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伞王毕六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中国伞王毕六福,第1张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

  2008年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朵奇葩——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和古蔺郎酒酿制技艺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我市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它身上承载着一份特殊的 “泸州记忆”。它一路走来,四百年的“前世今生”,伴随着一代代制伞人辛劳执着的背影。

  2008年 6月的一天,市文化局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授牌仪式。当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六福从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手中接过那块沉甸甸的分水油纸伞传人牌子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他在心里默默地向先辈们说:保住了传统手工制作油纸伞工艺这一祖国的文化瑰宝,作为您们的子孙,我已今生无憾!

  毕氏油纸伞六代传承

  分水人善做油纸伞。在约四百年间,靠做油纸伞过活的匠人多达一千余人。“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那时候,手工制伞是多么红火!

  毕六福家,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分水岭街上的人。他家做油纸伞的历史,到他这一代已经连续不断整整六代了。

  他的第一代曾祖父,从小跟分水街上的许家学做伞。毕家第二代传人叫毕祥路,这位也是从小跟师学艺的艺人头脑聪明,肯下功夫钻研。在师傅与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制伞技术。他想,与其长期替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在分水街上开起了自己的“毕氏油纸伞铺”。

  毕家的油纸伞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众兄弟都在一条小小的街上做油纸伞,供大于求,何况街上还有其他伞铺。于是,毕家采取了向外发展的办法。

  十九世纪中叶直到新中国成立,毕家几代人在泸州市区的大河街开过伞铺,地址在“团结宾馆”处。还在山岩脑开过一家伞铺。做得最久的伞铺,是在后河街现在的轮船宾馆处。祖辈后来还辗转合江县先市镇、泸州市大较场等地开伞铺。最后,曾祖父带着毕六福的祖父,回到老家分水做伞,从此再没离开过分水。

  为什么毕家经过了几辈人后又回分水呢?毕六福说,他的曾祖父那辈有八弟兄,八弟兄除了曾祖父生下他祖父兄弟俩外,其他七弟兄生的全是女儿。女儿长大都出嫁了,做伞的老人过世了,伞厂自然关闭。

  毕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像,就是从毕六福的父亲到毕六福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都只有一个儿子。毕六福祖父的弟弟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自此就没了音讯,等于四代单传。因此,兴旺了近百年的泸州各地“毕氏伞铺”渐渐谢幕,最后,只剩下分水一家。

  耳濡目染幼年学做伞

  分水油纸伞厂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那时,毕六福的父母都是伞厂的工人。父亲十几岁开始学做伞,做的时间长了,对每一道工序了如指掌,成为伞厂的一个“通才”,从制作伞架到敷伞面,他无不精通。

  毕六福出生于一九五七年,刚懂事时就跟在父母身边,看他们做伞,直到他满了七岁上小学后,才得少了。

  当看到一堆楠竹片,在父母手中变魔术般变成一把把精致美观的油纸伞时,小六福的手就有些发痒。母亲主要做“网伞”这道工序,他常常乘母亲上厕所或去吃饭时,偷偷拿起伞来,接着母亲未完成的网线继续做。旁边的师傅们见六福做得不错,都称赞他:“毕三(毕六福排行老三)这个娃儿有出息!小小年纪就会网伞了!”她们纷纷主动教他,使他很小就会做制伞的一些简单工序。母亲见他做得有模有样,也慢慢让他做了。

  那时,厂里常常是大人干,小孩子就跟着大人学着干。制作油纸伞的工艺就是这样传承了下来。

  受命于危难之际

  毕六福的父亲一直不同意他学做油纸伞。可能是因为干这一行工资太低的原因。那时候做一把伞,只有几毛工钱,一个月辛辛苦苦地做下来,养家糊口都有困难。

  毕六福1975年中学毕业后,和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知青返城,他于1980年回到分水镇。当时的政策是:回父母单位参加工作。毕六福顺理成章回到父母的单位——分水油纸伞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尼龙折叠伞的兴起,完全依靠手工精雕细琢的油纸伞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短短一二十年间,江南地区手工油纸伞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分水油纸伞在孤独中坚守着,随时面临着倒闭失传的危险。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厂里开始另寻生路。先成立了钢骨布伞车间。派毕六福到武汉东山机械厂学习维修技术,回厂后负责钢骨布伞车间的设备维修。

  由于钢骨布伞所需的原材料要从江浙一带运来,算下来成本很高。一把伞做出来,比在市上去买一把还贵。做这样的伞是越做越亏,最后,钢骨布伞车间倒闭。

  后来,厂里还成立了蜂窝煤车间,全厂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毕六福,当上蜂窝煤车间主任。

  一个小班头,钱没多拿一分,活却比别人干得多。毕六福没有怨言,他憋着劲努力工作着。由于表现出色,199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伞厂主要是生产伞,现在纸伞卖不出去,伞厂眼看难以维系,镇领导们很着急。毕六福工作踏实肯干脑子灵活,他们看在眼里。1994年,当时的分水乡书记牟政全找毕六福谈话,要他出来带领伞厂职工干。厂里开职工大会,全厂职工一致推选毕六福任伞厂厂长。毕六福说,当时的情形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上。

  他接手的是:十几万元的债务,一年下来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时,厂里退休工人一月才领10元钱的工资。听说毕六福同意当厂长,有人说他:“毕三你真是个傻儿,伞厂已经是个空壳壳、烂摊子、空架子了,难道你还有回天的本事?”

