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赵的家谱有谁能知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姓赵的家谱有谁能知道?,第1张

  江苏赵氏家谱很多啊,可以自行参阅:

  11915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六卷

  (清)赵紫瑜续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916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增删校正重修家史八卷

  (清)赵中道 赵克全续修

  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 十册

  吉林大学

  11917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二卷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刊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古润洪溪赵氏族谱》。

  11918江苏镇江古润洪溪赵氏族谱十卷

  (清)王文沼 赵明礼撰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本

  科图(缺卷6)

  11919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不分卷

  (清)赵元勋等序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本 十四册

  美国

  11920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卷

  (清)赵廷芝续修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刊本

  日本(存卷7-10) 美国(存四册)

  11921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斗星分宗谱十卷

  (清)赵书田续修

  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 十册

  吉林大学

  11922江苏镇江梅巷赵氏宗谱八卷

  (清)赵彦等修

  清道光九年(1829)享叙堂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题《乾隆癸丑续修洪溪分派赵氏宗谱》

  11923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六卷

  (清)赵方栋等修

  清道光十年(1830)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11924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八卷

  (清)赵澧 赵棫等修

  清咸丰元年(1851)木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11925江苏镇江大港赵氏第八大分大二公支下屏

  翰分宗谱十四卷

  (清)赵存高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存卷7-14)

  注:一名《古润洪溪赵氏重修族谱》。

  11926江苏镇江洪溪赵氏庆三公支下分谱三卷

  (清)赵念祖修 赵增复续辑

  清同治十二年(1873)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11927江苏镇江梅巷赵氏重修宗谱十二卷

  (清)赵时芬修

  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11928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斗星分宗谱十二卷

  (清)赵雨三主修

  清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1929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六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11930江苏镇江古润洪溪赵氏族谱十六卷

  (清)赵明备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二十册

  吉林大学

  11931江苏镇江大港赵氏第四大分仁三公裔下煜

  载分续修宗谱四卷

  (民国)赵赓元纂

  民国元年(1911)活字本 十一册

  历史所

  11932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文翕分谱十卷

  (民国)赵蓉曾纂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11933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赵文麟修

  民国四年(1915)木刻本 十四册

  河北大学

  11934江苏镇江梅巷赵氏重修宗谱十七卷

  (民国)赵桐 赵衡辑

  民国六年(1917)享叙堂刊本 五十册

  美国

  11935江苏镇江大港赵氏迁居住驾庄重修族谱十卷

  (民国)赵治中主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11936江苏丹徒赵氏支谱二卷首一卷

  (清)赵楫等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活字本 二册

  美国

  11937江苏丹徒赵氏支谱二卷

  (清)赵邦翰重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上海图

  11938江苏扬中赵氏家谱

  民国间木刻本 六册

  江苏扬中县

  11939江苏丹阳赵氏宗谱

  (明)赵廷桂编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衍庆堂活字本 二册

  中央民院

  11940江苏丹阳云阳赵氏重修宗谱六卷

  (清)赵学曾童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排印本 六册

  北图 吉林大学

  11941江苏丹阳云阳鸥溪赵氏家乘三十二卷

  (民国)赵倘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谷诒堂铅印本 三十五册

  历史所

  11942江苏句容华阳赵氏宗谱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十三册

  江苏句容县夫王乡赵巷

  11943江苏常州观庄赵氏分支小谱四卷

  (清)赵味辛等修

  清同治二年(1863)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944江苏常州观庄赵氏支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赵烈文辑

  清光绪二年(1876)木活字本

  辽宁图 江苏常熟市图 日本 美国

  11945江苏常州观庄赵氏支谱二十一卷

  民国十七年(1928)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江苏常州市图 江苏苏州市图

  11946江苏常州寺庄赵氏宗谱十二卷

  (清)赵昉等纂

  清光绪十年(1884)敦睦堂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11947江苏常州寺庄赵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六年(1917)敦睦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11948江苏常州赵氏近支人丁册

  (民国)赵毓森编订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一册

  江苏常州市图

  11949江苏常州赵氏族谱

  清稿本 一册

  江苏常州市图

  11950江苏武进焦溪河口赵氏族谱四卷

  (清)赵端恩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睦堂刊本 四册

  美国

  11951江苏武进西盍赵氏族谱十二卷

  (清)赵洪良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永思堂重刻本 十二册

  上海图 美国

  11952江苏武进蒋林赵氏宗谱十卷

  (民国)赵书文主修

  民国十四年(1925)绵远堂活字本 九册

  历史所

  11953江窦武造韩叵赵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赵多荣等修

  民国十五年(1926)永思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11954江苏武进青山门赵氏支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赵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崇礼堂刻本

