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姓和张姓一个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1收藏

为什么孔姓和张姓一个族谱,第1张

孔、孟、曾、彦,这四大家通用孔家(排辈)族谱,比如孔庆东、孟庆海、曾庆红、彦庆斌这四个人的辈分是相通的。除此之外,由于古代中国尊儒,其它家族不敢采用孔家(排辈)族谱,以表示对四大家族的尊重。这四大家族可不是民国时期那几个土财主,可是几千年来中国最受尊崇的四大家族。

张家家庙我去过,与四大家的(排辈)族谱并不通用,张家有自己的(排辈)族谱。

如果曲阜的张家确实存在这种状况,可能只是曲阜系张氏家族早先的一些历史原因,比如祖先某位曾在孔家做事,或者受过孔家恩惠,甚至说为孔家立过大功,作为一种奖励或者表示而存在,相信只是个例,而非共性。

没必要为孔家脸上贴金,这虽然是古往今来第一家,但孔家在改朝换代时的节操却实在不敢恭维。

比较久远的时候就不多说了,孔家的地位空前提升应该是在北宋至和二年封衍圣公时,从那之后,山东曲阜(孔家祖庭所在)先后多次被异族占据、统治,但孔家的表现如何呢?

首当其冲的是金国南侵,当时正牌的衍圣公(所谓的孔子后裔中的长房长支)携祖宗牌位南迁至浙江衢州,当时的金国统治者索性就立了留守曲阜的衍圣公近亲接了衍圣公的爵位,就此孔氏宗亲就分了南宗和北宗,而这北宗,从金到蒙元,也没见有什么帝御外辱的表现,反而衍圣公做的好好的,一度甚至出现过南宋、金、元各有一个衍圣公的滑稽局面……到了元朝灭宋,忽必烈当时把孔氏南宗和北宗叫到一起,说你们这样南北分家不是那么回事,合在一起吧,要么南宗迁回曲阜?最终才算是又回了曲阜,至于当时在蒙元的铁蹄*威之下,孔家做了多少违心之举,固然是为了生存,但这个节操,实在是碎了一地……

再后来就是清军入关。当时天下大势变幻不定,曲阜孔家衍圣公的表现简直就是“变色龙”,那是打定了主意不给朱家陪葬,李自成闯军还没进山东,孔府就已经率先改旗易帜:供奉上了大顺国皇帝的龙位,并献马献银……

只可惜,这大顺的衍圣公座位还没坐热,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又换了江山。这次衍圣公的表现也着实拙劣了一点,满清的“剃头令”那是满满的对华夏文明、汉人气节的侮辱,但最先响应的,却是被视为华夏儒家文化发源地的衍圣公府……而同时,江南因为不愿剔头而人头落地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再往后,孔家就彻底上了满清这条船,以至于共和之后,张勋开倒车复辟时,衍圣公又一次不甘寂寞地跳出来,以为臂助……

所以,真要说曲阜孔府会因为孔有德是汉奸而大门紧闭,这个实在有点不合逻辑,最多也就是孔有德确实算不上能入孔氏班辈的宗亲,婉拒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之中的孔祥熙,不折不扣的山西人,就因为班辈“祥”,能跟曲阜孔氏挨得上,生生被抬进了孔氏宗谱,成了正儿八经的圣人后裔……当然后来蔡元培试图废除衍圣公爵位、消减孔氏经济时,当时的财长孔祥熙居中斡旋,也算是出力不少。

扯了这么多,想说啥呢……孔子他老人家是很伟大,但他的那些子孙后代却未必子孝孙贤,也不过是根普通人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所谓的节操、气节,在生存危机面前,屁都不是……

有一天,一个清朝的王爷,回京途中路过孔府,自称为孔子后裔,想要去拜谒孔庙、孔林。本来他刚被封王,感觉风光无限,自信心爆棚,谁知当他真的去拜谒孔庙的时候,不仅被扫地出门,而且还被大骂一顿,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清朝王爷的奇葩事。

