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面一公里就是溪口的第一大村------上白村,又称白岩,古称玉崖,现有1008户,总人口2796人,该村坐落茗山脚,外接五林村、溪口镇,里接东山、横涧,南连溪口风景区的蒋母墓道,村前公路又是通往雪窦山的必经之路地,四周群山重叠,风景秀丽,来自商量岗发源的茗山溪从村中流过,并划分了溪外、溪里。古人传说真宗白岩人能知如下秘诀“白岩有三奇,溪外叫溪里,东山在西边,凉亭在屋里。”进凉亭有山台石阶,亭屋柱有几根柱子,茗山溪旁有大悬山一座(1954年人工肩挑而成),大悬山水库一只,当时为增加水利水源而造,年久淤泥增厚,2000年挖泥砌石重修,主要蓄水供村民用水,水库下50米“石桥头”是溪外、溪里的连接桥梁,桥头有350年历史的古樟树一棵,是村中唯一大风景树,再往下50米有正祥桥一座(原叫新桥头),是进村主道,1992年被“730”台风洪水所毁,由台胞徐正祥之子徐汉康出资重建,故称“正祥桥”。茗山溪从村口流出汇入剡江,溪两岸水稻田洪水期屡次受灾,及至镇政府改江后得到了彻底解决。
说到上白村由何时由谁诞生?经调查有以下二种依据:
一 据传说:宋朝顺宗王时仙居黄岩有一家姓徐的弟兄三个,常外出烧炭,有一天经过本村,当时这土地上没有人烟,遍地都是节竹棚烂泥塘,他们路过后继续寻找炭山及山主,兄弟三个四处奔波,一星期后转回原地看到“冷饭饱”原样不变,饭色不变,温度不冷,老大一想,此地非凡,随即安居下来,这块地就是现在的小四房堂前,后堂还有玉石一块,故称上述的玉崖村名;0后来去下官发族,到过人说烟灶比上白还多,都是同姓辈代,我村每届做家谱都来祝贺顺根,有一届送来匾一块,挂在徐氏宗祠台亭后,进大门就看到上写“徐府翰林第”,这个名人就是清朝苏州府台徐立刚;三弟去向不详;以上老大据家谱记载就是徐子兆(八太夫君)是上白徐氏的始祖。
二 据民国二十二年(最后一届家谱)敬-(三房)的四明玉崖徐氏家谱世传(宗谱交奉化档案馆)首页记载如下:
微言公长子始祖太八南宋嘉定年间自黄岩徒居玉崖配锦姓吴氏葬名山东陇大墓山生一子——四一配张氏葬名山祖下生二子,一子徒居公棠——等到此第二十四世。
这届这房记载到第二十四世,奕字辈,徐氏行诗(辈份)是:五、世、其、昌、兆、奕、哉、敦、本、在、明、伦、孝、友、家、风、正、从、斯、起、达、人,现在有各房堂前: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七房、新堂前、老屋、秧地头、西宅、高楼下、后二房、后三房共12间,做房内子孙祭拜和丧事办理;小祠堂也叫敬信堂,是第九世伯信(信太公)所造他行与二字实夫捐栗为羲官八乡贤祠,该祠堂过去只为信太公子孙所有使用、议事、祭拜等各种活动,现在为上白老年协会活动中心,刚解放时1950年立过上白乡政府办公室,乡范围有新建、上山、沙堤、入山亭、东山、横涧、伏岩坑八个村,乡长宋行行(宋独眼),江福良、文书江芝兰,土改溪口区上白试点,村行政主任徐敦文,农会主任徐哉清,土改结束乡办公室迁入溪外,徐敦康赶出大屋(被调房主雇工:樊阿福、徐成佳、单三毛),该大屋拆乡后订入奉化公房,八十年代仍卖给徐敦康子孙,据现健在的土改时调议组人员讲:当时的上白只有300余户,人口约1200人,全村水田1800亩,什地500亩(指坟滩、竹园、空基地等)土地改入每人15亩,坐落户每人17亩,每户有土地证存档(内有土地房屋面积四止),县长李会马。那时全村山林面积2500亩,用材林800亩,毛竹、大竹、乌竹山1500亩,其余为荒柴山;据老前辈说上白人多数种田为业,无产业田租田种,学手艺做五匠,有出卖做工,风调雨顺吃吃过,山林收入谈不上搞家庭建设,生活艰苦,住的一间屋祖孙三代做婚房,穿的是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缝缝补补穿热不冻算不错,吃的秋后有全年粮食是好人家,行的不管上山、落洋、市内外遇事就是一条腿,目前青少年是不会相信。
再说村中古代建筑大祠堂(徐氏宗祠),据识古人士推佑,明朝所造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外望五马山墙,进大门两边二楼廊屋,台亭前天井,中堂三间,台亭建筑威严,精致细雕,虽被扫四旧时有破坏,但形壳基本完整,奉化市内不多,也是文物之一;祠堂目前由老年协会管理,为村民办福利搞活动的室内场所;解放前“东海小学”校址,二个先生,几十个学生,复式班上课,可现在的上白小学,可说是奉化市第一舍,有学生218人,老师9人,学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12间三楼一幢,有广阔的体育场所。大祠堂过去用于祭拜议事办事的活动场所,辈代最高,年龄最大为一族之长,一开祠堂门由他说了算;以下分四个堡:溪外、前宅、后堡、中堡,堡长也是一堡之内辈代最高,年龄最大;又有千首,能干有财的人为民办事。
古代建筑白岩庙也了略有名气(西祠庙),位置在蒋母墓道下,它是近地四庙中第一庙(新建南祠、北祠、五林东祠),范围大、石柱多、全套石銮驾,石元宝桌,菩萨是肖王庙同一体叫肖公绥银侯王,名字叫肖施西,生前,奉化县长,因开肖镇活动和灭蝗虫有功、爱民,故皇上封其以上之称,神是四方,这样的庙可惜在1976年被造上白小学时拆除。
