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姓主要的分布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竺姓主要的分布地方?,第1张

起源主要有五:①出自竹姓,东汉竹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姓苑》等所载,东汉枞阳侯竹晏之后,以其为名贤伯夷、叔齐后裔,乃于竹姓下加二为竺姓。②出自东汉之前。山西侯马所出土战国盟书上已有竺姓;又据《汉书·西域传》所载,西汉宣帝时有谒者竺次,均早于东汉。③出自天竺,以国名为氏。据《尚友录》所载,汉时西域天竺国(今印度)胡人,定居中国后有以国为氏者。④出自他族。今满族中有竺姓。⑤以地名为氏。据《太平图话姓氏综》载,竺姓有因居地而来者。 始祖:竹晏(竺晏)。 迁徙: 竺姓最初产生要早于东汉竹晏,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排除上述起源二中所提到的其它源流,尚有其它一些资料可作为佐证。如《后汉书·窦融传》有竺曾、竺婴兄弟,均为东汉初人,竺曾功封助义侯,从时间上分析,其存在时间不应晚于竹晏,故竹晏所传是竺姓组成之重要一支,而非竺姓全部。据有关资料所载,竺姓望出东海,表明竺姓曾长期繁衍于今山东、江苏间地,在今山东郯城与江苏涟水间形成大族,后世广播于各地之竺姓多由此郡分衍而出,是故后世竺姓有以东海为其郡望堂号的。东汉时已有竺姓落籍于今山东莒县,据传他们是竹晏之后。魏晋南北朝时,竺姓由于避难、仕宦、逃亡、谋生等原因而渡江南下,进入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隋唐两代,竺姓之主源繁衍于今江浙一带,并以此为中心向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播迁。宋元之际,江浙之地已非净土,战争之风云笼罩,夷国之铁骑践踏,南国百姓不堪战争之苦,纷纷向江西、福建、广东等地逃亡,而江浙之竺姓亦概莫能外,随逃亡之队伍进入上述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竺姓有移居台湾者。清道光年间以后,大上海崛起于长江三角洲,浙江宁波等地有竺姓赴上海淘金,进而落籍该地。大陆解放前夕,浙江奉化等地之竺姓有移居宝岛台湾者。历时光飞逝,竺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竺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等省为多。目前竺姓人口列全国第271位。 郡望: 东海郡 秦置,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所在郯(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北),南朝齐移治涟口(即今江苏涟水),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江苏宿迁以北地区。 东莞郡 汉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治所在莒(即今山东莒县),后改名东安,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地。 堂号: 枞阳堂 汉竺晏,本姓竹,由竺晏开始改姓竺,封枞阳侯。 化乡堂 宋竺大年,沈焕入室弟子,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其它堂号:郡望堂号:东海、东莞。 名人: 竺夔,南朝宋臣。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少帝景平元年(423)为青州刺史,镇东阳城。