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贤祠位置在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泰山五贤祠位置在哪里,第1张

泰山五贤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泰安市泰山五贤祠,在普照寺西北。祠东有投书涧,西有香水峪,溪水环流,山石林立。唐代周朴在此创建栖真观。北宋学者孙复、石介在此建泰山-院。理学家胡瑗曾访学至此。明嘉靖年间在此建祠,祀孙、石二先生,题额“仰德堂”,后增祀胡瑗,称三贤祠。至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重修时,又增祀宋焘和赵国麟,遂易名五贤祠。

祠分东、西两院:东为五贤祠,有大门、正殿及东西配殿;西为讲书堂,有正房和西配房。冯玉祥曾在此攻读《春秋左传》,著《春秋左传札记》。祠后石崖上有题刻“讲书台”、“授经台”、“千秋道岸”、“能使鲁人皆好学”等,多少让人看出些儒家学府当年的影子。

祠前溪畔有石亭,额书“洗心亭”,上有清人贾培荣题联:“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亭内有金题联:“云过峰头留墨气,水来祠畔度书声。”四面皆为清代人题联。惟冯玉祥在亭内题的标语:“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侵占了去,有硬骨头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并刻东北三省的面积和总人口。祠于1976年拆除,今唯剩残垣卧碣,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翰林院侍读黄叔琳撰书《重修岱麓三贤祠碑》、民国年间范明枢、邓长耀撰书《泰山五贤祠五贤事迹碑记》,另有“讲书台”、“授经台”、“侍立石”、“能使鲁人皆好学”等明清时题刻。

祠东有巨石如屋,巅平如台,下临深涧。传当年胡瑗千里访学至此,卧石攻读,十年不归,见家书有“平安”二字,不予展读即弃涧内,故名“投书涧”。明万历六年(1578年),钦差巡抚赵贤在此题碣“胡安定-书处”。明代萧协中赞:“野芸芸绿间黄,当年习静任亡羊。清心不逐家缘扰,涧底犹腾翰墨香。”

祠东南路旁有巨石,似大象卧息,名卧象石,有书刻“弘毅”二字。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乐之不疲。其门下多出贤良之士如石孙复详细信息++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他曾在家乡的徂徕山下从事著述讲学,故人们称他为徂徕先生。石介的父亲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他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外出游学,在应天府学学习期间,生活非常艰苦,吃不上菜,有时连口粮也不宽裕,但他仍安之若素,是当时府学中最用功的学生。府官王渎见他生活太苦,就派人石介详细信息++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_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自幼聪颖好学,7岁善属文,13岁通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且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胡瑗详细信息++

宋焘(1572年-1614年)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山东泰安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今肥城宋家孝门)人,“泰山五贤”之一。幼时父母双亡,其兄宋绪田抚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辛丑科进士,选为庶吉士。改御史,巡抚江南,监督学政。万历后期,朝政废施,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刘天绪起义爆发,宋焘上疏曰:“自采榷议兴,民不堪命,一夫振呼,而从者响应。宜及宋焘详细信息++

赵国麟(1673—1751)字仁圃,号拙庵,山东泰安人,清朝大臣。祖瑗,手书春秋内外传,史、汉蒙文授之。笃志於学,以程、朱为宗。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五十八年,授直隶长垣知县。当官清峻,以礼导民,民戴如父母。世宗闻其贤,雍正二年,擢永平知府。三迁福建布政使,调河南。擢福建巡抚,调安徽。御史蒋炳奏请州县徵收钱粮,依部颁定额,刊印由单,申布政使_发。国麟以安徽赵国麟详细信息++

宋代八大学府

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

石鼓书院:

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

宋太宗赵匡胤赐名“石鼓书院”。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

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石鼓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恢复清代格局,重建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都学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

岳麓书院:

位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最后一峰的岳麓山脚。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中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 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

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当时著名的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过学。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1] 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但登封就中了五个。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以赞。

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

茅山书院:

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地点位于现在的江苏句容的茅山,现已无存。

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充书院经费。王随死后,书院逐渐废弛,居空徒散,其地为道教崇禧观所占用。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茅山书院在宋初很有影响。范成大在《衡山记》中将茅山(金山)书院与徂徕、石鼓、岳麓书院并列为天下四书院。

徂徕书院:

位于山东泰山,

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1]

