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米脂,邀你旅游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是一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五一假期,来陕北,米脂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下来,跟着我去米脂神游。
李自成行宫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北盘龙山南麓,210国道、西包铁路沿线,无定河东岸,北接榆林、神木、包头,南连绥德、延安、西安,东达佳县、山西,西达靖边、定边、银川。是陕北文物 旅游 的主要景区之一。
行宫占地面积11385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揽胜楼(后改玉皇阁)、启祥殿(正殿)、兆庆宫(寝殿)七大部分组成。整个群体建筑依山造势分台而筑,层层迭迭,栉比鳞次。行宫布局严谨和谐、排列变化有序,玲珑的山,陡立的石阶,巍峨的殿堂,远处眺望,犹如巨龙腾飞,雄伟壮观。从乐楼顺坡而上,过梅花亭、捧圣楼、石牌坊、二天门台阶高耸,庄重威严,登上台地,玉皇阁巧夺天工,凌空峙立,登阶穿洞,至行宫院内,对面牌楼相迎,瑰丽无比,富丽堂皇的启祥殿气势雄伟,兆庆宫蔚为壮观,钟鼓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回廊配殿将其主体建筑巧妙的连为一体。李自成行宫始建于1643年,是西北地区现存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 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
米脂古城主要以东大街、北大街为主骨架,其它巷道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大街两侧,形制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东大街由十字口至东门长约480米,两侧店铺林立,是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北大街由十字口至北门长约340米,两侧建筑多以住宅为主。全城设有东、南、北3座城门,现仅存北门。
古城的窑洞开凿 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普通百姓争相模仿,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
在这些或奢华、或普通、或简陋的窑洞四合院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休 养生 息。当地人不知道的是,在默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他们已经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了下来。
貂蝉湾坐落在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顶上,湾内四周低凹,中间有高约三十米的奇峰突兀而起,壁立中心峰下离地面约一丈高处,有一山洞,这就是貂蝉洞。传说貂蝉就生于斯,长于斯。山洞为人工穿凿,阔约三尺,斜下穿入,深不可测。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貂蝉的神奇美丽故事。
东汉末年,传说这里住着一个青年猎手,名叫北山郎,孤伶一人。一天上山打猎正遇一头野猪追逐一只白兔,山郎射死野猪,搭救了白兔。白兔为感其恩,在北山郎回家的路上化为一白发老人,将孙女牡丹许配给他。他们就住在这个洞里。据说,后人把办喜事叫“入洞房”,就由这里起头。第二年,牡丹身怀六甲,方园百里,山花野卉一支不放。过了十个月,山郎出山打猎,为牡丹生产做准备,忽见一只银貂跃过,他紧追不舍,直到家门前,银貂窜入洞口不见了。山郎正在纳闷,听得洞内呱呱啼哭,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出世了。夫妻俩说起银貂,知是吉兆,便给女儿取名貂蝉。
原来,这牡丹是天上牡丹仙子的化身,因爱慕山郎下凡。玉帝查知,敕命天神放出一道金光,牡丹娘子霎时身无影踪,洞前只留下一株枝繁叶茂的牡丹花。山郎日日
采牡丹花露哺育女儿。十年后,女儿出落得千姣百媚,成为百里挑一的俊姑娘,被一位戌边将军带到洛阳当舞女,后又被司徒大人王允收为义女。那时奸臣董卓专权,又收勇将吕布作义子,更加横行霸道,惹得朝野愤恨。王允几位忠臣暗定离间计,将貂蝉明送董卓,暗许吕布。貂蝉深明大义,见机行事,使吕布对董卓心生疑恨,杀掉董卓。貂蝉从此出走隐匿。
万佛洞位于榆林米脂县城南7公里无定河东岸悬崖上。由大小27处石窟组成,分别为伽蓝护法殿、九天圣母殿、无量寿佛殿、观音殿、白衣洞、关圣殿……南北跨度192米。伽蓝护法殿窟最大,宽9米,深12米,高47米。殿内有残缺一佛二菩萨石雕,右侧摩崖造像15层,左侧20层,每层佛雕像165尊;殿中有两根造像方形石柱,左右柱周长分别为55米和69米,每柱正前和两侧面各有19层造像,正面每层7尊,侧面每层10尊,总计6411尊。窟顶有两次开凿成的浮雕八卦及龙狮、麒麟、神马、花卉图案。
万佛洞是陕北罕见的一组大型摩崖石窟。洞造于何 时尚 无定论,一般认为建于宋至元代。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洞利用人防工事,辟建于千佛山北麓,1992年9月30日正式开放。展线长达600米,面积5000平方米。集我国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四大石窟之精华,经过艺术家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方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20000余尊,依次分为“莫唐槐亭(1986年8月)高集锦”、“龙门精华”、“麦积奇观”、“云冈荟萃”四部分。洞内佛像,严格按照原样塑成。有写实的圆雕,有肉感强的浮雕,有抒情洒脱的线雕;有的头断,有的臂残,有的风化;有的肢体健美,有的雍容浑厚,有的高鼻深目,有的曲眉丰颊,有的发络垂肩。人们在这里,可欣赏到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的各种雕像风格。