北魏遣六万军围城,而城内守军只千五百人,坚守百余天,杀北魏军无数,至援军赶到,他以固守功,封建陵县男。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竺大年,宋学者。字耕道,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为沈焕入室弟子,长于说《礼》,乡人皆化之,著有《礼记订议》。 竺绍康(1878-1910),清末民主革命者。浙江嵊县人,字酌仙。早年在家乡组织平阳党(又称平洋党)后与王金发等结为生死交,从事反清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绍兴大通学堂学习,曾一度与吕逢樵等主持该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三十三年秋瑾与徐锡麟商定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他被任为光复军分统,事败,遭通缉。后避往上海,联络陈其美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其他竺姓名人有汉大臣竺曾;明大臣竺渊等。近当代竺姓名人有英烈竺清旦、竺时英,国民党将领竺鸣涛,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数学家竺苗龙,物理学家竺乃宜,电子学家竺松,电气专家竺子芳,机械专家竺良甫,结构工程专家竺存宏,能源专家竺为民,地质学家竺国强,林学家竺肇华,实业家竺梅先、竺延风,行政管理专家竺柏春,历史学家竺培芬、竺柏松,外国语专家竺一鸣,图书馆学家竺陔南,美术教育家竺士慧,书法家竺波、竺能祥,越剧演员竺水招,皮划艇裁判员竺爱尔等。 附:竺姓高僧 竺法兰,东汉时中天竺(今印度中部)高僧。能诵佛经数万章,为当时天竺学者奉为大宗师,是汉地外来沙门竺姓第一人。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景泰等奉使入天竺寻访佛法,蔡愔趁机邀请摩腾、法兰来汉地传佛。永平十年(67),法兰与蔡愔、迦叶摩腾等同赴长安,因门人弟子苦留,稍晚才至洛阳。明帝为他们建白马寺。法兰至中国不久,即学会了华语,并着手翻译蔡愔等取回的梵经。竺法兰所译佛典,计有《十地断法》、《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后因战乱散失,流传者仅《四十二章》经一部,约二千余言。法兰后卒于洛阳。 竺佛朔,东汉僧人。原天竺人。桓帝时到洛阳,将梵本《道行经》译为汉文。此为一卷本,与支谶所译十卷本《道行经》不同。近人有谓十卷本《道行经》应为竺佛朔与支谶共译。光和二年(179)十月在洛阳与支谶共译《般舟三味经》。 竺法护(约239-约316),西晋僧人、佛经翻译家。又称昙摩罗刹(Dharmaraksa),月氏国人,世居敦煌郡,八岁出家,拜印度高僧为师,随师姓“竺”,天资聪明,读经能日诵万言。为了立志于求学,不辞辛劳,万里寻师,不但精通六经,且涉猎百家之说。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寺院、图像、佛像等,普遍受到崇敬,然《般若经》等部的经典还在西域,未能完全传布于中国。竺法护发愤立志弘法,随师游历西域诸国。据载,他能通达西域三十六国语言,熟谙印度、西域各国的字体、发音等,具备这样的能力,确立了他翻译经典的基础。竺法护为求《般若经》,随师从敦煌经西域南道,先往于阗国,再到疏勒,转往西域北道,经龟兹而回敦煌,完成西域一周之旅。大致游历了安息、月氏、大秦、剑浮、龟兹、于阗、疏勒、鄯善、焉耆、匈奴、鲜卑等十几个地方。依传记所载,他携带大批胡本回中原的途中,从敦煌到长安之间,随时随地都在从事译经工作。总计一生游化二十余年,在武帝太康五年(284)译出《修行道地经》、《阿惟越致遮经》,其后,直到怀帝永嘉二年(308)为止,共有二十多年,就是他在长安积极从事翻译事业的颠峰时期。