孙复、石介是泰山徂徕书院的创始人。泰山徂徕书院是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早、最著名的书院。山东徂徕书院,开启了宋代古文运动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流动着儒家文化的风骨,它在齐鲁文化中,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这些,不仅对于中国古代书院史的考察,而且对于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泰山徂徕书院也成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辉的篇章。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说:“自景祐、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胡瑗)、泰山孙明复(孙复)、石守道(石介)三人。”朱熹所说的以上三个人,就是和泰山徂徕书院有紧密联系的当时著名的学者孙复、石介和胡瑗。也就是,当时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徂徕书院的创始人孙复、石介二人以儒家理学精神为先导,培养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树立了一代严谨学风,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泰山学派”,泰山徂徕书院门生弟子云集,著名的有姜潜、刘牧、张洞、李蕴、祖择之、杜默、张续、李常、李堂、徐遁等人。金代的党怀英、清代的赵国麟都曾读书于此。

泰山学派,是北宋庆历年间出现的一个学派。泰山学派的出现,伴随的是理学的崛起,由此可见泰山学派对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泰山学派,是由石介和他的老师孙复创建的。因为孙复经常在泰山一带讲学,所以这个学派被命名为“泰山学派”。

 整个学派的中心,是孙复提出的思想学说。但是并不意味着石介,在这个学派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否则他也无法成为泰山学派的创始人。

 公元1005年,石介在一个书香世家出生,其父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石介自幼勤奋学习,努力读书,提高自己的学识。幼年之时就已经学有所成,长大之后游学应天府,更是用功刻苦。

 在应天府的生活十分艰辛,有的时候甚至吃不上一顿好的饭菜。但是他仍然安之若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他看来,精神上的满足,远比物质上的富裕要重要的多。

 天圣八年,二十六岁的石介没有辜负十年寒窗苦读,成功考中进士,被授为授将仕郎、郓州观察推官。郓州任期满后,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石介与孙复相识,思想学说受到孙复的影响。

 景佑二年,石介为孙复在泰山修建房屋,并为其创建泰山书院。“泰山学派”,便是源于此。同年冬天,石介被杜衍推荐为御史台主簿,后被皇帝罢用。

 宝元元年,石介的父亲被派为嘉州军事判官。当时他正好任期期满,于是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自己代父远官,于是被派往嘉州。

 康定元年,父亲去世,石介辞官回家守孝。服丧期间,在徂徕山长春岭建“徂徕书院”开馆授徒,将“泰山学派”的思想学说传播开来。

 三年孝期满,庆历二年再次受到杜衍举荐,任为国子监直讲。在石介入国子监讲学之后,太学大兴,生徒暴增。“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欧阳修也表示,古文运动在石介的影响下,从太学开始蓬勃发展。

 庆历三年,宋仁宗重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杜衍等人,并命其改革弊政,革新政治。四人日夜谋略,最终拿出一系列措施并加以实施,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

 石介对此十分赞赏,多次作诗赋赞扬革新派,贬低保守派。因此被反对新政的夏竦等人怀恨在心,视为死敌。

 庆历四年,为了报复石介,同时也为了打击革新派。夏竦命家中女奴模仿石介的笔记,写了一封信。信中模仿石介的笔触和言语,与富弼等人商议废除宋仁宗,另立新君。范仲淹等革新派由此受到打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最终只能请求外放。

 范仲淹等人外放之后,新政也宣告失败。就这样保守派还不满足,以“朋党”为由,打压革新派官员,引得大家纷纷罢职。而石介作为“祸首”,也成为众矢之的,被外放濮州为通判。

 也许是受此波折,石介郁郁寡欢,最终还没有赴任,就在家中病逝,享年五十一苏。

 石介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告终。保守派对革新派的打击,又一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夏竦借孔直温谋反,搜出石介与孔直温来往信件一事,上奏向宋仁宗进献谗言,说石介并没有去世,而是趁此到契丹借兵去了,富弼做内应。

 宋仁宗听信谗言,在石介已经入土为安之后,命人开棺验尸。要不是杜衍、吕居简,以及一干青年才俊誓死护棺,石介死后都得不到安宁。就算最终开棺验尸未能实现,但是却也是对石介的一大侮辱。实在可悲!实在可叹!

 

北宋初期的胡瑗、孙复、石介是理学的先驱人物,他们以讲学授徒的方式,为理学培育了人才。在他们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代新的学风。

胡瑗,字翼之,江苏泰州如皋人,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又称其为安定先生。胡瑗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晋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十余人。

胡家家境从胡瑗的父亲时开始改变,胡瑗的父亲胡讷曾任宁海军节度推官,这个官职在当时属于下等官吏,俸禄较少,胡瑗一家昀后竟然步入了“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

据说,胡瑗自幼聪颖好学,7岁时就能做文章,13岁时就通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由于家境衰微,胡瑗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与孙复、石介等人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胡瑗心志远大,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

