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的人物简介
(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会》之鲁肃。
(1811~1880),谱名程闻檄,字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祖籍安徽省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清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享名后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绪年间曾掌三庆班,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擅演《群英会》《镇潭州》《八大锤》《战长沙》《华容道》《战太平》《取成都》《龙虎斗》《举鼎观画》《文昭关》《捉放曹》等,亦能反串花脸《白良关》尉迟恭等。他与春台班余三胜、四喜班张二奎,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妻室庄氏无后嗣,收养两侄,一名章圃为养子,一名章瑚为从子。仅章圃入梨园,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仅长子章遵孔从艺,幼入李铁拐斜街的小荣椿社,排名春德、与杨小楼(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继先,为俞振飞、叶盛兰之师。 (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
卢胜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说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考试不中遂入梨园,初演即为程长庚赏识,约其入三庆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所演老生戏讲究剧情戏理,尤擅孔明戏,有“活孔明”之誉。由于文化高,不仅熟读史书,钻研文学,且通透戏场,极善编剧,三庆班所演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门阵》及《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一生所编剧本,大都流传至今。因剧本为一台戏之根本,故人称其“卢台子”。可谓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为程长庚得力辅弼,卢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 (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徐策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河》之武吉,为人所称道。 (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杨月楼(1844~1890),谱名久先,从艺后改名久昌,字月楼。其父杨二喜,为清道光年间徽班武旦演员。相传咸丰年间,二喜携子由家乡怀宁进京,于天桥卖艺,为“忠恕堂”张二奎赏识,遂聘二喜为教师,收久昌为弟子,排名玉楼,与俞玉笙(即俞菊笙,为俞振庭之父)为师兄弟。月楼体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文以《打金枝》《金水桥》《回龙鸽》《五雷阵》等奎派戏见长。武戏《长坂坡》《恶虎村》《贾家楼》等为杰作。
因演《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的猴王孙悟空,故有“杨猴子”绰号。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咸丰末年满师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华堂”课徒授艺。同治末年赴沪演出,轰动上海滩。张二奎过逝后,他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光绪四年(1878)底,由程长庚呈请,杨月楼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故后月楼接任掌三庆班达10年之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经张淇林保荐,与王楞仙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顺胡同寓所,年仅47岁。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按氏家谱排名嘉训,后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
谭鑫培(1847~1917),谱名金福,字鑫培,号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岁随父迁居京城,11岁入小金奎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百代唱片公司为其灌制了七张半宝石唱盘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1917年5月10日晚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中间的一位)扮演《群英会》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别名炘,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位于宣南小安澜营,后改“岫云堂”,遂有“岫云主人”之称,小香为其艺名,有时亦写为“小湘”。祖籍江苏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于苏州吴县,幼随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初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生。擅演《拾画·叫画》《惊梦》《乔醋》《奇双会》《举鼎观画》《玉堂春》《石秀探庄》《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镇潭州》《取南郡》等,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所饰周瑜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誉。清光绪三年(1877)卖掉房产,南返苏州颐养天年。据曹心泉、王瑶卿等撰《徐小香专记》文载,徐氏故于民国初年(亦有说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儿,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云,工昆旦与花衫。小香弟子颇多,以程继仙最为神似。 (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园会》之罗敷。
