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皇帝列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两晋皇帝列表,第1张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公讳禄,字世荫,黄门侍郎[①]次子,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除给事中[②]、黄门侍郎[③]。初,元帝朝寇杜弢[④]作叛,荆州刺史周顗[⑤]败走,王敦[⑥]遣武昌太守陶侃[⑦]、豫章太守周访[⑧]共讨之,相持日久,帝勒公招远将军兼散骑常侍,同敦驻豫章为援,共击破弢杜弢简介,弢穷投水而死。

公迁合浦太守,侃任刺史,既弢部将杜会作乱,侃为所败,杀江州部将朱轨、赵诱,又召公归,同平会,再任晋安郡守,公去南服,离遏王城,敦肆狂昧,为谋不轨,以钱凤为腹心,沈充为羽翼,负恃石头,窥伺神器,苏峻、韩晃、张健踵乱中原,摇动社稷,公以晋重臣分,甘倡义檄,温峤[⑨]于武昌助陶侃、于楚甸驰驱南北,疲力以死,可谓晋室勋臣,为国尽瘁者矣!卒时年六十有九讣闻。

朝廷敕赠晋安郡王,为营隧塟[⑩]。

晋推名臣,谓与陶侃同埓[11]。赞曰粤惟吾祖,晋室勋良,经纶庙社,黄门侍郎,清讨礼乱,敕封郡王,名垂天壤,功在庙廊,孙枝广发,亿万弥昌,华组如带,积笏盈牀[12],顾瞻祖德,万世有光。

裔孙吏部尚书大鼐[13]撰

《西河林氏重修谱》,由林世瑚编著,于清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成书。

以上文字由湖北黄冈开基始祖千一公后裔、安徽金寨林凡于丙申年六月二十四录于京城,为便于大家理解上文,对上文部分人名等做如下注解。

[①]此处指禄公之父颖公,颖公,西晋建兴三年(315年)为徐州别驾,后任黄门侍郎。

[②]给事中,秦始置。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所加之官或为大夫、博士或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官名。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以至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晋始为正官。隋唐以后,成为门下省之属官,掌驳正政令之事。唐一度改称“东台舍人”,旋复旧称。

[③]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降沿用此官职。

[④]杜弢(?―315年),字景文,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蜀地名士、符节令杜植之孙,略阳护军杜眕之子[1] ,西晋末年流民首领。杜弢少以才学著称,获举秀才。李庠之乱时,杜弢避乱到南平,得到南平太守应詹的欣赏礼遇。后任醴陵县令。永嘉五年(311年),流民叛乱,共推杜弢为首领,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杜弢攻陷郡县,杀害地方官员。建兴三年(315年),晋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伐杜弢,杜弢兵败投降朝廷,晋元帝赦免杜弢,任命他为巴东监军。杜弢投降后,各将领却仍不停攻打杜弢,杜弢愤怒,于是再次反叛。同年八月,杜弢派部将王真进军武陵,王真兵败逃往湘城,陶侃劝降王真,杜弢的部众溃散,杜弢于是逃跑,死在途中。

[⑤]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曾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敢进忠言而被朝廷重用,天性宽厚仁爱遂被敬重,王敦之乱时被王敦杀害,终年54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⑥]王敦在晋惠帝时,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出为广武将军、青州刺史。晋怀帝时为扬州刺史。晋元帝司马睿召其为扬州刺史,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⑦]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1] )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⑧]周访(260年-320年),字士达,晋朝名将,本籍汝南安城,因祖辈于汉末避乱江南,于是在吴亡时改为庐江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县)人。曾讨平江州刺史华轶及作乱荆州的杜曾叛乱,又协助平定杜弢的流民叛乱杜弢简介,对东晋能于南方建立甚有功劳。官至安南将军、梁州刺史。

[⑨]温峤,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名将,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曹魏名臣温恢的曾孙,西晋司徒温羡之侄。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温峤17岁出仕,由司隶都官从事累迁至潞县县令。后任刘琨的参军,积功至司空府左长史。317年,温峤作为刘琨的信使南下劝进,从此历任显职,并与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曾任江州太守,参与平定王敦、苏峻的叛乱。苏峻之乱平定后,温峤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死后赠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温峤“博学能属文”,《隋书·经籍志》有《温峤集》十卷。

[⑩]隧,墓道,古墓中运送棺材到墓室的通道;塟,zàng,古同“葬”,掩埋死人的意思。

[11]埓,同埒,音liè,等同的意思。

[12]笏,音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牀,音chuáng,安放器物的支架、几案等。

[13]林大鼐,字梅卿,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历官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后为秦桧所忌,出知泉州,卒於任。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另,注:鼐(nài),本义大鼎。特指:大鼎、头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

魏晋南北朝的有名人物有慕容隆、姚兴 、祖逖、拓拔宏、陶渊明等。

1、慕容隆

慕容隆,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成武帝慕容垂之子。公元397年5月18日即农历四月癸酉,慕容宝宿广都黄榆谷(今辽宁建昌一带),慕容会派仇尼归、吴提染干率壮士20令人分道袭击慕容农、慕容隆。慕容农身受重伤,慕容隆却被惨遭杀害。

2、姚兴

后秦太祖姚苌长子,姚苌死后继位,在位23年,病中因子姚音政变抢位,他受惊吓而死。

3、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闻鸡起舞的故事说的就是祖逖。

4、拓拔宏

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元宏(467-499 年)原姓拓跋,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把皇位传给年仅五岁的元宏,自称太上皇。从西晋的“五胡乱华”开始的民族大混战和民族大融合,经过一系列痛苦的“化学反应”,终于接出了果实。

孝文帝登基后进行改革,改变了之前国家的保守面貌还加速了鲜卑族的融合。

5、陶渊明

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两汉魏晋南北朝人物中国

晋武帝司马炎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

十二月,司马炎建晋称帝,定都洛阳,大封宗室和功臣,西晋建立。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

一月,立司马衷为太子。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

六月,鲜卑族秃发树机能起义于秦州,与胡烈战于万斛堆,胡烈战死。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

一月,突厥族刘猛起兵,叛乱出塞。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

一月,何桢讨刘猛,累破之,左部帅李恪杀刘猛而投降。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

十一月,使王浑、王戎、胡奋、杜预、王浚、唐彬、贾充等率军伐吴。

十二月,马隆与秃发树机能战于凉州,大败鲜卑军,秃发树机能战死。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三月,吴军战败,孙皓投降,东吴灭亡。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

四月,辛丑,使杨骏辅政。己酉,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为帝,立贾南风为皇后。

八月,立司马遹为太子,以何劭为太子太师,王戎为太子太傅,杨济为太子太保。

晋惠帝司马衷

永平元年(公元291年)