30多岁时,胡瑗从山东回到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令人意外的是,7次应考都没有考中。40岁时胡瑗决定放弃科考,返回泰州城,在华佗庙旁经武祠办起了一所书院,并以祖籍安定立名,称安定书院。

1034年,42岁的胡瑗开始在苏州一带设学讲授儒家经术。胡瑗言传身教,教学的内容完全是正统的儒家学说,他集教学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他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

胡瑗实施分科教学,推广普及教育;严格校规,言传身教;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及创立了高校寄宿制度。

他培育出的学生恭谨仁爱,培养的人才都是儒家学说的继承人。胡瑗的教学方法被官方总结为苏湖教法。苏湖教法昀终得以在全国推行。胡瑗的教育目的并不单纯在于通晓儒学经义,而重在矫正时弊,恢复儒学真传,他培育的人才直接为儒学复兴、宋代理学的建立做了昀为重要、昀为基本的人才准备。

胡瑗著有《松滋县学记》、《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和《春秋口义》等。

孙复,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人。因长期居泰山讲学,人称“泰山先生”。孙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世,家境贫寒,但他力学不辍,饱读六经。

孙复科举屡试不第,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孙复一心研究周、孔之道,他对儒学有一种危机意识,认为隋唐以来文人追求浮词艳句,抛弃了儒学根本,导致儒学一蹶不振。

他整理出一个儒学传递的道统:从孔子到孟子、荀子、扬雄,再到董仲舒,儒学一脉相传,其中董仲舒对于复兴儒学功劳昀大。

孙复的道统之说抬高了儒士的社会地位,对皇权专制构成有力的制约。这是理学在兴起之初昀有价值和富有进步意义的一点。虽然,这种道德说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皇权至上的垄断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帝王的胡作非为起到了阻碍作用,有利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为恢复正统儒学,孙复重新解读了《春秋》、《周易》的本意,阐明了圣贤的理论主张,他认为《春秋》微言大义已被淹没,遂著《春秋尊王发微》,从《春秋》字里行间精心发掘出孔子尊奉王命的苦心孤诣。

孙复认为孔子在编著《春秋》时使用的“春秋笔法”,其目的主要是区别邪正,分别天子、诸侯等级,他深为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而愤慨。对于藐视天子权威者口诛笔伐,表现出恢复和维护封建等级的强烈愿望。

在泰山讲学时期,孙复贫穷不堪,又得不到资助,但他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而且乐此不疲。其门下出了很多贤良之士,如: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

石介,字守道,号徂徕,兖州奉符人。青年时的石介清高自傲,勤奋好学,1030年,26岁的石介进士及第,授将仕郎、郓州观察推官。1035年冬,石介创建泰山书院。

石介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与二人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极力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

对于隋唐以来重词赋的文风,石介极力反对。他把文章之弊与佛、老之害并列,指出佛同神仙一样为虚无,同黄金术一样虚幻而不可求,他说:

天地间必然无有者三:无神仙、无黄金术,无佛。大凡穷天下而奉之者一人也,莫贵与一人,天地两间苟所有者,求之莫不得也。

石介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石介还用“道”、“气”的概念解释世界:

夫天地日月山岳河洛皆有气也,气浮且动,所以有裂、有缺、有穷、有竭。吾圣人之道,大中至正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故无有亏焉。

道或理和气形成了后来理学理论体系中昀根本的概念。石介初步勾画了道和气的一个轮廓;道是高级的、主动的原则,是完美的、普遍的精神实体;气则是低级的、被动的、缺欠的、物质性的东西。

与此有关,石介还提出“性”和“理”的学说。性、情问题是宋代道学家谈得昀多的中心问题之一,其总的倾向是把情等同于人欲,而要求以道或理来统驭情欲。石介的论点虽然还只是萌芽,但与其后的理学思想体系是一脉相通的。石介论史,以复古为则,开宋代理学家历史观的先河,但同时他也重视“运”和“气”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说:圣人乘气,运气。天地间有正气,有邪气。圣人生,乘天地正气,则为真运。运气正,天地万物无不正者矣。

“运”、“气”和圣人的出现都带有很神秘的意味,不是人为的努力所能左右的,在石介之后,理学大家邵雍和朱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运”和“气”的关系,并提出新的见解。

总体上看,北宋这三位理学的先驱人物都有复兴儒学的决心,并付诸了行动。他们以讲学的方式宣扬儒学,开辟复兴儒学。虽然他们没有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他们广收弟子,大开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倾向传递于各个阶层的人物,为新儒学的产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泰山五贤祠位置在哪里

泰山五贤祠为文化旅游景点。泰安市泰山五贤祠,在普照寺西北。祠东有投书涧,西有香水峪,溪水环流,山石林立。唐代周朴在此创建栖真观。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