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李氏的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谁知道李氏的族谱?,第1张

  李

  2056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清)李东元等继修

  清光绪六年(1880)修民国十六年(1927)成都

  湖广馆衔大同印刷局铅印本 一册

  南京大学 四川重庆市图

  注:该族散居湖南、四川等地。

  2057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8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长申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一册

  北图(三部)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该族原棣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9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刻本并附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隶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补辑钞本记事至清咸丰十年。

  2060全国李氏族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 正白旗。

  2061北京宛平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文杞重惨

  清道光六年(1826)钞本 六册

  科图

  2062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宝晋纂修 李钟瑨校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天津延古堂李氏铅印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美国

  注:附清李京琦撰《延古斋诗存》一卷。

  2063河北汉县汉邑李氏族谱四卷

  (清)李惠苍等续修

  清同洽十二年(1873)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64河北汉县李氏族谱五卷

  (民国)李维祺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

  2065河北卢龙李氏家谱二卷首一卷

  (清)李廷桢 李国钦等创修

  胶卷复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河北卢龙县文

  2066河北高邑李氏族谱不分券

  (清)李畿屏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二册

  科图

  2067河北永年李氏支谱二卷

  (民国)李士伟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2068河北唐县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坦安 李子炎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2069河北蔚县蔚州李氏家谱十卷

  (清)李源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70河北青县李氏家谱

  清光绪十二年(1886)钞本 四册

  河北青县王镇店乡北张庄

  2071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鸿文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2072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清钞本

  辽宁图

  注:记事至清光绪二十八年。

  2073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

  (清)李树道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氏钞本

  辽宁图

  2074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桐文 李桐蔚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交河马连坦睦堂铅印本

  三册

  北图(共四部) 历博 科图(二部) 历史

  所、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天津图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辽宁图 辽宁大

  连市图 吉林大学(二部) 日本 美国

  注:李辉、李希莲创修於清乾隆三十八年

  2075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

  (民国)李俪洲等修

  民国四年(1915)太原撷华石印局石印本 四册

  美国

  2076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守和等修

  清道光七年(1827)钞本 一册

  美国

  2077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

  (清)李念达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尊制堂刊本 二册

  美国

  注:又名《李庄简公家谱》。

  z078山西洪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逢纶等增修

  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 四册

  北图

  2079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辽宁图

  2080辽宁铁岭李氏谱系四卷

  (清)李树德重修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2081辽宁铁岭长白山李佳氏族谱不分卷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写本 四册

  美国

  2082辽宁铁岭长白李氏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书签题《长白李氏家谱传》。

  2083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四卷

  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六册

  美国

  2084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六卷

  (民国)李鸿翥续修

  民国八年(1919)秩伦堂刻本 五册

  吉林大学 美国

  2085上海李氏家乘一册

  (民国)李曾耀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上海市文管

  2086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李植民 李植纯等六修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南京图 日本

  美国

  2087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李祖佑 李树则等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0)石印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日本 美国

  z088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

  (清)李增孝纂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2089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

  (清)李怡廷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睦堂活字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无锡、镇江等地。

  2090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

  (清)王薇堂等修

  清同治元年(1862)载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091江苏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李嘉谋初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廉堂刊本

  科图 日本 美国

  2092江苏溧水芝山李氏续修宗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永言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太尉庄(存卷16)

  2093江苏沛县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

  民国间稿本

  南京博

  z094江苏丰县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民国)李忠亮 李忠预纂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江苏丰县责娄乡大王娄村

  z095江苏丰县李氏家谱□□卷

  (民国)李盘纂

  民国问纂修本 十六册

  江苏丰县刘工娄乡王平娄村

  2096江苏盱眙李氏岐阳世家文物图像册不分卷

  附考述一卷

  (民国)中国营造学社编辑

  民国间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大 中央民院

  河北大学(二部)苏州大学 中山大学

  宁夏大学 美国

  2097江苏泰州李氏家乘十卷

  (清)李金台纂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8江窦泰州李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李岳恺纂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9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八卷

