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李鸿章身世
1885年,清末权臣李鸿章以文华殿大学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身份奏准清政府,为家乡合肥许氏祖先修建祠堂,李鸿章建这间祠堂,是以一品大员的最高规格七开间建设,祠堂建成后,李鸿章亲笔为许氏祠堂题词为“报恩祠”,以示李氏族人发达以后不忘血亲祖恩,李鸿章建许氏祠堂,怎么回事?
原来,李鸿章祖上并不姓李,李鸿章的八世祖许光照,有一个好友李心庄,后来许光照娶了李心庄的姐姐,许光照与李心庄从好友变成了姻亲内兄,由于李心庄没有儿子,许光照便将其中一个儿子许慎所,过继给李心庄为子,改名李慎所。
这样追溯下来,李心庄为李鸿章家族始祖,李慎所为一世祖,李鸿章为李心庄的八世孙,所以,合肥李鸿章家乡规定,李禛所系李姓与当地许姓不得通婚,而李禛所系李姓其它当地李姓可以通婚。
李心庄过继许禛所为子,禛所改姓李;禛所生四子分别是:君辅、君美、君祥、君秀。
大房君辅系:君辅生五子,分别是:汉明、汉卿、汉文、汉宣、汉中。
君辅三子汉宣系:汉宣生四子,分别是:士仁、士俊、士宽、士超。
汉宣三子士宽系:士宽生二子,分别是:李桐、李椿。
士宽二子李椿系:李椿生三子,分别是:占鳌、殿华、李蒿。
李椿二子殿华系:殿华生四子,分别是:文煜、文瑜、文球、文安。
殿华四子文安系:文安生六子,分别是: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
文安二子鸿章系:鸿章生三子,分别是经方、经述、经迈。
经字辈之后的后辈(本文省略)
李鸿章的子孙后代在建筑业和商业很有成就。
李鸿章的旁系子孙都是各个行业中的翘楚,著名建筑学家李道增就是出自李鸿章的四弟李鹤章一脉,算起来应该是第五代后裔了。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道增一开始并不是报考的建筑系,而是学的机电专业,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投到了建筑大家梁思成的门下,1953年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并于1988年成为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李道增凭借其在专业领域的突出成就,于1999年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为我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建筑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要提起李鸿章最有钱的后裔,那就非李家昶兄弟三人莫属了,他们是李昭庆的四世孙,他们在海外经商,各个身家不低。
李家昶、李家景、李家曙兄弟三人早年由于家境凋零,很早就不得不外出寻找出路,李家昶和李家景两人很早就离开父母来到香港打拼,兄弟二人初到香港之时人生地不熟,随身携的钱也剩不下几个了。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起早贪黑、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他们在香港创建了织布厂,后来又到印尼发展。
但由于那里排华严重,没有办法他们又远赴非洲,在尼日利亚,兄弟两人陆续开办了纺织、印染、钢铁等多家企业。
李家曙没有和哥哥们一起前往香港,而是选择了只身去了新加坡发展,同两个哥哥一样的是他同样靠着自身坚韧不拔的努力,从身无分文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为了新加坡著名的商业巨子。
李氏三兄弟在海外打拼数十年,如今都已是富翁,他们名下的企业涉及纺织、银行、矿产、钢铁等多个领域,被人誉为李氏家族的“三艘航母”,也是李鸿章后代当中从事商业的最成功者。
家风:
李鸿章作为实权人物,对中国的近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忠臣、重臣、权臣、名臣。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慈禧太后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之人。同时西人有视之为“当世三杰”“中国俾斯麦”者。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毁誉参半,但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李鸿章家教甚严、堪称典范。其后代子孙名人辈出、百花齐放,固然与他们自身的拼搏奋斗分不开,但家族沿袭下来的“公直、和睦、勤俭”和“屡败屡战”的家风,也是他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法宝。