土改后,全村人人有土地,个个与饭吃,生产劳动组织了互助组,十几户人家有组长派领下集中劳动一起做工,年终结算,这就是历史上没有的农业集体劳动开端的第一步。土地分到户对贫下中农种田还有困难,缺少资本及农具,为此上级政府号召进一步农村走集体化道路办合作社,我村办了复兴、中兴、爱国等五个小社,劳力土地山林,归集体所有(山林折价归还),农具作劳力股金投资,按劳记工分,按人记定粮,每年年终分配,社委会有主任会计保管员记分员组成,到1958年有原五个加伏岩坑共6个和拼上白高级社,主任徐中夫,监察主任殷定奎,财务主任徐高水,会计徐祖国,1958年下半年贯彻三面红旗总线路,-,人民公社,我村为溪口人民公社上白大队,组织军士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同吃同住同劳动,全村一个食堂,劳动不得自行。1961年食堂解散了,大队也分了,后横一大队书记徐宝康,前横二大队书记徐敦友,溪外三大队书记徐根宝,有生产队核算分配,全村24个生产队,也就是目前24个村民组,这是粮食通过见缝插针,种植比以往也有好转,可是到1968年0开始,各单位分两派,公社书记毛丹成,又把我村三个大队和拼为上白大队,书记徐宝康,生产队核算不变,因生产队劳力不得自由,赚钱搞副业就是资本主义,生活艰苦,人口有发展,上白大队的村名一直到1991年就是三块牌子:上白村委会,党支部,社委会;再说上白有1000多亩水稻田,其中1/4是梯田,雨点一息无三天水量,旱情年年有,无法解决,田头争水兄弟没面孔,莫奈何兄求龙王,有些年旱灾加虫灾,甚至颗粒无收;1952年溪外马夹岙独落坑开始筑山塘水库,“以工代中”做一天三斤米,接续上述写的大悬山水库,按受益田亩负担出工,并有溪口部队支援,那是主要蓄水灌溉,1957年1958年连续分布挑水库有马夹岙鸡龙站(1995年已建造宁蓄电站)黄泥岙、竹夹岙、羊坑庵等七只水库,有益改轻了旱情,为了上白根本性防旱保权,有徐林云设计名山缺口筑坝,造名山水库,经市水利局同意,支援无偿提供水泥、钢筋、0三村物质,劳力村自负,于1968年8月由村书记徐宝康进入中峰村亲自指挥施工,全年不停地进行打石、挑土,全村劳力上半年以农田为主,下半年留晚稻后期管理外,其余全部劳力挑水库,水利工程委及食堂人员紧紧长住中峰村,十三年后竣工回家,附近受益村同样也助工。1978年—1983年先后由溪口镇与上白村投资合造名山一、二级电站两只,发电不妨害灌溉,电收入镇分成60%,村分成40%,到2000年由徐华栋村长把两只名山电站全部买回归村所有,并重修了二级电站厂机房,又规定二只电站收入专项资金每年供老年人享受,目前每人每年200元,以后可能更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了农村劳力的积极性,有生产对的土地包产到户,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来,按各人所长,办厂的、经商的、搞第三产业的年年增多,就是搞农业的从原来种粮食也调整了产值结构,种经济作物为主体,目前上白的土地上已经看不到水稻田了,据2005年年报农业总收入888万元,比1990年945000元增长了94倍,农作物播种846亩,特色农业:花卉苗木445亩(外地租种例外),水蜜桃316亩,雷竹550亩,个私企业45家,工业收入1415万元,比1990年156000元增长90倍,建筑业373万元,其他127万元(利息、房租),总收入达5026万元,人均7551元,村级经济年收入达100万元,先后搞起了村政建设:有1974年电灯照亮了全村每家,永别了过去青、火油灯,洋烛照明;1986年拓宽了名山路,汽车进了村,2000年溪口公交上白设了停靠站,村民从村里就可到各地;1988年各户接上了自来水,消灭了肩挑井、河水饮用;1992年有线电视到每户,1997年上白实行了电话村,现在一般青年男女都带上了手机通话,摩托车行路,住的从八十年代开始建造水泥砖木结构屋,开始是名山路两旁三楼6幢65间,2000年名山路两边又造了别墅80套,改变了上白村村容村貌;回忆六十年代青年结婚打泥墙屋做新房,现在穿着方面,不但买高档,还要赶时髦,吃的既合胃口,由讲营养,再不象过去农家人说“家有咸菜不吃吃淡饭,农户人家没有客人决不上市买菜”。不但村民生活过的富裕,个人存款累累,如今的一般生活可说是历史未有的。
又说上白革命战士殷定奎,曾经参加过孟古良、大别山、淮海战役,过长江、卢中南、抗美援朝战役(有奖章),2005年8月份民政局转发中央24K抗日战争纪念章一枚,币800元,自即日起他的个人医疗费全报;上白高才生徐涵江学历研究生,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平龙学历博士生,在美国就读博士后;徐志勇学历博士生,江苏省常州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徐其军学历研究生,奉化罗蒙技术科长。
上白村附近有溪口、武山庙、武岭门、蒋氏故居、溪口长安桥、葛竹王宅等旅游景点,有溪口千层饼、奉化水蜜桃、溪口笋竹、花卉苗木、奉化竹笋、溪口白果等特产。
酉山卯兼辛乙风水好案例
杨救贫高徒刘江东风水传承脉络小述
得到杨筠松宗师堪舆技术传承的几大徒弟有:曾文讪(首徒)、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挑夫)、邵庭监及刘江东(二,亦是关门,现在说起杨公及其风水传人,很多风水爱好者甚至业内人士,只知有三僚村的曾、廖两家,而作为杨公风水在传承和发展上做出较大贡献的杨公嫡传刘江东,竟然少有人清楚,或者知道其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本文从刘江东的生平及其对杨公风水的实践与传承发展的研究,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杨公风水传承的脉络以及刘江东对杨公风水传承发展的贡献。刘江东传道,不拘姓氏,好学者则传之。不象曾派、廖派仅传本家风水绝诀!