  (民国)李德森等修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

  2100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四卷

  (民国)李明富等重修 馀步云刊订

  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101江苏江都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祚康等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立德堂石印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102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卷

  活字本

  江苏泰兴县中华街一号(存卷4、6)

  2103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李道源述 李思聪 李竹溪等修

  注:一名《李氏族谱》。李维桢首修於明万历间。

  2104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箴编辑

  云南图

  2105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清)李云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古春堂刻 光绪三年(1877)

  印本 十册

  人民大学

  2106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清)李道鹏 李冰鉴等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刻本

  江苏南通博

  注:李文科首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2107江苏如皋西乡李氏族谱十二卷

  (清)赵冰 李松楼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赵冰陇西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李氏家乘》。李文若、李松岭等首修於

  清嘉庆四年。

  2108江苏镇江京口倪庄李氏重具备宗谱年表八卷

  (清)李家勋 李汝宽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八册

  湖北图

  2109江苏镇江京江李氏宗谱二卷

  (清)李士鏻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 睦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江苏镇江博

  日本 美国

  2110江苏镇江李氏支谱四卷

  (清)李宝熔等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敦本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111江苏镇江京口李氏七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世系图二卷附山门派八卷唐冈派八卷

  (民国)李世勋等纂

  民国四年(19l5)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江苏镇江博 美国

  注:李一阳创修於明万历四年。

  2112江苏镇江京江李氏族四卷

  (民国)李福翔续编

  民国十四年(1925)培元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图

  注:清道光十七年(1837)李署等创修。

  2113江苏丹徒新篡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承霖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历史所

  2114江苏丹徒新篡李氏续谱二卷

  (清)李慎观 李寿筠篡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善庆堂活字本

  历史所

  注:附《新纂李氏宗谱》四卷后。

  2115江苏丹徙陶裔山门李氏续修族谱二卷

  (清)李镛金续修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2116江苏丹徙陶裔李氏族谱二卷

  (民国)李永师等修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二册

  美国

  2117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

  (民国)李培英编修

  民国六年(1917)本立堂刻本

  南开大学 苏州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此为三

  修。

  2118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

  (民国)李恭良 李锡纯等九修

  民国十四年(1925)介祉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2119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

  (清)李发忠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萼辉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2120江苏丹阳李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肇庄(存卷1-5、7-16)

  2121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

  (民国)李正瑾 李允垚等新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辽宁图

  注:李文钦著首修於明天启元年。

  2122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

  (清)李新畲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活字本

  美国

  2123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

  (清)李翼清 李麟图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24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

  卷末一卷

  (民国)李庭鸿修

  民国元年(1912)李氏垂裕堂活字本 十二册

  江苏省档(一部存卷5,一部存卷16-18)

  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2125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希白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源远堂活宇本 十二册

  北图

  2126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

  一卷末一卷

  (民国)李达刚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衍庆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2127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翼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8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育增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9江苏常州莘村李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李瑞陀 李林宝等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叙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南开大学

  2130江苏武进王堰桥李氏宗谱八卷

  (清)李传明主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衍庆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注:李昂等始修於明弘治初。

  2l31江苏武进石桥李氏宗谱六卷

  (民国)李金大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陇西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2132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

  (清)李兆庆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吉林大学(存五册)

  2133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清)李锡奎 李洞等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34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

  (清)李廷荣缜

  清光绪十三年(1887)雍穆堂活字本 四十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为一百八十八卷首四

  卷) 江苏兴化县图(不全) 美国

  2135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

  (民国)李惕平修 李康复纂

  民国三十八年(1949)雍穆韦排印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桢问,此为十修。

李氏家谱: 二十卷,首一卷:[兴化]

家谱名:李氏家谱: 二十卷,首一卷:[兴化]

作 者:(清)李培源等纂修

堂 号:

