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简介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虽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但在《红楼梦》的作者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语,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选为高中国文教材。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著作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三十九到四十二数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用了相当多篇幅,在一小人物身上用了相当多的笔墨,突出他的人物特色,到底刘姥姥这个村气十足的人物魅力何在?而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世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小丑?向来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以下就书中所见资料及各家说法作一比较分析:
二、红楼梦笔下的刘姥姥人物形象浅探
刘姥姥在今通行本《红楼梦》中,共有七次进荣国府,正好安排在贾家不同的状况时,成为一条隐藏的伏线,见证贾家的兴衰:刘姥姥第一次造访在第六回,全书才完成布局,许多人物还不曾登场,故事还未展开,此时是为序幕阶段,说明了刘姥姥与贾府新关系如何建立,以为尔后情节发展的张本;第二次造访是在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间,这时贾府最鼎盛得意,这几个章回充满了欢笑与快乐;第三次造访书中并未加以描写,可以加以略过;第四次造访,是贾府家破人亡最倒楣的时候;五、六次是见义勇为救了巧姐,更反衬出贾家亲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则不但巧姐事件风波平息,而且宁荣两府也复了官,赏还抄的家产,宝玉、贾兰双中进士,宝钗有孕,贾政也答应巧姐嫁给周家,除宝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贾府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下,刘姥姥见了王夫人等便说些将来「怎麼升官,怎样起家,怎样子孙昌盛」,暗示著贾家将在有一番繁荣再起的远景。所以刘姥姥几进荣国府,正是一条伏线,见证贾府不同的荣衰。刘姥姥七进荣国府中的言语行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刘姥姥的形象如下:
(一)朴素实在的老农妇
这是刘姥姥最基本的形象,根据第六回中对刘姥姥的描写是:
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刘姥姥本来只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的「老寡妇」,被女婿接来奉养,「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这「一心一计」正点出了刘姥姥的勤恳实在与对庄稼生活的投入。而第六回劝狗儿时说:
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
刘姥姥对狗儿的劝说中,强调要能安分守己过日子,更责备狗儿「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要狗儿过著量入为出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为平实的居家生计,如三十九回写贾府吃螃蟹: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又四十回中写:
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裏铁掀还沉,那裏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刘姥姥也觑著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岂不可惜?」
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著平实的居家生计:贾家一餐的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生活,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纱穷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却拿著糊窗子,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沈重的谴责。
(二)乐观进取、突破困挫的勇者
面对困难,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更能勇於突破眼前困境。第六回的叙述,狗儿因家中冬事未办,心中烦虑,却只能「吃闷酒」,「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当狗儿夫妇愁云重重时,刘姥姥劝勉狗儿:
如今咱们虽离城住著,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狗儿冷笑道:「……有什麼法子可想的?……」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刘姥姥要狗儿勇於面对自己的生活,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刘姥姥热爱生命,他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备的,对所有的不如意,他并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愉快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去解决。这是多麼平实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但遇到困挫时,是否有勇气、有毅力面对层层难关?那就未必了。刘姥姥为了突破生活难关,勇敢的带著孙子板儿向著高门大院的贾府前来了。但这却有几个难关要过,首先要先克服自己向人告难求帮为耻的心理障碍。《红楼梦》第六回中,狗儿提出与王夫人陪房周瑞以前极好的,刘姥姥道:
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
可见刘姥姥也知道人情冷暖,以前「极好的」朋友,现在时过境迁,又多时不曾走动,这也说不得如今是怎样了。或许去了要碰钉子,甚至更要被奚落一番。但刘姥姥却马上答应了。甚至认为:
舍著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能以这样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第一个难关,当然勇气十足。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并非真得十分顺遂,仍有层层难关要过,《红楼梦》第六回中叙述他到了贾府门口,请门房通报周瑞的情况是这样的:
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那裏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著,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
这些侯门三等豪奴,对这个村鄙老妇先是「打量了他一会」,然后「都不瞅睬」,甚至有人想要加以耍弄欺骗,幸好有一位老年人指点他明路,这是首先遇到的困挫。后来虽得到周瑞家的带领,但仍要得到平儿的批准,又要看凤姐的脸色,太愚曾评论这段历程是:
