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死亡名单(按先后顺序)
第1部分 主要死亡人物: 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天文塔上死于斯内普的阿瓦达索命咒。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药课教师(哈1~哈5),哈6为黑魔防御术教师,全系列中最忠于职守的卧底,因对莉莉的爱而决定对抗伏地魔,最终被纳吉尼咬死。(HP7-32章) 小天狼星布莱克:哈利的教夫,他与卢平一起是詹姆最好的朋友,被贝拉特里克斯杀害,消失于帷幔彼岸。 詹姆·波特:哈利的父亲,被伏地魔杀害。 莉莉·波特:哈利的母亲,被伏地魔杀害。 弗雷德·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罗恩的哥哥,与乔治是双胞胎,他们这对双胞胎兄弟非常喜欢搞恶作剧,没有完成在霍格沃兹的学业,利用哈利给他们的1000加隆开办了一个笑话商店,生意非常好,在霍格沃茨决战中死于爆炸。(HP7-31章) 多比:本来是马尔福家的家养小精灵,但是后来被哈利解放,是哈利的好朋友。最终为救哈利脱险而被贝拉特里克斯杀害,哈利亲手掘墓将其埋葬。墓碑上刻:“多比长眠于此,一个自由的精灵”。(HP7-23章) 莱姆斯·卢平教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黑魔法防御术教师,是哈利父亲的好朋友,是个狼人,同时也是凤凰社的成员。死于霍格沃茨决战(HP7-32章) 尼法朵拉·唐克斯:是个年轻的傲罗,做事情经常带点小失物,后来与卢平结婚,并在霍格沃茨战役中一同被害。(HP7-32章) “疯眼汉”阿拉斯托·穆迪教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黑魔法防御术教师,是个傲罗,同时也是凤凰社成员。为掩护哈利转移而被伏地魔杀死,尸体下落不明,魔眼被乌姆里奇挂于办公室外,后被哈利盗出,埋葬。(HP7-5章) 伏地魔:原名汤姆·里得尔,杀死哈利父母的恶魔头,被人称为“神秘人”。最终决战中被哈利击败,消灭。(HP7-36章)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小天狼星的堂姐,与罗道夫斯·莱斯特兰奇、拉巴斯坦·莱斯特兰奇和小巴蒂·克劳奇一同因为使用钻心咒折磨隆巴顿夫妇而进入监狱,后来她杀死了小天狼星,还杀死了多比,最终被莫丽击毙。(HP7-36章) 小矮星·彼得:外号虫尾巴,原来是哈利父亲詹姆的好朋友,也是詹姆夫妇的保密人,但是投靠了伏地魔,在詹姆夫妇死后由于害怕变成一只老鼠(斑斑)苟且偷生,由于哈利救了他一命,他与哈利之间存在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并在马尔福庄园地牢中因对杀害哈利的信念有了动摇而被自己的胳膊掐死……(HP7-23章) 第2部分 非主要死亡人物 塞德里克·迪戈里: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赫奇帕奇学生,同时是赫奇帕奇魁地奇球队的队长,是秋·张的男友,但是在参加三强争霸赛的时候被伏地魔杀死。 文森特·克拉布: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斯莱特林学生,马尔福的死党,父亲是食死徒。在最终的霍格沃茨混战中,为阻止哈利·波特取得拉文克劳的金冕而在有求必应屋施放魔火,结果被自己放出的魔火烧死。(HP7-31章) 科林·克里维: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是哈利的崇拜者。哈2上被密室里面的蛇石化。在霍格沃茨决战中被杀害。(HP7-34章) 阿尔法德·布莱克:小天狼星布莱克死去的叔叔,给他留了足够的金子买下“自己的房子”。阿尔法德被从布莱克家谱上删除。 布莱克夫人:小天狼星和雷古勒斯的母亲,非常老(特别是她的孩子又都挺年轻)或是不自然地年老。布莱克夫人相信纯血统的优越性,死于1985年,但却通过挂在格里莫12号古老的家中一楼入口处的一幅真人大小的肖像不断地吐露着漫骂和仇恨。克利切崇拜她。 布罗德里克·博德:在神秘事务司工作。1995年末被食死徒击伤,博德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并认为他自己是一只茶壶。当他在圣芒戈魔法医院被魔鬼网(一种植物)勒死时,正在恢复健康。 奇洛教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被伏地魔利用,死去。 伊戈尔·卡卡洛夫教授: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校长,曾经是食死徒,由于出卖了太多的食死徒,后来伏地魔复活后他逃跑了,但是最终还是被杀害。 查瑞丽�6�1伯比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麻瓜研究课教授,死于伏地魔的阿瓦达索命咒。(HP7-1章) 泰德�6�1唐克斯:麻瓜出身的巫师,尼法朵拉之父,妻子是安多米达。据尼法朵拉说,他是个“典型的邋遢鬼”,和家里弄得太干净的德思礼家对比鲜明。安多米达嫁给他后被布莱克家族除名。被食死徒杀害。(HP7-22章) 德克�6�1克莱斯韦:和泰德�6�1唐克斯一起被食死徒杀害。(HP7-22章) 格纳克:唐克斯家的家养小精灵,被食死徒杀害。(HP7-22章) 巴希达�6�1巴沙特:《魔法师》作者,邓布利多的良师益友,泼特家的邻居,后被伏地魔杀死。(HP7-17章) 爱米琳·万斯:凤凰社成员,一个端庄典雅的女巫,但是后来也被食死徒杀害了。 