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查下“胡”姓的由来,以及历史人物。。。
胡姓:以谥为氏
胡姓为当今中国第13大姓,占总人口的131%。
关于胡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主要的两种说法均与陈地有关:一是以陈胡公谥号为氏;二是以国为氏,春秋有胡国,子爵,其地在陈国附近,是附庸于陈国的一个小国。
古代姓氏学著作认为,以谥为氏是胡姓的主要源头。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上说:"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氏,系出妫姓。"林宝所依据的是出于汉代的《世本》一书,《世本》中对胡姓来源的解释是:"周武王封虞满于陈,谥胡公,因氏"。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妫满为什么得了一个"胡公"的谥号?或者说,"胡"字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美好意义?
关于妫满谥号"胡公"的由来,我们从周代的谥法中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逸周书·谥法解》云:"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胡,即是年老高寿的意思。也就是说,妫满年高寿长,人乐其寿,故以其寿而谥之曰"胡"。
但是,是谁最先以胡为姓的?遍查古代姓氏书籍,难以考究。广州市胡海先生为调查全国安定《胡氏族谱》,从1991年8月到1996年9月,自费踏13省,遍寻资料,历千辛万苦,从民间浩翰的家谱史料中,做出结论,认为陈国最后一个国君陈胡公20世孙陈闵公亡国后,他的两个儿子逃往阳武户牖避难,其中陈衍,生子二:长子名琏、次子名玙。琏以国为氏,姓陈;玙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玙生澄,于是有胡氏一系。此为一说。但从胡公妫满到其21世孙玙,其间相距六百余年,若以胡公谥号为氏,当在胡公孙辈三、四代之间,不一定会延续到21世。有的胡氏族谱上说,胡氏始于陈胡公长子申公犀侯。胡公有二子,长子名犀侯,为申公,以胡公谥号为氏,姓胡;次子名皋羊,继兄即位,为相公。此又为一说。
对胡氏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源于胡子国,以国为氏。春秋时有两个胡子国,一为姬姓胡国,在今河南郾城一带,与郑国相邻,与陈国不远。一为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与陈国相邻,这个胡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小国,而是陈国的一个附庸国。《左传》载,"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这里的胡国和沈国,都是附庸于陈国的子国。陈国后期国力衰弱,自顾不遐,胡国先为吴国所掠,后亡于楚国。归姓胡国亡国后,后人分为两支,一为胡姓,一为归姓。
关于胡公的这两个来源,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颍州汝阳西三里胡城是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来源,但最早的姓氏书籍、早在汉代的《世本》认为胡姓源于陈胡公,且大多数胡姓族谱均记为源于陈胡公,所以我们还是取胡姓以胡公谥号为氏,与陈姓同源之说。
胡氏家谱源流甚早,现有确切文字可查的是宋代修的族谱。朱熹有《胡氏族谱序》存于世,《序》云:
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后胡公于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公,以迄晋关内侯质为立谱之鼻祖,相传二十五世,中间序昭穆,别疏戚,因流溯源,由本达枝,作谱以传,庶几不忘本也。胡氏子孙继此能自振于时,则斯谱之传愈久愈光,由一世及千万世,莫可量也。
胡姓的郡望在唐代以前,主要在安定、新蔡两地,其中安定声望最高。安定郡在今宁夏固原。安定成为胡姓著名的郡望是在两晋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西汉时胡建始居安定。胡建曾任安定太守,"出门名户,占系陈国",即为陈国胡公满的后裔。东汉时,太尉胡广为安定人。三国时,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安定人,其子胡威为青州刺史、平春侯,又迁居淮南。安定胡氏历经两晋,世代官宦,权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闻天下,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庞大的一支。
