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朋友中出了哪些西汉开国功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朋友中出了哪些西汉开国功臣?,第1张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朋友中出的功臣并不多,根据现有史料可以明确为朋友的,仅张耳、卢绾、萧何、王陵、樊哙、夏侯婴、任敖七人,疑似为朋友的,或许还有曹参与周勃,属于亲戚的有刘交、刘贾、刘泽、吕泽、吕释之。我们将用以下篇幅简要介绍张耳等七人。

其一,常山王/赵王张耳。

张耳曾是魏信陵君的门客,大梁人,后流亡到外黄。

外黄有一富人,富人的女儿特别漂亮,但嫁的丈夫却很平庸,该富家女愿接受命运的摆布,于是从夫家逃了出来,逃到父亲的一个门客那里,那个门客向富家女推荐了张耳,富家女决绝地和夫家断绝关系,改嫁给张耳。

张耳也因为和富家女结婚而彻底摆脱了贫困,交游广阔起来,富家女对张耳是有求必应,张耳可算是软饭硬吃,靠妻子的供给来供养起门客,导致千里之外的人才都跑来投奔张耳,刘邦便是众多人才中的一个。

刘邦在张耳那里做了几个月门客,便离开了,离开的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要奔更远大的前程,或许是因为秦吞并了张耳所在的外黄。

许多年以后,张耳被项羽立为常山王,但却被得意门生陈馀领兵打了个大败,只得投靠其他王侯,在刘邦、项羽之间二选一时,张耳特意提到,他和刘邦“有故”,即“是故交、有交情”,提到项羽时说项羽立他,言外之意他的常山王是项羽给的,项羽应该也可以帮他拿回王位,所以他要投靠项羽。

但他的一个叫甘公的臣子却持反对意见,认为刘邦的弱小是暂时的,日后必能战胜项羽,所以应该投靠刘邦,张耳采纳了甘公意见,投奔刘邦,刘邦则厚待了张耳,派上将军韩信领兵,利用张耳在封地的人脉,合韩、张之力击败陈馀,俘虏了陈馀所拥立的赵王歇,立张耳为赵王,张耳于汉五年薨逝,其子张敖继承王位,张敖的正后则是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张耳的女儿张氏后来嫁给了刘邦的次子刘盈,刘盈为孝惠帝,所以张氏为孝惠皇后。

其二,汉太尉/燕王卢绾。

卢绾,丰邑人,和刘邦是同里的,那时的里相当于现在东北的自然屯,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是好朋友,卢绾又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日后又一起上学读书,所以二人关系非常好。

刘邦还是普通百姓时,经常躲避徭役,卢绾则跟在左右,形影不离,刘邦从沛县起事时,卢绾“以客从”,就是以门客的身份跟随在刘邦左右,刘邦待卢绾特别亲近,卢绾可以和刘邦的四弟刘交一起出入刘邦的卧室,这是萧何、曹参、周勃等重臣所没有的待遇。

刘邦被立为汉王时,卢绾则被刘邦拜为太尉,太尉是汉初所设的最高武官,统辖所有将军,理论上来说,后来被刘邦拜为大将的韩信,也应该在卢绾的统辖之下,楚汉相争的末期,卢绾和刘贾共同领兵,深入敌后,伙同武王英布一起策反了项羽的大司马周殷,举九江兵共赴垓下,诣项王,项王败而出逃,逃无可逃,乃自刎。

卢绾又和刘贾一起灭了项王所立的临江王,故而卢绾、刘贾和韩信、曹参一样有灭国之功的功臣,这也是卢绾后来能被封为燕王、刘贾被封为荆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韩信则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曹参作为韩信的副手,成为齐悼惠王刘肥的相国,同样以副手身份俘虏赵王歇的张苍,曾做过赵王张耳的相国,后来又做了代国相国、刘邦的计相、淮南王刘长的相国、汉文帝刘恒的丞相。

