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欧,排第几?中国有多少人姓欧的?他们都居住那些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百家姓中,欧,排第几?中国有多少人姓欧的?他们都居住那些地方?,第1张

欧姓来源(1)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欧氏,亦作瓯氏,东瓯王之后也。东瓯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越王勾践的后裔名摇,于汉孝惠帝三年被立为东瓯王。(2)出自姒姓。以地名为氏。据《路史》所载,战国时,越王无疆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姓 。欧姓2007年4月24日统计为第161位。2008年统计134位,113多万人。《郡望百家姓》云:欧氏望出平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

欧阳姓,为汉字复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2位。据2008年统计,欧阳姓为88万。在中国排149位。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灭亡。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越国为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欧阳姓氏,勾践(战国时封越王)→鼠与→不寿→翁→侨伯→侯→无疆(伐楚为楚威王所灭)→蹄(受氏始祖,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称欧阳亭侯,乃得姓之始也)。姓氏源流

欧阳(ōu yáng )姓源出有

出自姒姓,与欧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

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灭亡。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越国为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在历史上,欧阳氏曾一度被迫改为单姓阳氏。据历史文献《宁远县志》的记载,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腐朽的元朝 ,当时即有一支欧阳氏家族为主的起义军。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图招安欧阳氏义军。而欧阳氏全军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诏令诛灭欧阳氏家族,欧阳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为单姓“阳氏”以避其灾。直到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执政时期(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进士并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今江苏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阳铎发明了“摊丁入地”之策(即后来明、清朝时期一直实施的“摊丁入亩”之策),使明王朝税赋大增,明武宗由而大喜,阳铎遂乘机请旨要求恢复原姓,明武宗诏准,从此欧阳氏一族方得以恢复欧阳复姓。

欧阳氏族人皆尊奉夏禹、姒无疆为得姓始祖。

始祖欧阳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勾践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各支始祖

欧阳万:唐禧宗乾符年间为安福县令,深仁厚泽民恋之留家东乡之义历祖葬邑南城外五里地,名三都四大冢,巍然陇中地,号欧君里,民不忍忘,合上中下三堡肖像,立祠祀之名欧,王朝载邑乘详谱,祠墓志中旧谱云葬泰和株林,误矣,巳从删正。生子一:欧阳和。是为江西庐陵欧阳氏始祖。

欧阳凡:唐僖宗时为吉州刺史,因家焉,至五世凡得六孙,遂衍六大派,谟居安福洞渊,托居庐陵安德里,玄居安福黄石,堂居庐陵永和,弘居庐陵钓源,戊居安福义历。是为安福令欧阳氏始祖。

欧阳开曜:南宋宝庆年间自安福祝旦桥迁萍乡,卜居大院。是为萍北大院欧阳氏始祖。

欧阳可大:南宋时赴长沙从军,遂徙居宁乡。是为宁乡欧阳氏始祖。

欧阳添贵、欧阳舒誎:元季自安仁里迁居善化,六世孙舒谏遂居善化河西七都尖子山。是为长善欧阳氏始祖。

欧阳迁武:明洪武时自江西南昌铁树观筲箕坡徙居巴陵贾沙暇。是为巴陵欧阳氏始祖。

欧阳邦美:明永乐初自豫章来潭,传三世,衍为乌石隆公,燕窝陧公等八房。是为湘潭锦石欧阳氏始祖。

欧阳绍中:明建文间由豫章迁居醴南十八都枧上。是为欧阳氏少峰公支始祖。

欧阳继: 明嘉靖戊寅年至成化二年万公二十四世孙继文公由豫章东原(今南昌一带)迁庐江官庄领。是为庐江欧阳氏始祖(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阳姓)。