南朝时,刘宋名将胡藩居江西华林(今江西奉新县西南),胡藩有60多个儿子,经数十年繁衍,成为当地大族,胡藩为华林胡氏始祖。自胡藩历24世,传至唐代胡魁,历任饶州判官、侍御史等职,胡魁有5个儿子,分居5处,蔚为华林五宗,华林胡氏走向兴盛。
华林五宗中,胡魁长子胡珰之后,宋代有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兄弟,一门进士,盛极一时。胡珰后裔后来有迁到湖南、湖北、云南及江西其他地方的。迁至湖南的有一支居于浏阳中和乡,这里为罗霄山余脉,有一小山岭,名叫"西岭",西岭山脚下有一村子,自明末以来就有胡姓人居住,经400年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西岭胡氏"。到当代,西岭胡氏则有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据其族谱记载,西岭胡氏源于华林胡氏,族谱从陈胡公妫满起,至胡耀邦,已是第130余代了。
胡氏家族的另一支在安徽徽州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创造的文化成为徽州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宋代,著名学者汪藻就曾这样说过:"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新安之属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多士,绩溪为最。绩溪之氏以族名者无虑百余,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
绩溪是徽州的六县之一,今为安徽绩溪县。"绩溪胡氏"以其独特的文化而著称于世,为当地闻姓望族。绩溪胡氏著名的家族有三支,即"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人称"绩溪三胡"。
"明经胡氏"系由李姓改为胡姓者,是近代名人胡适和胡光墉(即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家族。
"金紫胡氏",其始祖为宋代名臣、学者胡舜陟(1083—1143),他因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故后人把"金紫"作为其家族的称呼,称"金紫胡氏"。金紫胡氏自家居绩溪后,聚族而居,世代为学,过着耕读与世宦相结合的生活。胡舜陟之子胡仔也是宋代大学者。据史载,宋、明、清三朝中,金紫胡氏共有154种著作问世,著作多以解经为主,故有"经解世家"之称。
"尚书胡氏",其始祖可追溯到东晋时的胡焱。胡焱本是山东青州人,东晋时任骑常待官职,奉命镇守新安郡的歙县,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胡焱游览华阳镇(今绩溪县城),到了龙川(今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看到这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是一块风水宝地。他便在龙川之口的荆林里占卦,大吉大利,于是举族从青州迁居于此,从此龙川村开始发展,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
《龙川胡氏宗谱序》记载:"我徽州固多世家,而华阳(即今绩溪)则以胡氏为首,胡氏又以龙川为首,龙川之胡氏即吾徽州郡亦无出其右者。"龙川胡氏的兴盛在元明之际,其家族在此间考中进士的接连不断。据统计,绩溪县历史上共有进士100余名,龙川村有典籍记载的就有11名,是有名的"进士村"。明代成化年后,龙川胡氏出了两位尚书胡富、胡宗宪,龙川胡氏达到鼎盛期,因此被人称作"尚书胡氏"。
"尚书胡氏"到近代则以经商而著名于世。当时因徽州山区地少,粮食奇缺,生存不易,大部分人一到成年就去外地做生意,穷则思变,于是逼出了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商。
《广韵》中说,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因以胡非为氏。
另外,源于妫姓的还有胡毋氏,又作胡母氏,《广韵》、《姓氏急就篇》、《姓解》、《通志·氏族略》均载:齐宣王母弟封母乡,因战国齐国王室为田氏,本是妫姓陈氏后裔,所以齐宣王母弟远本陈胡公,近取母邑,为胡母氏。
重修华林毗陵二族合谱序
明胡应麟
尝闻先哲论溧阳史氏,旧有家谱,士大夫因各谱其宗。又欧阳氏著家谱,用汉年表法。苏氏取礼,大小宗为次断。自五世为始,近世取法焉。
按华林胡氏,自刘宋时讳藩者,宿迁人,永嘉中为太子左卫将军,卒谥壮侯,封土豫章西,遂居华林山。历宋、齐、梁、陈、隋、唐五百余年传世二十有四,至侍御成(古字(高早成,今已弃用)。成以上世数辽远,谱系莫详。成配耿氏,生子五人:珰、瑜、琼、琚、球。五季时,珰居长,独留华林。瑜、琼、琚、球,随任各居陈留、毗陵、江州、分宁。而珰后三传,义门义学,名闻天下,而有旌表之荣;八世而有尚书勋业之盛。毗陵六世则有魏国公显贵,再传而有简修公,又再传而有枢密公,赠授封谥,代有荣显。属际圣朝,而有宗伯公濙,会族祭宴于侍御成耿夫人之墓。
