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和尚最后悔到世上投胎是谁说的。
神探李昌钰:自爆前世是和尚 最后悔到世上投胎
李昌钰博士(Henry Chang-Yu Lee,1938年11月22日-)是世界知名的刑事鉴识专家。江苏省如皋县人。绰号:现场重建之王007。1978年美国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1979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厅长。李昌钰博士毫无疑问是美国华人的骄傲,他不仅获得了80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鉴识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而最新的一个荣誉是12日在香港领取的世界杰出华人奖。不仅如此,李昌钰博士在美国,还被称为“现场之王”、“当代福尔摩斯”。他侦办过的许多刑案,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球星辛普森涉嫌杀妻案、克林顿绯闻案等,不少案件因他的鉴定结果而对政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李昌钰,国际知名的刑侦鉴识专家
人们称他为:现场重建之王、当代福尔摩斯、神探……。他是警察、记者、博士、教授、专家……美国人崇拜他,他如明星一般,成为许多人的偶像,他的传奇故事广泛流传。
因为喜欢看侦探故事,不经意间,看到他的访谈,结果一看之下,欲罢不能。不是他的传奇,不是他的名气,而是他那毫无置疑的公正客观,对法的尊重。
他的平易幽默,让我吃惊,
他的勤奋上进,让我羞愧,
他的直率坦诚,让我汗颜,
他的仁孝爱心,让我感动。
他就是最受欢迎的人,他就是大家的英雄,他就是大家的传奇——李昌钰。
他不计较名位,他不看重金钱,他不贪爱美色,他没有不好的习惯,他简直就是一个圣人,可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下面的一段话——这是他在2006年4月2日北大演讲的一番话。
在演讲结束后的即席提问中有观众问起:
观众提问:我刚才打电话跟我爸说听您的讲座,我爸说您也是他的偶像。我的问题就是这样,在我们地球人看来,你的一辈子非常成功的,非常完美无缺的,我想问您的问题就是,您觉得您这一辈子下来,您会有哪些做的比较失败的事情,或者比较遗憾的事情,还有您退休的情况下,您这种年龄还有哪些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李昌钰回答:
我一生认为,人只到世界上一次,当然很多人认为会重生。还有很多传说。
是我妈妈跟家人告诉我,说我前世是个和尚。
我的小名叫解尘。
原来,他们说我生下来就大哭,无缘无故的哭。
我妈妈爸爸没有办法,在家乡看了多少医生,还是哭。
有一天,一个和尚化缘,敲门。
我妈妈说拿点油米钱。
和尚说,不是来化缘的,我来见我的师傅的。
我妈妈说,这里没有你的师傅。
他说,你刚刚是不是生了个小男孩儿。
我妈妈说是啊。
他说,你领我去见他,他是不是一直哭?(我妈说)你怎么知道的,结果那个和尚一进来就拜,我当然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太小了。
说我是他的师傅,不愿意到这个世界上投胎,所以他建议我父母把我的名字叫成“解尘”,一改了以后我就不哭了。
你问我最后悔什么,我最后悔到世界上来投胎。谢谢!
