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的祖辈名字怎么排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家谱中的祖辈名字怎么排列?,第1张

写袱头主要是写称呼。从高祖写起,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自己的父母。落自己的款:

第一,高祖父母辈的(高祖父母只要写直系)高祖考x公xx大人受用;高祖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曾孙xx 玄孙xx。

第二,曾祖父母辈的(曾祖父母除了写直系外还应该写旁系叔伯)曾祖考x公xx大人受用;曾祖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重孙xx 曾孙xx。叔(或:伯)曾祖考x公xx大人受用;叔(或:伯)曾祖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侄重孙xx 曾孙xx。

第三,祖父母辈的(祖父母除了写直系外还要写旁系叔伯)祖考x公xx大人受用;祖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孙xx 重孙xx。叔(或伯)祖考x公xx大人受用;叔(或伯)祖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侄孙xx 侄重孙xx。

第四,父母辈的(父母辈除了写父母亲外还要写叔伯)故先考x公xx大人受用;故先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孝男xx 孙xx。故叔(或:伯)考x公xx大人受用;故叔(或:伯)妣x母x老於人受用;落款:侄儿xx 孙xx。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从小到大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 :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简称“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 :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礽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为证也!

远祖:远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等,皆可称远祖。

始祖:始祖、鼻祖,皆可称始祖。

高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王父、显考、长祖、高门等,皆可称高祖。

高祖母:曾祖之母,亦可称高祖王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长祖、曾翁、曾门、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等,皆可称曾祖。

曾祖母:祖父之母,亦可称曾祖王母。

(曾祖的兄弟及兄弟之妻,称“族曾王父”“族曾祖父”,“族曾王母”“族曾祖母”)

祖父:父亲的父亲。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公、太公等,皆可称祖父。对人称其祖父曰“家公”。称人之祖曰“尊祖父”。称已故祖父曰“亡祖”“亡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等。称人之已故祖父曰“大门中”。

(祖父的兄弟称“从祖祖父”“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王父”“伯翁”“叔翁”)

祖母:父亲的母亲。祖母、王母、大母、太母、祖婆等,皆可称祖母。称人祖母曰“尊祖母”。称已故祖母曰“皇祖妣”。祖父之妾称“季祖母”“妾祖姑”。从祖祖父之妻称“从祖祖母”“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从祖母”“季祖母”“伯祖妣”等。

中国人“三姑六舅”,对本祖一脉上下或亲戚关系称谓有严格的规定,在现实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难题,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出现令人难堪的场面。现在依据中国《汉语大辞典》、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

附:《尔雅·释亲》:

01 父为考,母为妣。

02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03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04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05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06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07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08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09 父之姊妹为姑。

10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11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12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13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男人的宗族称谓(拟)14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15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16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17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18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19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20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21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22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现代版亲属称谓表(请斧正)

23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24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25 父之妾为庶母。

26 祖,王父也。

27 晜,兄也。──宗族

28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29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30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31 母之姊妹为从母。

32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33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34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35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36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37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38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39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40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41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42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43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44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45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

46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47 女子子之夫为壻,壻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48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49 妇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50 两壻相谓为亚。

51 妇之党为婚兄弟,壻之党为姻兄弟。

52 嫔,妇也。

53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包袱的写法格式及称呼有如下:

上一代:称父亲。包袱写法: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男。

上二代:称祖父。包袱写法: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孙。

上三代:称曾祖。包袱写法: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曾孙。

上四代:称高祖。包袱写法: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玄孙。

上五代:称天祖。包袱写法: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称落款:孝来孙。

刘邦建立汉朝后,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400多年。在这400年间,刘氏家族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然而,关于是刘氏人种还是刘氏族谱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

成都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刘氏家族,还有个刘氏宗祠。每年都有近600名刘氏后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祭奠先人。他们崇拜三百年前带领人民定居洛带的祖先刘。洛带刘后人有一份刘氏族谱妥善保存。