这是千千万万泥中的蚂蚁,向著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啊!(太愚著《红楼梦人物论》,收於《红楼梦艺术论》,台北,里仁书局,民75年1月初版)
「泥中的蚂蚁」是多麼的卑微!而「向著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又是多麼困难艰辛!刘姥姥却不畏惧,一步又一步往前迈进。
(三)滑稽幽默的丑角
刘姥姥到底是不是一个丑角?历来讨论者众,各家皆有自己的看法。张欣伯於〈再谈刘姥姥〉一文中十分鄙视刘姥姥,认为:
曹雪芹十分熟悉这种「打抽丰」的人物,也深深厌恶这种「打抽丰」的人物,所以笔端带著嘲笑……他是刻意糟蹋刘姥姥的。尤其刘姥姥二进荣府的时候,作者写他装疯卖傻,磕头跌跤,更把「打抽丰」的种种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台湾日报,第九版,民63年8月22日)
张欣伯以为曹雪芹是厌恶「打抽丰」的人,所以刻意糟蹋刘姥姥,而刘姥姥二进荣府时,各项表现都视为丑态,认为是曹雪芹故意丑化刘姥姥,但这样的批评实在太过了。
而述先於〈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则对刘姥姥给予高度的肯定,说:
如果笑能给林黛玉那种悲剧美人很多快乐,刘老老是很乐於变成可笑的人。……大观园中的山水花木,鸟兽虫鱼,是用尽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却能敏感到一种不完美。在这个人间天堂画龙点睛,使他最生动地大放光明,却是那个土头土脑的刘老老。这位老农妇从田野走进大观园,给大家带来了朗笑的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7日)。刘老老是全书中的丑角……在小说的结构中,丑角最接近作者与读者,也最能洞察情节的神秘运转(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8日)。
〈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傅述先对刘姥姥推崇备至,以为刘姥姥为大观园带来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补足了大观园的不足。这样的说法似乎过誉了,因为刘姥姥的确为大观园带来短暂的欢笑,但仍不足「使花园的生机常青」。傅述先接著又在〈欲海与情天〉一文中说:
在刘老老进大观园之后,有一种新的发展:黛玉哭得更少,笑的更多,她和宝钗的关系变得更和谐,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改变看成小说情节的关键……(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6月3—5日)。
这似乎又将刘姥姥的地位提的太高,刘姥姥於《红楼梦》一书中的确有其地位,但把它视为小说情节的关键,则又过度抬高。
童元方〈论红楼梦中的丑角〉一文,仍是将刘姥姥归为丑角,但他却是带著同情与了解的态度,他说:
在这许多伤痛的扭曲脸谱中间(指《红楼梦》中的丑角),刘姥姥遍历岁月的刻痕,依然晃漾著明朗的笑容。……知道为了取笑儿,刘姥姥很能欣赏自己的土气,狡猾还胜过鸳鸯凤姐一手。……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种种丑态,制造出一连串的笑料,然而不论就事实来说,就心智来说,读者嘲笑刘姥姥,也嘲笑自己。(收录於《红楼梦研究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71年3月五版,页79。)
童元方以为刘姥姥虽是丑角,但绝非丑恶的人物,而是明朗而有自信的,能够欣赏自己的土气所带来的欢笑。
太愚於其〈刘老老是丑角吗?〉一文,则对丑角的说法表示反对,他说:
她是内心蕴藏著沉重的使命,艰苦的心情而来的∶来了之后自必须一方面战战兢兢进行争取;而另一方面却必须随机应变,敷衍环境。她哪裹是什麼滑稽逗笑的人物她不过偶然闯上了一个陌生的舞台,遇到了一群喜欢看热闹戏的观众,这才被人强制化装,临时做了一回票友罢了。……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就实质上说,她不过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收於《红楼梦艺术论》,王国维、林语堂等著,台北 ,里仁书局 民75年1月初版,页111—112)。
太愚以为刘姥姥只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其实在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她更非一般丑角角色的鲁莽、低能、邪佞。另罗湛德於〈圆通世故的刘姥姥〉一文,也持相同看法:
作者将这个村妇写得太生动深刻了,刘姥姥虽曾有言行引得大家发笑,但她并不是一个可笑的人物。只是她的处境穷困,只有如此才能巴结到一门有钱有势的亲戚。所以我们加果认为刘姥姥是个可笑的人,毋宁说她是个可怜的人。(见罗德湛著,《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民87年增订再版,页387。)
罗湛德於文中对刘姥姥是带著同情的态度,认为刘姥姥种种表现并非装疯卖傻,而是对於有钱有势亲戚不得已的巴结。梅苑於《红楼梦的重要女性》中的看法相近,他说:
刘佬佬是丑角吗不错,她是丑角,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丑角,因为她表演得太精彩!然而,在那些傻憨的表情中,却隐藏著一份泪影。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佬佬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佬佬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如果她有贾母的地位、财势,她也会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决不是一个可笑的谐角,因为境境有时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1年10月二版,页20—21)
综观以上说法,张欣伯与傅述先的说法,一个过度贬抑,一个又过度尊崇,应以童元方、太愚与罗湛德、梅苑的说法较为恰当。至於刘姥姥是丑角,还是冒充的丑角?我想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综合两者看法,刘姥姥的确曾是丑角,但是丑角只是她众多面貌中的一种,再需要她当丑角时,她愿意当一个开心果。但需要她展现魄力与智慧时,她就展现了她智者与侠客的一面。
至於刘姥姥是否有心逗人开心?恐怕是有的;是否有心巴结?恐怕也免不了。但是批评她是「装疯卖傻」、「种种丑态」,又未免太过,其实她种种引人发笑的举动,除了配合凤姐与鸳鸯逗弄大家外,很多都是来自於乡下人本色,如行令时脱口而出「一个罗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引得大家几次大笑,那是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於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於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著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的可爱。刘姥姥所以深得人缘,原因就在这里。
而刘姥姥究竟是可笑还是可怜呢?《红楼梦》作者於书中并没有加以评断,但由刘姥姥种种泰然自若的表现来看,恐怕较接近童元方所说的「知道为了取笑儿,刘姥姥很能欣赏自己的土气」的看法,刘姥姥并不可怜,她也知道大家都取笑她的土气,但她乐在其中,更以为大家带来欢笑为乐。
(四)机敏能言的公关人才