竺法护从最初译经到晚年,在译经事业上得到许多得力助手,如聂承远、聂道真、帛元信、竺法首、陈士伦、孙伯虎、虞世雅等人,都担任润笔译校的工作。总计竺法护翻译的经典共有一百五十四部三百零九卷(《出三藏记集》载),其中,流传较普遍的是《方等泥洹经》、《光赞般若经》、《渐备一切智经》、《舍利弗悔过经》、《普曜经》等。竺法护的晚年,世局动乱,以七十八高龄圆寂,终其一生心力从事译经大业,是一位伟大的译经家。 竺法雅,东晋僧人。河北河间人。与道安共事佛图澄。少时善于外学,及长乃精通佛义,官宦仕子等多来请益。师风釆洒落,善知机要,外典与佛经递互讲说,与道安、法汰,共同披释解疑,揭示经典之宗要。后立寺于高邑(河北柏乡),受教之徒众数百。每与康法朗以佛经中所说事、理等法数、名相配于外典,而为信众解说,此称格义。至毗浮与昙相等人,亦以此教导门徒。其法一时颇为风行。而道安以此法常违佛理真义,故禁其徒众引用,后遂衰止。 竺法汰(320-387),东晋僧人。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师承佛图澄。后率弟子昙壹、昙二等四十余人到江南,住建康(今江苏南京)瓦官寺。晋简文帝请讲《放光般若经》听者千数。在般若学说方面与竺法琛主张相同,《中论疏记》载其论曰:“夫无者,何也?壑然无形,而万物由之而生者也。有虽可生,而无能生万物。故佛答梵志:四大从空生也。”著有《本无论》、《中论疏记》等。 竺法调,东晋僧人。身世不详,或说是天竺人。住常山寺,是名僧佛图澄弟子。法调生性纯朴,厌恶世俗,曾入深山,宿于虎窟中,虎避之而去,以此受到当地人的礼敬。法调在山民中传佛教,宣扬“天地久长,尚且崩坏”,何况凡人,应当“荡除三垢,专心真净”。颇得到山民信仰。译《法镜经》、《十慧》等佛经。后卒于深山。 竺道祖(-419),东晋僧人。慧远弟子,与释道流合编《众经录》四卷,分《魏世经录目》、《吴世经录目》、《晋世杂录》、《河西经录目》(一名《凉录),各一卷。另有《汉录》一卷,专录汉代译经,首创断代之例。 竺法崇,东晋僧人。生卒年不详。少入佛门,敏而好学,笃志经呪。初游湘州麓山,后还剡之葛岘山。与孔淳之为友。后卒于山中。有诗一首,见《高僧传》本传。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竺僧度,东晋僧人。生卒年不详。俗姓王,名晞。东莞(今山东莒县)人。幼年与同郡杨苕华订婚约,后僧度出家,苕华作书与僧度,并赠诗五首。度答书五首,今存一首,见《高僧传》本传。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竺昙林,东晋末襄阳僧人。曾作民谣三首,预言刘裕破桓玄事(见《宋书·五行志》),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竺道馨,晋尼。籍贯不详。杨氏女。幼出家,住洛阳东寺。研究理味,老而弥笃。雅能清淡,尤善小品。后被以药毒死。 竺道生(355-434),晋宋间僧人。俗姓魏。原籍巨鹿(今河北平乡),后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年从竺法汰出家,改姓竺。后师从鸩摩罗什,为其四大弟子之首。其主张顿悟成佛,认为只要充分体会佛说道理,即可成佛。著有《妙法莲华经疏》二卷等。 竺佛念,十六国前秦僧人、佛经翻译家。凉州(今甘肃武威)人。少年出家,通达聪敏,讽习佛经,并流览百家之书,精通文字训诂之学和梵语。前秦苻坚建元中,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在道安主持下从事译经。当时名僧皆不能传译,于是共推举佛念。建元二十年(384),武威太守赵正再次组织译经,由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执梵本,佛念译为汉文,道安等校定,历时两年,译出《增一阿含经》四十一卷、《中阿含经》六十卷,流传于世。慧皎云:“二含之显,念宣译之功也。自安世高、支谦以后,莫逾于念。自苻、姚二代,为译人之宗”(《高僧传》卷一)。后病卒于长安。

