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来源和意义
1、家谱的来源:在家谱的发展史上就有几种不同的起源说,归纳起来,大致有周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宋代起源说等三种。
周代起源说是最早最流行的观点,认为周代是中国古代官修家谱的开端,周王室专设小吏负责编修和管理王室诸侯家谱,以家谱“奠世系、辨昭穆”,适应周代统治者分封制度的政治需要,所以家谱起源于周代;
战国秦汉起源说,认为家谱与宗法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家谱起源于周代宗法制度崩溃以后;
宋代起源说认为宋代以前是官修家谱,宋代开始,民间私修家谱才盛行起来,并且由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创立了“欧苏体例”,使家谱得以完善。因此称家谱起源于宋代。
2、家谱的意义:家谱是姓氏文化的载体,家谱的内容则包括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族规、家训规范,祠堂、祖茔、公田,家族源流和迁徙史等;族谱是家族历史的传承,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
家谱是宗族血脉的凭证;后代重拾文化记忆的精神寄托,家谱是家的根、人的根,作为“家史”的家谱不仅可以补充正史和野史之阙,还可以引发大家“寻根问祖”的热情。
家谱是从家族的开创者或者知名祖先开始撰写的,记录家族世系、传承和家族故事的一种文献。
在编写家谱时,有一些特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
首先,家谱的编写应该从家族的始祖或者开基祖开始。始祖是指一个姓氏的最初来源,而开基祖则是家族在特定地域或更远地方的开创者。如果无法确定这些信息,可以从可追溯的最早祖先开始整理。
其次,家谱是对家族历史的研究和记录,必须保持高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夸大、虚构和错误的信息。
第三,除了对事实的尊重,家谱也应该传递积极的信息和价值观。它应该反映出家族的成就、荣誉和道德风貌,以及家族成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
最后,家谱应该根据家族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整理,不仅要包括重要的家族人物和事件,也应该记录下家族的传承、家训和家族文化等重要内容。
在编写家谱的过程中,要尊重和继承老一辈的写作要求和思路。比如在整理家族世系表时,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家族成员的信息,包括他们的生平和重要事件。同时,对于重要的家族故事和传统,也要尽可能地进行详细记录。
总之,家谱的编写是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和保护,必须认真对待,尽可能真实、全面、详细地记录家族的世系、传承和文化信息。
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跟大人去上坟,第一个去的就是老陵祖坟,我记得老陵柏树成林,坟头错落。最好玩的是在一个坟头立有巨碑,坟前有石马石羊,小孩们都要骑上去玩。老人们说,这是武略将军的坟。他是明朝跟随朱元璋征战的将军。再大一点才听说,我和门有一本家谱,记载了武略将军的战功。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才在七大家目睹了《和氏家谱》的真容。它是由黄宣纸锥订而成,先祖那刚劲俊秀的小楷令我折服,匆匆一翻,给我以震撼,“偿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与邑之有志也。国无史则一代无文献,邑无志则一方无故实,家无谱则一族无支派,是家之不可无谱也。”(《和氏家谱》序一语),真是大手笔,开宗明义,把家谱比作国史、邑志,直陈家谱的重要性。
后来我又看过两次,对和门世次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在那时,七大告诉我,他有续谱的打算。七大,名叫生兰,在我的父辈中排行七,他幼年上私塾,毕业于同官县立中学。曾在陈炉二高任教,后调县文教局教研室工作,1961年困难时期,他响应政府号召辞职回家务农,在我父辈中,他是读书最多的人。因此《和氏家谱》从我祖父传到七大手中是顺理成章的事。他对我和门的最大贡献就是珍藏并保护了我《和氏家谱》孤本。
我《和氏家谱》成书于清道光十二年,光绪十六年由先祖自谦续之,时他已74岁。自谦,学名时雍,据《同官县志》载,他“事父母以孝,处兄弟以友,时家庭食指七十余,恒产入不敷出…… 时雍舌耕自给,盈余悉储蓄生息,以备不时之需…… 光绪丁丑之荒,负债者率多逃亡,乃举劵悉焚之,存亡者概不取偿…… 著有《野处杂俎》四卷。八十余犹作楷书数百,卒年九十一,因自号九十翁云。”《和氏家谱》就是他一手书写,至今已110多年。他在续谱的序言中说:“从来载笔之法,因贵有创之其前,尤贵有继之于其后,夫不有创者,则前事莫传,不有继之者,则后事莫著。”可见,续家谱同样的重要。如果七大健在,续谱的事可能就容易的多,不幸就在他着手收集资料时,突然患病,于1994年三月去世,在他去世前,我去探望时,他将续谱之事托付于我,真是诚惶诚恐。因余才疏学浅,自感责任重大,只有同堂侄都蛮共商续谱之事。
我当时还在单位上班,只有周日回去走访当时的老人并收集有关资料,南凹好说,人员我熟悉,可入户采访。但上屽村的事就复杂了,一是我人不熟,二是我对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了解不多。这多亏生华大的支持和参与。生华大在我父辈中排行十二,他的父亲是我祖父最小的弟弟,分家后他搬回上屽村老宅居住,他曾在上屽村当过多年队长,对续家谱十分热心。在110多年的空间里,八世,九世的续接成了大问题,在这方面他老人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里举一个例子,在《和氏家谱》中有长门、二门,现在和门大部分为二门后裔,但谁是长门传人呢,生华大多方走访也不得知。后我仔细研读了家谱,发现二门的祖坟在老陵三十五亩地,而长门的祖坟在叫斜里的地方,我把这一发现告诉生华大后,他又在村中走访,问谁家在斜里上过坟。先是打听到生泰叔安排儿子去过,他又问生泰叔,生泰叔说,前几年,长阳不在家,他吩咐我替他去斜里上坟烧纸。这才确定了生真(长阳)是长门后人。生真,是我的父辈,他幼年丧父,随母亲外嫁,待生真长大成家后才迁回上屽村。他的母亲是我的祖母辈,幼时因不缠脚,我们都称她“大花鞋婆”,为人豪爽,好戏言说笑。长门上次续谱时尚有四户,可惜经光绪三年年馑留下仅此一户,悲哉!
另一个支持续谱并做了大量工作的是东成兄,他是上屽村的老户,也是我们和门一位读书人,年轻时教过书,后调铜川市委党校任总务科长,最后按副县级退休。在我辈中他可能算是为数不多当官的。他为续家谱不辞劳苦,工作之余将自己一门几十户、百十口人的情况调查清楚,提供给我。
