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来自哪里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来自哪里吗?,第1张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中国曾姓人口2014年有770多万,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第一大省。四川是曾姓第三大省份,大约有30万人,排在全省姓氏人口的50多名。

中国 历史 曾出现许多曾姓名人,如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北宋文学家曾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徐姓是淮夷一支的族称,由余和太阳鸟组成。(左边是玄鸟向日,暗合徐氏始祖与鸟有关的传说。)余本是俞,类似箭矢的尖锋,它装在天竿华表建木的顶端,指向中天,用它来代表“天齐”(天的肚脐),也就是“中央”。这个形状早在7400--7000年前的湖南黔阳高庙遗址的陶器刻符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陶器和骨雕上的刻符上,都有出现为天竿俞,其下的“一”是“风向仪”(风向标),下面的“八”是干栏支架与分判历度的标志。“余”立在三层坛台上,合起来表示“徐地”。伯益为始祖。这样一看,“徐”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加会意字了。

徐夷有崇拜高山的传统,每到一处均树立“徐山”。现在知晓的徐山是徐州附近的山。其实远不止这些。据考证,大禹会涂山氏的涂山,本身就是“徐山”。据文字学家研究余涂通徐。涂的古发音为tuo,完全有理由推断;泰山,就是徐山!

1、秦始皇是嬴姓赵氏,本是东夷所出,与徐同出处(徐是赢姓徐氏),所以秦始皇专程从西部到泰山奠基,必有家族文化的因素;

2、泰山的宗教意义是“天脐”,正是徐山的意义;

3、徐山泰山古译同音;

4、泰山周围,北面的齐国,南面的鲁国原先都是东夷的地盘。

姓氏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姓氏找到几千年前的根。以下就李姓为例。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皋陶

李姓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皋陶(gā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也被称为“大业”,皋陶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大理”,以正直闻名天下。他还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的儿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改为“李”有这样一个说法:商纣王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还有一种说法,“理”和“李”古音相通,慢慢“理”就写成了“李”。周以前未见有李氏,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是春秋时期的李耳,也就是老子。

李广

李氏有两大支流,一个是陇西李氏,一个是赵郡李氏。这两大流派在战国时已经形成,比方说李信就是陇西李氏,李牧则是赵郡李氏的开创者。西汉“飞将军”李广是李信的后代,出自陇西李氏。隋唐时期,李姓迎来了自己发展的巅峰,李唐王朝的先祖就出自陇西李氏,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开始发迹。唐朝时期,不光是皇帝姓李,李姓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极高的成就。

中国的姓氏比较多,在此我就说说张姓氏吧。

张姓属于中国的最大姓氏之一,得姓很早,族支繁大,曾经有44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是最大的。

张姓氏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得姓比较早;二是族支繁大,全国到处都有张姓氏的族人;三是杰出的人才也比较多,历代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都有张姓的杰出人才贡献着力量。

关于张姓的始祖,历代书中虽然说法有些不一,但大致相同,书中有记载:“黄帝第五子清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挥造弧矢,受封于张 ,后为弓氏。张,望出太原。 张,黄,李,赵,黄帝赐姓。”

“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

“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青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

从以上的记载来看,张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前的共同始祖黄帝,属于黄帝的直系后裔。青阳是皇帝的第五子,名叫挥。这位叫挥的始祖,就是现在张姓的始祖。所以,如果有人说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我觉得这并不为过。

以上回答仅代表我个人的答案,如有不对的地方还望诸位指教。

挥尊为始祖,制矢启弓长。

赐姓因黄帝,根基在濮阳。

虽然人口众,从未出君王。

各地源同脉,清和百忍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加上几千年的 历史 变迁,姓氏也逐渐发展壮大。在《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就收录了11969个姓氏。姓氏的渊源及变革宛如一部 历史 长卷,既浩瀚宏伟,又斑斓多彩。

有书君本人姓“何”,那我就讲讲“何”姓的来源和发展 历史 吧。

1、“何”姓本为“韩”。

(1)相传在战国初期,韩虔(即韩景侯)同晋国的赵氏、魏氏起瓜分晋国,分别建立韩国、赵国、魏国。韩国在建国初期定都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后来迁都至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末代君主韩王安被俘,韩国子孙“复以国为氏”。

