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河南林州一带的靳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谁有河南林州一带的靳氏家谱,第1张

小脚女人的产生,某种意义上说,是男权社会的一种象征和体现。它是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权力和统治地位的表现。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小脚女人,但从其它的方面表现出来了,就象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许多或许我们并不关心,但确实存在的事物一样。

A 安氏 阿氏 艾氏 爱氏 奥氏 敖氏 嗄氏

B 世界白氏联谊会 柏氏 班氏 包氏 暴氏 鲍氏 百里氏 布氏

薄氏 炎黄卜氏宗亲网 步氏 秘氏 别氏同姓会 巴氏 宝氏 补氏

贝氏家网 贝氏家族 贲氏家族 毕氏族谱 毕氏 边氏家族 卞氏 邴氏

卜氏文化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宾氏家族

C 程氏网 程氏家谱网 程氏家谱 淳氏 从氏 中华崔氏网 崔氏家园 崔氏宗亲网

仓氏 天下一蔡 蔡氏宗亲联谊会 蔡氏宗祠 蔡氏寻根之旅 新加坡蔡氏公会 巢氏 广西岑氏宗亲网

岑氏寻根 单氏 台山陈氏宗亲网 义门陈氏宗亲网 中华陈氏宗亲网 陈氏宗亲网 陈氏大宗祠 陈氏利川家族会

下坑陈氏续修谱志 陈氏家园网 曹氏网 曹氏家谱查询网 中国曹氏网 中国成氏宗谱 新马成氏宗亲会 成氏宗亲信息驿站

苍氏 晁氏宗亲网 柴氏网上家园 柴姓网 车氏 池氏宗亲 储氏 中华褚氏家族网

常氏家族官方博客 昌氏 畅氏

D 邓氏宗亲联谊总会 华夏邓氏 戴氏宗亲网 狄氏 刁氏 丁姓人家 东氏 东方

董氏 窦氏 都氏 堵氏 杜氏宗亲网 中华杜氏宗亲 澹台 达氏

笪氏 丹氏 钭氏 段氏宗亲网 顿氏 多氏 第五 东门

东郭 端木世家 段干 党氏 段氏宗亲网

E 阿氏 鄂氏 恩氏文化

F 中华房氏 中华费氏宗亲会 封氏 世界冯氏宗亲会 中华冯氏网 凤氏 伏氏 富氏

符氏 扶氏 中华傅姓文化网 贲氏 法氏 方氏谱牒学 风氏 逢氏

酆氏 樊氏 范氏 丰氏

G 郭氏之源 干氏 甘氏 盖氏 郜氏 戈氏 葛氏 龚氏

弓氏 贡氏 巩氏 公氏 公羊氏 公冶氏 公孙氏 谷氏

顾氏 谷梁氏 公良氏 公西氏 归氏 广氏 缑氏 勾氏

宫氏 耿氏 国氏 高氏 桂氏 妫氏 昝氏 关氏

管氏 顾氏 辜氏家园

H 贺氏 韩氏 杭氏 郝氏中华 何氏英才网 和氏 洪氏 弘氏

中华侯氏家族 侯氏家族 胡氏宗亲网 汉川胡氏 花氏 黄氏 宦氏 滑氏

桓氏 皇甫氏 惠氏 霍氏 哈氏 海氏 衡氏 后氏

扈氏 怀氏 赫连氏 呼延氏 红氏 华氏

J 姬氏 计氏 纪氏 季氏 暨氏 冀氏 中华贾氏网 简氏

江氏 姜氏宗亲网 蒋氏 焦氏 揭氏 解氏 金氏 靳氏

井氏 景氏 琚氏 鞠氏 具氏 吉氏

K 卡氏 阚氏 柯氏公会 孔氏宗亲网 寇氏 匡氏 邝氏 阔氏

康氏

L 兰氏详解 兰姓名人 蓝氏 郎氏名人 劳氏 雷氏 冷氏 黎氏

李氏公会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网 练氏 梁氏 廖氏 蔺氏 林氏宗亲网

凌氏 刘氏家园 汉家刘氏网 隆氏 娄氏 楼氏 卢氏 芦氏

鲁氏 陆氏 鹿氏 路氏 吕氏 栾氏 罗氏通谱网 骆氏

联氏 连氏 赖氏 廉氏 龙氏

M 麻氏 马氏家族网 买氏 满氏 毛氏网 枚氏 梅氏 美氏

中国孟子 米氏 苗氏 闵氏 缪氏 莫氏 牟氏 母氏

牧氏 睦氏 慕氏 穆氏

N 中华牛氏家族 乃氏 南氏 倪氏 聂氏 宁氏 农氏 努氏

O 欧氏 区氏 欧阳氏

P 潘氏宗亲网 盘氏 裴氏 彭家网络 濮氏 朴氏 浦氏

Q 秦氏文化网 戚氏 漆氏 祁氏 齐氏 强氏 乔氏宗亲网 钱氏

青氏 邱氏 秋氏 裘氏 曲氏 屈氏 中华渠氏 全氏

权氏 瞿氏 邱氏宗亲网 乔氏宗亲网

R 任氏宗亲网 冉氏网 饶氏 戎氏 荣氏 茹氏 阮氏 芮氏

瑞氏 闰氏

S 商氏 赛氏 桑氏 沙氏 山氏 尚氏 烧氏 邵氏

申氏 沈氏 中华余氏网 孙氏宗亲论坛