  毕六福不信邪。他接手厂长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解决当前的具体困难。他马上召开职代会。征得全厂职工同意后,将不用的几间老厂房卖了,还清了老账;退休工人每月才发10元钱太少了,加到每月发15元;油纸伞价格太低没什么利润,他一月之内提三次价,将原来3元多一把提到5元多;工人们的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到人头,多干多得。工人们一月能领到2、300元钱了。

  手工生产伞,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80多种。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算是脱离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制作完一把伞大约需要半个月,所以经济效益是很低的。

  1996年,制作油纸伞的桐油大幅度涨价,厂里试着用化学油做伞,时间长了伞面就粘住了,伞纸也变得又脆又硬。要保住传统,必须用桐油!但是这样一来,更没什么利润了。

  市场经济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伞厂个人承包!承包费从2万降到8千元,也没有人敢来揭“黄榜”。毕六福再一次以过人的胆识,在没人承包的情况下,把伞厂承包下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90年代末,伞厂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每个月连退休工人每人每月20元的发布出,毕六福就叫退休工人到老毕老婆开的蜂窝煤厂去担200个蜂窝煤以作每月的退休工资。伞厂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着。

  对于家乡的好东西,家乡的父母官们时刻关心着。

  2004年的一天,江阳区文体局局长陈宏来到伞厂,对毕六福说:“老毕,你对伞厂一定要有信心,我们来好好开发!”陈局长等领导亲临泸州各景点搞调研,在各种场合为油纸伞做宣传。

  2005年12月9日,泸州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检查验收进入最后一天。上午,国检组在泸州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泸州市郊素有“川南小峨嵋”之称的方山风景区进行检查验收。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分水油纸伞厂将毕六福设计并制作,中国独一无二的“伞王”和桐油纸伞制作工艺现场展示,让国检组所有领导、专家无不由衷赞叹。在游人接待中心,高8米、直径12米、重达千斤的“中国伞王”,在2000把风格各异的桐油纸伞的陪伴衬托下,傲立于接待中心楼顶,超常的“体格”、精美的工艺,尽显其王者风范。在徐徐转动的“伞王”脚下,几名艺人正在熟练地石印、裱糊、上油、穿伞、网伞……这些独特的制作工艺,引起国检组领导、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不住地问这问那。临别“伞王”前,国检组一行愉快地与其合影留念。陈宏局长向人们透露,从现在起至春节前后,“伞王”将倾情“开屏”迎客,在此期间,方山景区和云峰禅院将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与广大游人共度元旦、春节。

  “要真正留住这把伞,还是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江阳区开始了为油纸伞申遗保护的“三级跳”。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泸州市将油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成功获得批准。分水油纸伞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获得了认可。毕六福被推举为代表性传承人。

  申遗成功之后的思考

  分水油纸伞成功申遗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注册“六福”为分水油纸伞的品牌。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短短三年,分水“六福”油纸伞“五进”央视: 2007年走进央视经济频道《金土地—希望快车》栏目;2008年走进央视《希望英语》栏目;2009年央视十频道制作了3期油纸伞专题片,分别在《中国手艺》、《年轮—风雨桐香》、《天涯共此时》等栏目强势推出。今年,分水油纸伞参加了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刘云山、李岚清等二十多位国家***观看了分水油纸伞展演,对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手艺赞不绝口;6月,分水油纸伞参加了成都第二届国际非遗节。

  分水“六福”油纸伞还屡次登上国家、省、市报刊,先后数次到深圳、上海、平遥古镇等地参加大型展演,大大提高了分水“六福”油纸伞的知名度,增大了分水“六福”油纸伞的同比销售额,有力地推进了分水“六福”油纸伞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分水“六福”油纸伞油纸伞,在四川省旅游产品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产品畅销法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用户和旅游者喜爱。

  毕六福说,申遗成功后,喜讯频来,但压力很大。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做伞,肯定不行。

  一把半径12尺的纸伞批发价48元,虽然比尼龙折叠伞要贵一点,但是从原料到完工,这把伞的成本在36元左右。毕六福说“主要是人工成本太高,但我们的特色也在这里。古朴源自天然,传统出自手工。如果采用机械生产,分水“六福”油纸伞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因此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观念要更新,老工序要改进,要大抓产品质量。比如高档伞,要做得精致,成为一个亮点,每把伞都要编号,就像五粮液一样,这样做是对消费者的承诺,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

  可喜的是,老毕的儿子小毕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本在成都工作,为了协助父亲,两夫妻从省城回到了家乡分水小镇。毕厂长说,儿子会英语懂电脑,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毕厂长正在备料,做一把新的“伞王”。伞由56根伞骨组成,代表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准备到明年6月在成都举办的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展出。美好的创意正在酝酿完善中。

  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长江、沱江两江环抱的泸州南面的这个分水岭乡,昔日古盐道穿镇而过,给分水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斗转星移,如今,偶尔还可以遇上马帮,听到清脆的马铃声。

  在分水岭乡镇上,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一栋老房子摇摇欲坠地立在街边,这就是分水伞厂的厂房。这里生产的油纸伞,作为雨具,已经被人类使用了一千多年。

  油纸伞文化内涵丰富: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历史悠久,高贵典雅;外形为圆,寓美满团圆;桐油工艺,镇宅辟邪。油纸伞的不仅有遮阳蔽雨功能,更具有观赏装饰、历史人文、民俗文化价值。

  油纸伞、丁香、雨巷,因为著名诗人戴望舒一首优美的诗《雨巷》而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浪漫与古典的代名词。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油纸伞伴着江南的杏花烟雨,浪漫了无数的风花雪月,装点了许多年轻人的梦。

  如今在大街小巷,我们都已难寻觅油纸伞的芳踪。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油纸伞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国内传统油纸伞厂仅存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泸州分水“六福”油纸伞因此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我国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由于尼龙折叠伞的兴起,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碰撞,分水油纸伞厂,即使今天已经名扬天下,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她仍然有存在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

  两度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关注并发出入围参评函的中国伞王毕六福,作为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他说他会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将这项制伞工艺传承下去。

  在中国、在四川、在泸州,中国唯一的传统油纸伞传人和油纸伞厂在默默坚持。分水“六福”油纸伞,已成为中国桐油纸伞最后的守望者!

青岛13个最美村落介绍

青岛13个最美村落介绍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身体暂时不能到达远方,那就让我们边忙碌边欣赏,把最美的风景保存在心上。以下为您带盘点青岛13个最美村落,欢迎浏览!

