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姓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1收藏

历姓的由来?,第1张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

一、厉姓姓氏源流,一直以来,厉姓来源有四种说法

1、以谥得氏:东汉应劭(公元约153-196年)《风俗通·姓氏篇》中言:“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

2、胙土得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言:“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

3、孙姓所改:晋陈寿《三国志·吴志》 “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

4、李姓所改:唐宗室李晋获罪,子孙改姓。

以上四种说法中,以谥得氏说法已被大多数厉氏宗谱所接受。本人举我国厉姓宗谱中编撰较早的东阳宗谱为例:该地第一次修谱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当时距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和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分别创欧苏谱谍体系未远,此后至今近1000年,已连续修谱二十余届,每届均撰谱序列于谱前。历届谱序中除了介绍修谱缘由,历代名人外,对厉氏世系源流也作了许多描述。谱序中记载,东阳始迁祖厉文才曾说过:“吾齐厉公之后也”。而且在东阳宗谱中,上至周初姜尚,中经汉朝厉温,下至当代,世系排列均很详细,兹将姜尚至唐朝始迁祖厉文才世系排列如下: 答案补充 额!! 出自姜姓,以国为姓.先秦有历国,其后以国号为氏,称历氏.

历史名人:

  历温:汉代魏郡太守。

  历鹗:清代文学家。

厉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18%=2,160,000人。

厉 LI 一、 姓氏起源 1、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

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

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2、 以封国名为姓氏。

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三胡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

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3、 孙姓改为厉姓。

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

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4、 李姓改为厉姓。

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

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二、 郡望堂号郡望南阳郡:秦代置,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范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将涿郡改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

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三、 历史名人厉仲方:字约甫,原名仲祥,宋朝时东阳(现磐安)人,师事叶适,素留意于事功之学。

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

他任领卫官,出知安丰军,进召授左领卫中郎将,镇守建康,并在安丰种桑垦地,军实甚众。

他又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很适合实战,后来被部队使用,大败金兵。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朝时钱塘人。

康熙举人,乾隆初召试鸿博,不遇,遂潜心看书著书。

所见宋人集最多,而又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等,皆博洽详瞻,诗幽新隽妙,自成一家。

词亦冷峭独绝,有《樊榭山房文集》。

补1:厉氏之先,系出姜姓。

相传姜尚助武王克商,封于齐。

传六世厉公即住,子孙遂以所谥之"厉"为氏。

永康厉氏,郡望南阳。

可分郭段厉氏和道坦厉氏2支。

郭段厉氏 据《郭段厉氏宗谱》,始祖厉子安约在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东阳绍塔厉迁此。

郭段厉 属芝英镇。

据《永康县地名志》载:"原名麻塘头,村民姓郭,后来郭姓他迁,厉姓迁入,改称郭断厉(取郭断厉接之意),后演为郭段厉"。

据光绪《永康县志》载:"郭段厉宗祠,祀子安。

"迄至1993年末全村有382人。

道坦厉氏 据《坦川厉氏宗谱》,又说南宋宝 年间兴行1003厉觉,字苍峰,由吴宁迁居五云代石访溪,至厉仁永,约在元延 年间(1314~1320)从五云代石访溪迁此。

道坦 属舟山镇。

始祖为厉仁永,约于元延 年间从缙云迁此。

1993年末全村人口798人。

海曲厉氏,在今山东日照一带约有人口几十万, 海曲厉始祖厉胜、远祖应该是从北宋年间迁移到南方后有在明洪武年间迁移到山东的!堂号应该是《孝和堂》,族谱《海曲厉氏族谱》!南京六合也有一支厉氏家族!不只是出自那个堂口的! 一,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

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

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

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

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

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

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

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

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

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

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

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

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

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

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

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

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

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

一、厉姓姓氏源流,一直以来,厉姓来源有四种说法 1、以谥得氏:东汉应劭(公元约153-196年)《风俗通·姓氏篇》中言:“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

2、胙土得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言:“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

” 3、孙姓所改:晋陈寿《三国志·吴志》 “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

4、李姓所改:唐宗室李晋获罪,子孙改姓。

以上四种说法中,以谥得氏说法已被大多数厉氏宗谱所接受。

本人举我国厉姓宗谱中编撰较早的东阳宗谱为例:该地第一次修谱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当时距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和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分别创欧苏谱谍体系未远,此后至今近1000年,已连续修谱二十余届,每届均撰谱序列于谱前。