东海郡:汉代的东海郡,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东魏及隋唐的东海郡,相当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竺」源出

竺(Zhú)姓源出有二:1、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生。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2、源于古印度,属于外来姓氏。据《姓苑》和《汉书·西域传》等记载,古代印度称天竺国,有天竺僧人来中国传教,以国名“竺”为姓。后来,中国僧侣有的随印度僧人学经,也随师父之姓,成为竺姓。通常认为汉代宣帝时竺次为中国竺姓始祖。

得姓始祖

竺次。提起“竺”这个字,大家要联想到古代的天竺国。而实际上我国的竺氏也的确来自天竺国。他们跟中国的关系根深蒂固,大约已经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所谓“天竺”,就是印度的古称,亦作天笃、身毒等名。竺姓中国人,因为来自古老的印度,所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也是深厚无比,丝毫都不比土生土长的姓氏逊色。头一个自印度到中国来开基的姓始祖,就是汉宣帝时以谒者身份来华的竺次,故竺次就是竺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竺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竺姓与竹姓同源。相传商汤时,禹封炎帝的后代墨台氏在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孤竹国国君的后人就有以国名的一字为姓,称为竹氏。东汉时。枞阳侯竹晏认为竹源出自孤竹国两位贤人,即伯夷和叔齐(二人为商末周初的贤人,因不食乱臣之粮而饿死于首阳山),于是在“竹”字下面加个“二”字,即成了“竺”氏。另外,古时称印度为天竺国,曾有僧人来中国传经时,为了适应汉文化的习惯,就取一个字为他们的姓氏,而他们被称为天竺僧,就多以竺为姓。后来,有些僧人在中国定居,而有些汉族的僧人因拜师也随他们姓竺,这样,竺姓就在汉人中传开来。还有,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其后人因之。据《汉书·西域传》考证。但我国另一部姓氏古籍《姓苑》上说:“竺本姓竹,至汉枞阳竹晏改为竺。”依照《姓苑》的考证,我国的竹氏源流,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望族居东海郡(今山东省兖州东南)。

堂号

枞阳堂:汉时,竺晏为枞阳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为堂号。化乡堂:宋时竺大年是沈焕的入室弟子。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竺姓宗祠通用对联

〖竺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朱门安履;顽石点头。——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僧人竺法深,住在会稽。刘尹问他为什么总去朱门(贵族宅第),他说:“你看见那是朱门,我则如进蓬户(茅舍)。”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相传在东吴虎丘山竖石为弟子,讲《涅檠经》,直讲得顽石点头。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等。

〖竺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望出东海郡;源自孤竹国。——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竺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竹君报吉兆;二酉传书香。——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竺姓之“竺”字的析字联。

〖竺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研究理昧,老而愈笃;诵经论法,学者之师。——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晋代女僧竺道馨的事典,竺道馨,雅能清淡,尤善小品。下联典指东汉僧人竺法兰,诵经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竺弥孝亲,闻雷泣墓;生僧说法,颃石点头。——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代孝子竺弥事典。下联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的事典。相传,竺道生昜石为弟子,讲涅槃经,石皆点头。

耕道传家,订义雅闻戴记;凝阳开国,汉廷特守侯封。——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竺大年,字耕道,熟谙《礼记》,人皆化之,著有《礼记订议》。下联典指竺姓的得姓源流,引《姓苑》云:“竺本姓竹,至汉纵阳侯竹晏改为竺。”

竺时英(19041016-1934417),浙江省奉化市西圃村人。1911年在当地小学读书,1916年进县城文聚高小。1919年考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法系。1924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到甬城,接受进步思想,和同学们一起走出课堂,抵制洋货,投入反帝爱国运动。1923年9月宁波第四师范并入四中。在进步教师指导下,和裘古怀等10多名同学,在校内竹洲组织了“飞蛾社”。恪守社旨,按月读书一册,集会一次,宣读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交流学习心得。此外还经常听取由校长经享颐请来的革命前辈,文化名人的报告和讲学。

大革命时期,1924年在北京大学政法系,求学期间阅读了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和马列著作,开拓了视野。毕业后在浙江定海中学任教,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组织校内学生会,投入罢课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1926年调奉化中学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农民、手工业工人参加工农运动。3月参加了在天安门前举行的“三·一八”示威大会。1927年1月参与组织工农学冲进奉化伪县府,痛打伪县长。杭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通缉,先赴汉口后回宁波旅汉公学教书,继续从事农运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2月应聘在鄞县石矸小学任救。8月去汉口宁波旅汉公学任教。1931年9月回奉化,任孤儿院教导主任,参与组建中共奉化县特别支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发动知识分子成立党的外围组织“奉化县文化促进会”,任会长。准备出版《反正》刊物,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后遭查封。曾三次组织奉化中学师生罢课,向反动校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年4月25日被叛徒告密遭逮捕,囚禁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并鼓励难友为革命准备流血。由于在狱中过着非人的生活,又遭各种刑审逼供,被折磨得体弱多病。