1鱼鸣嘴

鱼鸣嘴呈狭长月牙形拱卫着青岛,是青岛的“海上门户”。

它的最南端,陆地终端的海岬,是一个叫鱼鸣嘴的渔村。此名因陆地尖尖地插入黄海深处,状似鱼嘴,故得名。

该村三面环海,举目四望,片片白帆。西南风盛行的季节,大海波浪翻滚,惊涛拍岸,浪花洁白似雪,势如万马奔腾,其景颇为壮观,有“鱼嘴雪浪”之称。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的一个海湾

2金口村

据传,明末,渔民金姓父女最早在此泊舟避风,故称金家口,简称金口。

明朝后期,金口只是一个小渔港,后逐渐停泊商船。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天后宫庙田碑记》所载,当时金口已成为商港。

金口天后宫就坐落在该村,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庙产雄厚、历史悠久、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天后宫中属上乘而闻名遐迩。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

3韩家民俗村

青岛韩家民俗村位于胶州湾北部,青岛高新区南端,坐落于古渔场和古盐场遗址之上。

韩家民俗村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源地,天赐渔场。千百年来,男人航海、捕鱼、晒盐、经商,女人织网、种田、理家,创造了美丽的传说和文化。

民俗村以渔、盐、耕、读为主题,自2004年开发建设,已建成民俗园林、民俗大酒店、民俗博物馆、古船博物馆、古帆船队、民俗礼仪、民俗歌舞表演等项目,是山东最大的以海洋渔业、盐业、商业习俗、风土人情和集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旅游胜地。

4雄崖所村

雄崖所建于1402年,是鳌山卫通辖的守御千户所,当时称为“雄崖守御千户所”,简称“雄崖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古城为正方形,城有四门,各门都有门楼。现在雄崖所的城墙已全部颓塌,村中的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是当年所城的主要街道,所城的东西两门已无迹可寻,南西两门保留尚好。

雄崖所东临大海,西扼群峰,因其东北之白马岛上有一赭色雄伟断崖而得名“雄崖”。这里隔海与海阳、莱阳咫尺相望,有鸡鸣三县之美誉。

地址:雄崖所位于即墨市东北方向约45公里处,地处丰城镇北7公里处的海滨。

5青山村

青山村的房屋临海依山而建,这是一处典型的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的山村。

青山、村落、渔港、海洋、海岛相互映衬,高低错落,形成了一道优美的渔村风情,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海、天画卷。

站在高处远眺,云雾在奇峰怪石间变幻,恍若仙境。

地址:位于崂山最东南端,地处崂山风景区核心景区太清游览区内

6毕家上流村

毕家上流社区大概有500多年历史,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姓毕,还有几户徐姓、姜姓、阎姓的人家。据《毕氏族谱》记载 ,明朝成化年间,毕氏二世祖“理”,由山西云中迁此建村,因村建于李村河上游处,故冠毕姓全称“毕家上流”;又因被群山环绕,身处三河发源地,也称“三河源”。

山村,包裹在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中。行走,千奇百怪的瓜果悬在头顶,在这里,能够勾起我们对乡村的依恋、记忆、牵挂,那山那水、那田那丘每一样都让人魂牵梦绕。

这是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百果山森林公园的一角,在很多毕家上流村民眼里,百果山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她,因世园会得以保留,因世园会得以扬名。 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偏僻小山沟,在大都市的氛围里更彰显了原始村落的质朴与珍贵。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毕家上流社区

7棉花社区

在青岛崂山深处,有一处美丽的村落,叫棉花村。依山傍水的小村落遍植果树,水土的原因,这里的樱桃、杏子特别甜美。春季花开遍野,夏秋果实累累,景色宜人,农家宴卫生干净口味十足。

这里可不是因为盛产“棉花”而得名的,因该村处于山花绵延的山涧之中,古时名为“绵花”,后演化为“棉花村”。

2015年,棉花社区入选农业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街道驻地东约10公里

8九上沟

九上沟生态园地处铁橛山下,是有名的老区,地形优美,林深谷秀。

春天的九上沟,樱桃、杏树,花潮涌动,芬芳四溢,俨然一幅“浓涂淡抹总相宜”的水彩画。

百年老树,虬枝盘曲,蔚为壮观。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南铁山街镇境西5公里铁橛山下

9长阡沟村

长阡沟村北依藏马山,南靠陡崖子水库,地处丘陵,5个自然村散落在藏马山的山谷间,据传,清朝乾隆年间臧姓从琅琊台迁此立村,因此处地处狭长山沟,故名长阡沟。

山峦跌宕俊秀,湖光山色,田园牧歌,生态植被丰实,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加之气候宜人,区位适中,有“东有崂山,西有藏马”之称。有人将长阡沟村的美景誉为“青岛的九寨沟”。

长阡沟像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绽放着人生中最美的花样年华。“春观百花夏赏水,秋观红叶冬赏雪”是对小村的精辟诠释。 2014年,长阡沟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藏南镇(胶南市区沿204国道前行至藏南镇政府,沿芙蓉路向西北方向行进7公里即到)

10雕龙嘴村

这是一个古朴宁静的小渔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当地村民种茶捕鱼、养殖海参,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它的美不是高调、醒目的,雕龙嘴的美需要仔细品味,慢慢感受。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

11玉皇庙村

胶州玉皇庙村因村东供奉玉皇大帝庙而得名,远有碧沟河、王母井、韩信道等美丽的传说,近有“乔老县长”组织民兵英勇抗敌的故事为后人传颂。

是一个孕育着璀璨的地域文化和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村庄,同时也是山东省级旅游特色村。

胶州玉皇庙村清代时期水源充沛,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

从2013年起,当地有关部门投资80万对200户村民房屋按照“老胶州”徽派建筑风格进行统一修复,初步形成了古朴典雅、风格独特的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貌。