据明嘉靖 15 年(西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杨筠松为避黄巢之乱来到虔州(赣州),以地理(堪舆、风水)术行于世,创立了形势派风水,一生扶贫济困,匡扶正义,在还流传着许多 他的故事,被世人称为杨救贫,授于都曾文辿、刘江东二徒。曾、刘二人为杨公风水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很多风水爱好者甚至业内人士,对刘江东也不甚了解。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堪舆书籍,对刘江东的生平以及在杨公风水的传承与发展上,做了一些整理和分析,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只是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在传承及理论上的传承发展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的研讨。本文只是给人们了解一代风水刘江东一些参考,同时为人们研究杨公风水的传承发展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刘江东生平
刘江东,字渊则,名子升,别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术精堪舆,世称见道先生。生于大唐中和四年甲辰二月初五(西元884年),殁于北宋开宝五年壬申十一月(972年),享年89岁,卜居上老(于都县葛坳乡上脑村,今为曾子村)。据《于都上溪刘氏家谱•刘江东行记》载:“公乃大学士刘韶之后,上世有知虔州者,因家焉。居于都上老。厥祖为卢王参政,因此遇杨公,遂使公授术焉。晚号白头。异处人调市域曰:刘添碗,盖指漆碗上老家话也”。又据《雩都县志》(清同治版)载:“刘江东,上牢人,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之,得其术。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诀,执简握要,其子孙传之”。刘江东是杨筠松的主要传人和杨公堪舆理论实践的主要记录者之一,授不拘姓氏,好学者则传之,为杨公风水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著有《经》、《怀玉经》、《海底眼》等行世。
刘江东葬于都葛坳上脑常树庵(今曾子村红星组)东南天字岭半山腰上,今墓尚在。呈望江虎形,王字穴,与其父同葬,墓于1981年重修。
二、刘江东的风水著作及实践
(一)风水著作
据《地理正宗》(堪舆部名流列传•附录)载:刘白头,唐代,著《海底眼》;刘见道,宋代,名渊则,字叔云,云(雩)都人,著有《乘生秘宝经》。⑴
据《人子须知》载:《海底眼》刘白头著。⑵
据《雩都上溪刘氏家谱》(道光十三年七修家谱)中收录了刘江东所著《经》,其中《经序》载:“杨夫子,讳益,字筠松,别号长茂山左,窦州人,唐太和甲寅(834年)三月初八生。……天佑三年(906年)九月寿七十有三。吁九卷青囊从此失矣。幸余时为卢王参军,同邑人曾文辿从游其门,稍得青囊口诀,余特著之,於书曰:天宝至宝家宝,名为,更有《怀玉经》、《海底眼》,以为传家口诀云尔” 。“江东谨将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曰……以为传家之秘”,“《乘生秘宝经》系至宝经传,雩都见道刘渊则著”。刘江东的后人根据江东口传口诀编著了《刘公葬法》之天宝经葬法。从以上可见,刘江东著有《经》、《怀玉经》、《海底眼》。
又据《人子须知》中载:“《经》珏谢子逸著”;⑶《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中《堪舆部名流列传》也载:“谢子逸,宋代,著有《经》;谢和卿,宋代人,字钰,号玉元子,与刘见道同时,著有《神宝》、《天玉》二经”。⑷从上可知,谢子逸、谢和卿实为同一人,所著《经》与刘江东所著《经》只是同名而已。
(二)风水实践
刘江东从十多岁拜于杨筠松门下,一生从事堪舆术达七十多年,经历唐朝、五代和宋朝,所以书中记载刘江东是唐代或宋代风水师。从事风水实践之久,而跨历史朝代之多,这在堪舆史上实属罕见。而且刘江东一生所用字、号、别称又多,据《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的《堪舆部名流列传》中记载:“刘白头,唐代,著《海底眼》;刘七碗,宋代地理家,会昌人,号江东;刘见道,宋代,名渊则,字叔云,云(雩)都人,著有《乘生秘宝经》”,⑼对此可见一斑,在同一著作同一章节中把一个刘江东变成了三个不同的人。刘江东在长期的风水实践中,坚持杨公风水的传承与发展,他所著的《经序》中载:“杨夫子,讳益,字筠松,别号长茂山左,窦州人,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生。……天佑三年九月寿七十有三。吁九卷青囊从此失矣。幸余时为卢王参军,同邑人曾文辿从游其门,稍得青囊口诀,余特著之,於书曰:天宝至宝家宝,名为,更有《怀玉经》、《海底眼》,以为传家口诀云尔”。“江东谨将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曰……以为传家之秘”。可见,虽然杨筠松的九卷青囊已失,刘江东将杨筠松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以为传家之秘传承下去;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展杨公风水,著书立说,对形势派风水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明代王袆(1322—1374)的《青岩丛录》说:“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辿,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学盛行于今,大江南北,无不遵之”。宋代地理术已经形成理气与形势二派,其中形势派,因此派主要人物都是江西人,所以又叫江西之法。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的《堪舆部名流列传》中所列的堪舆名人,宋代的有一半以上都是刘江东所传一脉。据明嘉靖庚戌张经撰《玉髓序》中载:“至晋郭景纯遂得而祖述焉,斯乃相地攸宗。自余、天乙、玄树、赤霆,非不并列错陈,有裨地理。而近世惟以杨筠松之《画荚图》、刘江东之《金函经》(实为刘江东女婿谭文谟十八世孙谭仲简所著)为准。”⑽可见,刘江东及其一脉对杨公(形势派)风水传承发展的贡献。但刘江东一脉传承至明代几经失传,加上刘江东一生所用字、号、别称又多,到明代真正了解刘江东的不多见,从明代王袆所著《青岩丛录》就可知王袆也不了解刘江东,其实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刘江东其人。