亡国后的韩国遗民,有一部分逃至陈国(今河南准阳)和楚国(建都于今湖北江陵)境内淮河与长江之间的一些地方。由于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于是这些韩姓人就逐渐变成了何姓。

(2)还有一种说法:秦并六国之后,韩氏子孙散居在江淮之间。其中有一个名叫咸的人,因惧怕秦国杀虐,于是携家人逃亡到庐江郡,隐居于东乡要津,以造舟渡人为生。

后来,韩国旧臣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令人趁秦始皇巡守经过博浪沙时偷袭秦始皇,却因为误中副车而败事,秦始皇以为这是六国遗族所为,于是下达密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索六国遗族,想赶尽杀绝。

秦吏经过东乡津时,逐一询问当地民众的姓氏。问到咸的时候,咸指着冰冷的河水说:“姓此”,本意是指河水之寒代替“韩”,而秦吏以为他姓“河”,于是将他登记为“河”氏。后来,秦吏的一位同行者告知咸此事,咸惊讶地说:“吾家免于刀祸,河字之力也!然姓氏当以人附丁口,岂可似水泛滥而无所归?”于是就根据发音将“河”改为“何”。

以上两种说法,尽管有所出入,但都承认何姓“本为韩”。

2、“何”多为冒姓或赐姓。

(1)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朝时期有个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冒姓何,其后代繁衍昌盛,形成何氏一支。

(2)据《魏书·官氏场》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就把代北(今山西、河北以北地带)复姓贺拔氏改为单姓何氏。

(3)据《五代史》记载,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原为鲜卑的一支,曾游牧于今辽宁锦县西北。西晋末(公元4世纪),首领吐谷浑率部落西迁至今甘肃、青海之间。五代时期,余部散落于蔚州(今河北省西北部,壶流河斜贯,邻接山西省)。显然,在五代时期,吐谷浑中的何姓人,是分布于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带。

(4)据《兰州府志》记载,元末吐蕃(公元7-9世纪的青藏高原)宣慰使锁南,其子铭为河州卫(今甘肃临夏东北一带)指挥同知,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代也有以何为姓的。

以上这些何姓的形成,都为何氏家族增添了新的血液,也是何氏家族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经过迁徙与繁衍,“何”姓遍布全国。

何姓的发源地应当为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两地,而这两个地方及邻省山东、河南区域,也有很多何姓人的后代。换言之,在隋唐之前,何姓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所以这段时期内出现的何姓名人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

据《后汉书·何敞传》中记载,何姓南迁始于晋代,有一部分何姓人南迁至福建。至隋唐时期,何姓在我国南北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

五代及元朝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指甘肃、青海两地)和河北省内由于他族冒姓或赐姓的加入,使得何姓再次庞大起来。

据《兴宁何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原为南京直隶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后世子孙有迁至福建的,有迁至南京的,也有留居江西的。至宋末元初,其中一支何姓人由福建武平经江西寻乌、定南、龙南进入广东翁源;另一支从福建武平进入广东蕉岭、大埔、梅县等地。

至明、清时期,何姓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以上,便是“何”姓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有书君想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姓氏,没想到却经历复杂的发展 历史 ,意义尤为深远,再次读自己的姓氏时,顿觉厚重,同时也感受到自身责任之大。

陈国是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个朝代,史称南朝陈国,陈后主陈叔宝当权时,因陈后主无能被隋朝灭亡;现在知道陈姓由舜开始,后代为妫姓,随着妫姓的灭亡改为陈姓,从此陈胜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中国姓氏大家,我也为有几千年 历史 的陈姓而自豪。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家有源。我向来重视 历史 ,更想多了解过去,所以,对自己的姓氏,祖先来自哪里是有所知的,我的父亲及叔父还参与地方志,族谱的收集编写工作,也使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早知早识,我也在年轻时就读过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有篇是《吴泰伯伯世家第一》。《史记》有七十二世家,而吴泰伯世家列为第一,可知吴泰伯的重要性。吴泰伯被称为三让王,孔子称他为道德圣人,是五圣中的德圣。因此,我为成为吴性后人而自豪。