其三,汉相萧何。

萧何是沛县人,沛县是刘邦后来成为泗水亭长的地方。

早在刘邦还没成为泗水亭长也就是没成为秦吏的时候,刘邦经常逃避徭役,而萧何则经常维护刘邦,后来,刘邦成为泗水亭长,二人既是朋友又是同僚,往来则愈发亲密,刘邦去咸阳服役时,其他的朋友都给刘邦包三个钱的礼钱,唯独萧何给包五个钱,多年以后,刘邦成为皇帝,萧何为汉相,刘邦大封诸臣时,特意多给萧何封了两千户,这便是诗经中所说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刘邦初起时,萧何则“常为丞督事”,这与卢绾的“以客从”曹参的“以中涓从”大为不同,萧何是有正经职务的,而不是待分配状态,用现在的话说,是最早期的最正式的创业合伙人,从那时开始直到病亡,萧何在丞也就是相的位置上干了一辈子,如同刘邦的左右手一般,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在后方筹粮、募兵、治理地方。

其四,汉相王陵。

汉初真正拥有相权的汉相依次为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灌婴、张苍,这七任汉相中,王陵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司马迁单独立传的人,王陵是谁,为何能成为汉相却没有被司马迁单独立传?

王陵是沛县豪强,刘邦到沛县工作时,以“兄礼事王陵”,作为回报,刘邦从沛县起事时,王陵选择不加入刘邦的队伍。其实我们也能很容易地理解王陵的心态,你刘邦原本只是视我王陵为大哥的小人物,突然就崛起了,还要让我辅佐你管你叫主公,我可不干,我拉不下这张脸。

虽然没有加入刘邦的队伍,但王陵毕竟曾经是沛县的豪强,家底子厚实,所以也趁乱聚齐几千人的队伍,占据南阳郡,称雄一时,南阳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楚汉相争时,刘邦和项羽都想拉拢王陵,项羽拉拢的手法比较粗糙,直接扣下王陵的母亲做人质,刘邦派去的使者见到王陵母亲时,王母拉着使者的手,说她认为刘邦是宽厚长者,王陵应该辅佐刘邦,随后拔剑自杀,项羽怒而烹王母尸身,王陵从此与项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自己的实力又不济,只好追随刘邦。

十年后,刘邦病重,吕后在病榻前问刘邦,萧相国也终究有老了的一天,如果萧相国没了,谁能代替萧相国,刘邦提名曹参,吕后又问,曹相国没了呢?刘邦提名王陵,但同时提到,王陵这个人憨直,可以用陈平来帮他,但陈平虽智有余却难独任,而周勃稳重厚道木讷可保刘氏江山,可以让周勃做太尉。

就这样,惠帝、吕后遵从了刘邦的政治安排,曹参过世后,王陵接替曹参做了相国,但在吕后意欲大封诸吕时,王陵表示反对,吕后就罢了王陵的相,而王陵的功绩也远不能和萧、曹、陈、周、灌、张等人相比,故而没有被司马迁单独立传。

其五,樊哙、夏侯婴、任敖三人。

樊哙与刘邦旧时相识,樊哙早年杀狗,所以太史公所樊哙“以屠狗为事”,但从《史记·高祖本纪》中“乃令樊哙召刘季”“ 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的记载来看,樊哙后来的职业应该跟刘邦一样,成为了一名秦吏,并且因为家世的原因,和萧、曹二人一样可以并称“少年豪吏”。

或许因为曾经屠狗的关系,樊哙在刘邦起事后成为一员猛将,其攻城略地时的勇猛程度仅次于曹参,鸿门宴上更是把项羽吓得不由自主地按住剑柄。武力值极高之外,樊哙的心思缜密、目光长远,第一个劝阻刘邦莫要留在咸阳皇宫中享乐的便是樊哙。

汉十二年,燕王卢绾谋反,刘邦已经重病在身,不能亲征,便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领兵平定燕地,其后,又传出樊哙已与吕后合谋,待刘邦咽气便兴燕地兵攻赵王刘如意,刘邦大怒,便下旨,让周勃以相国的身份代替樊哙领兵,继续平定燕地。