当时,刘江东主要是在赣州及周边的福建汀州、广东梅州从事堪舆术,刘江东和其师傅杨救贫一样,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是一位有色彩的人物。在寻乌老县城石溪堡北边的山坡上有一座江东,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该还是寻乌八景之一的“江东晓钟”,到1966年江东被拆建党校,现在寻乌县城还有一条江东路。⑾据《于都上溪刘氏家谱•刘江东行记》载:“公之术甚精,家富而所行不远。惟福汀州而已。”刘江东虽所行不远,但他从事堪舆术达七十多年,也留下许多风水作品。如今多散见于姓氏族谱和各地的故事之中。
刘江东选址布局澄江村。据《千年古村澄江》记载:“谭文谟归隐后,于西元930年前后,其岳父刘江东为其卜居在澄江开基建村。距今约1080年。⑿谭文谟之第九代孙谭文景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二月三日(西元1002年),文武全才,授宋仁宗朝都指挥使,出镇汉阳府(1023年-1056年)因其精通祖传堪舆秘笈,识得澄江为,卸任后,于西元1060年前后回迁到故乡澄江村居住。距今950年。⒀澄江村以澄溪河水清澄而得名。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环境更是自然天成。不仅来龙龙势活跃地属真龙正结,开帐后的龙穴亦结成阳宅之平阳局,地势坐西朝东,堂局宽阔明朗,砂护案朝齐备,且明堂四周山势自然形成有似城廊般四围紧密,水势由左流入过明向右九曲而去,天门有开且地户不见出口,江水清澈缓慢而流,风气聚,四季如春,实属难得的。”⒁澄江村首建于后唐时期,次建于北宋仁宗时期,兴于宋元明清四朝数百年间。历经数朝发展,数百年间人丁人才辈出。澄江村至今繁衍人丁十数万之从散居国内外,历代裔孙官贵无数,营商致富亦不在少数。今澄江村已成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风水名村。
选址上老刘氏宗祠。上老刘氏宗祠座落在今于都葛垇乡上脑圩,据《刘氏家谱》载其形势云“来字岺,脚踏湖。左边左旗山,右边旗山面。七星过塅腰带水,前面公案桌,后面笔架山。” 相传为刘江东卜居上老后选址。在上脑村还流传杨救贫为刘江东选墓穴而考验刘江东的故事,今墓尚存。现为刘江东与其的合葬墓,在于都上脑村西南天字岭半山腰,碑文:“彭城刘氏,生殁于载谱,本处尚书庵屋背,巽山乾兼辰戌向,吉度分金。七世祖考刘公川鲁老府君、八世祖考刘公江东老府君之墓,一九八一年重修”。
刘姓风水传人(不一定是刘江东先师直系脉络传人):
1,唐宋元朝:谭文谟(刘江东女婿)、刘谦(江东(五世)孙)、谭仲简()、刘秉忠(元朝国师)、刘福通(元未)、(明代)、刘云正、、刘云峰、刘云岫
2,清代及:刘耀川(清代)、(清中)、刘月泉、、刘潜、刘若谷(清初,广东阳春市三甲镇刘氏宗祠)《地理千金赋》、刘一明、刘沅、刘家好(不过五)、刘文澜、刘礼让(清未)、刘留地、刘子华、刘舫、刘训升、
3,近现代及现代有:刘大均、刘广斌、(第22代孙)、刘传山、刘凤鸣、刘东泉(李定信高足)、刘乃华、刘国胜(刘江东一脉37代传人)、李唯弘(38代传人)、戴贵忱(刘江东一脉第38代传人)、刘文飞等笨军 络红人。
堪舆传承脉络小理:
(一)总脉线汇总:杨公筠松传曾文遄/刘江东/胡矮/李子华-刘颖(刘江东次子)-刘性存-刘隆——深——乐玄——渊——德真——均玉——均宝——时习——信叔——厚峰——云岫——世仁——世良——宗题(显)——敏政——岐山——伯巍刘忠-刘长庚--刘汉明-刘水源/吴星亭-刘兴旺/刘舫–刘铁炉/刘励生(迁台)-刘礼让-刘江锡/江晃-刘鸿基
(二)谭家脉络传承:杨公筠松传曾文遄/刘江东-谭文谟-谭昭-谭师渊-谭憀轩-谭玉山-谭浚川-谭遁庵-谭辉山-谭碧涧-谭文景-谭山泉-谭江叔-谭勒山-谭铁山-谭辰峰-谭德新(辛)-谭以信-敦素(谭宽,18代)-(表侄)
(三)脉络传承:田-刘琏(长子)刘璟-刘廌-刘瑜-刘世延- 刘荩臣-刘孔昭—–
(四)刘励生传承脉络:刘江东真传一脉-刘长庚--刘汉明-刘水源-刘兴旺/刘舫-刘铁炉/刘励生(迁台)-刘礼让-刘江锡/江晃-刘鸿基-刘润才。
刘江东先师作品:
1.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谭氏宗祠:澄江村初起是由唐末风水名师、中国风水文化创始人杨筠松之高徒刘江东,为其女婿谭文谟所选址布局的,
2.刘氏祖地:喝形梅花落地”乌县菖蒲乡水晶寨的
3.墓(墓):寻乌县东江源头三洞村的髻坑。
4.孙誗(chán)儿子孙实夫妇合葬墓(喝形美女照镜):来龙马驾山,艮龙正针过脉,寅兼艮(微兼,59度左右)入首。数据:坐子山午向兼癸丁(4度左右),原左侧大河水前当堂,左边来水卯兼乙,水口丁兼午。
5.赣南刘氏宗祠:该祠在左乾水(元辰水)与正前方甲水(支水),合丁方。若考虑堂局端正立向的话,水该出丙方水局水口,但墓库水上堂为败局,刘公巧妙地立庚山甲向兼寅申,变水出丁方之木局,收生(乾水)旺(甲水)上堂,此祠堂刘氏几百年人丁兴盛,官富不断。
6.刘江东墓:葬于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上脑书庵(今曾子村红星组)东南天字岭半山腰上,今墓尚在。饿虎望江王字穴形,王字穴,与其父同葬,墓于1981年重修。理气分析: 入首来辰龙(周天125度),立巽山乾向兼辰戌,(周天134度),右前子兼壬水来(周天355度),左前出戍兼辛口(周天295度)。
7.梅州富豪一世祖祖坟:“饿猪拱兜”,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白渡嵩山溪口是兼卦的北斗七星打劫:据曾氏家谱与碑文字,此坟乃是明朝刘江东后裔所建,丑龙入首,祖坟立壬山兼亥坐室宿5度中,现在为亥山兼壬坐室宿7度。:左边辰水来,内水又出辰囗
8.广东省梅县径义的山之:刘江东的最后30余年是在广东梅州地区度过的,最后老死在丰顺境内(径义)的“”。
9.丰顺建桥张氏祖祠:开族地“坐莲”形,辰山兼乙,水走戌乾亥。
10.广东丰顺“张氏围”:总祠立酉山卯向兼庚甲,丁酉丁卯分金。大河从坤方流入此镇,绕“张氏围”北门而过,向乙辰方。“张氏围”有东南西北四门,里面有总祠和各房份的大厅。西门立卯山酉兼甲庚,丁卯丁酉分金;东门立的是酉山卯兼辛乙,辛酉分金;北门立巳山亥向,朝逆水;南门立子山午向兼壬丙,丙子分金。
风水古村澄江村与刘江东渊源
地址:位于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地处江西省东南部属于于都县境北边,北近宁都县交界处西依兴国县境东靠瑞金。澄江村于2006年被赣州市文化局公布为之一批“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古迹”(于都县唯一入选的村庄)。