本吉·芬威克:凤凰社早期成员,已牺牲。 埃德加·博恩斯:凤凰社早期成员,是阿米莉亚·博恩斯的哥哥,已牺牲。 克拉多克·迪尔伯恩:凤凰社早期成员,失踪了。 吉迪翁·普威特:凤凰社早期成员,和他的弟弟费比安在战斗中牺牲。 卡多斯·梅多斯:凤凰社早期成员,被伏地魔亲手所杀。 小巴蒂·克劳奇:是巴蒂·克劳奇的儿子,忠实地食死徒,他在哈4上面装成穆迪教授并帮助伏地魔把哈利送到了伏地魔父亲的墓前,造成了伏地魔的复活。后被摄魂怪之吻夺去生命。 沃尔顿·麦克尼尔:潜伏在魔法部工作,哈3中要杀巴克比克的刽子手就是他,霍格沃茨决战中被海格穿过大厅扔到对面,撞到石墙上后不省人事地滑到了地面。(HP7-36章) 奥古斯特·卢克伍德:是伏地魔在魔法部的奸细,被卡卡洛夫供出。霍格沃茨决战中被阿不福思击晕。(HP7-36章) 雷古勒斯·布莱克:是小天狼星的弟弟,早期的食死徒,后决定弃暗投明,并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盗出魂器之一的挂坠盒,交于克利切消灭。 芬里尔·格雷伯克:是个残暴的狼人,喜欢袭击小孩,后来他咬了比尔,霍格沃茨决战中被罗恩和纳威放倒。(HP7-36章) 安东宁·多洛霍夫:杀害了吉迪翁和费比安·普威特夫妇,霍格沃茨决战中被弗立维教授打倒。(HP7-36章) 亚克斯利:食死徒,霍格沃茨决战中被乔治和李·乔丹击中倒地。(HP7-36章) 吉本:食死徒,食死徒,在哈6的霍格沃茨偷袭战中被己方魔咒误杀。 埃文·罗齐尔:食死徒,在伏地魔倒台前一年被傲罗杀死 维尔克斯:食死徒,在伏地魔倒台前一年被傲罗杀死 鲁弗斯·斯克林杰:接替福吉成为魔法部部长,长得像个狮子,很干练,老是想让哈利成为魔法部抵抗伏地魔的“形象大使” ,在魔法部沦陷后,被伏地魔折磨致死,并宁死没有出卖哈利。(HP7-8章) 巴蒂·克劳奇:魔法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他把自己的儿子小巴蒂·克劳奇从监狱救了出来,在哈5上面被伏地魔控制,最终被自己儿子杀死。 伯莎·乔金斯:在巴蒂·克劳奇办公室工作,发现了克劳奇包庇他儿子的事实,被消除记忆,造成了记忆损伤,后来被伏地魔捉住,使伏地魔知道了举办三强争霸赛的事情,然后被杀。 阿米莉亚·博恩斯:魔法部法律执行司司长,很公平的人,但是后来被食死徒杀害。 弗里德瓦法:海格的母亲,是个巨人,后遗弃海格,后经海格寻访,证实已死多年。 卡库斯:巨人的头领,但是很快就死与巨人部落政变。 格里戈维奇:魔杖制造者,曾经的长老魔杖拥有者,被一心追寻长老魔杖的伏地魔杀害。(HP7-14章) 吉莱特�6�1格林德沃:曾是邓布利多最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最终分道扬镳,通过盗得长老魔杖而成为威震一时的黑巫师。后被邓布利多打败,并被囚禁,最终被寻找长老魔杖的伏地魔杀害。(HP7-24章) 弗兰克·布莱斯:里德尔府的老管家,被伏地魔杀死 马沃罗·冈特:伏地魔的外祖父,与他的儿子莫芬·冈特、女儿梅洛普·冈特(也就是伏地魔的母亲)是冈特家族最后的传人 梅洛普·冈特:伏地魔母亲,后被汤姆·里德尔遗弃,落魄而死。 汤姆·里德尔:伏地魔的父亲,是个麻瓜,被梅洛普用迷情药迷惑于梅洛普私奔后来生下了伏地魔,伏地魔的名字也叫汤姆·里德尔。后与其父母一起被自己的儿子杀害。 赫鲁兹巴·史密斯:是霍格沃兹创始人赫奇帕奇的远方后代,拥有赫奇帕奇的杯子与斯莱特林的挂坠盒两件宝物,结果被年轻时的伏地魔杀死。 麦金农夫妇;彭斯夫妇;吉迪翁和费比安·普威特夫妇(4对):被伏地魔和食死徒杀死的巫师。 汉娜·艾博父母(2人):伏地魔复活以后被杀害。 第3部分 动物 海德薇:哈利的猫头鹰,在哈利转移战中被魔咒射杀。(HP7-4章) 福克斯:邓布利多养的凤凰,在邓布利多死后下落不明。 斑斑:罗恩的老鼠,实际上是虫尾巴小矮星彼得变的。彼得死了,所以相当于它也死了。(HP7-23章) 牙牙:海格养的一只大狗,胆子很小。大决战时,哈利从尖叫鬼屋返回学校时见到一具小船那么大小的狗的尸体,应该就是英勇战死的牙牙。(HP7-33章) 阿拉戈克:海格养的一只超级大的蜘蛛,生活在紧林里面,他的妻子是莫萨格。后病死,还被斯拉德霍恩提取了尸体上的部分毒汁。 纳吉尼:伏地魔身边的大蛇。最后的魂器,在决战中被纳威用格兰芬多的宝剑斩杀。(HP7-36章) 宾基:拉文德·布朗养的一只兔子,被狐狸咬死了 蛇怪(匿名):哈2中被金妮释放出的怪物,被哈利最终斩杀。 第4部分 幽灵(谁敢说他们没死~~~~) 宾斯教授:霍格沃茨的魔法史教师,是一个幽灵。 尼古拉斯爵士:格兰芬多的常驻幽灵,又称“差点没头的尼克”。 血人巴罗:斯莱特林的常驻幽灵 胖修士:赫奇帕奇的常驻幽灵 格雷女士:拉文克劳的常驻幽灵(全名我实在没找到~~) 哭泣的淘金娘:50年前被密室中的蛇杀死,现在变成幽灵在一楼的女生盥洗室 帕特里克·德波魔:无头猎手队(曲棍球)的队长
不少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高阳公主的确是挺受唐太宗的宠爱的,所以连带的,她的驸马房遗爱也受到一定优待。但是,就因为高阳的丈夫“与诸主婿礼秩绝异”,就能以此断言高阳是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恐怕还不能。
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与她的出身并没什么关系。《旧唐书》无公主传,对高阳生母也无记载,但对长孙皇后的七个子女记载得很清楚,所以高阳的生母为长孙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高阳是因谋反而被赐自尽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诸子不可能不被连坐。可见高阳与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所以高阳的生母应当身份较低,也可能早逝,高阳受宠于太宗与生母的关系不大,应该是她本身的个性比较对太宗的脾气。