若抛除对刘姥姥存有可敬或可鄙的主观印象,纯粹看刘姥姥两进荣国府的公关才能的表现,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贾府这样的堂皇世家,素常往来的不是王侯卿相,就是至亲好友,像刘姥姥这样一个村野老妪,平白去登门,恐怕真连边都摸不著。但刘姥姥不但进入了贾家,并且满载而归,除了一股勇气,更凭著她机敏能言的公关才能。在一进荣国府之前,她已经考虑到,她所认得的只有半生不熟许久不见的王夫人及仆人周瑞,关系疏远,地位悬殊,是否能完成任务,恐怕困难重重。所以她首先决定去拜访周瑞,打听门路,懂得能「以知彼知己为前提地有目的性的出击则是发展公关关系的第一步」(见高志忠著,〈智慧艺术与现代公关——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我见〉,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一辑,页310)。后来得到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协助,见了凤姐,并且得到了救命的二十两银子,这又符合「借助中间人物的传播与沟通才能成为公众所关注和容易接受的对象」(〈智慧艺术与现代公关——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我见〉)。
至於第二次进荣国府,刘姥姥带了当令的瓜果野蔬,回礼的这个举动,一方面是知恩图报的善良天性,一方面却正是发展人际交往的最好方式。比起第一次进荣国府,刘姥姥解除了乞讨的外衣,理直气壮多了,也拉近了与贾府之间的距离,也更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贾家至高无上的贾母和贾家其他重要人物。这一次更有机会表现她的长才,在大庭广众,她善於察言观色,应对得体,如第三十九回与贾母一见面: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著笑,福了几福,口裏说:「请老寿星安。」……贾母向众人道:「……我要到这麼大年纪,还不知怎麼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麼著也不能。」
看她的表现多麼机敏,讲话又是多麼得体。把贾母的每一项缺点都说成了优点,难怪取得了贾母的欢心。更把村野所见随意编派,「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这随意编派之间,其实也是用了心思,专挑贾母、王夫人爱听的说,却又能不落痕迹,真是高明!至於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她何尝不知?却全力配合,引得全场狂笑,更赢得贾府上下的喜爱,这岂不是最高明的公关人才!
(五)富人生阅历的智者
虽然刘姥姥只是一个没读过什麼书的乡下老太太,但由於生活经验的累积,却往往成了指点迷津的智者,《红楼梦》中的几次表现他的处世智慧,如第六回中劝告狗儿:
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著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麼男子汉大丈夫呢!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
这样的劝说真是一针见血,鼓励坐困愁城的狗儿,跳脱出来,寻找新的出路。又四十二回,劝告凤姐儿不要太娇惯孩子,说:
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他小人儿家,过於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虽然刘姥姥读的书并不多,但说的这段话确是切合人生的道理,过於娇贵的小孩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不起一点点风雨的吹折,而在风雨中长大的孩子,风雨往往却成了他滋润的养分。而刘姥姥这些生活智慧,乃是来自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能为困惑者指点迷津。
(六)知恩图报、见义勇为的热心人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告难求帮,得了二十两银子度过难关。在第三十九回中,家里好容易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头一起摘下来的,没敢卖,就留的尖儿孝敬贾家的人。虽只是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却也是穷人家的心意。不意竟投了贾母等人的缘,留下解闷。而就在这几回中闹了好多笑话,惹得大家开心,虽然因此又得了许多的馈赠,但这并非是他来贾府所怀抱的用心,她原本是为报答凤姐给二十两银子而来,这一次的奇遇,其实是意外的收获。或许在她的内心是有一些些这样的期望,但那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能进一步获得生活的改善?但到了第一百一十三回写到,贾府已经由盛转衰,凤姐更病了,刘老老来探病:
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便在手腕上褪下一支金镯子来交给他。刘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个。……」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
在贾家落难时来探病,完全是出自於知恩图报的心肠,若是刘姥姥是个贪财的人,这时绝不会拒绝凤姐递交的金镯子。尤其最后在贾家众叛亲离,甚至落井下石想捞点好处时,刘姥姥仍然没有忘记主动前来关心贾家。巧姐狠心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贾环动脑筋要把巧姐儿卖掉时,刘姥姥出计策救了巧姐儿,这不已经只是知恩善报而已,更是见义勇为的侠客行为了。在众多丑恶的面貌中,刘姥姥却始终不改她的知恩善报与见义勇为的热心,更是难能可贵。
三、余论
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就像建筑一座巍峨大厦一样,必须先有一张精细完美的蓝图,每一个细部结构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红楼梦》是一部八十万余言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人事物这麼多,作者更必须耗费无数的心血,匠心独运,才能获致如此的成果。
此书并不以离奇古怪故事取胜,而从日常生活细节著手,表现了深刻无比的人性。作者以悲悯尊敬的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为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作者对於刘姥姥的人物刻画,掌握住以细节描写和性格化语言的运用,表现他多层的面貌,突出她的人物性格,这些也是值得注意并欣赏之处。
问题一:刘姓族谱有几卷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 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 的第一个 ,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 、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 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 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 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 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 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 刘字的原始形象 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 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问题二:刘姓的族谱最长有多少卷 20分 据说有1254卷
问题三:刘姓家谱辈分排列 刘姓是大姓,不知你是哪支啊.分支不同,排字也不同,而且有些宗族失散就自行排字的.所以很复杂..敢问祖上有无可查之人.
