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祠堂。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举办族人大会。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一种浮夸的,超级浪费的奢侈型的族人聚会。我们经常说没有家教,一个家族的家族文化传承对后代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你可以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但是你必须敬养祖先,这种思维是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因为那是你的祖先,你的来源,人不可忘本。常怀祖先创下基业之艰辛,常勉后代子孙砥砺前行。
宗祠,即祠堂也称家庙,是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地方,也是宗族议事、修谱、庆典和娱乐的场所。在封建农耕社会里,它是宗族实力与权威的象征,也是凝聚族人耀祖扬宗的寄托,在血缘性村落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古老的宗祠能完好保存至今的却非常少,尤其我们初氏宗祠,在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之后已没有完好保存至今的,我们初氏在全国各地的宗祠中保存相对好一点的当属烟台永福园初氏宗祠,其次就是河里曲初氏宗祠,其他的或只剩下部分遗迹或已完全无踪迹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亲观念更加强烈地体现出来,许多人都有追根溯源的愿望,寻找自己生命的根,有的也为此专程回到祖籍探访。我也一样,每每回到祖籍河里曲老家,总是要到家庙去看一看,亲身感受并通过家庙追寻一些被湮没已久的初家历史片段,那残破空荡的家庙,青砖黑瓦和院内的老槐树,仿佛还在诉说着初家往日的辉煌,亲近!可惜啊!只剩下院墙及前堂了,而后堂主殿早已坍塌了,惭愧! 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像宗祠这样,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历史性标记物呢?各地也有一些族人探讨过如何修缮濒临坍塌的宗祠,但都因资金或宗祠管理问题意见不统一,无果而终。再这样下去,我们初家仅剩下的这一点珍贵历史遗迹,也会很快从我们眼前消失掉,怎么办呢?是任其自然消失,还是要修缮保护。如果任其自然消失,我们不但有愧于先人,也更失于后人。如果选择修缮保护,那如何修?如何护?资金费用如何筹集?修缮后如何正确利用与管理?还有一些宗祠古建筑由于特殊历史原因而出现的产权问题等等,这都是目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意见谨供参考。 祠堂古建筑是历史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就永远的不复存在了,所以应尽快修缮保护,不能任其自然坍塌消失。决不能让初家仅有的这一点历史文物从我们眼前随意的消失掉,那怕只是一砖一瓦,这是先祖已创造出来的文化与文明,我们有责任保护。对宗祠的修缮程度无非就这几种情况: 1、复原重建。2、全面修缮。3、部分修缮。4、简单维护保持现状。我想最起码也要保持宗祠的现有状态,不至于继续坍塌而消失掉。如果能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宗祠进行复原重建或全面修缮那是最好,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了。 在当今社会,宗祠已不可能主要用于供奉和祭祀的目的了,正面临着功能更新的重要课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再严格实行古时的族规,现在也没有古代的那种人文环境了,修家庙和修家谱一样,再用老观念办现在的事也是行不通的。为了保护并有效管理现存的宗祠古建筑,必须从单纯的保护转变到保用结合;从纯粹的房屋修缮提高到传统空间的保护、拓展和利用上,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观念转变的过程、不断创新的过程。除了宗祠敬宗祭祖的传统功能外,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的文化角度出发,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历史文物资料,充分发挥宗祠的聚会娱乐和教育功能,利用宗祠作为本族或地方文化的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及各种主题的展览馆、纪念馆等,把祠堂作为教育后人、纪念先人的综全性场所,充分体现祠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没有宗祠或原有宗祠已完全无踪迹的村落,从现实角度出发不建议新建或重建宗祠,可以把永福园、河里曲等现存初氏宗祠修缮后,作为天下全体初氏的共有祠堂,共同开展各种有益的宗族活动。我觉得需要宗祠所在的村落中的族人首先发起并建立一个专门的宗祠修缮组织,然后各地初氏人力物力积极响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宗祠进行修缮与保护。