  福建图 日本 美国

  11955江苏无锡赵氏宗谱十六卷

  (清)赵启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11956江苏无锡赵氏黄桥支甘露世谱四卷附赵氏

  捐敷徵信录

  (清)赵士奎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 五册

  历史所

  11957江苏无锡锡山赵氏宗谱十四卷

  (清)赵寅恭 赵协卿纂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11958江苏江阴赵氏宗谱八卷

  (清)赵洪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宝玉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1959江苏江阴暨阳章卿赵氏宗谱三十卷

  (清)赵晋封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哈尔滨师大 日本 美国

  11960江苏江阴暨阳南门赵氏宗谱不分卷

  (清)赵炜等序 1

  清光绪二十年(1894)永思堂活字本 八十册

  美国

  11961江苏常熟衔上赵氏十修宗谱□□卷

  清钞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存卷2、5)

  11962江苏昆山赵氏家乘十六卷

  (民国)赵诒琛等辑

  民国八年(1919)刻本

  科图 历史所 历博 人民大学 中央

  民院 天津图 河北大学 山西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上海图 华东师

  大 南京博 江苏泰州图 江苏苏州图

  江苏苏州博 苏州大学 江苏常熟市

  图 江苏昆山县图 浙江嘉兴市图 湖

  北图 西南师院 云南图 日本 美国

  11963江苏昆山浦阳赵氏家乘十卷

  (民国)赵诒琛等跋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四册

  美国

  11964江苏昆山新阳赵氏清芬录三卷

  (清)赵诒琛编

  民国六年(1917)义庄重刻本 一册

  北图 中央民院

  11965江窦昆山赵氏清芬录再续题辞

  (民国)赵诒琛编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一册

  北图

  11966江苏太仓璜泾赵氏宗谱不分卷

  (明)赵璧纂 (清)赵封补修

  清钞本

宝卷拼音: bao juan

宝卷解释: 一种韵文和散文相间杂的说唱文学,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宣扬因果报应的佛教故事,明代以后多用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做题材。

宝卷造句: 1、笔者从文本内容、叙事格式、感情基调入手,着重分析财神宝卷体现的文学特色。

2、时至今日,对宝卷、弹词、鼓词、地方戏等民间艺术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且在相关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3、汉川善书是善书的一种地方形态,至今仍流传在湖北汉川地区,它与宝卷在艺术形式与说唱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

4、《家谱宝卷》是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经卷中的稀世珍本,被中外学者所看重。

5、“宝卷”是从唐之“俗讲”宋之“说经”演变发展而成。

6、明代后期,宝卷已随着民间宗教传入甘肃地区。

7、《五戒禅师宝卷》是由“说经”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改写而成。

8、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河西宝卷产生的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地区的门阀士族中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可以称得上是头号门阀。

王氏家族自东汉青州刺史王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王仁孙王祥、王览一系,二是王览的从祖兄王雄一系。

王祥曾担任曹魏太尉,西晋时任太保,他有五个儿子:夏、烈、芬早年死去,王肇为晋始平太守,王馥为晋上洛太守。王览在晋为官至宗正卿,他有六个儿子:王裁在晋为官至抚军长史,王基在晋为官至治书侍御史,王会在晋为官至侍御史,王正在晋为官至尚书郎,王彦在晋为官至中护军,王琛在晋为官至国子祭酒。王览的孙子们南渡后,势力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晋首姓,其影响极大。

王裁之子王导一支,从东晋开国王导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孙们大多在东晋南朝为官,成为王氏家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王导有六个儿子:长子王悦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侍郎,无子。次子王恬在东晋为官至中军将军,其子王混为东晋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东晋为官至左户尚书,王诞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为官至游击将军,王偃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偃有四个儿子:其中王藻在宋为官至东阳太守,王懋在宋为官至光禄大夫,王攸在宋为官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王莹在齐为官至中领军。归梁后任尚书令。