顺带说一下,这种以相国身份领兵攻伐某一诸侯国的事情,最早始于韩信时,韩信最初以上将军身份领兵伐赵,张耳被立为赵王之后,刘邦又让韩信以相国身份攻齐,齐国被攻下之后,韩信便被立为齐王,由此可见,或许刘邦原打算由樊哙接替卢绾做燕王,燕国靠近匈奴,需要由樊哙这样的猛将来守边,后来可能因为那种传言的关系,刘邦决定由皇八子刘建来做燕王,而周勃则做已经空缺了六年的太尉。

刘邦派周勃接替樊哙的同时,还派陈平去诛杀樊哙,但陈平并没直接诛杀,而是把樊哙绑缚了,意欲带到长安,让刘邦亲自下刀子,但没等陈平把樊哙押回长安,刘邦便驾崩了,西汉的天变了,陈平当机立断,放樊哙,自己也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奔丧,虽然惠帝、吕后没按刘邦的指示诛杀樊哙,但樊哙的仕途也没能更进一步,诛诸吕时樊哙已病故多时,樊哙和正妻吕媭所生的嫡子也被斩杀。

夏侯婴本是沛县的“厩司御”,因工作关系和刘邦熟识,每次赶车送完客人,夏侯婴都要到刘邦的办公室和刘邦谈天说地,后来,夏侯婴也要成为有编制的秦吏了,试用期时和刘邦闹着玩,被刘邦打伤,又被人告发,刘邦身为亭长,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为刘邦的好朋友,夏侯婴宁愿忍受笞刑和牢狱之灾,也把一切都往自己身上揽。

刘邦起与沛县,夏侯婴为太仆,多次驾车带着刘邦四处逃亡,还曾救过惠帝、鲁元,故而很被刘氏看重,与此同时,夏侯婴又是一名将军,战功很多,所以也是被封侯的。

任敖本是沛县的一名狱卒,和曾为亭长的刘邦交好,刘邦私放徭役,吕后作为刘邦家眷被抓捕入狱,任敖的上司对待吕后时很无礼,甚至可能意欲非礼吕后,任敖大怒,直接就给上司揍了,许多年之后,本就有战功的任敖被吕后提拔为御史大夫。

不可能。

古代少数民族因为羡慕中原汉族文化历史的丰富,特别是在统治了汉族人以后都会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名人说成祖先,这样才不会使人觉得他们是异族而排斥。这样说只有一个目的:更好的统治汉人。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 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 齐王(刘邦的长子)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

曹参,为相则 不如萧何,为将则不及韩信。为相,萧何是立法者,曹参只是守成者;为将,韩信大开大阖,动辄倾国倾城,改变天下格局,曹参只能小打小闹,补苴罅漏,聚沙成 塔,集腋成裘。所以在汉初那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时代,曹参固然出将入相,其实才具平平,魅力有限。不过曹参也有他的长处。曹参的长处,主要有二:会做 人,能自知。

曹参的这两个优点,明眼人一看便知,并不是什么天生的禀赋或才能,而是后天的经验与修养所致。曹参的人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为将”阶段和“为相”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曹参都有其自身的权术来应付文治武功。

攻城掠地,赫赫战功

曹参的“为 将”阶段主要是刘邦和韩信在战场上的副手,从反秦到灭楚,参与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司马迁曾统计曹参的功绩如下:打下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个县;俘虏了 两个诸侯王,三个诸侯国相,六个将军,大莫敖、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这些成绩虽然不可忽视,却是当时任何一个长期征战沙场的将军都能够取得的, 因为那多半还是由于韩信指挥有方的缘故。《史记·曹相国世家》云:“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这句话说得非常确切。总之, 作为将军,曹参未能独当一面,没有特别杰出的表现。

曹参跟 随刘邦起事后,出生入死,立下了许多军功。汉高祖刘邦起事占领沛县的时候,曹参就加入了刘邦的队伍,他在起初是一个小官职,后人一般认为他是一个文职官 员,其实他一开始是作为一名军事人员崭露头脚的,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曹参刚参加刘邦的部队就率军大败秦朝郡监的军队,拿下薛县(今山东滕州市南)、泗水郡和胡陵(今山东兖州市)。在和秦将章邯作战的时候,曹参表现勇敢,占领了爰戚(今山东兖州市南)和亢父(今山东泰安东平县)两座城池,并且最先登上城楼;和李斯的儿子李由率领的军队作战,曹参一举击溃秦军并杀死了李由,帮助刘邦逐渐站稳了脚跟。曹参一直以带军将领的身份跟随刘邦披荆斩棘,直至杀到咸阳,灭亡了秦朝。