历史人物

古代

欧阳修

欧阳氏中曾有 “继固承迁五代史,勒碑刻铭九成宫”之誉,指的是宋欧阳修撰成《五代史》。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留芳史册。欧阳氏出自姒姓,战国时,越王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受齐人唆使,出兵伐楚,结果被楚灭,无疆也被楚军所杀。无疆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占得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的欧余山,由于位处山的南面,又称之欧余山之阳,自任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就用此封地为姓氏。其中有姓欧阳,有姓欧,有姓阳,甚至,有的姓欧候。汉时有欧阳生,字和阳,博通经史,为“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之4世孙欧阳也余曾为王莽的老师。唐时有欧阳询,字信本,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北宋有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彭泽县(彭泽县欧阳为欧阳“奕”后代,生七子,遂为彭泽县欧阳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萍乡、新余、吉安、永丰、乐安、万载、赣州、会昌、安远,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江门、潮阳,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南充营山县、达州开江、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永州宁远县、涟源(石旗头)、新化、浏阳、隆回(六都寨、司门前、石桥铺)、洞口、溆浦,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等地。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

帝王将相

欧阳宰勋在(前333—前)称王,

欧阳伟 在(公元前313—)称帝,

欧阳鸿业 在(公元前301—)(—称帝),

欧阳海宇 在(公元前291—)称帝,

欧安朱 在(公元前261—)(—称帝),

欧阳摇 在(公元前232—)称帝,

欧阳昭襄 在(公元前1859—称帝,

欧阳建 前176—前163 (—称帝)。

欧阳生:名容,字和伯。汉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曾从伏生学今文《尚书》,为博士,授倪宽。他的后代也多出学者,其曾孙曰高、高孙地余,地余孙曰歙,连续八代均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书》为特长,因此《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欧阳歙(公元前35年——39年)字正思,汉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东汉光武帝宰相。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颇有政绩。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摘自《中国历代宰相志》第35页)。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少孤,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自少敏悟绝人,总数以书记。每读辄,目尽数行,遂博通经史。陈辟为东阁祭酒、五礼学士。陈亡入隋为太常博士。唐高祖征时,数以游。既即位,擢累给事中。素工书翰,飞白尤妙。初效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宝。高丽常遣使求之。帝叹曰:“询之名遂满夷狄耶!”常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遂布坐其下,三日乃得去。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时太宗置弘文馆,精选文学士。询同虞世南、姚思廉、蔡允、萧德言等入直商榷政事,夜分乃罢,宠遇至渥,乃令。中书韩约、尚书高世廉等。访遍袁、吉、衡三州欧阳氏宗派,自晋渡江,同是一宗,撰成谱表,贞观三年敕付之。又奉诏书九成宫醴泉铭,字体清劲,至今为宝于世。并撰有《文艺类聚》百余卷及诸碑竭甚富。封渤海郡男,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赠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长沙乡书堂山。夫人徐氏,生四子:长卿、肃、伦、通。《唐书》有传。

欧阳通(公元620——691年):字通师,一字通之。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询之子。唐武则天宰相。曾任中书舍人、殿中监、夏官尚书等职,封渤海子。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初拜兰台郎,迁驾部郎中。仪凤中,迁中书舍人,怀州刺史,卫尉卿。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徙跣及门,夜值籍蒿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毡絮潜置席下,通觉,即撤去。累迁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封渤海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则天武后,欲废中宗立武承嗣,独立不语,洒泪进谏。忤旨被害。神龙初,奉敕清雪。复官爵,还家产,特立庙祀荫。一子官爵继嗣。通早孤,母徐教以书父书。惧其堕业,尝余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摹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晚自矜重,以狸毫为笔,伏以兔毫,管皆犀象,非是未尝书。夫人胡氏,生子三:幼明、幼让、幼咸(因员公子、从弟欧阳韶配王氏无出,承父命特出继福建晋江潘湖欧阳韶为嗣)。《唐书》有传。(摘自《中国历代宰相志》第199页)。

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人口概况欧阳(ouyang)、欧(ōu)、阳(部分)三姓同宗,区(ōu)--

在汉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欧阳姓氏总人口数排名为60-70位,为200万人-300万人。现多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省江门,河源,广州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带。