历届谱序中除了介绍修谱缘由,历代名人外,对厉氏世系源流也作了许多描述。

谱序中记载,东阳始迁祖厉文才曾说过:“吾齐厉公之后也”。

而且在东阳宗谱中,上至周初姜尚,中经汉朝厉温,下至当代,世系排列均很详细,兹将姜尚至唐朝始迁祖厉文才世系排列如下: 姜子牙——姜永昌——姜叔买——姜仕隆——姜度常——姜无忌(齐厉公)——厉诰——都墨子——用不乌——不夫——用夫——雷夫,义夫;自义夫——赞——然——芝——则——象祖——理用——熙——种——冯——济——楚——贵——奉——不寒——井——厉温——愍,倬兄弟,由倬——于定——禁——宛——文——望——申——毅——泽卿——诩-—中立——雷甫——庆——衍——世甫——惟贤——铸——霸——雍——稽——文才。

至于胙土得氏法,指的是周初,武王在大封诸侯时,采纳大臣建议,封上古三皇五帝后裔为诸侯,其中有封炎帝神农氏后代于厉国,即现在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

《史记·帝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郑玄云:“厉山,神农所起,亦曰烈山。

”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是也。

”厉国于鲁昭公元年(即公元前538年)为楚国所灭(详见左传),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

在东阳谱序中,也提到这种姓氏来源,但最后仍是采用以谥得氏说法,没有解释具体原因。

我推测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相比,由于厉国历史记载甚少,没有名人,也没有准确的历史纪年,故此只能记到齐厉公名下。

但是历史上有无义阳侯厉温,是很值得怀疑的。

唐朝林宝《元和姓纂》云:“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见功臣表。

”实际上据汉刘向《汉书·功臣表》所载,西汉一朝封义阳侯的人有很多,最为相似的是匈奴降汉大将乌厉温敦。

而范晔《后汉书》中,没有功臣表篇目,也没有厉温其人。

现在再来说说郡望,郡望是指世居在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它的同姓族人的意思。

所以从郡望判断姓氏来源也应是一种途径。

厉氏郡望有二,即一为范阳,一为义阳。

范阳郡望说,据明凌迪知《氏族博考》一书中说,“范阳者,未得所考”。

义阳郡望说,则同厉氏的胙土得氏说法是很相近的。

因为厉国所在地,“随之厉乡”,秦汉时属南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从南阳郡分析出来置义阳郡,一直到隋朝为州县制度代替(详见拙文《义阳厉氏溯源》),才没有义阳郡建置。

此外,另有南阳郡望一说,意义应同义阳郡望。

但既然各地厉氏宗谱都认可源出齐厉公之说,那我们姑且认为,齐厉公姜无忌(公元前824-816年在位)的后代中有辗转迁徙至义阳郡,并在此繁衍,形成当地的世家大族,后代子孙遂以义阳作为郡望。

本人先前撰文,曾说东阳和永康厉姓郡望为南阳。

实际上,东阳宗谱第七届修谱谱序(公元1322年厉元本撰)解释义阳郡望由来时指出:“当汉光武时,井公之子讳温为义阳侯,奉诏平蛮,论者以为功不在伏波(指马援)下,郡以义阳名。

”这里,我们撇开史实不说,就郡望讲,东阳厉氏属义阳是无疑了。

至于厉氏的后两种来源,虽见诸史书,尚未见于各地宗谱,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二、厉姓姓氏分布: 厉氏为稀姓,北宋钱塘无名氏所辑《百家姓》,厉姓排在第二百四十七位。

唯其稀姓,反而较易统计厉姓在全国聚居分布状况,现录如下,未尽请见谅。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永康,磐安;宁波市慈溪,余姚,鄞县,象山;舟山市秀山;丽水市缙云,青田;温州市永嘉,乐清, 苍南;台州市临海,天台。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镇江市丹阳;淮安市涟水;徐州市区利国镇; 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狮河,罗山;开封市通许; 湖南省:衡阳市。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

山东省:日照市、诸城市、胶南市、莒县、莒南县。

河北省:三河市。

天津:蓟县。

总体上,仿照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划分,我们可以将全国厉姓分为三个体系:即中原体系,东南体系,山东体系; 山东厉姓加上京津、东北各地厉姓由于大部分自山东日照厉姓繁衍播迁,虽然始祖目前仅追溯到明洪武年间,但由于人口众多,有几十万人口,俨然自成体系。

江浙一带厉姓,大部分应自浙江省东阳市繁衍播迁。

这在各地宗谱中应可看出。

如舟山秀山厉姓宗谱,从其行辈排列,就一目了然;其余如慈溪厉姓唐末从东阳迁居;余姚厉姓北宋年间从东阳迁居,鄞县厉氏复从余姚迁居,均在东阳宗谱中有记载;《丹阳厉姓宗谱》记载厉姓南宋初迁自余姚,也说明江浙两省厉姓的一脉相承。