先 祖:始祖:[宋]李赓; 先祖:李旺一; 始迁祖:[明]李秀

居 地:江苏李氏家谱 > 兴化李氏家谱

版 本:清光绪19年(1893), 徐乃秋钞乾隆28年修本

摘 要:始祖赓,南宋自福建邵武迁无锡。传十四世孙旺一,由无锡迁句容。十六世孙秀於明代又迁兴化,是为兴化始迁祖。卷首载叙、谱原等,卷一、二世系图,卷三至八鱼贯谱,卷九至十一恩纶,卷十二、十三列传,卷十四、十五志铭表状,卷十六诗文,卷十七贻训、遗事,卷十八遗文,卷十九祠宇、茔图等,卷二十第宅、坊表、家规。

李氏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州谱学会存有一百一十五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六十七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氏族谱始于宋朝,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氏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氏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征,相夏,避难于长安李树坡,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英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例如《文川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故每为一世为一层,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实则书,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必详传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学行事功,可为世法者,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亦各为书”。祠堂、祖茔,有文字叙述,还配有图。

2家谱: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清)李东元等继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成都湖广馆印。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清)李延强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清)李长申重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三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清)李延强修,清乾隆木刻活字印本并附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全国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清)李鸿文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清)李树道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李氏手抄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李桐文、李桐蔚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交河马连坦睦堂铅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四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民国)李俪洲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太原撷华石印局石印本四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清)李守和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清)李念达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尊制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李植民李植纯等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民国)李祖佑、李树则等续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0年)石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清)李增孝纂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清)李怡廷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清)王薇堂等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载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六卷。江苏泰兴县中华街一号。

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民国)李道源口述,李思聪、李竹溪等修。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清)李箴编辑。现收藏在云南省图书馆。

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清)李云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古春堂刻,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李道鹏、李冰鉴等续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博物馆。

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民国)李培英编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本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恭良、李锡纯等九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介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清)李发忠等重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萼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十六卷。现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松卜乡肇庄。

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民国)李正瑾、李允垚等新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清)李新畲等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清)李翼清、李麟图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庭鸿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李氏垂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一部今仅存第五卷,另一部今仅存第十六~十八卷)、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李希白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源远堂活宇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达刚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清)李兆庆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存五册)。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李锡奎、李洞等续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清)李廷荣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雍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一百八十八卷,首四卷)、江苏省兴化县图书馆。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民国)李惕平修,李康复纂,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雍穆韦铅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江阴李氏支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李继钦重修,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油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长寿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夏季良等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苏州李氏宗谱,(清)李兆勋纂,清道光十二年李兆勋木刻活字印本,清朝时期李复昌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存世系一卷)、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毓金补修。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李氏家谱八卷,(清)李沅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常熟李氏茂臣公支支谱一卷,(民国)李宗浩辑,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昆昆迁昆李氏家谱十卷,(清)李缃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两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昆山增修迁昆李氏家谱十卷,(清)李湘辑、李传元酒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崇俭堂补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杭州李氏纯笃云重修祠谱,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浙江杭州市斩王路八号(今仅存一卷)。

浙江萧山道源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士奎等重修。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萧山道源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元英等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淳安严遂慈峰李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李应梁、李见丰等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两部)。

浙江宁波砌衔李氏族谱考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鄮峰草堂钞一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宁波砌街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李恭廉、李厚泽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第二十一~三十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宁波迎恩李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李繸汉、李炳瑺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函道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王家桥李氏宗谱不分卷,(清)王锦瀚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叙堂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锡汝等重修王棣辑,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介石堂手抄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圆李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宪曾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鸣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五卷、卷末。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汤山李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石鸿泰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南李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民国)陈宪曾、李朝佐等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承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三~五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溪李民宗谱十七卷,末一卷,(清)李宏滋修,孙炜纂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慈溪李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民国)李远炳等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奉化剡城李氏宗谱六卷,(清)李春雨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石塘李氏宗谱六卷,(清)李宏毅重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陇西李氏宗谱一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缺卷首、卷末)。

浙江象山泊戈李氏宗谱六卷,(民国)李必坤修,王乃揖编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清)李宗潮等修,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手抄本六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嘉兴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清)李鹏飞等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嘉善西塘李氏支谱六卷,(民国)李正墀纂辑,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铅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嘉善县档案馆。