王导的第三个儿子王劭在东晋为官至车骑将军,王劭之子王默在东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邵之子王穆在东晋为官至临海太守,邵之子王谧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默之子王惠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王穆之子王智在宋为官至晋陵太守,王穆之子僧朗在宋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谧之子王球在宋为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僧朗之子王或在宋为官至中书监,僧朗之子王楷在宋为官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王粹在宋为官至黄门侍郎。王或之子王绚在宋为官至秘书丞,王或之子王绩在宋为官至黄门郎,归齐后任太常,王彧之子王约在梁为官至左户尚书。王缋之子王隽在齐为官至建安太守,王隽之子王克在梁为官至尚书仆射,归陈后任尚书右仆射。王粹之子王奂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王粹之子王份在梁为官到左光禄大夫。王奂之子王融在齐为官至太子中庶子,奂之子琛在齐为官至司徒从事中郎,奂之子肃投靠北魏为官至尚书令,奂之子秉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王诵投奔北魏为官至幽州刺史,融之子王衍投奔北魏为官至太常卿。王琛之子王翊投奔北魏为官至齐州刺史。王肃之子王绍在北魏为官至中书侍郎,王肃之子王理在北魏为官至著作佐郎。王诵之子孝康在北魏为官至尚书郎中,王诵之子隽康在北齐为官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王渊在北齐为官至仪同开府记室参军。王份之子王琳在梁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份之子王铨在梁为官至丹阳尹、卫尉卿,王锡在梁为官至吏部郎中,王佥在梁为官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为官至左光禄大夫,王励在梁为官至中书令,归陈后任司空,王质在梁为官至侍中,归陈后任都官尚书,王固在陈为官至中书令。

王导第四子王洽在东晋为官至中领军。王洽之子王殉在东晋为官至司徒。王殉之子王弘在宋为官至太保,王弘之子王钖在宋为官至太子左卫率。王钖之子僧衍在齐为官至侍中。

王导第五子王协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无子。王导第六子王荟在东晋为官至会稽内史,王荟之子王廞在东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王廞之子王华在宋为官至右将军,王华之子定侯在宋为官至左卫将军。

王览的其他几支后裔,也大都在朝为官,也不乏有影响的人物。王览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晋为官至光禄勋,王敦在东晋为官至大将军。王含子王瑜在晋为官至散骑常侍,王应在东晋为官至武卫将军。王览第三子王会有二子:王舒在东晋为官至东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王邃在东晋为官至平西将军。王舒之子宴之在东晋为官至护军参军,舒之子王允在东晋为官至卫将军。王览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东晋为官至豫章太守,王侃在东晋为官至吴国内史。

王览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与影响也很大,仅次于长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旷在东晋为官至淮南太守,王廙在东晋为官至平南将军,王彬在东晋为官至尚书右仆射,这三人分别形成了三个分支。第一支为旷,旷之子羲之在东晋为官至右军将军,羲之子凝之在东晋为官至左将军,肃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徽之在东晋为官至黄门侍郎,操之在东晋为官至秘书监,献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令。徽之子桢之在东晋为官至侍中。献之子靖之在宋为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子悦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第二分支为次子王廙,廙之子颐之在东晋为官至东海内史,廙子胡之在东晋为官至丹阳尹,廙子耆之在东晋为官至中书郎,廙子羡之在东晋为官至镇军椽。胡之子茂之在东晋为官至晋陵太守,和之在东晋为官至永嘉太守。茂之子裕之在宋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裕之子恢之在宋为官至新安太守,瓒之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在宋为官至都官尚书。瓒之子秀之在齐为官至吴兴太守,秀之子峻在梁为官至吏部尚书。升之子延之在齐为官至尚书左仆射,延之子纶在齐为官至都官尚书。耆之子随之在东晋为官至上虞令,随之子镇之在宋为官至卫尉,镇之弟弘之在东晋为官至卫军参军。镇之子标之在宋为官至安复令。弘之子罗云在宋为官至平西长史,罗云之子思远在齐为官至侍中。罗云弟昙生在宋为官至吏部尚书,昙生弟普曜在宋为官至秘书监,普曜之子晏在齐为官至骠骑大将军,晏之子德元在齐为官至车骑长史,晏之弟诩在齐为官至少府卿。羡之子伟之在东晋为官至琅邪国郎中令,伟之子韶之在宋为官至祠部尚书,韶之子晔在宋为官至临贺太守。第三分支为彬,彬之子彭之在东晋为官至光禄大夫。彪之子越之在东晋为官至抚军参军,临之在东晋为官至东阳太守。临之子纳之在宋为官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为官至司空参军。纳之子准之在宋为官至丹阳尹,瑰之子逡之在宋为官至吴令,归齐后任光禄大夫,逡之从弟珪之在齐为官至长水校尉。准之子舆之在宋为官至征虏将军主簿,珪之子颢在齐为官至中军参军。舆之子进之在梁为官至左卫将军,进之子清在梁为官至安南将军,清之子猛在陈为官至镇南大将军,猛之子缮归隋后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普州刺史。翘之子望之,望之子泰之都没做官,泰之子元弘在宋为官至平固令,元弘之子素也没有做官。