至于中原厉姓,从目前分布来看,基本上没有超出原秦汉时代南阳郡范围(湖南省衡阳市列外),即现在的河南、湖北两省范围。

由于现在没有更多的资料,但可推测,尽管历经几千年世事沧桑,中原厉姓仍然顽强延续着炎帝余脉。

至于三个体系厉姓之间的关系,据东阳厉姓宗谱记载,西晋永嘉年间,厉雷甫公为避五王之乱,自河南新野迁至金华洞下,越五世,惟贤公迁至东阳岘山,遂居此地; 至于山东体系的厉姓,由于海曲厉氏宗谱中记载明洪武年间迁至江苏东海,则源自东阳,或源自河南,两种可能性兼而有之,目前没有更多资料,容有心人将来详解。

三、厉姓历代名人 1、炎帝厉姓神农氏:《史记·帝皇本记》云: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2、姜尚:神农之后也,辅周灭商有功,封之于齐(今山东临淄),后人尊称为太公望。

3、齐厉公:即姜无忌,姜尚六世孙。

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氏,即厉氏 4、厉温:汉魏郡太守,是厉氏中见之于典籍最早者。

但历史上是否有此人,值得怀疑。

5、厉文才: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进士。

任道州刺史,以功擢升容州刺史兼岭南都督。

上任不久,即拜表归辞东阳乡里,唐太宗李世民赋诗《赠容州都督刺史厉文才致仕诗》送行,东阳厉氏宗谱尊其为始迁之祖。

6、厉玄:宗谱上作厉元。

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官至侍御史,厉文才五世孙,唐诗人,《全唐诗》录其诗7首。

与诗人周贺、姚合、贾岛、顾非熊相善,常以诗酬和(详见全唐诗)。

长子厉自南,次子厉图南,侄厉休皆进士。

厉图南与诗人李频善,李频曾作诗《喜友人厉图南及第》《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二首(见全唐诗)。

厉休孙厉瑁,迁居慈溪,为慈溪厉氏始祖。

7、厉汪: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为厉文才十九世孙,曾任永嘉县主簿,又升乐清县知县,官至西外宗正丞。

孙厉文翁,宋光宗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开国侯,为第四届东阳宗谱谱序作者。

8、厉仲祥: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右科进士第一,为厉文才二十世孙,官至两淮安抚使,宋史有传。

此外,还有五代后梁时画家厉归真,精地理之术者厉伯韶,厉周卿,清文学家厉鹗,清画家厉志等等。

东阳宗谱中称厉氏“人才蔚起,仕籍蝉联,显宦愈盛”,有唐一代,东阳厉氏出进士5人;有宋一代,进士22人,确实值得厉氏子孙自豪了。

注1:厉玄诗7首,分别为:《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相和歌辞》《从军行》《寄婺州温郎中(时刺睦州)《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元日观朝》 2、姚合诗《和厉玄侍御题户部李相公庐山西林草堂》、《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马戴诗《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贾岛诗《酬厉玄》;周贺诗《赠厉玄侍御》。

希望采纳

佘的来源:

佘姓,中国姓氏之一,以地名为姓氏。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546位。历史名人有唐代太学博士佘钦、佘熙璋、佘国观。

中文名

佘姓

得姓始主

余讽,吴万邦

姓氏源流

源流一至七

家谱文献

族谱

排名

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546位

快速

导航

得姓始祖姓氏源流佘氏的起源家谱文献字辈排行迁徙分布郡望堂号历史名人近代名人通用联

基本介绍

佘[佘,读音作shé(ㄕㄜˊ)]

和“舌”“蛇”一个读音

共2张

佘姓

得姓始祖

吴万邦、佘显(吴显)、佘兴(吴兴)。

姓氏源流

佘(s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人皇氏,出自远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1995年《邵东佘氏五修族谱》所记载的“佘氏得姓源流考”中说:“据旧谱残卷相与考订,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为氏(称人氏)。后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黄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为氏,因以示为氏(称示氏)。及夏后时失官,遂与不窟同于戒翟之间,聚族而谋曰:‘吾欲仍以人为氏,则以远而忘君,仍以示为氏,又恐以远而意亲,不如合人与示而一之,庶君亲两无背乎。’于是遂合‘人’与‘示’为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姜姓,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姜太公:字子牙,武王封之营陵曰齐,十五世小白,伯于诸侯又数世,而田和移其祚,盖立国七百馀年後有:丁氏、牙氏、丘氏、尚氏、左氏、洴氏、国氏、晏氏、宾氏、平氏、纪氏、癸氏、柴氏、苑氏、庆氏、掌氏、贺氏、厉氏、献氏、易氏、竖氏、年氏、氏氏、是氏(汉末北海氏仪改姓是。)欒氏、襄氏、牵氏、捷氏、青氏、营氏、柯氏、析氏、其氏、裔氏、壬氏、角氏、望氏、绍氏、荼氏、骆氏、弦氏、旗氏、明氏、灵氏、孝氏、彦氏、闾氏、门氏、桓氏、亘(一旦)氏。威氏、齐氏、盖氏、铎氏、畅氏。其复姓者有,子旗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囊氏、子郯氏、子工氏、子牵氏、子渊氏、子泉氏、子黔氏、子公氏、公齐氏、公旗氏、公皙氏、公羊氏、公牛氏、公牵氏、公翰氏、母却(谷改矢)氏、祭公氏、仲长氏、诸儿氏、士疆氏、乐利氏、齐季氏、申鲜氏、将其氏、雍门氏、东门氏、东宫氏、西官氏、南史氏、邴意氏、独孤氏。宇文氏。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左子氏、右子氏。其以采者有,丙氏、邴氏、艾氏、隰氏、高氏、剧氏、棠氏、高堂氏、檀氏、灌檀氏、禚氏、甗氏、崔氏、移氏。