1934年4月17日黎明,带着对来竞事业的无限遗憾病逝狱中,时年30岁。 竺清旦(189965-193512),字起元,号照卿,化名包起凤、竹卿、贞大房、刘晓平等,浙江省奉化县董村人。出身于一个秀才之家。从小即在父亲的教育下读书写字,学诗作文。1917年起先后在奉化、镇海、鄞县的一些小学当教员或校长。1925年加入中国***。大革命时期,1924年初任鄞县五乡碶鄮溪区区立一校校长时,曾发动数百名群众与当地豪绅作斗争。1925年7月筹建了两个村的农民协会。1926年3月中共宁波地委改组,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4月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改组,被选为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负责整个宁波地区农运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农村,进行具体的指导。5月去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8月因宁波缺乏农运干部,奉命提前返回。11月任江浙区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2月宁绍台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会长,采取以会代训和印发资料等办法,培训了一批农运骨干,组建了多支农民自卫军。1927年2月北伐军到达宁波,各界人士在小校场集会欢迎。在会上发表演讲,以宁绍台农民协会名义向北伐军提出了13项要求。3月2日宁波临时市政府筹委会成立,任委员。深入余姚庵东盐场,发动盐民,组织盐民协会,被推举为主任,还成立了盐民自卫军,公审了盐霸高锦泰。至4月宁绍台地区有组织的农民已达20余万人。4月9日宁波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清党”事件,遭通缉,被迫出走武汉。6月全国第四次劳动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作为浙江代表出席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议结束后,被留下来担任短训班的教员。“七·一五”汪精卫在武汉反革命政变后,被送往苏联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0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28年夏转入中山大学(又称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由中共党员转为联共候补党员,被选为党小组长。学习期间,看到校内存在的问题,就直率地向校方提出,要求加以改进。谁知却得罪了校长米夫的翻译王明(陈绍禹),耿耿于怀。被诬为“托派”,后经共产国际、联共监委、中共代表团三方联合调查,得以澄清。1930年10月回国到新疆工作。当时新疆没有中共组织,虽感人生地疏,因难重重,但怀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念,置身于群众之中不懈地工作。1933年盛世才登上了新疆督办的宝座,打着“反帝亲苏”的幌子,骗取了苏联的支持。苏联陆续派遣一批专家、顾问和中共党员到新疆工作。竺清旦被安排到盛世才直接掌握的教导团(即卫队团)工作。盛世才阴险狡诈,为了防范***人,借口新疆情况复杂,规定在新疆工作的联共党员和中共党员不得公开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宣传共产主义的政策,并派心腹进行跟踪监视。在这种情况下,竺清旦怀着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赤诚愿望,团结同事,积极工作,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宣传苏联建设的新成就,传播马列主义真理。他的革命活动,引起新疆反动势力的嫉恨和恐惧。1935年12月,国民党新疆省督办盛世才以开会为名,邀请来到一个花园内,趁其不备用手枪把他杀害,牺牲时36岁。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东海堂:以望立堂。

东莞堂:以望立堂。

枞阳堂:汉朝时期,竺晏为枞阳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为堂号。

化乡堂:宋朝时期的竺大年是沈焕的入室弟子。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听彝堂:浙江奉化溪口镇董村上堡的竺氏堂号。

竺姓主要的分布地方?

起源主要有五:①出自竹姓,东汉竹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姓苑》等所载,东汉枞阳侯竹晏之后,以其为名贤伯夷、叔齐后裔,乃于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