地址:山东青岛胶州市胶北镇玉皇庙村

12西三都河村

在莱西市姜山镇最西南端,有一处至今古貌犹存的明清古村落—西三都河村。

村庄南头有一株树龄600多年的黑檀古树,远远望去,粗大树干上的树冠像一柄硕大无比的巨伞,庇护着古村落的芸芸众生。

古村落大街两旁,保留着至今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民居。

现西三都河古建筑风貌犹存,共有古建筑房屋221间,以清朝中后期建筑为主,距今约220多年。

2014年,西三都河村被授予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称号。

地址: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

13凤凰村

山东省青岛市金口镇以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因此得名凤凰山,山下村落亦因此而得名凤凰村。

据凤凰村《房氏族谱》记载,明、清时期这里曾出过七品以上官员28人、太学生46人。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一个沿海偏远的小村落,居然走出了如此之多的人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至今,这里依然保存着55余处明清代建筑,一个个古老的大木门、一条条幽深的青石小巷、一跺跺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照壁墙、连同在月色中流淌着的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故事,仿佛一幅经典怀旧的老照片,吸引着无数游人纷至沓来。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

;

淄博最值得去的九个古村落,远离喧嚣,体验最初的慢生活。

中秋将至,淄博最值得去的九个古村落,远离喧嚣,体验最初的慢生活。

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上端士村被誉为千年古村落,山村四面环山,环境幽静,石头小巷古朴幽静,颇具 历史 风韵。

村内有早年石头修造的小水渠,雨水多的时候山泉水会顺着石街、石巷流淌,古老的石屋,古巷放佛写满了文化韵味。

如今的上端士村,旧巷还是那些旧巷,草屋、石檐、石碾、石磨依然原汁原味地漫溢着岁月固有的旋律和特有的风韵,它们没有被山外的喧嚣所惊掠,它们远离了城市的繁华,拥有了一份特殊的宁静。

上端士村建村 历史 在300年以上,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特征,特别是统一用青石建造的房屋别具一格,拥有“石头村”的美誉。古老的磨盘,古老的村落、古老的石头房子、古老的羊肠小道、古老的参天大树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 历史 了。

或许,就是因为它的久远才会让人深深感动,人类祖祖代代的繁衍与生息,生命的传承与延续。

走进古巷,你一定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清朝大学士孙廷铨隐居的地方,一年四季景如画。 人们喜欢和尚房,多是因了她的古朴和秀丽的风光,尤其是深秋红叶中的和尚房景色。

据说,康熙三年 时任内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为躲避权臣鳌拜,辞官回到博山。曾隐居“柿岩禹年山庄”潜心著述,在其《南征记略》中描述该地“入山西折北行,溪穷崖合,中更开布,有柿林千树, 高下扶疏。虽四面林泉殊态,而高深同在一岩”,故又称之为柿岩,另一名鹿岑。

“柿岩”一名,据说源自孙之獬。孙之獬,青州府淄川县大庄(今属博山区)人,字龙拂。明天启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孙之獬赋闲在家十七年,平常闭门教书育人,闲暇之时常寄情于山野林泉,徜徉于名胜山川,尤乐游鹿岑。每与文人雅士兴会于此,总论及鹿岑之名。一次正值深秋时节,满山柿林,红柿累累,金叶掩映,深谷生辉。此景此情怎不令人心旷神怡。孙之獬说道:“鹿岑柿林千树, 高山上下参差”,与其称之“鹿岑”,倒不如叫“柿岩”为妙。一句话颇得文人墨客的称赞,无不同声赞绝。就连赫赫有名的孙廷铨也佩服之至,从此“鹿岑”遂易名为“柿岩”。

孙廷铨在他的另一首诗《柿岩赠禹年》中写道:“__初蝉静处分,石门小筑掩斜_。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村流涧响闻。北渚渔樵通远望,西畴巾驾逐归云。看山却忆山中老,谷口行吟只似君。”诗中的禹年说的是孙琰龄,即赵执信的外祖父,孙廷铨是赵执信妻子的祖父,二人都是当时的名家高士,皆喜居于和尚房。

和尚房,群山环抱,地处峡谷之中。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静林幽,景色殊佳,村西鸟唱石楼,南侧凤凰展屏,村北秋枫烂漫,村中红柏参天。民居古朴典雅,与周边山岭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旧县志将其列于名胜之首。因离颜神较近,自西过境路向西进入幽静山谷,仿佛进入绿色的长廊,旧时也是颜神达官贵人 旅游 避暑的胜地。

因梦得名,也因梦让生活按下暂停键。 梦泉村,是由孙膑梦泉而得名。相传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在此交战,激战一天,庞涓依仗魏军兵多将广,将孙膑带领的齐军团团包围。

齐长城海拔712米,位于梦泉生态 旅游 区最顶端,与姜女庙翘首相望。游客游览齐长城遗址,看到那断壁残墙,不免会联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流传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

走在梦泉村曲折蜿蜒的道路上,感受凉爽的山风,听着梦泉村神奇又梦幻的故事是一种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人家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土峪村位于山东淄博洪山镇东南部,明代建村,距今已有400余年的 历史 ,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乡土气息浓郁,古村保存完好,而村内由石头垒砌的民居有600多幢,因此又有“石头村”的美誉。

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乡土气息浓郁,古村保存完好。石屋、石路、石街、石院,村里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些石头建筑。参观这各式各样的石头院落,走在青石板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很是惬意。这里还有几个网红打卡点。第一个就是这土峪天主教堂。

土峪天主教堂始建于1885年,教堂全是用石头垒砌的,里面的祭台等很多地方,也是用打磨后的青石刻成,在这么一个偏僻的乡村,教堂能够保留至今,这里也成为很多游客来到土峪,不得不去的打卡地。

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活着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 李家疃是幸运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村镇之一,她坐落在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与章丘市接壤,既有古村落的古雅,又没有经过商业化的洗礼。