浙江海临苞溪李氏家乘二十卷,(清)李汝敝纂修,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李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清)李世法、李建煦等编,十六世十七世孙续编,清朝末期,李氏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李氏家谱残稿,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李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李其鳌修王雪舲李继芳等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90年)芳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诸暨暨阳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嗣沅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文昭、李毓东等重修,民间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诸暨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廷学等重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登六斋活字本四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李氏宗谱十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图书馆(缺二卷)。

浙江兰溪青岩李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白沙榔上李村。

浙江东阳瑞嘉李氏宗谱四卷,(清)李福谦纂,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巍山镇李村。

浙江东阳木香李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东阳庙口李氏宗谱二十卷,(民国)李春楼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左光乡左头村。

浙江常山李氏宗谱五十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

浙江常山定阳李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汤奕瑞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就村(不全)。

浙江常山陇西李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吴家村。

浙江常山李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浙江常山李氏六修宗谱一卷,(民国)李迁钧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东案乡卢家村。

浙江临海黄溪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汾川李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手写本,今仅存系图一卷、第十五~十六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台临笏桥李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李祥恩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赤城李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李维屏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手写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松阳陇西李氏族谱四卷,(民国)李廷辉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樟溪乡鳗头山村。

浙江松阳松川上杭李氏宗谱三卷,(民国)李口淦、李日新总理,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斋坦乡斋坦村。

浙江松阳李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尹源村。

浙江松阳大岭里李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谢村乡大岭里村。注:一名《陇西李氏宗谱》。

安徽庐州李氏宗谱二十八卷,(民国)李悟仟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李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魁元、李同镜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配雍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二~十六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芜湖曲沃李氏迁芜支谱不分卷,(民国)李耀先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繁昌磕山李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民国)李蕴宸修,李燮尧、李妁坪等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无为濡须李氏宗谱七卷,(清)李有诸等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龙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世谱不分卷,(明)李晖祥、李栋祥等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家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晖李春等纂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洪光、李瑞明等纂修,明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清)李廷柳、李友棠等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重修宗谱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向荣等纂,清乾隆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宗谱五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新田严田界田李氏台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徽州星源岩田李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方李兰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太平义门李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芬保纂,清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本直纂,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闰法、李嘉廷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敦复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黟县鹤山李氏宗谱四卷,(清)李则纲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清)李英秀、李兆隆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李怀智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瘾川、李慎三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五卷,(清)李卓斋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潜山李氏重修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筱庄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潜山敦睦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缺第四卷、第八卷下册、第十七卷、第二十一卷)。

安徽贵池池城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成惴、李涵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福建李氏族谱三卷,(清)李延基续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帅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福建福州李氏支谱,(清)李宗言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平潭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磊阿山房活字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安溪秀滨李氏族谱不分卷,(渍)李钜东撰,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安溪澄瀛大□李氏族谱不分卷,(清)李朝谦纂修李文周补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补修写本。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东山李氏家谱一卷,李猷明纂,手抄本。现收藏在福建省东山县县志办公室。

福建南靖油坑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李慎潜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南靖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同安地山李氏实谱,(明)李志可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谱,(清)叶君昂撰,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簿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永定李林氏族谱不分卷,(清)李传兴撰,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连城文川李氏七修族谱,首一卷,(民国)李瑞梁等修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十二卷。现收藏在福建省连城县档案馆。

江西婺源岩田李氏会编世谱,(明)李堂瑞纂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严田李氏会编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明嘉靖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八卷。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西婺源严田(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活字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八修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振苏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元瑞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现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李冬华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世谱十五卷,(明)李寅宾、李斌贤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手抄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五卷。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宗谱传一卷,(明)李宗垣等撰,明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婺源甲椿李氏世系家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氏族人重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甲椿李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清)李朝筠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西平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四卷。现收藏在江西省图

