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班族,时间有限,请问有没有最简单有效的念佛方式?念什么最好?只念阿弥陀佛是否如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我是上班族,时间有限,请问有没有最简单有效的念佛方式?念什么最好?只念阿弥陀佛是否如法?,第1张

第一,每天下班以后,给自己一个修行的时间,半小时也好,1小时也好,在这个时间内排除一切,专心念佛,念完之后念回向偈即可要雷打不动的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今天的功课不完成就不睡觉不吃饭的决心其实少上网一会,少看会电视,这时间都有了

第二,平时在走路,等车或者其他不用动脑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用金刚念(嘴唇动,但不发声的念法)或者心中默念,这样就把本来没用的时间用在了修行上面

第三,实在没有时间的人,可以用"十口气念佛法",然后念回向偈这样大概花不了3分钟时间,这是古代大德为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的王公大臣所开的方便法门,不过我想我们再忙也没有到日理万机的地步吧

如何功夫得力呢印光法师讲的很好,<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念佛的最妙开释,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印祖教导我们的"十念记数法"了,即是以十句佛号为一圈,念到第几句心中都知道;十句完了,再来十句还是这样记、这样念;这样循环往复,也不需记总数,只是十句、十句念得清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这样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心中记是第几句,必须全神贯注,思想都集中在佛号上,如果稍不注意十句当中有一句打闲岔,就不记得是第几句了。所以用习惯的人都觉得有很好的摄心效果,念佛时粗重的妄想少多了,心也就自然清净法喜,再也不像以前随着妄念到处飘。

这是印光法师的十念记数念佛法的具体内容,供师兄参考

一、大师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的时间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大师开示:“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无碍者,宜于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只可小声念,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朗念费力,默持易昏。散持虽亦功德难思,较之摄心净念,何啻天渊。光于此数则,曾颇费研穷。去岁得一巧方便法,书示知己,皆同赞叹。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机用之,皆无不宜,唯益无损。阁下即无须此法,亦当为修净宗不得其门者试之,以普告来哲云。其法在印光文钞第四十五纸第八行下,祈检之。”

该信落款时间写“民六 六月廿三”,但根据大师“印光法师嘉言录题词并序”、“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发刊序”、《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徐蔚如原跋,最早的印光法师文钞是在民国七年出版(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徐蔚如原跋中说“戊午春,以历年搜访所得之文二十二篇,印于京师,是为初编。”),《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三中也介绍“彼遂遍询友人,得其芜稿若干篇,并佛报中所录,排以刷印。今春三月末,持三十本至山访光,又将其余芜稿,一并要去。拟欲将已印未印一并编辑,刻诸枣梨。”据此可以考定三编复丁福保居士书一至书四所署是时间“民六”应是传写之误,正确时间为民国七年(1918年)。这样根据“去岁得一巧方便法”可以推定大师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的时间为民国六年(1917年)。根据大师“其法在印光文钞第四十五纸第八行下”的指示,查阅民国七年徐蔚如居士刻印的《印光法师文钞》,在相应的位置确实有一段关于十念记数念佛的开示,其信就是增广文钞卷一前面的复永嘉某居士书三(内容从“弥陀经当依蕅益要解。衷论诠释,多有任己见,违经旨处,不可依从。”到“当云即浅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圆通,故名常住。”),关于十念记数念佛的开示就接在“当云即浅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圆通,故名常住。”后面,这段开示在1919年和1920的印光法师文钞都保留着,但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则略去了。

二、大师是如何发明十念记数念佛法的?

慈舟法师在“大师教我念佛方法”一文(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中回忆道:“舟因大师十周纪念,想起昔年大师送舟于灵岩为住持时,得大师开示念佛之法,须在心中记一句至十句数,十句再十句,十句再十句,常时如是,不用数珠,若以珠计百千万则可;舟即依教奉行,果然与前数十年,如一人与万人敌之难,若有所释,如是自觉可喜!一人喻正念,万人喻杂念。自后于苏州报国寺见大师时,请问大师此十念法于净土诸经及圣贤录未见出处,大师从何得之?大师笑云:此借用五停心观中数息观以数佛耳。”以此可证明十念记数念佛确实为大师所创,是借用数息观数佛,在念佛的同时还要数佛,使妄想难以产生。