这里有建于明清时期的庭院,保卫村子的厚实围墙的残垣断壁,村前村后的花园,古貌犹存,院落古朴,民风淳厚,历尽风雨沧桑的老人在讲述着曾经的过往,李家疃以自己的节奏和步调自成一个不同的世界。

李家疃村的民居建筑的群落性保护的完整性和活态性可以说是它最大的特色,村子现保留老房屋约200余间,有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一部分仍保留原样,而且大多数仍然在发挥着居住功能,这就对房屋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尽管古建筑经历岁月的沧桑变得有些破败,但斑驳厚重的青石院墙,古朴大气的门庭院洞,精刻细琢的房檐砖雕仍能让人深切感受到村子曾经的繁华盛景。

浓郁的乡土气息,处处原汁原味。美丽的小山村,青色的石头墙壁,环绕周身的苹果园,古老的石磨、石凳、石桌,原汁原味的农家范儿构成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沂蒙特色,它就是位于沂源张家坡镇的洋三峪村。

洋三峪村三面环山,景色秀丽,民风中透着淳朴。一座座红瓦房掩映在片片绿树中间,时而山风拂过,时而炊烟袅袅。洋三峪的美,是沂河水流淌的一首歌:“毫山展现着优美的风光,矗立在神秘的红水河旁,高高拇指峰讲述着伏羊节的传说,潺潺河水流淌着悠扬的乐章。

“咯咯哒,咯咯哒”山谷间,不时传来阵阵鸡鸣声,便是林间散养的上千只黑乌鸡。这里的黑野猪采用饥饿饲养法,黑乌鸡可以在树上栖宿,黑山羊饮高山泉水除了有名的“三黑”,洋三峪特有的沂源全羊、全蝎、小磨豆腐、沂蒙煎饼,传统加工工艺仍保留着珍贵的原汁原味。

曲径通幽之处,村中古槐看尽 历史 沧桑。 赵庄村位于博山城东南40公里,距离池上镇政府驻地6公里的二郎山东麓,东南与吴家台村毗邻,往西沿河而下是陡沟村,北与大南峪村二岭之隔。村庄背依绵延逶迤的长岭;西临潺潺流水的淄河,三面环山,北有巍峨雄壮的三山,南有红叶似火的二郎山,东有宽阔无边的黑峪坪。1982年5月,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分重名大队和自然村更名的通知》决定,池上公社赵庄大队因与域城公社赵庄大队重名,又因位于博山区的东部,更名为东赵大队。

村庄呈东西狭长形,北高南低,327省道仲临路穿村而过,村中有东西向的大街一条,长300多米,宽五、六米,把村庄一分为二,与公路成平行线。大街中间有国槐一株,经考古工作者鉴定为“唐槐”。

早年,村西有一古墓碑,上面镌有“赵庄”二字。据说村西的山脚下,原有一古村,名曰“上耩庄”,元末明初时,被大水冲毁,后来迁至现址,取村名为“找庄”。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演变为“赵庄”。所以本村无赵姓。据《王氏谱系图》记载:“始祖守信,元初迁此定居。”据此,元代已建村。《博山县志》《续修博山县志》均有“赵庄”村名记载。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村址东西长不过200米,南北宽不足百米。中间一道笔直的东西向大街,将整个村庄分成南北两半。大街上,有4棵古槐。在最东边的1棵(也是最大的一棵)西北方的6米处,有一座关帝庙,庙旁竖着一块石碑。这座庙宇坐北朝南,周围有石墙土台,占地十来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四平方米。在第二棵古槐的西边2米处,有一座菩萨庙。再往西出村口(门市部大门北),又有一座土地庙。

赵庄村的古建筑,除李家院子、丁家东店外,还有更豪华的陈家西院、陈家东院,都是标准的四合院。西院在东槐树下的正北方大门。东院是连接一西院东墙东边的第二个北大门,西屋还是二层洋楼。这两个院落里边的所有建筑,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中,已被三家房主翻修改建,拆得踪迹全无,大门也由二改三,面目全非。

赵庄古槐,远近闻名。自古就有“赵庄槐树陈疃榆树”之说。赵庄古槐,胸围10来米,干高10多米,得7名成年男子才能张开双臂相接才能合抱。离地面3米多高出分成三个枝杈,每个枝杈都比大瓮口还粗。离地面两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洞,约10厘米宽,50厘米长,洞内树干中空,里面至少能容纳五六个人。以前遭过两次雷击,已无顶冠。雷击前树高20多米,《淄博古树》载:“我市最古老的一株古槐,生长在博山区池上镇赵庄村,至今已1700余年,依然生长十分旺盛”。赵庄村这棵古老的槐树,名副其实的“树王”,仿佛是谙通人性的“树神”。当时村中共有七株古槐,这是从东往西数的第一棵,也是最大的一棵树;第二棵在王吉田墙南;第三棵在王吉光屋北,第四棵在王道广墙南,前街碾旁一棵,这四棵古槐,从1968至1972年的四年中相继枯死;街北一株在北胡同“墙东”丁昌来屋后,现在只剩一段死树干,街南一株,在南胡同孙兆昌大门前。

一个久远而又撩动内心乡愁的地方。

姚南峪村村落的形成大致在明朝,整个村庄划分为若干街道,住宅整齐,道路亮堂,因村庄南高北低,村南山有古泉两眼河流由南向北,流经全村。 山中的两眼古泉常年出水,大旱时节也不干涸,顺流而下。

村里有八百米长的石墙景致,历经百年风雨不倒。村内居住的有近百位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居住的房屋都为二、三十年代建造,更有的已经过百年,材质多为石墙瓦顶,房屋四墙的厚度都为五六十公分,真正的保温防寒。

乡村 历史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临淄有一处古村,已历经六百余年。这里的好,你来过就知道

在临淄区金山镇政府西南3公里处、兴边路的西侧,藏着一处不起眼的水塘。水塘有个好听的名字——金水塘,面积不大,悠悠碧水不知点缀了淄博大地多少岁月。

《临淄史略》中记载:“在金山与银山之间有一山口,俗称‘船口’。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只露金山、银山两个山头,南来北往的船只都从此穿过。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海洋慢慢地干涸了,露出了这个马鞍形的山口。至今这个山口仍称‘船口’。”金水塘即处在船口上。