时小福(1846~1900),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顺胡同,祖籍江苏吴县,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岁随父母来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能戏极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誉一时。与孙菊仙、穆凤山合演《二进宫》一时无双。亦能演小生戏《孝感天》《雁门关》《打金枝》等。常于春台、四喜、三庆各班演出。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与孙菊仙、李燕云、李连仲四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曾以旦角演员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此“八仙”与其师时小福同样嗜酒,且均海量,人称“醉八仙”。每年重阳日,此八位弟子必来师府祝贺,人称“八仙庆寿”。据传小福演戏常以白酒饮场。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国联军兵扰惊吓,于农历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年55岁。后葬于永定门外。其女为陈德霖继室;四子时慧宝,为著名老生,亦是梨园界的书法家,位于樱桃斜衔的“北京梨园公益会”之馆额“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至今尚存。 (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闺房乐》《盘丝洞》《得意缘》《玉玲珑》《胭脂虎》《浣花溪》《彩楼配》《二进宫》《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戏路极为宽广。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30多岁就掌四喜班。其弟子众多,最有成就的当属余紫云。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享年41岁。妻室为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学老生后改小生,最终归旦行继承父艺,惜23岁时患大头瘟病故,其子梅兰芳年仅3岁。至梅葆玖,为四代梨园世家。 (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
余紫云(1855~1910),原名金梁,字艳芬,号砚芳,乳名昭儿,寓所名胜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李铁拐斜街。祖籍湖北罗田,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紫云生于清咸丰五年农历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随父来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之青衣戏。其戏路极宽,尤精跷工。同光年间搭四喜班,擅演《彩楼配》《三击掌》《赶三关》《梅龙镇》《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芦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桥》《二进宫》《虹霓关》《宇宙锋》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弹自唱享誉一时。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因不应堂会,得罪某巡城御史,并由此年始辍台罢演。遂改以鉴赏古董为生,造诣甚高,古董界颇为知名。青年旦角演员常登门拜访请益,其中以王瑶卿受益最多。宣统二年(1910年)辞世,享年56岁。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 (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
朱莲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祖籍江苏元和,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盘秋》《双拜月》《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小放牛》《挑帘裁衣》等。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曾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子有陈德霖等。 (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训子》之康氏。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借东风》而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与程长庚同乡,遂入三庆班。初演《天水关》之孔明,颇受赞誉。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视,故缺少老旦演员,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长,并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凡老旦应工之戏,无一不会,尤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等最为拿手。与张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饰佘太君,为时小福配演《探寒窑》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誉一时。其唱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最为出色。 (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刘赶三(1817~1894),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连赶三处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学老生,下海后入京搭永胜奎班,后入三庆班,从郝兰田学艺,常演《金水桥》《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园会》《武家坡》《天水关》等老生戏,艺宗张二奎。因当时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争相聘请,曾搭嵩祝、和春、春台、四喜、双奎、承庆、九和成、胜春奎、永胜奎等诸班。擅演《老黄请医》《绒花记》《连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灯》《入侯府》《下河南》《贪欢报》《一两漆》《双摇会》《双沙河》《红门寺》《鸿鸾禧》等诸多剧目。尤精婆子戏,如《送亲演礼》《浣花溪》《变羊记》《拾玉镯》《铁弓缘》《玉玲珑》《金玉坠》《普球山》《思志诚》等。其《探亲家》名噪京师,每演此剧骑真驴上台,必叫满堂。入内廷演此剧,被破例允其牵驴进宫。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隽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剧界颇有威望,曾被选为精忠庙首。他与杨鸣玉、黄三雄为第一代京剧丑角代表人物。光绪二十年农历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岁。其弟子多为旦角,如王顺福、张梅五、张芷芳等,丑角仅罗百岁(罗寿山)一人。 (后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