字辈排序都是按照```自家的族谱排序的。
字辈排序,族谱上是有规定的。
宗族起源族谱,一般都有记载。
```这种情况,最好查看`族谱。
一般族谱,第一页,为大公,记载宗族起源。族谱一般为,几个相近的乡,县,同姓人和修。
去你爷爷,所在地,查查,或许也效
问题四:刘姓家谱 刘姓家谱 刘姓家谱介绍 先秦时期,刘姓是个小姓,特别是源出自尧帝后裔的汉家刘氏,在先秦时期更是默默无闻的家族。这个家族在当时有无族谱,就不得而知了。但作为刘姓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姬姓刘氏,因为建立了刘子国,被封为公爵,是当时的王侯贵族之一,因而当时必定有由刘子国自己的史官或周王朝的史官编修的刘氏世系谱。因此,我们认为,刘姓的谱牒,最晚在周代就有了。 公元前3世纪末,刘邦建立汉朝后,源出尧帝后裔的祁姓刘氏一跃而成为中 姓。公元前200年,也就汉高祖刘邦七年,汉朝廷开始设立九卿一级的机构“宗 ”。 宗 的首脑“宗正”一官,必须由刘姓皇族成员担任,与其他外姓无缘。宗正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皇族事务,包括记录皇室世系、编修皇家玉牒、每年修一次《诸王世谱》。 祁姓刘氏家族的谱牒正式开始编纂,是现在可知的祁姓汉家刘氏的最早修谱历史了。 终两汉时期四百多年,刘姓的谱牒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谱牒。凡是皇族成员,都统一由国家登记在册,其传递世系,昭穆亲疏,自然都一目了然。 东汉末年,天下易帜。刘姓的谱牒大都毁于战火,藏于宫中的玉牒不知去向,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刘姓开始私家修谱时期。由于当时的风气重视门第和出身,因而像当时的各大士族一样,当年的刘氏世家大姓,往往都修有自己的族谱。 见诸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刘姓族谱,是河南南阳《刘氏谱》,当年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也曾引用。现存最早的刘姓谱牒文献,是相传撰写于南朝大梁普通三年(520年)的一编《刘氏族谱序》。 隋唐时期,是中国谱学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刘姓私家修谱的第一个 时期。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而实际上,当时的刘姓族谱,要远比这多得多。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关刘氏九大房的世系,就是在参考了唐代刘氏族谱的基础上编成的。 宋元时期,刘姓修谱的现象更加普遍,源出匈奴的河南刘氏刘温叟家族,就有完整的族谱,记述了该家族自隋代到宋初五百多年的家族历史和世系传递。 宋代著名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翠所在的福建五忠刘氏家族,就曾派人前往发源地京兆访寻旧谱,编修新的《麻沙刘氏族谱》。但是,见于记载的宋元时期刘姓族谱仅刘复礼的《刘氏大宗血脉谱》1卷。传世的宋元刘姓族谱则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发现,但宋元时人为刘姓族谱所作的谱序,则传世的很多。 明清时期是中国刘姓修谱的 时期。现在存世的最早族谱,就是明朝时的刻本,但数量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知的明本刘姓族谱仅有8部,其中最早的是明正德年间的《山阴刘氏宗谱》,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 现在存世最多的刘姓族谱,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刻印的,其中又以民国时期修纂的为主。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离现在只有几十年,保存较易的缘故。大凡官宦之家、富贵之家,甚至就是普通百姓刘氏,在明清和民国时期都有修谱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基本上都停止了修谱,不过在个别地方也有续谱之举,如江苏丰县刘邦故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续谱活动。而海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刘姓的修谱活动则一直没有中断。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大陆地区修谱、续谱的现象又悄然兴起,并出现了大规模跨宗派、跨地区联合修谱的现象。这无疑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之后才会有的喜人现象。 新的族谱,虽然是在旧族谱的基础上续修的,但大都增加了反映新时代、新风气的新>>
问题五:刘姓族谱在哪?多长? 这个,不知道你说的是单一家族世代传承的族谱还是刘姓大家庭的族谱,要是刘姓大家庭的族谱的话你可以去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旅游风景区哪里去看一看。
问题六:刘姓族谱在哪里 上海文化馆
问题七:谁能告诉刘氏家族辈分 1、辽宁北镇满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2、福建南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垅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8、赣州章水水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丰沙溪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o、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10、广东紫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11、山东滕州古滕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12、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13、沛县朱王庄藜照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昭、鸿、运,庆、履、祥。遵、祖、训,延、绪、长,建、家、政,诗、书、良。为、忠、厚,冠、汉、乡。……
14、江苏睢宁永思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良、延、荣、保,益、滋、廉、方,笃、厚、肇、隆,英、才、崇、尚,礼、贤、为、本,泽、惠、恒、长。……
15、睢宁城东汤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允、守、振、清,恩、庆、光、荣。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树、义、延、培,庭、良、绍、兴。志、远、宏、伟,继、贤、盛、隆。……
16、睢宁凌城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其、业、宜、广,维、士、则、良。本、仁、祖、义,喜、尔、寿、县。……
17、睢宁王集林庙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18、江苏徐州铜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保、宗、祖、训,勤、忍、刚、正、宏,传、家、维、孝、友,为、善、本、忠、行。……
19、江苏盐城新兴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守、其、德,义、孝、承、先;人、如、达、立,家、必、兴、贤;郸、扬、廉、洁,荣、耀、超、前;书、海、恒、慧,昌、盛、万、年。……
