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十年前的中师生,曾经的回忆和经历是哪样的?
作为三十年前的中师生,对于每年新入职的老师,还是满怀期待的,很想看看当下科班出身的老师们,有着怎样的“十八般武艺”,好让自己也跟着学一学,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
可很多时候,不免有些失望,如今的新老师,个个名气都不小,但真正拿起教鞭,走上讲台,似乎又总是少了点什么。
只能慨叹一声,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基本功还在,可青春已经不再。
新学期才两天,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年的老同事阿亮晚上十点多打来电话,诉说他的烦恼,因为二孩的出生,想要离家近一点,可以帮着老婆照顾孩子,所以申请了调动。结果,的确如他所愿,调到了离家只有十分钟车程的另一所乡村学校,但鉴于他是个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师,学校对他进行“重用”,教一个毕业班的数学,两个班的生物,外加一个政教员的身份。
这可让阿亮有点喘不过气起来了,虽说从教多年,教哪一门课程都能信手拈来,但作为政教员,那可是天天都要围着学生转,不到周末,不能说真正意义上停止工作。
作为三十年前的师范生,已经年近五旬的他,早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阿亮说,他想申请调回原来的乡村学校,虽然路途远一点,但至少工作任务没有这么重,相对还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顾顾家,问我能不能帮他写封申请,他这两天就赶紧送到教育局去。
我一听,又是同情又是无奈。阿亮的教学水平,可真没得说,他一直都是教物理,每年中考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稳居全校第一,在全县也名列前茅。
要不是因为学历是中专,后来也没去参加自学考试,那个大专文凭,好几次去参加县城中学的招牌考试,都因为达不到县城中学招聘老师对于第一学历的要求而作罢。
阿亮后来也就放弃进城了,他想着在乡镇学校工作也已经习惯了,加上后来买了小车,回家也更方便了。只是,作为一名“70”后,总还有个“二孩”情结,因此,夫妻俩冒险,生下了二孩。
孩子的确长得很可爱,妻子作为高龄产妇,也的确需要照顾;于是,阿亮动了心思,要申请调动,没想到,却反倒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让自己无法两头兼顾。
话筒里,传来阿亮疲惫的声音,我知道,他是真的累了。工作了大半生,有成绩、有荣誉,可还是进不了城,只能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但人的精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退,阿亮直言,怕自己撑不住,累坏了,那就更愧对妻子和孩子了。
转行了,但骨子里有着“教书育人”的情怀。
前天下班后,同事大明喊我去当评委。原来,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面试环节,想要来一次模拟面试。
大明喊来的四位同事,分别在不同的单位,有的还是一把手,只是,大家有个共同的经历,都曾就读同一所中师学校,因此,我们都是校友。
很快,模拟面试开始。主考官就是那位一把手,他曾经多次当过人才选拔面试考官,一开口说话,就让所有在场的人,很快进入了面试的状态。
令大家都十分钦佩的是,大明的儿子,的确综合素质很高,答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清晰,虽然题目难度很大,但他一气呵成,很是顺畅。
很快,就进入点评环节,曾经从事过播音工作的我,自然只谈语言表达这块的看法。但实际上,我对于这几个题目,也是拿捏不准的,所以,只能从自己最擅长的声音把控方面泛泛而谈。
但其他两位“评委”和主考官却从题目的考察目的,以及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技巧,深入浅出、点面结合进行条分缕析,让我也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大明的儿子更是连连点头,不停地用笔写下这些建议。
虽然这场模拟面试只有二十分钟,点评却整整讲了五十来分钟,这些从教师部门转行的校友,他们的身份变了,但这种循循善诱、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特质却没有改变。
也许,曾经站过讲台的人,哪怕转行了,都会比常人要多一份“教书育人”的情怀,凡事都讲求客观、公正、端庄、大方,自带一种“传道受业解惑者”的光环。
自我突破,不甘于做一名普通的老师。
三十年前,能够考入中师的学生,不管是当年,还是放在现在,都是妥妥的学霸。他们中很多人,其实在参加工作后,意识到自己未能步入大学门的遗憾,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后来,也实现了人生的华丽逆袭。
我读初一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唐老师就给我们立下了一个奋斗目标,把我们这个班级带成年级第一的好班,同时,在我们初中毕业时,他能够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
有了一个与我们共同学习的班主任,全班同学都不自觉地“开了挂”,别的班级,只要是自习可就乱成一锅粥,我们班永远都是静悄悄。别的班班会课,都是班主任从头讲到尾,我们班则在班主任老师出一个又一个题目中,展开辩论。
唐老师和我们一起跑操,一起上晚自习,甚至,一起刷题。只是,他的书本我们看不懂,我们有了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
每每讲到人生的理想,那是唐老师最兴奋的时候,他总会描绘出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不管成绩差的还是成绩好的,都坚定地相信,像唐老师一样,读书一定能改变命运。
记得那个夏天,在校园里那棵大樟树下,唐老师和我们一起拍了毕业照。而随后,我们班一半的人考上了高中,而唐老师,也去了他心仪的大学读研究生。
很多年之后,当我们再次提及唐老师时,大家依旧满是敬佩。而像唐老师一样,立志“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师生并不在少数。
他们依靠着勤奋的底色,用智慧、用毅力,不断突破自己,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三十年前的中师生,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如同乡间的渡船,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
他们用尽了青春和汗水,努力让三尺讲台上的自己不辱使命,很多时候,是照亮了他人,却委屈了自己。
从80年代初开始,为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开办了中等师范学校。直到1999年,中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它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等师范学校开办的近20年内,全国有300~400万学子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当年就读中师学校的都是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学习优异,出类拔萃的学子。
由于当时城乡差距很,加之中师毕业工作包分配,就端上了铁饭碗。所以,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都首选了报考中专,而当时的中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只要填报了同意中师优先录取的孩子,最后都上了师范学校。
毕业之后,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担负起基础教育的历史重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他们之中很多人,一生都守候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生活过得清苦而艰辛,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二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基础教育从一个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一代中师生顺应教育发展需求,边任教边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历尽周折和艰辛,在砥砺前行中,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一代中师生的存在,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他们几乎撑起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多半边天,真正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坚固基石。
时光如梭,一代中师生,已青春不再,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已步入负重的中年,甚至有一部分已到退休年龄。