杨鸣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排行为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清嘉庆二十年农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争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李二(鸿章)先生是汉奸”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指京剧史上有一幅闻名遐迩的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该图是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的。
作品简介
"同光名伶十三绝",画师是参照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之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所扮演的剧中人物绘画出来,个个栩栩如生,显示出画师的深厚功力。
这幅画的面世,正值京剧盛世的历史时期,这对了解当时演员的扮相、服饰及前辈艺术家的风采,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作品内容
现将"同光十三绝"所绘之演员和他们扮演的角色,按生、旦、丑行当分别介绍:
1、 程长庚(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会》之鲁肃。
程长庚(1811~1880),谱名程闻檄,字玉珊,号荣椿,乳名长庚。祖籍安徽省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为程氏51代裔孙。清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间入京,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享名后寓所名"四箴堂"。同治、光绪年间曾掌三庆班,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擅演《群英会》、《镇潭州》、《八大锤》、《战长沙》、《华容道》、《战太平》、《取成都》、《龙虎斗》、《举鼎观画》、《文昭关》、《捉放曹》、《鱼肠剑》等,亦能反串花脸《白良关》尉迟恭等。他与春台班余三胜、四喜班张二奎,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妻室庄氏无后嗣,收养两侄,一名章圃为养子,一名章瑚为从子。仅章圃入梨园,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仅长子章遵孔从艺,幼入李铁拐斜街的小荣椿科班,排名春德、与杨小楼(春甫)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继先,为俞振飞、叶盛兰之师。
2、 卢胜奎(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
卢胜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说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爱戏曲,常与剧界人士交往,因考试不中遂入梨园,初演即为程长庚赏识,约其入三庆班。入剧界后隐去真名,时张二奎正值红极之时,便取"胜奎"为艺名。所演老生戏讲究剧情戏理,尤擅孔明戏,有"活孔明"之誉。由于文化高,不仅熟读史书,钻研文学,且通透戏场,极善编剧,三庆班所演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即出其手。演薛仁贵征东事之《龙们阵》及《法门寺》(又名《郿坞县》或《朱砂井》)等,据传亦为卢氏所编。一生所编剧本,大都流传至今。因剧本为一台戏之根本,故人称其"卢台子"。可谓最早的京剧剧作家,为程长庚得力辅弼,卢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
3、 张胜奎(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张胜奎(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曾于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胜之法,嗓音虽不冲,但唱腔流利曲折。精于说白、做工。其念颇带情感,做派神态逼真,擅演忠臣义士一类"衰派老生"角色。如《跑城》之徐策、《四进士》之宋士杰、《清风亭》之张元秀。亦能演丑角戏,所演《渭水河》之武吉,为人所称道。
4、 杨月楼(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杨月楼(1844~1890),谱名久先,从艺后改名久昌,字月楼。其父杨二喜,为清道光年间徽班武旦演员。相传咸丰年间,二喜携子由家乡怀宁进京,于天桥卖艺,为"忠恕堂"张二奎赏识,遂聘二喜为教师,收久昌为弟子,排名玉楼,与俞玉笙(即俞菊笙,为俞振庭之父)为师兄弟。月楼体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仪表堂堂,有"天官"之誉。文以《打金枝》、《金水桥》、《回龙鸽》、《五雷阵》等奎派戏见长。武戏《长坂坡》、《恶虎村》、《贾家楼》等为杰作。
因演《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的猴王孙悟空,故有"杨猴子"绰号。杨、俞为张二奎左膀右臂,一时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称。咸丰末年满师后,在京很少露演,自立"忠华堂"课徒授艺。同治末年赴沪演出,轰动上海滩。张二奎过逝后,他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底,由程长庚呈请,杨月楼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故后月楼接任掌三庆班达10年之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经张淇林保荐,与王楞仙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一故于宣南右顺胡同寓所,年仅42岁。在其弥留之际、托孤于盟弟谭鑫培,望精心培育其子三元(即杨小楼)成才,并嘱三元拜在谭氏膝下为义子,按氏家谱排名嘉训,后成为一代国剧宗师。
5、 谭鑫培(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