就这样,在我和门宗亲的配合下,经两年余,终成初稿,我同时列了一至十二世族系表,亲赴西安,送都蛮侄,请他文字把关并梳理承传格式,他又增加了“一至八世家谱辑录”“《同官县志》和氏编目”两个附录,并打印制作成书。
这次续谱只是在原家谱的基础上续之,在上屽村还有和门一族及罗寨和门都没有列入,我期盼有一天能看到完全的《和氏族谱》。
家谱是人类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亲缘的投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纪录家族的来源,迁徙,还包括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家族意识也似乎正在淡出人们的思想,然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追求更加强烈。对于每个人通过家谱重拾来自血缘共识亲情的共识和认同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家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生命力必将更加长久。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幸的是生华大已作古两年多,当时东山弟打电话告我,我因老伴被车撞,卧病在床,实在离不开,没赶回去送老人一程,实是惭愧。这篇文章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纪念吧。
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她美丽富饶,象祖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令众多外国侵略者垂涎不已。自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日本倭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都曾为了占据台湾而经常发生冲突。1624年,台湾被十七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侵占。在此后的38年中,荷兰侵略者对台湾进行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精神上的奴役,使台湾人民饱受殖民统治之苦。1661年3月23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万东征大军,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向东挺进,进行了收复台湾的正义之战。经过历时8个月的攻击,终於打败了荷兰侵略者,结束了他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巩固政权,他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封建制度,使台湾地区的汉族与高山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封建制度之下,加速了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但他在复台之初曾面临许多困难与险阻,为了尽快开创局面,他广纳户都事杨英及咨议参军陈永华等人的建议,采取许多有效措施,使台湾较快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期,台湾的经济、文化事业随之飞速发展,社会面貌也大为改观。当时被称为海上孤岛的台湾,逐步赶上祖国大陆的水准。以下著重论述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贡献。�
一、经济方面的贡献�
郑成功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抓农业开发,促进台湾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抓商业贸易业,使台湾的海上贸易更加繁荣。�
1、农业经济的开发�
郑成功堪称文武双全,有胆有识的指挥家,他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对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化史实十分通晓,深知农业生产、粮食收成对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他说:“凡治国治家,以食为先;苟家无食,虽亲如父子夫妇,亦难以和其家,苟国地食,虽有忠君爱国之士,亦难以治其国。”�点他的户都事杨英也认为“民以食为天”,要“劝农力耕”。�点因此,当克台之初,碰到军粮紧缺的情况时,郑成功果断地采纳部下的建议,参照历史上军屯的做法,在军队中实施“屯田”制,让一部分将士先期进行垦植作业。接著再全面制订出“寓兵于农”的屯垦政策。具体做法如:留下军队中的勇卫、侍卫二旅镇守安平镇与承天府,其余的文武官兵均身兼二任,“农隙则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点郑成功还不辞劳顿,亲历南北各社,颁布开垦条例,鼓励那些亦兵亦农的将士去圈占、开垦当地尚未开垦的土地。在推行垦荒屯田的同时,郑成功还把荷兰占领时代的“王田”改为“官田”,建立了“官田”、“私田”、“营盘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改后的官田,由官府供给生产资料,租给农民耕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此餐,他还颁布有利於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例,教育屯垦官兵须自照管爱惜,规定不可斧斤不时,竭泽而渔,以图长治,这就使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环境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台湾当时尚未开垦的地区多荒无人烟,条件极为恶劣,有的地方林木敝日,荆棘丛生;有的野兽出没,巨蟒为患;有的蚊虫肆虐,瘟疫流行……面对艰苦险恶的环境,屯垦官兵们不畏艰难,流血流汗,他们披荆斩棘,烧山垦荒,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撒种籽。作物成长后,他们又筑堤引水,灌溉庄稼,使台湾许多地区由荒无人迹变为良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广大屯田将士的努力下,台湾被开垦的土地面积日益增多。在荷兰占领的1650年时,全台的耕地面积仅为1万公顷左右,而到了1680年,台湾的耕地面积就达到18万公顷左右。随著台湾的农田面积的迅速扩大,栽种的农作物不断增多,谷物的产量也逐年递增,军队很快做到了军粮自给,兵食两足,造就了进可战、退可守的稳定发展局面。�
台湾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五谷一年可两至三熟。但是当时台湾的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低下。他们大多数人只能从事落后的渔猎、游牧及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不懂得使用铁器农具,也不会应用畜力进行耕作。郑成功的户都事杨英注重了解当地的民俗民情与农耕方式,他在台湾各处巡视后曾感既道:“英随藩主十四年许矣,扈从历遍,未有如此处土地膏腴饶沃也。惜乎土民耕种,未得其法,无有人教之耳。英去年四月间随驾蚊港,路经四社,颇知土民风俗。至八月奉旨南社,适登秋收之期,目睹禾稻遍亩,土民逐穗采拨,不识钩镰割获之便,一甲之稻,云采数十日方完,访其开垦,不知犁耙锄斧之快,只用寸铁凿……”�点郑成功对杨英反映的情况很重视,采纳其相关建议,派官员与渡台的农民到各地归顺的番社去,发给高山族人铁犁、铁耙、锄头、镰刀、耕牛等农具,还发给种籽,教他们播种、耕耘及收获的技能与方法,使他们迅速改变了原来的落后原始的农耕方式。农具与农耕方式的改变,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作物产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了使屯垦的将士能安心生产,无后顾之忧,郑成功特将官兵们的眷属都搠到台湾定居,使他们能更好地开发、建设台湾。郑成功复台后,清政府为了隔断大陆人民与郑的联系,制定了蛮横的“迁界政策”,强令沿海居民均须全部迁往内地,并设界防守。为此,郑成功便命令部下招集并运载闽南沿海的居民中不愿内徒者移居台湾。这些移民有数万人,抵台后被分到台湾各地去从事种植业及其他各行业的生产。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不仅充实了台湾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农耕工具与生产技术,同时还带去其他行业的工具与技能,给台湾的农业及其他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陆移民们在台湾斩茅为屋,勤奋耕耘,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他们在台湾与高山族同胞友好相处,教当地的农民烧瓦盖房,种植甘蔗,煮糖出口,引海水晒盐,还进行手工业生产等,为台湾的经济振兴与繁荣奠定了基础。台湾的水利资源丰富,他们广筑埤圳,兴修水利,在台湾修建了十多处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郑成功治台的时间虽不长,但却为台湾农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商贸经济的拓展�
郑成功的家乡在泉州府南安镇石井乡,靠近安海。安海早在宋元时期就是泉州港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关津口岸,这里的人都有经商的习俗。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在明代天启至崇祯年间发迹的大海商,极善於经商,主要依靠海上贸易发迹。郑芝龙拥有数千艘船只,控制了整个东南海面,垄断了海上的贸易。当时的商船出海都要向他交税,他每年收取往为船艘的税金达千万,在海上,明政府都无法与之抗衡。消除汉文化的影响,他们还在台湾各社办小学,用荷兰的语言、文字和新旧的来传授少年儿童,而且不让台湾的少年儿童使用毛笔写字,而改用鹅管,并要学习用罗马字书写公文契券等,使之成为荷兰殖民者的驯服工具。迫於荷兰殖民者的*威,台湾的汉族与高山族儿童只好接受殖民教育,信西教、习罗马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荷兰人被驱逐出台湾,饱受殖民文化奴役38年之苦的台湾人民终於摆脱了束缚他们的精神枷锁,他们纷纷捣毁教堂裏的器具,烧掉了荷兰人的《圣经》及其他书籍,从此台湾人民可以学习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了。郑成功领导的屯垦官兵中有不少文人,他们将中华文化撒播到台湾各地,使台湾重新得到中华文化的滋润直至今日。�
2、发扬中华文化�
郑成功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极其喜好中华文化,21岁时他在南京求学,为使学问更加精深,他拜文坛领袖钱谦益为师,向钱请教学问。他还与“海外几社”的成员交友,几社的成员多为博学之士,他们常以文会友,砌磋学问,颇具民族气节,对郑成功影响较大,使郑更具文人气质。1645年清军入闽,郑成功之母被辱自杀,遭此突变,悲愤难抑的郑成功毅然焚毁了儒服,走上了弃文从武之路。从武后的郑成功并未忘怀中华传统文化,他在收复台湾后也常和随从赴台的文士墨客交流感受,作诗吟�。郑成功在这期间曾以刚健清新的笔调,写下了著名的《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点郑成功复台后,明臣遗老与几社的人也先后至台,据连横的《台湾通史》载,有大约800人入台,这些文士与台湾原有的文化界人士一起在台湾著书说,从事文化活动。郑成功的咨议参军陈永华极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郑对其很信任,采纳了他的意见,建立了发扬中华文化的教育机构。由於台湾长期以来受殖民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在台湾被压制著,难有发展空间,处於停滞状态。陈永华便延请文士遗臣及在大陆担任过乡间私塾教谕的人从事台湾的文教工作。这些文士传授儒学,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播扬。郑成功还关心高山族同胞,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免除徭役,他还让高山族酋长的子弟都去上学读书,使台湾的文化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郑成功一生智勇兼备,戎马倥偬,在长期的征战中,他积劳成疾,年仅39岁便不幸早逝。郑成功逝后,其子郑经继承了他的基业。虽然郑经才智逊於其父,但因有陈永华等人继续辅弼,台湾的文教事业能继续沿著郑成功的意愿进一步得到实施。郑成功逝后不久,陈永华就建议修建孔庙,创办学校。1666年正月,台湾的第一座孔庙[又称全台首学]终於落成了。此后,台湾的文教事业更加兴盛,中华文化在台湾更加迅速地传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