传日:“五世昌而八世莫京者。”世家文献有足征也。夫能言其祖剡,子见称不识其先,藉谈贻笑,是知谱牒不可不作也。用仿欧、苏谱体,自远祖及藩以下,略引世系于前,以源远也。断自侍御以下,序其派系世次,所以祖其祖也。详其讳字、行次、娶氏、历官、卒葬、迁徙之由者,俾继世继宗,昭穆不紊,远近亲疏,可引而知也。而无子及养他姓者不录,杜其妄引也。祖宗功德、恩荣行述及墓志等文,别录谱后,以见若祖若宗,积累有自,子孙引翼,愈远愈盛之由也。
编次成帙,质正于大宗伯毗陵濙公,请当代巨公大手笔,冠诸篇首,俾后子孙观之,知本源所自由,则思崇本尊祖之义,知宗派所由分,则思别生分类于一派,笃于亲睦之礼,庶免贻笑而见称于时也云。
明正统丙辰春二月丁巳日
侍御二十一世孙 应麟谨撰
[注释]①选自《华林胡氏宗谱》上集第12页。该序撰于明正统丙辰(1436)年。②胡应麟:华林胡氏后裔,文中自称“侍御二十一世孙”。
我 “华林胡氏”人口 众多 , 和 “龙川胡氏”、“明经胡氏”并称江南三大胡 氏。 太平盛世之时, 我族人丁 兴旺,人才济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之时, 我族人也不得不四散 迁徙。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局稳定, 我族人才不用远迁异方。
有心人做过调查,除了 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 居多的个别地区以外,华夏大地处处 都有 我 华林胡氏后人, 在 东南亚、北美等地,也有 我 华林胡氏 之后 。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 为了 抢救 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史料,允许地方重新修订家谱,籍以从民间搜集、补充国家史料中的不足 。就此,散居各地的我华林后人生起了强烈的 寻根问祖 心愿 。
然而,关于 我族 祖居地的具体位置, 历来 存在着两种 不同的 说法:一 种说法认为,我族源出 江西省高安市华林山,一 种说法认为,我族源出 江西省奉新县浮云山。 这两种说法都有很充分的 证据。
我族 祖居地有两个明显特征,一 个 是 记载 于族谱的“丫口石”,另外一个是著名的华林书院。
关于“丫口石”,《华林胡氏宗谱》中有 如下 描述:“《丫口石赞》:旧石传名不计年,嵯峨高出碧山巅。苔痕翠滴松筠接,瘢迹光涵星斗连。远看一石分三尖,近闻峭壁泻寒泉。曾为罗武修真处,胜概千寻锁暮烟。”
不管在 华林山 还是在 浮云 山,都有 “丫口石” 存在 。华林山的“丫口石”山峰海拔614米,石座高达60米,石群巍峨险峻。浮云山的“丫口石”高两米左右。
至于另外一个标志——华林书院, 持 华林山 说者 在华林山找到了华林书院的前身胡氏 —— “华林书堂”的“潜园”石刻。而 持浮云山说者则认为, 现在的华林书院 就 是在奉新浮云山。
从2003年起,华林山镇组织力量进行 过 实地考察,先后发现了胡氏谢恩祠遗址和刻有胡氏部落图腾“白头翁”鸟图案的食品模具。
这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直到今天,我华林胡氏的祖居地仍然确定不下来,什么时候才能发现新的证据来确认呢?
城公有五子:珰、瑜、琼、王告、球。后因科举均入仕,分居五处,为华林胡氏五宗。珰以宗子独居华林,其后裔孟鉴公迁居高安蔡溪,子岖公迁安徽绩溪;瑜迁陈留后徙福建崇安,后裔中著名人物有胡安国、胡宏;琼迁江苏常州,后发展成晋陵胡氏,著名人物有胡宿、胡宗愈;王告 迁九江,一支迁婺源,其分支迁安徽;球迁武宁。华林胡氏历世不衰,人才辈出,唐有侍御史胡城(华林一世祖),宋有开国公胡直孺(八世孙),近有总书记胡耀邦(三十九世孙),忠有金吾将军胡征孺,孝有员外郎胡令严。华林胡氏一门宋代就走出进士55名,官至御史、尚书和宰相的不乏其人。尤其是仲尧兄弟累世义居、兴教助学,一门进士,盛极一时。宋真宗曾赋诗赞誉华林胡氏:“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在江西奉新县有很多华林胡氏遗迹可考,如浮云山的华林书院、江南杉王、八百洞天、胡仲尧墓、万年宫牌坊、召神台、浮云丹井、浮云石狮、会仙桥、丫口石,在九皋山有耿氏墓、在奉新县城有胡氏大宗祠等。2006年清明节,奉新县举办了首届华林胡氏文化节,有来自全国10个省(市)50多个县市的胡氏宗亲3万余人参加,此后,每年来奉新县寻根问祖的胡姓宗亲更是络绎不绝,有力地促进该县旅游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想查下“胡”姓的由来,以及历史人物。。。
本文2023-10-22 10:48: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