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院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良渚博物院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良渚博物院,其前身是1994年由 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新展览馆在2005年3月动工建设,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良渚博物院的建筑设计出自英国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简洁而流畅,与周围悠悠小河青青草坪的美丽洲公园相映成趣。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良渚博物院 类别 :历史类,文化类 地点 :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 竣工时间 :2008年9月29日 开放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简介,建筑布局,前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尾厅,馆藏文物,瑶山玉牌饰,瑶山玉匙,瑶山珠串,瑶山玉匕形器,考古科研,所获荣誉,参观信息, 简介 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良渚博物馆建筑,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美人靠等建筑小品。 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束。 建筑布局 前厅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将杭州的建城史提前了三千年,因此,前厅的立意:站在杭州看良渚,采取立体接平面的展览形式,突显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等重要遗址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现代杭州的时空关系。 前厅 第一展厅 该展厅以“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地圣”为传播主题。展现从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到2007年确立良渚文明约七十年间,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创新和研究创新的历程。目的是引领大家切身感受考古学家认识良渚遗址、命名良渚文化、确立良渚文明的考古历程。 发现求真 这里是惊世王陵发掘场景,采用大型墓葬背景画、视频解读、考古发掘现场复原、考古资料和工具的实物展示组合而成的方式,全方位解读反山墓地的王陵气势和至尊地位。 良渚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分布在太湖周围,成为长江下游最著名的考古文化区域。 第二展厅 活灵活现的良渚先民劳作场景、实地揭取得良渚古城墙剖面、反映莫角山建设的大型油画……,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复原和再现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 良渚古国 良渚时期的农业生产率比崧泽、马家浜时期有很大提高 ,使用犁耕,也暗示良渚时期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除了水稻,良渚人还以家畜饲养为主,渔猎活动为辅获取肉食资源。 农业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制陶业、玉石业、木作业为代表的各种专门手工业者。劳动分工的复杂化,分化出脑力劳动阶层与体力劳动阶层,成为良渚文明形成的重要前提。 莫角山宫殿建设工程的大型油画。油画高66米,长35米,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着力展现良渚先民建设莫角山工程的宏伟场景。 第三展厅 本展厅的陈列设计以器物和重要遗迹为核心,实际上是良渚博物院收藏的遗存精华所在,重点是以琮、璧、钺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为核心,充分彰显以玉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良渚文明 尾厅 五千年前的良渚繁华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一方古国与一代都城却都长埋于地下。考古学家们求索七十寒暑,带领我们穿越时间隧道,欣赏了祖先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叹之际,我们仍有太多的谜团需要破解;游览之余,我们的保护行动依旧任重而道远。 这里是“骑乘飞鸟,遨游良渚遗址”互动项目,我们可以驾坐在飞鸟上,从良渚庙前遗址的村落一路飞行到良渚莫角山都城,领略5000年前良渚古国的人情风貌。 馆藏文物 瑶山M7:34玉琮:高44、射径75、孔径64厘米 。 有大块的红褐色瑕斑。中空矮柱状体,内孔壁略弧凸,外表呈弧边方形。4个角的凸块以转角为中轴,琢刻神兽纹。每个凸面仅刻一组纹饰。顶端饰2组弦纹带,象征羽冠,眼眶凸起呈椭圆形,两眼间有扇面形的额,鼻扁宽并前突。图纹左右下角均刻弧线,意为脸庞。 玉琮 瑶山玉牌饰 瑶山M7:55玉牌饰:宽7、高39、厚042厘米。 牌饰 器形平面略呈三角形,底端尖弧。整器采用透雕和阴线刻技法,为神兽纹。两角各对钻1个圆孔为眼,眼两侧以线切割法锼扩成弧边三角形的镂孔,组成眼眶及眼睑,边周再用阴刻线勾勒。两眼之间的额头有不规则的长条形镂孔,鼻孔为阴刻的卷云纹。鼻下端弧边十字镂孔,似是嘴。眼眶以下的两侧各有1个锯齿状突起,颇似蛙爪,十字镂孔及其两侧的形态更似蛙的后腿,整器又如变形的伏蛙。 瑶山三叉形器 瑶山M7:26玉三叉形器:高48、宽85、厚08厘米 。 三叉形器 有**瑕斑。左右两叉平齐,中叉较低,且有竖向直孔一个。一面刻纹,另一面面光素。左右两叉均刻侧面相向的神人头像,神人头戴羽冠,方形脸庞,单圈眼,嘴内阴线刻上下两排整齐的牙齿。中叉上端饰五组直向羽状纹,表示羽冠,以此象征正面神人像;下端阴线刻兽面纹,有象征性的圆眼、狮鼻和獠牙。是神人和兽面的另一种组合形式。 瑶山玉匙 瑶山玉匙:宽184-352、厚047厘米。 玉匙 白玉,仅残存柄部和勺部边缘。器扁平,侧视微凹弧。柄端略呈梯形,上有椭圆形穿孔,凹面阴刻神兽纹。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围绕穿孔阴刻卷云纹。上部图纹残损,可见1个椭圆形眼,另一眼残。其间为卷云纹组成的鼻,鼻梁竖直,鼻翼阔。横扁嘴,嘴内伸出4枚獠牙,其中内侧2枚朝上,外侧2枚冲下,内侧2枚之间还有1枚冲下的尖牙。 瑶山珠串 瑶山M7:136珠串:由170件单件珠组成。有灰、褐色瑕斑。腰鼓形,大小不一。 珠串 瑶山玉匕形器 瑶山玉匕形器:器宽255-315、厚05-063厘米。 匕形器 白玉,断成三截,一端残,部分边缘有破损。整体为扁宽条形,侧视呈弯弧状,柄端有一扁圆形穿孔。柄端内凹面琢刻方框,内刻卷云纹。凸面近器端钻扁圆形孔。器端一侧琢刻凹缺,形似冠形器顶端凹缺之一半。 考古科研 1936年 西湖博物馆施昕更(1912~1939,良渚遗址最主要发现者之一)在良渚镇发现黑陶遗址,在良渚棋盘坟、荀山周围、长命桥以及钟家村等地进行三次试掘,发现良渚横圩里、金家弄、茅庵前、朱村兜等十余处遗址,出土大量黑陶与石器。 良渚博物院 1937年 西湖博物馆何天行出版《杭县良渚镇之石器玉黑陶》,认为良渚出土黑陶器皿上的刻纹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1938年 施昕更编著《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出版,是有关良渚文化的第一份考古报告。 1939年 梁思永在《第六届太平洋学术会志》第四辑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认为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指出杭州湾区的良渚遗址「显示出不可忽视的确定的地域差异……异于其它两区」。 1955年 良渚镇朱村兜村民在长坟挖水塘时发现大量黑陶,浙江省文管会闻讯会同浙江省博进行小规模抢救性发掘,获得大量黑陶等遗物。 1957年 浙江吴兴邱城遗址500平方米中,发现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吴越文化遗存四迭压层。 1959年 夏鼐在长江流域规画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 1961年 浙江省将良渚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 对安溪苏家村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的堆积。同时还调查发现黄泥口、扁担山等遗址。 1972年 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共550平方米,发现马家浜早晚期、崧泽早晚期、良渚早晚期和几何印纹陶遗存四大阶段七个石器的地层迭压关系和丰富遗物,是太湖流域古文化序列中一处最典型的遗址。 1973年 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第二次发掘,在良渚文化晚期文化层中发现198号墓,出土大量玉器、陶器,是科学发掘发现的第一座良渚文化玉敛葬大墓。 1979年 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第一次发掘,出土大量玉器,是一处良渚文化显贵墓地。 198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持续在良渚地区进行大量考古工作。 1981年 吴家埠遗址发掘,发掘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崧泽与良渚文化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共清理马家浜文化墓葬八座,良渚文化与崧泽文化墓葬20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是良渚遗址群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且证明遗址群范围内除了良渚文化遗址,还有更早的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遗址存在。 1982年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在溧阳发现透闪石软玉矿床,经鉴定确认天目山余脉宜溧山地系良渚文化玉料产地。 1983年 上海青浦福泉山第二次发掘,发现六座随葬成组玉器、精细陶器的良渚文化大墓,埋葬在人工堆筑的土山上。福泉山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7000年历史各时期文化迭压遗存,含有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与战国时代遗存,被誉为「上海的发祥地」。 1984年 对良渚镇的河口埭、水口头、莫家里、唐家头四处地点进行试掘,均发现良渚文化堆积。朱村斗的西北部和荀山东部都发现新的遗址。 1985年 太湖流域六市博物馆举办「太湖流域古动物、古人类、古文化联展」,并召集学术讨论会。 1986年 浙江省考古所对位于良渚长命乡雉山村的反山进行了有计画的发掘,在主墩西侧抢救性发掘66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大型墓葬11座,出土玉、石、陶、象牙、涂朱嵌玉、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一千二百余件(组)。出土占随葬品多数的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良,雕琢大量神 面纹。是浙江首次发掘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大墓,且首次发现良渚文化完整的神徽图案。反山墓地是迄今发现等级最高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 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发起的「纪念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杭州举行。 1987年 在瑶山首次发现良渚文化祭坛遗迹,并清理良渚文化高等级大墓11座,出土玉器数千件。反山和瑶山的发掘被评为中国「七五」期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对莫角山遗址东南部进行发掘,发现大量块状红烧土和草木灰的废弃堆积,以及一座打破堆积的良渚文化小墓,确认为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大型建筑遗址,学界认为此处疑为良渚文化中心所在。 1988年 分别发掘浙江省海宁坟桥遗址、郜家岭遗址、荷叶地遗址,上海金山亭林遗址和宁波慈湖遗址。荷叶地遗址9号墓出土石犁为良渚文化墓葬中首次发现。并首次发现圆丘形祭坛形式,此墓地的发掘提出了良渚文化中等级墓地的概念。 1989年 分别发掘江苏吴江龙南遗址、新沂花厅遗址,浙江余杭庙前遗址、嘉兴大坟遗址,上海松江姚家圈遗址等。姚家圈遗址对研究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 上海博物馆举办「良渚文化展」,文物出版社出版《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1991年 对瓶窑汇观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葬四座及良渚文化的祭坛一座,墓葬出土陶、玉和石器等文物173件(组)。证明了祭坛应是多重的分级式立体结构。被评为当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2年 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发掘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发现一批以青少年为「杀殉」牺牲及人殉现象的良渚文化墓葬。其中77号墓主,随葬玉器125件,另有大量陶器、石器,作工极为精巧。此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良渚时期的社会现象有重要意义,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 1993年分别发掘浙江余杭横山村、安溪梅园里遗址,浙江海宁大坟墩遗址。 1994年 1994年发掘瓶窑花园里遗址,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石构建筑基址。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荐为「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1995年 1995年发掘江苏阜宁陆庄遗址、昆山赵陵山遗址。 1996年 中国国务院批准良渚遗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汇观山、莫角山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9年 以汇观山为试点对良渚开始实施遗址保护和展示方案。同时,对汇观山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从而对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的建设过程和规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2000——2001年 对浙江余杭瓶窑文家山遗址、杜山遗址及仲家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总计约1,300平方米。在文家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大中型墓葬18座;在仲家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墓葬四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 2003——2005年 对浙江余杭区家山遗址进行三次发掘,总计揭露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66座、大型灰沟二条、木构埠头及码头遗迹一处、灰坑三个、房址一处,出土玉、石、陶、木、骨等各类遗物一千多件,尤其以觚为特色的漆木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保存良好。其中椭圆形筒形漆器等为首次发现。 2004年 对浙江余杭横圩里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2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6座、房址二处、大型灰沟二条,出土各类遗物四百多件,其中墓地上部已遭严重破坏。 2006——2007年 以浙江余杭葡萄畈的考古发掘为契机,发现良渚古城墙。试掘和大面积钻探的结果初步显示,良渚古城墙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周长6,000~7,000米。良渚古城墙的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其上再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而成,底部宽度约40~60米。城墙保存较好的地段其高度约4米。如此规模和经营考究的遗址,在整个良渚文化范围内十分罕见,证明此处应是良渚文化某个时期或某个区域的中心都城所在。 2008年 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获评2007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10月1日,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 所获荣誉 1996年 浙江省文明博物院。 1998年 余杭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 2000年 余杭区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 2005年 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展示创意奖、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 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7年 杭州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余杭十佳风景旅游景点、余杭区关心支持少先队员工作先进集体。 参观信息 乘372路、389路至良渚博物院站;乘b支8路至良渚博物院正门站下车即是。

