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的人生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1收藏

诺贝尔的人生资料,第1张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1841年,诺贝尔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学校。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便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扩展资料

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

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

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

2015年3月,瑞典的诺贝尔博物馆展出了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手稿,这是这份手稿首次向公众展出。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

武义·郭洞景区****:0579-7674993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

武义·郭洞景区景点简介:

郭洞景区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峰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原始森林奇观村东龙山原始森林,山呈三角形,被誉为"绿色金字塔。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蕴藏着原始奥秘,展示着古老神奇。古树品种多,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场。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据武义县志记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从何氏家谱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村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寿之留连忘返,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外祖父、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不绵延不断,现有后裔近5000人,成了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令郭洞人自傲并不绝于口的是其先祖英才辈出,从宋徽宗的丞相何执中起,世代书香,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风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非是地形学。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风水和阴阳八卦结合,成了中国古代玄学的重要内容。大至首都的定位、皇帝的登基,小至墓地的选择、宅基的方向,都与风水有极大关系。纵观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我们不难发现,风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寿之深谙风水之道,他对郭洞的喜爱并不仅因为山水风光的秀美。何氏家谱有着这样的描述:"(先祖)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何寿之确信这是块"万古不败之地",是风水使他离开繁华的县城,告别显赫的府第,来到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小村。这位何氏先祖相信郭洞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兴旺发达。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浸,生息不繁"。又有形象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石柱方亭,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

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品赏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郭洞所以耐看,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

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孙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年间,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礼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改建新校了。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

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下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水口可说是郭洞的录魂所在,外人至此。大多会深受感染,肃然起敬。郭洞人知书识礼习武,爱国之心甚笃,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寇城杀知县刘家骐"这是郭洞族人胸怀反清复明之志,不服满清统治的义举。此后朝廷震怒,调重兵欲围剿郭洞。时任金、衢、严道台的周雷泽为保郭洞百姓,谎称途中须经"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驮,五里大石头","人要侧身,马要拆骨",方能进村。清军因此怯而退兵。后朝廷终明真相,将周道台水银灌顶剥了皮。郭洞村民为纪念这位万世恩公,在村外的下赵庙彩塑周雷泽像,在回龙桥东头的文昌阁放上他的牌位,年年祭祀。在水口的清溪边徜徉,在龙山参天的古木下独步,喝一口百年不涸的宝泉,读一读海麟院、文昌阁的丽文,看松涛起伏、雨云奔流,你的心也会随之在历史间沉降,浮想联翩

郭洞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几家**制片厂来此拍摄外景。探寻秦余古风,体验山村生活,分享天人合一的秀美环境,郭洞您的选择!

武义·郭洞景区门票价格:30元

郭洞景区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峰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原始森林奇观村东龙山原始森林,山呈三角形,被誉为"绿色金字塔。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蕴藏着原始奥秘,展示着古老神奇。古树品种多,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场。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据武义县志记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从何氏家谱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村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寿之留连忘返,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外祖父、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不绵延不断,现有后裔近5000人,成了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令郭洞人自傲并不绝于口的是其先祖英才辈出,从宋徽宗的丞相何执中起,世代书香,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风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非是地形学。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风水和阴阳八卦结合,成了中国古代玄学的重要内容。大至首都的定位、皇帝的登基,小至墓地的选择、宅基的方向,都与风水有极大关系。纵观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我们不难发现,风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寿之深谙风水之道,他对郭洞的喜爱并不仅因为山水风光的秀美。何氏家谱有着这样的描述:"(先祖)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何寿之确信这是块"万古不败之地",是风水使他离开繁华的县城,告别显赫的府第,来到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小村。这位何氏先祖相信郭洞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兴旺发达。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浸,生息不繁"。又有形象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石柱方亭,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

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品赏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郭洞所以耐看,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

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孙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年间,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礼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改建新校了。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

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下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水口可说是郭洞的录魂所在,外人至此。大多会深受感染,肃然起敬。郭洞人知书识礼习武,爱国之心甚笃,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寇城杀知县刘家骐"这是郭洞族人胸怀反清复明之志,不服满清统治的义举。此后朝廷震怒,调重兵欲围剿郭洞。时任金、衢、严道台的周雷泽为保郭洞百姓,谎称途中须经"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驮,五里大石头","人要侧身,马要拆骨",方能进村。清军因此怯而退兵。后朝廷终明真相,将周道台水银灌顶剥了皮。郭洞村民为纪念这位万世恩公,在村外的下赵庙彩塑周雷泽像,在回龙桥东头的文昌阁放上他的牌位,年年祭祀。在水口的清溪边徜徉,在龙山参天的古木下独步,喝一口百年不涸的宝泉,读一读海麟院、文昌阁的丽文,看松涛起伏、雨云奔流,你的心也会随之在历史间沉降,浮想联翩

郭洞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几家**制片厂来此拍摄外景。探寻秦余古风,体验山村生活,分享天人合一的秀美环境,郭洞您的选择!