吃在米脂
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 辣椒 、 花椒 、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 小吃 一绝。
米脂驴板肠特点:麻、辣、咸、嫩、鲜香味美。
米脂驴板肠营养价值:驴板肠及驴板肠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而且驴板肠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驴板肠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驴板肠是陕西榆林市米脂县一种很有名气的的风味食品,因它不仅肉质细腻香醇、麻辣可口,而且还有滋阴补肾的疗效,所以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板肠的“板”字,是整块的意思,指驴的全副大肠。
闯府宴酒是 陕西 省 榆林 市 米脂县 的特产。“闯府宴” 系列产品历三年而成, 具有色泽透明、 绵甜爽净、窖香浓郁、 余味悠长, 不干喉、 不上头等特点, 实为酒中之上品。
米脂古称 “银州”, 因 “米汁淅之如脂” 而得名。米脂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在 历史 长河中,涌现出西夏国创立者李继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抗日名将、 爱国人士杜聿明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米脂群英以闯王李自成最为著名,他是米脂人乃至整个陕北人的骄傲,其于1644年1月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 “大顺”。同年, 其侄李过返乡将原米脂马鞍山真武庙改扩建为行宫, 并将马鞍山改为盘龙山。据米脂县志载, 李自成曾两次返里,在此居住。闯王回故里, 聚父老大排筵宴,席间饮用以当地优质高粱、 小米和甘泉酿造的美酒。闯王和群臣与民同乐,为民称道,百姓常忆席间美酒, 回味无穷,久久不散,世人皆称之为闯府宴酒。
时光飞逝, 岁月如梭, 今天米脂闯府宏远酒业 (原陕西闯王酿酒总厂) 精选当地优良红高粱、 小米、 小麦、 玉米、 豌豆及深井泉水(矿物质水) 为原料, 继承470多年前延续下来的黄土高原独特的传统古老酿酒工艺, 采用 “陈年老窖池固态发酵” 和 “双重窖藏”,“老五甑续渣” 高温蒸馏, 截头去尾, 分级摘酒, 长期贮藏、 精心酿制, 闯府宏远人利用陕北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土窑洞, 冬暖夏凉、 自然空调, 长期洞藏原浆酒。公司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 科技 相结合工艺, 选用茅台、 泸州、 宜宾等地高档调味酒, 南北结合, 精心勾调制作。
“闯府宴” 以大西北土地为恢弘背景, 引来地下水为酿, 以原产陕北高粱为粮, 以闯王气概和英雄精神为魂, 着力打造陕系高品质浓香型白酒的旗舰品牌。经国家级专家组品鉴, 一致肯定了 “闯府宴” 系列酒的质量和品位一流, 认定 “闯府宴” 系列纯粮白酒是:“清亮透明, 芳香浓郁, 绵柔甘洌, 香味协调, 爽净余香, 回味悠长” 的优级浓香型白酒, 同时具有酒中上品 “不上头、不干喉” 的特色。
荞面仡饦,米脂传统饭食之一有一句非常著名的陕北民歌道:“荞面仡饦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仡饦有名,倒不如说民歌更有名,其直白的语言所表达的忠贞之情绝不亚于海枯石烂之类的盟誓。每当提起荞面,几乎所有陕北人都会脱口而出这句民歌。
“手搓得溜溜转,好心操在你身上。”荞面和成团,搓成条状,略硬,揪指甲盖大小一节,放在手掌上用拇指麻利地一搓。即成一个。细小,边缘卷曲,空心中凹,圆润光滑。女子搓时,手指翻飞,如天女散花,而满案的又拟“大珠小珠落玉盘”。搓是陕北女子的一手绝活。下锅,快火几分钟就可食。捞入汤碗,浇上汤料即成。荞面,与羊肉汤搭配,珠联壁合,口味颇佳,最能体现其独特风味,故有“荞面羊腥汤”之说,为地道风味面食。从食品物性而言,荞麦性寒,羊肉性温,温寒相成,更益于人体 健康 ,这也就是荞面多与羊肉为伍的营养学原因。荞面,特色在于中空部分易浸入油汤,吃起来坚韧爽口,油滑圆润
小米是陕北黄土高原 米脂县 的一种特产。广而言之,又称 延安 小米。它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质粘味香,储存数年,米质不变;焖成干饭,香甜松软,越嚼越香,回味无穷;煮成稀饭,粘糯爽口,清香四溢,饭汤表面有一层明亮的米脂油。米脂小米,因其质优,誉满全国,为我国“四大著名小米”之一。
小米,俗称“毛粮谷”,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很概括的话:“小米养人”。小米中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61%,粗纤维01%,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B13与维生素B15。此外,小米味美甘滑,清香可口,明代也曾为贡品。
小米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消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宜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人们通过日常膳食小米适当补充硒元素,调节人体自我免疫功能,以利抗击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所以被人们誉为“黄金搭档”食品。