澄江村初起是由杨筠松之高徒刘江东,为其女婿谭文谟所选址布局的,也是谭文谟家族的起基繁兴之地。历经数朝发展,数百年间人丁人才辈出。今澄江村已成为江西省首屈一指的风水名村。
近年来海内外风水研究者前来此地就是考察风水刘江东所选址并规划布局的风水名村。
据考证,澄江村的开山祖是谭氏家族。谭氏本为姬姓始于周朝。传至第十七代孙谭文英时,乃迁徒湖南定居,再至南朝宋元嘉末年时,其裔孙谭衍昌科中元嘉末年进士官任都蔚,后因暗留妃子于家中而获罪出贬于江西抚州,后便定居于抚州谭坊。至唐宠宗元和年间谭衍昌第十六代孙谭寅郎阶其儿子谭全播再由抚州至宁都的斫柴岗。
谭全播于唐僖宗朝科中进士官至太蔚封金紫光禄大夫,后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受后梁帝赐封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居于赣州城内。延至次子谭文谟因袭其爵位又续住於赣州城内。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入侵长安城时,当时在唐都长安城任职金紫光禄大夫的杨筠松亦随军出城南逃。半路中结识时任武昌太守的廖銮,他也因黄巢之乱而想回乡避难,因同朝为官而相谈,又两人皆为故话语投机而后相偕同行。及至江西廖銮家乡时,因受廖銮极力慰留又见廖銮家乡属地风水及佳,遂暂借居于廖銮宅内。
黄巢之乱中有一洛口镇镇人氏名卢光稠,因一心保卫乡人遂偕其表兄谭全播防卫军据赣称王,廖銮有一族亲名廖爽便任职于卢光稠军中任一武将后升任刺史,卢光稠因听得廖爽提及族亲廖銮之名便前往廖銮家拜会,而同时认识与廖銮同座的杨筠松。
唐僖宗咸通十五年(874年),卢光稠卢卓死亡,卢光稠便前往廖銮家礼聘杨筠松为其卜葬于八都球田岗之坳塘,又名长岭里的旗形山的旗尾穴内墓坐酉向卯,葬后数月卢光稠因受旗形之火山快速之力量,即升节度使加平章统行事之爵位。事过六年后的唐广明元年(880年)时,卢光稠母亲曾氏过世,卢光稠又礼聘杨筠松前往卜葬于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龙马形的钳穴内,墓坐辛向乙,此墓更使卢光稠子孙发官贵十数代而不随。卢光稠本人从此更加声势日旺,不但拥兵数万且威镇赣州主政长达26年之久。
卢光稠母亲曾氏外家有一名为曾文辿的人是卢光稠表弟,就在卢光稠内任职参军,见杨筠松之堪舆术如此专精便偕其大哥曾文遄及其三弟曾文迪等,同拜在杨筠松门下学习堪舆秘旨,同时谭全播次子谭文谟之岳丈刘江东,闻讯后也经谭文谟介绍而拜进杨筠松门下学习堪舆精术。而后谭全播便聘请杨筠松前往堪查其祖坟,经杨筠松堪查谭全播各门祖坟后发现谭全播祖父及的坟墓皆稍有缺失,遂央求杨筠松为其祖父谭胡的骨骸改葬于葛坳乡的连狸吐舌形穴内,又将其谭寅郎骨骸改葬于光化里表富塘的中元夫子嵊穴内。此后谭全播便于乾化二年(912年)受后梁帝赐封为虔州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从此执政虔州长达七年,直至85岁死亡为止。
全播死谭文谟接掌职位,执政虔州而续居住于赣州城内。谭文谟因娶刘江东之女刘氏为妻因而得到刘江东传授堪舆秘笈,而后自行卜居于潭布,后又三坳之石桥头,时岳父刘江东前往堪查后因觉不甚理想,便出面为其女婿谭文谟寻得澄江之而再次迁徒澄江定居。自此谭氏一门开使人丁大旺,后因人口众多便有裔孙外迁散居各地,有的迁回原居地石桥头,有的迁至异邑,数代间开枝散叶繁茂无数,同时官贵无数富商亦分布于各地。
谭文景为谭文谟第九世孙,原出生于宁都石上乡斫柴岗,于宋代时官任都指挥使出镇于汉阳,于宋仁宗时辞官还归故里,谭文景因亦习得先祖谭文谟延传下来的堪舆秘旨精华,故当回祖居地澄江堪查后发现澄江确是一块非常难得的,便回迁澄江祖地开基发展。
谭氏一族代代有人继习堪舆术,除偶有为人扦葬外,还常有外人求教但皆疑于祖传之规而不予授教。直至渊传至第裔孙谭举宽时已近元朝末年,谭举宽虽学得一身天象堪舆及卜巫之精华,但疑于世局不稳致并未外出发展而隐于澄江潜修。平日除偶于受乡人之邀而外出为人卜葬外,余时皆留于澄江过着诗书写作平静的日子。
直至谭举宽年老时适有其表侄婿刘基前来求教,此时的谭举宽正因其子并未继其志而学习堪舆术,而孙辈又年纪尚幼正恐于此术失传之际,适有刘基前来求教,谭举宽心想,刘基虽为外人但亦为其表侄的女婿,虽为姻亲的晚辈,但也可论为亲人。又见刘基之长相骨架贵气甚重,且见刘基之个性颇为隐重谈吐也颇有内涵,于是谭举宽自渡如今而将祖传之堪舆功夫传予刘基相信祖灵必能谅查才对的,便收刘基为徒并将其先祖所留之堪舆正宗之观龙查脉及点穴之法尽授予刘基。
参考文献:
1、《雩都上溪刘氏家谱》(道光十三年七修家谱)
2、 澄江《谭氏首联族谱》、四川《谭氏家谱》
3、(同治版)《雩都县志》
4、⑴、⑷、⑺、⑼、⒃、⒅周文静、王振驹、钟琳、李乃龙注译《地理正宗》,广西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560-563页
5、⑵、⑶徐善继、徐善述著《人子须知》中“引用诸名家堪舆书目”,
6、⑽宋张洞玄撰、宋刘允中注释、宋蔡元定发挥,《玉髓》,
7、⒆ :赵九峰(清)、校注:赵梦麟(清)、整理:吾为,《地理五诀》,文库
8、⒄谭宽著《金函经》,
9、⑸曾祥裕著《黄陂: 风水廖瑀故里》一文, 风水宜人博客
10、⑹胡玉春著《中国风水文化地三僚》,赣新出内准字第0006313号,2008年9月之一版,第11页
11、⑻李定信著《四库堪舆类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6页
12、⑿、⒀、⒁谭年清主编《千年古村澄江——人文景观辑》,赣新出内准字第0009096号,2013年之一版
13、⑾、⒂龚映华著《风水赣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之一版,第45-48页
(选自微信 “柚子郡”2022 -09-30,有删减;供稿;于都县志办)
以上就是与酉山卯兼辛乙风水好案例相关内容,是关于风水的分享。看完酉山卯向兼辛乙批解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溪村古宅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屋中木雕极其精美,房屋的外墙是青砖砌成,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村之传承徽州民居特色,讲究的是“四水归堂”,有的人家的堂前,用一大水缸,装天井汇集的雨水,取的是财不外流之意。内用杉木檐柱框架,贴墙的柱间都嵌有木板,因此,房间四面都是板壁,分正房、厢房,少则六间,多者达十多间。高为三层或四层,显示主人雄厚财力和显赫家族。房间的窗户多有窗户,每一片无不都是一幅极为精美的木雕,谓之“槛门”。以前大多以人多业大为荣,几代人住在一起,因此.有些大户人家房子很大,分成几进,也就有了“里堂““外堂”“后堂”之别。原有明清古屋二百多所,是徽派建筑(包括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较为集中的地区。是婺源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皆因解放后拆建改建,以及“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现在尚存有的古宅只有四十余处,保存稍好的不过十户而己。