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永公克让”。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安徽太湖汪氏字辈:“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家声洋海宇馀庆定咸宜”。

 安徽淝南汪氏字辈:“寿僚禹元际云忠后传道世泰明良为善必昌邦家之光慎守尔典长发其祥”。

 安徽繁昌、当涂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安徽大观汪氏字辈:“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安徽宜秀罗岭汪氏字辈:“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安徽宜秀缪山汪氏字辈:“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安徽安庆汪氏字辈:“尚义惟端本”。

 安徽双港汪氏字辈:“智勇韬略……”

 安徽双港高林汪氏字辈:“文德廷兆积善有庆传家诗礼佑启贤能根生枝发泽厚福增”。

 安徽双港干沙河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安徽双港福潭汪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和世泽长祖先余吉庆”。

 安徽双港白陂汪氏字辈:“光先守德廷锡永嘉炳存如宝敬承克家尚文兴学继孔贤冠(重贤兴学继尚书官)振昆宏绪世代春华”。

 安徽双港张家嘴汪氏字辈:“金之国应士诗书礼尚贤忠恕存孔道仁义本孟言山河名万古德泽永千年科教兴邦社文明显家风睦族志高远功业誉乾坤”。

 安徽三安汪氏字辈:“自国之士成定邦家克绳祖武善积庆长天昭景福厥后其昌德贤智广仁义惠良礼恭传信名泽永佳宜忠荣孝世业鸿扬”。

 安徽梅城汪氏字辈:“大启之家庆存心积德昌元绍箕裘业式昭贻燕长世泽承先绪诗书裕后贤声华传皖国仁孝毓桐川”。

 安徽中楼汪氏字辈:“天昭景福方为善定佳祥德立功能茂荣华宝志堂”。

 安徽黄铺乡汪氏字辈:“显福庆有文瑶秉万代宦源惟德克懋继贻谋善述以存宗光后昌恒思周道盛永守东华匡嘉译源兴胜迪益基鸿璋泰斗国先顺志远琨仲长”。

 安徽香铺汪氏字辈:“余庆长积昆明福礼”。

 安徽老白果汪氏字辈:“宏谋少益传修”。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积功平义德天和玉庆长”。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华国秉忠良”。

