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姓(郝)的名人吗?郝姓的来历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历史上有姓(郝)的名人吗?郝姓的来历是什么?,第1张

一、名人

1、郝隆

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为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

七月七日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书。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晒书”的由来。在上社村,有一块清代同治年间所立的石碑,石碑上记述有郝隆“坦腹晒书”的故事。

2、郝昭

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曹真举荐郝昭守陈仓,迁镇西将军。诸葛亮大军逼近陈仓,先使魏延攻打,但连日无功致魏延说此城难打,诸葛亮大怒欲斩。

郝昭的同乡靳详请缨游说郝昭投降,但为郝昭厉绝归降。诸葛亮强攻,激烈的攻城器械城后,郝昭以三千拒守诸葛亮三十万,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当诸葛亮斩魏的援军王双后,因粮尽而乘机退兵。曹睿下诏嘉许郝昭的善守,赐爵关内侯。后再引见慰劳,正想重用时郝昭病亡。

3、郝懿行

今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义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二、起源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

2、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3、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胡夏(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乌桓。为古代乌桓国姓氏。古代乌桓国以太阳为图腾,其都城后来也以赤色为记,即今内蒙赤峰一带。

5、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南蛮有郝氏。据史籍《旧唐书·南蛮传》中记载:“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扩展资料

郝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秦汉之际,郝姓逐渐向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河北、河南的郝姓向外迁移。晋朝末年,郝姓一支从太原迁到润州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后来这一支又迁到湖北安陆。

隋唐之际,郝姓在陕西、山西一带日益壮大,形成望族。北宋末年,山西汾阳的画家郝章,为避战乱,举家迁到四川。元朝末年,郝姓开始大规模南迁。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时,郝姓分别迁往河北、山东、北京、天津。

郝姓祠堂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储书晒腹”,下联是“饮水投钱”。上联指东晋时期的郝隆。农历七月初七,人们都忙着晒衣物,饱学多才、满腹诗书的郝隆却把衣服敞开,躺在庭院里晒腹,他说:“我在晒肚子里的书。”

下联指汉朝时期的郝廉。郝廉非常廉洁,出门喝人家的井水都要付钱。如果主人不在,他就会把钱投入井中。有一个成语“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郝姓

名称横、竖、横、撇、竖钩、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1、郝是中国传统姓氏之一,在2014年《百家姓》排行第88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2、最早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别称郝骨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一支源自子姓,奉商朝天子帝乙为始祖。

3、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郝氏;另一部分源于其他少数民族,皆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郝,读音作(hǎo)或(he)。《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he)。

郝姓起源: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

2、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又叫郝骨氏,为太昊的辅佐大臣,曾帮助太昊治理部落。

3、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廻写的“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郝氏出于赫胥,为太昊佐臣,曰郝省。”

4、本风姓,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为邦国,后因以为氏,凡郝皆其后也。至春秋时郝为小国,迨隶盩厔之终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终南徙巴蜀汉中。

郝 hǎo

开放分类: 汉字、字典、起源、姓、堂号

郝姓的起源是出自商末的地名。

传说远古时代的太昊,相传即伏羲氏(又传说他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太昊的佐臣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孙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乡。于是期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氏,就是郝氏。

此即《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

除此之外,郝姓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血统。据《姓氏考略》记载“乌桓有郝氏,又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望出太原、京兆”。乌桓也作乌丸,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遭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乌桓族以游牧射猎为生,汉武帝以后归附汉,活动在我国北方。乌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为姓的人。唐代南方蛮族中也有以郝、刘、杨为姓氏的。可见,除了商朝末期以地名为姓氏的郝氏外,古代北方及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也有郝姓。

历史上郝姓的著名人物有不少,秦有上卿郝晏,相传是期的后裔,其孙郝援,任太原守。西汉有以廉洁闻名的郝子廉;郝贤,以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从大将军击匈奴,封众利侯;郝党,封亭乡侯。东汉有郝孟真,善方术,曹操使其领诸方士。三国魏有杂号将军郝昭。西晋有匈奴人民起义领袖郝散,曾进攻上党(今山西襄垣东),诛杀官吏。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郝孝德,于大业九年(613年)聚众数万人起义,曾攻打章丘,又活动于黄河以北,后归瓦岗军,封平原公。唐代有高宗朝宰相郝处俊。宋代有画家郝澄,还有画家郝士安、郝锐。金国有郝守宁;金末有山东红袄军首领郝定。元代有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郝经,他家贫好学,甚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任名臣,中统元年(126o年)曾以翰林诗读学士使宋。他的文采不俗,治学务求实用,著作有《续后汉书》、《太极演》、《通鉴书法》等。明末有学者郝锦、农民起义军将领郝摇旗。清代有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他长于名物训诂考据学,撰有《尔雅义流》、《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现在, 郝姓在以人口数量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1位。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京兆郡: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治所在长安,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2、堂号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为桓温南蛮参军,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我的书都在肚子里。”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代陵川(今山西省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世祖大悦。即位后,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曾充国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留宋期间,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姓“丰文堂”之由来。