姓氏分支

欧阳氏是在春秋时出现的,而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阳”氏为大欧。部分阳姓来源于欧阳姓,而欧阳姓分出阳姓则是北宋末年之后的事了。

来历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姚思廉简介,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欧阳氏家族字辈:“蹄恒朝完东谟摇朱鄅行冯惠茱仲士蕖翘纲举迹纯基质成晋启乾焕景僧頠询通幼昶琮晤彻弦(铉)邈规绪万和雅效(楚)谟(托詃堂弘戍)鄠(郴邦莘泰)俊(伸仪伾信偃佺仿)观修(昞)发(奕棐辨)宪(恩愿)世(弼能保安)惠(利庆)凤日德(仪崇)勋法(济)重万祥(缘善)日(彬春晖旭昂升昱礼政英顒宣)通(胜春惠先网洪泰行嶶)光(清亮显通明煜临表缘宪福秀济)宪(玺)祥(林珍瑞禧昂礼宗夔轸毕鹗勺)凤(魁新珊略韬策)木(桁尧舜禹左右)达(运还桂芳芬葵苗积善)源(泛淑宾宝昭仁义圣贤书皓白达逊道通述迩)位(佐祯祥福佑祉祝嗣)偹(仅任位佩傅伦隹伟)承基绍祖世家长作述维新祚自文(昌)章(裔)治(启)国礼(良)义(忠)安(永)邦(叔)传(际)家(时)永(名)守(彦)长(振)发(朝)配(邦)祥(平)安守本亲情聚孝义争先脉运扬”。

江西安福欧阳氏字辈:“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号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惟有渤海流庆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名赫赫外甥为着石崇亡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著文忠谱揭大宗坊达生宝颇颇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张唐主宠遇弘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详万公乾符令安福词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谟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产名贤与忠良从今再修支谱后递传世世信有光”。

江西吉安欧阳氏字辈:“德立世隆昌寺书”。 江西星子欧阳氏字辈:“怀祖志学……” 江西赣州欧阳氏字辈:“振声芳自忠”。 湖南东安欧阳氏字辈:“道德本先圣”。 湖南宁远欧阳氏字辈:“震家运逢华群植之芳育”。

广西、广东从化、河源欧阳氏字辈:“仲国淑景高先以民永广时之崇曰文思充士正立今尚愈光汝克可效天兆孔良彝伦攸叙寿尔载尝保佑盛鼎厥后定昌”。

湖北荆州欧阳氏字辈:“尚元吉欲长作述启书香德泽流芳远声名振玉章文径必圣道武服定国邦清晓朝君殿华丰永世昌”。

贵州台江欧阳氏字辈:“再朝启大德光明承天习伦常永百世立正科已毕”。 安徽庐江欧阳氏字辈:“象贤世起 忠孝传家 业崇德茂“。

赐姓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姚思廉简介,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欧阳修总世系: 一世 开闽欧阳氏总始祖欧阳韶员子直孙配王氏无子 二世 欧阳幼咸(宰相通公季子出继欧阳韶为嗣子) 三世 吉州剌史 欧阳琮 四世 温州长史 欧阳衍 五世 博罗县丞 欧阳昌 六世 唐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 七世 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 八世 唐末会昌六年进士官韦中令学士欧阳澥 九世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欧阳澥季子) 迁闽县宝历进士欧阳衮(欧阳澥四子) 子 进士宰相诗人 欧阳炯 孙 咸通进士欧阳琳、欧阳毗(王比)兄弟 十世 嗣子 泉州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欧阳偃(后唐状元黄仁颖字仁达号潘湖翁嫡子) 十一世 梁国公道州判官欧阳观 十二世 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欧阳修。