 安徽鲟鱼汪氏字辈:“亦居庆会士启大振宗邦家永奇尚达映久丁万里”。

 安徽东至汪氏字辈:“文大中至正俊美光明”。

 安徽瀛洲梧川爱敬堂汪氏字辈:“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家庆永世必昌隆”。

 安徽瀛洲梧川画堂汪氏字辈:“惟承昌德峻裕起耀光辉”。

 安徽瀛洲梧川下门汪氏字辈:“国正天行顺家齐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安徽奉化汪氏字辈:“兆杨施迪远佑起裕光全”。

 安徽扬溪汪氏字辈:“启承传威德光裕焕邦家”。

 安徽德锦汪氏字辈:“积善家裕庆光明正大邦”。

 安徽家朋汪氏字辈:“福禄祥定远”。

 安徽坦川汪氏字辈:“效法圣贤业尊宗硕辅宣衍闻贻绪远运泰振安徽”。

 安徽绩溪汪氏字辈:“立志振家邦永作明良世传书述祖德兴学为国瑞同京多令命敦品期未嗣”。

 江西儒林汪氏字辈:“承先顺国泰裕后振家声学勤身乃贵善积道宜昌”。

 江西双田汪氏字辈:“锦泰和荣瑞满庭云开彩起日华明文光焕耀昭礽裔后禩流芳乐太平”。

 江西吉安汪氏字辈:“天锡昌笃生奇才合明良”。

 江西万载汪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英才立国隆科第文章重衣锦受荣封”。

 江西上饶汪氏字辈:“继述肇显崇世代必兴隆法源思永远比基万古重宏扬祖训”。

 江西上饶汪氏字辈:“良克俭(建)希朝用时可定家邦”。

 江西玉山汪氏字辈:“积记远祖仁崇义礼天文奕世佳德泽良善集祯祥顕赫诏忠定光明炳□后英旻斯意和穆京愉□镇太平添进兴隆荣华富贵福寿康宁文行忠信仁慈恭敬英雄豪杰克成厥勋缵绪前烈”。

 江西弋阳汪氏字辈:“金德兰贵茂雨”。

 江西古南汪氏字辈:“天国文光永远世昌其来有自曰之正长”。

 江西莲湖汪氏字辈:“崇仁衍霞龄征普宗荣选修明广发”。

 江西婺源汪氏字辈:“金木水火土申侯广德法”。

 湖北汉阳汪氏字辈:“作述辉前业诗书允式臧祥徵多富贵泽荫乐成康立意欣崇守贻谋自绍芳丰功咸所仰奕叶发奇香”。

 湖北东西湖汪氏字辈:“任斯大道运兆廷光先人锡泽永世克昌”。

 湖北大冶汪氏字辈:“源安世永泽厚道自光荣”。

 湖北阳新汪氏字辈:“自之文圣德纯若有思太承祖训先昭迪前光集锦联棠棣勤培旨荫芳合序令敏哲和欣吉祯祥炳昆裕中杰英楷常弘扬科知育才庆佳著乃咏彰东鲁衡衍炽勋业卓于唐亨邦冠甲第平阳惠泽长”。

 湖北襄阳龙王汪氏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众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湖北襄阳东津汪氏字辈:“上清如学光大必选中定克昌”。

 湖北郧西汪氏字辈:“天在正德永开长存文星高照瑞立上升富泽久远吉庆普承”。

 湖北竹山汪氏字辈:“政德承先志其家少泽辉”。

 湖北公安汪氏字辈:“长应汝家……”

 湖北宜都汪氏字辈:“示前传家道正大必克昌”。

 湖北黄梅汪氏字辈:“成美福纹受守经纶宗龙生士金世从之茂盛光先俊伟书贤德建名立永绍箕传清正廉敏温信忠良安家卫国万代荣昌”。

 湖北汉川汪氏字辈:“龙文步武伟烈封功石运保太德广叶从”。

 湖北天门汪氏字辈:“文章华国青紫传家忠孝端本先泽克绳永尊其训富贵相承”。

 湖北仙桃汪氏字辈:“国家大兴继受德政祖先泽长新发平阳肇元成周庆衍豫章从明达楚毓秀中南贤才炳焕体纲振常品端学广道立志强丕承宏绪功业传芳重典守则世第永光同敦孝友其嗣久昌”。

 湖南长沙汪氏字辈:“贤良辅国明达世征人文振启肇庆传宗”。

 湖南醴陵汪氏字辈:“掌符献瑞龙骧继承昭忠勋伟武经道弘榖诒燕翼椒衍蕃升蛟龙凤起霞蔚云蒸”。

 湖南华容汪氏字辈:“合璧全双美联宗重懿亲绍徽承先泽开华起家庭”。

 湖南澧县汪氏字辈:“鸿儒经盛国学业绍先传德泽昭芳远兰桂启大贤”。

 湖南临澧汪氏字辈:“习永士学大明昌隆国祚鼎盛文嗣发达”。

 湖南永定汪氏字辈:“耀应国朝文世宗良相永远士明廷大盛光祖宏先德万代家声兆祚隆”。

 湖南汪家湾汪氏字辈:“启天开文运永远士祖泽志文纲中胜先正传家德”。

 湖南天门山汪氏字辈:“正大文有士世登承祖泽志学光明显宜字万代先”。

 湖南武陵源汪氏字辈:“德大以宏声家传有经纶崇仁延世泽务本绍先人善吉迎庭福丕杰太降升贺颖耀光祖永远尽忠孝”。

 湖南桑植汪氏字辈:“良世仕宗大三学定国尚文开必如祖易利万年春”。

 湖南朱家台汪氏字辈:“陈必一朝元享应文明延正诚光大业永远德长年”。

 湖南沅江汪氏字辈:

 浙公支派:“浙物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

 德礼公支派:“以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之义循环轮转”;

 德和公支派:“清雅异常应运坚志熙朝明允发序炽昌”;

 德美公支派:“秀可光先绪维良启哲才楚水大定世贤家泽德培”;

 新增合派:“尚义复行仁修齐致治平绍祥良有本敦厚裕群英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

 湖南桂阳汪氏字辈:“立道丰成小发同源朝奇文应正太千万世公侯近德行仁昌曾孟游圣化声明宗玉堂衷臣举连善邦家定安康兴隆传代宝荣华福天长”。

 浙江杭州、建德汪氏字辈:“良谦让巽衍钦尊乾元亨利正百安千灵荣华富贵福寿康宁永延圣瑞恭俭忠诚淳和泰顺慈敬贤能端庄宽裕德义仁明”。

 浙江淳安汪氏字辈:“士迁可文章志庆茂盛兆康仁”。

 浙江汾口汪氏字辈:“宜家庆和正忠”。

 浙江余姚汪氏字辈:

