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廖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4收藏

福建廖氏家谱,第1张

说闽南话,应该是安溪过去的。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上苑廖氏

廖俨入安肇基上苑娶黄氏、郑氏、周氏、陈氏,生八子:长曰泰,字君平,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授义勇将军;次曰该,字君盛,约于后汉乾祐二年(948年),授义勇将军;三曰评,字君善,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清源将军;四曰庭诲,字君示,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平海将军;五曰惮,字君太,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探花及第,后舍官入寺修行;六曰环,字君实;七曰坦,字君宽,后梁时授义勇将军;八曰瑀,字君玉,号金精,后唐时封国师。长房、三房定居上苑,五房出家修行,其余各房因仕途迁往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上苑是安溪廖氏的发祥地。上苑廖氏至今已传四十世,分为美井派、后塘派、厚家派,后裔衍播于官桥、魁斗、城厢、凤城、蓬莱、虎邱、湖头、剑斗等乡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廖广德从上苑深格迁往蓬莱鹤前村桥仔坑,任朝真寺主持,其后辈专理当地各项佛事。民国时期,廖修忠等因经商从上苑迁居湖头街。

上苑廖氏自九世起陆续外迁。九世孟、迎泰、如迁居浙江,其中孟任平阳县主簿,迎泰派系仕途显达。十世德远任长泰县尉,居长泰县。十七世拗,字士华,迁居浙江。十九世资安迁居惠安县土寨,资龄迁居台湾,志迁居龙溪县。二十世真远迁居浙江省瑞安市及厦门海沧。二十一世新发、新华迁居浙江省苍南县廖家坪,昭阳迁居南安县翔云。二十五世应其迁居浙江省平阳县。二十八世豪生迁居南安县下都,雄生迁居南安县东田,显生迁居厦门市山场,日石迁居台湾,其后裔于20世纪90年代回乡谒祖,捐资重修东林祖祠。美井派六房二十五世毓秀,二十六世启朝、启吉、启元、启尾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八世维简迁居江西省,天英迁居厦门市;二十八世维多、二十九世喜、送、来、进、才、到、尝、俦、向、用、枢、三十世天然、天受、天竹、天必,三十世马忍、心奏、向、高、缪、三、窕、铜、孙胁、姜、希、额、幼、桂、元、宁、亦等相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迁居台湾。三十世至三十八世,于清末以后,不少廖氏族人因谋生、经商、求学、工作而迁往国内外。迁往国内的有泉州、厦门、福州、西安、贵州、北京、江西、广西、上海、内蒙古、台湾、香港等地;迁往国外的有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都成立廖氏公会。

善益廖氏

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十三世廖廷琇(号洪山)从上苑分居犀山下,建善益大宗祠,繁衍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四个村,廖廷琇为善益廖氏始祖。至二十一世,廖氏从善益迁居虎邱镇湖西村水办。两支从善益迁居城厢镇雅兴村廖边。

善益廖氏自二十二世起陆续外迁。长房新厅派二十二世齐迁居仙游县。二十四世敷志迁居广东。二十六世胤秀迁居崇安县、衍江西。长房顶第派二十四世仰取迁居南安县,细仔、仰和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五世应春迁居泉州。二十五世心举、心兹,二十六世明尽,二十七世彬阳,三十世翠峰、克让、克配、克相、克喜、克榜,三十一世大滚、大节、成春,三十二世先钦、晋恭、神霜,三十三世永河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永建迁居泉州,永谟迁居厦门。长房中厝派二十三世季仔、尾治迁居南安。二十八世交政迁居福清。二十八世禄道、三十一世丽水、仕列、金星迁居台湾。长房二思敬派二十八世成锁,三十世满乡、可对、簪英,三十一世冬启,三十二世神鑫、江河、嘉熟、光贤、含蕊、三发,三十三世克秋,三十四世夏春迁居台湾。长房三祖治派二十一世天养,二十四世毓芳迁居温州。二十一世天进迁居德化。二房二十三世东朔、东周兄弟迁居福州。二十五世忠秉迁居晋江。三房二十二世素采迁居温州,二十三世道焕迁居广东省潮州市。四房二十一世妈祖迁居厦门市同安区进美山。二十三世发仔、升仔迁居广东,弼仔迁居德化,一贤迁居永春。二十四世五仔迁居温州,有进迁居晋江。二十五世观宝、观用迁居温州,平剩迁居台湾。二十六世仕香,二十七世孝光,二十九世必色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文兰迁居鼎美。五房二十三世一交迁居南安,新民、化民迁居乌秋。二十六世契英迁居温州。三十三世祥迁居台湾。六房二十一世玄祖,二十二世孙宁迁居南安,天华、天恕迁居永春。自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迁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比较多。

尚卿欧阳廖氏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欧阳德安自南安县东田徙至安溪尚卿新楼开基后,至三世长房石轩(1473-1560年)繁衍翰卿村后湖、大书房、杉林、旧圩、坝头、慕头、东山,新楼村仓前、儒林、南斗、小溪、加封、东墘、新宇、德塔,灶坑村高美寨和灶美村高婆仑。二房石斋(1477-1540年)迁往江西。三房石峰(1486-1554年)繁衍新楼村长林、月山、天师宫、新楼、南山、溪坂、下垅、边墘、井兜、溪心和徐州。三世石峰之孙从吾,迁居剑斗镇举口村。石峰之三孙秦,号举吾