武义·郭洞景区属于金华高山奇峡的著名风景区。

郭洞景区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峰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原始森林奇观村东龙山原始森林,山呈三角形,被誉为"绿色金字塔。满山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蕴藏着原始奥秘,展示着古老神奇。古树品种多,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珍稀树种。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难得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场。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据武义县志记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从何氏家谱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村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寿之留连忘返,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外祖父、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不绵延不断,现有后裔近5000人,成了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令郭洞人自傲并不绝于口的是其先祖英才辈出,从宋徽宗的丞相何执中起,世代书香,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风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非是地形学。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风水和阴阳八卦结合,成了中国古代玄学的重要内容。大至首都的定位、皇帝的登基,小至墓地的选择、宅基的方向,都与风水有极大关系。纵观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成,我们不难发现,风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寿之深谙风水之道,他对郭洞的喜爱并不仅因为山水风光的秀美。何氏家谱有着这样的描述:"(先祖)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何寿之确信这是块"万古不败之地",是风水使他离开繁华的县城,告别显赫的府第,来到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小村。这位何氏先祖相信郭洞会给他的家族带来兴旺发达。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浸,生息不繁"。又有形象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石柱方亭,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

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品赏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郭洞所以耐看,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

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孙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年间,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礼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改建新校了。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

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下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水口可说是郭洞的录魂所在,外人至此。大多会深受感染,肃然起敬。郭洞人知书识礼习武,爱国之心甚笃,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寇城杀知县刘家骐"这是郭洞族人胸怀反清复明之志,不服满清统治的义举。此后朝廷震怒,调重兵欲围剿郭洞。时任金、衢、严道台的周雷泽为保郭洞百姓,谎称途中须经"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驮,五里大石头","人要侧身,马要拆骨",方能进村。清军因此怯而退兵。后朝廷终明真相,将周道台水银灌顶剥了皮。郭洞村民为纪念这位万世恩公,在村外的下赵庙彩塑周雷泽像,在回龙桥东头的文昌阁放上他的牌位,年年祭祀。在水口的清溪边徜徉,在龙山参天的古木下独步,喝一口百年不涸的宝泉,读一读海麟院、文昌阁的丽文,看松涛起伏、雨云奔流,你的心也会随之在历史间沉降,浮想联翩

郭洞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几家**制片厂来此拍摄外景。探寻秦余古风,体验山村生活,分享天人合一的秀美环境,郭洞您的选择!

洪范池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下边顺口溜是根据张海村的张玉灿口述纸坊村一个老艺人的说唱整理的,讲的是洪范池镇的景致。

出云𡽳山隐狼泉,浪溪春水傍书院,喷雪扈泉涌碧浪,吐玉洪范浮金钱,

云翠山上油篓寨,南天观中日月泉,于家林的扒皮松,龟驮大碑在旧县。

说明:现东平县的旧县乡在1996年1月23日前与洪范池镇(洪范池乡、洪范公社)同属平阴县,早期时同属位于现东阿镇的东阿县,有一通于慎行神道碑曾存旧县,未进于林。 该山重峦叠嶂,横列如屏,异常壮观。漫山林木繁茂,百草丛生,难辨路径。山上怪石嶙峋,巨岩嵯峨。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登至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西 南方,东平湖似明镜,银光闪闪;西北方,古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远眺东方,群山逶迤,如涛如浪。

南峰一侧,峭壁奇险,气势雄伟,到处都能看到奇峰怪石,但无命名景点。

两峰间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石梁蜿蜒曲折,犬牙交错,长约50米,顶宽仅2米余,最窄处不足1米,两侧至底均有几十米。此处景色怪异,如遇阴雨天气,一侧云雾迷漫,将一切景物隐去,另一侧则一草一木,清晰可见。人行其上,心惊胆颤,为攀登大寨山 之最险绝处。相传心地不善者难以通过,故又称此处为“扪心桥”。明万历年间,文学家于慎行于此经过时,提心吊胆,冷汗浇身,过后甚为庆幸,遂写“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岩顶。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字迹至今显明可见。