历姓是中国姓氏之一,出自姜姓,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

一,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

一、厉姓姓氏源流,一直以来,厉姓来源有四种说法

1、以谥得氏:东汉应劭(公元约153-196年)《风俗通·姓氏篇》中言:“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 

2、胙土得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言:“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 

3、孙姓所改:晋陈寿《三国志·吴志》 “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 

4、李姓所改:唐宗室李晋获罪,子孙改姓。 

以上四种说法中,以谥得氏说法已被大多数厉氏宗谱所接受。本人举我国厉姓宗谱中编撰较早的东阳宗谱为例:该地第一次修谱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当时距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和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分别创欧苏谱谍体系未远,此后至今近1000年,已连续修谱二十余届,每届均撰谱序列于谱前。历届谱序中除了介绍修谱缘由,历代名人外,对厉氏世系源流也作了许多描述。谱序中记载,东阳始迁祖厉文才曾说过:“吾齐厉公之后也”。而且在东阳宗谱中,上至周初姜尚,中经汉朝厉温,下至当代,世系排列均很详细,兹将姜尚至唐朝始迁祖厉文才世系排列如下: 答案补充 额!! 出自姜姓,以国为姓.先秦有历国,其后以国号为氏,称历氏.

历史名人:

  历温:汉代魏郡太守。

  历鹗:清代文学家。

厉氏

厉姓氏起源

关于厉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历史名人

厉仲方:字约甫,原名仲祥,宋朝时东阳人,师事叶适,素留意于事功之学。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任领卫官,出知安丰军,进召授左领卫中郎将,镇守建康,并在安丰种桑垦地,军实甚众。他又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很适合实战,后来被部队使用,大败金兵。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朝时钱塘人。康熙举人,乾隆初召试鸿博,不遇,遂潜心看书著书。所见宋人集最多,而又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等,皆博洽详瞻,诗幽新隽妙,自成一家。词亦冷峭独绝,有《樊榭山房文集》。

《丹阳厉氏族谱》

(清)厉翼纂修 版本:清道光7年(1827),

刻本 4册 十卷,首一卷。书名据书签题

江苏,丹阳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厉介; 先祖:厉国华

内容摘要:始迁祖介,宋室南渡,扈跸而南,自馀姚而东阳,后转迁丹阳。越五世至国华,仕明任福建布政司经历,族始大,故是谱世系改以国华为始祖。

卷首谱序、姓氏考,卷一世系,卷二祠记、宗祠规约、嘉言集训,卷三至七年表,卷八行序录,卷九诰敕、传、赞、祭文、诗,卷十祭仪、寿翁录、绅衿录、纪名录、祠堂始末、外纪

节[节,读音作jié(ㄐㄧㄝ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古帝伏羲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中国民间传说,自伏羲之后,大庭氏王才有天下。

伏羲之后,分衍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节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燧人氏,皆袭谥庖牺氏(即伏羲)之号。

其尊节氏之后有节氏后裔,是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帝王世纪》中,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在史籍《吕氏春秋·慎势览》中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相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据史籍《汉书·律历志》记载: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羊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

史籍《国语·鲁语上》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在史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而在史籍《礼记·祭法》中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一百四十年(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一百二十年,逝世后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八十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六十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哀(裹),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帝哀之后为节茎,节茎不愿为帝。节茎有三子,为节氏、戏氏、克氏。节氏和戏氏也不愿为帝,由克,即榆罔即位。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五十五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

轩辕即黄帝,姬姓有熊氏,从此帝系转入姬姓。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

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

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

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

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氏,鼓生灵契氏,灵契生氐氏。

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氏、垂氏;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氏、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了吕氏、申氏、隋氏、淳氏、向氏、薄氏、甘氏、州氏、文叔氏、岳氏、先龙氏等。