后来, 刘邦被封为汉王,驻守巴蜀地区,曹参跟随刘邦到了关中地区,被刘邦封为建成侯,不久晋升为将军。刘邦从汉中地区回军平定三秦,曹参率军攻占许多县城,占领 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把它改名为新城。为了表彰曹参的功绩,刘邦把宁秦赐给曹参,作为他的食邑。刘邦还定三秦的战役之所以进行得很顺利,曹参发挥了重大的作 用。

楚汉战争爆发后,曹参以左丞相的身份和韩信配合打击楚军。魏王豹反叛,曹参分别与韩信率军攻打反叛军队,进攻安邑,进击魏王于曲阳,并在武垣活捉魏王豹,夺取了平阳,全部平定魏地。在对齐国的战争中,曹参斩杀了楚国的悍将龙且(jū),为刘邦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占领齐 国之后,韩信上书要挟刘邦做齐王,刘邦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命令曹参做齐国的丞相。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刘邦一直非常信任曹参。刘邦怀疑过很多人,却从未怀 疑过曹参。韩信官拜大将军时,曹参被派为韩信的副手,身负监视韩信的特殊使命。此时,刘邦选择曹参来辅佐韩信,实际上还是让他来监视韩信。曹参不辱使命, 在他的帮助下,刘邦才最终剥夺了韩信的齐王头衔,迁为楚王。而后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肥做齐王,曹参继续做齐王刘肥的相国。

齐国为相,盖公献策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废除了诸侯国设置相国的规定,改“相国”为“丞相”,朝廷改派曹参为齐国丞相。其实,在当年,曹参本来就是齐王韩信的相国,韩信被刘邦徙封为楚王后,曹参也交还了相印。后来刘邦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同时任命曹参为相国。

曹参到齐国担任相国时,齐国是一个拥有七十座城市的封国。当时刘邦刚刚夺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是经过秦末战乱和四年的“楚汉战争”, 社会经济一片破败凋敝,当时百姓穷困,国库空虚,人口锐减。曹参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怎么才能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呢?他认识到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就 是要让老百姓摆脱战争的苦难,给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清醒地感到,过去是靠在马上用武力夺取了天下,现在天下统一了,不能再凭借武力来治理天下了。所以必 须转变政策,发展生产,顺应民心,才能逐步把这样一个烂摊子收拾好。

曹参到齐国 后,立即把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批有才识的知识分子召来,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如何来安抚和管理好百姓?如何才能把破败的国家治理好?因为召集来的有好几 百人,每个人只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谈,所以提出的办法也五花八门,有的竟不着边际。这么大的事,又众说纷纭,搞得曹参也无所适从,一下子很难做出决断。

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听说胶西有一位名叫盖公的高人,擅长于研究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学说,有治国的才能。曹参听说后,思贤若渴,立即派人带着厚礼恭敬地把胶西盖公请来,向他求教。盖公来了以后,曹参礼贤下士,亲自拜见,向盖公请教治世安民之道。盖公看曹参一片真心,就向他建议当前治理齐国应该采取清静无为的方法。盖公对曹参说:“只要上面的官府清静,不生事,不扰民,那么下面的老百姓自然生活就安定了。百姓安定后,社会经济随之就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

曹参听了他的话以后非常高兴,决定把盖公留在齐国,并把自己住的正房让出来,请盖公住,以便随时为他治国出谋划策。曹参在齐国担任相国的九年中,按照黄老“无为而治”的办法制定各项政策,不准官员去打扰百姓,严惩做坏事祸害百姓的官员,起用一批老成持重又爱护民力的官员,使齐国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原来动荡不安的社会日趋稳定,百姓过上了比较安稳的太平日子,所以齐国人都称颂曹参是贤明的丞相。