同其他豪门家族一样,王氏家族也是通过与皇家及其他门阀士族的不断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据记载,自东晋到南朝间,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她们是:王献之女是东晋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为齐海陵王妃,王俭女为齐和帝皇后,王骞女为梁简文帝皇后,王佥女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为陈废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多次联姻,王凝之、王珉、王询曾分别娶谢栾、谢安、谢万兄弟三人之女为妻。王氏家族还与兰陵萧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袁氏等建有婚姻关系。

从总的发展状况来看,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当属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东晋时最为突出。当时不仅拥有王导那样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孙们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还通过求田问舍,发展庄园,成为江南侨姓士族中实力最强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负有盛名,出现了著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虽然王氏家族在两晋时期是门第显赫的著姓,他们世代为官,但由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们也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他们有的被起义军杀死,有的因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而死伤。到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尽管仍然还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尽管王氏家族也曾设法维护门阀制度,但也于事无补,到陈亡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已经明显不如两晋时那样威风了。

到了隋唐时期,王氏家族的势力远比清河崔氏、兰陵萧氏为弱。《隋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无一人,而在新、旧《唐书》列传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员仅有七人,且都是王贤与王导的后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时宰相王琳,肃宗时宰相王玛。其余五人地位都较低。而在新、旧《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无一人入传,可见当时其势力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据历史考证,兰陵萧氏原籍兰陵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西晋灭亡后,南迁江南,居住在东晋晋陵郡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东晋政权在当地侨置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以后这一地区便被称为南兰陵,因此萧氏也被称为南兰陵人。

东晋时期,萧氏还是寒门,到了南朝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刘裕的继母萧氏出自兰陵。自从刘裕执政到刘宋时代,萧氏家族依靠与刘氏的姻亲关系,地位开始上升。但从总的情况来说,在这一时期,萧氏族人多是将军,多因军功显要,才挤入了士族阶层,并不是高门。

刘宋之后,兰陵萧氏连续出了两朝帝王,这才使得萧氏与王、谢、袁等豪族一样成为一等士族。在南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高门、甲族的就更少了,萧氏一族算是唯一的一家。兰陵萧氏南迁后,比较著名的有三支,即萧思话、萧道成、萧衍三支。

萧思话一支:萧思话的祖父萧卓,曾为东晋洮阳令,姑母萧文寿,是刘裕的继母,生长沙景王道怜、临川烈王道规。刘裕称帝后,萧氏为皇太后。萧卓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封阳县侯。萧思话的父亲萧源之继承了萧卓的爵位,被委任为徐、兖二州刺史。萧源之死后,萧思话又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元嘉年间先后担任过青州刺史、梁南秦二州刺史、雍州刺史、吏部尚书、徐兖二州刺史、中书令、丹阳尹等职。萧思话死后,长子惠开承袭其爵位。特别是惠开时,萧氏又强化了与刘氏宗室的姻亲关系,惠开的妹妹嫁给了桂阳王休范,惠开之女嫁给了孝武帝之子。惠开死后,其子睿承袭爵位,到齐朝建立后,其封爵才被削除。

萧道成一支:萧道成高祖萧整曾担任淮阴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其父萧承之,由于受到萧源之的提携,于宋元嘉中期,跟随萧思话平汉中,被提升为龙骧将军,后被任命为南泰山太守。萧道成在宋文帝时先为偏将,后被雍州刺史萧思话任为太军中兵参军。后来又任建康令,并得到少府萧惠开的赏识。宋明帝时,道成任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渐掌握了军权。后来数年间,在经历过齐公、齐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齐朝,是为齐高帝。萧道成称帝四年后死去,其子萧赜(武帝)即位,武帝嫡长子长懋早死,武帝舍弃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不立,而立长懋之子萧昭业为太孙。萧昭业继立后,大权被受诏辅政的萧鸾(道成之侄)把持,萧鸾后来杀死昭业,另立昭业弟昭文;后又迅速杀死昭文自立,是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杀人甚多。齐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萧嶷一支有后人外,其余都被杀尽。明帝死后,其子宝卷即位,仍继续滥杀宗室,最终被梁武帝萧衍攻灭。萧嶷是萧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时担任太尉大司马等职,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萧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会人、前将军。子廉之子元琳,梁代齐后任新淦侯。