村境内公路建设始于1978年,至1997年,有3条村道通车。村距相邻乡村少则7、8公里,多则18公里,是婺西最为僻远的山村。村围山峦耸立,峰高路陡,解放前,人们出行靠的是步行,为求行走方便,各条通向邻村的道路全都铺填青石板,路面平整。解放后,村公路建设贯彻“民办公助”方针,1978年,村开通达镇驻地公路,全长135公里;1996年接通村至景得镇天宝的断头公路,全长8公里。彻底解放了村民种田肩挑背驮的历史,极大提高了全村劳动生产力。另有一条通往大连山的生产公路,全长约8公里。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公路少、公路等级差等问题,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村至甲路(岩前)、古坦戴家两条道路仍为步行山路。解放前,村中木竹靠的是雨季涨水,扎排外运;日常所需及茶叶山货销售均是用劳力肩挑驮运。现在村客货运车有客车、小型货车、三轮车共5辆。年客运量1万人次,汽车已成村民代步工具。
1998年,村架设了光纤电话线路,有100门交换机1部,安装电话179部。自然村董家2003年接通天宝网络,曹家方家线路正在与电信部门商议之中。中国移动、联通网络没有开通。
长溪石桥位于长溪村上村村口,跨村之河流,为村通往古坦、甲路、岩前要道。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全村人集资倡建,村有谚称:“石桥头上看云起,绿水青山氲绕檐;心神俱佳桥上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该桥全为青石砌成,共有六片各长7米、宽12米、厚035米长条青石组成;四片为桥面,两片居桥墩中间为四片桥面垫石,桥墩前向呈船头V型,前锐后丰,全用光面青石砌成,全长1860米,宽25米,桥与水面高96米,桥侧面刻有“石宝”“乾隆四十三年建”字样,桥上昔有桥亭、土地庙,今已毁。清代乾隆年间,村人在桥头立有禁碑一块,全文是:“严禁敲石磨刀,河中禁止戳鱼,若有不遵违犯,重罚一定不饶”。有老人记得,这定律一直到民国时期村人依然无人触犯,那时村河中鱼鳞戏水,女人们在河中洗衣刷碗,也会随手带上条鱼,可是谁也不敢带回家,都会自觉地把鱼放回河里。石桥迄今226年,依然“跨川如虹,卧波如龙”,气势雄伟,为婺源古代桥梁中较为壮观的一座。这座石桥,每片桥面重达十五吨,从何处运来,又是如何架上桥墩,现在人们都还觉得难以想象,亦可推想出当时村人的财力、物力、人力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马源桥,在下村村口桥东坑,有一用两条青石铺设的石桥,上刻“马源桥”字样,从石刻文字知晓,此桥乾隆二十四年洪水冲毁,二十五年(1761年)由村人戴世钱遗孀汪氏出资重建,算来也有244年历史了。此桥只是跨一小溪石板桥,不可与上村石桥之雄伟同日而语。
“社公亭”坐落在上村,傍临村河边,建于明崇祯七年(1638年),清嘉庆二十四年(1821年)重修,为一层檐亭榭建筑。该亭跨村而建,南、北僻门,中间通道,穿村而过。亭有四圈柱子,井字随梁,简易结构。从村谱牒图中可以看出,在亭两侧原有两座房屋,但今日只见菜地了。亭分两进,一进为外间,有长条石凳,供村人与过路客人憩息,内有一庙,供奉着社公社婆,是村人求神祈福的场所,故又称为“社公庙”。“社公亭”门顶上依稀见有“马源”字样,这是村中留存有“马源”记字的建筑,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长溪村原来是称为“星江马源”,更说不上村自何来了。
登贤里牌楼位于下村登贤里入口处。登贤里是古马源人丁最为兴旺的一支所,属八家支系。登同“丁”字,取为人丁兴旺、贤知达礼之意。相传此牌楼明朝时八家一在外为官者家人出资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牌楼72米,通面宽45米,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选料讲究,上雕镂一龙二凤,刀法细腻,形象生动,如栩如生,显示了徽派木雕艺术的精湛。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保牌楼不被拆毁,遂用石灰把雕刻的龙凤灰盖,时久日远,如今己无法剥去粉刷上去的石灰了。
长溪村中那条长长溪河,曲曲弯弯,沿村而过,岸边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沿河而建,古老的石桥横跨溪上,河边不时有村妇浣洗的捣棰声。村以庙岭为分界,分为上长溪、下长溪。古时庙岭是一小山丘,山后有一宝灵殿,山连接两村的路道均用青石铺为石阶,故为庙岭。在旁有一大戏屋。过去家族撰修族谱、家谱,蔚然成风。由于浓厚的宗族观念支配,村内建祠祭祖,树碑立传极为盛行,几乎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或分支祠堂,有乡人共建的祠堂、有同姓族人共建的祠堂,也有大族分派所建的支祠。如上村又分上门、中门、下门,各有宗祠,也有纪念七世祖令陈公祠,建在社公亭地带。老人回忆,祭祀祖祠树德堂、肇庆堂建于明未年代,两个祠堂在解放初期保存都较完好,尤其是肇庆堂,约四寸厚的樟木大门,用花岗石门礅作槛承托。大门上装饰着一对斗大的含环紫铜狮子。登上祠堂石阶,就会看见两根缕花圆石柱托着精美的樟木斗拱,进堂是一个正方形的天井,穿过天井踏上台阶,这便是大祠堂的正堂。祠堂门面宽广,又有两根方形石柱支撑嵌镶着各种木雕的梁檐。进入祠堂内堂,地面青石光滑无比,迎面近两丈高的照壁矗立。高大的香案上,摆放着闪闪发光的的陶瓷祭器。香案后面的神龛中,层层排列着始祖匡德公第几十代孙,属于这个祠堂族系的列祖列宗的牌位。从左右两边转出,步下两级石阶,左右回廊偏厢,两边各有四根木柱斗拱承托着回廊的瓦面,布局显得严谨肃穆。在下村,有称下村史祖的雪寿公祠,有永锡堂、忠义堂、固本堂、丰祠。还有庵、庙多处,戏台、社坛、宝灵殿。至于村里面的历史情况,特别是几百年来村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却记载得非常简略。后人只能凭其中的有限篇章,和父老口口相传的零碎资料知道一些。