姬姓吴氏,远祖源于黄帝,隆于后稷。自泰伯开姓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繁衍了百多世代,如今吴姓在全国姓氏排位以人数计处于第十位,有两千五百万上下。吴虞不分,实则虞姓来自吴姓。吴字在古代有奔跑,回头,大声呼叫等意。吴是个会意字,由口矢构成,后才简化为口天吴。《诗经。丝衣》有“不吴不敖“,这吴即是呼喊之意。《说文解字》:吴大言也,从矢、口。《辞源》:吴古国名,周初太伯居吴,在今江苏无锡梅里。

吴姓氏先祖一直可追溯到黄帝。黄帝娶西陵氏女名嫘祖,这是女性老祖,生两儿,玄嚣和昌意。玄嚣生蛴(乔)极(机写不出这字)。虻蛴(乔)极生帝喾。帝喾要姜嫄生子后稷,后稷成周之老祖。后到古公亶父迁居周原(今陕西歧山一带)成为周太王,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季子季历,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也即泰伯仲雍是周文王的兄长。泰伯为让贤,不继王位有有三让的说法,最后与仲雍远逃今吴地,而让季历为周王。古时多少人为争名夺利,继承王位而争斗残杀,泰伯仲雍却高风亮节,三让王位,成为道德典范楷模。泰伯仲雍到梅里之后,断发纹身,开疆托土,成家立业,后建立吴国,子孙就以吴为姓。

吴姓 历史 很多不是三言两语可说尽的,吴姓有过辉煌,也有过灭国之痛,卧薪尝胆,勾践灭吴王夫差的 历史 故事,许多人都知道,吴姓也出过不少有成就的人物,大吴是光荣的,可惜的是长三角吴地这么好的地方,我尚无缘踏足,我多么想可梅里一观,游游苏浙,拜拜泰伯庙,参观季扎延陵郡,争取一两年内成行吧!

姓和氏最初意义是不一样的。

姓用来区分血脉,氏用来区分身份,用来装逼。

其实刚开始姓很少,最早的姓有哪些呢:风、子、姬、姜、姒、姚、嬴……

有没有发现,大多数最初的姓里面都有一个“女”字,据说是因为起源于母系氏族 社会 。就连“姓”这个字的结构,也是一个女、一个生,说明姓是用来区分一个族群的血脉的。所以同姓是同血脉的,在过去是不可以通婚的。为什么有个词叫秦晋之好,因为秦国公族姓赢,晋国姓姬,经常通婚。

那氏是用来干嘛的呢,一个族群的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一起啊,总会因各种原因迁居到其他地方。氏的主要功能就是区分一个族群的不同分支,附带的功能则是辨别身份和方便装逼。

比如:最早有一群嬴姓的人生活在一起,后来周朝的时候,嬴姓后人中有一个叫造父的,驾驶技术很牛逼,而且是天子周穆王的御用司机,因为有功就把一块地方“赵城”给他做了封地。这么显赫光荣的事情当然要铭记啊,于是造父的后代就用“赵”作为氏了,意思就是告诉别人,我们可是赵城的XXX啊,虽然他们仍然是姓赢。

造父的后代里有一个人叫赵政,别看只有两个字,但这个名字的完整含义应该是“我是当年被封在赵城的造父这支的后人小政”。因为嬴姓另外还有十三个分支,所以用赵作氏是为了区分其他嬴姓,顺带着可以提一提先人的丰功伟绩。当然,这个小政比祖先造父要牛逼,他统一了六国,大家喜欢叫他嬴政,其实根据男子称氏的规则,应该叫赵政。

但是这里又涉及到一个规矩,就是国家的国君,应该以国名为氏,所以嬴政应该叫秦政。

有很大一部分氏都是来自于封地或居住地。比如欧阳氏,是指住在欧余山的南面(阳面),其实最早是姓姒。欧阳修,含义应该是“住在欧余山南面那支姒姓人的后代小修”。

好了,我们来看传说中的姜子牙,他当然是姓姜,但是他是吕氏,他叫吕尚。因为他的先人是吕国的诸侯。所以吕尚=吕国姜姓诸侯的后人小尚。姜子牙后来被周武王封在齐国,那么他的后人齐桓公当然是叫齐小白,而不是姜小白。

除了用地方名作为氏,还有用封号、谥号、官职等等作为氏的,比如王,就是很多被封了王的人,直接用王作了氏。比如戴,就是商朝后裔子戴公的谥号作了氏。再比如司徒、司马、司空,都是官职作了氏,司马的本姓就是和秦始皇一样姓赢,所以司马光=当过司马这个官的嬴姓后人小光。