三月,贾南风矫诏使楚王司马玮诛杀杨骏,杨骏弟杨珧、杨济及张劭、段广、杨邈,并诛杀其三族。后使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辅政。

六月,贾南风矫诏使楚王司马玮诛杀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并诛杀其三族。后,贾南风又以楚王司马玮擅害汝南王司马亮和为卫瓘为由,杀之。

永平元年(公元296年)

一月,使张华辅政。

八月,氐族齐万年起兵于雍州,率军进围泾阳。

永平七年(公元297年)

一月,周处与齐万年战于六陌,周处战败自杀。

永平九年(公元299年)

一月,孟观与齐万年战于中亭,齐万年战败被擒。

江统鉴于齐万年之事,著《徙戎论》,主张使少数民族迁走,以防战乱发生,朝廷不听。

十二月,贾南风用醉酒计害太子司马遹,诬之谋反,废而囚之于金墉。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

三月,贾南风毒杀司马遹于许昌。

四月,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起兵,废贾南风为庶人,并诛杀张华、裴頠及贾谧等。后,害贾南风于金墉城。

八月,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赵王伦,不克,允及其二子秦王司马郁、汉王司马迪皆遇害。

十二月,益州刺史赵廞与洛阳流人李庠据成都反。后,赵廞杀李庠,李庠子李特又起兵诛杀赵廞而归顺。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

一月,赵王司马伦废帝而自立。

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等起兵讨伐赵王司马伦,大败赵王军。

四月,王舆与淮陵王司马漼勒兵入宫,擒赵王党孙秀、孙会、许超、士猗、骆休等,皆斩之,逐赵王归第,帝复位。后,诛杀赵王及其党。

十月,李特起兵于益州。

十二月,以张轨为凉州刺史。

太安元年(公元302年)

十二月,长沙王司马乂于宫中起兵,诛杀齐王司马冏。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三月,宋岱趁李特军骄出兵大败李特,斩之,传首京师。

四月,李特子李雄又起兵于益州。

五月,张昌起兵于义阳。

八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长沙王司马乂屡败。

刘弘及张昌战于清水,大败张昌军,斩之。

十一月,东海王司马越起兵于宫中,囚禁长沙王司马乂及其党。后,河间王司马颙将张方杀之。

李雄大败罗尚,占据全部蜀地。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

一月,刘沈、皇甫重举兵攻长安,为河间王司马颙所败。

七月,东海王司马越、南阳王司马模、荀籓、王戎等奉帝北征,与成都王司马颖将石超战于安阳,战败,嵇绍死之。

八月,匈奴刘渊起兵于离石,自号大单于。

东嬴公司马腾、王浚遣乌丸军攻成都王司马颖于邺,大败之,成都王司马颖与帝单车走洛阳。

十一月,河间王司马颙将张方胁帝至长安。

李雄自称成都王于成都,史称成汉。

刘渊自称汉王于离石,史称赵汉,又称前赵。

永兴二年(公元305年)

二月,李雄称帝于成都,建国号为成。

七月,公师籓起兵于平阳。

十二月,陈敏起兵于历阳。

光煕元年(公元306年)

三月,刘柏根起兵于东莱,后,王浚遣将讨平之。

五月,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败之。

九月,冯嵩执成都王司马颖,送之于邺。后,刘舆杀之。

十一月,帝驾崩,太子司马炽继位为帝。

十二月,南阳王司马模诛杀河间王司马颙于新安。

晋怀帝司马炽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

二月,王弥起兵于东莱。

三月,周馥战败陈敏,斩之。

五月,汲桑起兵于茌平,攻陷邺城,害新蔡王司马腾。

十二月,田兰、薄盛等斩汲桑于乐陵。

鲜卑慕容廆自称大单于于昌黎。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

五月,王弥率军攻打洛阳,被王衍打败。后,王弥投靠刘渊,又被石勒所害。

十月,刘渊称帝于平阳。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

三月,东海王司马越勒兵人宫,害缪播、王延等。

九月,刘渊子刘聪围攻洛阳,被东海王司马越打败。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

二月,钱璯起兵于吴兴。

三月,周玘率军讨伐钱璯,败之,斩钱璯。

六月,刘渊死,子刘和继位。后,其弟刘聪杀之而自立。

九月,王如起兵于宛城。

十一月,周馥上表迁都寿阳,东海王司马越使裴硕讨周馥,为周馥所败而请救于琅邪王睿。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

一月,杜弢起兵于长沙。

琅邪王司马睿使甘卓周馥于寿春,败之。

四月,石勒追东海王越丧,追至东郡,钱端战死,并害王衍及东海王子司马毗等四十八王。

六月,刘曜、王弥、石勒攻陷洛阳,擒帝至平阳。

八月,刘聪子刘粲攻陷长安,害南阳王司马模。后,司马模子司马保嗣位为南阳王。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

七月,刘粲寇晋阳,刘琨遣郝诜帅众御粲,诜败绩,死之,太原太守高乔以晋阳降刘粲。

八月,刘琨逃往常山,请救兵于鲜卑拓拔猗卢。

九月,贾疋讨刘粲于三辅,走之,关中小定,与梁芬、梁综等共奉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于长安。

十月,拓拔猗卢自将六万骑至盆城。后,刘粲败走。

晋愍帝司马邺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

一月,刘聪杀帝于平阳。

四月,太子司马邺继位于长安,改元建兴。

七月,祖逖率军北伐石勒。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

三月,石勒用诈降记攻陷幽州,杀王浚,占据幽州。

七月,刘曜、赵冉围攻长安,麹允败之,赵冉中流矢而死。

十二月,凉州刺史张轨死,其子张寔嗣位,史称前凉。

建兴三年(公元315年)

八月,陶侃攻杜弢于湘州,杜弢败走,湘州平定。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

八月,刘渊子刘曜率军围攻长安。

十一月,帝投降于刘曜,后被送至平阳。

十二月,刘琨因乐平战败而投奔段匹磾于蓟州,后被段匹磾所害 。

晋元帝司马睿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

三月,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于建康,改元建武,东晋建立。帝使王导辅政,王氏开始兴盛。

十二月,刘聪还帝于平阳。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

三月,晋王司马睿称帝于建康,改元太兴。

六月,刘聪死,子刘粲继位。

八月,靳准发动叛变弑杀刘粲,自号汉王,后为其将靳明所杀,石勒起兵攻靳明于平阳,靳明求救于刘曜。

十月,刘曜称帝于赤壁,后,靳明率军归之,刘曜又灭靳明族。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

十月,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

十一月,石勒称王于襄阳,国号赵,史称后赵。

十二月,南阳王司马保称晋王于祁山。

鲜卑慕容廆袭辽东,崔毖战败,投奔高句骊。

太兴三年(公元320年)