这本线装书刘氏族谱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发黄,有些扉页已经破损。在这个家谱的第四页,赫然写着“刘邦”二字。所以这些刘的后代认定刘邦是他们的祖先。这个家谱的保管人排在第181代。

除了家谱,他们还有其他碑文为证。在祠堂里,有一块光绪年间的墓碑,上面刻着“陈龙后裔姓氏悠久,楚苗人后裔历史悠久”的字样。所以这一带的刘氏家族都认为自己是刘邦的后代。

根据这份民间流传的家谱,很难证明这个地区的刘氏家族是刘邦的后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家谱还是有其特殊价值的。因为族谱是从夏朝的龙官,也就是舞龙人刘磊开始记载的,史书上也有关于这个人的记载,所以这个族谱就成了最好的证明。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项羽出生于贵族家庭,以勇猛著称。出身农家的刘邦,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一副无赖相。这样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人,怎么可能等到了他们的结局,会有这么大的反转?项羽被刘邦打败,一步步走上了绝路。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一、项羽性格的因素。也许是出身名门的优越感,也许是之前战绩带来的成就感,都让项羽刚愎自用,盲目轻敌。再加上他优柔寡断,没有什么城府,很容易被刘邦的花言巧语蒙蔽。当时在鸿门宴上,只要项羽能够主动出击,除掉刘邦,那么等待项羽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结局。可惜他不听范增的劝谏,听了刘邦的话,一意孤行,把刘邦从虎口中放了出来,为日后称王称霸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第二,项眼光独到,身边没有刘邦那样多的谋士和优秀的将领。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可惜项羽没有发现他的才华,没有重用他,导致韩信转投刘邦,成为自己前途的一大障碍。另外,项羽身边唯一能真正给他出谋划策的人就是范增。但是项羽被刘邦骗了,然后怀疑范增,所以弃之不用。如此一来,项羽就像断了一条胳膊,又如何能与刘邦抗衡?

第三,项羽失了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但项羽屠戮秦兵近二十万,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导致民心尽失。另一方面,刘邦与秦国人民达成了三项协议,以保障人民的稳定生活。两者相比,项羽的败北似乎在意料之中。

刘邦和楚霸王项羽联手灭秦。

刘邦和项羽在一场楚汉之战后迎来了各自的结局。虽然他们在不停地战斗,但他们一起工作过。

刘邦和项羽都是反秦的重要力量,但一开始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当初刘邦为了夺取凤仪,找项梁帮忙,后来刘邦成了项梁手下的将军。后来,在项梁的支持下,他们共同建立了楚怀王,建立了楚国。

刘邦和项羽听从项梁的指挥,联手攻克城阳,击破秦军,此时项梁战死。为了平定这场危机,刘邦和夏

之后刘邦奉命西征,项羽因项梁之死,欲随军西征。但面对项羽的请求,楚王拒绝了,于是项羽奉命北上救赵。

刘邦两次攻打昌邑,收集项梁等人的散兵游勇,攻打秦军,迫使秦将逃走,秦军元气大伤。于高阳拜访了贤士们,得到了食物和帮助,使他的队伍又壮大了。一路西行,在蓝田与秦军激战,粉碎了秦军最后的抵抗

之后秦王以献圣旨的方式向刘邦表达了投降的诚意,秦朝彻底灭亡了。

刘邦灭秦后,得意忘形,流连于咸阳宫的荣华富贵。他对其他人的忠告似乎无人听到。直到张亮来了,他才醒悟过来,回到巴。

项羽奉命北上救赵。他胜利后,也率军到了关中。秦朝灭亡了,然后就是刘邦和项羽的天下之争。

上几代名称与排序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下几代名称与排序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扩展资料

宗谱的行辈字派用以加强宗法制度,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禄、吉、祥、贤等;

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字,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字,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

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参考资料:

-辈分

家谱中的祖辈名字怎么排列?

写袱头主要是写称呼。从高祖写起,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自己的父母。落自己的款:第一,高祖父母辈的(高祖父母只要写直系)高祖考x...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