3、溶合大陆、台湾文化�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先后使数万大陆人入台,这其中有复台官兵及他们的家眷。后来又收容、运送数万因不从清政府“迁界令”规定内徙的闽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定居,使台湾成为一个海峡两岸水乳交融的社会。随著大批大陆移民入台,大陆文化也大量的移植于台湾,并在台湾迅速传播发扬,使台湾与大陆文化融为一体。大陆居民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他们大多具有读书光祖重德的观念,崇尚教育,有好学的习惯,希望儿孙后代能或成名就,光宗耀祖。在大陆移居台湾人中膛有不少读书人,他们携带著本土文化来到台湾,既带来了渴求文化知识、重视学习的好风气,又带来了中华各种文化理念、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用具等,使大陆的宗教文化,家谱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祭祀文化等等移植于台湾。植根台湾的大陆文化与台湾地域文化互相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台湾文化。在台湾的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人为福建的闽地人,占全岛汉族人口的831%。大量闽南人入台后始终保持著本土的文化习欲,保持著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年序节日以及祭拜的神祗等等。直至今日台湾民间通用的还是闽南方言,还保留著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习俗,敬奉祭祀与大陆相同的妈祖等神灵,这些都是大陆移民带去的故土文化对台湾的巨大影响。大陆移民还将故乡地名搬到台湾。据《台湾府志》记载,台湾地名沿用大陆地名的有91个,对开发台湾,命名台湾地名起了重要的作用。大陆居民移居台湾并非郑成功的首创,为何直至郑成功治台时,大陆的文化才开始对台湾文化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诚然,大陆人移民台湾早在宋元之时就已开始,至明代更甚,不仅有民间的迁移,还有政府的招募。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协助福建巡抚熊文灿“以船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点这些大陆仙入台,无疑也将雄浑博大的中华汉文化带到台湾。但是,在荷兰人占领台湾的38年时间裏,他们奴役台湾人民,不准汉人与高山族人通婚,以隔绝中华文化的传播,并在台湾实行奴化教育,使汉文化处於凋零状态。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殖民文化被铲除,这就使中华文化有了恢复发扬的条件,大陆移民才能广泛传播汉文化。因此说,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壮举,就不可能有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交流与溶合的结果。论述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巨大贡献时,不能简单地谈他复台后所做所为,有些事虽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就著手完成的,或不是他有意识地刻意去做的,但从他的一贯主张以及产生的结果,是完全可以做出公正的论断的。�
郑成功对台湾的巨大贡献是举世无双的,台湾人民极为崇仰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为了永志不忘郑成功收复与开发台湾的不朽功绩、台湾人民尊称其为台湾的“开山圣王”、“开台始祖”、“开山祖”、“开山之神”等,在台湾各处建造各种祠庙来祭祀这位英雄,据统计台湾现有70余座纪念郑成功的祠庙。台湾还以“成功”来命名学校、道路等,如成功大学、成功国校、成功路、成功桥、成功市场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郑成功爱国主义行为的崇敬与怀念。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贡献永载史册。
�� ��
注释:�
点点点江日升:《台湾外纪》卷11、卷5。
点点杨英:《先王实录》。
点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0。
点《延平二王遗集》
点魏源:《圣武记》卷8
A、为什么要修谱 家谱在当代,尤其对于历史考古,人类基因研究,遗传病医学研究都是很重要的。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它与国家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地方志(或某某县志),并成为三大史料来源之一。所以修家谱也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是搞封建迷信,家谱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家谱,至今还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掠劫并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收藏。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家谱的内容一般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B、修谱的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从哪里来的,长辈叫什么。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人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里,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要走出家门,还要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代裔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宗族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往来。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C、立谱的意义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的朱元璋养子。
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1381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倍感痛惜,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