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师范毕业不久就跳槽转行,一部分人离职下海,还有一部分人继续深造就读。但绝大部分人都定向回乡守候在基础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二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后来成了一些行业和单位的领导。还有一部分人成了地市级,县团级党政一把手,甚至还有个别人成为省部级领导。然而,绝大部分人一直都守候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就在今天,他们仍然是中国基础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赖的主要力量。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他们仍然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讲,是他们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半个天!
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现在都还做着单纯的教育工作,过着平静而详和的生活。虽然绝大部分人生活过得也并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车有房,子女优秀,老人康健,过得也还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
甘肃省大学排名一览表——
: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摘 要]:思品教育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学生热爱学习,培养良好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提出大力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教育作为新形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而切实地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变目前教育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效果,对于实现教育改革的真正突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初中思品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融洽课堂氛围,形成师生良好关系浅谈几点。
[关键词]:思品 师生 关系
“师生之间的何种关系决定着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及教学风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要求首先是要突出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优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师生间架起心灵的彩桥呢?
在新课改推行之际,教育专家也对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做了全新的定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点(1)。“平等、民主、合作”应当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然而要在顷刻之间用它来作为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标准,完全打破过去传统的师生两极关系,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彻底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必须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也只有实现这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教育改革才会有正确的思想基础和完善的心理准备。
首先 教师要宽容大度,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而更应如严父慈母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与我们有着平等权利和平等人格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劳动对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就必须有真情付出。在对待学生态度上,要和蔼,宽容。适度原谅学生的过错,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何况是孩子。对于一些无关大碍的错误,决不可抱着“杀一儆百”的想法而从重处罚,这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作用,但更可能使这个孩子从此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长期笼罩在自卑的阴影之中。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仇视心态,继而形成“恨师及课”观念,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使得师生关系继续恶化。所以,要化解这些不必要的矛盾,教师必须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记得一次上课,教学内容是“明辨是非,弃恶扬善”。我当时正在讲《海瑞罢官》的故事,突然有个女同学发出了一声尖叫,原来班上一位调皮捣蛋的男生把一条小虫扔在了这位女同学的桌子上,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我怒不可扼,一个箭步走到这位男生面前并扬起了手,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气氛变得非常凝重。我扬起的手停在了半空画了个弧线,接着用热情激昂的语气说“同学们,明辨是非难道仅仅是对古人的要求吗?今天要不要明辨是非弃恶扬善,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做到明辨是非弃恶扬善呢?现在大家结合刚才发生的事情进行小讨论。”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又恢复了和谐愉快的氛围。在同学们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中,这位同学惭愧的低下了头,并主动承认了错误。后来,这位同学在自己的日记写到:老师的宽容让我减少了犯错的机会,我会永远感谢她。得知这些,我很欣慰,并更加坚定了不和学生“斤斤计较”的决心。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学生聪明伶俐,成绩优异;而有的学生反映迟缓,成绩较差;有的懒惰贪玩,有的勤奋努力…… 。但现实生活中老师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因个体的差异和个人的喜好而厚此薄彼。尤其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习成绩和品行较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结合实际鼓励引导兼关怀教育,激发他们的潜力,切实地帮助他们。我坚信教师的真情付出,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热情回报。
其次,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崇师之情。
有关社会学家曾证明,轻松愉悦的环境会让人身心放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始终只板着面孔说教,而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一场独角戏,教学效果令人质疑,而师生关系也会变得冷漠僵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或当地实际设置一些情景探究活动或简单实用的游戏,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比如,在讲《竞争与合作》这一课,学生对与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总是很难理解。于是我就动手制住了道具 ,让他们参与了一种叫玻璃球的游戏,一矿泉水瓶子内有5个瓶口大的玻璃小球,分别系有5根绳子,只有一个一个的默契合作才能在最短时间将他们拿出来。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积极参与,而且很快理解相关知识内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当然学生乐学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久而久之,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爱课及师”的心理,使得师生之间的无形障碍由此去消除。由此可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活作者:微软用户动的吸引力,这无疑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策略。