此外,郝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太原堂”、“三余堂”等。

三、宗族特征

1、郝姓多文人雅士,仕宦者亦多文官。

2、郝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北,作为一个得姓三千余年的姓氏,历经如此长时间的风风雨雨,仍立足北方,诚为罕见。堂号含意隽永,意味深长。如晒书堂出自郝隆晒腹的典故,寓意学问精深,满腹经伦。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民国残本《郝氏家谱》,河北藁城郝姓一支字行派语为:“从文鸣连,正玉思清。”

郝姓的起源是出自商末的地名。

传说远古时代的太昊,相传即伏羲氏(又传说他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太昊的佐臣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孙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乡。于是期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氏,就是郝氏。

此即《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

除此之外,郝姓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血统。据《姓氏考略》记载“乌桓有郝氏,又唐时土蛮有郝、杨、刘三姓。望出太原、京兆”。乌桓也作乌丸,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遭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乌桓族以游牧射猎为生,汉武帝以后归附汉,活动在我国北方。乌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为姓的人。唐代南方蛮族中也有以郝、刘、杨为姓氏的。可见,除了商朝末期以地名为姓氏的郝氏外,古代北方及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也有郝姓。

历史上郝姓的著名人物有不少,秦有上卿郝晏,相传是期的后裔,其孙郝援,任太原守。西汉有以廉洁闻名的郝子廉;郝贤,以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从大将军击匈奴,封众利侯;郝党,封亭乡侯。东汉有郝孟真,善方术,曹操使其领诸方士。三国魏有杂号将军郝昭。西晋有匈奴人民起义领袖郝散,曾进攻上党(今山西襄垣东),诛杀官吏。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郝孝德,于大业九年(613年)聚众数万人起义,曾攻打章丘,又活动于黄河以北,后归瓦岗军,封平原公。唐代有高宗朝宰相郝处俊。宋代有画家郝澄,还有画家郝士安、郝锐。金国有郝守宁;金末有山东红袄军首领郝定。元代有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郝经,他家贫好学,甚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任名臣,中统元年(126o年)曾以翰林诗读学士使宋。他的文采不俗,治学务求实用,著作有《续后汉书》、《太极演》、《通鉴书法》等。明末有学者郝锦、农民起义军将领郝摇旗。清代有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他长于名物训诂考据学,撰有《尔雅义流》、《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现在, 郝姓在以人口数量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1位。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京兆郡: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治所在长安,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2、堂号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为桓温南蛮参军,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我的书都在肚子里。”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代陵川(今山西省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世祖大悦。即位后,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曾充国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留宋期间,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姓“丰文堂”之由来。

此外,郝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太原堂”、“三余堂”等。

三、宗族特征

1、郝姓多文人雅士,仕宦者亦多文官。

2、郝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于北,而盛于北,作为一个得姓三千余年的姓氏,历经如此长时间的风风雨雨,仍立足北方,诚为罕见。堂号含意隽永,意味深长。如晒书堂出自郝隆晒腹的典故,寓意学问精深,满腹经伦。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民国残本《郝氏家谱》,河北藁城郝姓一支字行派语为:“从文鸣连,正玉思清。”

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始于商末的 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就是到了宋

代, 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 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 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

清两代, 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 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郝姓的起源是出自商末的地名。

传说远古时代的太昊,相传即伏羲氏(又传说他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太昊的佐臣 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 郝骨氏的裔孙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 郝乡。于是期

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氏,就是 郝氏。

此即《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 郝氏出自 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 郝乡,因以为氏。”

除此之外, 郝姓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血统。据《姓氏考略》记载“乌桓有 郝氏,又唐时土蛮有 郝、杨、刘三姓。望出太原、京兆”。乌桓也作乌丸,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

胡遭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乌桓族以游牧射猎为生,汉武帝以后归附汉,活动在我国北方。乌桓族中就有一些以 郝为姓的人。唐代南方蛮族中也有以 郝、刘、杨为姓氏

的。可见,除了商朝末期以地名为姓氏的 郝氏外,古代北方及西南的少数民族中也有 郝姓。

历史上有姓(郝)的名人吗?郝姓的来历是什么?

一、名人1、郝隆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为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