 子:“大中之道与世弥久公卿子孙必得其寿”;

 丑:“嘉谟祖述忠孝成章闻羞审范肃政纲常”;

 寅:“洪支沛瀚曼演深长云祁兆亿写奕贞亨”;

 卯:“进修循序留心记益希达高明知至格物”;

 辰:“恒产素微植德实基淑能振景谦和耘耔”;

 已:“承先裕后起敬由然少壮时习守泽均贤”;

 午:“日庄处制内受端持汝儇克已敏许造为”;

 未:“士夫存恕志息自盈谙纯戒慎致昧服膺”;

 申:“坤阳生民泰山同安吾儒启迪六艺宏宣”;

 酉:“齐家期给尚卺司农务猷本立惟勤有功”;

 戍:“昭睦彝伦深仁录载永慕音容烟越如在”;

 亥:“式言仲彻俯仰合第似续禺昂亥敷来裔”。

 浙江嵊州汪氏字辈:“大中之道与世弥久公卿子孙”。

 浙江衢州汪氏字辈:“忠和德孝友木”。

 浙江江山汪氏字辈:“浚济煦荣进富贵福寿康宁元享利金士志越国泽衍须江”。

 浙江常山汪氏字辈:“荣华富贵元享利贞忠孝节义福寿康安儒道振家声名显扬以承祖德永世其昌”。

 浙江开化富户汪氏字辈:“顺天耀祖诸礼传家克昌隆盛正大享家”。

 浙江开化樟田汪氏字辈:“开天耀祖诸礼传家克昌隆盛正大享家”。

 浙江天台汪氏字辈:“仁恩日庆余(维)道”。

 浙江新邑汪氏字辈:“天云雨露圣德荣昌启承仕学”。

 重庆万州汪氏字辈:“洪德永……”

 重庆白沙汪氏字辈:“孝友维成……”

 重庆南川汪氏字辈:“尧舜叠重裔乾坤启鸿基天佑嗣万载祖善攸英才道志正大兴世代永定久朝廷文星现国泰显安民绍继光辉远以应庆兆隆荣华成先贤贻翼巨吉长”。

 重庆巫山汪氏字辈:“永远昌达……”

 重庆忠县汪氏字辈:“守耀先德……”

 重庆江津汪氏字辈:“维学登朝廷德孝祖宗发”。

 重庆庙垭汪氏字辈:“洪宗元良尔斯如之守耀先德家国发强”。

 四川乐山汪氏字辈:“文遵孔孟远德绍伊舟成宗鲁肇宏仁祥麟维汉兴江儒朝贵显湖第世恩荣明起嘉峨秀清培国士英尧封伦序远和瑞庆长春”。

 四川阆中汪氏字辈:“盛朝隆选举开国永英齐”。

 四川仪陇汪氏字辈:“大清国天朝正元仕盛昌平阳兴雅范普泽尚书香”。

 四川洪雅汪氏字辈:

 汪山支派:长衍启思万腾有仕春崇廷开仁德瑞诚正守本宗”;

 汪村支派:文启秉宗光平阳万代昌孝友家声远诗书世泽长”;

 天池支派:大德忠良仕成腾宿岳自清正兴碧玉海明南耀章百福园和义宏开永万春”;

 张村支派:清明嘉光玉东龙泽宇春福金泰坤远万世荣智兴”;

 新庙支派:汉朝有可冯启文郑江芝浩怀世克守时会志连荣”;

 柳江支派:明正有洪荣朝龙文怀春联源开大泽发祥映乾坤”;

 柳圣、金花支派:有道原厚朝皆洪绍兴学世泽长文清玉枝万廷春”。

 四川简阳汪氏字辈:“辉在钧涵朴烈堪镜澈桢熏阶铭浦植营壁镇江村煦坦铺滋叶熙增鉴润根焕堂铨泰业跃壑钜澄森”。

 四川安丘汪氏字辈:“应心维致本由先道德修培大有源洪泽灿中涵化育川恒家远必多年”。

 四川峨眉汪氏字辈:“宗鲁肇宏仁祥麟维汉兴江儒朝贵显湖第世恩荣明起嘉峨秀清培国士英尧封伦序远和瑞庆长春文遵孔孟远德绍伊舟长”。

 四川资阳汪氏字辈:“应心维致本由先道德修培大有源洪泽灿中涵化育川恒家远必多年”。

 江苏新沂汪氏字辈:“宗富兆奉玉本洪明增绍永庆保家卫生”。

 江苏丰县汪氏字辈:“景运逢盛世道德传万春仁义百代守忠厚作良基”。

 江苏灌南汪氏字辈:“舜世登祖伯乾源志文德学鸿昌维勤能广业万世百世兴礼义桂茂永馨芳道厚传家远盛仁俗刚强”。

 江苏涟水汪氏字辈:“香宪祝启贤留芳百世代”。

 江苏盱眙汪氏字辈:“文轩万思立宗学孔孟道礼乐振家声文章启厚任满门敦孝有百世昭钦明”。

 江苏灌南汪氏字辈:

 俊公支派:“守惟国兆世应文美良善克昌名立德伟勤能干业学可荣贵子孙保之永绍宗粹和志益强允承家瑞”;

 建公支派:“舜世登祖伯乾源志文德学鸿昌维勤能广业万世”;

 两派百世起合派:“百世兴礼义桂茂永馨芳道厚传家远盛仁俗刚强”。

 江苏宿迁汪氏字辈:“景兆彦昌克振(正)先旭(绪)永羲觉强”。

 山东龙口汪氏字辈:“志大德思宝秉铭日辛嘉兴可振富庆祥兆”。

 山东莱阳汪氏字辈:“海成(景)树(国)子”。

 山东济宁汪氏字辈:“玉廷万文宗孔孟庆颜高曾”。

 山东平邑汪氏字辈:“世昌绵延大时兆运惠龙”。

 山东齐河汪氏字辈:“兴庆由崇德治国亦安邦”。

 

 河南濮阳汪氏字辈:“怀春保现洪”。

 河南罗山汪氏字辈:“庆文士书延忠厚培元久光明绍继长祖泽锡毓守裕国乃安良”。

 河南固始黎集汪氏字辈:“永承先志德乃光宗”。

 河南固始汪七汪氏字辈:“永远大才联学乃光承先立志守仕则”。

 陕西安康汪氏字辈:“文臣武建德显名扬”。

 陕西山阳汪氏字辈:“书有永正志金”。

 陕西镇安汪氏字辈:“才字登科弟世代显名宗冠冕成相得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贵州安顺汪氏字辈:“文启守正良克俭希朝用□□定家邦”。

 贵州遵义汪氏字辈:“金羽国文奇辅若单伯应登发正光先德永远庆长春孝顺继凤美贤良启明英元洪开大业宪治佐朝廷吉人作天相建树照升平克昌培秀毓蔚瑞显茂清尚传周尧宇连普焕隆兴举才超俊伟礼义冠君臣安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世泽耀武绍家声”。