(1534-1587年)、九世从善迁居尚卿乡徐州村。十一世知美自翰卿迁居灶美村高婆仑。民国7年

(1918年),剑斗举口村廖姓一支迁居剑斗潮碧村。十二世心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往湖头街开设药局,店号“荣元斋”。其店联:“荣卫有方功参造化;元精克补术绍岐黄。”世代行医,祖传秘方“养脾散”,曾畅销县内外及东南亚等地,长盛不衰,其后裔部分定居湖头街繁衍。

尚卿欧阳廖氏自三世起陆续外迁。三世石斋至九世有一支迁往江西。三世石轩之玄孙而上(1574-1642年),官至中宪大夫,迁居泉州北门。三世石峰之子带溪居新楼长林。五世金峰后裔居新楼、溪坂、溪心、岩兜、下垄、南山、华林、边墘、月山、天师宫。三世石峰的六世孙魁麟迁居宁德市飞鸾镇梅田塘田,魁守迁居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峡口莲花山鸳鸯桥,魁瑶(字子池)迁居宁德县二都榕溪村建碗窑。大宗二房八世子盈(讳粮),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迁居江西省广信府玉山县牛吞湾。九世奋芙之子盛迁往浙江省温州,万英之子梁迁往台湾。一支迁居沙县富口镇白海口村,一支迁居永安县安沙镇,一支迁居惠安县涂寨镇廖厝村。土迩(字兆远),于清乾隆中期迁居台湾琅峤。清源、文御、文偌于清道光初迁居台湾琅峤。德月、清团于清代迁居台湾八分寮。清嘉庆至宣统年间

(1796~1911年)一支迁居印尼巨港,已繁衍6000多人;一支移居占碑,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新加坡,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马来西亚,已繁衍数千人。

剑斗镇举口廖氏,成玉、六世卫庆、卫储、卫成、卫瑞(字伯图),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迁居台湾北路新庄。八世宗富昆仲迁居政和县三里亭。十二世昭府、昭砚等迁居马来西亚。

魁斗溪东廖氏,宋庆元六年(1200年),上苑厚家派廖氏迁居魁斗镇溪东村龙头角落。其长房长有五兄弟,其中二房迁居台湾;四房迁居浙江温州。

凤城廖氏,新中国成立后,安溪廖氏各支系一些族人因工作、经商等原因,先后迁居凤城镇,主要分布在北石、凤山、小东、朝阳、上西、祥都、凤明等居委会。

安溪县廖氏人口分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廖姓共21969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12位。分布全县9个乡镇,其中以官桥镇最多,尚卿乡次之。