芜湖历史悠久,诸多的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并留存过房宅院落,这些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不仅是芜湖人的记忆,更诉说着传奇的故事。其中,位于芜湖古城儒林街48号的小天朝,就熏染着一段李鸿章眷念亲情的故事。 图为位于芜湖古城内儒林街48号的小天朝 小天朝——李家嫁妆,昔日繁华 "小天朝"建于清光绪年间(约在1890年前后),是晚清重臣李鸿章送给侄女儿的陪嫁房,属于李氏家族在芜湖的众多房产之一。李鸿章弟兄六人,这其中,他对于小自己十二、三岁的六弟李昭庆特别痛爱,加上李昭庆英年早逝,故李鸿章对李昭庆的几个子女一直关怀备至,视如己出。他将李昭庆长子李经方过继为自己的儿子,并立为长子,还将自己的爵位传给李经方,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当李昭庆的女儿出嫁时,李鸿章极尽奢华之能事,倾其所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天朝位于芜湖古城儒林街48号,粉墙黛瓦,三进二层,占地面积约1591平方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前后都有大花园,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气势非凡的徽派古建筑群。《鸠兹古韵》一书曾记载:「 ”小天朝”是芜湖古城内现存古建筑艺术的最高范例。” 走进小天朝,硕大的院子足以让你感受到他过去的气场,院子的设计风格是三进三出,陌生人来访是在第一个院子迎接,会客是在第二个院子,而女人只能在第三个院子,封建的习俗制度在小天朝突显的淋漓尽致。 「 ”小天朝”是采用粗大的通天柱与梁架组成了一个完整牢固的建筑框架,规格较高的卷棚轩,造型优美的梁架风格,拱轩梁雕刻以大象为主题,"象"的谐音是宰相的"相",一看便知这是官宦人家。 「 ”小朝天”充分利用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建筑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完美结合,代表了清代晚期芜湖地区建筑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通过它也可以对清代晚期的政治背景有所了解。 小天朝——历史变迁,多次辗转 民国以后,李氏家族逐渐衰落, 39军军长刘和鼎将「 ”小天朝”收购下来,改为官邸。 刘和鼎 刘和鼎(1894—1969),字波鸣,15岁肄业于芜湖安徽公学,辛亥革命后进入北京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1938年武汉会战中,任 第39军军长。 建国后1958年,「 ”小天朝”由刘和鼎后人捐给国家,此后,「 ”小天朝”先后成为芜湖卫校、师范学校附属幼儿班、工农兵幼儿园、环城南路幼儿园的校址。 2005年,「 ”小天朝”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升级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光变迁,岁月游走,时间的尘埃不知不觉间堆上了历史的土壤,却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 图为姚和平手绘「 ”小天朝”图
在晚清的四大名臣里面,如果要说谁是最富有的人,那肯定就非李鸿章莫属了,他的家产到底有多少,至今仍然存在很多种的说法。
据洋务运动当中跟他共事过的容闳估计,李鸿章大概给他自己的子孙遗留了4,000万两的白银。
李鸿章这么巨大的财富到底值多少钱又是从何而来呢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收入肯定不是什么合法收入。
根据清代规定,一品官年俸是180两,这银子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算少,因为当时一户农民的一年收入大概是10两银子左右,但是对于官员们庞大的私人开支来说这收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毕竟上到各级官吏,下到师爷账房和佣人,都是需要花银子的。
所以对于清廷的大员们而言,贪就成了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法,正所谓“年有年敬,岁有岁贡”,各级官吏的孝敬名目层出不穷,贪腐成风,为了遏制他们的不法收入,雍正帝开创了清代最臭名昭著,但是也最引人注目的法令——养廉银。
所谓养廉银,就是个各级官吏合法的巨额收入来抑制他们的贪腐行为,李鸿章每年至少也得有这30万两的“合法收入”,李鸿章自1865任两江总督,到1901年去世,期间掌握大权整整36年,按照每年30万两的“正常”收入来计算,李鸿章至少也得有1080万两银子的财产才算是“正常”。
这还是往少里算了,因为其实真正值钱的并不是白银这些死物,而是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这些他借着洋务运动所办的企业的股份。
而且根据史料的记载,李鸿章在各地其实都广置房产,包括合肥、安庆、扬州、北京、上海,只要是你数得出来的大城市,几乎都有他的不动产。
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李鸿章就大肆地纵容自己的手下开始抢劫财富。