 黑龙江汪氏一支字辈:“成士德正喜忠”。

 黑龙江汪氏一支字辈:“世振作进……”

  

 广西荔浦汪氏字辈:“昌祖德木……”

 广西桂林汪氏字辈:“永云居耀堂太壬当日益有仕朝廷秉中福国传万世标立名声显著文”。

 辽宁岫岩汪氏字辈:“振作兆天庭”。

 辽宁岫岩满族汪氏字辈:“学孔孟家业兴”。

 河北滦南汪氏字辈:“庆占秀金……”

 吉林汪氏一支字辈:“广德修鸿福富贵永荣华勤俭首中作忠孝常传家”。

 广东汪氏一支字辈:“学士光宗应承祖公明玄相继永德皆圣善庆家俗思荣国隆修申克照泰殷实逢”。

 满族汪氏一支字辈:“开国逢盛世震邦有人才”。

 汪氏绍封堂一支字辈:“良宗正本元礼乐家声浩诗书发秀贤喜庆万子年”。

 汪氏一支字辈:

 乾道:“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与大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

 坤道:“成家全婉顺助德喜贞媛兰芳芝馥秀媺懿善嗣贤”。

 汪氏一支字辈:“廷道文时汝原贤于允敏礼义传家裕恩荣聊辅佐本承彦得鸣诗书受浑长美盛纪忠良”。

 汪氏一支字辈:“学士光宗应承祖公明玄相继永德皆圣善庆家俗思荣国隆修申克照泰殷实逢”。

 汪氏一支字辈:“子国元永大正文邦习成学士声家华光纪动绵远”。

 汪氏一支字辈:“继远祖福作善家祥”。

 汪氏一支字辈:“义泽昌龙胜朝宗庆会同传家应积厚报国在精忠”。

 汪氏一支字辈:“文章华国青紫传家忠孝端本”。

1、蒋家河口战斗

2、车桥战役:击毙日军大队长山泽大佐以下官兵383人、伪军官兵212人(内军官29人),伤日军官兵58人、伪军官兵103人,俘日军中尉山本一三以下24人、伪军官兵168人,缴获92步兵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两挺、步枪242支、短枪19支等。新四军亡排长7人、战士46人,伤连长3人、排长8人、战士174人。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著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书称:“在抗战史上,这是1944年以前在一次战役中俘日军最多的一次。”

1、新四军抗日第一仗 :蒋家河口战斗

………… 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组建后在抗日战场上打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军威大振。5月15日,《新华日报》率先公布了这一消息。

2、新四军1943年12月至1944年12月主要战斗

灵北战斗

新四军在淮北灵壁县北进攻伪军的战斗。1943年12月23日至1944年1月12日,新四军第4师游击支队和第11旅、骑兵团各一部,在安徽省灵璧县北部对伪军第33师第3团发起攻势作战,歼其500余人。新四军亡营以下官兵112人,伤连以下官兵318人。

大官庄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攻克伪军据点大官庄的战斗。1944年1月5日,新四军第1师第18旅第52团5个连及重机枪排、第7团两个营、旅特务连等部,对江苏省宝应县大官庄伪军据点发起攻击。该据点由伪军第28师教导总队第3大队约220余人据守,工事坚固。当日下午3时,新四军即将伪军据点外围肃清。6时发起攻击,激战18个小时,攻克大官庄,全歼该据点伪军。

王家营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攻克伪军据点王家营的战斗。1944年1月7日,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对江苏省宝应县王家营(亦名王营、王介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该据点有伪第28师第111团250余人,四周有围墙、碉堡、外壕、铁丝网及鹿砦等工事。夜9时发起进攻,并开展强大政治攻势。8日下午2时战斗结束,毙伤敌10余人,俘伪军243人(内营、连、排军官26人),缴获步枪208支、**两门、驳壳枪两支。新四军亡排长1人、战士5人,伤副排长1人、战士9人。

雷官集战斗

新四军在淮南攻克伪军据点雷官集的战斗。1944年1月27日夜9时,淮南军区来六支队、来江支队、天高支队、东南支队、盱嘉支队各一部共7个连,以及侦察队、基干队之一部,对安徽省来安县东南雷官集伪军据点发起攻击。雷官集驻有伪军警卫第3师第7团第2营第5连及伪自卫团和伪警察,有土围子及11个碉堡,深沟高垒,工事强固。新四军猛烈突击,激战通宵,至28日上午8时许攻克据点。此次战斗毙伤伪军10人,俘伪军团长以下169人,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166支。新四军伤亡排长以下30余人。

大悟山自卫战

新四军在鄂东大悟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斗。(1)1944年2月21日,国民党第35军第51师1个团及第4游击纵队第2支队,由湖北省礼山县(今大悟县)北汪洋店、王家冲、孤山寨一线,向新四军第5师第13旅第39团阵地进攻,企图夺取娘娘顶、歪歪寨、童子寨,迂回攻击第13旅指挥部,再向大悟山腹地攻击第5师和鄂豫边区首脑机关。第13旅和第15旅第43团英勇抗击顽军的进攻,激战两昼夜,将其击退。(2)5月7日,国民党军第18 9师第655团及第4游击纵队第2支队,再次向大悟山进攻,第13旅等部被迫自卫还击,激战三日,守住了阵地。10日拂晓,第13旅特务团和第38团各一部出击,威胁顽军侧翼;第1军分区第42团、自卫1团各一部向顽军后方出击。顽军被迫撤退。(3)8月22日,国民党军第18 9师第565团配合第4游击纵队3个支队各一部共10个营的兵力,又向大悟山新四军第5师阵地进攻。第13旅奋起自卫,激战五日。第1、第4军分区第40、第41、第42团向顽军侧后迂回,又以地方武装袭扰其后方。顽军于28日被迫溃退。此三次自卫反击战斗,共毙、伤、俘国民党顽军1060余人。新四军亡第13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宋斌以下175人,伤494人,失踪22人。

淮北攻势作战

新四军在淮北连续攻克日伪军据点的战役。1944年3月16日至5月5日,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在东至运河,西至津浦铁路,横宽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对日军第65师团及伪军开展攻势作战。先后攻克安徽省泗县、灵璧县和江苏省睢宁县的大店,张庙、仁义集等日伪军据点51处,平均每天攻克一处。4月15日,日军30余人乘汽车两辆,向埠子撤退,途中被新四军伏击,予以全歼。4月26日夜,新四军出敌不意冲入蔡圩据点,击毙伪军70余人,俘113人。4月30日,新四军围攻阚疃,击退伪军三次增援,俘伪军中队长以下110人。次日,又在阚疃南与伪军一部遭遇,新四军骑兵勇猛突击,砍毙伪军大队长以下10余人.俘伪军127人,此次攻势作战,共歼日军80余人。毙伤伪军523人,俘伪军副支队长以下1296人,缴获钢炮")、重机枪两挺、轻机枪20挺、掷弹筒10具、步枪1855支。新四军亡泗阳总队总队长谢骙以下91人,伤292人。