(一)华北、东北地区郑姓 华北、东北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市,是郑姓人迁居较早和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对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郑姓人口在北京占人口总数的0797%,在辽宁占0567%,分别位居两个城市的第22和第31位。 而据公安部户籍资料,全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北京93315人,天津73390人,河北504857人,山西194802人,内蒙古113944人,辽宁276017人,吉林185985人,黑龙江271902人,山东688479人。 1、山东郑姓 郑姓人向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迁徙,以迁入山东的为最早。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弟子郑国居住的邴邑即在今山东境内,他大约还是目前所知在当地居住最早的郑姓人。至于在此以后不同时期的郑姓聚居地,历史上主要有北海高密、任城、临淄、泰山、兖州、济宁、刚县、宁阳等,当代又有掖县、临沂、日照、淄博、宁津、益都、沂南、临朐、枣庄、章丘、揭县、济南、蓬莱、东平、巨野、黄县等地。其中如**艺术家郑重是掖县人,原炮兵副司令郑惕是临沂人,山东总工会主任郑干是日照人,原东北义勇军旅长郑兴是淄博人,原东北联军某师政治部主任郑友荣是宁津人,原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郑心亭是益都人,华东野战军某团政委郑玉杰是沂南人,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郑亦尼是临朐人,戏剧导演郑亦秋是枣庄人,山东政协副主席郑纬尼是揭县人,田径名将郑凤荣是济南人,抗日烈士郑增信是蓬莱人,中共郓北县委书记郑鲁山是东平人,抗越功臣郑宪桐是章丘人,郑宝武是巨野人,医学名家郑麟蕃是黄县人,等等,其籍贯所在的地区都颇为广泛,几乎遍及山东全省。 2、山西郑姓 山西省郑姓入迁时间较早,在汉代初年就已知名。如我们在本书《秦汉郑姓寻根》一章中所及的汉武帝舅卫青之父郑季,家于平阳,是山西郑氏知名最早的人。此后,郑姓又在永济、河东、阳城、祁县、太原、朔州等地获得了发展,并相继出了唐代太子太师郑霸、凤翔节度使郑注、后周韩国公郑仁诲、后唐司徒郑琢、宋代太仆卿郑本、元代剧作家郑光祖、明朝兵部右侍郎郑崇俭等著名人物。其中郑注家于绛州翼城(今山西翼城枣园村),本姓鱼,时称"鱼郑",以剪除藩镇割据、兵败甘露之变而知名。至于当代的山西郑姓人,在血缘上大多与他们有关,在分布上除以上述地区为中心外,又有一些知名人物生活在洪洞、沁源、五台、黎城等地,共同成为山西郑姓的几大居住中心。 3、河北郑姓 河北郑姓的来源最早与荥阳郑氏由中原地区到这里避乱有关,后来又因为一些政治和社会原因不时有人迁居这里。在当代以前,郑姓人在河北已分别居住在魏县、永年、邯郸、枣强、沧州、涿州、宣化、徐水、河间等地,并有唐代宰相郑、五代凤翔节度副使郑阮、元代昭永大将军郑温、明朝兵部尚书郑洛、御史郑铭、清代江苏巡抚瑞郑瑞、直隶提督郑魁士等人知名于世。其中郑端是今天的枣强人,平时生活简朴,为官清正,所到巡查之处吏民欢迎,因而名闻远近。近代以后,郑姓人又在滦南、新城、深县、静海、丰南、东光、玉田、蠡县、安新、宽城等地繁衍发展。 4、北京郑姓 北京郑姓来源比较复杂,历代迁入、迁出不断,自元朝以后逐渐引起重视。由于这里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全国许多地区的郑姓人到这里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只是因为这些人仍以原有的籍贯相称,去世后也几乎全部归葬原籍,因此,真正以北京为籍贯的历史人物并不多。只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留居下来的郑姓人才有一些以北京为籍贯,在注籍时也以北京籍登记,才使这里的郑姓人显著增加。如在1982年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有人对北京24948人的姓氏使用情况作一调查,发现其中有198人姓郑,这种结果,使郑姓在北京大姓中成为第22大姓,并占被调查总数的0794%。当然,居住在北京一带的郑姓人也并非绝对是在近现代以后才有人知名。如明代大兴人郑永宽由于是皇妃之父,官至都督同知,其子孙也都分别在朝中担任都指挥使等职务,便是一个典型事例。另外,在北京东部一带,也相继出了明代御史郑己、清朝湖南布政使郑源、山东既墨令郑鸣冈等人著名人物,说明至少在明代时已有郑姓人落籍北京。 5、东北郑姓 在东北地区,辽宁省约在宋代以后开始有郑姓人居住,其中大定(今喀拉沁旗)人郑宏及其子郑京、郑子聃等人知名于金代,分别官至金源县令、吏部侍郎,其所在的家族也是当地早期最有影响的郑姓家族。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满清政府实行向关东地区的移民政策,致使不少生活在山东、河北等地的郑姓人入迁辽宁,其中的一些甚至还从这里进一步迁到东北的其他地区。如著名的清朝遗老郑文焯原籍山东高密,其祖先在清朝时迁居奉天铁岭(今属辽宁),遂落籍为奉天铁岭人。至于当代,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调查资料,在25029个辽宁人中有142人姓郑,占被调查总数的0567% ,排在辽宁大姓的第31位。这些郑姓人主要分布在大连、沈阳、辽中、安东、建昌、海城等地,家族历史大多能上溯到明清时期,并各有人知名于世。   (二)华东地区郑姓 华东地区是郑姓人迁居较早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郑姓在福建各大姓氏中位居第13位,在上海位居第36位。尤其是在福建,至今仍有"黄郑排满街"的说法,可见其人口之多和分布之广。另外,在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郑姓也都拥有广泛的影响。