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楚九的质疑
《上海巨商黄楚九》,曾宏燕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黄楚九,中国西药业的先驱,中国娱乐业的先驱,一生创业横跨诸多领域,时人称为“百家经理”。他敢为人先,创下了多个第一。
海上闻人黄楚九,无论生前抑或死后,向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巨商黄楚九》(下简称“巨商”),作者曾宏燕是黄楚九的曾外孙女,她 花了五年时间,踏访了许多地方和有关人物,查阅了大量书报,并且作了种种考证,以十分丰富、翔实的史料,全面叙述了传主的家世、事业和为人。
诚然,作者的努力是难能可贵的,书中不少描写令人耳目一新。对黄氏创办的企业,其来龙去脉,黄氏所交往的人,其经历特点,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传主的元配蒋氏和母亲贡氏,长期以来连他的小女儿、女婿和尚健在的孙子孙女们都弄颠倒了,作者竟能从余姚觅得黄氏家谱,从而予以订正。对传主最终因被人陷害而导致破产,书中也提供了新材料,并作出了发人深思的分析。
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早就有人撰文为黄楚九立传,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曾在商海中起过重要作用、却在《辞海》里找不到的人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有几家报刊相继连载黄楚九传记,对他的经商之道和为人处事有褒有贬,肯定他对中西药业和娱乐业的贡献,对慈善事业的热心。本文不想全面评论“巨商”,只就笔者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诚恳地与作者商榷。
作者似乎有个解不开的太外祖情结,如同她在后记中所说:“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因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而再次审视现实,对黄楚九的认识意义已超越了历史局限。”正是出于这种过分崇敬的心理,导致她超越历史局限去认识、描写、评价黄楚九。在她的笔下,传主的形象往往被拔高,被美化。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黄楚九在药业方面的最得意之作的。他推出百龄机,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用了一切可以采用的促销方式,把他的广告术推到了巅峰,为此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惊叹。确实,这一仗打得漂亮,轰动整个上海滩。书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文字:“黄楚九一改以往薄利多销的价格思路,而将百龄机的价格定位于较高水平。而这样的思路并非他出于牟取暴利的需要,而是他在市场调查中,注意到了当时人们存在着的一种普遍心理:一分价钱一分货。于是就以偏高的价格,以此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
不为自己的利润着想,满心考虑的只是顾客的心理需要,这哪是商人所为?俗话说“商人总是趋利的,不趋利就不是商人”,身为巨商的黄楚九自然也不例外。指黄楚九高价推销百龄机并非为了牟取暴利,而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此乃本末倒置,等于说不是他要提高价格,而是消费者逼着他提高了价格。有资可查,实际上黄氏把百龄机视为最大的一棵摇钱树,推出的当年就获得了50万元以上的营业额,1926年更高达120万元,其赚头之大堪称绝无仅有,连艾罗补脑汁都望尘莫及。
写黄楚九逝世,作者又把事情淡化、简化了。黄氏病逝后,黄家面临四面楚歌的讨债声,以致大殓当日形势十分紧张。人们对黄楚九议论纷纷,即使来吊唁的人对他的看法也不一致,褒、贬都有。如上海西药业同业公会送的素幛,上面的四个大字竟是“药石无灵”,这不是讥讽黄氏所创种种中西药品毫无效验吗?然而从“巨商”一书中,却根本看不到这类描写,能读到的尽是对黄氏业绩和为人高度评价的挽联,堆积如山的花圈,莫不称道的议论。
再如,黄楚九明明贪恋女色,因而妻妾成群、外室无数,作者偏要为他娶妻讨妾寻找种种理由,说元配对房事冷漠,二姨太不善待人接物,三姨太不能生育等等。而频繁出入妓院,又只是谈生意、请朋友的需要。其实这些不过是彼时商场留在黄楚九身上的时代印记,在这方面该批评的,倒是黄楚九存在的浓厚的封建观念,那就是借口三姨太无后而不将她记入家谱;外室孙氏并非姨太,只因生有一子,倒被以副室身份写入家谱。对此,作者非但无一句微辞,而且顺着黄楚九的观念,在叙述三姨太的身世时,连她的姓氏都不提。
最后顺便说一下,“巨商”中还存在一些知识性错误。如,说“当时的商务印书馆人才翔集,张元济、蔡元培、高凤旦、杜亚泉等名流都聚于馆内”。商务印书馆从未有过高凤旦其人,该馆元老倒有高凤池、高梦旦等人,亦堪称名流,看来“巨商”作者误将两人合成一个人了。又如,说城隍庙前“小热昏”卖梨膏糖唱小调:“一包冰屑吊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山楂麦芽能消食……。”须知当时这个小调是用苏北话编唱的,原歌词每句首字均为数字,诸句按序排下去,“山楂”句原为“山(三)楂……”,一直唱到第十句“十全大补共煎熬”。苏北话shan、san不分,“山”、“三”读音相同,因此第三句原文“山(三)楂麦芽能消食”中的“(三)”,引用时不可省略。下面还有类似唱词有误,兹不赘述。
总之,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审视历史和人物,传记作者必须与传主保持一定距离,切不可匍匐于地仰视他,这样才能写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人物传记。
黄楚九的质疑
本文2023-10-22 02:16: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