北峰为主峰,景观众多,诸如透风崖(“崖”字在当地按地名异读作 yái)、锦屏岩、天乳泉、王母台、劈雷洞、宝泉、大黄牛、透米缝等,尤以透风崖、锦屏岩最为壮美。北侧的透风崖两壁矗立,高约10米,中间缝隙1米余,从一侧看去,仅见一线蓝天。山风吹来,呜呜作响,似虎啸,人听之,毛骨悚然。若值阴雨之前,浮云从石缝中穿过,如浪涛翻滚,煞是好看,曰“𡽳山出云”,为古东阿八景之一。锦屏岩,又称滴水崖,平展嶂列,上有清泉,漱玉泄玑,阳光朗照,五彩缤纷。

大寨山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9月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545-1607),平阴县东阿镇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有《读史漫录》《笔麈》《兖州府志》等著述。古东阿县城(现东阿镇),为春秋时谷城旧地,是齐相管仲的采邑。[汉书][水经注]等均记载谷城有三归台,现遗址尚存。[左传]记载,齐鲁等藷诸侯国多次在此期遇、会盟。汉设谷城县。张迁曾在此任谷城长,故有著名的张迁碑谷城山即今黄石山。秦未隐士黄石公圯桥授书后,居于此,更名黄石山。明洪武八年,因黄水为漶,东阿县迁于此至解放初。于慎行以家乡居此而引为自豪,所以他的诗集、文集等多以“谷城山”为名。此时的于氏家族因世代为官,又出了于慎行这位阁老爷,使于氏家族声望达到顶峰,也成为当地之望族。于氏祖居登州府文登县赤山盘龙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三年)由一世公于深迁东阿杨柳渡(东阿县杨柳乡),即现黄河西东阿县杨柳渡,因是始迁之祖,后世故称一世公。于深生子于忠,为于氏二世公。字楮村,为邑三老。于忠生三子,长隆、次盛、三时。于时号翠峰,封寿官赠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长住云翠山下。此后,于氏家族便迁于黄河东居住。于时为人忠厚,乐于助人,深得乡里称颂。于时为于慎行族支的三世公。于时生五子,长子于玺,次子于壁,三子于莹,四子于瑶,五子于仳 ,字子珍,号册州,自幼聪惠。曾在副都御史刘隅等所办的东流书院读书。十三岁即考取庠生。又补廪生,后又在山东生员竞考中获第一名。被称为神童。十七岁中嘉靖戊子科举人,任许州知州,服阕宁、靖州知州。因他判案公道,断案如神,又体恤百姓,并亲到民间放赈救贫,众皆交口称颂,三年后升平凉府同知。又三年后,因政绩卓著,再升庆阳府知府。累赠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谢居家园。其原配便是刘隅兄,进士刘田之女,诰封淑人。生四子,长子于慎动,次子于慎思,三子于慎言,四子即于慎行。于仳又娶一侧室黎氏,生五子于慎由。

这个时候的于氏家族,可以说是自他们迁居东阿以来至今六百余年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创造这个辉煌家族史的主要人物就是于慎行父子、兄弟及儿侄等几代人。最使于氏后人引为骄傲的当然是于慎行。至今,他的后人均尊称他为“阁老爷爷”,各地族系的族长们每到过年仍把阁老像请出,供奉。除于慎行外,于氏其他显赫人物也使于氏家族如锦上添花。