而村里巷的牌坊雕刻,檐前屋里的壁画,只是这些建筑,都己毁于那个荒唐的年代了。现在能见到的是气派的古青砖大屋,这些大屋全用一尺多高的平整大青石作基座。建筑材料砖瓦木石质量特优,墙壁的结构有一个特色,是用坭砖砌好之后,再用火砖内外嵌镶。这种建筑叫作“金包皮”。或是单砖叠砌而上,极是牢固。用的砖说是用黄粘土、石灰、糯米饭按比例混合,,再用厚木制造的坭拍反复锻打,最后在火窑中烧筑出来的,其坚硬程度不亚于青石。这些古屋原来一般正堂挂有中堂、对联,两边板壁上挂四幅长条古画,加上八仙桌、太师椅,都是古色古香的。讲究一点的屋内,处处有木雕装饰,在梁撑、窗衣、槛子门上木雕尤为精致。上堂檐口两柱檐撑,一般左右都雕有图案,图内镂空,立体感强,显得栩栩如生。有的在两厢槛子门上端,雕上“麒麟戏凤”、“鹤舞雄狮”、“喜鹊登梅”、“百鸟啼鸣”及锦鸡、梅花鹿等图案,都是活灵活现。有的在槛子门的槛棍栅上,还雕有各种字样,如“寿”、“福”等。有的还雕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图案,人物有表情,故事有情节,有环境气氛,表现得精巧细腻,令人叹为观止。村有戴兆高、戴正法、戴顺安、戴仁良等家的宅屋,存有这些雕刻,只是年代久远,疏于保护,加之毁坏严重,今天难全窥其貌了。
仙人棹,又称仙石棹。在上村小学对面石壁山上。此棹是一块面积有两面八仙桌大的巨石。石面平整,传说是曾有仙人飞来此处,在石棹上喝酒聊天。从山下远望,仙石巍然倪立。站在石桌上,眺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层层跌落的马头墙半掩半映,半藏半露 ,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真是观全村之景一处最好的观景台。
长溪大坝,即长溪水电站蓄水大坝,距村三华里。源自莽莽苍苍的五花尖,山涧泻出一泓溪流,潺湲流淌。沿途汇聚了山流溪水,彼此交融,渐渐波澜壮阔起来。当她千回百转到达村“云笔降”“玉岭山”,忽被这两座巍峨陡峭的高山,嘎然卡束,河面登时变得“苗条”起来,眼光所及,碧水连天,烟波浩渺,这便是长溪大坝了。粼粼清波,沿河的垂柳孤悬河心,树干尽没,只剩下碧玉妆成的树冠,恍如海市蜃楼,天外仙境,真可谓“碧天水依无穷树,带雨云藏一半山”。嘎嘎长鸣、翩若惊鸿的大鸟,或浮游水面,静若处子;或翱翔天空,巡视大河,更有交颈偎依的鸳鸯,徜徉碧水蓝天之间,鱼跃鸟鸣,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万物空灵的丹青画卷。如果您乘坐竹排,顺流而上,又是另一番景色,可欣赏“长溪翠屏”、“筏行柳梢”、“鸳鸯嬉水”这些自然景观。山环水抱,溪流琮琮。两旁碧树繁花,忽峰突、忽迥回、忽路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感油然而生。每年梅雨季节,含羞的河水,忽变得怒涛翻卷,水花飞溅,彩虹凌空,波迭浪赶。站在大坝上,见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状如巨龙滚扑,咆哮之声震彻山谷。“不尽河水滚滚来”,飞泄大坝,又成环形飞瀑 ,蔚为壮观。坝下两旁石峰峡峙,乱石兀立,只见清溪迥流而去,没在峰峦野花之中。
冲口飞瀑,就是村八景之首景“叠井涵源”。在上村石桥沿河而进,约三四里,就会看见一开阔地,水流湍急流下,这就是冲口,俗称“冲口潭”。此河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盆。每到洪水季节,那从村人称为“冲口五井”而下的水流就会顺着石壁形成的夹槽激冲而下,至河口才变缓流向村中。“冲口”由此得名。冲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春夏之际,冲口内满谷一片葱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劲勃勃的长青松。山道上,只见满山杜鹃花、桅子花、还有果树上挂满了晶莹欲滴的山果。山涧里一缕清泉涓涓流淌。山中绿树红花争相辉映,绚丽多彩。
在冲口爬山而上,抬头一望,山峰两端翘起,形似和尚帽子,人们称它为“和尚帽”。山下树木苍翠,溪水清澈,怪石林立,神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河流从山岩上倾泻而下,落到悬崖处,两侧为峭壁所夹,于是飞空而下,直捣龙潭。长年水流把岩石冲成一圆形,水经流其中,状如水井,村人称之为“头井”,从“头井”之阜向下眺览,悬崖巉岩之间的飞瀑尽收眼底。溪水冲入“头井”,猛然间跌落二三丈,注入“头井”中,形成冲口飞瀑的第一迭,亦是主瀑。水在“头井”稍作停留,又从高岩冲流直下近十米,此时两边峭岩又夹生出一个状如“头井”的圆盆,人称“二井”,此刻水势益壮,再次跌水,颇为壮观,这便是冲口飞瀑的第二迭,前人所写“飞泉裂石出,浩浩破空来。万壑留不住,化作晴天雷”诗句,描绘的正是这种景色。“头井”“二井”深不可测,据说有龙潜底。二井而下,水再次激流而下到“三井”(也称大潭),这就是第三迭。呈连续状,又有两潭,是称“四井”、“五井”。最后又被束成一股短瀑,溪水逶迤远去,掩没于青山丛中,水流在水槽的引导下流入冲口潭。冲口飞瀑,远眺但见悬岩百尺,飞瀑十丈,不论俯视仰观,各呈奇姿,趣味无穷。在梅雨季节,站在头井源头,但见滔滔河水,势若奔浪;从高飞跃而下,飞瀑狂泻,水流飞泄时,因碰撞凹凸不平山岩而产生水花四射、惊声溅玉,飞飞扬扬,犹如大雾弥漫,气势磅礴。流水不断冲击着两边的石壁,声音震耳欲聋,人在对面,大声讲话都无法听见,只能用手势传言代意。站在冲口潭边上,仰观冲口飞流,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水击临空,珠飞玉碎,寒气袭人,动人心魄;俯视潭中,烟峦兀立,树影婆娑,似别有洞天。真景观也。
在冲口外滩,山势开阔,泉水叮咚,绿草如茵,躺在沙州滩上,晒着温和的阳光,真是最舒坦幽静的休息之地。
石浴盆,在村后山约三华里,有一涓涓细流常年在石崖高处流下至入一状若浴盆的圆形石盆中,石盆光滑如镜,盆中水澈见卵石花纹,老人说,这是七仙女每年七月初七来洗浴的地方。
港边苦槠,在上村前山山脚,有一处占地30余亩的沙滩,高出河面约2-3米,村里人名称其为港边。在这个小小“岛”上,有三棵一百多年的苦槠树,这三株古树,有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枝桠相互缠绕,岁岁永不分离。三间民居安谐地这些苍老遒劲的老树下,不远的木桥倒影与粉墙黛瓦的民居融和在青山绿水之中一漾一漾时隐时现,真是一副天造地设的江南画卷。