二月,石勒将石虎攻厌次,邵续救厌次,战败,死于阵。

五月,晋王司马保被其将张春所杀,刘曜使陈安攻张春,灭之后陈安又起兵叛乱。

六月,凉州刺史张寔被其部下所害,其弟张茂嗣位。

太兴四年(公元321年)

四月,石勒攻陷厌次,段匹磾战死。

九月,祖逖死,祖逖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一月,王敦不满帝疏远王氏而起兵叛乱于武昌,沈充率众应之。

四月,王敦率军围攻石头城,周札开门投降,后,王敦又大败戴若思、刘隗、刁协等。此后,朝廷大权皆归王敦。

十二月,帝忧愤而死崩,太子司马绍继位为帝。

晋明帝司马绍

太宁元年(公元323年)

七月,刘曜攻陈安于陇城,灭之。

八月,石勒将石虎攻陷青州,曹嶷被害。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

六月,王敦再次起兵,帝微服暗查王敦军营。

七月,帝发兵征王敦,败之于越城,王敦愤惋而死,王含继续率军反抗。后,官军屡败叛军,叛乱被平定。

十二月,张茂死,张寔子张骏嗣位。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

八月,帝以病崩,太子司马衍继位为帝。

九月,使王导与庾亮辅政,庾氏开始兴盛。

晋成帝司马衍

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十一月,石勒将石聪围攻寿阳,使王导率军御之。后,苏峻遣其将韩晃讨石聪,败之。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

十一月,苏峻不满庾亮执政而起兵于历阳,祖约率众应之。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

一月,温峤、陶侃等率军救京师。

二月,官兵屡败,苏峻率军入宫。

八月,刘曜及石虎战于高候,石虎战败,刘曜遂围石生于洛阳。

九月,温峤、陶侃、庾亮等与苏峻战于白石,苏峻轻骑出战,坠马被杀。叛军又拥立苏峻弟苏逸为帅。

十二月,石勒败刘曜于洛阳,擒之,前赵灭亡。

咸和四年(公元329年)

二月,王允之及苏逸战于溧阳,擒之,叛乱被平定。

咸和五年(公元330年)

八月,石勒称帝于襄阳。

咸和七年(公元332年)

七月,陶侃遣子陶斌与桓宣攻石勒将郭敬,破之,克樊城。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

四月,慕容廆卒,子慕容皝嗣位。

七月,石勒死,石虎强迫其子石弘嗣位。

十月,石生、石朗不满石虎专政,于是,石生起兵于关中,石朗起兵于洛阳,后皆被石虎所灭。

咸和九年(公元334年)

六月,李雄死,其兄子李班嗣位。

十月,李雄子李期弑李班而自立。

十一月,石虎弑石弘而自立为天王。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

四月,石虎攻历阳,帝使使王导率军御之。

咸康三年(公元337年)

十月,慕容皝自称燕王于龙城,史称前燕。

咸康四年(公元338年)

二月,石虎率军击鲜卑段辽于辽西,段辽战败,奔于平岗。

四月,李寿弑李期而嗣位,改国号为汉。

十一月,鲜卑拓拔涉翼犍称代王于繁时,史称代国。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

九月,石虎将张貉攻陷邾城,毛宝、樊俊、郑进等死之。邾城的失陷,使庾亮的北伐计划失败。

咸康六年(公元340年)

二月,慕容皝及石虎将石成战于辽西,败之。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

六月,帝驾崩,弟琅邪王司马岳继位为帝。

晋康帝司马岳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

八月,李寿死,子李势嗣位。

十二月,石虎侵张骏,张骏使其将谢艾拒之,大战于河西,石虎战败。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

一月,张骏遣其将和驎、谢艾讨南羌于阗和,大破之。

二月,慕容皝及鲜卑宇文归战于昌黎,宇文归大败,奔于漠北。

九月,帝崩,太子司马聃继位为帝。

晋穆帝司马聃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

十二月,张骏遣军伐焉耆,焉耆战败投降。

永和二年(公元346年)

五月,张骏死,子张重华嗣位。

十一月,桓温率周抚、谯王司马无忌、袁乔等讨伐成汉,拜表辄行。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一月,桓温攻克成都,李势投降,成汉灭亡。

永和四年(公元348年)

九月,慕容皝死,子慕容隽嗣位。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

一月,石虎称帝位于邺。

二月,褚裒使其将王龛率军北伐,攻克沛城,生擒石虎将支重。

四月,石虎死,其子石世嗣位。

五月,石世兄石遵杀石世而嗣位。

七月,褚裒率军进攻彭城,遣将王龛、李迈及石遵将李农战于代陂,晋军战败,王龛被生擒,李迈战死。

八月,褚裒退屯广陵,褚裒的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十一月,石遵兄石鉴杀石遵而嗣位。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

一月,冉闵杀石鉴而自立,称天王,改国号为魏,颁“杀胡令”,史称冉魏。后,石鉴弟石祗称帝于襄国。

八月,氐苻健率军入关,打败关中势力杜洪,攻陷长安。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

一月,氐苻健称王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

二月,石祗、慕容隽联军大败冉闵于襄国。

四月,司马勋率军与苻健战于五丈原,晋军战败。

石祗将刘显杀石祗而自立,后赵灭亡。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

一月,刘显称帝于襄国,冉闵击破之,刘显被杀。

苻健称帝于长安。

四月,慕容隽将慕容恪与冉闵战于廉台,冉闵战败被擒。

慕容隽称帝于中山。

八月,慕容隽遣军围攻邺城,冉闵子冉智投降,冉魏灭亡。

九月,殷浩率军北伐,使戴施据石门,刘遂戍仓垣。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三月,王羲之等名士聚于兰亭,王羲之作《兰亭序》。

十月,殷浩进次山桑,姚襄叛乱,反击殷浩,殷浩弃辎重,退保谯城,殷浩的北伐失败。

张重华死,子张耀灵嗣位,张骏子张祚弑张耀灵而嗣位。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

一月,张祚称帝于姑臧。

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关中。

四月,桓温及苻健子苻苌战于蓝田,苻苌战败。

六月,苻健将苻雄率军及桓温战于白鹿原,晋军战败,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失败。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

六月,苻健死,子苻生嗣位。

七月,宋混、张瓘弑张祚,立张耀灵弟张玄靓为凉州刺史,去帝号。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

三月,羌姚襄率军攻入许昌,使桓温率军北伐。

八月,桓温及姚襄战于伊水,大败之,姚襄逃往平阳,桓温留戴施镇洛阳而归,桓温的第二次北伐以胜利而告终。

升平元年(公元357年)

五月,苻生将苻眉、苻坚击姚襄,战于三原,斩之。

六月,苻生残暴不忍,苻坚发动叛变而自立,苻坚使王猛辅政,进行改革,发展国力。

升平二年(公元358年)