三、大师对十念记数念佛法的阐述

大师对十念记数念佛法的系统阐述在民国七年《印光法师文钞》“与某居士昆季书三”中内容如下: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又一句一句记得清清楚楚。若能从一至十记得清楚,则妄念无从而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当以此为前方便。但用心记,不可掐珠。从一至十,从一至十,不可二十、三十。须知若至二十、三十,则心力不堪,必致受病。如来所示数息之法,亦只从一至十而止。莲宗宝鉴讹作从一至十至百至千至万,为害不小。又此十念与晨朝十念不同,彼以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为一念。彼只可晨朝一用,常用则伤气受病。此则从朝至暮,或声或默、或快或慢,用之无不相宜。但作务之时,便难记清,当蓦直忆念,至作务竟,仍复十念。若一直记觉费力,当从一至五,从六至十。或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随自心力,虽两气三气,并不于中稍停,但心作如是记而已。”

在现在流通的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文钞续编和三编中,系统的开示则见于增广文钞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内容如下: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阿弥陀佛”的正确念法,别再念错了!(转发一次,获福无量)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很多人听僧人或居士念佛号,可能会对“南无”两字较有兴趣,分明写着“南无”,为何要念“那摩”?

      细心一点的人,可能还会发现一个秘密:为什么“阿弥陀佛”的“阿”字,不同人念法也不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乃至影视剧中也很明显),有些念“阿(ā)”,有些念“喔(wō)”,有些念“婀(ē)”,那么哪种念法准确,哪些念法不妥,可有什么讲究?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南无”两个字要念成námó(那摩)。

      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要念“阿(ā)弥陀佛”。

      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阿(ā)”字门,也就是密乘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ā)”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ā)”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

      所有佛经大都从梵文翻译过来,梵文的真言咒语有三个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贤如来现身金刚萨埵的根本咒,这三个字是“唵(ōng)”“阿(ā)”“吽(hòng)”。简略的说:

      “唵(ōng)”的意义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遍满法界。

        “阿(ā)”是:无量无边,无际无尽,生生不息,开发光明。

  “吽(hòng)是:无边威德,无漏果圆,无上成就,迅速成就。

    如果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就有偏差了。“哦(wō或ē)”的发音是嘴部收缩成为一小圈,单从喉部(生死轮)所发出的声音,是轮回的音,轮回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必须要规规矩矩念出“阿(ā)弥陀佛”的清朗音声。

        一切众生既有生命,首先发音的一定是“阿(ā)”,它是开发的、上扬的,示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婴儿所发的第一声以及开始学说话都是“阿(ā)”的发音。

        至于“哦(wō或ē)”音是沉没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说是沉堕的音声。即如念唱华严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ā)”字开端,到“陀“字完结,便是咒音的“声明”内义。

  持名念佛的法门,如果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也就够了。人在临命终时,气息将绝,这四个字也念不出来时,就系心一缘,“阿(ā)……”也就够了,绝对够了!

我说此话绝对负责任,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但千万记住,系心一缘在“阿弥陀佛”的这个“阿(ā)”字。甚至这一声也来不及念,念不出声了,就要断气了,那就不要出声,只要忆念就够了。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间与空间。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无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

  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

        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

  那么,那光从哪里来?从跟见的电灯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间的能源而来的。

    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

        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锣鼓经是中国汉族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打击乐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演奏出来,就形成一套套的锣鼓点。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简称锣经。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所谓“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匡”代表大锣、“七”代表铙钹等,所以慢长锤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鼓:大——右揵击鼓

八——左揵击鼓

巴——双揵重击

嘟——双揵快速轮奏

板:扎——板独奏

衣——板轻击

乙——休止

大锣:仓——大锣、小锣和铙钹齐奏

顷、空——大锣、小锣和铙钹轻奏

匝——大锣、小锣和铙钹闷奏

匡——大锣独奏,一般用于更鼓,鸣金。

小锣:台——小锣重击

令——小锣轻击

铙钹:才——小锣和铙钹重击

七——铙钹轻击或独奏

扑——铙钹闷奏

我是上班族,时间有限,请问有没有最简单有效的念佛方式?念什么最好?只念阿弥陀佛是否如法?

第一,每天下班以后,给自己一个修行的时间,半小时也好,1小时也好,在这个时间内排除一切,专心念佛,念完之后念回向偈即可要雷打不动的坚持,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