还有很多人为关公鸣不平,毕竟关羽和庞德各为其主,但是在当时看来,能报家仇,是非常值得世人敬佩的事情。不过,无论世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都已经发生,也就是说,关羽已经被灭族,不会再有后人了。可是最近几年,却有人声称自己整个村子是关羽后人,而且不是无凭无据的炒作,他们真的有家谱传世。

难道在蜀国灭亡,后主刘禅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有关氏后人能够逃出生天吗?专家抱着还原历史的心态,仔细研究了这份家谱,看到其中出现的一个名字时,开始怀疑这部家谱的真实性,这个关键的名字就是关索。根据明代前后出现的演义故事描述,关索是关羽的私生子,是他杀人逃亡,到跟随刘备起事之间,与一名女性发生关系,并生育的,之后父子二人在荆州相认。而且关于关索的传说和演义并不少,据后世描绘,关索在关公和关平战死之后,还曾与妻子鲍三娘一起镇守云南,而且跟庞会真刀真枪的拼杀过,只不过后来,夫妻两人双双战败,以身殉国。

但是他也只是在明代的演义故事中才开始出现,之前的正史也好,传说也罢,都没有他的身影,另外据《三国志》记载,关羽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即关平和关兴。所以这份赫然写着关索大名的家谱有失真实。

不得不说,如今正史与演义的混淆真的非常严重,施耐庵在写《水浒传》的时候,都创作了以“病关索”为绰号的人物,四川昭化也存留有“关索之妻鲍三娘之墓”,但是不管有多少人将演义信以为真,历史都不会改变。

一、谱名

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二、像赞

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三、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目录

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五、谱论

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六、凡例

凡例,即修谱的原则,规定,比如哪些人可以入谱,哪些人不能入谱,对人的次序的排定,哪些内容怎么去写等等,就是规定家谱里面都有什么,这个显示出编修之人的主观态度,如明朝家谱对女性入家谱,就很明确的规定:丈夫之后跟原配,接着依次是:继配,侧室,妾,纳,除原配外,这些二三四五老婆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这个男尊女卑的“名分”观念,尤 是对女性的一种变态的歧视。

七、家训

不要误解,《家训》不是家谱内容,这里为了突出家训的内容做个配图,中国是家天下的社会结构,名门望族是一大特色,家训家风起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八、世系

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家族第一世开始,记载其生卒,婚配,事略,墓葬,其人如何?一目了然。

九、传记

传记,不是每个人都有,是对家族内的杰出人物,立功立德之人的具体描写,反应出这些人物的杰出品质, 垂范后辈,是榜样力量。可分内传。外传,内传是五服之内,外传是五服之外,还有列传,分门别类,比如家佣,二三四老婆中的贞烈之妇,可做列传,这已经不适合今天。

十、谱跋

上图是梅曾亮的家谱跋语,他自夸了一下,“知岩”以乡兵保障宣州,然后对家族的分派流迁做了陈说,所以跋语就是做谱之后的感想,经验,过程等含有者的寄托之语。

十一、领谱字号

家族支派繁多广布,必须有字号,作为验证, 跟对号入座一样。家谱一般就包括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包括,祠堂,敕封,艺文,契约等还有一些图表,制作时可根据原谱内容确定。没有原谱,就必须另起创谱,不使历史中断,再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内容。

      2019年网络上关于诸葛躬耕地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了。南阳襄阳两地广大网友关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对此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今年十一又重启波澜呢?其实这是学习强国“惹的祸”。

      10月2日,学习强国在每日人文地图中发布了南阳的介绍,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南阳,蜀汉诸葛丞相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故事发生地。

      这么一句话,南阳网友兴高采烈如打鸡血一般,纷纷表示这是权威的官方说明,是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铁证。各个新闻媒体也以“诸葛躬耕地官方权威说明:南阳襄阳不用再争了”为题讲述这一事件。然而仅仅一周,10月8日,学习强国把这句关键的话删去。一时间南阳网友纷纷义愤填膺,指责襄阳人公关能力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而襄阳网友则兴高采烈,以尴尬了、打脸了等词汇回击南阳网友,双方持续已久的骂战重新开启,甚嚣尘上。

       南阳襄阳关于诸葛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民间私下争论暂且勿论,官方之争至少清末就有了。清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主政南阳,有人请他就诸葛躬耕地表达自己意见,顾大人很为难:说南阳吧,得罪老家襄阳;说襄阳吧,南阳群众眼巴巴看着你呢。干脆和稀泥吧,于是有了那句著名的诗: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诗是好诗,可是问题仍没解决,双方群众继续争吵,直至今日。

       我们高中都学过《出师表》,诸葛亮曾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按说说的很明白了,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要插一杠子呢?其实这是古今政区划分不同造成的,诸葛亮所述的南阳指的是南阳郡。汉代天下分九州,开始九州长官刺史只行监察事务,后宗室刘焉建议皇帝: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以此皇帝设立州牧作为大行政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荆州牧刘表就是荆州(大行政区,约相当于现如今的省)的最高长官。荆州下辖七郡,在当时而言,荆州北方的南阳郡和南郡比较重要。诸葛亮所谓的躬耕南阳指的是躬耕于南阳郡(中行政区,类似于现今的地级市),在当时没有以南阳为名的县一级行政单位,现如今南阳市区所在地在当时是谓宛城(小行政区,类似于现今的县)。

       说到这里,就要注意,古南阳郡和今南阳市(尤其是现在南阳市区)的不同,现在南阳网友总拿《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作为躬耕于卧龙岗的铁证,其实毫无道理。古南阳郡辖37县,实际面积远大于今南阳市,今日平顶山叶县,湖北随州,十堰等地俱属南阳郡,古南阳郡和现南阳市相隔千年,行政区域划分早不一致,以此来作为证据十分牵强,也很扯淡。

       而当时也并无襄阳郡,自刘表主政荆州后,将政治中心迁至襄阳城,襄阳城遂成为当时荆州的主要城市,襄阳所在的郡时为南郡。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合,鲁肃出于北拒曹操的目的建议孙权借南郡给刘备以抗曹,遂有借荆州之说。而真正的借荆州只是借南郡罢了,因为当时南阳郡归属曹操,南郡北部包括襄阳也为曹操所占,刘备遂移治公安作为自己驻地,这是刘备赤壁后基业的开端。

       南阳郡和南郡的区域划分以汉水为界,而襄阳在汉水以南,现如今襄阳所谓的隆中也在汉水以南,若诸葛亮所谓的躬耕南阳为准(史料中往往以个人自述为第一手史料),则襄阳隆中说必然不对。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家谱 (人文资料)

声称是关羽的后裔并且有家谱为证的村名究竟是不是真的?

自古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一直让人感慨不已,忠义两全的关公,更是令人钦佩,他从与刘备结识以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