三月,慕容隽攻陷冀州诸郡,使谢奕、荀羡率军北伐。

十二月,荀羡及慕容隽战于山荏,晋军战败,荀羡的北伐失败。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

一月,慕容隽死,子慕容暐嗣位,使慕容恪辅政。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

五月,帝崩,兄琅邪王司马丕继位为帝。

晋哀帝司马丕

隆和元年(公元362年)

一月,慕容暐将吕护、傅末波攻陷小垒以围攻洛阳。

兴宁元年(公元363年)

七月,张骏子张天张天锡杀张玄靓而自立。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

二月,帝崩,帝琅邪王司马奕继位为帝。

三月,慕容暐将慕容恪、慕容评攻陷洛阳,沈劲战死。

十月,司马勋起兵叛乱于成都,自称成都王。

晋废帝司马奕

太和元年(公元366年)

五月,朱序攻司马勋于成都,司马勋战败被擒杀。

慕容恪病死,慕容评开始辅政,慕容评昏庸无能,开始乱政。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

四月,桓温欲为帝,第三次率军北伐,以建功业。

九月,桓温率军至枋头,因粮运不继而焚舟而归,慕容暐将慕容垂追桓温后军于襄邑,大败之。

十月,桓温推战败之罪于袁真,袁真于寿阳起兵叛乱。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

二月,袁真死,其将朱辅立袁真子袁瑾,袁瑾求救于慕容暐。

十月,苻坚将王猛率军大破慕容暐将慕容评于潞川。

十一月,王猛攻克邺城,获慕容暐,前燕灭亡。

太和六年(公元371年)

一月,桓温率军攻克寿阳,斩袁瑾,叛乱被平定。

四月,苻坚将苻雅率军伐仇池,杨纂降之,仇池灭亡。

十一月,桓温废帝,立琅邪王司马昱为帝,改元咸安,桓氏开始兴盛。

晋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

六月,帝崩,太子司马曜继位为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

七月,谢安用计使桓温称帝的计划不能实现,桓温郁郁而终。

九月,使王彪之、谢安、刁彝辅政,谢氏开始兴盛。

太元元年(公元376年)

七月,苻坚将苟苌攻克凉州,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十二月,苻坚将苻洛攻代,生擒拓拔涉翼犍,代国灭亡,苻坚统一北方。

太元四年(公元379年)

二月,苻坚子苻丕攻陷襄阳,生擒朱序,此后,苻坚屡次遣军攻打东晋。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

一月,苻坚将吕光率军征讨西域。

八月,苻坚亲自率军渡过淮水,进攻东晋,帝使谢玄、谢琰、谢石、桓伊等率军御之。

十月,谢玄、谢琰、谢石、桓伊等率军于苻坚战于淝水,苻坚中谢玄计而战败。

十二月,翟辽趁苻坚战败,举兵于河南,慕容垂自邺城与之合军攻苻坚子苻晖于洛阳。

太元九年(公元384年)

一月,使刘牢之、桓冲等率军北伐,攻克谯城、新城、魏兴、上庸。

二月,苻晖战败,慕容垂又与翟辽攻苻坚子苻丕于邺城。

三月,慕容泓起兵于北地,慕容冲起兵于平阳而叛乱苻坚。

四月,姚襄弟姚苌起兵于北地而叛乱苻坚,自立为秦王,史称后秦。

五月,慕容泓将高盖弑杀慕容泓,立慕容冲为皇太弟。

太元十年(公元385年)

一月,慕容冲称帝于阿房,国号燕,史称西燕。

三月,吕光平定龟兹,西域被平定。

五月,慕容冲率军逼近长安,苻坚留子苻宏守长安,奔于五将山。

六月,苻宏不能守长安,投降东晋,慕容冲进入长安。

八月,谢安死,使琅邪王司马道子辅政,司马道子昏庸,重用奸佞王国宝等,开始乱政。

姚苌杀苻坚于新平寺,后称帝于长安。

鲜卑乞伏国仁称秦州牧于勇士,史称西秦。

九月,吕光败张天锡子张大豫而据姑臧,自称凉州刺史。

苻坚子苻丕称帝于晋阳,后与姚苌屡次相攻。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

一月,慕容垂称帝于中山,国号燕,史称后燕。

慕容冲将许木末杀慕容冲,立段随为帝。

拓拔涉翼犍子拓拔珪称代王于牛川。

三月,慕容永杀段随﹐立慕容钑为燕王﹐后,慕容钑被杀﹐慕容冲子慕容瑶被立为帝,慕容瑶又被杀﹐慕容泓子慕容忠被立为帝。

四月,代王拓拔珪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六月,慕容忠被杀﹐慕容永被立为河东王。

十月,慕容垂败苻丕于河东,丕逃往东垣,东晋将冯该击斩之,传首建康。

慕容永称帝于长子。

十一月,苻丕将苻登称帝位于陇东。

太元十三年(公元388年)

六月,乞伏国仁死,弟乞伏乾归嗣位,自称称河南王。

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

十月,姚苌死,子姚兴嗣位。

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

七月,苻登与姚兴战于山南,苻登战败被杀,子苻崇逃往湟中,归附乞伏乾归。

八月,慕容垂击慕容永于长子,慕容永战败被杀,西燕灭亡。

十月,苻崇被乞伏乾归所逐,后与乞伏乾归将乞伏益州战于平川,苻崇战败被杀,后秦灭亡。

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

十一月,慕容宝率军伐北魏,拓拔圭击慕容垂子慕容宝参于参合陂,败之。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

四月,慕容垂亲自率军伐北魏,中途死,子慕容宝嗣位。

六月,吕光称天王于姑臧,国号凉,史称后凉。

九月,帝崩,太子司马德宗继位为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

二月,吕光将秃发乌孤起兵叛吕光,称大单于于廉川,国号南凉,史称南凉。

三月,吕光以乞伏乾归屡叛而率军讨之,吕光弟吕延中计战败被杀,吕光战败。

四月,王恭、庾楷以讨王国宝、王绪为名而起兵,司马道子惧而杀杀王国宝、王绪,王恭、庾楷于是罢兵。

五月,吕光将沮渠男成拥立段业而叛吕光,国号凉,史称北凉。

慕容宝将慕容祥趁慕容宝北伐北魏失败而自立为帝于中山,慕容宝逃往黄龙。

八月,吕光将杨轨、郭黁发动叛乱,吕光子吕纂击走之。

九月,慕容宝将慕容麟斩慕容祥而自立为帝。

十月,拓拔珪率军攻打中山,慕容麟战败被杀。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

五月,慕容宝将兰汗弑慕容宝而自立为昌黎王。

七月,慕容宝子慕容盛用计斩兰汗而称长乐王于黄龙。

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杨佺期等举兵反叛。

八月,慕容盛称帝于黄龙。

九月,使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王珣、谢琰等率军讨桓玄等,王恭将刘牢之叛王恭,王恭战败,桓玄等退兵。