节茎的后裔节氏,就是今节氏的始祖,世居北海。在西周至战国时期,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省潍坊、博山、烟台地区。

二分布:

今山东省的潍坊市安丘县,河北省的故城县,河北任县大宋村等地,均有节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八历史名人:

节振国:(公元1910~1940年),山东武城柳塘村人(今河北故城)。著名抗日英烈。

节振国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家乡闹灾荒,民不聊生,节振国随父亲逃到河北唐山赵各庄。长大后,他十四岁起在开滦煤矿赵各庄煤矿当了井下工人。

节振国在井下干了十年。他和其他矿工,受尽英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井下不断发生事故,工人的生命没有保障。当时英资本家规定,井下工作死一条骡子赔偿六十元,而死一个工人只给二十元。

工人们无法忍受非人的待遇,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 运动,节振国也参加了 运动,由于他精通武术,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不久,日寇侵占了开滦煤矿,井下工人夏连凤被捕叛变,密告日寇节振国与 有来往。日寇宪兵和伪警察直奔赵各庄来抓节振国。

1938年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包围节家,搜捕节振德等工人领袖。当节振国闻讯赶回家时,他家大门外有许多日寇宪兵和伪警察,节振国怒火上窜。一个日寇宪兵刚要阻拦他进院子,节振国拍拍胸膛大喊一声:“我就是节振国!”

日寇宪兵一愣,节振国已大步冲了进去。

房内的日寇宪兵、警察看见突然闯进来一个身材不高却很壮实的年轻人,有些迷惑。日寇宪兵队长恶狠狠的对节振国说:“你的什么的干活? 的,大日本皇军要你死了死了的!”

旁边两个日寇拿起绳子就要过来绑节振国,节振国看见屋里被折腾得乱七八糟,哥哥被绑着。他不由怒从心起,一步跨过去打开橱门,抄起一把菜刀,对准日寇宪兵队长的头一刀劈下,这家伙连哼哼一声都没来得及就丧了命。旁边的日寇宪兵和伪警察还没反应过来,节振国已抄起日寇宪兵队长的军刀,砍杀起来,很快就砍倒三个日寇。他又用刀挑断绑哥哥的绳子,对大哥节振德说:“哥,快跑!”

节振国冲出后门,翻过一丈多高的石墙,脱险跑远了。节振德没能跳过高墙,被日寇打死在后门内,英勇牺牲。

节振国刀劈日寇宪兵的消息震动了冀东,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就连远在陕北的 中央也知道了这件事, 亲口称赞节振国是“民族英雄”。矿工们更是奔走相告:“节振国是好样的!”

节振国逃出赵各庄后,他在韩家梢、榛子镇一带,组织了一支以煤矿工人为主的抗日游击队,共有一百多人,节振国任队长。不久,节振国率队投奔冀东抗日联军,在双鹤岭找到了 员李运昌,遂将游击队改编为工人特务大队,节振国仍任大队长。

不到一年,工人特务大队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多次袭击日伪敌人,节振国威震冀东。

有一次,节振国听说赵各庄伪警察所运来许多枪支弹药,决定去攻打伪警察所。他率领部分队员赶到赵各庄警察所,一枪打倒了岗警,就冲进了院子里,他用双枪指着十几个手足无措的伪军,威严地命令:“缴枪!我是节振国!”

伪警察乖乖地缴了枪,队员们从屋里押出一个姓耿的巡官。之后工人特务大队迅速运走了这批枪枝弹药。

节振国向 起来的伪警升胃话:“你们当汉奸帮助日本鬼子欺压老百姓,按理都该杀头!今天先饶你们不死。你们以后如果再敢为非作歹,可要小心你们的脑袋。”

他又指着浑身发抖的耿巡官对伪警们说:“他是鬼子的一条忠实走狗,不但欺压咱赵各庄的老百姓,而且还帮助鬼子做特务工作,死罪难饶。现在我代表抗日 宣判这个汉奸的死刑!”说罢“当!当”两枪击毙了耿巡官。

还有一次,节振国得知赵各庄商会会长遵从日寇旨意,准备筹建一支汉奸部队,便在一天晚上带了十几个队员冲进赵各庄,架走了商会会长。节振国严厉地盯着商会会长说:“你跟日本鬼子勾结在一起,要组织伪军是不是?”

商会会长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

“我们正式警告你,你要再敢跟鬼子勾结,甘心当汉奸,我们随时都能杀掉你!”

“是!不敢了,不敢了。”

“听说你们为了筹建伪军,正向老百姓摊款是吗?”

商会会长点了点头。

“不许你这样做!从今往后,你悔悟了就没事,仍当你的商会会长,我们不管;要是还跟着鬼子干坏事,我们决不饶你!”