与2001年1月1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发现的欧阳修自述世系文“先祖为夏禹、勾践,姓氏源浙江湖州”的落款嗣孙修的史实记载相符合,尤其这位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自述世系源流,道出了欧阳修自身家世详情(即嗣孙修),为中国文史界专家学者研究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年幼姓黄,因家贫无力攻书,遂赘居潘湖欧厝舅父欧阳郴家为养子的真实身世,大白于天下,提供了有力可靠的史实依据。这篇欧阳修自述世系文,由后人冠题“文忠公谱图序”,收录在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民保存的清乾隆十五年(公元一七五O年)编撰的《续修安福令欧阳公通谱》中。全文共七六一字,落款为“嘉祐四年(公元一O五九年)己亥四月庚午嗣孙修谨序”。 “文忠公谱图序”以叙述为主,激发议论,笔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着笔伊始,欧阳修就道出了先祖世系及姓氏源流:“欧阳氏出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允常子曰勾践,是为越王。勾践卒,子王与立。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孙分立于江南海上,受封于楚为欧阳亭侯。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子孙遂以为氏……”在陈述欧阳氏族繁衍生息的岁月沧桑之后,欧阳修还在文中介绍了其时家族成员登科仕宦的情况:“自宋三十年,而吾先君、伯父、叔父始以进士登科者四人。

后又三十年,修与丽兄之子乾、曜又登于科。今又将三十年矣,以进士仕者,又才二人”。 由此可见,福建《古田欧阳氏世谱》、《东田欧阳氏世谱》世谱与福建《状元黄仁颖家谱》三谱与在江西吉安发现《欧阳修自述世系文》全面解开欧阳修(自称“嗣孙修”谨序的真实身世)即曾祖身世之谜。据福建古田欧阳氏世谱与福建《状元黄仁颖家谱》载:后唐状元端明殿内阁掌院学士黄仁颖配唐进士四门助教欧阳詹曾孙女、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孙女、欧阳澥长女、欧阳郴妹;生子偃,系福建泉州南唐恭帝庚申年乡贡进士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曾与泉州开元寺高僧沙门文 书经幢序文。由此,揭开了欧阳修曾祖身世之谜:大名鼎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状元黄仁颖嫡系曾孙!福建《古田欧阳氏世谱》与福建《状元黄仁颖家谱》两谱所提供的谱牒史料,从而为人们解开了欧阳修曾祖身世之谜即:欧阳修父亲祖父偃嫡系曾祖状元黄仁颖嫡子、欧阳郴嗣子之谜。需说明的是,江西吉州推官欧阳郴,原籍福建晋江潘湖欧厝,后因官于吉州推官,遂居焉;为唐进士国子监四门肋教欧阳詹之曾孙、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之孙、唐末会昌六年进士官韦中令学士欧阳澥之季子;配工部尚书李稠长女因多年生女不得子,后唐状元黄仁颖,字福佑,一字仁达,号潘湖翁,配欧阳澥长女欧阳郴之妹,其子欧阳偃本姓黄,泉州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因年幼年家贫无力攻书,遂外甥承母舅欧阳郴家,实赘于舅父欧阳郴家,随母姓。至于二弟恩贡靖江军团练欧阳俊,与恩贡屯中郎中欧阳仪则为唐工部尚书李稠之女——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妻所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给一个江西欧阳姓氏辈分表!!! 属江西庐陵派一支。家谱在一八四一年续谱一次,家谱原有五本。

文革时遗失三本,存两本。一本从三皇五帝到北宋朝有记载,另一本记载着从明末到今,宋朝到明朝这一部分遗失。

家谱记有“六一堂”标记。地名记有江西瑞昌、江西兴冶、双溪、七里冲、欧阳洪庄、富水、牛角山等地名。

在明末我欧阳景清公门下一支欧阳响迁往河南省信阳商城县。

留传有辈分顺序“阳、大、孟、忠、熙、昌、隆、启、施、为才、高、智、功、显、明、生、普、相、传。。。”

