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康家》这部剧主要讲了什么?
《河洛康家》这部剧主要讲了以康氏家族为主线的故事。
7月16日晚8点,近代家族经商传奇电视连续剧《河洛康家》在优酷正式上线。该剧由河南影视集团出品,剧本扎实,演员皆是实力派演员,其中主角为最佳女主角大陶虹;男主为胡海锋,他曾经与、两大实力猛将演对手戏,可见实力。
此前,该剧曾经在河南卫视播出,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而此次在IP网剧热度不断攀升的时间"老剧重映",也充分说明了这部剧的实力和质量,彰显大剧格局。曾经有豆瓣网友评论《河洛康家》:"该剧在国内电视剧质量严重滑坡的年头,这样的片子真是业界良心。"电视剧《河洛康家》以河南巩义康百万家族传承十二代、历时四百余年而不衰的传奇经历为背景,以康氏家族为官、经商、治家、做人的"留余"理念为主线,以河洛文化 "刚柔相济,包容万物"的内涵为精髓,生动刻画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忠于国家、在巨额财富面前心系百姓、在恩怨情仇面前宽容待人、在教人育人方面博大精深的康氏家族的形象。
曲折凝重的剧情,体现了文化底蕴丰厚;实力班底制作精良,从人物到剧情,展现出了一代豫商的精神风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场景都是原址实景拍摄,比如主要场景康家大院,就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康家大院(现名为康百万庄园)进行的实景拍摄。黄河滩、芦苇荡、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会馆,这些非常具有河南地域性、地标性的景点,全部都是实景拍摄。
除了剧本和演员表演下足了功力,在镜头语言上,剧组也是毫不含糊。电视剧画面大气磅礴又美轮美奂,充满诗情画意,拍出了一幅完整的河洛风情画卷。在一个场景上,剧组都很严谨,甚至"苛刻"。导演在采访中透露,曾经为了一个大雪的场景,他们等待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拍出了想要的大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特聘教授,居家长物文化创始人,国学文化践行传播学者,河洛古国易经研究院研究员,河洛康家研究院研究员,中华家谱研究院执行院长,长期从事国学文化相关研究工作,对于中华儒家文化,太极文化、居家长物文化、河洛文化等有着很深的造诣。
主要成就:《国学智慧与齐家治企之道》、《居家长物文化》、《百年家族的文化与传承》、《道德经与养生》、《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等。
“河洛康家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第一就是袁世凯家族。
袁世凯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创立了北洋军队,并且还曾经篡位当了80多天的皇帝。他在河南的家族可以说是非常得庞大了。而袁世凯的家族之所以能够这么厉害,其主要就是因为袁家有11条的家塾训言。
第二就是马氏家族
其主人叫做马丕瑶,后代也是个顶个的厉害。马氏家族在河南留有马氏庄园,其豪华程度不比北京四合院差,而且甚至比北京的四合院还要宽敞明亮,非常的气派,并且马氏庄园被评为中原第一官宅。
第三就是河洛康家,也就是康百万家族
康百万不是个人名儿,是慈禧所赐予康姓家族的称号。康百万家族靠着河运,置办土地而发财致富。最鼎盛的时候,康百万庄园一共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
第四就是张祜一族。
这个家族可以和康百万家族相抗衡。其最鼎盛的时候宅子占地100多亩,并且有36个院落。
第五就是叶氏一族。
叶氏一族位于商水县,其发家史也是一个传奇,本是从山西移民过来,后来因捡到一笔钱而置办产业,发家致富。最后一步一步的壮大,到了第八代的时候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王国。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但是也有一个例外,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家族,从先祖到子孙四百余年间兴盛不衰,让人惊呆不已的不仅仅是其家族历史悠久,如今也是响当当的一个大家族
这个逆天的家族就是康百万家族,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它们的历史悠久,更让人称叹的是他们整个家族12代子孙竟然都是富豪官吏。康氏庄园是康氏家族的聚居地,它见证着康氏家族的辉煌史,建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四百年来,庄园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荣辱。
康家先祖原本也不是很富裕。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康家的先祖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康店镇安家落户的时候,在洛河的岸边开起了小饭店。而随着他们的不懈努力,家业是越做越大,在他们很富足的时候,他们的家族并不会出现纨绔子弟。他们有很好的家训。比如他们庄园内大厅里悬挂的“留余”匾,这也是康氏家族教育后代的家训匾,匾上的题字其大意是说,不要把技巧使尽,以还给大自然,不要把俸禄用尽,以还给朝廷,不要把财物占尽,以与百姓分享,不要把富贵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
“康百万”并不是指某一个人,是明清以来对康氏家族的统称,该家族因慈禧太后的封赐名扬天下,其家族经营时间长400余年,是豫商辉煌历史的代表。
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建于明末清初。而康百万呢,则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庄园最初建在山腰,逐渐又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
时间轴转到清朝嘉应年间,当时正是镇压白莲教之际,康氏家族又赶上时代潮流—不惜代价握住了长达10年关于布匹、棉花等的军需品订单,那时候康氏家族已经成为了名扬四海的大家族,尤其在鲁、豫、陕三省富甲一方。
康氏家族的辉煌与成功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起初康家靠种地为生,经营店铺为其副业。康氏家族秉着经营良方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一直操持着家族事业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经过康家几代人的努力,康氏家族还建立了一座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庄园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堪称民间的宫殿。
康百万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康鸿猷得到消息,为避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而逃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需经过巩县返回京城。他向清政府捐助了两个一百万两银子,获得落难的慈禧欢心。慈禧赐封康氏家族为康百万,从此康百万的美誉名扬四海。
康家之所以能几百兴盛不衰,是因为他们一直遵从祖上制定的处世家训,就是游人们看到的“留余匾”上训诫:“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康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四百年来长盛不衰,不仅在于家族继承人能够抓住机遇,更在于他们能够传家有道,在康百万庄园中有一块“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由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匾上写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意思是要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均衡,一定要留有余地。
兴盛达到极点,接着就是逐步走衰,这中间有人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时势所致:为了遏制捻军和太平军的活动,清廷封锁了黄河、运河,水面上所有船只全被毁坏、凿沉,这让康氏最能挣钱的水上航运能力遭受毁灭式重创;世代的富贵让家族子弟养成异常奢靡的生活习惯,膨胀的欲望已经超出进项;列强的掠夺和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对旧时传统商业模式带来冲击。
后来康家经历了民国军阀的战乱,渐渐没落。新中国成立后,康百万庄园一部分成为了政府办公的场所,一部分被分给了贫困的百姓。
只可惜的是,这个不灭的神话最后还是被无情地打破了,到了民国23年的时候,在各种冲击下,康氏家族最终还是抵抗不住内部的堕落而衰败。不知道这个商业大家庭的故事有没有给你们一些感想
该剧讲述了晚清同光年间,巩县河洛镇康家因冤案所致,由“耕读人家”鼎盛时期的“一门两进士”跌落到“一门两丧”的破败境地。家主康伯儒力挺儿媳周若兰重振家业,周若兰在洛河边“河洛仓”对面开起了“康家饭庄”,并向娘家讨要了家传的“豆腐宴“,自此生意兴隆。孤儿康悔文长大后,开始了从陕西泾阳到山东临沂以盐、粮、棉以及军需物资为主的贸易。后来康家为了疏浚河运,救助灾民,几乎将家产全部捐给了同盟会,资助民主革命。
《河洛康家》这部剧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2023-10-22 16:54: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