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
元至正四年(1344年),沐英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境贫寒。
至正十一年(1351年)农历五月,江淮地区爆发红巾军起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于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沐英跟随母亲躲避兵乱,可是不久母亲就死在逃难的路上。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并收留,当时朱元璋与马氏夫妇膝下无子,就认沐英为义子,沐英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沐英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童年。
年少从军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沐英随军出征,侍奉朱元璋,不辞辛劳。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年仅十八岁的沐英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后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江西上饶)。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沐英领兵自西进攻,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属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朱元璋命他恢复沐姓,并命他移师镇守建宁(今福建三明建宁县),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
征战天下
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积务繁积。沐英年纪虽轻,聪明敏悟,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毫无遗漏,马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被朱元璋给予全权派往关陕,体察民情,布施皇上恩惠。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
洪武十年(1377年)农历四月,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一直打到昆仑山。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去世,沐英率领军队返回,因军功获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年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世袭凭证。
洪武十一年(1378年)农历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伐西番。开始的时候在土门峡取得胜利,再进攻到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俘虏西番十八族头领阿昌失纳。又在东笼山筑城,擒获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平定朵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获男女二万、各种牲畜二十余万。
洪武十三年(1380年),沐英又奉命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一支残留元朝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过黄河,翻越贺兰山,经过流沙,用了七天到达距敌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从后面偷袭敌人,两路左右夹击沐英简介,沐英亲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虏元朝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及其全部。
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领兵出古北口,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沐英独当一面,攻取公主山长寨,攻克全宁四部,然后渡过胪朐河,俘虏知院李宣及部众。
平定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农历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先进逼曲靖。元朝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前去抵御。沐英等人率领士兵冒着雾前进,迅速到达曲靖。
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朝军队在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对自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几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朝军队趁机渡江。
沐英让勇猛会游泳的士兵在前面,登岸后与达里麻的军队展开大战。达里麻大败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都放还故乡,明朝军队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昆明不攻自破。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据大理已数百年。大理后面有点苍山,前面有洱海,号称天险。
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沐英和蓝玉领兵西攻大理。段世聚众守在下关(点苍山有上、下二关,又称龙首、龙尾关)。沐英、蓝玉派遣王弼进攻上关,沐英、蓝玉亲自率兵进攻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另派一队人马攀援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作为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将士在他的后面跟随。段世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设立乌撒、毕节二卫。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的马皇后病逝,沐英闻讯悲伤过度而咳血。