商会会长放回去了,鬼子的计划泡汤了。他们十分气恼,派汉奸特务到赵各庄侦察节振国的活动。汉奸特务们找不到节振国的踪迹,就胡乱抓一些工人拷打审问,还四处勒索。

一天夜里,几个汉奸特务正在赵各庄的一家戏院里看戏,忽然节振国和战士们出现在他们面前,几个汉奸特务吓呆了,只能束手就擒。

节振国跳上戏台,对台下观众大声说:“老乡们!请安静!大家坐下!我们是来抓汉奸的。这几个家伙在咱们赵各庄为非作歹,今天该跟他们算算帐了。”

1938年冬天,节振国加入了中国 。

1939年,丰润县双庙的伪警察所按照日寇指令,要召集伪乡保长开会,向老百姓派款。开会的那天早上,伪警察所长正在屋里擦着一把手枪,忽然进来一个人,面带笑容地问:“这枪好使吗?”

伪所长以为问话的是哪个乡来开会的乡长,便随声附和:“好使!”

“我看好不好使!”那人一箭步冲过来拿枪在手,很快对准了警察所长的脑袋,说:“我是节振国!”

伪警察所长一下子瘫在地上,脸吓得苍白。

“别怕,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今天来了不少人,为了避免大家误会,请你先命令你的部下缴枪!”节振国威严地说。

伪警察所长只能照办,伪警们全都缴了枪。

节振国又命令他给伪乡保长每人打一张收款的收条。节振国对伪乡保长们说:“今天免了你们的派款,是为老百姓解除负担。你们回去后不准提起今天的事,更不准再敲诈老百姓。如果不听,我们知道了决不会饶你们!”

节振国又对伪警察所长说:“你派人报告日本鬼子,就说八路军端了警察所,枪缴了,各区乡保长缴来的款子也抢了,让鬼子找我来要。”

节振国故意在门口放了几枪,然后离开了伪警察所。

1939年秋末,节振国到平西 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翌年6月,他从平西回到冀东。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越战越强,后改编为八路军第十二团一连,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7月的一天,节振国奉命在金庄截击日寇。烈日高照,战士们埋伏在青纱帐内,汗如雨滴,不久,南面、东面同时出现了敌人,经过一阵激战,南面的敌人被击溃,东面的敌人在阵地左侧抢占了一块机枪阵地,战士们一时不能前进。

节振国看见冲在前边的战士被机枪打倒,心如刀割,他发现敌人机枪阵地西边是一块高粱地,还有棵大槐树。他快速冲进高粱地,绕出槐树,一排子弹打死了敌机枪手,日寇逃窜了。

五十多具日寇的尸首倒在阵地上,节振国正和战士们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槐树旁边青纱帐里一个受伤的鬼子小官手拿短枪瞄准了节振国,节振国忽然觉得左胸像扎了钉子一样酸麻,他支撑了一下,然后扑倒在地,壮烈牺牲了。那一年,他只有三十岁。