谭鑫培(1847~1917),谱名金福,字鑫培,号望重,寓所名"英秀堂"。祖籍湖北省江夏县大东门外田家湾。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岁随父迁居京城,11岁入小金奎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05年,丰泰照相馆于琉璃厂的土地祠,为其拍摄了《定军山》片段,该片成为中国**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百代唱片公司为其灌制了七张半宝石唱盘传世,计《卖马》、《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庆顶珠》各半张。其弟子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5人。1917年5月15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6、徐小香(中间的一位)扮演《群英会》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别名炘,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位于宣南小安澜营,后改"岫云堂",遂有"岫云主人"之称,小香为其艺名,有时亦写为"小湘"。祖籍江苏常州,清道光十一年月初十生于苏州吴县,幼随其父(清某部郎官)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其父故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初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因其扮相富丽,故不演"穷生"。擅演《拾画·叫画》、《惊梦》、《乔醋》、《奇双会》、《举鼎观画》、《玉堂春》、《石秀探庄》、《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镇潭州》、《取南郡》等,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所饰周瑜为其拿手,有"活公瑾"之誉。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卖掉房产,南返苏州颐养天年。据曹心泉、王瑶卿等撰《徐小香专记》文载,徐氏故于民国初年(亦有说卒于1882年或1902年)。其弟徐金儿,字逸仙,亦工小生;其子徐如云,工昆旦与花衫。小香弟子颇多,以程继仙最为神似。
7、时小福(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园会》之罗敷。
时小福(1846~1900),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亦曾居住百顺胡同,祖籍江苏吴县,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岁随父母来京,后入四喜班名旦郑秀兰之"春馥堂" 从徐阿福习昆旦兼皮黄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能戏极多,曾以《三娘教子》享誉-时。与孙菊仙、穆凤山合演《二进宫》一时无双。亦能演小生戏《孝感天》、《雁门关》、《打金枝》等。常于春台、四喜、三庆各班演出。曾一度继梅巧玲掌四喜班。清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与孙菊仙、李燕云、李连仲四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曾以旦角演员身份,破例被委任精忠庙庙首。中年后于意所刻意授徒,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著名者有张云仙、张紫仙、吴菱仙、吴蔼仙、陈霓仙、陈桐仙、王怡仙、江顺仙,此"八仙"与其师时小福同样嗜酒,且均海量,人称"醉八仙"。每年重阳日,此八位弟子必来师府祝贺,人称"八仙庆寿"。据传小福演戏常以白酒饮场。庚子年已卧床不起,又遭八国联军兵扰惊吓,于农历五月十三十日病故寓所,后葬于永定门外。其女为陈德霖继室;四子时慧宝,为著名老生,亦是梨园界的书法家,位于樱桃斜衔的"北京梨园公益会"之馆额"梨园新馆"及门楣上的"梨园永固"即为其所书,至今尚存。
8.梅巧玲(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擅演演《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闺房乐》、《盘丝洞》、《得意缘》、《玉玲珑》、《胭脂虎》、《浣花溪》、《彩楼配》、《二进宫》、《思凡》、《百花亭》、《小宴》、《密誓》等,戏路极为宽广。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30多岁就掌四喜班。其弟子众多,最有成就的当属余紫云。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享年41岁。妻室为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为著名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初学老生后改小生,最起归旦行继承父艺,惜23岁时患大头瘟病故,其子梅兰芳年仅3岁。至梅葆玖,为四代梨园世家。
9、余紫云(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
余紫云(1855~1899),原名金梁,字艳芬,号砚芳,乳名昭儿,寓所名"胜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李铁拐斜街。祖籍湖北罗田,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紫云生于清咸丰五年农历乙卯七月初七日,幼随父来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之青衣戏。其戏路极宽,尤精跷工。同光年间搭四喜班,擅演《彩楼配》、《三击掌》、《赶三关》、《梅龙镇》、《梅玉配》、《祭江》、《玉堂春》、《芦花河》、《打金枝》、《孝感天》、《金水桥》、《二进宫》、《虹霓关》、《宇宙锋》等。因善琵琶,演《昭君出塞》,自弹自唱享誉一时。光绪二十五年病故,享年45岁。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
10、朱莲芬(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
朱莲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祖籍江苏元和,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为"景春堂"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三怕》、《盘秋》、《双拜月》、《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小放牛》、《挑帘裁衣》等。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曾享誉剧坛。且擅长书画。弟子有陈德霖等。