四会岗咀李氏(唐李世民第八子后人)四会历代举人李积中是其后人之一(属江西南昌房)江西房又名霞庄李氏,从族谱上记载到现在岗咀李氏在四会约1050年左右!该谱曾经历次纂修,计有宋元丰李积中(五世孙)初烤、明正统三年(1438)十三世孙续修、明万历辛亥(1611)十九世孙续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四世孙续修以及清道光十五年(1835)二十五世孙续修等。李氏居四会七百余年,历世三十余代,名士众多,如李积中、李大性、李津、李棨等。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德宽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四册 粤图

(四会岗咀)李氏族谱一卷。(民国)李焯楠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刻本。

一册 四会方志办、

四会档广东四会岗咀李、桥下李、江西南昌霞庄李、都是李世民第八子李贞(越王)后人!族谱上有详细记载!从到广东广州(古番禺、又名趾州)到迁到四会开基再到民国三十二年都有记载!有上千年的族谱记载!!广东四会岗咀李旧族谱记载宗祠的对联!脉接盛唐,喜玉叶金枝,派衍绥江绵瓜瓞

源开有宋,幸龙章凤诰,多传岭表世簪缨(听说广宁古水李氏祠堂也有这对联!还有(祠分两省发凤翔衍绥水派南昌本本源源世建蒸尝联一脉、祀合众房来井郁连鹜冈通新路跄跄济济堂开血食纪三宗)广东四会岗咀李春秋祭联

历史评价

太常:故越王贞,往者愿匡宗社,夙怀诛吕之谋;乃心王国,用击非刘之议。以兹获戾,上悼圣心。谨按谥法‘死不忘君曰敬’,请谥曰敬。[6]

李隆基:故蔡州刺史、越王贞,执心不回,临事能断。粤自藩国,勤于王家。弘道(683年)之后,宝图将缺,怀刘章之辅汉,追郑武(郑武公)之翊周。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6]

刘昫:武后斫丧王室,潜移龟鼎,越王贞父子痛愤,义不图全。毁室之悲,《鸱鸮》之诗,伤矣!比齐祐之妄作,岂同年而语哉![6]

宋祁:贞善骑射,涉文史,有吏干,为宗室材王。[7]

《唐故太子少保豫州刺史越敬王墓志铭》:黄云萧索,紫气氤氲。发祥降祉,吐曜腾文。于万斯年,必百代祀。永锡尔类,钦哉不已。克岐克嶷,知微知章。褰帷受委,仁声孔敭。历数遘屯,宗枝靡讬。翻然凤举,奋矣龙作。风飞电扫,欱野喷山。丘陵反复,轮毂朱殷。天命匪忱,不利攸往。僵仆大憝,沈潜朽壤。申冤复祉,爰洎我朝。潜灵秘景,陟降云霄。旌旆逶迟,笳箫断绝。草冷烟覆,松寒雾结。鸡鸣泉路,犬吠云中。庶神仙之可讬,播金石于无穷。[8]

死后复爵

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敬晖等奏李冲父子死于社稷,请复爵土,唐中宗恢复了李贞的李姓和族籍,但恢复爵位遭到了武三思和上官婉儿的反对。

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并指派许王李素节之子李琳嗣越王位。琳薨,爵不传。李贞最幼子李珍子的后代流岭南,数世不能归。开成年间,后代孙女女道士李元真带着四世灵柩北还,求祔越王的坟墓。唐文宗诏嘉悯,敕宗正寺、京兆府为访其兆,非陪陵者听葬。

 

“拳经”可以是真的。那时没有作假的必要吧。

当时还没有关于创拳的争议。“陈王廷创拳说”出自唐豪1935年发表的《太极拳根源》一书。

唐豪根据陈沟陈氏家谱中,陈森批注的第九世陈王廷“陈氏拳刀枪创始之人也”,以及家谱中有个“闷来时造拳”之句,再根据陈长兴教出了杨露禅,认为三百年前的陈王廷创了太极拳。