今天的主角就是 孔有德,明末清初的将领,本是辽东毛文龙的部下,在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后,他就带着红衣大炮投靠了后金,后来更是随着清军南下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后来被顺治皇帝封为定南王,风光无限,但他拜谒孔庙的时候,不仅被拒之门外,而且被大骂一顿,这是为何呢?只能说孔有德太不要脸了,自取其辱。

孔有德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就是自取其辱。孔有德,辽东人,原籍山东,名中“有德”,却无德,一是为了荣华富贵,背明投金,卖主求荣,成为满清的爪牙,屠杀我汉族的百姓;二是《孔子世家谱》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却 冒称为孔子后裔,臭不要脸。

孔子或者儒家讲究“忠君爱国”,像孔有德这样的败类,却冒称孔子后裔,还要拜谒孔子,就是对孔子的圣名的辱没。孔子作为先圣,天下读书人心中的神明,孔氏后人岂能让孔有德这个老鼠坏了孔子的名声,因此不仅将其拒之门外,还大骂他冒称孔子后裔。

总之,就是孔有德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当了定南王,感觉自己有牛逼了,准备去找孔子攀攀亲,提高自己的身价,顺便再装装逼,最后人家孔家根本就不稀罕他,还被狠狠地打了脸,纯粹就是找虐。各位,你们说呢?

孔有德不被曲阜孔家所接纳,唯一原因,是他虽姓孔(也可能冒姓孔),但没有"入谱“,并非孔子的后裔。就是在曲阜,姓孔的也有内孔、外孔,真孔、伪孔之分。外孔、伪孔基本都是孔家的佃户、下人、佣人、奴仆的后代改姓而来,不能使用孔家的排辈(排行),不入孔家族谱,就是一般上门女婿的子女,也是不能入谱的,只有同族过继的,才能入谱,因他也是孔家的男系后代。

因为曲阜孔家的后世子孙起名字都是有统一的字辈(也叫做字派)而孔有德的“有”字不在其列所以孔有德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明末清初的孔氏字辈六十四代以上只到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六十五代以下行辈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字刚刚确定, “希”字可以上溯到 元末明初的五十五代,之前并无统一字辈,而50几代后裔完全可能产生若干辈的年龄差别,用字辈来判别孔有德是不是孔子后裔并不可靠也并不能成立——当然,这个逻辑并不能反过来,也就是并不是说有证据证明孔有德是孔子后裔。

再看衍圣公的政治立场,64代衍圣公孔胤植 (后因避清世宗胤禛之讳,在 历史 记录中改名衍植) 在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所谓“定鼎燕京”)的第二天即上表表示归顺,此表名《初进表文》,内容如下:

当然,硬要为衍圣公辩解,上述也可以说只是官样文章,只能证明衍圣公和曲阜孔氏在暴力机器面前低头,如果径直认定衍圣公及其家族死心塌地打算“为王前驱”也许过苛了, 但是,这至少可以反过来成为一个坚实的佐证:

如果孔有德真的去拜谒孔庙,假使他走公对公的路径(之所以加这么一个条件,原因后叙),衍圣公府和孔氏族人,是不会或者不敢将其拒之门外的。

再看孔有德是不是曾经拜谒孔庙?

孔有德拜谒孔庙的说法,见于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的记载:

就是说孔有德经过曲阜的时候, 不但想拜谒孔庙也想拜谒孔林,而曲阜孔氏全家(阖门此处有歧义,也可以指关闭门户)都不接纳他,还大声责骂其冒充孔子后裔。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也是抗清志士,《皇明四朝成仁录》是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的歌颂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也包括对抗李自成等义军的明朝官民)的书籍,此书中称明朝为“吾朝”,避明朝皇帝“校”、“检”、“常”等讳,其政治立场非常鲜明。