桓玄退兵后,司马元显用计罢免司马道子,自己开始辅政,司马道子昏庸无能,开始乱政。

十二月,魏王拓拔珪称帝于盛乐。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六月,鲜卑慕容德称帝于广固,国号燕,史称南燕。

八月,秃发乌孤坠马受伤而死,弟秃发利鹿孤嗣位。

十一月,孙恩起义,攻陷会稽,害王凝之、谢邈等。

十二月,桓玄偷袭江陵,殷仲堪、杨佺期战败被杀。

吕光立其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是日,吕光死,吕纂弑吕绍而自立为天王。

隆安四年(公元400年)

七月,姚兴起兵讨伐乞伏乾归,乞伏乾归战败投降,臣服于姚兴。

十二月,汉李暠称公于敦煌,国号凉,史称西凉。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

二月,吕纂将吕超杀吕纂,立其兄吕隆为天王。

三月,沮渠蒙逊诬其兄沮渠男成谋反,段业斩沮渠男成,沮渠蒙逊以此为由,杀段业而自立。

七月,慕容盛将段玑杀慕容盛,慕容盛叔慕容熙灭段氏而称帝。

九月,姚兴起兵讨伐吕隆,吕隆战败投降,臣服于姚兴。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

一月,使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刘牢之等率军讨伐桓玄。

二月,桓玄败官军于姑孰,司马尚之战死。

三月,刘牢之叛降于桓玄,司马元显战败于新亭,桓玄害司马元显等,此后,桓玄开始专政。

辛景与孙恩战于大固山,孙恩战败自杀。

秃发利鹿孤死,弟秃发辱檀嗣位。

元兴二年(公元403年)

八月,桓玄自立为楚王。

九月,庾仄起兵讨伐桓玄,战败被杀。

十二月,桓玄自立为帝,国号楚。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

二月,刘裕、刘毅、何无忌等起兵于京口,斩桓修、桓弘。

三月,刘裕大败桓玄军,桓玄胁帝逃出建康,刘裕入京,斩桓玄党王愉及子王绥、温详等。

四月,何无忌、刘道规及桓玄将庾稚、何澹之战于湓口,大败之。

五月,刘毅及桓玄战于峥嵘洲,大败之,后,冯迁斩桓玄于貊盘洲。

闰五月,桓玄将桓振再次起兵攻陷江陵,刘毅、何无忌退守寻阳。

六月,毛璩讨桓玄将桓希,斩之。

十月,慕容德死,兄子慕容超嗣位。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一月,刘道规击败桓谦,桓谦败走江陵。

二月,蜀兵叛乱,逼迫谯纵为主,害毛璩,据蜀地而自立,史称谯蜀。

三月,桓谦再次攻入江陵,刘怀肃率军讨桓振,斩之,叛乱被平定。

义熙三年(公元407年)

六月,姚兴将赫连勃勃称天王于朔方,国号夏,史称夏国。

十一月,赫连勃勃大败秃发傉檀,秃发傉檀奔于南山。

十二月,慕容熙将冯跋杀慕容熙,立慕容云为帝,后燕灭亡,北燕建立。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

三月,慕容超派军南扰,刘裕率军北伐慕容超。

七月,乞伏乾归趁后秦屡次战败,称西秦王于苑川,脱离后秦统治。

九月,慕容云将离班弑慕容云,冯跋攻杀离班而称燕王。

十月,拓拔珪(魏道武帝)子拓拔绍弑杀拓拔珪,拓拔嗣杀拓拔绍而称帝,使崔浩辅政。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

一月,刘裕攻克广固,慕容超投降,南燕灭亡。

孙恩将卢循、徐道覆趁刘裕北伐而起义兵于始兴,后又出兵讨伐东晋。

三月,何无忌及卢循战于豫章,晋军战败,何无忌战死。

五月,刘裕率军于建康防御卢循,屡败起义军。

七月,卢循战败退军,刘裕派军追击之。

义熙七年(公元411年)

二月,刘籓斩徐道覆于始兴,传首京师。

四月,卢循逃往交州,杜慧度斩之,起义被平定。

十月,沮渠蒙逊率军伐西凉,李暠击败之。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

五月,乞伏乾归将乞伏公府弑乞伏乾归,乞伏乾归子乞伏炽盘诛杀乞伏公府而立。

九月,刘毅不满刘裕专政,刘裕率军讨刘毅,刘裕将王镇恶攻陷江陵,刘毅自杀。

十二月,使朱龄石率军讨伐谯纵。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诸葛长民不满刘裕专政,刘裕用计害诸葛长民及其弟诸葛黎民。

七月,朱龄石攻克成都,斩谯纵,谯蜀灭亡。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

六月,秃发傉檀征吐谷浑,乞伏炽盘趁机伐秃发傉檀,秃发傉檀投降,南凉灭亡。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

一月,司马休之、鲁宗之不满刘裕专政而起兵,刘裕率军讨之。

二月,姚兴死,子姚泓嗣位。

三月,刘裕及司马休之战于江津,司马休之战败,逃往襄阳。

五月,司马休之、鲁宗之投降姚泓。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

八月,刘裕及琅邪王司马德文率军北伐姚泓。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

二月,李暠死,子李歆嗣位。

三月,王镇恶大破姚泓将姚绍于潼关。

四月,后秦求援于北魏,刘裕用却月阵败魏军于河曲,败鹅青,斩阿薄干。

七月,刘裕攻克长安,姚泓投降,后秦灭亡。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

一月,刘裕将沈田子害王镇恶于长安,关中因诸将失和而大乱。

十一月,赫连勃勃大败晋军于青泥北,朱龄石焚长安宫殿而奔于潼关,后战死。

十二月,刘裕使王韶之缢死帝,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

晋恭帝司马德文

元煕二年(公元420年)

六月,帝禅位于刘裕,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东晋灭亡,刘宋建立。

七月,沮渠蒙逊佯攻西秦,李歆中计进攻沮渠蒙逊,战败被杀。

十二月,李歆弟李恂称凉州刺史于敦煌,沮渠蒙逊率军征之。

宋武帝刘裕

永初二年(公元421年)

三月,沮渠蒙逊水灌敦煌,李恂将宋承投降,李恂自杀,西凉灭亡。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

五月,帝崩,太子刘义符继位为帝。

六月,使傅亮、徐羡之、谢晦辅政。

宋少帝刘义符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

十一月,拓拔嗣(魏明元帝)死,子拓拔焘嗣位。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

一月,徐羡之密谋废帝,不欲刘裕二子刘义真为帝,上书废刘义真为庶人。

七月,傅亮、徐羡之、檀道济、王弘等废帝,迎立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帝,改元为元嘉。

景平三年(公元425年)