周老嘴战斗

新四军在鄂南周老嘴对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3月中旬,驻湖北省监利县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配合伪军暂编第6师特务旅侵占襄南抗 日根据地中心区周老嘴。3月21日,新四军第5师第3军分区部队乘敌立足未稳发动反击。激战8小时,将伪特务旅大部歼灭,毙伪副旅长侯学易,俘伪参谋主任以下230余人。新四军亡5人,伤6人。

杭村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杭村攻击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3月29日上午,日军南浦旅团小林中队100余人和伪军1个大队300余人,在“扫荡”浙江、安徽边境的杭村以后,分两路返回安徽省广德县门口塘和流动桥。新四军第6师第16旅第48团侦知这一情况,第1、第2营迅速追击,第3营抢占杭村西南山地,切断敌归路。日伪军负隅顽抗,组织突围。新四军以机枪、追击炮轰击,猛扑敌群,展开白刃格斗,迫使日军丢下大炮逃窜。此次战斗历时1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70余人,缴获步兵炮1门。

高沟、杨口战役

新四军在苏北高沟、杨口攻击日伪军的重要战役。1944年4月19日至5月4日,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集中7个团,在盐阜军分区涟东总队、淮安总队、第20团的配合下,对江苏省涟水县西北的高沟、杨口发起攻击。该地驻有伪军第36师第72旅及保安团等共2000余人。高沟由7个连环据点构成,大小炮楼48个。杨口,新宅子共有大小炮楼29个,工事坚固。4月19日晚,第11团攻克高沟外围张庄。20日晚袭入高沟,攻占大小炮楼10余个。22日,新安镇、大伊山等地日伪军600余人前来增援,被第10团、第12团击退。经两天连续战斗,新四军于25日全部攻占高沟和王行,包围了杨口。26日下午,新四军分路向杨口进攻,激战1天,于28日黄昏前全歼杨口、大圩之敌。同日上午10时,日军100余人和伪军400余人,由新安镇方向乘汽车前来增援。新四军顽强阻击,将敌击溃。30日上午,日伪军300余人,在3架飞机配合下,由丁头庄前来反扑,又被击退。5月1日,又有日军300余人,日伪军500余人,沿六塘河北岸分三路向新四军进攻。经激战,将援敌全部击溃。5月3日上午,日伪军近千人又沿六塘河南岸前来进犯,冲锋三次未逞,午后撤走。5月4日黄昏,新四军对新宅伪军据点发起攻势,经炮击和步兵冲锋,很快将该敌歼灭。历时15天的高沟、杨口战役,共歼日军140余人、伪军2000余人。新四军伤亡496人。

陈家港战斗

新四军在苏北攻克伪军据点陈家港的战斗。1944年5月3日,新四军第3师第8旅在第7旅第26团配合下,对江苏省灌云县陈家港(今属响水县)伪军据点发起进攻。经7小时激战,将该据点及其外围小北港、十排头圩、七排头圩等7个据点全部攻克,俘伪军及伪税警总团大队长以下435人,缴获迫击炮3门、轻机枪两挺、手提式机枪1挺、掷弹筒5具、长短枪452支,另有食盐约40万吨。4日中午,敌军乘6艘轮船两次前来进犯,均被击退。

高流战斗

新四军在苏北高流对日伪军围点打援的战斗。1944年5月10日至14日,新四军第3师第10旅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7团、第8团及潼阳总队等部,在江苏省新沂县程庄、高流、夏塘地区围攻伪军据点。10日晚,新四军从30里外奔袭程庄。得手后,第7团围困高流伪军,第8团和潼阳总队准备打援。13日,日军80余人及伪军20余人从宿迁赶来增援。从新浦、牛山方向又有日军20余人、伪军200余人分路来援。经激战,均被新四军击退。14日,高塘沟日伪军南犯。第8团和潼阳总队在西夏塘和东西黄圩一线顽强阻击。敌不支溃退。13日,困守高流之敌分散突围。此次战斗,毙日军14人、伪军24人,伤日军23人、伪军16人。新四军亡营级干部1人、土兵16人,伤连级干部1人、士兵48人。

龙王山战斗

新四军在鄂中龙王山反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1944年5月23日,驻湖北省麻城县宋埠日军一部和伪军第11师共2000余人,对陂(黄陂)安(黄安)南抗 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第5师第40团、第42团和地方武装在黄陂县龙王山地区与敌激战,毙伤日伪军105人,击伤伪军师长李宝琏,俘日军顾问渡部八次郎和伪军营长等32人。新四军亡12人,伤34人。

半山战斗

新四军在浙东半山反击伪军的战斗。1944年5月28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第1大队和独立大队,在浙江省诸暨县东北半山、墨城坞地区,对下乡“扫荡”的伪军独立第4旅进行反击。激战7小时,击毙伪军营长以下90余人,伤伪军副旅长以下80余人。新四军亡大队长朱学勉以下5人,伤8人。

淮南津浦路西反“扫荡”战斗

新四军在淮南反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1944年5月30日,安徽省定远县日伪军400余人,滁县日伪军700余人,施集日伪军600余人,分数路“扫荡”淮南津浦路西抗 日根据地,侵占中心区的藕塘镇。其后兵力增至2500人。新四军第2师兼淮南军区主力第5旅跳出敌包围圈,采取“敌进我进”战法,对敌后方据点和交通线展开猛攻。第13团主力配合地方武装奇袭定远县城,突入城内,给守敌以重大杀伤。接着,第13、第14团各1个营在凤阳、怀远地方武装配合下,奔袭凤阳县殷家涧和三河集等日伪军据点;第10团和滁县、全椒地方武装袭击谭墩子、十字路、王家埠、孤子山等日伪军据点。日伪军受打击后被迫于6月3日仓皇溃退,藕塘镇等地均告光复。

张楼战役

新四军在淮北进攻日伪军据点张楼的战役。1944年7月5日至12日,新四军第4师第9旅、第11旅和淮北军区地方武装,对安徽省泗县前张楼、后张楼等地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5日夜,第9旅第26团对后张楼实施强攻,激战27小时,突破高10米余的圩墙,摧毁堡垒20座,地下掩体10余座,至7日上午8时全部占领该据点。其间伪军200余人前来增援,被击退。11日拂晓,泗县日军200余人、伪军500余人前来增援,进至张楼南。困守前张楼的伪军乘机突围逃跑。第9旅第25团猛追南逃之敌,鏖战于周瓦房一带。第11旅第31团又截敌于老山附近,反复冲杀至晚。当晚10时,敌后续部队100余人进至老山,又遭第31团阻击。加之沿途不断遭到民兵阻击、地雷爆炸,日伪军大部逃散。12日拂晓,泗城日伪军倾巢出援,触雷炸死者甚多,又遭新四军打击,残敌狼狈逃回县城。新四军骑兵部队四处出动,搜索各地逃散残敌。此次战斗,攻克前后张楼,全歼伪淮海省“剿匪”支队第6总队,击毙日伪军290余人,俘日军3人、伪军总队长以下53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4挺、掷弹筒15具、迫击炮1门、步马枪1100余支。新四军亡副连长以下10余人,伤营政治教导员以下120余人。