李昌钰的上述回答,使我被震憾了。
为什么?因为我看到苏东坡、曾鲁公的故事,正在上演。
为什么?一个人转世投胎,会将前世遗忘的如此干净彻底?他前世是一个和尚,这一世却成了一个无神论者。不是我要相信轮回,而是因为因果轮回是如此清楚明白,在你我眼前展现。
他几乎拥有一切传统中国人的美德,而又兼具了西方的坦诚客观公正等优良特质。他用他个人的魅力,让西方人认识到东方文明之美。又让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长处。
我相信,他的金刚菩提种,迟早会开花结果。只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若是蹉跎过,一失念成千古恨!这阴阳之雨,会淋湿熄灭一切微弱的心灯。
一世又一世,我们如此执着不休,贪着不已。转世之间,你还记得你是谁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路,即使你不走,也是一条路。
三世诸佛,悯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如何能够体会佛的心呢?也许要等我成佛之后吧!如同,真正理解父母,要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
五郎上了五台山后,智聪禅师和他大谈佛经,并说杨家虽有功于社稷,但在战场上杀戮太重,以至遭受灭顶之灾。
劝五郎全心修佛,减轻罪孽。于是五郎从此出家,潜心修佛,为免一 身武艺失传,便将杨家棍、杨家刀、杨家三十六路梨花枪等杨家传统武术传于杨家子弟。在此基础上杨五郎还发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为五台山培养了一批护院武僧。
评论
虽然史书对杨五郎的事迹介绍很少,但是,杨五郎对杨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杨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争义的人物,有人说:他怕死当和尚。这是没有根据的,在幽州为救宋太宗他冒着雨点般的疾箭,拼死把宋太宗救了出来,并一气背了二十里。
他难到说怕死吗?宋真宗生性爱游玩打猎,到雁门关外打猎时被萧太后包围,差点掉性命,是杨五郎带几百僧兵拼死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返回汴梁。宋真宗为此感激不尽,几次犒赏都被五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回绝,宋真宗为答谢救命之恩颇费了一番心事。无奈,在杨五郎归天后,朔了一尊镏金铜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结了心愿。
正是因为杨五郎在史书的记载很少,才使的五郎的传说越传越神,家谱里也说五郎“削发为僧成仙”。杨五郎的确在出家后很少活动,因为,他肩负着保护杨家后代的重任。在山东的云梯关守将杨茂就是杨五郎的后代。当地的地方志就有记载。
定慧寺有九大大看点:一是山门朝北。这记载着如皋人民抗击倭寇的一段历史。定慧寺建筑特色在中华佛教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被中国著名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赞为“水环寺、楼包殿、山门北向,在全国独具一格”。二是双韦驮像。韦驮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8位护法之首,也是四大天王手下32位护法之首。一般寺庙只有一个韦驮,如皋定慧寺韦驮一坐一立两尊。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待后介绍)。三是“辉映中华”匾额。定慧寺现在的“辉映中华”匾额,原为“慧映中华”,乃慈禧太后亲笔所书,文革中被毁,上海百岁书法家苏局仙老人来定慧寺时,听说后欣然提笔重新书写了现在的这块匾额。四是毗卢天冠。大雄宝殿上释迦牟尼佛是一尊毗卢主佛,头戴毗卢天冠。这在全国寺院中较为罕见的。五是独梗莲花座。一般寺院的佛都是端坐于佛龛之上,如皋定慧寺的毗卢主佛端坐于独梗莲花之上,这在全国寺院中极为罕见。六是十二圆觉同处大雄宝殿。圆觉意为“圆满的灵觉”,是在佛教中辅助行道的大菩萨。定慧寺大雄宝殿的十二圆觉,左为文殊、普眼、贤首、观音、弥勒、净音,右为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仿唐朝吴道子画,妙相庄严,甚为稀有。杭州灵隐寺有记载说:“在大雄宝殿有十二圆觉塑像的寺院全国仅此一家。”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早出如皋定慧寺二百多年。如皋定慧寺为第二家大雄宝殿中供奉十二圆觉菩萨的寺院。七是海岛塑像被誉为“佛像之冠”。在毗卢佛的背壁是一幅海岛观音图,也叫“五十三参图”,讲的是善财童子修成正果过程中参拜53位名师的故事。当代壁画大师袁运甫教授曾在这幅海岛观音图前久久伫立,并赞誉其为“当代中国佛像之冠”。八是血书华严经和贝叶经。定慧寺最南边的藏经楼法宝阁上,珍藏着血书华严经。曾为五台山广济寺的大和尚,继为上海普济寺方丈,后任美国佛教研究会会长、纽约光明寺住持寿冶大和尚(1908-2001)呕心沥血,发无上道心,刺舌尖和手指尖的血写成一部八十卷的华严经中一部藏于法宝阁。法宝阁还藏有一部珍贵的贝叶经,甚为稀有。据《如皋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如皋邑绅顾锡爵将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带回的贝叶经21页,施给北东岳庙(原址在北城脚水绘园河西)。50年代,始由东岳庙移至定慧寺。九是缅甸玉佛。定慧寺的玉佛楼上,有一尊寿冶大和尚1990年捐赠的缅甸玉佛,长12英尺,重6.5吨,由一块洁白的缅甸玉石精雕而成。这卧佛姿势,佛教称为“涅槃”。佛祖在拘尸那拉城涅槃时,是在裟罗双树间枕着右手侧身卧着,所以此像又称“双林灭度”。玉佛周围的佛龛,为故宫之旧物,据传为慈禧太后之物。佛龛上有九十九条金碧辉煌的龙,可谓珍贵文物。
驾车路线:全程约329公里
起点:如皋市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170米,右转进入解放路
2沿解放路行驶250米,右转进入海阳南路
3沿海阳南路行驶480米,过恒昌桥约90米后,进入惠政路