一月,诛杀傅亮、徐羡之,使到彦之、檀道济讨谢晦。

二月,到彦之、檀道济大破谢晦于隐矶,擒之于延头,后诛之。帝开始真正掌握政权。

七月,赫连勃勃死,子赫连昌嗣位。

景平五年(公元427年)

四月,拓拔焘率军讨伐赫连昌。

六月,赫连昌战败被擒,拓拔焘攻破统万城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水浒传》读后感500范文一 读罢《水浒传》,我不禁掩卷沉思。何为英雄“英雄”,便是给百姓带来幸福,安乐。使国家不受到任何外来敌患的干扰,同时又洁身自好的人。可《水浒传》中,那些自称“”,为民除害,捉拿反贼的人,却不知羞耻地着属于人民的一切利益。他们不但不救济平穷之人,而且还百姓家中的财物。正因如此,便有了故事的经过与结果——梁山好汉齐聚。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007年,美国P 为14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人均P为47万美元。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中经贸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经济、金融、互相关联、互相渗透。

陶侃原籍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先世并无显赫的记载,他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他出身寒门。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地位不高。陶侃年幼而孤贫,最初任县中小吏。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换得酒菜,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范逵告别时,陶侃相送百余里。范逵问:“卿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回答:“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范逵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迁任主簿。值州部的从事到郡中,想找点岔子处罚他,陶侃关上门严格约束部下,对从事说:“若我们有错误,自当按宪令处治,不应这样相逼,若不按礼事,我也能对待。”从事只好离去。张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属们都感到为难,独陶侃说:“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大家都他的礼义。长沙太守万嗣来到庐江,见到陶侃,敬悦,对他说:“你最终一定会有名的。”让自己的儿子与陶侃结为好友才离去。

张夔后来举荐陶侃为孝廉,陶侃到洛阳后,几次拜谒张华。张华开始认为他是来自偏远之地的人,不大理睬他。但陶侃每次去,都神色安然。张华后来与他交谈,大为惊异。陶侃得以除任郎中。伏波将军孙秀是的孙吴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耻于任他的掾属,孙秀因为陶侃出身寒族,于是召他为舍人。当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是陶侃的同乡,被乡中一致称扬。陶侃拜见他,他评价说:“《易经》上说:‘坚固贞正,足以干事。’陶士行就是这样的人。”杨晫和陶侃一同乘车去拜见江南名士中书郎顾荣,顾荣也很看重他。吏部郎温雅对杨晫说:“你怎么和同乘一辆车呢”杨晫说:“他可不是普通的人。”当时的清谈乐广要会见南方的名士,武库令黄庆推荐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黄庆说:“这人终会前途远大,有什么可疑的。”黄庆后来任吏部令史,就推举陶侃为武冈县令。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于是弃官回家。后来又当过郡里的小。

列强们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该拿的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所以很满意,不再嚷嚷着要把慈禧作为战犯来处理,慈禧老佛爷自然很欣慰了,感激涕零地批准了这个条约。

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为陶侃施展才干提供了机遇。西晋末年,秦、雍一带的人民因和战乱,大量流徙到梁、益地区就食。

一位真正的名将不在于他曾打过多少场胜仗,而在于他一生击败过哪些名将!阿瑟·韦尔斯利一直是位籍籍无名普通将领,但在滑铁卢一战,他击败了法国拿破仑,从此威灵顿公爵的威名才响彻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当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灵顿公爵的真实姓名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封地是他作为公爵的封地。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不愿远征的丁壮及江夏一带流民纷纷投奔张昌。张昌攻下江夏郡,旬月之间,众至三万。张昌的发展,引起朝廷的不安。朝廷即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军前去。刘弘上任,即辟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命他为先锋开赴襄阳,张昌。此时,张昌用全部兵力包围宛城,打败前将军赵骧的军队,羊伊,刘弘只好撤退至梁县。张昌襄阳,但失败。张昌转攻襄阳不下,即沿汉水进入长江。一时间,荆、江、扬等州大部分地区为张昌所控制。刘弘派陶侃等人在竟陵进攻张昌。陶侃等人屡次与张昌交战,大败张昌,前后斩杀数万人,张昌逃窜到下山,他的部众全部投降,荆州平定。

事后,刘弘感叹的对陶侃说:“我过去担任羊公(羊祜)的参军,羊公说我日后一定能到他的地位,今天看到你,一定能够继承老夫我。” 后因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食邑一千户。

公元305年(永兴二年),扬州刺史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起兵占据扬州,又遣其弟陈恢沿江西上进攻武昌,意图割据江南。 刘弘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鹰扬将军,率军抵御陈恢。陶侃齐备仪仗,将母亲接到官舍,乡里都荣耀。随郡内史扈怀在刘弘面前说:“陶侃与陈敏有同乡之谊,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统领强兵,倘若有异心,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刘弘回答说:“陶侃忠直能干,我了解他很久了,他一定不会这样的。”陶侃听说后,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那里为质,来加强刘弘对他的信任,刘弘任他们为参军,给予赏赐,将他们送回江夏。说:“贤叔要征战出行,而祖母年事已高,你们应该回去。村野匹夫互相交往,尚且不负心,何况大丈夫呢!”再加陶侃为督护,让他和诸军并力抗击陈恢。陶侃以运输船作战舰使用,有人说不能这样作,陶侃说:“用官船来打官贼,有什么不行的”陶侃与陈恢交战,多次击败陈恢。又和皮初、张光、苗光在长岐共同击败陈敏的部将钱端。陶侃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财。

公元306年(光熙元年),陶侃的伯乐刘弘病故。不久,陶侃亦因母亲病故而离职服丧,当时有两位客人前来吊唁,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高飞而去,时人都感到很惊奇。

陶侃在服丧期满后,任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江州刺史华轶上表推荐陶侃任扬武将军,驻军夏口,又任命陶臻为江州参军。华轶与琅邪王司马睿素来不和,陶臻担心将来有灾难,借口有病回到陶侃身边,告诉陶侃说:“华彦夏(华轶)有忧天下之大志,但没有多大才能,并且和琅邪王有矛盾,就快来临了。”陶侃大怒,把陶臻送归华轶处,陶臻则趁机东投司马睿,司马睿见到陶臻很高兴,任命他为参军,并加陶侃为奋威将军,赐赤幢曲盖轺车及鼓吹,陶侃于是和华轶断绝了来往。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琅邪王司马睿命王敦统领甘卓、周访等沿江击败华轶。华轶兵败被杀后,陶侃升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山中蛮贼常拦截长江上船只抢劫。陶侃令部下诸将假扮商船引诱山贼,山贼果然前来,活捉了数人,结果审问,得知他们原来他们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部下。陶侃派兵逼司马羕交出盗贼,自己带兵在钓台列阵以为后继。司马羕只好把帐下二十人绑送出来,陶侃将他们斩杀,从此水陆交通安全畅通。返家的逃亡者络绎不绝,陶侃竭尽财力资助他们安家定居,又在郡东设立与夷人交易的市场,大收其利。