1940年8月,延安出刊的《中国工人》杂志,向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介绍了节振国从刀劈日本宪兵开始的英勇抗日业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节振国的英雄事迹被编成小说和现代京剧、拍摄成**在全国放映。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厉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00018%=2,160,000人。 厉 LI 一、 姓氏起源 1、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2、 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三胡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3、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4、 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二、 郡望堂号郡望南阳郡:秦代置,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范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将涿郡改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三、 历史名人厉仲方:字约甫,原名仲祥,宋朝时东阳(现磐安)人,师事叶适,素留意于事功之学。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任领卫官,出知安丰军,进召授左领卫中郎将,镇守建康,并在安丰种桑垦地,军实甚众。他又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很适合实战,后来被部队使用,大败金兵。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朝时钱塘人。康熙举人,乾隆初召试鸿博,不遇,遂潜心看书著书。所见宋人集最多,而又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等,皆博洽详瞻,诗幽新隽妙,自成一家。词亦冷峭独绝,有《樊榭山房文集》。补1:厉氏之先,系出姜姓。相传姜尚助武王克商,封于齐。传六世厉公即住,子孙遂以所谥之"厉"为氏。永康厉氏,郡望南阳。可分郭段厉氏和道坦厉氏2支。郭段厉氏 据《郭段厉氏宗谱》,始祖厉子安约在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东阳绍塔厉迁此。郭段厉 属芝英镇。据《永康县地名志》载:"原名麻塘头,村民姓郭,后来郭姓他迁,厉姓迁入,改称郭断厉(取郭断厉接之意),后演为郭段厉"。据光绪《永康县志》载:"郭段厉宗祠,祀子安。"迄至1993年末全村有382人。道坦厉氏 据《坦川厉氏宗谱》,又说南宋宝 年间兴行1003厉觉,字苍峰,由吴宁迁居五云代石访溪,至厉仁永,约在元延 年间(1314~1320)从五云代石访溪迁此。道坦 属舟山镇。始祖为厉仁永,约于元延 年间从缙云迁此。1993年末全村人口798人。 海曲厉氏,在今山东日照一带约有人口几十万, 海曲厉始祖厉胜、远祖应该是从北宋年间迁移到南方后有在明洪武年间迁移到山东的!堂号应该是《孝和堂》,族谱《海曲厉氏族谱》!南京六合也有一支厉氏家族!不只是出自那个堂口的! 一,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 一、厉姓姓氏源流,一直以来,厉姓来源有四种说法 1、以谥得氏:东汉应劭(公元约153-196年)《风俗通·姓氏篇》中言:“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 2、胙土得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言:“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 3、孙姓所改:晋陈寿《三国志·吴志》 “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 4、李姓所改:唐宗室李晋获罪,子孙改姓。 以上四种说法中,以谥得氏说法已被大多数厉氏宗谱所接受。本人举我国厉姓宗谱中编撰较早的东阳宗谱为例:该地第一次修谱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当时距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和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分别创欧苏谱谍体系未远,此后至今近1000年,已连续修谱二十余届,每届均撰谱序列于谱前。历届谱序中除了介绍修谱缘由,历代名人外,对厉氏世系源流也作了许多描述。谱序中记载,东阳始迁祖厉文才曾说过:“吾齐厉公之后也”。而且在东阳宗谱中,上至周初姜尚,中经汉朝厉温,下至当代,世系排列均很详细,兹将姜尚至唐朝始迁祖厉文才世系排列如下: 姜子牙——姜永昌——姜叔买——姜仕隆——姜度常——姜无忌(齐厉公)——厉诰——都墨子——用不乌——不夫——用夫——雷夫,义夫;自义夫——赞——然——芝——则——象祖——理用——熙——种——冯——济——楚——贵——奉——不寒——井——厉温——愍,倬兄弟,由倬——于定——禁——宛——文——望——申——毅——泽卿——诩-—中立——雷甫——庆——衍——世甫——惟贤——铸——霸——雍——稽——文才。 至于胙土得氏法,指的是周初,武王在大封诸侯时,采纳大臣建议,封上古三皇五帝后裔为诸侯,其中有封炎帝神农氏后代于厉国,即现在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史记·帝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郑玄云:“厉山,神农所起,亦曰烈山。”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是也。”厉国于鲁昭公元年(即公元前538年)为楚国所灭(详见左传),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 在东阳谱序中,也提到这种姓氏来源,但最后仍是采用以谥得氏说法,没有解释具体原因。我推测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相比,由于厉国历史记载甚少,没有名人,也没有准确的历史纪年,故此只能记到齐厉公名下。 但是历史上有无义阳侯厉温,是很值得怀疑的。唐朝林宝《元和姓纂》云:“厉氏,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见功臣表。”