而根据《旧唐书》《唐会要》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称为唐太宗爱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阳公主外,其他的几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辅证她们的确是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的。
比如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唐太宗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出一倍。然而早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御史大夫韦挺便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正始之本,实在于兹。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结果唐太宗竟然“顶风作案”,要为自己的爱女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此举自然而然招徕了魏征的严厉制止。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魏郑公谏录》)
而长乐的驸马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长孙冲此时极受帝宠,被任命为从四品上的宗正少卿,驸马都尉,后来官至秘书监(从三品)。只可惜长乐红颜薄命,贞观十七年便病逝了。不过根据考古的发现,长乐公主的墓并没有遵照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这不仅是在昭陵现已发掘的陪葬墓中独属一份,即便是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属这一情况。可见唐太宗对长乐的宠爱,比之高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豫章公主与长乐相似,虽然嫁了人但贞观十六年左右便过世了,太宗为此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惹得群臣悚动不安,最后被魏征劝止。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従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太宗从之。”(《魏郑公谏录》 )
城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杜如晦之子杜荷,《旧唐书·杜如晦列传》中说得很明白,“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显而易见,杜荷的郡公爵位是因为尚主得来的。而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只可惜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杜荷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决,之后城阳改嫁的薛瓘任左奉宸卫将军(从三品)。而城阳改嫁时,太宗曾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不过被马周谏止了。
“公主改适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上将从之。马周谏曰:‘臣闻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燕饮以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夜,思相亲也。是以上下有成,内外有亲,动息有时,吉凶有仪。先王之教,不可黩也。今陛下欲谋其始而乱其纪,不可为也。夫卜筮者所以决嫌疑,若黩礼乱常,先王所不用。’上从其言。”(《唐会要》)
新城公主,既是唐太宗嫡出子女中的最幼者,也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八岁时初封衡山公主——衡山自古以来便是五岳之一,位在名山之列,而《唐六典》中则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可见唐太宗将衡山作为封邑册封了自己最年幼的小女儿,究竟有着何等的宠爱之心了。
衡山后来被许配给了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魏征在太宗朝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强调,而魏叔玉身为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从一品郑国公的爵位的。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魏征去世不久后就被人安上了荐人失当邀名卖直的罪名,太宗亲自写诏书下令悔婚仆碑,并为衡山另选了一门婚事。贞观二十三年二月,衡山出降长孙诠,太宗因此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风,与京兆尹、冯翊并列为三辅,地位非同一般。