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朝大军已经班师回朝,纠集了二十万叛军攻打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冯国用的儿子),昆明城中缺粮,多数士兵生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昆明,和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六万,守住昆明,稳定了局势。
镇守云南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洪武十七年(1384年),曲靖酋长作乱,沐英将其征讨降服。并趁机平定普定、广南诸蛮,打通田州粮道。洪武十九年(1386年)农历九月,沐英上疏朱元璋,请求让军队屯田开耕。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平定浪穹蛮族,并奉诏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堡垒,留下军队屯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麓川国主思伦发反叛,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宁正率军将其击败。次年,思伦发再次侵犯定边,军队号称三十万。沐英挑选骑兵三万奔往援救,设置三行火炮劲弩。蛮军驱赶百象,身披甲衣,肩扛栏盾,左右挟着大竹筒,筒中装设标枪,锐气十足。沐英将军队分成三路,都督冯诚率领前军,宁正率领左军,都指挥同知汤昭率领右军。即将开战,沐英下令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于是乘风大呼,炮弩齐发,象都掉头而跑。昔剌亦是蛮寇枭将,他殊死而战,左军稍有退却。沐英登高望见此情形,抽出佩刀,命令左右将左帅首级砍来。左帅见一人握刀奔下,心中恐惧,奋力大呼而突入阵中。大军乘机冲杀,斩首四万余人,生获三十七头象,其余的象全被射死。蛮贼将帅各遭百余箭,伏在象背死去。思伦发逃走,诸蛮深受震慑,麓川从此不再被阻塞。不久,沐英会合傅友德讨平东川蛮,又平息越州酋长阿资及广西阿赤部。
沐英命令军队边防守边种田,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引外省百姓来云南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沐英简介,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沐英治理云南期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
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大滇池,兴修水利;招引商人来云南,运进米谷、布匹和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沐英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
沐英增设府学、州学、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每个月赐给饮食,每年赐给衣服。他本人也经常读书,手不释卷,工作闲暇之余就找儒生讲说经史。
因病去世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季,沐英去京师朝见朱元璋,朱元璋在奉天殿(皇帝办公的正殿)赐宴沐英,赏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帛百匹。朱元璋高兴地说:“自从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高枕无忧了。”沐英返回云南后,在景东再败麓川,思伦发乞降,进贡土产。阿资又反叛,沐英率军将其击败。云南全部平定,沐英又派遣使者以兵威谕降诸番,番部有通过翻译辗转前来进贡者。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农历六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现代人中,仍然有家谱的说法,家谱的作用有:可以让人们更加团结、传承民族文化、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脉络、可以有助于人们分别亲属远近、可以解答一些历史难题。
一个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文化脉络,研究家谱可以发现祖先运行轨迹,更可以反衬出时代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姓氏文化尤其家族谱牒文化历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讲究家国天下的理念,把家放在国之前,不能认识自己怎么来的,又如何更好的爱国呢?尤其封建时代,家谱成为家族维系团结、社会得以安宁的重要纽带,它对人们有着教化功能,让人们知道孝道、重情义、感恩祖德等,这对封建统治是非常有利的。
当代,我们研究家谱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熟悉自己。通过家谱分析,可以很快得出自己姓氏中的远亲旁支之间的关系,起到追根溯源的目的,让后人知道先辈的艰辛,从而激发一代代人努力奋进。同时,家谱也起到寻根问祖的目的,是许多很远的人可以通过同一个家谱得以联系到一起,这也有助于民族向心力的提升。正所谓:没有家谱,寻根问祖犹缘木求鱼;没有家谱,追根溯源犹无本之木。
好的家谱就是一个好的家风。家谱中往往将先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为官之道等罗列其中,以供后人学习。因此,好的家风可以从家谱中摘录出来供大众学习使用,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德”“法”相容,汲取其有益的成分,推动“家庭助廉”等活动,丰富家庭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可以说,深入挖掘家谱中好的东西是完全可以为我们现在服务的。
一个家谱就是一个姓氏乃至一个家族嬗变史,传承好、利用好家谱,更加有助于发展。
家谱的来源和意义
本文2023-09-22 05:17: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