一直到自己功成名就,成为一方封疆大吏的时候,更是以权谋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聚敛家财。
再到后来,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的时候,其实表面上看是在兴办各种各样的先进企业,然而他办出来的这些企业大多靠着垄断资源和财富大肆的挤压竞争对手来攫取财富。而他本人则在这些企业当中占有大量的股份,获利良多。
所以最后,李鸿章家族财富包括现金、房屋产权、股权、土地,当时估算约为4000万两白银,按每两白银1500元人民币计算,估算为今日600亿人民币。
这其实是非常谨慎保守的算法,极有可能是大大低估了。如果是按财政收入占比计算,清末时年财政岁入约为1-3亿两白银,此处取平均数,计为15亿两
,则李氏家族的财富占了清末一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在后世,有太多的自媒体平台为李鸿章叫屈,觉得他是“卖国背锅侠”,“晚清栋梁”等等,
但他死后那庞大的家产,实在难以令人不去联想北洋水师局促的军费和滥竽充数的空包弹。
这顶贪污的帽子,无可指摘。再加上历史上他切实做过的种种误国之举,李鸿章是过大于功。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李鸿章百般阻挠,只为把钱拿去建造北洋水师。可到开战时,北洋水师连炮弹都不够用。作为掌握军事和外交大权的重臣,李鸿章将淮军集团过分的视为私有,以至于在多次对外战争中一味地避战求和,最终招致惨败。甲午战争后,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李鸿章权倾朝野的时代也就彻底终结。
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剥削百姓,误国误民。给李鸿章叫魂,叫屈,本质上和张勋复辟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最后真正改变了中国的,也不是李鸿章,也不是哪一位民族英雄,而是一批又一批的群众。只有群众凝聚在了一起化作一股力量,才真正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真正能为人民争取尊严的,只有人民。
李鸿章一生历经清朝四代皇帝,更是清末四大重臣之一。李鸿章曾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李鸿章的一生中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他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也让李鸿章被千夫所指,背上了千古骂名。照片中就是李鸿章。
照片中就是李鸿章的母亲李氏。李氏是李鸿章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李文安的原配妻子。李氏与李文安成婚后为其诞下六子两女。其中,晚清重臣李鸿章与清朝两广总督李瀚章就是李氏的亲生儿子。李氏活到83了岁,在其去世后被清朝追赠一品诰命夫人,之后又晋为一品伯夫人。
照片中就是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与女儿李经璹(小名李菊耦)。赵小莲,安徽太湖人,清末进士赵畇之女。在李鸿章的原配夫人周氏病故后,24岁的赵小莲嫁给李鸿章为继室。婚后,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了一子李经述、一女李经璹(李菊藕)。李菊藕后来嫁给了同治时期的进士张佩纶,近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就是其孙女。
照片中就是李鸿章的小妾冬梅。李鸿章一生的妻室一共有4人,第一位就是李鸿章的原配夫人周氏,但是在1861年周氏因病去世。在周氏去世后,李鸿章又迎娶了第二位妻子,出身于安徽省太湖县的名门望族的赵家,也就是清末进士赵畇之女——赵小莲。另外李鸿章还有一位侧室莫氏和一名侍妾冬梅。
这张照片拍摄于1896年,李鸿章与哥哥李瀚章以及李家后辈们的合影。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一生有六子,分别是:李瀚章(清朝两广总督)、李鸿章(清末重臣)、李鹤章(光禄大夫)、李蕴章(荣禄大夫)、李凤章(荣禄大夫)、李昭庆(太常寺卿,赠一品封典)。在这六人中,三人做了总督,其他三人非富即贵。
照片中就是李鸿章与孙儿。李鸿章一生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李经方,历任出使日本大臣、出使英国大臣、邮传部左侍郎等;李经述,承袭一等侯爵,以四品京堂后补;李经迈,曾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经商为业,其善理财,遂使资产万贯;李经溥;女儿李经璹,小名李菊耦,后嫁给同治时期的进士张佩纶。
晚清名臣李鸿章身世
本文2023-10-22 00:49: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