上述所引文字出自《皇明四朝成仁录》 卷四《西宁死事传》,屈大均是在歌颂孔子后裔为国捐躯之后写的这段文字,用孔子后代坚守春秋之义(主要是指贬斥乱臣贼子)来羞臊假冒圣裔的孔有德。

但仅从史料角度,这是一个孤证,身处广东、国变时只有15岁的屈大均得知此事大概率出于传闻,并不确凿。

除此之外,并没有重要的史料提及此事,因此,孔有德是否真的试图拜谒孔庙孔林还是一个疑问。

相对而言站在清朝方面立场的《吴耿尚孔四王合传》是这么介绍孔有德的:

前面之所以说假使他走公对公的路径,衍圣公府和孔氏族人,是不会或者不敢将其拒之门外的, 指的就是在清朝官方为其孔子后裔身份背书而以旨意或其他方式帮助孔有德拜谒孔庙孔林,衍圣公及孔氏族人是不敢违拗的。

即使存在孔有德私人行为拜谒孔庙孔林这种情况,曲阜孔氏闭门不接纳他,还大声责骂其冒充孔子后裔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当然,可能性不大并不代表完全不可能。 以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1648—1718)为例,在康熙帝祭孔后破格授予他国子监博士官职之时,他为“不世之遭逢”受宠若惊,准备“犬马图报,期诸没齿”;但另一方面,他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朝遗民结为知交,对南明兴亡的 历史 也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创作出著名的《桃花扇》。

由此可见,曲阜孔氏家族至少其中个别人士对明亡清兴的体认、态度和立场是复杂而多元的的,也不排除有名义上归顺清廷的孔府人士在孔有德试图拜谒孔庙孔林的时候给予其难堪,只是,这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而说到底,某些代的衍圣公的具体作为,对作为思想家的圣哲孔子的崇高和伟大,也并没有任丝毫的撼动。

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遭拒一事是否真实存在本就存在争议。孔有德,清初著名的“三顺王”之一,原为明朝边将,明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后不久投降后金,受封恭顺王。清顺治六年,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为南明李定国部所败,自刎身亡。虽然是贰臣,孔有德对新主子还算是忠心耿耿,死得也还是颇有气节的。因此,清世祖对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礼遇,谥“武壮”。两年之后,其女孔四贞奉孔有德遗骸返京之时,清世祖命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郊迎,并给予厚葬。

细心之人想必会发现,孔有德的字辈“有”和他儿子孔廷训得字辈“廷”根本不在孔子后裔“希言公彦承宏(弘)闻贞尚衍(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字辈之中。众所周知,孔子后裔是有着严格字辈的,尤其是在近代之前,这个字辈是相当严格的,不是姓孔就可以随便使用的!包括近现代的名人如孔繁森、孔祥熙、孔令辉等等孔子后裔,其字辈都是非常明确的。即便是改名者如老人家的亲家孔从洲将军,其谱名祥瀛也是遵从了孔子后裔字辈的。他的公子、也就是老人家的姑爷孔令华先生的名字也延续了这个字辈。但是,孔有德的名字却不在这个字辈谱之中。因此,孔有德要么改名了,要么他根本就不是孔子后裔。史籍中没有关于孔有德改名的记载,而且在那个时代,圣人后裔是极大的荣光,孔有德根本没有改名的理由。更何况,即便改名了,孔有德也应该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公开自己的辈分。可是,并没有。可见,孔有德的孔根本不是孔子的孔!