前段时间,我们沿着无定河自驾,到了榆林市的靖边、横山和米脂三个县,其中,在米脂县呆的时间最长,因为这里景区最多,除了探访了李自成行宫、窑洞古城、姜氏庄园和杨家沟革命旧址,我们还专门跑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去拜访一座墓。
这座小镇便是 米脂县桃镇 ,而这座墓是 李鼎铭墓 。
关于 李鼎铭 ,我之前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根本不知道是何许人物,但是和我们同行的长辈一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就十分激动地告诉我们——这是毛主席在陕北时很尊敬的一位民主人士,表示一定要去看看。
在去故居的路上,我大致在网上了解了一下李鼎铭的背景资料:
李鼎铭(1881-1947),陕北米脂人,幼年家贫,寄住在舅父家读书。
他的舅父不是别人,即抗日名将杜聿明的父亲杜良奎。杜良奎是清末举人,也是一位思想激进的人物,参加了同盟会,曾鼓动县里民团赶走清政府官吏,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少年李鼎铭在舅父家习文学医,奠定了扎实基础,22岁时在绥德府大考中取为廪生(秀才中上等者),随后返回家乡教学。
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主张,曾担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榆林道尹公署顾问、科长等职,1913年开办了米脂县第一所国民小学,1918年返乡养病期间创办了桃镇国民高等小学。由于他为人公正、热心公益、博学多识,又有一手好医术,因此在当地声望很高。
李鼎铭本来对***持怀疑和对抗态度,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随着中共政策的影响,加之他的学生、***员郭洪涛、艾楚南、张汉武、曹力如等的争取,以及他早年参加革命的二儿子李力果的说服,他逐步接受了中共的领导,拥护中共团结抗日的主张。
1941年,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李鼎铭代表开明绅士当选为 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
李鼎铭最大的贡献是在陕甘宁边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提出了“ 精兵简政 ”的主张。
1940年-1941年,由于日军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财政极度困难,“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1941年冬,在边区第二届一次参议会上,李鼎铭联络其他参议员,提出《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的提案,毛泽东看了之后很重视,不仅逐字逐句地抄下来,还批注:“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这个提案得到了迅速实施,从1941年到1942年,边区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李鼎铭真诚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边区政府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曾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了政府。他个人也和毛泽东有着很密切的交往。
1947年,国民党集中力量进攻陕甘宁边区,毛主席、党中央及边区政府开始转战陕北,李鼎铭也随着四处转移,当年12月,在转战至绥德县义合镇时,不幸突患脑溢血去世。
1958年,为了纪念这位对边区政府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开明绅士,国务院报周恩来总理批准,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拨款修建李鼎铭陵园,陵园于1959年春动工修建,1960年秋竣工,当年12月11日,在李鼎铭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举行了安葬仪式。
这便是我们眼前这座陵园。
李鼎铭陵园屹立在他家乡——桃花峁的一座山梁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墓的四周围栏环绕,中间一道铁栅门,栅门上方立着一颗五角星,五角星下面有醒目的八个大字:“李鼎铭副主席陵园”。
墓前立着一块很高的纪念碑,四面刻着文字,其中正面刻的便是边区政府和毛主席题赠的挽词。
墓冢建得很考究,是穹顶型的,有点像蒙古包,庄严、坚固、肃穆。
沿着李鼎铭墓前的台阶可以下到沟底,这里坐落着李鼎铭的故居,是一个小院,依坡修建了5孔窑洞。
故居建于1926年,是李鼎铭亲自选址设计修造的,而今院里无人居住,已经被开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面还挂着“李鼎铭陵园·故居文物保护管理所”的牌子。
通过游览李鼎铭故居及陵园,认识了一位人物,了解了一段 历史 ,这样的旅行也是蛮有意义的。
感觉这两个地方都是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然气候很好,所以长期居住的人类也都是皮肤特别白皙。再有,这也是人类最先生存繁衍的栖息地。文化氛围特别好。所以这两个地方的美女应该都特别的多。
1947年陕北米脂县标志如下,陕西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这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陕北米脂,邀你旅游
本文2023-10-22 10:11: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