而,《乾隆抄本太极拳经》,首见于姚馥春、姜容樵著《太极拳讲义》(1930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认为“清初太极专家王宗岳,发明太极长拳,并著拳论,始有长拳、十三式之别”。

在章名为《太极拳谱释义》中的小标题,依次为《歌诀一》、《歌诀二》、《歌诀三》、《歌诀四》、《歌诀五》、《十三势》、《十三势歌诀六》、《二十字诀》、《十三势行功心解》、《歌诀七》。

其中,《十三势歌诀六》即《十三势歌》,它和《十三势行功心解》、《二十字诀》,都在杨家有传,已如前述。唯有歌诀一、二、三、四、五和歌诀七,在杨氏无传。

但,乾隆抄本的六首歌诀,在河南赵堡镇有流传。

这六首歌诀,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它与《十三势歌》分开,合称为“乾隆抄本歌诀六首”。

乾隆抄本的六首歌诀,每首歌诀后面都有解释文字。《歌诀五》后面的《十三势》的内容,实际是对《歌诀五》的解释文字。

这六首歌诀的解释文字,完全包含了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内容。也就是说,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内容,是六首歌诀的解释文字的一部分。

在河南赵堡镇有流传“乾隆抄本六首歌诀”,特别是赵堡太极拳传人杜育万,将六首歌诀的《歌诀二》及其解释传给陈家沟,被陈家载入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1933年)之附录中,标题为《杜育万述蒋发授山西师传歌诀》,其内容与乾隆抄本《歌诀二》相同,但版式排列不同,它不是把一首歌诀的全部解释放在歌诀之后,而是把解释内容分别放在每一句歌诀的下面,其对应关系十分清楚。显然,这正是太极拳经的原貌。

乾隆抄本拳经、赵堡镇所传的相互印证,可见,杨氏所传张三丰《太极拳经》和王宗岳《太极拳论》,并非单独的太极拳经论,而是六首歌诀的解释,由于长期流传,使歌诀的解释与歌诀分离。歌诀解释中的“此系武当山张三峰祖师遗论”,“此论句句切要”,“察四两拨千斤之句”,“凡此皆是意”等语,都是指歌诀内容而言,从而揭开了太极拳经论中的某些难解之谜。我们可以称六首歌诀为“经”,歌诀的解释为“论”,这和许多注解古代经书的方式是相同的。如此而解------六首歌诀的作者,是张三丰;歌诀的解释者,便是王宗岳。

将这六首歌诀及其解释,按照乾隆抄本的内容和杜育万所传的格式,进行整理,也就是将张三丰的歌诀与王宗岳的解释按句对应,即可恢复原貌:

----------《太极拳经》----------

武当张三丰 著      山右王宗岳 解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背松,然后窒。

束胁下气把裆撑   提顶吊裆,心中力量。胃因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

五趾抓地上弯弓   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练如一气。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发动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

举步轻灵神内敛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 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左宜右有虚实处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意上寓下后天还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之将植物掀起,而加以挫折之力,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   

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哼哈二气妙无穷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

动分静合屈伸就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缓应急随理贯通 人刚我柔为之走,人背我顺为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之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加至道藏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手慢手快皆非似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四两拨千运化良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极柔即刚极虚灵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

运若抽丝处处明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

开展紧凑乃缜密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於缜密矣。

待机而动如猫行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歌诀六

掤捋挤按四方正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异,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

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千载寺唐村《李氏家谱》、王宗岳家族谱这个难以查证吧。

即便是陈家沟的家谱和拳谱,据有关人士悉知,陈家沟人报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资料,拿到荣宝斋鉴定,结果是;纸是民国的,墨是现代的,拳谱没有超过同治年间的。

陈王廷,之前说是明末战将,后来说是乡兵守备。有专家推论---陈王廷出生最早也应在1620年-1625年左右。这样才有可能是“明庠生,清入武庠”双庠身份。这样,在1641年当乡兵守备的时候是20岁约1636年(崇祯九年),陈王廷乡试落第,1639年在玉岱山认识李际遇、蒋发。1647年后,清朝文庠生,会写文章但没留下笔墨文字。