司马睿虽占据江州,但上游荆、湘两州的大部分地区为杜弢率领的流民起义军所占据。司马睿派陶侃击杜弢,命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指挥。陶侃令二将为前锋,侄儿陶舆为左翼,向杜弢发起进攻并将其击败。

公元313年(建兴元年),荆州刺史周顗被杜弢围困在浔水城。陶侃遣部将朱伺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陶侃对诸将说,杜弢必由陆偷袭武昌。因此迅速率军抄近连续行军三昼夜,在武昌周围埋伏下来。杜弢果然来攻,陶侃令朱伺率伏兵迎头痛击,大破杜弢,缴获大批辎重,杀伤众多敌兵。杜弢败军退入长沙。 陶侃派遣参军王贡向王敦报捷,王敦说:“要不是有陶侯,就会失去荆州啊。伯仁(周顗)刚到任,就被贼兵击败,不知道他怎么能当刺史”王贡说:“我们荆州正值多难之时,非陶龙骧(陶侃)治理不可。”王敦同意,即上表拜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管领西阳、江夏、武昌等郡,镇守在沌口,又移镇沔江。派朱伺等人征讨江夏乱贼,消灭了他们。贼寇王冲自封荆州刺史,占据江陵。王贡回到竟陵,陶侃的命令,以杜曾为前锋大督护,进军杀了王冲,收降他的部下。陶侃召杜曾前往,杜曾未到,王贡害怕假传命令的事会获罪,就和杜曾一起反叛。王贡在沌阳向陶侃的参军郑攀发起,将其击败,又在沔口打败朱伺。陶侃准备移师退守,又被部将张奕,于是按兵不动。不久,王贡军到达,陶侃被打得大败。叛军钩住了陶侃的乘船,幸亏他跳上一只小船,而朱伺奋力苦战,陶侃才得以脱险。张奕投奔叛军,陶侃也被免职。但王敦还是上表请陶侃以布衣身份领职。

陶侃再次率周访等进兵入湘,让都尉杨举为先锋,将杜弢击败,屯兵于城西。陶侃的部下致辞于王敦,为陶侃,王敦于是上奏请恢复陶侃的。

杜弢部将王贡率三千精兵,出武陵江,五溪蛮夷相助,以水师截断官军道,直逼武昌。陶侃派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进军巴陵,出奇兵大败王贡,斩首千余级,归降者达万人,王贡只好退回湘城。叛军内部产生了矛盾,杜弢因怀疑张奕而杀了他,叛军都不自安陶侃简介,降者日益增多。王贡又来挑战,陶侃在远处对他说:“杜弢是益州的小吏,国库钱财,父亲死后竟不奔丧。你本是,为何要跟随他胡为天下难道有善终的叛贼吗!”王贡开始将脚横架在马背上,一副傲然的样子,陶侃说罢,王贡肃然放下脚来端坐,神色言辞显得很恭顺。陶侃知道他可以改变,再次予以,并截发起誓,王贡于是归顺陶侃。杜弢败走,陶侃率军攻克长沙,俘获了杜弢部将的毛宝、高宝、梁堪后回师,杜弢起义被平定。

郭沫若分析,当时秦始皇虽然病重,但意识很清楚,为稳定秦王朝,亲笔写下了传位长子扶苏的木简遗诏,让赵高派人送给远在上郡的扶苏;而赵高却与密谋传位给胡亥,并将遗诏改为 "赐死扶苏、蒙恬",但当时他们还怕秦始皇再次醒来,所以,没有敢立即将的遗诏送出去。可当他们第二天去看秦始皇时,发现秦始皇己死去多时,右耳流着黑血,身子都硬了。郭沫若认为,这是胡亥害怕夜长梦多,担心赵高、发生而下的,很可能是将一根长3寸的铁钉从秦始皇的右耳钉人脑颅,致其死亡。这事和赵高事先也不知道。

王敦非常忌妒陶侃的功劳,陶侃要返回江陵,准备向王敦告辞,皇甫方回和朱伺等人劝谏,认为不能前往。陶侃不听,王敦果然把他留住,降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让自己的堂弟王廙任荆州刺史。陶侃在荆州的僚属请求王敦留下陶侃,王敦怒而不许。陶侃部将郑攀、苏温、马鯭等人不愿南下,就到西边迎接杜曾以抵抗王廙。王敦认为郑攀这样做是奉陶侃的旨意,于是穿上铠甲手持兵器,想要杀掉陶侃,但往复几次还是拿不定主意。陶侃严肃地说:“使君雄毅果断,能裁决天下事,今天怎么这样犹豫不决。”便起身入厕。王敦的谘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对王敦说:“周访和陶侃为姻亲,如同一左一右两支手,哪有砍他左手而右手不来帮忙的。”王敦这才作罢,设宴为陶侃饯行。陶侃连夜出发,王敦又留陶瞻为参军。陶侃到达豫章后,见到周访,流着泪说:“如果不是有你作外援,我性命难保。”陶侃继续前进到达始兴。

百团大战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涉猎范围很广。在这场战役之中,共计有着上百个团参与到这次战役之中,因此这场战役才会被叫做百团大战。彭德怀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在这场战争的作战过程之中,彭德怀是一直都在前线现场观察指挥,这不仅有鼓励战士的意思,也有现场观察,一边应对突 况的职责。在这场战役之中,虽然彭德怀是作为总指挥,指挥着这场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但是在这场战役之中,八军总司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场战役是有彭德怀和两人一同发起的。并且在这场战役之中,由于这场战役太过于庞大,因此彭德怀所作出的战略计划,想要下达下去让下面人执行的话,还是必须得得到的同意才可以。

陶侃将入广州,逢杜弢余部杜弘与温劭等占据交州。闻陶侃将至,杜弘利用诈降偷袭。陶侃他的计谋,布兵设阵,一举将杜弘击溃。“诸将都请求乘胜进攻温劭,陶侃笑着说:“如今我已是威名显赫,何必再动刀兵,只需要一纸就可以解决。”于是下书告谕,温邵因害怕逃走,追兵在始兴将他抓获。陶侃因功被封为柴桑侯,食邑增至四千户。

公元322年(永昌元年),王敦之乱爆发。三月,朝廷下诏陶侃以本职领江州刺史,又转任都督、湘州刺史。王敦攻入建康,把持朝政后,恢复了陶侃的本职,又加散骑常侍。当时交州刺史王谅为叛贼梁硕,陶侃派部将高宝进击,将梁硕击败。朝廷于是下诏命陶侃领交州刺史。根据陶侃前后的功劳,封其次子陶夏为都亭侯,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公元325年(太宁三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为避免重蹈覆辙,在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鉴等制约王导的,同时拔擢江东士族,在侨、吴士族间搞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荆、湘等四州职务,使方镇互相牵制。于是在五月,任命陶侃为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其他职务如故。荆楚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互相庆贺。