马源八景,从族谱中的记载得知,在清朝中叶开始,这个村便开始富裕起来。村人以读书求学为荣,“坐堂讲学蔚然成风”,讲求文化修养,培养了一批读书人,有些中了科举,有些用钱捐了官衔,光宗耀祖。村族达到有钱兼有面子,争相在家乡建住宅、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 ,于是,一幢幢夺目栉比的豪大的住宅鳞次矗立而起。开辟荒山造林,挖渠引泉兴修水利;以风水为名,构筑环村绿化带;使绿荫波光掩映于村前;兴建文阁、神庙、庵堂、社坛,族内读书人时发雅兴,雅集吟咏。居然在一个小小村庄,吟出了胜景八处, 称“马源八景”。每景各有一诗,现录之如下:
(1) 叠井涵源 此景在上村“和尚帽”山下,因其石依次叠成五井,故名。诗云:石井何年凿,飞泉尽日春,一翻通海志,叠见出山踪。萝薛高低锁,源流左右逢,寒水方嗽齿,顿觉溆心胸。
(2) 特峰华表 此景在下村桥东坑而进,是为汪山尖峰,其山巍峨倚立,山下溪水长流,放眼望去,千山层列,迤逦欲来。诗曰: 环境何非碧,兹峰觉大观,北流开巨浸,西幛锁延峦。簇族孙罗膝,昂昂将到坛,令威无不化,时有鹤纡盘。
(3) 莲塘戏鹭 此景原在下村村口,原来此处有一水塘,四周有雕花石栏杆相围,塘内有莲花。水源来自不远河碣筑坝引水而来。旁有口水井,水清凉甜冽,水井至今仍在。塘旁有周王庙、相公亭、华佗庙,现己不复存在。诗云: 白鹭绕莲塘,惊飞蹴水忙,雨余花更艳,风过叶添香。对浴珍珠溅,梳翎玉羽长,静观成野趣,机活即文章。
(4) 砚渚游鳞 此景在上村石壁背,旧时此处有一水碣,河中游鱼甚多,村中一直严禁捕鱼,河清澈底,鱼在水中游而不惊。诗曰:砚渚映睛暾,轻烟入晓温,源流清澈底,游水净无痕。隐伏千层浪,还藏万里鲲,惠庄间寓目,此乐足评论。
(5) 文阁飘香 此景在下村村尾,是古时先人们求学问之所。位处永锡堂后面,左是社坛,右是毓秀庵,这些古景古建筑均在1948年因国民党军队进驻村里拆了砖石去筑村口的雕堡而拆毁。诗云: 高阁连霄汉,文星日夜悬,与人为善意,垂训著嘉篇。积敬通三殿,输诚达九天,生香长不断,漂缈接云烟。
(6) 丹砂映日 此景在上村仙人桌后,因其处是一片沙滩,在列日照射下,满地沙石状如丹砂,又传闻有仙人在此修道吐气如虹,故名。诗曰:洞口发奇葩,山岩石径斜,未闻生玉札,偏目孕丹砂。璨烂迎朝旭,氤氲射晚霞,谁教龙虎护,此地有仙家。
(7) 白石梯云 此景在上村村头,因村到岩前、戴家需翻涉一山,从山脚起始需登步一条用青石铺设的山岭,在村头有一水碓,此岭又称水碓岭,岭陡迥环绕上,拾级抬头而望,不见岭之尽头,只见远处天上白云,犹如天在眼前。谓为梯云,实属称妙。诗赞:东头青青嶂,中如玉带拖,石从山脚积,云到岭头多。太液天波近,长安路上过,千层须努务,拾级莫蹉跎。
(8) 烟潭竹影 此景在下村阴潭港。此处树若列屏,绿荫蔽地,翠竹几枝点缀其间。一到雨天,河水雾气笼罩,竹叶若隐若现,有如天上仙境。诗云:到此心常净,潭光澈底明,烟笼山上下,影浸竹纵横。淇澳漪漪绿,睢园处处清,游鳞还自得,风动总无惊。
这八景,有的早就毁无踪迹,而大多形迹然存。从这些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这当时长溪村鼎盛时期的风貌,领略马源八景的风光。。
石姓的来源及姓石的名人
[石姓的查询指数为:9002次]
石
一、三大来源: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封为公后,儿子叫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公孙在这里不是姓),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姬姓)大夫石癸,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据《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二、迁徙分布:
1、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时楚国有石奢,郑国有石癸,周有石速;西汉时有石商、石奋。唐代,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今属山西)、河南(今河南洛阳)四处;平原石氏于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江都);河南石氏唐元和年间以前有部分人徙居虢州(今河南灵宝)。
2、入闽石姓
⑴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至五代时已发展成闽南望族。
⑵唐末僖宗年间,金陵(今南京)人石螽扈因受命征黄巢而入闽,遂安居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被奉为入闽石姓另一支始祖,其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而且有部分人迁入广东。明朝洪武年间石螽扈十五世孙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⑶南宋初入闽始祖世居开封南宫石桥头石德成迁福建长乐古槐镇中街村,至今已繁衍三十三代,后裔分布长乐、福清、宁德及全国各地、世界各国,长乐中街已重建“河阳石氏宗祠”。
三、石姓王朝:
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331年称帝,建号建平。石勒死后,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废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时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936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被契丹册封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历时10年而亡。
四、郡望堂号:
堂号
徂徕堂:宋朝石玠,徂徕人,官国子直讲(国子监的教授)。他写文章批评时政,毫无顾忌,升太子中允,作《庆历圣德诗》,人称"徂徕先生"。
石姓又以"平原"等为其堂号。
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渤海郡:汉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一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上党郡:战国韩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上白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本文2023-10-21 20:02: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