萧衍一支:萧衍与萧道成同出于萧整,萧整之子萧辖,为萧衍高祖,曾任济阴太守。萧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从事。祖父道赐,任南台治书侍御史,父顺之,是齐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丹阳尹等职。萧衍很有文才,是齐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后为官至雍州刺史,掌握着重兵。在齐末混乱中,代齐自立,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后,老饿病死。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纲为帝(即简文帝),作为傀儡。后又改立萧衍长孙萧欢之子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杀死简文帝萧纲以及他的10多个儿子。梁宗室还有许多人也被杀害。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后就被西魏政权攻灭。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萧督为梁帝,历史上称其为后梁。此时曾起兵讨伐侯景的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则在建康拥立梁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敬帝),不久又被陈霸先废掉,霸先自立,梁朝灭亡。

从当时情况看,萧衍这一族在皇室内部斗争以及侯景之乱中损失较大,但在陈朝建立后,其大部分留在陈朝,仍为甲族,但没有太知名的人士。

到了隋唐时期,萧氏势力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萧衍这一支势力。此支中在《隋书》与新、旧《唐书》中入传者达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萧衍兄弟的后代。其余19人全是萧衍的孙子、后梁皇帝萧詧(cha)的后裔。这19人中有9人为宰相。萧詧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势力之所以发展强盛,是因为萧詧之孙女为隋炀帝皇后,隋灭后梁后,萧詧子孙有很多人在隋朝为官。到了五代时,萧氏家族的势力明显衰落,其家族成员中入《五代史》之传者仅有二人,即萧顷,他在后梁为官至同平章事;萧顷之子萧源,在后唐为官至秘书监。北宋统一后,兰陵萧氏作为一个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复存在了。 琅琊颜氏起源于曹魏时期的颜斐、颜盛,颜斐曾担任过黄门侍郎、京兆太守,颜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时期从鲁(今山东曲阜)迁到临沂(今山东临沂)。自此以后琅琊颜氏主要指的是颜盛的后代,颜盛生子给事中颜钦,颜钦生汝阴太守颜默,颜默生颜含。西晋灭亡后,颜含随司马睿渡江,颜氏于是成为随晋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带”之一。颜含过江前曾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司马参军,过江后历任东阳太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职。应该说颜氏家族自此时起在士族中开始有了地位。颜含生颜髦,为官至侍中、光禄勋等,髦的弟弟颜谦、颜约同任官至太守。颜髦生颜琳,做官至骑都尉,颜约生颜颐做官至扩军司马。颜琳生颜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颜颙生颜延之,为官至宋秘书监、光禄勋。颜靖之生颜腾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颜延之生颜竣,做官至宋散骑常侍,颜腾之生炳之,炳之生见远,做官至齐御史中丞。见远生颜协,颜协做官为梁湘东王国常侍,又兼记室,颜协生之推、之仪。梁朝末年发生侯景之乱,这场叛乱被平定后,萧绎于江陵称帝(国号仍为梁),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当西魏军攻克江陵后,之推投奔北齐,做官至黄门侍郎;后来归入北周担任御史上士,归隋朝后任太子学士。之仪北周时为官至御正中大夫,归入隋朝后任集州刺史。颜之推有三个儿子:思鲁、愍楚、游秦。颜游秦在唐初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颜思鲁有四子:师古、相时、勤礼、育师。颜师古唐初担任过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等职;颜相时曾任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颜勤礼曾任弘文、集贤学士。颜勤礼生昭甫,昭甫为官至曹王侍读。昭甫生元孙、惟贞。元孙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师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禄山叛乱起,杲卿坚决抗击,结果被安禄山杀害。颜惟贞生真卿,真卿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坚决抗击安禄山的叛乱,在抗击安禄山失败后,颜真卿西入长安,任御史大夫,后来奉命出使淮西,劝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归顺朝廷未果,结果被李希烈杀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马,季明被安禄山所杀。颜真卿生有二子。皆为地方官,文宗时颜真卿的曾孙弘式被任命为同州参军。自此以后,颜氏家族再没有显要记载。