道家的学说, 与儒家的学说一样,都有“成物”与“成己”两个方面,即都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只是儒家比较偏于入世,道家比较偏于出世而已。所以,老子虽已悟道成道 并弃世归隐,仍然有心救世,以为道家的圣人乃是理想中的圣王;就连完全不存救世和用世之心、标举精神“逍遥游”境界的庄子,也有“应帝王”的篇章流传。但 是,道家学说的宗旨,毕竟主要不是“成物”或“外王”,而是更加倾向于“成己”或“内圣”。成己是成物的基础,内圣是外王的前提。成己或内圣,古代道家或 称之为“全性保真”,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也就是自我认识、成就自我。一个信奉道家学说的人,其成就之大小随领悟与修养之高低而有所不同:层次较低的可以做 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中等层次者可以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知之明,领会为人处世之道;层次最高的则能够主宰自我,根据自己的天性和兴趣而生 活,乘兴而往,兴尽而返,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而不为外在环境所左右。

曹参的天赋不高,悟性平平,仅能达到道家境界的中等层次,不过这已经足以使曹参受益匪浅,受用不少。首先,正是由于学了盖公的黄老之术,使曹参颇有自知之明。

无为而治,萧规曹随

无为而治,不是不治,而是另有打算;无为是为审时度势,不该为的时候则不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时势的要求,而不是真正的无为。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丞相萧何死,按照刘邦的意思,曹参继任为丞相。曹参执政后,一切遵照萧何的既定方针,丝毫不加更改,

曹参也 是汉初的功臣,虽不及韩信与萧何,但其功劳仍是不可小觑。汉朝考过功臣榜上,萧何第一,曹参第二,为此,有些大臣暗自猜测,恐怕曹丞相一上台后,因为封功 之事将完全否定前丞相萧何。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撤换朝臣易如反掌,原先的老臣们不由得惶惶不安起来。但是,曹参却没有 多大的行动。

曹参把一些好名喜事、舞文弄墨的官员全部革职,又选了些言迟舌钝、年高忠厚的人补上空缺。从此,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言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曹参的儿子曹窋(zhuó) 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 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 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 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 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 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典故,也是西汉初年一直坚持以黄老之术治国,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的由来。

曹参与汉惠帝 的这番对话,相当高明。其思想内容可谓已得道家学说之堂奥,其推理形式几乎具有西方逻辑之势不可挡的力量。曹参的言说方式,乃是欲进先退,欲擒故纵。先设 了个圈套让惠帝来钻:你不是说我什么事都不干吗?好!我承认。你不是说不治事不好吗?好!我也承认。但是我请问陛下,你比得上高祖刘邦吗?肯定比不上。既 然比不上高祖,那么陛下如今的作为,只能是为高祖的建筑添砖加瓦,搞搞装修,就别想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另搞一套了。同理,既然我比不上萧何, 那么我的作为,最多也只能是填补萧何未竟的草图,而不是重新创造一件绘画作品。既然陛下都只能什么事都不干,我当然就更是只能什么事都不干了。陛下说我不 治事不对吗?我这可是完全在模仿陛下啊!