20、吉安樟汲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廷、茂、以、文、彦、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学、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贤、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子、伯、I、万、文、武、成、周>>
问题八:刘姓字辈排行是怎么排的,谁有? 刘的排行很乱,很多都排不起的。
问题九:刘氏家谱中所有堂号 刘邑,却仍在较长的时期内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现知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省唐县。
查三民书局《大辞典》(上)第480页“刘”字的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省唐县。”同样的记载见于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姓条:“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是地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我们认为,帝尧陶唐氏受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就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刘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地名。不过,它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着巨斧,以刘为图腾,不继勇敢地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最古老的刘姓氏族的生活、栖息之地
问题十:刘姓族谱有几卷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 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 的第一个 ,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 、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 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 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 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 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 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 刘字的原始形象 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 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股市里的庄家就是一群脑子锈了的傻人。
一般定义中的所谓庄家,就是那些拿着大量资金,能控制股票走势的人。在有关庄家的神话中,庄家被描述成无所不能的,既能超越技术指标、更能超越基本面,大势大盘就更不在话下了。这里说的还只是个股的庄家,至于国家级的庄家,更成了所谓散户的上帝。关于这些庄家上帝的传闻在市场中一秒钟都不曾消停,构成了常识的谬误流播。
当然,即使庄家的神话已经如此常识,这种傻人还是一直、也会继续前赴后继的。而正因为这种傻人如此的多,猎人打起猎来才能收获丰富。看到越摆庄家谱的,猎人就越高兴,反正这类型的,基本在市场上混个几年就基本尸骨无存了。
市场没有什么庄家,有的只是赢家和输家!有的只是各种类型的动物,还有极少数的高明猎手。市场就是一个围猎的游戏,当你只有一把小弓箭,你可以去打野兔;当你有了屠龙刀,抓几条蛇来玩当然就没劲了,关键你是否有屠龙刀!
一、前言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虽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但在《红楼梦》的作者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语,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选为高中国文教材。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著作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三十九到四十二数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用了相当多篇幅,在一小人物身上用了相当多的笔墨,突出他的人物特色,到底刘姥姥这个村气十足的人物魅力何在?而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世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小丑?向来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以下就书中所见资料及各家说法作一比较分析: 二、红楼梦笔下的刘姥姥人物形象浅探 刘姥姥在今通行本《红楼梦》中,共有七次进荣国府,正好安排在贾家不同的状况时,成为一条隐藏的伏线,见证贾家的兴衰:刘姥姥第一次造访在第六回,全书才完成布局,许多人物还不曾登场,故事还未展开,此时是为序幕阶段,说明了刘姥姥与贾府新关系如何建立,以为尔后情节发展的张本;第二次造访是在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间,这时贾府最鼎盛得意,这几个章回充满了欢笑与快乐;第三次造访书中并未加以描写,可以加以略过;第四次造访,是贾府家破人亡最倒楣的时候;五、六次是见义勇为救了巧姐,更反衬出贾家亲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则不但巧姐事件风波平息,而且宁荣两府也复了官,赏还抄的家产,宝玉、贾兰双中进士,宝钗有孕,贾政也答应巧姐嫁给周家,除宝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贾府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下,刘姥姥见了王夫人等便说些将来「怎麼升官,怎样起家,怎样子孙昌盛」,暗示著贾家将在有一番繁荣再起的远景。所以刘姥姥几进荣国府,正是一条伏线,见证贾府不同的荣衰。刘姥姥七进荣国府中的言语行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刘姥姥的形象如下: (一)朴素实在的老农妇 这是刘姥姥最基本的形象,根据第六回中对刘姥姥的描写是: 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刘姥姥本来只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的「老寡妇」,被女婿接来奉养,「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这「一心一计」正点出了刘姥姥的勤恳实在与对庄稼生活的投入。而第六回劝狗儿时说: 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 刘姥姥对狗儿的劝说中,强调要能安分守己过日子,更责备狗儿「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要狗儿过著量入为出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为平实的居家生计,如三十九回写贾府吃螃蟹: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又四十回中写: 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裏铁掀还沉,那裏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刘姥姥也觑著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岂不可惜?」 