根据公安部的户籍资料,全国汉族人口中郑姓在福建有930947人,江苏349106人,浙江1021358人,安徽498713人,江西390265人,上海87016人。 1、福建郑姓 今天的福建省之所以成为郑姓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与郑姓在历史上不断地向这里的迁徙和繁衍有关。其中龙骧将军郑昭西晋末年向今福州一带的迁徙,以及中原地区的人在唐高宗时期和唐朝末年的迁入,我们都已在以前各章的有关章节中提及,而当地的研究者也称郑姓历史上向福建的移民至少有三次。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三次移民在时间上也与我们此前所述一致,即分别在西晋末年、唐初和唐朝末年。其中第一次向福建的迁移也与当时的移民大潮有关,《建瓯县志》卷19的"礼俗志"中也记载:"晋永嘉末,中原丧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建为闽上游,大率流寓者居多,时危京刺建州,亦率其乡族来避兵,遂以占籍。"《福州府志》卷75还对《建瓯县志》中所言中原士大夫流寓为何姓氏作了明确说明:"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际、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第一次郑姓入闽的人来自北土中州,即以河南为中心的荥阳郑氏后裔。至于郑姓第二次入闽,是在唐高宗时,主要迁居闽江流域或沿海平原地区。其原因是由于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玉铃卫左郎陈政奉命担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5000人入闽。这次随他入闽的将领相传有58姓,其中就包括郑姓。后来,在五代乱离之际,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乘唐末大乱之机率兵转战江西、广东后入闽,并建闽国,当时也有郑姓人随军,从而形成第三次入闽高潮。在此后的闽国统治福建时境内相对安定,加上其统治者又注意罗致人才,拓展良田,发展生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这里也成了动荡年代人才的喘息避难之地。随军和前来避难的人不仅仅是中原士人,还包括"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全唐诗》卷763也记载:"时中原人士杨承体、郑麟、韩渥、归傅懿、杨赞图、郑戢等皆避乱入闽。"在这些被提到的名人中,郑姓就占了二位。加以当时"武夫悍卒,气焰逼人,闽人战栗自危,谩称乡人,冀其怜悯,或犹冀其拔用",本来就是荥阳世族的郑姓人因出身高贵更使福建居民敬仰,以致有不少当地人前来联宗,从而使郑姓在当地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再者,从人口数量上看,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对福建全省的郑姓人口进行具体统计,但对个别县市的人口统计却有人进行。如有人曾对福安县甘棠堡数十姓调查,发现郑姓居第三位,其祖先分别在唐宋之际入闽,并与林、苏、陈等姓一起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此外,在同安县的44个自然村中,共有郑姓人口11794人;晋江有郑姓1万余人,福州6万余人,福清13万余人,长乐7万余人。其中福清、长乐两地的郑姓人数量,都超过了当地全部人口的10%。而在福建全省,仅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25244人抽样调查,就有439人姓郑,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1739%,郑姓也因此在福建大姓中得以占据第13的显要位置。再者,福建郑姓人还有许多迁往海外各地,是目前拥有海外郑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总的来看当代以前的福建郑姓,在分布上早期以今福州为中心,并呈逐渐向南发展趋势,如今则以闽中、闽南为中心。历史上和近现代的福建郑姓人才绝大部分都出在这些地区,如唐代的文学家郑咸是福州人,宋代的郑樵是莆田人,明代的郑成功是南安人,近代的郑孝胥是闽侯人,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是长乐人,等等,无不如此。而当郑姓人迁居这里并在各地发展繁衍以后,由于本来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对各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作出过不少贡献。同时,不少人还继承了家族的尊祖敬宗、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注重家族内部的文化建设,建造祠堂和编修家谱,使家族内部始终保持一种雍睦有礼的和谐气氛。其中如在周宁县浦源村,由于其始祖朝奉大夫郑尚八世孙郑晋在宋代由荥阳迁来,为纪念先祖而建造了浦源郑氏宗祠,从后历代都进行维修或扩建,199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整修。该宗祠造型独特,形同古船,其形状相传是因其先祖郑尚的一个梦而来。郑尚当年曾在宗祠旁的柳杉树下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如今,该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被村人奉若神明,称为"灵樯"。整个祠堂为三进式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正厅供奉着其历代祖宗像及牌位,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   2、浙江郑姓 浙江郑姓的历史颇为悠久,最早大约与西汉初年齐国临淄郑姓的南迁有关,分布在会稽山阴(今绍兴)一带。