乍看起来,这位曹宰相一切都按汉高祖和萧何留下来的规矩办,似乎是坚持“祖宗之法”,无所作为。其实,曹参抓住了传统的中国皇权政治的一个最深层的“要害”:在皇权国家体制下,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各级官吏。只要这些“如狼似虎”的官吏能够不生事、不扰民,人民就可以过上太平日子;只要不给官吏们敲诈勒索百姓的机会,不让他们乱来,老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使国家富强起来。能自知与会做人,有如“内圣外王之道”,两件事情乃是“体”与“用”的关系。有了道家学说的根底,加之年岁渐长,经验日丰,曹参做人的修养也便渐老渐熟,炉火纯青。后来,曹参的这套治国思想和方略被汉文帝、汉景帝继承,终于促成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曹参,或许不算一员杰出的“良将”,然而的确是一位不错的“贤相”,他开 启了无为而治的先河。现在人们提到汉朝,便会想到“文景之治”,论及“文景之治”,便会想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真正实践无为而治并取得巨大成效的,曹参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无为而治是一种哲学思想,是黄老道家学说的核心,它把老子的顺自然而无为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吸收了一些儒家思想,变 消极避世为积极入世。曹参把它先尝试于齐国,后又用于整个国家的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汉初几任皇帝,恪守如一,历70年不变。结果是粮仓里粮食堆满了,国库里串钱的绳子烂掉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不仅对汉朝政权的稳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曹参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不低于萧何、韩信,他给后人所留下的精神遗产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萧何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汉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是汉朝的第一位丞相。萧何曾经帮助刚建国的刘邦安抚百姓、治理国家。明朝时期有一位与萧何相似的人物,那就是李善长。李善长曾经帮助朱元璋广纳贤士、征收粮税、完善律法等,也被朱元璋夸赞为当朝萧何,他是明朝的的第一任丞相。有很多人都觉得萧何比李善长的才能要高。这自然有一定的原因。

从两人的结局来看,这李善长和萧何在开国之初虽都是统领百官的丞相,但是两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萧何一生都被刘邦所信任,刘邦杀韩信、杀英布,却从未想过要杀掉萧何。在遇到国家大事之后,刘邦总是想着与萧何商量,并且安排他去处理。

李善长似乎并没有那么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便开始防范李善长。朱元璋一开始说李善长扩建府邸违规又说他懈怠朝政,还利用刘伯温制衡他。到了晚年李善长在弟弟的牵连下被灭了九族。

两人招贤纳士的方法不同,萧何把韩信推荐为大将军,为了让刘邦任用韩信,他甘愿官居韩信之后。而李善长却不一样,李善长推举人才时,要让被推荐者忠于自己。就比如刘伯温的才能本来是比李善长高的,这李善长为了自己稳固地位,却想尽办法阻止刘伯温升官。还给刘伯温推荐了嚣张跋扈胡惟庸。朱元璋后来便以此为借口废除了丞相制度。

韩信——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

——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

韩信(约公元前231—公元前196),汉族,西汉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韩信生活在秦末汉初时期,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但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终日挂剑闲游,靠乞讨度日。还曾受过胯下之辱:乡中少年叫他从两腿间爬过,借以嘲笑。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韩信持剑从军。汉相萧何发现他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因而极力向刘邦推荐。刘邦听萧何之言,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做汉军大将后,其军事谋略才干在战争中显示出来。在破魏、代,灭赵、齐的作战中,韩信采取不同战略战术,三次水战破敌,一直成为战史中的佳话。

公元前205年五月,刘邦因进击彭城失利,与项羽相持于成皋、荥阳一带。这时,盘踞在河东魏王豹反汉,威胁汉军侧背。刘邦派韩信、曹参等率军攻魏。八月,魏王豹集重兵于蒲阪,断临晋交通,阻止汉军渡河。

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集结船只佯作由临晋渡河的模样,暗中却调动军队,出敌不意地从夏阳用木桶渡河,奔袭魏王豹的后方安邑。魏王仓皇应战,兵败被俘。

灭掉魏王后,黄河以北尚有代、赵、燕及山东的田齐四个割据势力。他们依附项羽,拥兵自重,阻碍着刘邦统一战争的进行。韩信针对这种情况,向刘邦提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计划。

刘邦表示赞同,给韩信增兵3万,派张耳协助韩信去开辟北面战场。同年九月,韩信攻破代国后,接着越太行山东进,乘胜击赵。赵大将陈余集中20万大军于太行山隘口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准备与汉军决战。

韩信率军驻扎在井陉口以西30里的地方,半夜派出2000轻骑,每人携一面红旗,潜伏到赵军营垒附近。韩信告诫他们说:“赵军若见我军退走,必然会倾巢出动追击,你们则趁机冲进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旗。”正面,韩信以万人进至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

韩信令部将传喻三军说:“今天破赵军后会餐。”诸将闻言,都不相信。拂晓,陈余等赵将从营垒中看见汉军背水列阵,都嘲笑韩信不会用兵,于是打开营垒大门,倾巢出动与汉军决战。

