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族的相关资料例如:源来,习俗,住房,历史等
来源: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下,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已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习俗: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住房: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即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梅州人绝大部分为客家人。客家人是南迁的汉人。不少外国文献中将客家人称为民族,当然国内也有部分人认为客家人应自成一族,但最终客家人采用了“民系”这个概念来阐释自己与汉民族的关系。不仅如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客家人是传承汉文化最好的民系之一,不过很可惜,他们却以少数族群的身份存在。
客家传统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客家语言
中国在语言方面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方言)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但是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是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很多古音
客家饮食习惯:客家民系很讲究古风有很多传统习俗年初一吃羹汤正月二十[天穿日"做米果糖食二月十五日花朝吃擂茶惊蛰炒豆子清明染青精饭立夏酿豆腐吃米粉肉端午节粽子鸭蛋六月六烧酒狗肉新谷登场荐新七月七乞巧吃瓜果中元节杀鸭祭祖先八月中秋花月饼剥芋头重阳薯包米果十月初一糯米油糍腊月初八腊八粥二十四送灶神过小年除夕油炸糍粑--过年过节如果没有这些就没有节日气氛这些习俗还寓教于乐灌注了很多知识和期望:年初一吃羹汤有葱蒜芹这些青菜葱表示聪明灵通蒜则表示精打细算花销得体芹是要求一年勤劳年年勤劳惊蛰炒豆子是提出灭虫 炒豆如炒虫中秋剥芋头喻剥鬼皮带有宗教色彩
古代遗留下来的风俗有的渐渐不合时宜须予改进比如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而客家的喜庆宴席周到趋于繁琐殷勤接待趋于疲劳[轰炸"一餐饭有的长达数小时先茶点继面点后冷盘最后热菜茶点面点与正席之间百无聊赖客套话反复讲过初次见面的人都成了熟客
出嫁当天不吃饭:在井冈山客籍民间居民中流传着这么一个风俗习惯:姑娘出嫁的当天随身带好在家煮熟的鸡蛋猪肉之类的食品到婆家后躲在新房里不出门当日也不吃婆家的一回饭无论家人怎么诚心相请哪怕是把饭菜送进新房也不会吃上一回而是吃着自己带来的食物以示节省公公婆婆的美味佳肴敬孝给公公婆婆食换得公公婆婆的爱戴换来长年全家和睦过日子这一风俗习惯直至今天新娘出嫁到婆家还是一直坚持吃完自己带来的食品为止
过年前后井冈山土客籍居民有一系列活动:
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居民家送灶神过小年十二月三十日居民家等灶神送等灶神均要打米果烧香烛烧纸钱燃爆竹等
十二月三十日为过年一年四季在外做工学习工作的人都要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除夕年饭又称[团圆饭"是全家人最丰盛的一顿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互相敬酒互相祝福近些年来饭后一家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显得亲情十分浓厚
三十日那天民间居民还要到菜园里摘些青菜回家把它插在大门旁边有的还放到厅内的香桌上以示来年纳财
还有正月初一那天居民全部吃斋每逢大年初一早餐民间居民非但不吃大鱼大肉在餐桌上连一丁点飞禽走兽的肉星都看不见全都是斋菜就连大年初一早洗脸漱回的水都不倒掉要用桶盛起来初一燃放的鞭炮满地大红大吉当天不能扫地也以示大吉大利聚财进宝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永定县是极富东方色彩的山村民居建筑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傲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客家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其中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楼内冬暖夏凉土楼格局的恢宏不仅展现了客家人的智慧还反映了客家人淳朴的民风
独特的客家文化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程旼是有史记载首批进入今客家大本营内之梅州的客家先祖,其身体力行的德、仁、义的思想文化精神,使南下汉人与土著居民和睦相处,进而融合为一体;其以德化人、以仁化人、以义为上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客家民系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程旼(公元419--518年),取名为"程旼"的讲究是:一是选《诗·召南·羔羊》中"羔羊之义",期望此子将来行为清廉节俭;二是"旼"取《汉书》中之"旼旼穆穆,君子之态"之意。程旼,祖居河南司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县南40里)。据程志远《程旼是中原迁梅的客家先贤》,他的上代为程婴之后裔程元谭,因"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影响,于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南迁。由弘农(河南灵宝)到山东东阿(山东阿城),再南下至建康(南京)、新安(安徽篁墩)、婺源(江西婺源)、宁化石壁(福建宁化),到南海义安。程旼携长子程松一家和部分族人,辗转迁至南海义安郡属坝头(今梅州平远县西北坝头乡),从此在此地定居。程旼娶妻夏氏,生子三:程松、程杉、程梅。程旼、程松、程杉的名字和事迹,均被载入《清康熙·程乡县志》、《清乾隆·嘉应州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早期南迁的客家先民程旼,堪称客都梅州的人文鼻祖。