虹桥战斗

新四军在浙东虹桥攻击伪军的战斗。1944年6月7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3支队第1、第4中队奇袭驻在浙江省镇海县虹桥的伪舟山警备司令部第4总队部,俘日军少佐顾问吉永久寿秀和伪军上校总队长卫文达等军官11人、士兵28人。新四军无一伤亡。

五洛寺战斗

新四军在鄂中五洛寺进攻伪军的战斗。1944年6月17日,新四军第5师第2军分区独立5团3个连、手枪队及地方武装一部,夜袭湖北省云梦县五洛寺伪军第3师师部,毙伤伪军副师长以下官佐50人、士兵80人,俘伪军参谋主任以下官兵23人。新四军亡战士2人,伤战士8人。

海边战役

新四军在苏北进攻伪军的战役。1944年6月22日至30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决定歼灭盘踞在江苏省射阳县东南和盐城县东的伪山东海防第2军第2纵队陈浩天部400余人。新四军参战部队还有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所属射阳、盐东、阜东、阜城、建阳总队。此次战斗采用远距离奔袭的战法。22日从各地分头出发,于28日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当即向伪军纵队部所驻合顺昌公司发起攻击。伪军企图东逃下海,在大冲子口遭到第20团阻击,又窜回合顺昌圩内。黄昏,炮兵开始轰击,攻击部队随后向敌发起猛烈冲锋,10分钟即突入圩内,向纵深发展。敌顽强抗击并发动六七次反击,均被击溃。经过30分钟巷战,合顺昌公司被攻克,陈浩天仅率30余人逃跑。盐城日伪军乘汽船前来增援,遭到第20团第10连伏击,数次冲杀,毙伤日军中队长小田以下70余人。28日中午,阜东总队配合第7旅直属特务连还奔袭在射阳河口建造灯塔、安设据点的日伪军,经两小时战斗,毙日军2人,俘日军6人、伪军60余人。

海河滩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海河滩与日伪军的遭遇战。1944年6月23日上午10时许,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在江苏省如东县江海河边的耙齿凌,与奔袭抗 日根据地的日军菊池联队加藤中队及伪军1个大队共约500余人遭遇。双方反复冲杀,展开白刃战。当地游击队、民兵和群众赶来参战。经过3小时激战,击毙日军中队长加藤大尉以下100余人、伪军100余人,俘日军小队长以下14人、伪军200余人。

南坎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进攻日伪军据点南坎的战斗。1944年6月25日至26日,新四牢第1师第3旅兼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以特务第4团、第7团、特务连和如皋警卫团、南通警卫团等部,对江苏省如东县南坎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25日晚突破外围,越过围墙,将敌碉堡间交通截断。敌在堡内用掷弹筒向外猛射,战斗极为激烈。新四军采用火攻,天亮后又进行炮轰。26日上午,全歼外围据点八皮庙伪军,并突入三余。黄昏,对南坎发起总攻。日军1个中队前来增援,绕过警戒圈,在新四军主攻部队背后猛烈射击。新四军以反突击将敌击退。此时第7团部队赶到,激战半小时,将增援之敌全部歼灭。同时,大庙伪军两个排亦被歼灭,鲍家坝伪军缴械投降。此次战斗,击毙日军中队长以下22人,俘日军1人、翻译官1人:击毙伪军5人,伤8人,俘伪军连长以下93人,缴获轻机枪3挺、掷弹筒两具、82迫击炮、1门小炮、长短枪97支。新四军亡排长1人、士兵19人,伤连排干部5人、士兵60人。

小朱庄战斗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小朱庄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斗。1944年8月15日,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率4个团和游击支队西征抗 日,20日越过津浦铁路。驻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市)、江苏省萧县(今属安徽省)的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3个团1500余人,勾结日伪军,阻拦新四军西进。21日,新四军发起自卫反击,包围宿县东北的小朱庄。经充分准备,于23日13时发动攻击,第31团从西南方向,第32团由西北方向,一举突入圩内,经两小时激战,将其大部歼灭。残部从东南角突围逃跑时,被埋伏在河沟里的骑兵团包围,杀伤其大部,残余被迫投降。此次战斗,击溃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28纵队,击毙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40纵队司令王传绶以下35 4人,击伤151人,俘第40纵队副司令王忠鼎以下104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余挺、步枪1000余支。新四军亡营以下干部15人、战士87人,伤团以下干部30人、战士18 9人。

周家大山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周家大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自卫战斗。1944年8月23日,国民党军第176师第528团、第8游击纵队以及常备队等16个连共约2000余人,向安徽省无为县西部周家大山和葫芦山、许家山、天井山、羊山、乌龙山、菩萨山等新四军阵地进犯。新四军第7师沿江支队独立团、白湖团坚守阵地,奋勇还击。从上午7时战至10时,在击退顽军数次进攻后,羊山、天井山、关山守军奉命转移。独立团第2营第4连l排坚守三尖山阵地,连续打垮顽军十余次冲锋,弹药耗尽后,用枪托、刺刀、石块拼搏,最后全排23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接着,顽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周家大山阵地。独立团第3营反复拼杀,坚守至黄昏。顽军因伤亡惨重,被迫溃退。独立团、白湖团在巢湖大队配合下,乘胜分路出击,恢复了被顽军侵占的根据地。此次战斗,击毙国民党顽军营长以下300余人。新四军伤亡副连长以下37人。

长兴战役

新四军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对日伪军进行反攻的重要战役。1944年8月23日,新四军第6师第16旅集中第48、第46团和独立2团,在浙江省长兴县和江苏省宜兴县之间30公里长的地带,向日伪军发起局部反攻。当晚各部直趋日伪军据点,夜11时开始全线进攻。第48团向合溪镇伪军程万年部1个营进攻,经激烈巷战,至24日下午3时许攻克该镇。白溪埠、水口,丁甲桥、林城桥、方山尧等14处据点也先后被攻克,全歼伪警卫2师4个营,伪军1个连投降。第46团于22日仅僭垒长兴县城附近埋伏。24日上午城内日伪军300余人出城援助被袭据点,经过新四军设伏地点时,双方展开激战。新四军多次击退日伪军冲锋,毙伤其40余人,俘60余人。25日,新四军攻入长兴县城,敌向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溃逃。26日,新四军又攻克夹浦、新塘、霞城、后漾等据点,控制了太湖西岸、北岸及东北岸一带。此次战役,为新四军.第1师主力南下浙江发展东南作了准备,共毙敌110余人,俘伪军团长以下420余人,缴获82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11挺、长短枪240余支。战后,敌人又被迫放弃据点12个。

大鱼山岛战斗

新四军在浙东大鱼山岛抗击日伪军进攻的战斗。1944年8月21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第1中队70余人,由副大队长陈铁康率领,到舟山群岛的大鱼山岛开辟工作。25日上午9时,日军海军陆战队200余人,伪军300余人,乘兵舰两艘、汽艇6艘和帆船,在飞机两架掩护下,在大鱼山岛强行登陆。新四军坚持抵抗,激战7小时,毙伤日伪军七八十人。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战至下午3时,敌占领该岛。副大队长陈铁康以下42人牺牲,30余名战士跳海或跳崖脱险,先后回到部队。