欧阳姓氏辈分查询 欧阳(ōu yáng )姓源出有

出自姒姓,与欧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

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灭亡。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越国为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在历史上,欧阳氏曾一度被迫改为单姓阳氏。据历史文献《宁远县志》的记载,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腐朽的元朝 ,当时即有一支欧阳氏家族为主的起义军。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图招安欧阳氏义军。而欧阳氏全军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诏令诛灭欧阳氏家族,欧阳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为单姓“阳氏”以避其灾。直到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执政时期(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进士并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今江苏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阳铎发明了“摊丁入地”之策(即后来明、清朝时期一直实施的“摊丁入亩”之策),使明王朝税赋大增,明武宗由而大喜,阳铎遂乘机请旨要求恢复原姓,明武宗诏准,从此欧阳氏一族方得以恢复欧阳复姓。

欧阳氏族人皆尊奉夏禹、姒无疆为得姓始祖。

欧阳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谁知道欧阳姓氏的辈分的排序? 以下是湖南贰阳氏辈分排列表,

现已进入第27代“伦”字辈。

元梦应祖子 添永秀文才 思颜承德正

道积享荣华 洪范征恩锡 彝伦叙典常

信余贻厚泽 安符绍辉光 钧学儒林圣

功名世焕彰 酬图开甲第 寿富起休祥

欧阳家谱辈分表 欧阳家谱辈分表有新沟大兴垸阳家湾辈分顺序

欧阳家族姓氏辈份排名,,族谱是?? 倒数第几,具体忘了。

欧阳姓氏可这个字辈是第几代 应该排在448位, 一、姓氏来源:关于欧阳这一姓氏的来源,欧阳修认为:欧阳复姓出自姒姓。欧阳姓为禹王的后代。禹之子启建立了夏朝,传至少康封支庶子于会稽,建立越国,战国时期越王无疆亡国于楚。无疆之子蹄受封于乌程的欧余山之阳,为亭侯,故称欧阳亭侯,其后代子孙遂为欧阳氏。 二、迁徙分布:主要分布在江西吉安、永丰、万载、湖北处江、荆州、潜江、广东广州、河源、河南新郑、四川绵阳、四川遂宁、安徽阜阳、滁州、湖南长沙、浏阳、隆回、贵州、广西滕县等地

湖北天门欧阳姓氏辈分表 这个网站 o梗yang/专门介绍全国各地欧阳姓的,属于网络宗祠。

欧阳姓氏在湘乡市虞塘镇的始祖辈份诗歌排序 bright Hannah Jo Kee

欧阳姓氏包括哪些字辈 10分 代数 字辈

1 蹄

2 恒

3 朝

4 完

5 东

6 谟 7 摇(《史记》称越东海王)

8 朱棣(即涿郡太守)

9 h

10 行密

11 冯

12 惠瑕

13 茱颜

14 仲思

15 士达

16 蕖

17 翘

18 纲(与复同辈)

19 举(晋渤海发脉)

20 迹

21 纯(举齐纯三世随晋渡江)

22 基、建(《晋书》有传

23 质、崇文(建兄基之两个儿子)

24 成

25 晋

26 启明(太子洗马)

27 乾(东官校书)

28 焕

29 景达(欧阳修沙溪谱列为长沙始祖)

30 僧宝(齐屯田校尉,荔浦县令)→

31 Q(梁屡任刺史、大将军,赠司空。《陈书》有传32 纥(《陈书》有传)

33 询(唐率更令,敕修谱。书法家,《唐书》有传)

34 通(武则天宰相,谏武则天死节,有传)

35 幼明

36 昶(苏州长史)

37 琮(唐吉州刺史,庐陵大族始祖)

38 晤(尚书秘阁修撰)

39 彻

40 弦(注:其伦公谱为“铉”。)

41 邈

42 规

43 绪(唐御史大夫)

44 万(唐安福令)