但是,中原马匹奇缺,即使有,也本地圈养的陶侃简介,这些马匹比较矮小,速度慢,耐力不足,爆发力也欠佳,和辽人的马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和辽人作战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以自己的步兵优势去对抗骑兵。

陶侃治荆州,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时又减价卖出救济。使得官民欢悦,都依靠他救济得以。羊祜、刘弘在荆州劝课农耕使生产发展,颇得,这对陶侃影响不小。此外,基于自己巩固地盘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他“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不拾遗”。此说虽有夸大成份。但当时荆州社会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确是事实。

平息叛乱同年,明帝病死,五岁的成帝即位。庾亮以外戚身份辅政。庾亮对据上游、握强兵的陶侃颇为,一方面加强建康石头城的防卫,另一方面派温峤出任江州刺史。

公元326年(咸和元年),平南将军应詹去世,死前曾与陶侃书,望陶侃能“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公元328年(咸和三年),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所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也被叛军。此时,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勤王。当初,明帝驾崩时,陶侃并不是辅政大臣之一,他对此深为遗憾,于是答复温峤说:“我是在外守边的将领,不敢超越自己的职分。”温峤要求他出兵,并推举他为盟主。陶侃这才派督护龚登率兵来与温峤合合,随后又将龚登追回。温峤在书信中以苏峻陶瞻的事来激怒他,陶侃的妻子龚氏也力劝他出兵,陶侃于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陶瞻的丧礼也未参加。五月,与温峤、庾亮等人齐会在石头城下。诸军就要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强盛,不可硬攻,当等待时机以智而破之。几次出战都未能取胜,诸将请求在查浦修筑营垒,而监军李根则在白石修营垒,陶侃不同意,他说:“如果筑垒不成,就追究你。”李根说:“查浦地势低下,又处在水南,只有白石地形险要坚固,可容纳数千人,不利于敌人进攻,是灭敌的好办法。”陶侃笑着说:“你真是一员良将。”于是采用李根的,连夜修造,天亮时就造成。叛军看到新建成的营垒,大为惊恐。叛军进攻大业营垒,陶侃准备救援,长史殷羡说:“陆战我们不如苏峻,如果派人去救大业,那大事难成。现在应该急攻石头城,苏峻必定会救援,这样大业就解围了。”陶侃了殷羡的,苏峻果然丢下大业来支援石头城。诸义军和苏峻交战,陶侃的督护竟陵太守李阳的部将彭世在阵上斩杀苏峻,叛军大乱。苏峻之弟苏逸收聚残兵,陶侃与诸军在石头城击斩苏逸。

在平定苏峻之乱的过程中,陶侃是勤王军的盟主。当时庾亮率军攻苏峻,反为其所败,于是把符节交给陶侃谢罪。陶侃却说:“古人曾有三败,君侯您才败两次。现在是紧急关头,不该计较这些。”陶侃对庾亮如此宽容,诸将都奋力作战。其次,陶侃能和意见。如招郗鉴自广陵渡江扼守京口,对于东西夹击苏峻起了重要作用。诸军与苏峻军战,数战皆败。温峤军缺粮,想陶侃借粮,陶侃恼怒之下反而想撤回荆州。经毛宝劝解,陶侃才分五万石米给温峤,并打消撤军念头。苏峻之乱终于在众人合作下得以平定。东晋政局危而复安。自此后,江南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安定局面,没有出现大的。社会的安定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应该说,陶侃对于促进这一局面的出现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329年(咸和四年),苏峻之乱平定,陶侃回师江陵。三月初十,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加羽葆鼓吹,封爵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赐绢八千匹。 陶侃因为江陵偏远,于是移镇巴陵。 当时割据辽东的慕容廆与陶侃通信,不仅称赞王导和庾亮,而且称陶侃是“海内之望中唯足为楚汉轻重者”,可见陶侃此时的地位。

公元330年(咸和四年十二月),江州刺史刘胤为后将军郭默所杀。执政的王导以郭默骁勇难制,便任命他为江州刺史。陶侃闻知此事,一甩袖子站起来说:“这其中必定有诈。”随即要率兵征讨郭默。郭默派使者送陶侃妓妾和绢,并写密诏呈送给陶侃。陶侃的僚佐大多劝谏说:“郭默不受诏令,怎敢做这种事。如果要进军,应该等待诏书。”陶侃神色严厉的说:“天子年幼,诏令并非出于己意。刘胤被朝廷重用,虽然所任非才,但为何胡乱遭到极刑。郭默恃仗骁勇,行事,因国家刚刚平定,朝廷纲纪宽松简略,想乘机无忌罢了!”便派使者上表陈述郭默的,并写信给王导说:“郭默刺史就任用他为刺史,如果他害宰相是不是就要任他为宰相呢”王导这才收起先前被的刘胤首级,给陶侃回信说:“郭默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再加上有舰船为其所用,所以包涵,让他占据那地方,朝廷因此得以秘密。等足下大军到达,风驰赴敌,这难道不是暂且,等待时机再定大事的策略吗!”陶侃笑着说:“这的确是对此贼的策略。”随即起兵抵江州,郭默想向南占据豫章,适逢陶侃的军队到达,郭默出战不利,进城,用米堆成垒堡,显示自己粮食有余。陶侃修筑土山与他对垒。同年三月,庾亮的军队到达湓口,各军队会齐。五月,郭默的部将宋侯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军门前将郭默斩首,首级传至建康。郭默在中原时,多次与石勒交战,石勒的部下都害怕他,听说陶侃兵不血刃就擒拿郭默,更加陶侃。苏峻的部将冯铁杀了陶侃的儿子后投奔了石勒,石勒让他任边将。陶侃把事情告诉了石勒,石勒就杀了冯铁。朝廷下诏陶侃领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军事,部下增设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陶侃领兵回到巴陵,再移镇武昌。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井冈山之旅就由我为大家做向导。我是##旅的##,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那么我就长话短说,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井冈山

实际上,王导和陶侃对郭默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之间对江州的争夺。王导对郭默擅杀刘胤表示的,在于要笼络郭默对抗陶侃。陶侃王导并迅速出兵,是要将江州控制在手。陶侃夺得江州,也就控制了长江的上游和中游。

事后,陶侃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以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上表褒赞梅陶。凡是他微贱时受过别人的,哪怕是一餐饭他也必定。

陶侃驻守在武昌时,不少人主张在江北的邾城驻兵镇守。陶侃每次都不回答,而众人一直说此事,陶侃于是在率将佐过江围猎时分析说:邾城隔

两晋皇帝列表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