千载寺唐村《李氏家谱》当地可能传有十三势,但其中的“十三势拳谱”可能后来编入的吧。几乎与杨氏太极拳一样,其实早期的杨氏太极拳并不是这样吧。博爱义沟流传的十三势,更像赵堡太极拳。

唐村《李氏家谱》“十三势拳谱”:

  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归山、揽雀尾、肘底看捶、倒辇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臂、撇身捶、卸步搬揽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撇身捶、反身二起脚、双风贯耳、披身踢脚、转身蹬脚、斜单鞭、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单鞭、云手、下势、金鸡独立、倒辇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臂、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莲、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上步揽雀尾,合太极。

   李氏先辈抄件《十三势拳》名目,与宋远桥绪记《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许宣平卅七式太极功,张三丰传张松溪、张翠山十三势以及太一山人珍藏、文山遁叟萧天石编辑《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中太极拳拳路势名相同。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之说

(1)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此说最早见于李亦畲清同治六年(1867)《太极拳小序》的初稿:“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而在光绪七年(1881)的定稿中,则改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但“太极拳始自张三丰”这一对太极拳起源的最早说法,至今仍为大多数太极拳派传人所宗。

(2)太极拳出自王宗岳。《清史稿·卷五O五·列传二九二·艺术四》(1928年定稿):“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传习者颇众云”,这是太极拳见于正史的最早记载。另有王宗岳发明太极拳之说,见于1930年出版的姜容樵、姚馥春合编《太极拳讲义》:“清初太极专家王宗岳,发明太极长拳,并著拳论,始有长拳、十三式之别”。

(3)王宗岳传太极拳。此说即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1943年夏《北平晨报》载《王矫宇访问记》,述王宗岳收蒋发为徒之事甚详,王矫宇为杨班侯的弟子,谓此事“闻之禄禅先生”。

(4)唐许宣平传太极拳,和南梁程灵洗创太极拳。民初宋书铭传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远祖宋远桥著),称其家传太极功“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又云“程氏太极拳术,始自程灵洗(梁元帝时人)”。

(5)明陈沟陈卜创太极拳。此说最早见于1933年开封开明印刷局出版的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馀,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6)陈王廷创太极拳。此说出自唐豪1935年发表的《太极拳根源》等。唐豪根据陈沟陈氏家谱中,陈森批注的第九世陈王廷是“陈氏拳刀枪创始之人也”, 还有种种疑问的“闷来时造拳”之句,再根据陈长兴教出了杨露禅,得出个结论,就是三百年前的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最早起源,诸说为何如此之多?根本原因在于,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法,决非一时一人之力所能的。

清朝皇帝家谱,介绍清朝各位皇帝的子嗣,也就是贝勒和格格。

纠错 编辑摘要

清朝皇帝家谱:

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努尔哈赤有8女,另有1个养女,1个养孙女。

长女东果格格,又称东果公主,嫁给董鄂氏何和礼。

次女:嫩哲格格,又称沾河公主,先嫁给巴图鲁伊拉喀,后又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扬书之子,郭尔罗氏达尔汗。

三女:莽古济,先嫁给哈达部那拉氏吴尔古代,称哈达格格,又称哈达公主;后又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四女:穆库什,称和硕格格,又称和硕公主,先嫁给海西女真乌拉贝勒那拉氏布占泰,后又嫁给钮祜禄氏巴图鲁额亦都八子图尔格。

五女:嫁给巴图鲁额亦都次子党奇(达启)。

六女:嫁给海西女真叶赫那拉氏苏鼐(nài)。

七女:嫁给骑都尉那拉氏鄂托伊。

八女:称聪古图公主,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固尔布锡。

养女: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巴约特台吉恩格德里。

养孙女: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奥巴

----------------------------------------------------

皇太极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公主,母孝

谁知道李氏的族谱?

  李  2056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清)李东元等继修  清光绪六年(1880)修民国十六年(1927)成都  湖广馆衔大同印刷局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