总之,自曹魏至唐朝后期的颜氏家族20代中,几乎没有不为官者,所以称颜氏家族是一个士族家族。这个家族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家族成员所任官职不是很高。这个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颜髦在东晋时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担任县令、郡守、刺史、舍人、学士、博士、少监、给事中等职,最高也不超过常侍、秘书少监、光禄勋、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这说明这个家族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士族家族,其权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的势力强。二是这个家族是经学世家。颜氏家族虽然势力不是很大,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掌握了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颜斐因为有才学而被召为太子洗马;颜钦因为精通《韩诗》、《礼》、《尚书》等经典,使许多学者都追随他的学识;颜含因为精通儒学、礼仪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本州大中正;颜延之因为与以儒学著称的周续之辩难《礼记》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刘裕的赏识,被提拔为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录事参军;颜之推早传家业,满腹才学经文,曾任国左常侍、中书舍人和黄门侍郎等职;颜之仪因为博涉群书,好为辞赋,进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学士、太子侍读;颜师古更是一代儒学大师,曾任秘书少监;颜相时、颜勤礼也都是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并都任弘文、崇贤学士职务;颜真卿少勤学业,既擅长博学,又专于辞章,中进士后又擢制科。三是这个家族还是书法世家。例如,颜协精工篆籀(大篆)、飞白;颜勤礼工于篆籀;颜昭甫工于篆籀、草隶;颜元孙因精通历代书法,而被玄宗召去鉴定家中诸家书迹的真伪。再如颜真卿更是著名的书法大师,他早年曾两次辞官去洛阳跟当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书法,他不仅继承了张氏书法的长处,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特点,即楷书气势雄浑、形体敦厚;行书圆熟流畅、刚劲有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当时和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专看家世出身,从而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也成为世袭官僚。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发端于东汉时期,确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过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传都做过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认入于士族阶层。士族中间也有等级差别,一般说来,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为最高一层,称为“右姓”、“茂姓”。如,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虽然也在士流之内,但只能算是下一层了。这些士族特别关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他们特别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只许在同等士族之间联姻,而绝对不允许与庶族地主联姻通婚。另外,通过编撰“家谱”的办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确地记载下来,以备查考。士族为了标榜自己的特殊身份,还发展了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法规,在平时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与庶族人士来往。门阀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后,这一制度日趋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赵郡(今河北赵县)为郡望的著名士族。赵郡李氏以战国名将李牧为始祖。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支派繁多,文化鼎盛,官位显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赵郡李氏在南北朝官位显赫,在唐朝被列为七姓十家的禁婚家,有多人出任宰相。 清河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崔霸一支不太兴旺。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崔祎曾在刘宋为官,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崔钦之子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崔辑。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崔修之之子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元孙之子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崔目连之子僧祐,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到了隋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后死于巨鹿之战。王离之子王威是日后太原王氏之祖、从晋代绵延至唐代。各朝皇族为了巩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与太原王氏联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后。

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有王允,王维和王之涣。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北魏时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朝荥阳郑氏有八位宰相。 范阳卢氏,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范阳郡为郡望的卢姓士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为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今山东省长清县)而受姓卢氏。秦汉时代,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县。东汉末年,卢植平定了黄巾之乱,卢氏从此起家。南北朝时期,范阳卢氏进一步崛起为一流世族,与与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合称四姓,至唐朝有八人入相,仍是山东郡姓的一流门第,有所谓七姓十家之说。

自东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范阳卢氏历史名人就多达840多人。一直至唐末黄巢起义后才走到尽头。在此期间南方有两位卢姓历史名人──卢循和六祖惠能,也属范阳卢氏。

1,泌阳西关赵氏《泌阳西关赵氏辈序》:“维世永金,国广运清;”又续:“文学传家宝,俊杰冠英豪。”

2,河南省西平赵氏辈序为:“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宏志顺,英敏贵端刚。”

3,太祖派十四字:德惟从(守)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4,太宗派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5,魏王派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6,《山西沁水县赵姓族谱》老字派为:“忠、和、树、德,孝、友、传、芳”。重点是“忠”、“孝”,目标是“德”、“芳”。

7,安徽合肥赵氏字辈:治本修家,宜叙伦常,仁义礼信,万世传芳。

8,湖北公安赵氏字辈:大国益之仕,世秉忠德全,立志承先泽,诗书继祖传,代远永佑启,家邦振万年。

9,《天水堂赵姓族谱》同治辛未年重修版老派字号为:以洪壬万庭,为子若卿成,荫必望显单,立良应之文。

10,《天水堂赵姓族谱》的续派二十字号:添心常祜善,人贵自光宗,世业开宏远,英华庆国隆。

-赵姓

派行引:诚生有道 发政多仁

匡王定国 辅世长民

流芳奕叶 庆泽云礽

维祖裕后 声振前汉

甘棠盛朝

  

辈谱引:忠友良木 ,尚德光火,

维秉国成,印心似水。

传至四十四世,道成公做了皇帝,此后人脉关系变得昌繁复杂,皇位传承轨迹亦变化多端。为了皇位,多少先祖惨遭同门毒手!齐梁时代是萧氏的盛朝,却也是一段血泪史。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王侯将相尔驱我赶,致使百姓生活凌乱不堪。因此,多数史书都对南北朝的执政者极端批判。