11、郝兰田(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训子》之康氏。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借东风》而闻名。清道光、咸丰年间来京,因与程长庚同乡,遂入三庆班。初演《天水关》之孔明,颇受赞誉。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因当时老旦唱腔平淡,表演呆板,不被重视,故缺少老旦演员,郝氏便自改老旦,吸取各家老旦之长,并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凡老旦应工之戏,无一不会,尤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遇后·龙袍》等最为拿手。与张二奎、梅巧玲演《四郎探母》饰佘太君,为时小福配演《探寒窑》王夫人等,相得益彰,享誉一时。其唱高亢有力,苍老深沉。念白犹如老妇一般。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以龚氏最为出色。
12、刘赶三(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
刘赶三(1817~1894),原名宝山,别名迁升,字韵卿,号芝轩,寓所名"宝身堂",位于宣南韩家潭。因其艺高,常被多处邀请,连赶三处乃为常事,为此被讽为"赶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刘赶三"为艺名。人们常呼其为"赶三儿",晚年则称其为"老赶"或"赶公"。祖籍天津,票友出身,初学老生,下海后入京搭永胜奎班,后入三庆班,从郝兰田学艺,常演《金水桥》、《打金枝》、《三娘教子》、《桑园会》、《武家坡》、《天水关》等老生戏,艺宗张二奎。因当时老生名角如林,遂改丑角。享名后各班争相聘请,曾搭嵩祝、和春、春台、四喜、双奎、承庆、九和成、胜春奎、永胜奎等诸班。擅演《老黄请医》、《绒花记》、《连升店》、《十八扯》、《花子拾金》、《瞎子逛灯》、《入侯府》、《下河南》、《贪欢报》、《一两漆》、《双摇会》、《双沙河》、《红门寺》、《鸿鸾禧》等诸多剧目。尤精婆子戏,如《送亲演礼》、《浣花溪》、《变羊记》、《拾玉镯》、《铁弓缘》、《玉玲珑》、《金玉坠》、《普球山》、《思志诚》等。其《探亲家》名噪京师,每演此剧骑真驴上台,必叫满堂。入内廷演此剧,被破例允其牵驴进宫。其嗓音清亮响堂,白口清脆爽利,表演冷隽诙谐,所演人物无不幽默风趣。常于台上抓哏,嘲讽权贵,抨击时弊。在剧界颇有威望,曾被选为精忠庙首。他与杨鸣玉、黄三雄为第一代京剧丑角代表人物。光绪二十年农历七月初一病故,享年77岁。其弟子多为旦角,如王顺福、张梅五、张芷芳等,丑角仅罗百岁(寿山)一人。
13、杨鸣玉(后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诚》之闵天亮。
杨鸣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俪笙,号鸣玉,乳名娃子,排行为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甘泉县,清嘉庆二十年农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习昆生,后改丑行。入京后曾搭和春、双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专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所演《盗甲》、《问探》、《访鼠》、《芦林》、《惊丑》、《扫秦》、《相梁刺梁》、《拾金》、《借靴》、《打花鼓》、《荡湖船》、《思志诚》等,均堪称杰作。尤与曹春山合演《教歌》、《拐儿》被誉为双绝;与朱莲芬合演《下山》、《活捉》享誉一时。甲午战后,清廷签订卖国条约,曾流传"杨三(鸣玉)已死无苏丑,李二(鸿章)先生是汉奸"之说,足见其影响之深。他为人耿直,不苟世俗,为后人所赞誉。 "同光名伶十三绝",绘有老生、武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是当时各行当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当时净角能称绝者不少,如何桂山、穆凤山、钱宝峰、徐宝成、庆春圃、黄润甫、金秀山等,画中未绘入一人,据传因绘者不善勾画脸谱所致。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 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 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现代文阅读答案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现代文阅读答案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 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呦,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现代文阅读答案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文章现代文阅读答案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出自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答>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 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现代文阅读答案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阅读答案。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宜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现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今天的社论带给我们的是中国命名习惯的变迁史!希望能帮到你。
据统计,2018年,我国新生儿姓名用字中,三字姓名占主导,占929%;其次是双字姓名,占46%由于中国人的生活特点,完全可以判断,现在中国人除了姓以外,普遍使用双字名,也就是说,“一字姓、二字名”是新中文名的主要格局。
其实,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在的“双字名字”远远多于“单字名字”。这可以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字名”不好,而是大多数父母通常希望给孩子的名字提供更多的信息。除此之外,为了避免重名,父母更喜欢用“二字名”,因为这样更好命名。
但如果仔细思考历史,似乎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像中国古代一样,“单名”是主流。
如果你不相信我,我给你举个例子。《三国演义》,很难找到有两个名字的名人。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典韦、孙权、周瑜、诸葛亮都是“单名”;这个词的名字好像是隐者,比如黄。
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的。
但是唐朝呢?好像有点不一样。有单名,李志,还有尉迟恭。还有另外两个名字,李隆基、尉迟恭和程知节。明朝也是如此。有很多单字名和双字名。大多数皇帝都有两个字母的名字。部长们在哪里?有两个名字,刘伯温,李善长,胡。还有字名,徐达,蓝玉,唐河。
那么,中国人的生活是如何从“单身”变成“双职工”的呢?