济南值得一去的古村落

济南值得一去的古村落如下:

三涧溪村

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的三涧溪村。三涧溪村是城郊融合村,临山近水,有着千年古韵和独特的古村落资源。

村内马蹄湾、鱼湾、赵家湾如翡翠明珠梯次排列,平浪桥、胜利桥、文山桥如彩虹卧波连接周边村庄。内湾外溪,水流潺潺,水韵涧溪如同画卷。

石匣村

石匣村位于章丘区东南方向,距济南主城区约15小时车程、章丘区主城区约30分钟车程。石匣村地处章丘、莱芜交界处,西至九顶山,东至大青山,北至马鞍山,南至相峪关,依山而建,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青石红瓦,古屋草庐,鳞次栉比,错落而有致。

三德范村

在章丘区有一个千年古村——三德范村,位于文祖街道的中部,东临章莱路(242线),西望锦屏山,周围群山环抱,村内溪流纵穿南北,山青水秀、古色古香。

朱家峪村

朱家峪景区是山东省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景区,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朱家峪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这里的建筑还保持着以前的格局。一条青石板的路面贯穿南北,青石板被路人的脚底磨得发亮。

一线五村

在莱芜区茶业口镇,有一处最古老的村落——卧云铺文化旅游景区(又称为“一线五村”),“一线”是指贯穿茶业口镇北部的齐长城,在这条线上,从上王庄村的黄石关到卧云铺村的风门道关,约10公里的距离,分布着上、中、下法山,卧云铺和逯家岭5个古村落,故名“一线五村”。

山东最适合去旅行的乡村有哪些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旅行去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山东最适合去旅行的'乡村,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岛·棉花村

前往崂山景区北线有条必经的乡间公路,这就是棉花村,取名棉花村却不产棉花。沿山路前行,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左侧书院水库在山坳中若隐若现,右侧山林景色别致绿树环绕。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棉花社区

交通:市区乘312、371、372、106、109路公交车,在松树庄站换乘921路棉花站下车。

济南·齐鲁8号风情路

万德镇,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东南部,泰山西北麓。境内有一条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的美丽之路惊艳省内外。成为周末人们领略山水,远离喧嚣的自驾首选地,这就是私藏在泰山山脉间的秀美瑰丽之路——齐鲁8号风情路。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

交通:

①京福高速万德(灵岩)出口下高速—武庄—武庄水库南行—由马场村进入齐鲁8号风情路

②济南南部仲宫—高尔—武庄—武庄水库南行—由马场村进入齐鲁8号风情路

③济南南部仲宫—药乡森林公园北—由拔山村进入齐鲁8号风情路

枣庄·石头部落

石头部落,枣庄北境小村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可谓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这里有灵山秀水,与和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惊人相似。独特的页岩结构,保存最完整的石板房建筑群,如同书页般为你开启历史的尘封。

潍坊·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在山东境内,这数的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了。整个村落被古村防御墙包围,城墙用青石砌成,造型别致蔚为壮观。

地址:潍坊青州市井塘村

交通:青州市区——五里镇大街——左转向南4公里——(于千百惠超市处)向左转向南3公里——到达井塘村,全程13公里。

毕升,即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古代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

毕升画像

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在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有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字平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样印刷。

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

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升的活版印刷术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关于毕升的籍贯,沈括也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毕升死后,他制做的泥活字为沈括的侄子所收藏,从这一点我们推猜毕升和沈家或者是亲戚,或者是近邻。

沈括是杭州人,毕升可能也是杭州人,杭州是当时雕版印刷较为发达的地区,活字版在这里发明,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田、万,如今当地虽有地名叫毕家铺,但田、万姓多,毕姓无。

1990年在湖北英山草盘地五桂村毕家坳发现毕升墓碑。

毕云霄这个人名确实有原型。此人名为毕耀旭,是一位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曾担任多个董事会和理事会主席,现为厦门大学MBA项目顾问。他在教育、企业和社会公益领域为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毕耀旭先生的亲友圈昵称为“毕家三好”, 其中三好分别是毕哲、毕云霄和毕云磊。因此,毕云霄的名字可能来源于其祖父毕耀旭先生的家族姓氏。

吕氏的字辈排行:

山东武城吕氏字辈:“连元岭一宝春化福云昭”。

山东莱州吕氏字辈:“诜希宝臣峰启泽永康长绍堂志兴润桂占金清绪世再延香”。

山东青岛吕氏字辈:“维贤可继世”。

山东沂水、莱芜吕氏字辈:“纪文全志兴”。

山东曹县吕氏字辈:“法付太亦”。

山东烟台吕氏字辈:“应瑞永道贻序兆”。

山东日照吕氏字辈:

一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二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三支派:“京东海青秀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其他源流说: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得姓始祖:

吕姓始祖为伯夷的裔孙,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尊伯夷为开国始祖。

以上内容参考  吕氏

#能力训练# 导语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冯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冯姓。欢迎阅读参考!