4沿惠政路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惠政东路
5沿惠政东路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S334
6沿S334行驶76公里,过右侧的陈草十一组约200米后,朝G15/连云港/南通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960米,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8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152公里,过白蒲立交桥,在白蒲/新联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880米,过白蒲立交桥,左转进入蒲黄线
10沿蒲黄线行驶24公里,过右侧的新大欣家电城约120米后,
11行驶590米,右转
12行驶150米,右前方转弯
13行驶70米,左转
14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
15行驶100米,到达终点
终点:白蒲镇
一、身份不一样:方丈,住持是佛教僧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佛教传入中国后直到唐代,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在佛教中,“长老”“者,指德长年老之谓。和尚是僧人的统称。
二、信众的遵从程度不一样:信众对方丈、住持、长老的遵从度要远大于对一般僧人的遵从度。
三、涵盖对象不一样:和尚涵盖所有的僧人,长老可以是德长年老的僧人,也包含住持和方丈。即住持和方丈可以是被称为长老,但长老不一定是住持和方丈。
扩展资料
一、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二、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参考资料:
如皋定慧寺宏修是江苏人。
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如皋定慧禅寺,成立于2008年,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其宏修是江苏人。
如皋定慧寺位于古城如皋东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高僧辈出的千年古刹,建于隋开皇十一年。
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姬姓,周文王后裔,始祖为卫国创始人康叔,发源于河南卫辉、濮阳。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立,文王幼子、武王之弟初受封于康,称康叔。周公旦平定武庚判乱,把武庚原来管理的商朝遗民七族和商都周围地区都封给康叔,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死后谥号“康”。卫国灭亡后,其王族有以祖上谥号命姓者,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②出自中国古代西域,“昭武九姓”之一。汉代,随着丝绸之路开辟,康国和康居国的王子到中国中原定居,后代以康为姓。③出自匡姓,为避讳而改。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为避讳,诏天下匡姓人改姓康。因匡与康读音相近,康字又是一个吉祥的字,所以改匡姓为康姓。④出自少数民族。如历史上突厥族人有康姓;金时女真人纳喇氏、清时满洲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瑶、蒙、土、羌等族均有康姓。 始祖:康叔。 迁徙: 康姓最早发源于卫国,辖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带。早期播迁缘于卫都迁移,范围止于河南北部。秦时,康姓主要徙陕西、山东二地,故早期康姓在此二地繁衍旺盛,遂有京兆、东平两大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康姓为避战乱,徙蓝田(今陕西蓝田西灞河西岸),后渐向东南迁移。史载,南朝宋时,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穆(初仕后秦河南尹,后举族众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族人,并任命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一支遂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唐代,有宁夏灵武人康植之孙康日知被封会稽王,其子志睦因功封会稽郡公,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发展成望族,其家族所在地浙江绍兴则为南方各地康姓迁徙之主源。宋代,因避帝讳而改姓的匡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另有洛阳康再遇位居开国功臣之列,遂加官进爵,门庭荣耀,显达当朝。北宋末年到元朝建立期间,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康姓徙迁南方安居乐业。明代,康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徙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从清代开始,闽、粤康姓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目前康姓人口列全国第七十五位。 郡望: 京兆郡 汉武帝时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首。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北)。三国魏时置郡名。
东平郡 汉时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南朝宋时改为郡。