林宫渡战斗

新四军在苏北进攻日伪军据点林宫渡的战斗。1944年9月7日,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2、第4支队对江苏省泗阳县西北的林宫渡据点发起进攻。激战4昼夜,击毙日军60余人,俘日军5人,毙、俘伪军90余人。

八里庄战斗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八里庄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斗。1944年9月10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击破豫东、淮北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两路夹击我军计划的指示,命令新四军第4师西进部队在萧(县)永(城)夏(邑)地区准备迎击来犯之顽军。9月11日,第4师西进部队在河南省夏邑县东八里庄与国民党苏北挺进军第28纵队第82支队1000余人展开激战,毙其85人,伤20人,俘第4支队支队长李光明、副支队长李良五、程青山以下官兵56 4人,缴获轻重机枪30挺、掷弹筒3具、长短枪696支。另有顽军300余人投诚。新四军亡4人,伤25人。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战斗即将结束时中流弹牺牲。

淮北津浦路东战斗

新四军在淮北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斗。1944年9月,驻安徽省灵璧县北部国民党军第33师及第14纵队6个团3000余人,企图越过津浦铁路,配合涡河南岸国民党军夹击新四军第4师西进部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4师第9旅第26团、第11师第18旅第52团,9月12日凌晨在安徽省宿县(今宿州市)东北地区与之激战,歼其一部。下午5时许,1门山附近又与国民党军激战1昼夜。此次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200余人,俘885人,缴获追击炮l门、轻重机枪24挺、长短枪614支。

讨伐陈泰运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对企图投敌的国民党军及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9月21日至10月31日,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以6个团兵力,对勾结日伪军、企图投敌的国民党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发动讨伐。该部盘踞于江苏省东台、泰县、兴化地区。经连续战斗,新四军攻占了青墩、回香庵、沙岗子、张游庄、高庄、梁王寺、邓庄、北娄庄、夏家舍、张官庄等据点。在此期间,日军旅团长山本率2000余日伪军由姜堰、曲塘分路增援陈泰运部,均被新四军击退。此次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和日伪军1000余人,俘1300余人,攻克据点19处。新四军伤亡营以下指战员313人。

砀南战斗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战斗。1944年10月7日晚,新四军第4师西进部队第25、第26团、骑兵团由河南省永城北出发,分三路急行军60里,奔袭江苏省砀山县(今属安徽省)南刷集、关帝庙地区的国民党军第3纵队。该部约900余人,勾结日伪军,不断袭扰抗 日根据地,阻扰新四军西进抗 日。8日拂晓,各部到达攻击准备位置,6时与之接触。除第3纵队司令部顽抗外,其余一触即溃。新四军一直追至陇海铁路边,日军前来增援,遂停止追击。此次战斗,击毙国民党军副支队长以下107人,伤14人,俘纵队司令胡式如、支队长杨昆山以下军官43人、士兵655人,缴获轻机枪11挺、步枪697支、驳壳枪383支。新四军亡班长两人,伤排长3人、战士5人。

涡北战役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作戎。1944年10月14日,国民党第1军军长王毓文率骑兵第8师、暂编第14师、第30师、苏北挺进军第28纵队、第29纵队等部共约l万人,从安徽省涡阳、蒙城地区向淮北抗 日根据地的萧县、永城地区进攻。16日越过巴沟河,19日进抵永城东南兰集、阎楼。20日,第28纵队约2000人向保安山、后窑、窑山集、吕楼一线的新四军阵地进攻。新四军第4师第11旅和第9旅第25团顽强抗击,打退国民党军数次进攻,予以重大杀伤。20日夜,第3师第7旅第20团1个营插入国民党军后方,打乱了第1军指挥机关。国民党军全线动摇,纷纷后撤。21日,新四军各部全线出击,跟踪尾追至涡北关一带,23日,第4师主力于涡阳东北龙山集一带又歼国民党军第30师1个团。此次战役,从10月14日至25日共歼国民党军36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1门、掷弹筒44具、重机枪19挺、轻机枪63挺、步马枪852支、短枪49支。新四军亡4人,伤225人。

合德镇战斗

新四军在苏北合德镇进攻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10月19日至21日,新四军第3师第8旅第22、第24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向侵占江苏省射阳县合德镇的日军原田大队及伪军阜宁海防队和其他杂牌伪军发起进攻。战斗于凌晨4时半打响,新四军勇猛突入街内,控制要口,将守敌切成两段。经12个小时激战,守敌大部被歼,残敌逃入公司据点内。21日下午6时,第22团一部猛攻公司据点,迅速攻占碉堡9座,敌仓库被炮火击中燃烧,大火冲天。日军施放毒气,攻击部队大部中毒。又经3小时激战,将东圩、中圩之敌全部肃清。此次战斗,击毙日军11人,俘日军4人;击毙伪军少将司令顾景班以下27人,伤伪军总队长陈家寒以下90人,俘伪军177人;缴获轻机枪两挺、踯弹筒两具、步枪219支、短枪39支。新四军共伤亡指战员72人,第8旅第22团团长陈发鸿牺牲。

殷家涧战斗

新四军在淮南进攻日军据点殷家涧的战斗。1944年10月21日,新四军第2师第5旅第14团夜袭安徽省凤阳县殷家涧日军据点,歼敌一部。22日天明后,日伪军一部前来支援,被击退。下午,驻蚌埠日军鲁山大队和伪军一部在飞机掩护下来援。新四军打援部队将其包围,以火力大量杀伤敌人后.第2营第6连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搏斗,击毙日军副大队长以下70余人、伪军100余人,敌援军狼狈溃退。新四军收复殷家涧。

周城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周城进攻伪军的战斗。1944年10月23日,新四军第6师第16旅向江苏省溧阳县周城镇伪军发起攻击。第48团担任主攻,第46、第47团负责阻击来援之敌。经1昼夜激战,全歼周城伪军1个营;24日上午,社渚伪军1个连前来增援,被第47团伏击全歼。同日中午,南渡伪军前来增援,被第46团全歼。南渡、社渚均被攻克。此次战斗,全歼伪军第1方面军第2师1个团,毙伤伪军连长以下40余人,俘团长牟新我以下6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两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18挺、步枪400余支、短枪32支。新四军伤亡30余人。

和含反“扫荡”作战

新四军在皖中和县、含山县反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1944年10月28日至31日,日军400余人和伪军警卫第2师两个营,在飞机掩护下,对安徽省和县、含山县进行“扫荡”。敌兵分多路,四面包围,合击抗 日根据地中心区,寻找新四军主力部队。新四军第7师和含支队分散行动,寻机歼敌。独立大队第5中队在丰山李一带伏击敌人,第7中队在夏万家一带截击敌人。河西大队派出多路小分队直捣敌伪据点。含巢大队时分时合,打击进犯金鸡岭的敌人。独立大队第3中队、教导队、特务连捣毁姥桥、黄山寺等日伪军据点,袭击沈家巷、裕溪口,威胁敌人后方。经4天激战,粉碎了敌人的

良渚博物院详细资料大全

良渚博物院,其前身是1994年由 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新展览馆在2005年3月动工建设,2008年9...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