总的来说,从古代到西汉,一个字和两个字的名字都差不多。西汉末年到魏晋,主要使用一字之名。从南北朝到近代,主要使用两个字的名称。现代也用三个字。
汉武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后来改了。
其实一开始汉族人的名字都是以“单”为主。汉朝有几个皇帝取了两个字的名字。后来甚至还特意改成了单字名。赵迪、宣帝、宣帝和平帝的早期名字分别是“兵”和“稷下”。但后来又改成了傅、荀、涓三个单名。显然,“单名”不仅是当时的主流,而且在某些方面更“合适”。
为什么?首先大家要知道,你现在能听到的名字都是杰出人士。很多年轻人读书不多。比如说朱元璋的朱家。在改名之前,他被称为朱崇巴,他的父亲朱,他的祖父朱楚一。有人说这是元朝蒙古人对汉人的暴政。其实这是不对的。年轻人没文化,习惯这样命名。很多人的名字在宋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中也是这样的。
除了朱棣,明太祖还有两个名字。
汉朝的皇帝不仅喜欢一个字的名字,有时还会用生僻字。其实一个原因是为了让普通人更容易避免禁忌。这是中国古代非常独特的习俗。这就意味着在说话和写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君主尊老的禁忌。人们可以用别的词来代替,或者故意省略这个词。当然,禁忌通常仅限于君主的真名和对长辈的尊重。字体大小的禁忌不是很常见。
皇帝要注意自己的名字,不要随便,因为你的名字是写出来的,一般人是不能用的。所以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皇帝会使用单一的名字,很多都找不到一些奇怪的字,比如汉高祖的刘钊,汉高祖的刘缵。
禁忌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这是清朝皇帝名字的禁忌。
“闻古代皇帝的名字既难知又易讳。很抱歉几乎所有人都给罪犯写信。更是神神秘秘。如果一切都是禁忌,前者是可以原谅的”——韩曙。《宣帝纪》
同时对于下面的人也是一样的。两个字自然更容易犯忌讳。体制内的读者绝对不会碰这种霉运。
奇怪的是,王莽大乱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秩序,“中国不应该有两个名字”。王莽要的是恢复过去,改革制度。他认为“秦以前,人名恢复,人名数量减少。因此,他禁止“复辟”这个名字。虽然王莽的迷茫没有持续多久,但是一个单一的名字已经在这个社会流行起来。王莽此举无疑加剧了“单名”的热度。
游荡的愚蠢
然而,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只能使用单个名称。重复这个名字很容易。金朝末年,中国有南北五乱。很多礼仪没有那么严格。重名越来越多。东晋末年,上流社会流行一种特殊的双名:名和虚字。如果在一个名字后面加一个“智”,在一个名字前面加一个“道”和一个“僧”。以及家谱的维护。当时很多人习惯用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资历,另一个字则随意使用。后来的习惯是双字名字越来越多。
当然,这给“禁忌”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到了宋代,避讳法生效,皇帝的避讳词数量剧增。说:“皇帝是秀才,所以礼仪官商量,每当要多的时候,殿里就有50个忌讳字。试卷发下来,涉及到小问题,学者都不敢用。如果他们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通常会秘密进行。”
据说宋代比较宽松,但禁忌极其严格。
听着,对一个读者来说不容易。一堆字都不会用。如果用错了
明清时期,程、朱在科学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谱牒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所以重名越来越多,因为方便家族管理。再加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达到顶峰,人口激增。清朝中期,多达4亿人。不能同姓同姓,这太明显了,于是重名开始增多。虽然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导致了传统宗法制度的灭亡,避免了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双重名增多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这个时候禁忌这么严太麻烦了,所以也是“移风易俗”。当使用这两个字中的一个时,明朝的名字是不忌讳的。这声音近到可以叫名字了。没必要忌讳。所谓“二人不偏讳,直言不讳”,所以太子可以和皇帝分享。
即使是现在,也有了新的以母姓为父命名的方式,所以甚至出现了很多四字名。
同光十三绝的人物简介
本文2023-10-22 15:26: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