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著平实的居家生计:贾家一餐的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生活,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纱穷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却拿著糊窗子,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沈重的谴责。 (二)乐观进取、突破困挫的勇者 面对困难,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更能勇於突破眼前困境。第六回的叙述,狗儿因家中冬事未办,心中烦虑,却只能「吃闷酒」,「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当狗儿夫妇愁云重重时,刘姥姥劝勉狗儿: 如今咱们虽离城住著,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狗儿冷笑道:「……有什麼法子可想的?……」刘姥姥道:「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刘姥姥要狗儿勇於面对自己的生活,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刘姥姥热爱生命,他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备的,对所有的不如意,他并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愉快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去解决。这是多麼平实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但遇到困挫时,是否有勇气、有毅力面对层层难关?那就未必了。刘姥姥为了突破生活难关,勇敢的带著孙子板儿向著高门大院的贾府前来了。但这却有几个难关要过,首先要先克服自己向人告难求帮为耻的心理障碍。《红楼梦》第六回中,狗儿提出与王夫人陪房周瑞以前极好的,刘姥姥道: 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知道他如今是怎样。这也说不得了…… 可见刘姥姥也知道人情冷暖,以前「极好的」朋友,现在时过境迁,又多时不曾走动,这也说不得如今是怎样了。或许去了要碰钉子,甚至更要被奚落一番。但刘姥姥却马上答应了。甚至认为: 舍著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能以这样开朗乐观的态度面对第一个难关,当然勇气十足。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并非真得十分顺遂,仍有层层难关要过,《红楼梦》第六回中叙述他到了贾府门口,请门房通报周瑞的情况是这样的: 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那裏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在那墙角下等著,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的。」内中有一老年人说道:「不要误他的事,何苦耍他。」 这些侯门三等豪奴,对这个村鄙老妇先是「打量了他一会」,然后「都不瞅睬」,甚至有人想要加以耍弄欺骗,幸好有一位老年人指点他明路,这是首先遇到的困挫。后来虽得到周瑞家的带领,但仍要得到平儿的批准,又要看凤姐的脸色,太愚曾评论这段历程是: 这是千千万万泥中的蚂蚁,向著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啊!(太愚著《红楼梦人物论》,收於《红楼梦艺术论》,台北,里仁书局,民75年1月初版) 「泥中的蚂蚁」是多麼的卑微!而「向著天中的明月进发的路程」又是多麼困难艰辛!刘姥姥却不畏惧,一步又一步往前迈进。 (三)滑稽幽默的丑角 刘姥姥到底是不是一个丑角?历来讨论者众,各家皆有自己的看法。张欣伯於〈再谈刘姥姥〉一文中十分鄙视刘姥姥,认为: 曹雪芹十分熟悉这种「打抽丰」的人物,也深深厌恶这种「打抽丰」的人物,所以笔端带著嘲笑……他是刻意糟蹋刘姥姥的。尤其刘姥姥二进荣府的时候,作者写他装疯卖傻,磕头跌跤,更把「打抽丰」的种种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台湾日报,第九版,民63年8月22日) 张欣伯以为曹雪芹是厌恶「打抽丰」的人,所以刻意糟蹋刘姥姥,而刘姥姥二进荣府时,各项表现都视为丑态,认为是曹雪芹故意丑化刘姥姥,但这样的批评实在太过了。 而述先於〈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则对刘姥姥给予高度的肯定,说: 如果笑能给林黛玉那种悲剧美人很多快乐,刘老老是很乐於变成可笑的人。……大观园中的山水花木,鸟兽虫鱼,是用尽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而贾宝玉和林黛玉却能敏感到一种不完美。在这个人间天堂画龙点睛,使他最生动地大放光明,却是那个土头土脑的刘老老。这位老农妇从田野走进大观园,给大家带来了朗笑的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7日)。刘老老是全书中的丑角……在小说的结构中,丑角最接近作者与读者,也最能洞察情节的神秘运转(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8日)。 〈红楼梦的神话与幽默〉一文中,傅述先对刘姥姥推崇备至,以为刘姥姥为大观园带来阳光,使花园的生机常青,补足了大观园的不足。这样的说法似乎过誉了,因为刘姥姥的确为大观园带来短暂的欢笑,但仍不足「使花园的生机常青」。傅述先接著又在〈欲海与情天〉一文中说: 在刘老老进大观园之后,有一种新的发展:黛玉哭得更少,笑的更多,她和宝钗的关系变得更和谐,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改变看成小说情节的关键……(中央日报,第十二版,民63年6月3—5日)。 这似乎又将刘姥姥的地位提的太高,刘姥姥於《红楼梦》一书中的确有其地位,但把它视为小说情节的关键,则又过度抬高。 童元方〈论红楼梦中的丑角〉一文,仍是将刘姥姥归为丑角,但他却是带著同情与了解的态度,他说: 在这许多伤痛的扭曲脸谱中间(指《红楼梦》中的丑角),刘姥姥遍历岁月的刻痕,依然晃漾著明朗的笑容。……知道为了取笑儿,刘姥姥很能欣赏自己的土气,狡猾还胜过鸳鸯凤姐一手。……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种种丑态,制造出一连串的笑料,然而不论就事实来说,就心智来说,读者嘲笑刘姥姥,也嘲笑自己。(收录於《红楼梦研究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71年3月五版,页79。) 童元方以为刘姥姥虽是丑角,但绝非丑恶的人物,而是明朗而有自信的,能够欣赏自己的土气所带来的欢笑。 太愚於其〈刘老老是丑角吗?〉一文,则对丑角的说法表示反对,他说: 她是内心蕴藏著沉重的使命,艰苦的心情而来的∶来了之后自必须一方面战战兢兢进行争取;而另一方面却必须随机应变,敷衍环境。她哪裹是什麼滑稽逗笑的人物她不过偶然闯上了一个陌生的舞台,遇到了一群喜欢看热闹戏的观众,这才被人强制化装,临时做了一回票友罢了。……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就实质上说,她不过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收於《红楼梦艺术论》,王国维、林语堂等著,台北 ,里仁书局 民75年1月初版,页111—112)。 