45 和

46 雅

47 效、楚

48 谟、托、d。 堂、弘、戍。

49 、郴、邦。莘老、必泰。

50 俊、伸、仪、伞⑿拧①取纭⒎隆

51 观

52 \、修。

53 发、奕、、辨。

54 宪、恩。愿

55 延世、兴世、当世、克世。弼、能、保、安、文。

56 惠、利、庆。

57 凤

58 日俊、日益。

59 德、仪。 崇修。

60 勋。

61 法、济。

62 重四、重五。十郎、十一郎。

63 万七、万八、万九。

64 祥、缘、善、庆。

65 日彬春晖旭昂。升、昱。礼信。义、政、英、、宣。

66 通、胜。春。惠、先。网、洪、泰。 行、U。

67 光m。光荣。清、亮。显、通。 明煜临表缘宪。福秀济。 宪。玺。

68 祥糜。祥瑛。 祥亨、祥浩。林珍瑞。禧昂礼宗。庆夔。轸文。毕。轸。鹗。勺。

69 凤正。惠魁忠。林、新、珊。略、韬、策。

70 木条、桁。尧。舜、禹。文。左、右。

71 达运还。林桂。芳芬。葵苗。积、善。

72 源。泛(不传)、淑。宾、宝。明、昭。仁、义。圣贤书。皓、白皋、白爵。达、逊、道。通、述、迩。

73 位。佐。祯、祥。福、佑、祉、祝。嗣禄、嗣褶、嗣。

74 恕⒔觥⑷巍N弧E濉⒏怠⒙住Ⅵ俊⑽啊

75 承

76 基

77 绍

78 祖

79 世

80 家

81 长

82 作

83 述

84 维

85 新

86 祚

87 自

88 文 昌

89 章 裔

90 治 启

91 国 贤

92 礼 良

93 义 忠

94 安 永

95 邦 叔

96 传 际

97 家 时

98 永 名

99 守 彦

100 长 振

101 发 朝

102 配 邦

103 祥 平

104 安

105 守

106 本

107 亲

108 情

109 聚

110 孝

111 义

112 争

113 先

114 脉

115 运

116 扬>>

欧阳姓氏忠孝承先德后面的辈分是什么 应训贵允有,文才必重仁,国正天心顺,安邦定太平,诗书启俊英,传家惟启后,福祚庆长荣,立志存高远,端庄尚朴纯,智能建伟业,世代展鹏程,渤海欧阳氏,我在湖南衡阳,QQ8397260

欧 ōu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山西太原,内蒙古乌海,江西金溪、崇仁,广西田林,云南河口、陇川、泸水、兰坪,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怒族、水族、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汉代有欧宝,平都人;宋代有欧庆,乾德人,永春知县;明代有欧大,顺德人,国子博士。

目录

一、姓氏源流

二、迁徙分布

三、郡望堂号

四、欧姓家谱文献

五、欧姓字辈排行

六、欧姓名人

七、欧、欧阳、区的关系

欧姓溯源

展开

编辑本段

一、姓氏源流

  欧姓的起源有:

出自欧冶氏

  与区同出于一个源流。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 欧姓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姓。有的去掉欠字为区姓。欧与区音同。

出自姒姓

  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出自独孤氏

  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孔氏

  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改姓了欧氏。

编辑本段

二、迁徙分布

  欧姓发源有关于欧氏的历来,有关的姓氏古籍都考证,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据传自圣君夏禹;因为,先秦时期位于浙江的越国,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孙,那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之子所传。近溯到距今2440多年前,传自越王勾践,《路史》所记载的:“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详载的:“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姓氏考略》上所说的:“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4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再近溯到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有《区渭泉祖家谱》又说,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

  迁徙分布:

  1、二千四百多年前的越国,即今浙江和江苏以南地区。在得姓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欧姓继续繁衍于上述之地。后人在浙江福建一带,建有宗祠,后人为念欧冶子。堂号:八剑。

  魏晋南北朝之际,欧姓人于史书鲜见。

  东汉时,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欧宝入载史册,说明当时在江东之地欧姓人繁衍之大。