汉军虽只有1万人,但见背倚河水,后退无路,无不奋勇向前,与赵军死拼。同时,深夜设伏的2000汉骑早已冲进赵军营中,拔掉赵旗。

赵军久战不胜,欲收兵回营,忽见营中都是汉旗,顿时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活捉了赵王歇。

韩信破赵之后,继续进兵,逼迫燕国投降,接着又挥兵进攻齐国。齐王田广闻汉军来攻,一面领兵退守高密,一面派人向项羽求救。不久,项羽派大将龙且率20万人救齐。楚、赵军合为一股,与汉军夹潍水布成阵势。韩信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趁黑夜将潍水上游堵起来。次日上午,韩信率军过河进攻龙且,未战几合,佯败退兵。龙且不知是计,得意地说:“我早知道韩信胆小。”遂纵兵追过河去。韩信暗使人扒开上游沙袋,飞奔而下的大水将正在过河的齐楚军截为两段。韩信回兵攻击,全歼已过河的齐楚军,齐王逃跑,龙且战死,彼岸之敌也自行溃散。汉军完全占领齐地。

韩信连克魏、代、赵、燕、齐五国,占领了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的大部地区,取得北面战场的全部胜利,完成了对成皋楚军的战略包围。在对魏、赵、齐的作战中,韩信因水用兵,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声东击西、背水列阵和断水塞流的战法,显示了这位历史名将善于先计后战和出奇制胜的作战特点。

西汉王朝建立后,韩信先被封为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被皇后吕雉骗进长乐宫的钟室杀害。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作战时善于灵活运用兵法,布局谋阵,使他连战连胜,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萧何的结局是在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张良是隐退了,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卒于高帝崩后八年,在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韩信是被杀害,被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1、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因为一直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从不参与谋划,对刘邦一点威胁都没有,得以善终。

2、精通黄老之术的萧何,深知他现在极为危险,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韩信。于是,他不仅把家产捐给朝廷,还大肆强占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说他坏话,留下骂名。

3、汉朝建立后,韩信曾经的惊人战绩被刘邦看作一种极大的威胁,几乎夜不能寐。于是,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贬为淮阴侯。吕后用计斩杀。

扩展资料:

萧何的主要功绩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其他将领忙于抢夺财物,萧何却搜集保存秦朝文献档案,为刘邦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作为刘邦的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张良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韩信战功累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平定三齐”是他戎马一生卓越军事才能的体现。

-韩信

-张良

-萧何

应昴的引证解释是:⒈应合昴星。相传汉相萧何应昴星而生。后用为颂扬宰辅之典。引《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元程_夫《寿李秋谷》诗:“已徵萧应昴,__傅骑箕。”。

应昴的引证解释是:⒈应合昴星。相传汉相萧何应昴星而生。后用为颂扬宰辅之典。引《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元程_夫《寿李秋谷》诗:“已徵萧应昴,__傅骑箕。”。结构是:应(半包围结构)昴(上下结构)。注音是:一ㄥ_ㄇㄠˇ。拼音是:yìngmǎo。

应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应合昴星。相传汉相萧何应昴星而生。后用为颂扬宰辅之典。《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

二、网络解释

应昴应昴应合昴星。相传汉相萧何应昴星而生。后用为颂扬宰辅之典。《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元程钜夫《寿李秋谷》诗:“已徵萧应昴,复说傅骑箕。”

关于应昴的诗句

应昴_侯依汉日降岳神生星应昴降岳神生星应昴

关于应昴的成语

遥相呼应八方呼应外合里应报应不爽遂心应手混应滥应

关于应昴的词语

声应气求报应不爽外合里应八方呼应应声虫应对如响连锁反应遥相呼应一呼百应应变无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应昴的详细信息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朋友中出了哪些西汉开国功臣?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朋友中出的功臣并不多,根据现有史料可以明确为朋友的,仅张耳、卢绾、萧何、王陵、樊哙、夏侯婴、任敖七人,疑似为朋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