至唐代,又相继有中原人郑虔、郑至道等人迁居浙江,其后裔也分布于台州、临海、宁海、仙居、三门、天台、黄岩等地。宋代以后,又有一些其他地区的郑姓人入迁这里。如南宋人郑清之迁居鄞县,郑自牖迁居遂安,其后裔都发展成为当地郑姓中较有影响的支派。另外,又有来自江西上饶的郑姓人迁居衢州,衢州郑氏迁居金华、建德、温州,遂安郑氏迁居浦阳,等等,也都为浙江郑姓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后来也在各地有较大发展。总计在当代以前,郑姓已分布于省内的永嘉(温州)、湖州、归安、嘉兴、海盐、平湖、杭州、宁波、兹溪、兰溪、义乌、处州、括苍、浦江等地,并各有一些代表人物知名于世。如汉代太尉郑弘是山阴人,宋代太师郑清之是宁波人,国子监丞郑彦是严州人,朝请大夫郑宗强是金华人,郑汝冈是处州人,龙图阁直学士郑伯熊是永嘉人,元代学者郑忠是嘉兴人,明代礼部尚书郑沂是浦阳人,学者郑圭是杭州人,郑伉是衢州人,御史郑公智是宁海人,清代名士郑宏是海盐人。在这些人中,郑伯熊是南宋著名学者,以开明的政治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学术归旨闻名于世,也是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弟郑伯英也是浙东硕儒,与其兄并称"大小郑公"。其季弟郑伯海、从弟郑伯谦也都继承家学,名闻一方,被《宋元学案》誉为"永嘉之学宗郑氏"。此外,浦江郑氏从南宋到明朝"九世同居",是郑姓史上著名的大家族,明初分财异居后相继迁到福建、浙江、湖广、四川、安徽、广东、江西、河南、云南、山东、陕西等地,发展嬗变情况在郑姓中有典型意义。 当代,郑姓在浙江的分布更为广泛,仅在东部地区的人口比例就达到3% 以上,而临海也有2万多人,被认为是郑姓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3、江苏郑姓 江苏郑姓入迁较早,当代以前已散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淮安、吴县、扬州、兴化、江都、江宁、江乘、吴江等地,以后又有较大发展。从入迁时间和血统源流看,江苏郑姓的来源最早与孙吴名医郑泉和西晋末年荥阳郑庠的南迁有关,其后裔也散处于京师建康(今南京)一带。特别是郑庠,被后人誉为渡江始祖,其后裔也散处于江苏中南部一带,并繁衍发展为苏州郑氏、扬州郑氏、兴化郑氏等。至南北朝时期,出自荥阳郑氏的郑颐父子迁居彭城,成为徐州郑氏的开基祖。此后,徐州郑氏又迁居淮安等地,成为江苏郑姓的另一大支派。 历史上的江苏郑姓名人,主要有宋代太尉郑戬(苏州人)、吏部侍郎郑望之(徐州人)、明代抗清英雄郑为虹(江都人)、清代画家郑燮(兴化人)等,近现代则有音乐家郑觐文(江阴人)、海洋学家郑重(吴县人)、物理学家郑一善(武进人)、原江苏省长郑谦(溧阳人)、畜牧学家郑丕留(太仓人)、医学家郑思竞(靖江人)、林学家郑万钧(徐州人)等。在人口上,目前仅知泗阳县有1万多人,兴化市有4000多人,其他各地的情况尚待进一步统计。 4、江西郑姓 江西郑姓在历史上主要由邻省迁来,或者因做官的缘故而留居当地,著名的家族主要分布在弋阳、玉山、上饶、贵溪、抚州、江州、德化、新建、袁州等地。在当代,郑姓的分布也较为广泛,其中心主要在东北部各地,其中尤以弋阳、石城、泰和、横峰、修水、赣州、瑞金、铜鼓、清江、玉山、兴国、万载、上饶等地为多,影响也较大。今天的郑姓之所以仍在这些地区知名,并且拥有较多的人口,正是从历史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5、安徽郑姓 安徽郑姓以沛郡(治今宿州)郑氏形成最早,约为秦汉之际由陈郡或宋城分出,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沛郡郑氏曾有人随孙策起兵,从此南迁皖南或江浙地区。历史上,安徽郑姓在主要集中在徽州、池州、宣州、濠州、合肥等地,今天则以庐江、定远、合肥、长丰、宣城、来安、凤阳、英山、芜湖、霍丘、六安、歙县、祁门、桐城等地的郑姓人较为知名,其中歙县、宣城、合肥、凤阳、祁门等地的郑姓人便是直接由历史上的郑姓发展而来的,其他地区的郑姓则是这些地区迁出和进一步的繁衍发展。 安徽各地的郑姓知名人物,在历史上主要有宋代盐铁督监郑昌(宣州人)、元代奉义大夫郑玉(歙县人)、明代剧作家郑之珍(池州人)、礼部郎中郑居贞(歙县人)、刑部尚书郑三俊(池州人)、漳国公郑亨(合肥人)、名将郑遇春(凤阳人)、清代画家郑汶(徽州人)、科学家郑复光(徽州人)、学者郑相如(泾县人)等,当代则有哲学家郑昕(庐江人)、艺术家郑榕(定远人)、少将郑兰荪(桐城人)、原安徽人大副主任郑锁(长丰人)、基督教名人郑建业(芜湖人)等。在这些名人中,元代奉义大夫郑玉父郑千龄,家于今歙县西郊郑村。他本人是元末高士,隐居乡里,不愿做官,创办了师山书院,讲经传学,被尊称为"师山先生"。由于有恩于乡里,他的子孙在明代成化丙戍年(1466年)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建筑,又名郑氏宗祠。整个宗祠由门坊、门厅、寝堂、享堂和天井组成,总面积1838平方米,全部是砖木结构,硬山顶、四合院式,空间高大。宗祠门厅七间,进深八步。两边耳室各开一门。享堂面阔五间,深十一步,是族人议事的主要场所。后面寝堂放祖宗牌位。整个宗祠气势恢宏,是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宗祠之一,现被辟为古徽州民俗风情博物馆。 6、上海郑姓 上海郑姓入迁较晚,早期也主要分布在今市区四周各县,知名家族有明代嘉定郑氏、清代青浦郑氏等,代表人物有礼部郎中郑闳和画家郑基成等。近代以后,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许多郑姓人也由于不同原因相继迁入,并在当地注籍。仅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抽样资料,在25092人中有159人姓郑,占被抽样总数的0634% ,居当地大姓的第36位。另据当地人对1994年人口资料的抽样调查,郑姓居当地大姓的第32位。