  西汉时,繁衍于平阳郡之欧姓兴旺发达,也是不争之史实。文景之治及其后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百姓富有,北方经济一片繁荣。时江南蛮荒,民不开化,经济发展滞后,故欧姓因仕宦、谋生等原因北上中原,其中一支欧姓越过黄河进入山西临汾,经长期繁衍,他们在山西临汾等地繁衍成为望族,这个地方过去属平阳郡,所以后世欧姓子孙有以“平阳”为其郡望堂号的。

  隋朝末年,山西亦成为军阀纷争之地,而平阳郡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欧姓人涂炭于战火自不待言。

  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欧姓随之入闽,是故欧姓人南迁闽南,始自唐初。

  唐贞元年间,林石公(765-846年)讳册,字君轼,贞元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为“区氏岭南六世”(即“区氏广州一世”)。居于今广州一带。

  唐末五代时,欧姓在南方各省的播迁范围更广,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有欧姓人定居,如欧宏练因仕宦之故落籍于今湖南长沙。

  北宋时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据考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卒于河南新郑,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辛店镇欧阳寺村。

  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

  宋元之际,欧姓人有播迁两广之地者。明中叶以后,有闽粤之欧姓赴台谋生,进而播迁东南亚及欧美各国。

  光绪癸未(1883)年春,林石公后人区作霖公,联络族中时贤,在省城广州大东门芳草街置地备料,兴建家塾,名“林石家塾”(现称“广州区家祠”)。是年冬,三进的祖祠始建告成。安神位,会族人,已有所地。有《徴信录》又称《区氏林石公祖祠谱》,藏于广州中山图书馆。清·区作霖(1818-1889年)篡修,光绪十七(1891)年刻印。为证。接着继续建设内外环列耳房,按例派定,分给各房,为子弟读书应试之用。祠内设施齐备,管理严谨,奖学有例,制度分明。分配、供奉排位源地皆录于《徴信录》。

  区氏林石家塾兴建其间,区氏族人,计有一州(广州)十五县(南海、番禺、顺德、高要、新兴、高明、新会、开平、中山、鹤山、阳江、新宁、增城、恩平、罗定)共丁口12万人参与。集资、捐资总款逾四万两白银。然昔日先贤创下的祖业,早已神位全无,庄严不再。今为广州市某部门租借给私人作食肆经营。抚今追昔,惜哉痛哉。

  2、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族人分散各地,如今,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两省之欧姓约占全国汉族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一。其余主要分布在江西临汾、吉安、永丰、万载;湖北枝江、荆州、潜江;广东广州、河源、新会;河南新郑;四川绵阳、遂宁;安徽阜阳、滁州;湖南长沙、浏阳、隆回、贵州;广西滕县、贵港等地。

  3、广东新会区氏的始祖竹溪公一脉,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

编辑本段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据《郡望百家姓》的记载,欧氏望出平阳郡。三国的时候魏国所置。在今天的山西临汾一带。

  堂号: 八剑堂:春秋的时候有欧冶子善于铸造剑,越王请他铸了五把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后来,干将又为赵王铸造了三把剑(龙渊、太阿、工布),这八把剑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剑。

编辑本段

四、欧姓家谱文献

  湖南浏阳欧氏重修族谱,(清)欧新芬、欧汉炽修,欧显和、欧其鐄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象山西乡欧氏宗谱十卷,(清)周丹忱、欧承天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立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江西婺源锦川欧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欧阳杰绳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浏阳欧氏六修族谱十八卷,首三卷,(清)欧阳本述等纂修,清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学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象山象邑欧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喻霖重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常山澄潭欧氏重修宗谱二卷,(清)符守瑞始修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民国)徐燮重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青石乡澄潭村前头埂。

  安徽五河欧氏族谱,(现代)卓昆贤等修,1995年忠厚堂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编辑本段

五、欧姓字辈排行

  欧氏通谱字辈歌:“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号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惟有渤海流庆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名赫赫,外甥为着石崇亡。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著,文忠谱揭大宗坊。达生宝颇颇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张。唐主宠遇弘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详。万公乾符令安福,词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谟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产名贤与忠良。从今再修支谱后,递传世世信有光。”