于慎行父亲于仳已解绍。于慎行长兄于慎动,字无咎,是他弟兄五人唯一居家为农,料理于家农事的。性静儒雅,喜泉水,号阜泉,晚年筑屋山水间闲居,赐礼部儒士,受乡人尊敬。配陈氏,六十一岁卒,生三女。二兄于慎思,字无妄。受其父影响,少年负志,博览群书,尤爱兵家著论,且记性极强,过诵而不忘。家居东阿西济水与大清河交汇处的王庄,即现班鸠店镇王庄。曾随父戎边。受大中丞张子立青睐。十九岁入乡试时,因考场兵备森严,强令考生解衣光脚,视考生如犯人,因而恼怒,从此不再科试。万历十五年,于慎思入京师,居于慎行官坻,“欲试词林游太学,”不幸逝世于京师,享年五十八岁。朝中各部,皆去挽吊。留有著作《庞眉生集》,于慎行为其作序。所作《石淙记》、《游监山记》,是描写洪范山水的好文章。因他钟爱褚村石淙景致(即今洪范镇纸坊村东南),特在此构筑别墅,会四方文人墨客赏景赋诗。于慎行也常到此处闲居。于慎行《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二首》中赞其景致道:“桃花落尽武陵溪,碧草芊芊岸柳齐。洞口主人今不在,青山如画鸟空啼。”至今石淙遗址尚存。元东平路严实书“石淙”二字尚存。于慎行的同窗挚友,万历进士,累官大理评事,工部尚书的朱维京(字可大)题写的“石淙漱玉”犹在。于慎思配陈氏,生一子于綮、庠生。綮生一子名元广,庠生。

三兄于慎言,字无择,号冲白。十四岁,入省试,虽御史赞其文,但参政万豫章,见其年青不予入取。后又赴省闱,被举为高魁。十七岁中嘉靖壬子科第八名举人。未入仕,后因会试落榜,心情怨愤,年二十九岁卒。著《冲白集》传于世。娶李氏,生二子,长名系,庠生。次子名绍,附贡授河南开封府经历。绍子鸿勋,拔贡,授推官,改授知县,赠文林郎。

于慎行,字无垢,十四岁,试童子科,六人为首。十七岁入进士弟,授翰林院庶吉士,破格授翰林院编修。擢升经筵日讲官,后累升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谷城山馆文集》、《谷城山馆诗集》、《读史漫录》、《谷山笔麈》、《兖州府志》、《东阿县志》等百余卷留世。他娶妻秦氏,累封淑人。关于两人婚配,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泰安萧大享所撰秦氏墓志铭中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秦氏父母在一天同时做一梦。梦见“五色云中有两锦衣儿,同乘一龙而翔天际,下立一朱衣指以示翁媪,此而女而婿也,寤,各语其梦,益异焉,朔明,保母抱文定公过其门,翁出谛视之,曰,“何似吾梦中乘龙儿,亟缔姻焉。”不必去追究秦氏父母做梦的真假或是古人迷信与否,但必须相信秦氏父母的眼光,一是夫妇俩从襁袍中就看出于慎行准有出息。二是借老天授意想攀于氏高门而动了心计。反正把女儿嫁给于慎行准能大富大贵。事实也是如此。天作之合,于慎行十七岁,便娶了秦氏。这位秦氏夫人十分贤惠,对于慎行体贴备至,家中内外大小诸事,都有她操劳,于慎行求取功名,入朝为官,与她的辛劳是分不开的。秦氏恪守夫唱妇随,随夫入朝,归家里居皆无怨言。于氏族谱没记载秦氏生子,墓志铭记载有一女,嫁与布政使乔学诗之子。其子于纬是继子。是于慎由次子过继给他的。在那个封建时代,于慎行竞未续娶,可见其品德之高尚,也可见他与秦氏感情之深厚。总之,两人实为美满婚姻。 于慎行同父异母弟。黎氏生。字无欺,廪生,赠户部郎中。住东阿县单庄乡东于庄村和平阴县洪范镇谢庄、纸坊村。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十四年,妻李氏,生二子。长子于绶,字印台,庠生。初封常州通判,再封顺天府通判,三封刑部陕西刑部司员外郎,四封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诰封奉政大夫。配赵氏,生五子。长子于元景,字伯荣,别号斐然,以廪例贡,任福建邹武府通判。升顺德府长吏。次子元烨字仲华配谢贾氏。中书舍人,历迁常州、顺天二府通判,刑部员外郎中,莉平府知府,兵部尚书兼七省督师,赐尚方剑,终殉国(一子于坦,由提堂督指挥签事)后裔在江苏沛县、济宁微山县、菏泽曹县。三子元美。字魁人,京卫、京历。四子,元煦,字季和,以廪例贡,任广西隆安县知县,升桂林府兵巡道终检查司。绶五子元昆,庠生。