实际上据汉刘向《汉书·功臣表》所载,西汉一朝封义阳侯的人有很多,最为相似的是匈奴降汉大将乌厉温敦。而范晔《后汉书》中,没有功臣表篇目,也没有厉温其人。 现在再来说说郡望,郡望是指世居在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它的同姓族人的意思。所以从郡望判断姓氏来源也应是一种途径。厉氏郡望有二,即一为范阳,一为义阳。范阳郡望说,据明凌迪知《氏族博考》一书中说,“范阳者,未得所考”。义阳郡望说,则同厉氏的胙土得氏说法是很相近的。因为厉国所在地,“随之厉乡”,秦汉时属南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从南阳郡分析出来置义阳郡,一直到隋朝为州县制度代替(详见拙文《义阳厉氏溯源》),才没有义阳郡建置。此外,另有南阳郡望一说,意义应同义阳郡望。 但既然各地厉氏宗谱都认可源出齐厉公之说,那我们姑且认为,齐厉公姜无忌(公元前824-816年在位)的后代中有辗转迁徙至义阳郡,并在此繁衍,形成当地的世家大族,后代子孙遂以义阳作为郡望。 本人先前撰文,曾说东阳和永康厉姓郡望为南阳。实际上,东阳宗谱第七届修谱谱序(公元1322年厉元本撰)解释义阳郡望由来时指出:“当汉光武时,井公之子讳温为义阳侯,奉诏平蛮,论者以为功不在伏波(指马援)下,郡以义阳名。”这里,我们撇开史实不说,就郡望讲,东阳厉氏属义阳是无疑了。 至于厉氏的后两种来源,虽见诸史书,尚未见于各地宗谱,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二、厉姓姓氏分布: 厉氏为稀姓,北宋钱塘无名氏所辑《百家姓》,厉姓排在第二百四十七位。唯其稀姓,反而较易统计厉姓在全国聚居分布状况,现录如下,未尽请见谅。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永康,磐安;宁波市慈溪,余姚,鄞县,象山;舟山市秀山;丽水市缙云,青田;温州市永嘉,乐清, 苍南;台州市临海,天台。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镇江市丹阳;淮安市涟水;徐州市区利国镇; 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狮河,罗山;开封市通许; 湖南省:衡阳市。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 山东省:日照市、诸城市、胶南市、莒县、莒南县。 河北省:三河市。 天津:蓟县。 总体上,仿照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划分,我们可以将全国厉姓分为三个体系:即中原体系,东南体系,山东体系; 山东厉姓加上京津、东北各地厉姓由于大部分自山东日照厉姓繁衍播迁,虽然始祖目前仅追溯到明洪武年间,但由于人口众多,有几十万人口,俨然自成体系。 江浙一带厉姓,大部分应自浙江省东阳市繁衍播迁。这在各地宗谱中应可看出。如舟山秀山厉姓宗谱,从其行辈排列,就一目了然;其余如慈溪厉姓唐末从东阳迁居;余姚厉姓北宋年间从东阳迁居,鄞县厉氏复从余姚迁居,均在东阳宗谱中有记载;《丹阳厉姓宗谱》记载厉姓南宋初迁自余姚,也说明江浙两省厉姓的一脉相承。 至于中原厉姓,从目前分布来看,基本上没有超出原秦汉时代南阳郡范围(湖南省衡阳市列外),即现在的河南、湖北两省范围。由于现在没有更多的资料,但可推测,尽管历经几千年世事沧桑,中原厉姓仍然顽强延续着炎帝余脉。 至于三个体系厉姓之间的关系,据东阳厉姓宗谱记载,西晋永嘉年间,厉雷甫公为避五王之乱,自河南新野迁至金华洞下,越五世,惟贤公迁至东阳岘山,遂居此地; 至于山东体系的厉姓,由于海曲厉氏宗谱中记载明洪武年间迁至江苏东海,则源自东阳,或源自河南,两种可能性兼而有之,目前没有更多资料,容有心人将来详解。 三、厉姓历代名人 1、炎帝厉姓神农氏:《史记·帝皇本记》云: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礼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2、姜尚:神农之后也,辅周灭商有功,封之于齐(今山东临淄),后人尊称为太公望。 3、齐厉公:即姜无忌,姜尚六世孙。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氏,即厉氏 4、厉温:汉魏郡太守,是厉氏中见之于典籍最早者。但历史上是否有此人,值得怀疑。 5、厉文才: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进士。任道州刺史,以功擢升容州刺史兼岭南都督。上任不久,即拜表归辞东阳乡里,唐太宗李世民赋诗《赠容州都督刺史厉文才致仕诗》送行,东阳厉氏宗谱尊其为始迁之祖。 6、厉玄:宗谱上作厉元。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官至侍御史,厉文才五世孙,唐诗人,《全唐诗》录其诗7首。与诗人周贺、姚合、贾岛、顾非熊相善,常以诗酬和(详见全唐诗)。长子厉自南,次子厉图南,侄厉休皆进士。厉图南与诗人李频善,李频曾作诗《喜友人厉图南及第》《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二首(见全唐诗)。厉休孙厉瑁,迁居慈溪,为慈溪厉氏始祖。 7、厉汪: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为厉文才十九世孙,曾任永嘉县主簿,又升乐清县知县,官至西外宗正丞。孙厉文翁,宋光宗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开国侯,为第四届东阳宗谱谱序作者。 8、厉仲祥: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右科进士第一,为厉文才二十世孙,官至两淮安抚使,宋史有传。 此外,还有五代后梁时画家厉归真,精地理之术者厉伯韶,厉周卿,清文学家厉鹗,清画家厉志等等。东阳宗谱中称厉氏“人才蔚起,仕籍蝉联,显宦愈盛”,有唐一代,东阳厉氏出进士5人;有宋一代,进士22人,确实值得厉氏子孙自豪了。 注1:厉玄诗7首,分别为:《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相和歌辞》《从军行》《寄婺州温郎中(时刺睦州)《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元日观朝》 2、姚合诗《和厉玄侍御题户部李相公庐山西林草堂》、《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马戴诗《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贾岛诗《酬厉玄》;周贺诗《赠厉玄侍御》。

希望采纳

金华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人才涌现。如果要问金华历史上哪个朝代出的人才最多,除了现代和当代之外,最厉害的肯定要算宋朝。

为什么说

历姓的由来?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