从历代对程旼的赞誉看程日文的客都人文鼻祖地位
旧《通志》载,程旼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与韩愈、张九龄、刘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陈子壮齐名;又,潮州韩文公(愈)庙中,曾设25位乡贤木主(木制牌位),程旼亦居其首。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梅州召开,经研究后认识到程旼的伟大之处,于是大会确认,把程旼定为世界客属名人。
程旼,按出生年月先后为序,位居世界客属名人118位之首,亦于2007年入选"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展主要撰稿者、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历史学家张磊介绍:"程旼是客家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名贤之一,他在1500多年前带领家人和部分族人从中原迁徙至梅州,教化乡民,传播中原文化。"
自宋代以来,赞颂程旼的匾额亦不少。如:清乾隆督学正程岩到程乡督学时,亲题大匾"百代儒宗"立于程公祠上厅;清嘉庆壬申年(1812年)督学正程国仁(商城人,累官贵州巡抚)又赐两帧大匾"人伦模概"、"风起百世",置于程公祠下厅梁上;还有"源远流长"、"敬仰千秋"、"景仰前贤"三幅大匾。在入闽粤赣咽喉之古驿道梯云岭上,还有摩崖大石刻"百粤高人",那是明平远县令李允懋为纪念程旼所凿。
上述关于程旼的种种高度赞誉,在客都梅州可说是绝无仅有,可见程旼在梅州客都的重要历史文化地位。所以,程旼当之无愧于客都的人文鼻祖地位。
● 有了程旼,才有程乡
梅县(州)古代多称程乡,以程乡命县及后来命州府,皆出自程旼。古往今来以名命乡、县者寥寥无几,中国历史上以个人姓氏被皇帝命名为县名的仅有两县,一为纪念山西介之休的介休县,另就是以程旼之姓命名的程乡,而"程乡"还常常兼为州府之名。
程旼历经齐、梁、陈、隋各代,由于其"人伦模概"的高风亮节,后人名其都曰"义化",乡曰"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县曰"程乡县"。在梅州,历代为纪念程旼而建立的祠、会、桥、路、学校比比皆是;程旼原居住的平远坝头乡为义化乡,村为程源村,河为程源河,河上建有沟通两岸(程东、程南)之大桥--程源桥;还有程公屋、程公陂、程坑里、程竹塘,以及程北、程中、程西等地名,程公祠、程公会、程处士专祠、景贤公学、景贤中学、贤邻小学等纪念建筑。在梅县有程江、程江源、程江桥、先贤堂、程公祠;梅江区有七贤书院(程处士列之)、义化路、程氏公祠等。刘宋年间与程旼同朝的文士徐庾盛赞程旼"万古江山与姓俱"。
有了程旼,才有程乡,而程乡是客都梅州的旧称。正是由于程旼,当时落后的蛮荒之地才有了"人文秀区"的称誉!此程旼之为客都人文鼻祖的又一写照。
● 程旼是最早到达梅州的显赫客家先祖
客家迁徙有六徙说与五徙说。比较权威的是罗香林的五徙说,五徙说将西晋末五胡乱华的北方汉民南迁定义为客家第一次迁徙,以后又有唐、宋、元明、清四次迁徙。笔者持客家迁徙六次说,即在罗香林的五徙说前加一徙,第一徙为"秦汉",尤其是"秦开五岭"。笔者认同秦汉迁徙是客家先民的第一徙,但客观地说,此次迁徙只是客家先民南迁后形成的一个据点,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在秦汉一徙后,经晋、唐宋迁徙后基本定型的。
以罗香林的客家迁徙五次说,晋朝是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程旼就是这第一次大迁徙而来留下昭昭史迹的客家先民。客家先民在第一次大迁徙时绝大部分只过了长江,在九江湖口入鄱阳湖畔一带定居了。563年后,才在第二次大迁徙中大量涌入赣南和闽西,但此时入粤的为数不多。而程旼在此第一次迁徙的时间里,就到达了今平远县坝头振东村官窝里。其时入粤的客家先祖恐不止程旼一族,然他人并未见于史册,盖因有名者才能留名史册、流芳百世。由于程旼"信义著于乡里",才在若干文献中有其迁徙的叙述。因此,程旼是有史记载首批进入今客家大本营内之梅州的客家先祖。这位文献记载里最早到达今梅州客家地区的客家先祖,以其在当时的显赫地位及其对后来的巨大影响,可说是当之无愧的客都人文鼻祖。
● 程旼之德仁义对世界客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旼嗜书,常习五经,24岁任撰史学士,为皇帝侍读侍讲,官级从四品,在刘宋朝时,程旼看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因此弃官率领族人南迁。在平远定居后,程旼"以德化人",影响了这一带的南下汉人和原土著居民,使该地民风逐步由"尚气轻生"变为"和邻睦族";处理人际纠纷,以"中立不倚"、"道德之最纯正者"为本。程旼身体力行的德、仁、义的思想文化精神,使南下汉人与土著居民和睦共处,进而融合为一体,于是有了客家民系的诞生;其以德化人、以仁化人、以义为上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左右着客家族群的为人处世,成为客家民系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其德、仁、义哺育了众多的客属文人雅士、豪杰名流乃至商贾巨富等,至今还影响着当代客家人,使客家族群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客家人与犹太人一样,位居世界人类史上的显赫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活跃、最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民系族群。这就是程旼以德化人的伟大历史功绩,以此历史功绩,足以荣膺梅州客都人文鼻祖赞誉。
综上四点所述,程旼是"五胡乱华"时南迁汉人中首批入粤的客家先祖,有了程旼才有程乡;程旼以德化人的高尚品行对客家后世影响重大,是客家先祖中德高望重的佼佼者;程旼以仁化人的思想品行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支柱;程旼是"百代儒宗"、"人化楷模",理所当然是名副其实的客都梅州的人文鼻祖。
客家族的相关资料例如:源来,习俗,住房,历史等
本文2023-10-21 22:37: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