据日本人加快郑芝龙投降清朝后,其子郑成功仍旧孤军奋战,支持明朝,并四次向日本国派了使者,要求援军(乞师)和物资(乞资)。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明朝的遗臣首先拥立神宗的孙子福王,试图进行抵抗。可是他们步调不齐,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后,接连地拥立了唐王、鲁王、桂王等,逐渐被追逼到边远地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缅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权覆灭之后,明王朝终于在形式上也灭亡了。清世祖死后,以英明而闻名的圣祖康熙帝即位。

另一方面,在日本,以庆长五年的关原之战为转折点,霸业由丰臣氏而转入德川氏手中,元和元年大阪夏季战役招致丰臣氏的灭亡,从而巩固地建立了德川幕府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年,家康死去,经过秀忠至其孙家光执政时,彻底施行锁国令,幕藩体制的基础日益巩固。明清交替时期正好是家光当政的时代。

郑成功父子

《国姓爷合战》是近松门左卫门博得好评的剧作之一。故事的梗概如下:

明王朝被与鞑靼王勾结的叛逆李滔天(李自成)灭亡,思宗皇帝被杀,公主好不容易逃到海上,飘流到日本肥前的平户海滨,被和藤内所救。和藤内实际上是明人老一官与日本的一位女子所生的混血儿。他听说父亲的祖先危急,与父母一起奔赴中国。途中打死了老虎,来到甘辉将军的狮子城。最初甘辉将军不表露自己的心迹,中间经过将军的妻子 –和藤内的异母妹妹 –锦祥女的自杀悲剧,两人终于宣誓共讨逆贼。于是和重臣吴三桂协力打倒了李滔天,胜利的完成了明王朝的愿望。

说明王朝得以复兴,这当然是对史实的歪曲,但仅就主人公和藤内的原型郑成功是明人郑芝龙与日本女子(田川氏)所生的混血儿,为包围明王朝的孤垒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这些主要的事实来看,应当说《国姓爷合战》中是反映出来了。看来剧中写到明王朝的复兴是出于作者的同情,作者出于对有一般日本血统的郑成功的亲近感,及对其忠诚的共鸣,而想在剧中实现其未能实现的理想。另外,剧名叫“国姓爷大战”,是由于唐王曾把明皇室的姓 –朱 –赐给郑成功,以后世人都称他为国姓爷。

郑芝龙出生于福建的泉州,据说他十八岁时来岛日本的平户。最初居留于日本,可能是从事于日中之间的秘密贸易,后来投身于海盗集团,当上了在福建沿海一带进行掠夺的海盗首领。

郑成功就是郑芝龙与肥前松浦藩下级武士田川氏的女儿结婚后所生的儿子,幼名福松,中国名字叫森,七岁时渡海去中国。

父亲郑芝龙后来归顺明朝,凭其实力当上了福建总兵,由海盗一变而为剿灭海盗的官军;在明、清交替时期曾效忠于福王,福王被清军俘获后,拥立唐王;但后来又倒戈效忠于清朝,与其子郑成功对立;最后被清朝扣上谋反的罪名处死。他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波澜。

另外一方面,郑成功在其父降服清朝之后仍然效忠不屈,远与桂王联系,以福建的厦门一带为根据地,辗转奋战,而且一度溯长江而上,进逼南京,几乎把南京城攻陷。但事业未成,被迫不得不从大陆撤退,转而 。这是清世祖顺治十八年(日本宽永元年)(1661年)的事。

第二年,郑成功三十九岁,壮志未酬而死去。其子郑经继承其事业,继续与统治大陆的清朝 对抗。但郑经于1681死去,及其子郑克爽继立,终于屈服于清朝。这是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事情了。

郑氏家族向日本乞师

如上所诉,郑氏家族几代反抗清朝 ,在此期间,曾经不断地向日本派出使者,要求派遣援军和支援物质,并派出船只同日本进行贸易。这里我想就其经过事实进行一些考察。

日本正保三年,郑芝龙派遣的正使黄征明从福州向日本出航。但途中遇到暴风,船只飘散,其中有的刮回大陆,为清军所捕获。黄征明本人也身阻海上,不得已而重整小船,重新派遣陈必胜、黄征兰二人为使者,据说他们到达长崎是九月初。

使者带来郑芝龙的书信总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天皇两封,将军三封,长崎王(长崎奉行)三封。根据林春斋的《华夷变态》记载,给正京天皇的一封信的内容是这样(郑芝龙的原信未传,这是林春斋根据其父林罗山列席幕府会议讨论时的回忆而写的):“……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回鹘之事,意在求借劲兵也。前云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战胜敌兵。”并带来许多礼品,要求派遣强大的援军。

关于“……前云借兵五千,……”,我准备以后再谈。据说幕府接到这些书信后,以老中们为中心,反复地讨论了数天,当时“尾张和纪伊的两位大纳言和水户中纳言”所谓御三家也来到江户,发表了意见。看来是但是极为重大的事件,慎重地予以对待。

其结果,据林信笃的《宽永小说》说,御三家均赞成出兵,“据云尾张大人云:‘三人中,吾居长,应派吾为主将。’自己要求出阵。反对的仅有井伊直孝,他反驳说,御三家的意见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赖的,‘但,……关于求援事,吾以为不会立任何功劳,亦无益之至。’结果大家认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军。”

不过,据《南龙公谱略》说:“赖宣卿云:国家出援兵,无功则不仅为本邦之耻,且长期与外国结仇,成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于国无益,反招后世之弊,不可从其请。……”由此看来,反对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御三家中的一家 –纪伊的德川赖宣,情况略有出入。不过,总的来说,有相当多强有力的赞成意见,赞成的似乎占优势。但最后大概是慎重论取胜,暂且决定观望静候。这里说暂且,是因为一般人认为虽然暂时决定采取拒绝的态度,而其实正如石原道博等人所指出的那样,在内心里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出兵的意图。