  冯姓简介

 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冯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高公,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而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据说他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冯姓变迁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

 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到了汉唐时期,冯氏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颖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唐末诗人冯班,清末有爱国名将冯子材,于70岁高龄时,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为当时受外国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

 太平天国***之一的冯云山,

 民国时期的将领冯玉祥、民族女英雄冯婉贞等,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冯姓来源

 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周王室的远祖名叫弃,据说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又称姜螈。

 传说一次姜螈外出游玩,在荒野中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姜螈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脚放在大脚印中踩踏了一下,想不到因此“身动如孕”,不久竟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螈又羞又忿,惟恐这个孩子会带来不祥,于是就偷偷地把他抛弃于路口。但奇怪的是,在路上往来奔走的牛、马等牲畜看见这个孩子后,竟敬畏地全部跑开了,不敢践踏。姜螈又把孩子放到山林之中想让野兽吃掉,可偏偏一向寂静无人的荒郊却人来人往。无奈之际,姜螈又把孩子丢弃在河中的浮冰上,不料天上的飞鸟竟都纷纷降落,展开羽翼为他遮寒挡水。姜螈认为这是上天的意志,就又把他抱回来抚养。因为这个孩子曾经被遗弃过,所以为他取名弃。弃就是有史记载的最早周代祖先,他在帝尧时期因为善于种植庄稼、发展农耕而名闻天下,百姓都向他学习耕作技术。作为对他的褒奖,帝舜在位期间,就分封弃在邰地,大家都尊称他为后稷,弃及其后代遂都拥有了姬姓。

 后稷的继承人是姬不(空-工+出)(qu),他后因国家衰败而辞官隐居到边疆地区,其后代传到古公宣父时,古公宣父先后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小儿子季历。季历生子姬昌,便是后来的周文王。

 据传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祥瑞呈现,古公很高兴地说:“我姬氏将来定当发达,大概希望就在这个姬昌身上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太伯、虞仲二兄弟猜测古公有让季历及其子姬昌来继承家业之意。为不使父亲为难,二人便一同离家出走,逃到远方.以便成全季历。

 古公去世后,季历以惟一继承人的身份袭沿家世;季历逝后,其子姬昌得立,即西伯侯。

 西伯姬昌继承了后稷、古公、季历的仁政,为人厚道,礼贤下士,伯夷、叔齐、散宜生等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前来投奔、归附,使得西伯的势力、影响日渐扩大。

 西伯势力的增长,引起了商纣的警惕,在崇侯虎的挑拨下,商纣把姬昌诱至国都,囚禁起来。据传,在此期间,他推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即后人所说的“周易”。

 西伯被囚后,他的部下、谋士很着急。为拯救他,他们四处寻找美女、骏马、珍玩等晋献于纣王,并买通其宠臣费仲四处活动,游说纣王。殷纣王本是酒色之徒,见送来这么多可心之物,早把往日的警惕、猜忌抛到九霄云外。他得意忘形地说:“单凭这些礼物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抵销西伯的过失,何况竟有这么多呢!”于是下令赦免了姬昌,并授予他“代王征伐”的特权及信物,把军国大事全盘托付西伯,自顾享乐去了。趁此机会,姬昌率兵东征西讨,先后击败犬戎、密须、耆(于+阝)(han),彻底消灭了崇侯虎,并把崇侯虎的封地改称丰邑,将自己的统治中心由岐迁至丰地。姬昌病逝后,其太子姬发即位,便是后来的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中叶,武王起兵伐纣,克商,纣王众叛亲离,不得不于鹿台。

 《周本纪》记载武王胜利后凯旋的情形时说,随同武王同乘一辆车的有三人:“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这里所说的毕公,是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他因追随武王克商受封于“毕”地,亦称“毕公高”。毕地的位置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部。

 周王朝建立后,毕公高及其后裔便以毕地为中心繁衍生息,逐渐因地为氏,号毕氏。作为姬姓贵族的一支,他们与周宗室关系密切,但伴随着分封制引起的不断分化,毕氏逐渐与周宗室疏远而成为独立的一支。

 毕氏封地中有一处地名曰冯邑,所以不排除毕氏中有部分成员“支邑为姓”而改姓冯,但这只是一种揣测。事实上,此时冯姓并不明确,更不占主体,毕氏仍是这一支姬姓后裔的主姓。

 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是晋献公的荣臣,当时晋宫廷内部正围绕继承权展开激烈斗争。献公为转移矛盾,积极对外征伐。全国军队被分作两部,献公亲率上军,太子申生统下军。毕万受封右将军,随献公征战。

 晋军所向披靡,接连吞并了霍国、魏地、耿国。论功行赏,毕万受封于魏地。当时有一位叫作卜偃的算命人曾品评毕万说:毕氏的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的。万,是个满数;魏,也是大名。故一定前途无量。

 毕万受封11年后,晋献公死,久已存在的宫廷矛盾终于爆发。四位公子为争夺王位而混战,致使国力损耗,元气大伤。而毕万一族却日益繁荣,并以新地为氏,成为声名显赫的魏氏。毕万的儿子名武,号魏武子,他一直忠心于亡命公子——重耳。重耳避祸逃亡,魏武子义无反顾地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后来重耳终于在秦国等诸侯的支持下归国继承大位,便是晋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显赫一时。

 到魏武子之玄孙魏献子的时候,魏氏:已与当时晋国的智、赵、韩、中行、范氏并称“六卿”,把持了晋国大权。魏献子之孙魏桓子与赵、韩两家完成了“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这便是战国七雄中的魏、赵、韩三家。

 魏氏立国,毕氏家族自然受益,毕万家族的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居地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部。于是长卿及其后代因城为氏,逐步放弃了毕、魏之姓而改姓冯,史称这支冯氏为冯氏正宗,即河南冯氏。

 二、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春秋时期除毕公高一脉冯姓外,郑国也是冯姓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据《世本》所载,郑国大夫筒子,以善断而名闻诸侯。他在任期间,郑国与周边诸侯的纵横往来、攻战联盟等大事,郑国君主都要向他咨询。筒子广纳贤士,集思广益,其判惭、决策无一不精当,深得郑君赏识。为褒奖筒子的政绩与贡献,郑国君以冯邑封筒子,筒子入居冯邑后,遂号冯筒子。而他的封地冯邑,正是后来并入魏国的冯城。因此,长卿受封冯城之前,冯筒子的后代便早巳在此生活多年,只因筒子的名位远不及毕万及其后裔,所以被忽略或有意淡化了。

 因此,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筒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冯姓迁徙史