再次,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性格决定命运(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张扬,不尊敬老师,不热爱社会,没礼貌等。可我们有否思考我们做老师的对她们有潜移默化了多少?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爱戴,除了要真情关爱学生之外,还必须有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着不足,但作为教师,绝不能缺少热情、真诚、宽容和幽默。热情和真诚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宽容是激发学生改过自新的希望,幽默是缓解紧张氛围的润滑剂。因此,作为教师在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同时还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加强敬业精神,终身学习,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总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能使教师的工作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和疲劳感,并能增强成就感,进而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新课程背景下的同仁们,放下手中那古老的师道尊严,顺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真情投入,真心付出,注重方式,和谐发展。相信共鸣的音符定会在师生之间奏出美妙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查友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李捷三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3/申大光 > 海潮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2001年至今一直担任初中各个年级思品教育教学工作
01
中国 大约从1981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1999年后,全国又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在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拥进了中等师范学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师生”。
十七八岁的他们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
一代中师生,也许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负重前行,与平凡、贫穷、落魄为伍。
中师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学队伍,让中国基础教育得以发展,不至于陷落,这是中国教育的大幸,而之于个人,用一生的“芳华”,零落于中小学校有限的平台,这是个人的不幸。
一位长期关注中师生的老师说:
中师生,是国家教育的大幸,是个人的不幸。你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它是一代中师生的真实写照。
曾经,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是上天眷顾的骄子,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最后才知道原来只是草。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这些埋头耕耘的中师生在中小学校教育的平台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当他们抬头看天,四下眺望时才发现,时代发展,自己的小中专学历己经落伍。
当年,初中毕业时成绩尚不如自已的同学读高中,升大学,风光无限,成全了自己的人生,中师生的我们顿感人生的失落。
有人曾说:“中师生不容易,他们在懵懂时扛起了中国教育的半边天。多数人扎根于穷乡僻壤,微薄的工资,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
对不起家庭,对不起自己,但对得起别人家的孩子,对得起国家教育!
**《艋舺》里有一句台词: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于是,有人感叹,“中师生是一代有见识,却退出历史舞台的过客”。他们看着时代瞬息万变,却因为脚步太重而追赶不上时代。
02
没成为想成为的人,却成为令人同情的一代。
过早告别青春,
承担教育责任。
经历的时代,
已如此陌生。
低头在人海,
沉默无人问。
我的青春芳华,
冷暖就让我自己过问…
还没来得及感受青春,就成为别人口中老去的一代。
中师生的青春,是一场提前告别。但终会释然,也许我们本该这样:柔软、负重、倔强。
03
中师生,回不去的青春,放不下的责任
梦是把热血和汗与泪熬成汤,浇灌在干涸的贫瘠的现实上,当日常的重量让我们不反抗,倒地后才发现荒地上也有野花绽放。
从曾经的黯然神伤,到如今的释然坦然,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热爱和坚守。
中师生,走出了青春,却没有走出时光。生活艰难,我们依然仰着头,拉着教育的大车望前方。曾经彷徨失落,却也从未被打败。
平凡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尽管最不起眼,也会把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花,藏在叶间,细小而执着地开放。
一代中师生,芳华永在!
400多,凉州区九年制南园学校现有400多名师生。
凉州区南园学校是市、区政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于2020年9月1日高标准建设并投入使用的一所公办九年制学校。搬迁后,学校配套物理、化学等各类实验室和功能室。学校的建成,扩大了全区教育资源,优化了城区教育布局,有效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的问题。
于(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汉代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复姓为于而已。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多为这一分支。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
① 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朝时,南方的部分尼玛哈氏改于姓。
② 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邘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繁衍播迁河南泌阳县北部一带,是古于邘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历史名人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黑槊将军,世间少有的猛将。请看魏书《魏书于栗磾传》
于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于 昕:北朝怀朔、武川镇将。在北魏击破柔然的过程中,立有大功。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等。
于成龙: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 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清末官员,民初遗老。字晦若(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人。光绪举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草书,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
于学忠:国民党爱国将领。字孝侯(1890-1964),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村人,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离吴投张,转入奉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奉系的重要将领。
对于三十年前的中师生,曾经的回忆和经历是哪样的?
本文2023-10-22 17:33: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