“操……(贞观)二十三年,以子诠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旧唐书·外戚》)
遗憾的是,太宗虽然希望能在临终前看到自己的爱女出嫁,但是很可惜,由于公主出嫁的仪式十分繁琐,分为“册公主、公主受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牢、见舅姑、盥馈舅姑、婚会、妇人礼会、乡丈夫送者、乡妇人送者”等步骤,且“诸土冠婚,公主降嫁等并筮日于南门之外,择日举行吉礼”。所以一直到五月份太宗去世,衡山的婚礼也没能完成,等到永徽三年除掉丧服后,唐高宗将自己最年幼的胞妹改封为新城郡长公主,这才正式完成了婚礼。
所以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六位得宠公主中已出嫁的有长乐、豫章、城阳与高阳这四位,新城则是许婚待嫁。然而无论是从驸马的地位来看,还是就公主们本身所受到的特殊优待而言,很明显,长乐、城阳、新城都要比高阳有宠得多。不过同样有意思的是,虽然《旧唐书》说房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都没能发现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什么好处。
杜如晦之子杜荷还能够因为娶了城阳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渐渐没落了,房谋杜断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将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龄还落后了两名排在了第五位。而那时杜如晦已经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龄仍健在,可见唐太宗仍时时挂念着杜如晦。长孙操也因为儿子尚新城公主为驸马,得以升为从三品的刺史。唯独不见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何种特殊待遇,反倒是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房玄龄病危,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与之握手诀别,并当即授予了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房玄龄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儿子们的显贵。
这样看来,虽然史官说了房遗爱是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在众多驸马中脱颖而出的,然而就史实而言,房遗爱备受优待更多的是托了他父亲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更别说房遗爱在贞观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与长孙冲、杜荷等人相提并论了,即便是在同样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驸马里,比起萧锐、高履行等人身为凌烟阁功臣长子承袭的从一品国公的爵位,房遗爱得到的待遇也是毫无出彩之处。所以若要由房遗爱受到的待遇来推断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证据未免太过单薄,何况高阳公主固然“有宠于太宗”,不过一旦与晋阳公主相比,明显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会要》:“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史书里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李治与晋阳因为长孙皇后早逝而被唐太宗亲自抚养。这一殊荣别说是在唐太宗年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便是放眼历朝历代,恐怕也就只有清朝康熙皇帝那个两废两立的太子可以稍相媲美。而高阳虽然有宠,却从未能像晋阳那样日日都与父亲相亲相见,陪伴左右。更何况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晋阳深得太宗宠爱的事件还有很多。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新唐书》)
晋阳能够临得一手飞白体,与太宗的亲笔真假难辨,想必是时常与太宗一起待在书房的缘故;晋阳不幸夭亡后,太宗悲伤不能自己,又下令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晋阳的往生祈福求祷;而晋阳这个封号本身就饱含了太宗对这个爱女的宠溺之情——孰不知晋阳正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在了解了晋阳公主的事迹后,还会有人草率地认为高阳公主才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