接着准备特派丰后府内城主日野根织部正等人为正使去长崎,直接向郑芝龙的使者转达幕府的意见。这是传来了唐王和郑芝龙的据点福州沦陷的消息,于是把一切都取消了。如《细川家谱》中说:“此次大明兵乱,平户一官(郑成功)乞援事,书翰虽到,无法应之。书中疑问之点甚多,但为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上意可派遣上使赴长崎,询问一官使者情况,然后传达上意。此时长崎十月四日书函到达,报告福州失陷。事已如此,一切无及矣。遵照上意,可将上述有关情况奉告江户有关方面,并转致阁下。诚惶诚恐,谨言如上。”由此可知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阿部对岛守等三位老中给细川肥后守的一封信。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勉强做出不予支援的决定,但考虑到“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采取了相当含混的态度;也可了解其中的经过是由于接到福州失守的报告,感到“一切无及矣”,才放弃了一切计划。派遣上使当然也取消了。

前面已经谈到,以后郑芝龙投降了清朝,但其子郑成功仍旧孤军奋战,支持明朝,并向我国派来了使者,要求援军(乞师)和物资(乞资)。

其第一次是在郑芝龙的使者来日候的第三年 –即庆安元年(1648年),《华夷变态》中收有他的求援信的译文(日文)。信中说:“……余生于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以血缘相连的唇齿真情。幕府虽进行过讨论,但未复信,看来是未予受理。

第二次是在三年后的庆安四年(1651年)。徐鼐的《小腆纪年附考》中说:“(辛卯十二月)明朱成功(郑成功)取漳浦,遣使通好日本。”指的就是这件事。据后文说,这次是郑成功为了补充物资的短缺,根据参谋冯澄世的献策,向日本接待物资,以此补充短缺,同时卖给吕宋(菲律宾)、交趾(越南)、泰国等,以获取利润。

文中曾写到:“已获日本铅铜之助。”另外如中村久四郎等人所诉,可以想象郑成功等人的军中已经有日本刀和日本式的甲胄等。由此来看,完全可以想象一直从日本获取某种援助。 –即使没有幕府的正式援助,也会有民间人士某种形式的声援。

第三次是万洽元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他派遣的使船载乘员一百四十七人,进入长崎,带来了书信和各种物品。书信开头写着“启上日本国上将军麾下”,原文收入《华夷变态》。但幕府“未及复书”,未予理睬。

第四次是万治三年(1660年)七月,命其部下张光启向日本借兵。《海上见闻录》上写道:“命兵官张光启,往倭国借兵。”指的就是这一次。沈云的《台湾郑氏始末》上也有内容大体相同的记载,关于这次的结果,他写道:“日本上将军不予发兵,助铜熕(铜制大炮)、鹿铳、倭刀为备。”大概乞师的事情未成,但乞资的事情取得了一些成果。

郑成功的请援使有以上四次。但最后一次乞师的第三年,他壮志未酬,死于南海之地。继承其遗志的是郑经。

郑经也有一次乞资。时间是在宽文三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

这次乞资的经过是这样:郑成功的哥哥、郑经的伯父郑泰本来就有二心,被郑经察觉后,遂令其自尽。当时从其遗物中发觉郑泰把同我国贸易所收获的大量银钱寄存在长崎。因此,为了拿到这笔银钱作为“恢剿逆虏之资”,而给长崎奉行送去了一封信。

结果是多半银钱已经被倒向清朝方面的郑泰的孙子郑奎舍和郑泰的侄儿郑按舍领走,看来郑经的意图基本上没有实现。不过,郑经对日本国进行的那种活动,可以算作广义的乞资。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明朝的遗臣首先拥立神宗的孙子福王,试图进行抵抗。可是他们步调不齐,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后,接连地拥立了唐王、鲁王、桂王等,逐渐被追逼到边远地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缅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权覆灭之后,明王朝终于在形式上也灭亡了。清世祖死后,以英明而闻名的圣祖康熙帝即位。

另一方面,在日本,以庆长五年的关原之战为转折点,霸业由丰臣氏而转入德川氏手中,元和元年大阪夏季战役招致丰臣氏的灭亡,从而巩固地建立了德川幕府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年,家康死去,经过秀忠至其孙家光执政时,彻底施行锁国令,幕藩体制的基础日益巩固。明清交替时期正好是家光当政的时代。

日本正保三年,郑芝龙派遣的正使黄征明从福州向日本出航。但途中遇到暴风,船只飘散,其中有的刮回大陆,为清军所捕获。黄征明本人也身阻海上,不得已而重整小船,重新派遣陈必胜、黄征兰二人为使者,据说他们到达长崎是九月初。

使者带来郑芝龙的书信总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天皇两封,将军三封,长崎王(长崎奉行)三封。根据林春斋的《华夷变态》记载,给正京天皇的一封信的内容是这样(郑芝龙的原信未传,这是林春斋根据其父林罗山列席幕府会议讨论时的回忆而写的):“……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回鹘之事,意在求借劲兵也。前云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战胜敌兵。”并带来许多礼品,要求派遣强大的援军。