太愚以为刘姥姥只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其实在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她更非一般丑角角色的鲁莽、低能、邪佞。另罗湛德於〈圆通世故的刘姥姥〉一文,也持相同看法: 作者将这个村妇写得太生动深刻了,刘姥姥虽曾有言行引得大家发笑,但她并不是一个可笑的人物。只是她的处境穷困,只有如此才能巴结到一门有钱有势的亲戚。所以我们加果认为刘姥姥是个可笑的人,毋宁说她是个可怜的人。(见罗德湛著,《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民87年增订再版,页387。) 罗湛德於文中对刘姥姥是带著同情的态度,认为刘姥姥种种表现并非装疯卖傻,而是对於有钱有势亲戚不得已的巴结。梅苑於《红楼梦的重要女性》中的看法相近,他说: 刘佬佬是丑角吗不错,她是丑角,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丑角,因为她表演得太精彩!然而,在那些傻憨的表情中,却隐藏著一份泪影。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佬佬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佬佬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如果她有贾母的地位、财势,她也会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决不是一个可笑的谐角,因为境境有时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1年10月二版,页20—21) 综观以上说法,张欣伯与傅述先的说法,一个过度贬抑,一个又过度尊崇,应以童元方、太愚与罗湛德、梅苑的说法较为恰当。至於刘姥姥是丑角,还是冒充的丑角?我想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综合两者看法,刘姥姥的确曾是丑角,但是丑角只是她众多面貌中的一种,再需要她当丑角时,她愿意当一个开心果。但需要她展现魄力与智慧时,她就展现了她智者与侠客的一面。 至於刘姥姥是否有心逗人开心?恐怕是有的;是否有心巴结?恐怕也免不了。但是批评她是「装疯卖傻」、「种种丑态」,又未免太过,其实她种种引人发笑的举动,除了配合凤姐与鸳鸯逗弄大家外,很多都是来自於乡下人本色,如行令时脱口而出「一个罗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引得大家几次大笑,那是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於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於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著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做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的可爱。刘姥姥所以深得人缘,原因就在这里。 而刘姥姥究竟是可笑还是可怜呢?《红楼梦》作者於书中并没有加以评断,但由刘姥姥种种泰然自若的表现来看,恐怕较接近童元方所说的「知道为了取笑儿,刘姥姥很能欣赏自己的土气」的看法,刘姥姥并不可怜,她也知道大家都取笑她的土气,但她乐在其中,更以为大家带来欢笑为乐。 (四)机敏能言的公关人才 若抛除对刘姥姥存有可敬或可鄙的主观印象,纯粹看刘姥姥两进荣国府的公关才能的表现,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贾府这样的堂皇世家,素常往来的不是王侯卿相,就是至亲好友,像刘姥姥这样一个村野老妪,平白去登门,恐怕真连边都摸不著。但刘姥姥不但进入了贾家,并且满载而归,除了一股勇气,更凭著她机敏能言的公关才能。在一进荣国府之前,她已经考虑到,她所认得的只有半生不熟许久不见的王夫人及仆人周瑞,关系疏远,地位悬殊,是否能完成任务,恐怕困难重重。所以她首先决定去拜访周瑞,打听门路,懂得能「以知彼知己为前提地有目的性的出击则是发展公关关系的第一步」(见高志忠著,〈智慧艺术与现代公关——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我见〉,红楼梦学刊,二○○○年第一辑,页310)。后来得到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协助,见了凤姐,并且得到了救命的二十两银子,这又符合「借助中间人物的传播与沟通才能成为公众所关注和容易接受的对象」(〈智慧艺术与现代公关——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我见〉)。 至於第二次进荣国府,刘姥姥带了当令的瓜果野蔬,回礼的这个举动,一方面是知恩图报的善良天性,一方面却正是发展人际交往的最好方式。比起第一次进荣国府,刘姥姥解除了乞讨的外衣,理直气壮多了,也拉近了与贾府之间的距离,也更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贾家至高无上的贾母和贾家其他重要人物。这一次更有机会表现她的长才,在大庭广众,她善於察言观色,应对得体,如第三十九回与贾母一见面: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著笑,福了几福,口裏说:「请老寿星安。」……贾母向众人道:「……我要到这麼大年纪,还不知怎麼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麼著也不能。」 看她的表现多麼机敏,讲话又是多麼得体。把贾母的每一项缺点都说成了优点,难怪取得了贾母的欢心。更把村野所见随意编派,「暗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这随意编派之间,其实也是用了心思,专挑贾母、王夫人爱听的说,却又能不落痕迹,真是高明!至於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她何尝不知?却全力配合,引得全场狂笑,更赢得贾府上下的喜爱,这岂不是最高明的公关人才! (五)富人生阅历的智者 虽然刘姥姥只是一个没读过什麼书的乡下老太太,但由於生活经验的累积,却往往成了指点迷津的智者,《红楼梦》中的几次表现他的处世智慧,如第六回中劝告狗儿: 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著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麼男子汉大丈夫呢!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 这样的劝说真是一针见血,鼓励坐困愁城的狗儿,跳脱出来,寻找新的出路。又四十二回,劝告凤姐儿不要太娇惯孩子,说: 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他小人儿家,过於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虽然刘姥姥读的书并不多,但说的这段话确是切合人生的道理,过於娇贵的小孩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不起一点点风雨的吹折,而在风雨中长大的孩子,风雨往往却成了他滋润的养分。而刘姥姥这些生活智慧,乃是来自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能为困惑者指点迷津。 (六)知恩图报、见义勇为的热心人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告难求帮,得了二十两银子度过难关。在第三十九回中,家里好容易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头一起摘下来的,没敢卖,就留的尖儿孝敬贾家的人。虽只是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却也是穷人家的心意。不意竟投了贾母等人的缘,留下解闷。