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金辽阳盖县的关氏(满族)家谱……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家谱是什么东西。
家谱是本家族的人,一般是老族长主持由族人合力编写出来的,专门记录本家族历史世系的书,或是单子。
这种东西一般只在本家族内部发行,不会对外公开。而且只在过年祭祀祖先的时候才翻开公视。
你家的家谱一定存放在你本家族的长支远亲家。只是你可能长期不走亲戚,所以不知道了。
这个问题你应该回老家去问本家族的老辈人,而不应上网问外人,网上没有你家家谱。
辽阳满族关姓不下十多个家族,大多都是
瓜尔佳氏,也有少数是卦勒察氏,关古剌氏,索察氏。
虽然同用关姓,但同姓不同宗。
你别以为姓关的都是一家人,没那回事。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任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有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为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关]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辽东的关姓大部分都是瓜尔佳氏。
而瓜尔佳氏是满洲大姓,曾经在多个旗属注册。不妨可以查一下。
瓜尔佳氏(关氏)
谐音取关为姓。关氏族谱记载:关氏始祖居“牙尔虎”处,据有关专家考证,昔日的“牙尔虎”即今日之“萨尔浒”,16世纪末关氏始祖“松阿力”之子“噶哈”是萨尔浒城的酋长,后归附努尔哈赤,并与爱新觉罗家族连亲,成为努尔哈赤创建基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621年,努尔哈赤抚降辽东70余城,关氏也随之进入辽沈地区。1644年,清军定鼎中原,关氏随即“从主入关”,住进了北京的寿比胡同,1687年,康熙帝为了确保发祥地的安全,派关氏八世祖翁窝图和其弟弟琰布迁凤凰城卡巴岭下驻防既今宝山一带(凤城市北红旗村---古名为:乐善屯),于是就世居于此,其后裔散居于凤城的草河,白旗,大堡,红旗,岫岩的汤沟等乡镇,至今已传自第二十一世。
岫岩偏岭乡的关姓,原居长白山,1651年(顺治八年)由京拔驻岫岩。到了清朝末年,关氏家族人丁过千,当时政府对旗人的管理大大的放松,而且政府还鼓励到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去开荒,所以一大批关氏家族的人开始向北迁移,迁居的地方主要有: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双城堡、富锦县、依兰县和嫩江县,吉林省的通化县、海龙县、辉南县等等。另外关氏家族其实已经散居东北各地,如本溪县、西丰县、铁岭县以及凤城市内的刘家河乡、边门镇、大堡镇、凤城镇等地。
按辈定字命名,从十四世到五十三世定字为:“裕联荣继广,庆善培永昌。文明振盛世,保元允呈祥。宗贤启鸿运,懋仁崇义芳。宪德沛卓智,哲胤绍泽长。”
寻求金辽阳盖县的关氏(满族)家谱……
本文2023-10-21 22:36: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1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