修缮后的初氏宗祠要纪念从“老祖初公”开始的历代先人,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初氏通谱》,这是宗族活动的桥梁、纽带和基础。 还有个问题我们应该事先考虑到,就是在当今迅猛发展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有的宗祠可能面临的拆迁问题,如永福园初氏宗祠,所以对于修缮永福园初氏宗祠不适合大投入,但也不能害怕拆迁而放弃修缮保护。应在进行基本修缮保护的同时,提前对宗祠进行拍照、制图,一旦遇上拆迁,可对各部位逐一编号,以便异地复原建设。 永福园、河里曲等初氏宗祠的历史、文化、民俗、文物、建筑、人文等内涵与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当时宗祠建设者们的初衷,已不单纯只是某一支系族群的宗祠建筑,而是全天下初氏共同的文化财富。强烈呼吁各地初氏宗亲赶快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共同保护我们初家的历史文化遗产初氏宗祠。 初嘉斌 2011-10-24 烟台市福山区永福园初氏宗祠现状 现仅剩下主殿相对完好,但也濒临坍塌。 烟台市牟平区河里曲初氏宗祠现状 后堂主殿早已坍塌,现只剩下院墙及前堂了,也是濒临坍塌。
天下张氏出清河
上古时代,轩辕部落与未全进化的蚩尤部落争战,八战不胜,节节败退。轩辕的第五子挥,夜观天象,发现流星飞渡弧矢星,顿生灵感。于是制造了弓箭,并辅佐轩辕发起第九次对蚩尤的殊死决战。弓箭威力无边,势难抵挡。蚩尤大败后逃遁入海而亡,轩辕从而定天下,称黄帝。黄帝奠定君临天下的地位后,对挥公大加封赏,并赐姓为张,世居清阳,即今天的清河县。
台湾的张姓,组合的情形较为特殊,有“清张”、“张廖”及“张简”之分。所谓“单张”,就是一脉相承自四千多年前得姓始祖张挥的张姓,而本省的“清张”省籍人士,大多属于著名的清河衍派,根源在遥远的河北、山东地区。
“张廖”,则是从福建地区衍传到台湾来的, 父系为张,母系为廖,他们的家族标识,也是张、廖二姓的混合 —— 从张姓的清河郡和廖姓的武威郡,各取首字,合成为“清武堂”。
张简,也是产生于宋朝时的福建,父系为简,母系为张,由于父系的祖籍是在福建上杭县太平里的洪源村,所以本省的张简氏子孙,迄今仍然以“洪源”表示自己的根源所在。
清张、张廖和张简三支系统,组合成了目前台湾省第四大姓的张姓家族,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源流,但是在血缘方面,却毫无疑问是殊途同归,全都是五千年前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因此,台湾的张姓,不论属于哪一个系统,早已彼此互认为一家人,不但张、廖、简三姓的联宗组织处处可见,数年前,大家还合编了一部《张廖简氏大族谱》,以最具体的方式,团结宗亲,共清本源。
以台中地区的张姓 来说 较特别的一支系
台中神冈张氏。这一支张氏,是本省民间有名的“番仔驸马”张达京和土著岸里社公主所传的后裔。 张达京是广东人,于雍正年间渡海来台,在台中地区开垦。常时,台中地区还是土著的地盘,张达京为了开关新天地,就与六个番社的士著合作,由他出资开圳,把水分给土著装溉,土著则以土地换水,不久之后,张达京并且娶了岸里社的公主为妻,所以被称为“番仔驸马”。
台中盆地的开发,张达京的功劳不小,由于他的开路,此后,使神冈、丰原、潭子、石冈、东势以及新庄一带,才大量出现了大陆移民的聚落。他的这番贡献,连满清皇帝都认为了不起,后来,还曾经特别把他和岸里社的头目阿穆一起召到北京面圣褒扬呢!
“番仔驸马”的子孙,两百多年来,一直人才辈出,表现优异,以目前的情况而言,更多的是在社会上倍受敬仰的人物,前几年,还出过一位台中市长。据说,他们也修了一部族谱,对于自始祖张达京以下的子孙繁衍情形,记述得极为详细。
台中另一张姓源流 应该与您家族最契合 应该初在西屯后迁南屯
廖朝孔是康熙、雍正年间的大垦首,漳州府诏安官坡社人,西元一七0一年二十四岁渡台垦于云林二仑,后应张达京之邀北上为「六馆业户」,合凿「葫芦墩圳」,合垦于猫雾拺之野,配得今西屯区港尾里(永兴庄)之地。享年五十九岁,生子三,廷镐、廷钰、廷钰,皆捐纳监生,今祀港尾里「清武家庙」。廖姓为台湾第十八大姓,全台以西螺最多,本市则集中于西屯区。云霄张愿(再辉)入赘诏安官坡廖三九郎,单生一子友来,乃以张廖为姓,俗称「张公廖妈」,二姓为一脉,互不婚。其堂号「清武衍派」,系取张姓堂号「清河」;廖姓「武威」,各一字而成。西屯廖氏自称「活廖死张」由来于此,「张廖家庙」为其宗祠。
西屯「张家祖庙」为大陆马堂张氏后裔,早期来台中垦殖,为奉祀入闽开基文通公而设的宗祠。
张家祖庙位于西屯区协和里安和路;是张姓的后代,为了弘扬祖先的恩德,而共同建立的。它是建于光绪三十年(西元一九0四年),第二年农历十一月完工,命名发祥堂。民国四十六年曾修前殿,七十四年八月修后殿及过水廊,八十七年全面整修完毕。
张家祖庙命名「发祥堂」,建筑和一般民宅相似,有著传统的作法,即「前鱼池,后刺竹」的空间配置。
台中市的大姓
东南区的林姓
西屯区的张姓和廖姓
北屯区的赖姓
北区的邱姓和赖姓
南屯区的刘姓和陈姓
西屯区张廖家庙(承祜堂)
现在农村积极建祠堂修家谱,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
本文2023-10-22 03:31:1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