而就在这几回中闹了好多笑话,惹得大家开心,虽然因此又得了许多的馈赠,但这并非是他来贾府所怀抱的用心,她原本是为报答凤姐给二十两银子而来,这一次的奇遇,其实是意外的收获。或许在她的内心是有一些些这样的期望,但那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能进一步获得生活的改善?但到了第一百一十三回写到,贾府已经由盛转衰,凤姐更病了,刘老老来探病: 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便在手腕上褪下一支金镯子来交给他。刘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个。……」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 在贾家落难时来探病,完全是出自於知恩图报的心肠,若是刘姥姥是个贪财的人,这时绝不会拒绝凤姐递交的金镯子。尤其最后在贾家众叛亲离,甚至落井下石想捞点好处时,刘姥姥仍然没有忘记主动前来关心贾家。巧姐狠心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贾环动脑筋要把巧姐儿卖掉时,刘姥姥出计策救了巧姐儿,这不已经只是知恩善报而已,更是见义勇为的侠客行为了。在众多丑恶的面貌中,刘姥姥却始终不改她的知恩善报与见义勇为的热心,更是难能可贵。 三、余论 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就像建筑一座巍峨大厦一样,必须先有一张精细完美的蓝图,每一个细部结构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红楼梦》是一部八十万余言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人事物这麼多,作者更必须耗费无数的心血,匠心独运,才能获致如此的成果。 此书并不以离奇古怪故事取胜,而从日常生活细节著手,表现了深刻无比的人性。作者以悲悯尊敬的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为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刘姥姥虽是一个小人物,作者对於刘姥姥的人物刻画,掌握住以细节描写和性格化语言的运用,表现他多层的面貌,突出她的人物性格,这些也是值得注意并欣赏之处。 我们读《红楼梦》,不能只沉醉於故事的悲欢离合,更要能进一步去欣赏他如何成功的创作书中人物形象、小说的章法安排、思想的启发,这才是真正《红楼梦》的精髓所在。
一、前言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虽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但在《红楼梦》的作者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语,而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选为高中国文教材。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著作中,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三十九到四十二数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用了相当多篇幅,在一小人物身上用了相当多的笔墨,突出他的人物特色,到底刘姥姥这个村气十足的人物魅力何在?而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世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小丑?向来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以下就书中所见资料及各家说法作一比较分析:
二、红楼梦笔下的刘姥姥人物形象浅探
刘姥姥在今通行本《红楼梦》中,共有七次进荣国府,正好安排在贾家不同的状况时,成为一条隐藏的伏线,见证贾家的兴衰:刘姥姥第一次造访在第六回,全书才完成布局,许多人物还不曾登场,故事还未展开,此时是为序幕阶段,说明了刘姥姥与贾府新关系如何建立,以为尔后情节发展的张本;第二次造访是在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间,这时贾府最鼎盛得意,这几个章回充满了欢笑与快乐;第三次造访书中并未加以描写,可以加以略过;第四次造访,是贾府家破人亡最倒楣的时候;五、六次是见义勇为救了巧姐,更反衬出贾家亲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则不但巧姐事件风波平息,而且宁荣两府也复了官,赏还抄的家产,宝玉、贾兰双中进士,宝钗有孕,贾政也答应巧姐嫁给周家,除宝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贾府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下,刘姥姥见了王夫人等便说些将来「怎麼升官,怎样起家,怎样子孙昌盛」,暗示著贾家将在有一番繁荣再起的远景。所以刘姥姥几进荣国府,正是一条伏线,见证贾府不同的荣衰。刘姥姥七进荣国府中的言语行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刘姥姥的形象如下:
(一)朴素实在的老农妇
这是刘姥姥最基本的形象,根据第六回中对刘姥姥的描写是:
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刘姥姥本来只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的「老寡妇」,被女婿接来奉养,「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这「一心一计」正点出了刘姥姥的勤恳实在与对庄稼生活的投入。而第六回劝狗儿时说:
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
刘姥姥对狗儿的劝说中,强调要能安分守己过日子,更责备狗儿「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要狗儿过著量入为出实实在在的生活。
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为平实的居家生计,如三十九回写贾府吃螃蟹: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又四十回中写:
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裏铁掀还沉,那裏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刘姥姥也觑著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岂不可惜?」
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著平实的居家生计:贾家一餐的钱够庄家人过一年的生活,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纱穷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却拿著糊窗子,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沈重的谴责。
(二)乐观进取、突破困挫的勇者
面对困难,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更能勇於突破眼前困境。第六回的叙述,狗儿因家中冬事未办,心中烦虑,却只能「吃闷酒」,「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当狗儿夫妇愁云重重时,刘姥姥劝勉狗儿:
如今咱们虽离城住著,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狗儿冷笑道:「……有什麼法子可想
刘姥姥简介
本文2023-10-22 12:29: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