主要人物吊式图:                  整公次子 诚馆            整公长子 诚隽 四一世                  嗣子            乐子 四二世                  次子 顺之            承之 四三世                  道赐  道成①    道生 道度 四四世七子 发宏            发衍① 发懿 嶷公赜公②  发鸾⑤ 发凤四五世 次子 正德  绎公③ 纲公② 纪公    统公 渊明⑤  长懋 八子 宝融⑦ 宝元 三子 宝卷⑥ 遥光四六世  芳智④⑥ 元良    詧公④ 誉公 欢公  昭文④ 昭业③        四七世            岿公⑤                    四八世          瑀公 琮公⑥                    四九世 注:红色——曾称帝者;黑体——直系先祖

齐梁国史谱料

479年 齐高帝道成 建元 (在位4年)

483年 齐武帝赜 永明(11)

“字宣达,初仕宋,为左卫将军。升明三年为宋仆射。齐建元元年,父王即位,为太子。四年,父崩,遂嗣帝位,立子长懋为太子,改元永明。在位刚毅有断,政总大体,史称有齐梁良主。在位十一年,寿五十四岁,生宋元嘉十七年庚辰,崩永曲十一年癸酉秋,葬景安陵庙,号世祖武皇帝。”

高帝与武帝都可谓是南北朝少有的明主,政治经济都有复兴的势头,可惜高帝在位不过四年,而武帝太子又逝于武帝之前,次子子良有誉于当时,武帝却立昭业为皇太孙,昭业生长深宫而无能,排挤叔父子良。此时,萧鸾早有野心。武帝死后,齐国实际上已不再安稳了。

昭业即位后,“政事悉委西昌侯”,后又“欲谋诛鸾,鸾虑变,乃以太后令废为爵林王”。鸾以太后令立昭文为帝之后不久,就又废昭文,自称帝。

494年 明帝发鸾 建武(5)

“字景楼,少孤,高帝抚之,爱如己子。建元元年,高帝即位,封西昌侯,次为郢州刺史。帝立太孙昭业,受遗诏为林王迎立为新安王。昭文即位,公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封宣城,公寻为太傅,进爵王。昭文幼稚,难理朝政,又以太后令废为海陵王,即位,改元建武,又更永泰,立三子宝卷为太子。在位五年,生宋孝武帝大明三己亥,崩永泰元年秋,享年四十岁,葬西安陵庙,号高宗明皇帝。”

明帝先杀昭业,废昭文自立,然后大杀齐诸王,诛尽高帝、明帝子孙。

499年 东昏侯宝卷 永元(2)

宝卷,比其父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反王四起,尚书令懿公为其平乱之后却遭杀戮。懿公弟衍公起兵襄阳,奉南康王宝融为王,攻入建康,宣德太后废宝卷为涪陵王,立其弟宝融,追谥为东昏侯。

501年 和帝宝融 延兴(1)

“即位一年,禅位于梁,年十六而崩,追尊为齐和皇帝。”

502年 梁高祖武帝衍 天监(48)

衍公为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前三四十年为“魏晋以来未有之兴盛”(《梁书 》)。可惜晚年盲目崇佛,大修其表而未悟其中,以致毁于侯景之乱。梁国实际上已随着武帝的逝去而四分五裂了。

548年 侯景乱

549年 侯景攻下台城,立正德为帝,不久废之,杀之。

如前所述,现存的萧氏宗亲几乎全为衍公之后。

先说二郎的母亲天庭第一长公主,玉皇大帝的姐姐,碧霞元君,也就是主管五岳之首的泰山女神,因私配凡人,生了二郎神,所以玉帝是二郎神的舅舅 三圣母是玉帝的亲生女儿,便是二郎神的表妹(原本玉帝是想将三圣母许配二郎神,亲上加亲,不料三圣母爱死凡人,)(这里声明一下,七仙女并非像很多电视里演得一样是玉帝的女儿,七仙女的日常工作无非就是织织彩云,摘蟠桃什么的一些日常琐事,人间的公主都不做这些,)天界只有三位正牌公主1是碧霞元君;即二郎神的母亲2是红鸾星龙吉长公主。身位西王母最疼爱的小女儿,于封神时下界,手持天庭重宝素色云界旗,于封神一战立功颇多,战后陨落进入封神榜,成为掌握人间姻缘的红鸾星君 PS:西王母是玉帝的母亲3就是三圣母,玉帝的亲生女儿 二郎神、孙悟空都是一个师傅,他们的师傅是,道教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之一的玉鼎真人所以悟空和二郎神是师兄弟 宝莲灯里有说二郎神的妻子是 西海三公主