会稽郡 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堂号: 会稽堂 唐朝康志睦身材魁梧,善骑射,官大将军。后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李同捷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其堂号。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京兆、东平。②自立堂号:华山等。 字辈: 江苏如皋康氏字行: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
河南邓州康氏字辈:民惠谈养盈,景起忠含宏,从玉新士振。
四川资阳康氏字辈:福(富)友华祥瑞,万廷显正世天(仁)兴;光明历代朝纲纪,忠厚钦承兆凤麟;寿安锡庆敦洪绪,佐运和宣启俊英;盛会荣昌襄上益,简修纯萃殿嘉基。
四川遂宁康氏字辈:乃逢国运盛,聿定万年歌,承绪维忠孝,传家尚泰和,光裕名声振,佑启福祉多,富贵天以锡,诗书应发科。
资阳安岳康氏字辈:祭忠孝长,存乐友园。
新化温塘康氏新班辈:南诏仲发季,福友华祥瑞,甫万廷显国,世天兴光明,历代朝伦纪,忠厚钦承兆,敦本开基绪,储才启俊英,诏书能迪哲,礼让可亿型,传家遵典则,祖德定长新,诰命重周史,清廉贯古今。 名人: 康泰,三国吴人,籍贯不详,为中国早期去海外旅行家之一。约在226年(吴黄武五年)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其经历及传闻之国家百数十个,并曾在扶南会见天竺(即今印度)使臣。回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
康承训(约809-874),唐将。字敬辞,灵州(宁夏灵武)人。宣宗时,累迁义武节度使、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讨贼逗挠,贪虏获,不时上功”被劾,贬恩州司马(《新唐书》)。僖宗初,授左千牛卫大将军。
康昆仑,唐琵琶演奏家。西域康国人。善弹琵琶,德宗时号为“长安第一手”之称。后又从段师(善本和尚)深造。善弹《羽调录要》(一作“绿腰”、“六么”)与《道调凉州》(善本作)等曲。
康与之,南宋学者。洛阳(今属河南)人,南渡后流寓嘉禾(今浙江嘉兴)。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顺庵。曾从晁说之学。建炎间,上《中兴十策》,名著一时。绍兴中,依附秦桧,官至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累贬雷州安置,后移押新州牢城。约卒于绍兴末。工词,风格婉丽,然所作多粉饰太平。著有《顺庵乐府》。另有《昨梦录》,虚构一理想社会,反映一种无法实现的荒诞思想。
康进之,元戏曲作家。棣州(今山东惠民)人,一说本姓陈。曾作《水浒》杂剧,《黑旋风老收心》已佚。今存《李逵负荆》,曲白隽美紧凑,描写细腻深刻。与高文秀同为当时善写黑旋风故事的杂剧作家。
康海(1475-1540),明文学家、戏曲作家。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疏通刘瑾救李梦阳出狱。瑾败,坐党落职。为弘治间文坛十才子之一。又为“前七子”之一。有杂剧《中山狼》、《对山集》、《沜东乐府》及《武功县志》等。
康济鼐(-1727),清西藏贵族。后藏人,本名锁南结布。原为拉藏汗噶伦。康熙间准噶尔军袭拉萨,他以兵固守阿里达五年之久,以隔断入藏准军与伊犁本部联系清军入拉萨,以功封贝子,受命以首席噶伦总揽藏政。雍正间被阿尔布巴杀害。
康广仁(1867-1898),清末维新派。名有溥,号幼博,以字行。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弟。1897年在澳门办《知新报》,后又在上海开设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兴办女学堂等。1898年至北京参加变法维新和新政,为康有为拟奏稿。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杀,为“六君子”之一。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光绪进士。博通经史,探索西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第一次上书清帝,建议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旋回广州聚徒讲学,致力变法理论著述。二十一年四月第二次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旋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在京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又设上海强学会,创办《强学报》,鼓吹变法维新。又于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翁同龢、徐致靖等支持下,促成百日维新,受光绪帝召见,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许其专折奏事。此后迭上奏折,与梁启超、谭嗣同等全力推动新政。戊戌政变时,被清政府通缉,逃亡国外,组织保皇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办《不忍》杂志,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参予“张勋复辟”事,旋败。擅长书法,字体豪放,自成一家。其诗风格雄健,意境宏阔,反映了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广艺舟双楫》、《南海先生诗集》等著作数十种。
其他康姓名人有神州人物康回;康姓始祖康叔;南朝梁大臣康绚;唐经学家康子元;五代后晋大臣康福;明朝开国将领康茂才、康茂林;清康有为之女康同薇等。近当代康姓名人有妇女运动***康克清,政治家康生、康世恩,社会学家康心孚,川剧演员康子林等。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前世是和尚最后悔到世上投胎是谁说的。
本文2023-10-22 11:51: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