于慎由次子于纬,嗣于慎行,已介绍。

在此仅解绍于慎行前后四代人身世,其他不再一一赘述。仅此几代人,足显于氏家族之显耀。在其后至今的三百多年中,于氏后裔未达到于慎行及父子兄弟们的显赫地位,但也不乏官宦、学者、名士之辈。据统计,明末至清,八品以上入仕为官的如:奉政大夫、知县、文林郎、鸿卢寺,六品军功、修职郎,登士郎,奎文阁典籍,圣庙书写官等共二十八人;把总,拔贡,文武庠生、廪生等55人;太学生、儒学训导、奉祀生、贡生等五十一人。民国时,入南京武备大学学习,后升军官及在直鲁军任军官等三人。新中国,有在领导岗位上任地区专员,主任,公安局长,黄委等中高级干部,有国家信息部、农业部干部,又有世界文化名人,众多大学生,工程师、军官、军医等,可以看出,受其祖上遗传,以文职为多。于氏家族主要以于慎行兄弟五人为族系,经三百余年世道变迁,迁徙,分布于北京、天津、东三省、广东、广西、贵州、河南等十几个省市,山东省几乎遍布十几个市县。主要以济南、泰安、聊城、菏泽为最多。而于慎行直系后裔以东阿镇、洪范镇为最多。于氏可谓家族兴旺,人才辈出。

显示于氏家族荣耀地位的建筑标志是原东阿县(今东阿镇)古城内的于阁老府及其御敕建筑,以及于氏前后茔地、于慎行神道碑。

东阿县以狼溪河横穿其中而分东西两城,形成“东阿县城两半,狼溪河中间串”的美景。东依少岱山,东北、西南,分别有黄石山、狮耳山拱卫。于阁老府坐落于狼溪河东古东阿县衙南,武衙门街前,总占地二十余亩,分前后于街,于慎行府坻即在前于街中部。单脊挑檐的大门,左右两块上马石,饰花卉等浮雕。五级台阶。宽厚的木漆大门,雕有花卉纹饰,门上匾额雕刻:“黄阁调元”四个大字,大门内迎面是影壁。前院内北屋即正厅,三楹,单脊青瓦,全是砖、土、木结构,墙是里生外熟,即外墙用砖,里皮用土坯垒成。正厅是于慎行会客迎宾的地方。客厅正面墙上挂万历皇帝亲自书写的“责难陈善”木匾,是因为于慎行“不善临池”并向万历说实话,万历褒奖的。显示了于慎行诚实品德,曾哄动京师,永为荣耀。

过二门入后院,于慎行夫妻和父母卧室及书房都在此院。于氏其他族人居住在阁老府东与西面。

于氏祠堂建于阁老府后,祠堂内有乾隆时家谱碑三块,于氏自迁东阿以来的族人皆刻其上。此处还有两座御敕石坊。一是万历皇帝为于仳 侧室黎氏夫人敕建的,曰卽《千秋著即 蔇》。另一座碑坊是崇祯年建,曰:《三世承恩》,是恩封于慎行,于慎由,子辈于绶、于纬,孙辈于元 憬,于元晔三代及其夫人们敕建的。

在西城,还有几座石坊。一是万历十八年,为于纰敕建的《玉堂振藻坊》永济桥西,为于慎行敕建的《宗伯坊》;城北门为于慎行敕建的《黄阁调元坊》。另外,还在黄河西杨柳渡为于氏敕建了《于氏始迁坊》。

这些古建筑,几百年来,不但记载了于氏家族的光荣历史,显耀地位,也极大丰富了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从而提高了它的地位。以至成为古代至解放初鲁西南一带的名城和商阜重地。遗憾的是,从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于阁老府及其建筑随着这座古城一年一年逐步被被毁。幸运的是,《责难陈善》匾虽然在“文革”时被村里的付业组当作案板裁剪衣服,字有损害,但该匾仍被村里老妇女主任保存下来。今天阁老府坻已被夷为平地,种了粮菜瓜果,更幸运的是,两扇大门被当作屋梁被人盖在屋内,《黄阁调元》四字尚存。二门西望柱尚存,原于氏祠堂内的家谱碑,还在原地子然而立,她们和永济桥,东城门一起,象几个失去家园的孤寂老人,昼夜默默地看着狼溪河水缓缓流去。

于氏祖茔,最初是于时(于慎行祖父)的长子孙于忠从杨柳渡迁至今洪范镇谢庄村前的,今叫后于林。于慎行辞官里居后,用朝廷赐给他的金币重新修建的,除于慎行外,于氏家族一应人等皆葬于后于林。于慎行为他祖上修了坟茔,拉了林墙,植了松柏树,祖茔立有御敕牌坊《龙骧世袭》。只有于 仳、于暨元等墓志铭存于于氏后人家中,茔地被毁前,归谢庄村于氏后人管理。