三生石。

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的故事。“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只愿那少女从桥上走过。”

这样的故事很多的

中国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以下12种: ①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传说中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禹的传说原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传说人物逐渐脱离了本来面目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关禹治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合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些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后世 ②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民间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古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鲁班的传说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讲他发明创造的故事另一类是关于他修建各地著名桥梁殿宇寺庙等建筑的故事历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进工艺的能力把鲁班想象成具有神奇技艺和无穷智慧的技师旧时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对鲁班的敬仰还表现在他们的民俗活动中奉他为[祖师"建庙奉祀鲁班传说在教育团结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传说古代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流传至今2000余年几经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孟姜女原型为春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民众将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相联使传说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明清以后的故事将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十分深远各地也出现不少异文由于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倾向也较复杂 1928年顾颉刚编著的出版该文集是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集对这一传说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迄今仍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历史文献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研究都产生过不小影响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千余年来家喻户晓它的源头从中可以看到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头上还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有的与两兄弟型故事结合把牛郎说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与羽毛衣型故事结合把织女说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诉牛郎藏匿织女衣服而成亲最后织女找到衣服飞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会织女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⑥白蛇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许仙以伞相借二人相识并定下姻缘金山寺法海和尚见了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叫他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与小青盗仙草救活许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离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后始与许仙断桥相遇和好团圆法海再度破坏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 白蛇传说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传奇的一定影响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龙斗法传说中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冯梦龙所编的中有的通俗小说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减弱了白蛇的妖气突出了她坚决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和也表现了同一倾向其中法海成为恶势力的代表白蛇传说进入戏曲以后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白蛇传说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间文学自身的流传变化也接受了说唱小说宝卷戏文等俗文学的影响 ⑦梁祝传说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晚唐张读的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其基本情节是: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明代冯梦龙辑的短篇平话集[入话"列举的几个女扮男装的传说中也有梁祝故事传说除话本讲述外还被编为戏曲经过话本戏曲再创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义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 ⑧刘三姐传说中国壮族的民间传说相传桂西宜山地区下枧河中枧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刘姓女子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之对歌无能胜者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雇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怀恨在心最后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对歌连唱3天3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7天7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刘三姐传说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愿望和创作才能它对中国南方各民族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⑨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山河面貌的艰苦斗争表现过去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反抗人民群众在地方传说中借风物抒发自己的悲欢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贞的爱情 地方风物传说中有大量作品是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而创作的它还以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引人入胜地方风物传说地方性十分明显很多传说仅仅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却广泛流传 地方风物传说有许多作品是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时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拟人化或把一般民间故事落实到特定的地方风物上形成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说的一个品种 ⑩ 反帝传说 指中国近代反对列强侵略的传说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多次进行反侵略战争这期间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多以反对列强侵略为主题的传说故事统称反帝传说 反帝传说可分两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历次反侵略战争如等第二类不直接反映某次具体的战争而广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夺活动大多以外国侵略者盗宝为中心事件如等 反帝传说主要歌颂抗敌英雄包括知名历史人物和普通群众的勇敢和机智有的故事虽然讲到某种实物山水或从某次战争取材甚至讲某个真实人物的战斗故事但故事情节并非全是史实第二类故事想象的成分更大此类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抗击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农民起义传说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运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又经过人们不断地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为传说此类传说在其形成的初期阶段往往依附于真人真事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众多口述者不断的艺术加工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渐游离开真人真事的原型而带上浓厚的传奇色彩成为虚构或基本上是虚构的口头艺术创作 农民起义传说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以历史事件为主着重反映斗争的兴起与壮大过程,或以人物为主着重讲述起义领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与性格,或以某一战役为主着重描写起义军的机智神勇与顽强不屈的战斗事迹,或突出一事一物着重反映起义部队与群众间的军民关系,或反映广大群众对起义军的怀念之情 作为群众口头艺术创作农民起义传说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史料性它是劳动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文学手段通过同时代的众多口述者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它们往往能够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作出较公正的评价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实质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期望等

宝珠。

此还乡道是清庭政府稳定政局设的一阴谋,尽诛野心家与不安居者。借用了无生老母之名所造恶业。真正地秘密还乡道乃盘古之前就已存在在,灵文在神农架。还乡道乃为追寻人生根源真谛之存在,从另一宇宙而来流落地球,为地球一切人之初祖。忘记了回家之路,期待一日觉悟一重归真空家乡找到来时之路。

姓赵的家谱有谁能知道?

  江苏赵氏家谱很多啊,可以自行参阅:  11915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六卷  (清)赵紫瑜续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  北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