关于衍圣公孔氏家族,有内孔和外孔之分,内孔是孔子的后裔,外孔是同姓不同宗者和“孔末乱孔”的孔末后裔。五代十国时期,孔氏家族的家奴孔末利用乱世无人顾及孔府的机会,几乎杀绝了曲阜的孔氏后裔,俨然以孔府主人自居,主持孔子祭祀。大宗孔光嗣之子孔仁玉侥幸逃脱,长大后将“孔末乱孔”之事公诸于众。后唐明宗李嗣源查明后将孔末处死。但是,孔末的后裔却没有被杀绝,于是便有了这一支孔姓后裔。正是因为有了“孔末乱孔”事件,此后的孔氏家族对于内孔和外孔的区分相当严格。外孔又被称为“伪孔”,是不能载入孔氏家谱的,自然也不能使用孔子后裔的字辈。孔有德很可能就属于外孔,或者是同姓不同宗的孔姓,又或者就是孔末的后裔也未可知。但是,孔有德是孔子后裔的可能性应该说是相当小的。

如果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的事情是真的,那么也很好理解。他本来就不是孔子后裔、又不是文臣,一个武将祭孔,除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真想不出其他理由。如果衍圣公同意孔有德的要求,无异于是变相承认了孔有德的孔子后裔身份,给予外孔内孔的身份,这是内孔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至于有人说衍圣公是因为孔有德的汉奸身份而拒绝其请求,恐怕站不住脚。但凡遇到改朝换代,除了孔氏南宗始祖——衍圣公孔端友之外,几乎都选择了向新朝投降!如果论汉奸,时任衍圣公孔胤植同样应该属于汉奸之列。以五十步笑百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个人认为,所谓孔有德拜谒曲阜孔庙遭拒一事很可能并不存在。首先,孔有德一介武将,莫名其妙拜什么孔夫子?其次,孔有德从降清之后,一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充当着清王朝剿灭南明和其他割据势力的急先锋,哪有闲工夫去曲阜拜谒孔庙?其三,孔有德作为外孔、又是高官,他不可能不知道衍圣公家族对外孔的不待见,根本没有理由自己去找不自在、自取其辱,不是吗?至于提问者说所谓孔有德是孔子后人中爵位最高者,其本身就有待商榷!外孔虽然也姓孔,却根本不能算作是孔子后裔。

孔、孟、颜、曾、卜这五个姓的关系是源于同一个祖先。据原商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柱讲述,这五个姓全部是通天谱,封建时期一般由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六个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这七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有一位高氏先祖叫做高柴,泰安东平一带高氏后人为高柴之后,所以他们也采用了孔家一样的字辈。堂号为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于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高柴,(前521年-393年) ,128岁,寿圣,姓高、名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他有政治才能,20岁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卫之士师”,管理(执掌)刑狱。,封共城侯,出生在齐国(新泰市古柴城),学习于鲁国孔子门下(山东省曲阜),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太康,商水,杞县),鲁国(山东省苍山兰陵),楚国(江苏高淳县游子山)。著有〈子羔〉,〈孔子诗论〉等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孟孙氏的“成邑宰”以尊孔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犯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成邑有一民众兄死,拟不按礼穿丧服,听说他为“成邑宰”,便穿丧服,按礼办事。他力父母守丧三年,从未笑过,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他被祭祀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共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共城侯”从祀孔子。

  孔子是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最高统治者尊孔祭孔,自然希望全国的百姓都来实践孔子的理论,按老夫子的道德标准行事。既然愿意做孔子的裔孙,证明他们敬重孔子,会在推行孔子的思想道德伦理方面,行动更加自觉。于是皇帝推波助澜,向孔府子孙排 辈姓名字。

  明朝洪武三十三年(公元1400年),皇帝朱元璋第一次向孔府御赐10字:

  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乾隆皇帝再御赐10字: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皇帝又御赐10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五字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来孟轲的后代、颜回的后代、曾参的后代,高柴的后代,也一起跟着孔家排起来,而且国内和海外的华人也完全一样,姓名用字和排辈都如出一辙。这自然是孟子、颜子、曾子,高柴都是孔门弟子,而且是儒家学派创立和形成的重要人物时缘故。

为什么孔姓和张姓一个族谱

孔、孟、曾、彦,这四大家通用孔家(排辈)族谱,比如孔庆东、孟庆海、曾庆红、彦庆斌这四个人的辈分是相通的。除此之外,由于古代中国尊儒...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