于慎行墓地,在祖茔前。是于慎行死后万历皇帝敕建的,占地60余亩。所葬全是于慎行后代。归纸坊村于慎行后代管理。叫前于林。

于慎行墓地,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墓前甬道两侧,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虎和华表各两对,华表上雕有望天吼。石刻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墓地前门外有两高大石狮,雕刻精细。生动逼真。前门外还各有两块石碑,东阿县令监立,东边碑额书“恩光金壤”,西边碑额书“崇溢春秋。”墓前建《帝锡玄卢》坊一座,并刻有万历御书“责难陈善”四字。石坊两边立有十三块碑,每块碑皆在前文刻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为圣旨碑,其中有一块无字碑,据说是传圣旨碑,即圣旨来后,挂于碑上。《于文定公墓碑》由邢侗书写。墓内除去植柏树等外,万历还御植白皮松五十九棵,此种松树为希有树种,至今仅存44棵,在全国仍属集中面积最多的。

该墓地有如此大的规模,是万历恩准,并按一品官例给他这位教师建的,当时并派刑部郎中金继震等亲自护送。工部侍郎刘元霖奉旨遣通政司在右通政王永光亲自建造。于慎行的得意门生邢侗在于慎行死后,帮着求敕,求谥及办理丧葬诸事,于慎行墓地及神道碑刻多由他书写,直到把墓地建筑全部完成。

于慎行墓地这座御敕园林,除曲阜孔林邹县孟林外,在鲁西南一带是很少见的。它和阁老府一样,显耀着于氏家族的地位。几百年来,是来东阿洪范一带游赏者的必游之地。但是,它的命运与阁老府一样,也是毁于轰轰烈烈地“文革”时代,但它没毁于当地造反派的手中,却毁于远在百里之外的聊城师范的“革命小将”手中。倾刻之间,这位阁老爷就被撒骨扬坟,园内石刻全部推倒。除去当时的大趋势,“革命小将”可以易地革命的原因外,于林被毁还有两种传说,一是于慎行当年得罪了人,他的后代进行报复。二是文革前,聊师的学生来于林游玩,摘了一些松壳、被看林人训斥,学生借机报复。所幸的是,前大门基本保留。于慎行夫妇墓志铭几经磨难未被破坏,他是被于慎行的第十九代孙于庆坤等在当时施巧计保存下来的。于慎行墓地被毁后,全部石刻被用来修桥和垒石渠,大都破成石料,分为碎块。为了保住墓志铭不被毁坏,于庆坤等便想出一条巧计,请当时任洪范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的高长齐(属东方红造反派头头),在墓志铭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这样,谁也就不敢毁坏了,高长齐的毛笔字写的不错,他欣然同意,挥笔便写下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地动力''。果然,建桥时没有人敢砸一锤。在桥上多年,完整的保存下来。与其说当时高长齐是显示自己的字写的好,不如说,是他做人的良知,使于氏夫妇墓志铭这件文物保存下来。他与于庆坤等应千古留名。于氏夫妇墓志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修桥时,有民工欲把它们解成小块石料,又被当时曾当过民办教师的民工拦住,并给民工讲了它的意义,民工们主动找拖拉机把它运到洪范乡政府,现保存于洪范池内龙王庙廊檐下。于氏夫妇墓志铭是曾任首辅的叶向高撰文,它保存下来,为研究于慎行生平提供了重要资料。原来的五十九颗白皮松,现仅剩四十四棵,仍枝干挺拔茂郁葱翠,向今人昭示着,这里就是近四百年前于阁老墓地。

坟茔等被毁后,墓地内陆续建起了供销社、粮所、预制件厂粉房、食品站等。

近几年来,当地政府结合洪范山水旅游,欲把这处文物古迹修复起来。经过努力工作,供销社、粉房等陆续迁出,现已修复了部分石刻。但愿这座御敕园林能恢复旧貌,以告慰于阁老在天之灵。并希望它重现昔日光彩,为现代文明服务。