起源主要有四:①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又远古时,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称为巫史,或者称为祝史。远古时有以官职为姓的习惯,祝史的后代,往往继承官职,并世代姓祝。②出自姬姓,黄帝后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载,周武王封黄帝之后裔于祝(故城在今山东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③出自己姓,祝融之后。据《元和姓纂》载,远古时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领,其后代有以官职命姓者。④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祝姓。 始祖:轩辕。 迁徙: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著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在此际,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祝钦明入朝为相。是祝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炽日昌起来。其中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县)徙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属湖北)迁居歙州。此际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广东者。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谋生。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为多。目前祝姓人口列全国第141位。 郡望: 河南郡 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太原郡 秦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堂号: ①郡望堂号:太原、河南。②自立堂号:怀星、溢润等。 字辈: 某支祝氏字辈:天学文承开,万邦定国臣。家中永正大,世代争光明。
某支祝氏字辈:赞伯用国志,胜世其大成,勋光映芳英,贤绍先祖本,衡岳呈灵毓,湘宗溯太原,如凤光家学,荣昌远文明。
河南商城祝氏字辈:日元之裔,孝友世忠,学遵孔孟,仕守书香,贤德正道,仁绍丰康,承前启后,定显瑞祥。 名人: 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名重黎,颛顼(高阳氏)之孙。传说中黄帝六相之一。能辩乎南方,黄帝使为司徒。后为高辛氏(帝喾)火正。以其焞耀敦大,光明四海。共工氏作乱,受命诛之而不尽,被高辛氏所杀。其弟吴回代之,复为火正(亦称祝融),平共工氏,后世祀为火神。
祝午 西汉齐人,齐王刘襄的郎中令。吕后死后,其亲属欲作乱。祝午献计给齐王,将琅邪王诱骗到齐国,而尽发琅邪国之兵。
祝钦明,唐大臣。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少通《五经》,兼涉众史百家之说。举明经,官至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两次贬官。
祝穆,南宋地理学家。字和甫,少名丙。宋建宁府崇安(今属福建)人。自幼与弟同受业于朱熹,博览群书,隐居不仕。曾往来于大江南北,闽广之间,访求风土文献,有可采摭者,必昼夜抄录。理宗时,撰《方舆胜览》七十卷,记述南宋十七路疆域、建置沿革、道里户口、名胜古迹及诗赋序记等,采采丰富,所据皆时制。另著《事文类聚》等书。
祝允明(1460-1526),明诗人、书法家。字希哲,因生枝指,自号枝生,又号枝指生。长洲(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南京)通判。未几谢病归。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明史》)。小楷学钟繇、王羲之,谨严浑朴;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与文征明、王宠为明中期书法家的代表。有《怀星堂集》等。所撰《兴宁县志》,稿今存。
祝世禄(1539-1610),明学者。字延之,号无功。江西鄱阳人。任南科给事,随耿定向修业,讲学东南。有《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祝雄,明将领。辽东人。起家世荫,历任都督佥事。嘉靖中期,由山西副总兵迁镇大同,复镇蓟州。善抚士卒。治军严肃。寇每入塞,皆率子弟为士卒之先,亦称一时之名将。
其他祝姓名人有春秋卫大夫祝佗,郑大夫祝聃;西汉传说人物祝鸡翁;东汉大臣祝恬,文人祝龟;东晋女子祝英台;明官吏祝乾寿,藏书家祝以豳;清大臣祝世昌,诗人祝维诰、祝韫慧,画家祝嘉等。近当代祝姓名人有民主革命者祝制六,国民党将领祝绍周,资本家祝大椿,儿科专家祝寿河,医学家祝味菊,中医专家祝湛予,语言学家祝鸿熹,科普读物编审祝修恒,翻译家祝珏,书法家祝丹卿,作曲家祝龄,演员祝希娟,排球教练祝嘉铭等。
哈利波特死亡名单(按先后顺序)
本文2023-10-22 10:41: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