 春秋战国时期

 向南,先进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怀王时期(战国后期)冯氏子弟中有一名叫冯郝的,官至楚大夫,是楚国的重臣。一次,宋国内乱,其相惠施投奔了楚王,楚王打算庇护他,冯郝坚决反对。楚王为不伤害双方而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同意冯郝的意见,另一方面却暗自给惠施以封地。冯郝知详情后,愤而离去。抛开冯郝的命运不论,冯郝当是楚地冯姓留史第二人。

 向西,进入了陕西关中等地。神话传说中有一名冯长的人,居于骊山,善观天文之变,精于历算。遗憾的是,冯姓在南方及西

 部早期开发的业绩缺乏系统记载,只能透过重重迷雾而觅得一鳞半爪。

 向北,冯氏进入了山西等地。战国中后期,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西)郡守姓冯名亭,为人果敢而有谋。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名将白起率大军伐魏,两军对战于野王,野王守备不敌而降。由于上党地区与韩国的联系全系于野王一线,因此,野王的失败就使上党虚悬于外。

 冯亭与部下及百姓商议后,决意背秦而举地归赵。赵、韩本是唇齿相依、地缘亲近的邻国,赵国一旦接受上党,便自然卷进秦、魏之间的争斗,以赵、魏合力,秦军必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护上党百姓免遭茶炭。果然不出冯亭所料,赵国在平原君赵胜的大力支持下慨然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上党军民同仇敌忾以抗秦军,上党终于得以保全。但三年后,秦再派左庶长(秦第十等爵,掌兵权)王龅(h6)进攻上党,上党终被攻克。此间上党冯氏中有两支分别迁往秦与魏,并在秦汉之际大有作为,此为后话。

 向东,冯氏进入了齐鲁大地,这一支冯氏即来自上文中所说的魏地。他们很快为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习染,“冯谨客孟尝君”的千古佳话,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王朝统一前后,冯姓在上党地区的一支最为活跃。前文已提及武安君白起伐魏,上党郡守冯亭纳地入赵受封华阳君,从而挫败了白起的东进企图。冯亭的大智大勇,拯救了上党,从此,家族日隆,许多乡里亦归附之,从而形成了冯姓望族。

 尽管冯亭有勇有谋,但关东六国已是夕阳残照,根本不可能持久抵御强秦的大统一趋势。结果,就在上党献地后不久的“长平之战”中,华阳君冯亭与“纸上谈兵”的主将赵括均战死疆场,而其部赵卒40万除200人被“留报赵”外,统统被屠杀。从此,关东六国对秦再也组织不起有力的抵抗了。

 冯亭战死后,其宗族亦分崩离析,大部分北上进入赵国腹地以避战祸,少部分仍留居上党。这一部分留居上党的冯姓人审时度势,看清了六国必然灭亡的趋势,转而”投奔了秦国,并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者有官至右丞相的冯去疾,以及军事将领冯毋择、冯劫等。

 秦汉时期

 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

 秦始皇好巡幸各地,经常奔波在外,秦左相李斯平素多跟从始皇出外,留守咸阳都城的却总是右相冯去疾,始皇对去疾的信任与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冯毋择、冯劫亦得益于这种信任,都在秦军中担任高级将领。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皇帝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者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

 冯去疾等得知真相后,他们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臣的罪行。结果因进谏失败双双被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锄拒绝向赵高一伙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与这二人所不同的是,同时被下狱的左相李斯则暴露了其软弱、自私的本性,他被赵高等人百般戏弄、凌辱后腰斩于市井。

 冯去疾、冯劫被下狱不久,冯毋择率其他子孙隐姓埋名,潜逃他乡,下落不明,关中冯氏亦随之逃散殆尽。

 伴随此起彼伏的秦末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可一世的秦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而上党冯氏入关的一脉,也随之销声匿迹。

 汉承秦制,天下甫定。冯姓经此番劫难,可谓元气大伤。在秦末战争、楚汉战争乃至汉初“无为而治”的一系列大变动中,史册中寻找不到冯姓的任何丰功伟绩。也许,这一段历史的沉默正孕育着冯姓的再度辉煌。

 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另一方面,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也为这种整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

 汉代冯姓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冯姓郡望的逐步形成。两汉时期冯姓的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的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

 汉代冯姓辉煌之发端者为安陵冯氏,其代表人物首推冯唐。

 汉兴置国,出于安全及施政考虑,实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政策:一方面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宗室及大族豪门坐霸一方。汉廷访得代北冯氏为豪杰之后,于是特迁其大部再入关中,定居安陵。冯唐,正是生长于代北而后迁入安陵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冯姓早期主要繁衍于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晋末“永嘉之乱”时开始大举南迁,先后迁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北周至隋统一前后,仍是国家由混乱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口迁移-频繁,各姓族活动区域扩大的时期。以冯氏:郡望之一——弘农而言,西魏之宁州刺史冯宁被认为是弘农郡的开山之祖。早在西汉时代,冯扬便以“万石君”而名噪弘农,冯扬家人丁兴旺,有子八人,至冯勤一脉尤为荣宠。因此,在冯宁之前,弘农冯氏已有人活跃在此地,可以认为魏地冯氏是弘农早期冯姓的直接起源。当西魏的冯宁刺史兴起之时,弘农冯氏已经完成其郡望的形成。

 隋唐以来

 至隋唐,已有南迁至福建省境的。在这一不断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党冯氏,为战国赵华阳君冯亭后裔;出自河南颍川的冯氏,为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杜陵冯氏系西汉左将军冯奉世后裔;长乐冯氏为宜都侯冯参后裔;京兆冯氏为燕王冯宏的后裔;弘农冯氏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后裔;河间冯氏为唐监察史冯师古的后裔。

 唐宋时期,冯氏先后又有两次大举南迁,使冯氏分居于我国江南广大地区,明、清之际遍及全国各地。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山西代州冯氏始迁祖为明初冯有才第五代孙隆奄,今河南西平县冯氏,是明朝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的后代,系明初迁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五百八十余年。

  冯氏家谱

 江苏:

 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

 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

 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

 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

 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

 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

中国伞王毕六福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  2008年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