关于“……前云借兵五千,……”,我准备以后再谈。据说幕府接到这些书信后,以老中们为中心,反复地讨论了数天,当时“尾张和纪伊的两位大纳言和水户中纳言”所谓御三家也来到江户,发表了意见。看来是但是极为重大的事件,慎重地予以对待。

其结果,据林信笃的《宽永小说》说,御三家均赞成出兵,“据云尾张大人云:‘三人中,吾居长,应派吾为主将。’自己要求出阵。反对的仅有井伊直孝,他反驳说,御三家的意见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赖的,‘但,……关于求援事,吾以为不会立任何功劳,亦无益之至。’结果大家认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军。”

不过,据《南龙公谱略》说:“赖宣卿云:国家出援兵,无功则不仅为本邦之耻,且长期与外国结仇,成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于国无益,反招后世之弊,不可从其请。……”由此看来,反对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御三家中的一家--纪伊的德川赖宣,情况略有出入。

不过,总的来说,有相当多强有力的赞成意见,赞成的似乎占优势。但最后大概是慎重论取胜,暂且决定观望静候。这里说暂且,是因为一般人认为虽然暂时决定采取拒绝的态度,而其实正如石原道博等人所指出的那样,在内心里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出兵的意图。

接着准备特派丰后府内城主日野根织部正等人为正使去长崎,直接向郑芝龙的使者转达幕府的意见。这是传来了唐王和郑芝龙的据点福州沦陷的消息,于是把一切都取消了。如《细川家谱》中说:“此次大明兵乱,平户一官(郑成功)乞援事,书翰虽到,无法应之。书中疑问之点甚多,但为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上意可派遣上使赴长崎,询问一官使者情况,然后传达上意。

此时长崎十月四日书函到达,报告福州失陷。事已如此,一切无及矣。遵照上意,可将上述有关情况奉告江户有关方面,并转致阁下。诚惶诚恐,谨言如上。”由此可知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阿部对岛守等三位老中给细川肥后守的一封信。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勉强做出不予支援的决定,但考虑到“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采取了相当含混的态度;也可了解其中的经过是由于接到福州失守的报告,感到“一切无及矣”,才放弃了一切计划。派遣上使当然也取消了。

前面已经谈到,以后郑芝龙投降了清朝,但其子郑成功仍旧孤军奋战,支持明朝,并向我国派来了使者,要求援军(乞师)和物资(乞资)。

其第一次是在郑芝龙的使者来日候的第三年--即庆安元年(1648年),《华夷变态》中收有他的求援信的译文(日文)。信中说:“……余生于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以血缘相连的唇齿真情。幕府虽进行过讨论,但未复信,看来是未予受理。

第二次是在三年后的庆安四年(1651年)。徐鼐的《小腆纪年附考》中说:“(辛卯十二月)明朱成功(郑成功)取漳浦,遣使通好日本。”指的就是这件事。据后文说,这次是郑成功为了补充物资的短缺,根据参谋冯澄世的献策,向日本接待物资,以此补充短缺,同时卖给吕宋(菲律宾)、交趾(越南)、泰国等,以获取利润。

文中曾写到:“已获日本铅铜之助。”另外如中村久四郎等人所诉,可以想象郑成功等人的军中已经有日本刀和日本式的甲胄等。由此来看,完全可以想象一直从日本获取某种援助。--即使没有幕府的正式援助,也会有民间人士某种形式的声援。

第三次是万洽元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他派遣的使船载乘员一百四十七人,进入长崎,带来了书信和各种物品。书信开头写着“启上日本国上将军麾下”,原文收入《华夷变态》。但幕府“未及复书”,未予理睬。

第四次是万治三年(1660年)七月,命其部下张光启向日本借兵。《海上见闻录》上写道:“命兵官张光启,往倭国借兵。”指的就是这一次。

沈云的《台湾郑氏始末》上也有内容大体相同的记载,关于这次的结果,他写道:“日本上将军不予发兵,助铜耍ㄍ制大炮)、鹿铳、倭刀为备。”大概乞师的事情未成,但乞资的事情取得了一些成果。

郑成功的请援使有以上四次。但最后一次乞师的第三年,他壮志未酬,死于南海之地。继承其遗志的是郑经。郑经也有一次乞资。时间是在宽文三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

这次乞资的经过是这样:郑成功的哥哥、郑经的伯父郑泰本来就有二心,被郑经察觉后,遂令其自尽。当时从其遗物中发觉郑泰把同我国贸易所收获的大量银钱寄存在长崎。因此,为了拿到这笔银钱作为“恢剿逆虏之资”,而给长崎奉行送去了一封信。

结果是多半银钱已经被倒向清朝方面的郑泰的孙子郑奎舍和郑泰的侄儿郑按舍领走,看来郑经的意图基本上没有实现。不过,郑经对日本国进行的那种活动,可以算作广义的乞资。郑氏家族心向朝廷,不惜向日本借兵,企图光复大明,时乃忠臣也!

福建廖氏家谱

说闽南话,应该是安溪过去的。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