  广东深圳欧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五常定立成光廉昌世代永远振家声品学传祖德诗书书宗本孝道增福泽崇文字长春”。

  广东湛江欧氏字辈:“家声传渤海谮缨勿替千秋俎豆仰乌塘”。

  贵州六枝欧氏字辈:“引如德功元进化昌”。

  湖南武冈欧氏字辈:“龙大启俊秀凤德光明定信义帮家泰”。

  山东临沂沂水欧氏字辈:“广玉焕元瑞兆丰年”。

  福建龙岩欧氏字辈:“进贤国春志”。

  重庆合川、潼南欧氏字辈:“修春元振恒林兴继盛昌祖德宗功厚诗书礼义长科开召世泽明正选朝帮”。

  安徽定远欧氏字辈:“学国家立大志”。

  湖北欧氏一支字辈:“文士应作方家玉本立宜为尚国珍尔道生”。

  辽宁欧氏一支字辈:“景嗣英贤尚光明镇远方”。

  广西欧氏一支字辈:“积德守祥业流徽启厚人诗书锦古泽忠孝重樊伦全家谦报国但愿代秩循”。

  欧氏一支字辈:“宏文永兴传”。

  湖南衡阳欧氏一支字辈 “戚赵盛吉大德业须有人谦生久义发后工”

  云南会泽者海欧氏一支字辈:“龙大启俊秀凤德官明庭信义贞国祥忠直菲天星”

  资料有待补充。

编辑本段

六、欧姓名人

历史名人

  欧道江:长乐人,明代学者,博学多才,四方师事,从游者数千人。

  欧冶子:春秋的时候匠人,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

  欧普祥:元代起义军将领。

  欧大任:明代南京工部郎中,广东顺德人,嘉靖时期国子博士。学者王士贞称其为“广东五才子”之一。 5 欧宝: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子。平都人,而且性格开朗,为人豪爽欧信:(公元?~1478年待考),著名明朝将领。

  嗣世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时,因有广东破贼功,升都指挥同知。不久命守备白羊口,升大宁都指挥使。天顺时,历任广东雷、廉诸府守备、都督同知。佩征蛮将军印,代陈泾镇守广西,曾剿寇。

  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因大藤峡余贼复攻占浔州,被弹劾,召还,管理前府事。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充任总兵官,镇守辽东,累败福余三卫兵。

  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被弹劾,下狱,后释放闲住,含恨而死。

  欧磐:(公元?~1483年待考),滁州人(今安徽滁县)。著名明朝将领。袭世职指挥使。明成化中期,历任广西右参将、都指挥同知。屡剿蛮寇有功。分守柳州、庆远。随同平定黄公平、胡公明等乱。弘治中,历任都督佥事、湖广镇守。破府江、永安诸僮乱,击败思恩土官岑濬,铲除其所筑丹良庄石城。为将廉明,能得将士心。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1年)告老归。又二年死。

欧姓近现代名人

  欧震:(1899~1969),字雨辰;广东曲江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粤军讲武堂毕业。

  欧震原为叶挺独立团的一个营长,“八一南昌起义”时就任第七十一团团长,后随起义队伍南下时阵前倒戈,叛变革命,使南下广州的南昌起义部队遭到重创。

  在第五次对中国工农苏维埃政权围剿中,欧震随薛岳一路追剿红军,1935年4月15日授陆军少将军衔,任第九十师师长。

  1936年10月5日,欧震晋升陆军中将军衔,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第三兵团司令官,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后任第四编练司令部司令官、广东绥靖公署副主任兼代理广东保安司令、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等职。

  1949年,欧震逃往台湾,1969年2月13日逝世,后追赠为陆军上将军衔。

  欧少久:(19

百家姓中,欧,排第几?中国有多少人姓欧的?他们都居住那些地方?

欧姓来源(1)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欧氏,亦作瓯氏,东瓯王之后也。东瓯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越王勾践的后裔名摇,于汉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