显耀于慎行地位和为他扬名的另一个重要古迹,就是立在现旧县乡古御道[现二二零国道]旁的于慎行神道碑。就因为它立于古御道旁,几百年来凡到过东阿县的官员、名流、文人、商客等,都要观瞻此碑,并惊叹不已,津津乐道,因此也使此碑闻名遐迩。该碑的高广创中国碑刻之最,“文革”时被毁。据当地人或当年毁碑人回忆,该碑高约十八米左右,宽约一米八,厚约六十多公分,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碑额书“大明”二字,碑文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谷山于公神道。”字为大书法家邢侗所书,万历皇帝敕建。建造如此大的神道碑,足见万历皇帝对他的这位老师的尊敬,也是对他老师的一生功绩的肯定。于世家族,谷城人的骄傲

边姓有多少人口

边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二百三十四位姓氏,在安徽、河北比较有影响。当今边姓人群大约占全占人口的0027%, 总人口大约有34万

边姓的起源与演变

边氏源出有二:国名和名字,均为子姓。

第一支出自子姓。边,为商时侯国,故地在今河南洛阳,鲁庄公十九年,周大夫边伯等作乱,国灭,边伯家族后裔以国为氏。这支边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

第二支系自子姓。宋平公之子名御戎,字子边,为华氏所杀,其孙边印为宋司徒,后因以为氏。一说,宋公子城为宋平公之子,为宋元公之弟,城字子边,其后以字为氏。这支边氏的历史大约有25OO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流入边姓从南北朝开始就陆续发生了,鲜卑乞伏部姓氏中有边姓,但数量较少。清朝初期,满洲八旗姓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等后均有改姓为边氏。清初世居易州的高丽人中有边姓,蒙古人姓巴亦拉葛赤氏、巴亦拉黑赤氏,汉姓均为边。边姓也成为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的姓氏。这些边姓氏族大多融合于北方地区的汉族中。

历史上边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边姓大约有12万7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大姓姓氏第一百位以内。边姓第一大省是陕西,约占全国边姓总人口的42%。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北,这三省的边姓大约占了全国边姓的68%。其次,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全国基本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北方边姓分布区。

明朝时,边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只有4万4千人。边姓的第一大省是河北,大约占边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等地。

当代边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边姓人口大约有34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7%,为第二百三十四位大姓姓氏。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边姓人口增加率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辽宁、浙江、山西,这五省大约占边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南、内蒙古、天津、陕西、山东、江苏等地。安徽为当代边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边姓总人口的21%。

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34)表明:在皖赣、粤湘鄂东部、福建大部、浙江北部、江苏西北、河南东部和北端、山东大部、冀京津、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宁夏大部、甘肃东端、内蒙古大部、黑吉辽,边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居住了大约71%的边姓人群。在粤湘中部、福建东部、浙江南部、上海、江苏大部、山东东部、鄂豫大部、晋陕南部、川渝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边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3%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4%,居住了大约24%的边姓人群。

边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边姓的郡望有陇西、陈留、金城。边姓以腹笥为堂号。腹笥堂号典出东汉边韶。边韶以文学著名,有学生几言。有一天大白天他睡着了,学生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赖读书,但欲眠。边韶回答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嘲笑他的学生羞愧得无地自容。后来,边韶官至尚书令、陈国宰相。

楹联 有关边姓的重要楹联肴以下四副:

孝先腹笥,文礼逸才。

五经笥腹,四杰蜚声。

官真佛予,朝采令名。

闻望名臣,卢龙节度。

家谱 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边姓族谱4部,全国其他单位的图书馆还收藏边姓族谱14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了边姓历代名人56名,占总名人数的0012%,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四十位;边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边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三十九位;边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5%,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一位。

历史上重要的边姓人物有:东汉尚书令、陈相边韶,京兆尹边凤,九江太守边让;唐朝画家边鸾;五代南唐潭州节度使边镐,后周太常卿边蔚;北宋刑部尚书边归谠,开封府知府边珝,泰州知府边肃,崇宁进士、通判开德府边知章,宣和进士、吏部尚书边知白,御史中丞边光范,平江军节度推官边珣;明朝武英殿待诏、画家边文进,正统进士、户部郎中边永,成化进士、左都御史边宪,弘治进士、南京户部尚书、文学家边贡,正德进士、山东盐运使边伟,嘉靖进士、潼关按察副使边洵;清朝道光进士、河南布政使边浴礼,同治进士、闽浙总督边宝泉。

边姓血型

边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28%,A型占285%,B型占296%,AB型占91%。

诺贝尔的人生资料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