由此可见,氏最早是有身份的男子用来区别身份,提提祖先光辉 历史 以装逼用的。

后来渐渐的姓氏就不分了,但是偶尔还会有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某个家族仍然会把封号和封地作为姓氏。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手下有一员大将葛婴,被无辜处死。汉朝为其平反时把葛家后代封在了诸县。于是他们的后代把姓改成了诸葛,想必你已经猜到,他们的后人中出了一位牛人——诸葛亮。

所以诸葛亮名字的含义是:我是封在诸县的葛氏后人小亮。

我姓杨,经常听我爷爷说我们是杨六郎的后代,当初因为打仗还是干什么忘记了,我们与张家一起来到贵州抗匪,就在这里居住下来,所以大部分姓杨的和姓张的都很有缘。我一直都挺自豪,因为不管我在哪个班,那个班上姓杨的都比较多,现在这个班级姓杨的和姓张的都很多。

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一个人真的不能忘记自己的根,现在很流行那种同姓的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或者其他,这个办法有可取的地方也有不可取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发觉这些东西好像不大被现在的人重视,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知道自己的根。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杨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约四千九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8%左右。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们杨姓源于姬姓,始出于晋国,春秋末期晋国六卿逐渐强盛,公元前4世纪中叶(前368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卿(诸侯)瓜分成韩、赵、魏三国地盘,史称“三晋”。故有杨姓“源于三晋,望出弘农”之说。但几说均可证杨姓出自姬姓。此外尚有三说,且不论哪一说,其源均为黄帝后裔,周朝王室。姬姓杨氏占所有杨氏的主流。

关于杨姓的由来百度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听我爷爷说我们是杨六郎的直系,杨家将的其它后代有些在战场上战死。每当我爷爷谈起我们家族的 历史 都是很厉害而且知道的很多,现在看电视就喜欢看穆桂英或者杨家军这种,他说这是我们家族的 历史 ,虽然只是电视,但是我们总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虽然我爷爷很顽固,脾气很犟,但是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的根。

上三旗还有姓吴的?

二楼打的很辛苦啊,我看了看,貌似打的是满族主要姓氏介绍哈,里面还有咱伊尔根觉罗氏的介绍呢,哈哈,臭美一下。

楼主,这个满族姓氏有不少现在已经变成汉姓了,所以我小查了下最后肯定是改姓吴的姓氏就有17个,真不知道您到底是哪个氏族的后人呢,不过我把这17个氏族的旗挖了个遍,多是蒙古八旗或者蓝旗下兵将,没有上三旗的记载,最出名的也就是骑都尉吴努忽氏哲僧,两广总督吴兴祚,三姓副都统吴扎氏常德,云骑尉吴扎氏勒和勒,围场总管加副都统吴及忒克氏衔诺尔本,直隶提督兼内务府大臣吴及忒克氏刚塔。

内务府大臣么倒是可能进了上三旗了,但是白旗当官也不新鲜,所以总的来说,吴姓没出现过上三旗人物,所以光凭一个姓氏恐怕您不是正黄旗的。不如回家再问问您爷爷吧,或者查查族谱,兴许有些证据什么的呢。

沧州刘姓回族有两个主要起源:

1 部分刘姓回族为古代少数民族,如汉朝时期定居在河南省滄州一带的回族,以刘氏为姓。

2 另一部分刘姓回族是汉族回族的后裔,由汉族刘姓演变而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有一个,叫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

扩展资料:

吴三桂建立的政权:

吴周政权是吴三桂因康熙欲统一各大汉王,逼反汉王,不满康熙下令撤藩,反叛清朝而建立的割据政权。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立到洪化三年(1681年)十月灭亡。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

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

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吴三桂

——吴周

一、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一说安徽桐城人。祖籍安东。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吴承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最后完成者。

二、吴三桂 (清朝平西王)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

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嗣位。

三、吴昌硕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大师)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四、吴道子 (唐代绘画大师)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五、吴虞 (新文化运动人物)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永宽,字又陵,亦署幼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四川《醒群报》主笔,鼓吹新学。

1910年任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不久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吴承恩

——吴三桂

——吴昌硕

——吴道子

——吴虞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祖先来自哪里吗?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