盛氏 师氏 施氏 时氏 石氏 束氏 史氏 舒氏

司氏 斯氏 苏氏 宿氏 宋氏 索氏 生氏 隋氏

栗氏

T 唐氏 邰氏 谈氏 覃氏 谭氏 汤氏 唐氏 涛氏

桃氏 通氏 陶氏 滕氏 天氏 华夏田氏网 田氏宗亲网 田氏论坛

佟氏 量氏 中华涂氏 屠氏 托氏 脱氏 铁氏

W 魏氏魏网 韦氏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汪氏 危氏 威氏

卫氏 温氏宗亲网 闻氏 文氏 翁氏 乌氏 邬氏 巫氏网

毋氏 吴氏 吾氏 伍氏 武氏 宛氏 万氏 邬氏宗亲网

X 夏氏 奚氏 锡氏 席氏 夏氏 鲜氏 洗氏 向氏

项氏 漳州萧氏网 霄氏 小氏 肖氏宗亲网 肖氏家族网 辛氏 欣氏

邢氏 幸氏 熊氏 胥氏 须氏 徐氏 许氏文化网 序氏

宣氏 中华薛氏家族 寻氏 中华谢氏网

Y 叶氏 焉氏 鄢氏 延氏 闫氏 严氏 言氏 阎氏

颜氏 晏氏 燕氏 羊氏 阳氏 杨氏 姚氏 野氏

衣氏 依氏 易氏 栾氏 殷氏 尹氏译站 应氏 雍氏

尤氏 由氏 游氏 右氏 于氏 余网 俞氏 虞氏

禹氏 玉氏 郁氏 喻氏 无氏 原氏 袁氏 岳飞网

云氏 运氏 云氏宗亲网 于姓的天空

Z 新加坡张氏总会 中华张氏网 张姓论坛 泽氏 曾氏宗亲网 扎氏 翟氏 詹氏

占氏 湛氏 章氏文化研究网 赵氏宗亲 针氏 甄氏宗亲网 甄氏集团 郑氏

支氏 中华郅氏网站 自贡钟氏 中华周氏网 朱氏家族 诸氏 竹氏 竺氏

祖氏 邹氏宗亲网 中华邹氏族谱网 自氏 潮汕卓氏宗亲会 壮氏 庄氏宗亲会 祝氏宗谱

中华左氏 宗氏 正氏 昝氏 臧氏家谱

鄞姓先祖源自河南汴梁自宋入居龙溪都(广东潮州市庵埠镇)后历代子孙

敬奉始祖:达尊义翁见山府君,宜人鸥汀端庄妙贤陈氏妈

对联诗云:西河分派世芳流风水 汴水流薇垂裕振龙溪

始祖见山公官任浙江宁波正堂 本郡太守

对联云:重诗书太守家声光诲邑 崇孝友大夫门第焕龙溪

族谱世诗:大朝光道,养延亨仕

嗣开毓祥必应绵昌

云礽继志甲第长扬

注:每年农历3月11日为见山公扫墓日 墓址:澄海市上华镇冠陇山

各地宗亲请联系(电话:0768-6623019 传真:0768-6623819)

寻找姓"鄞"的人

徐剑飞 包坚君 徐明 2001-6-8 9:37:26

契 机

“鄞”字,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鄞县,在浙江。这就是“鄞”字的全部含义了。也就是说,“鄞”字的惟一内涵就是地名,这同样可以从宁波地区现存的地方史料和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中得到印证,迄今为止,在宁波地区居住的常住人口中,没有姓鄞的人。

但是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却发现了“鄞”的姓氏,而且人数众多。 最早发现有“鄞”这姓氏的,是在1990年下半年,当时的鄞县领导接待了一个来甬考察的台湾钢铁代表团,在与客商交换名片中,发现其中有位客商名叫“鄞条”。鄞县领导大为惊讶,忙问鄞先生是哪里人氏,回答说祖上是浙江宁波人氏,本人出生在广州,又说在台湾有个寺庙叫“鄞 隆薄 后来,鄞县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成立,在一次外向型经济洽谈会上,邀请深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其中有位处长姓鄞,鄞县领导连忙找到那位鄞处长,问他是哪里人氏,回答是潮州人。鄞县领导请他回忆老家在哪里,鄞处长说祖上好象是从宁波来的。鄞县领导回来后又和有关朋友学者说起此事,分析可能是当年跟随南宋小朝廷逃亡至潮州后定居下来的。

今年3月份,鄞县的一位有心人到广东开会,为了寻找姓鄞的人,特意提早两天来到汕头,向广发银行汕头分行的陈行长打听鄞姓人家的情况,陈行长帮助找到了汕头市检察院的鄞应忠科长,根据鄞科长的指点,这位有心人当即驱车前往庵埠的仙溪村寻找鄞厝祠的遗址,又在山道弯弯的冠陇山找到了鄞公墓。回到宁波后,就向现任鄞县县委书记程刚谈起了此事。

探 访

前不久,我们来到广东的潮汕地区,寻访鄞姓人氏。我们先到了仙溪村。 仙溪村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庵埠镇,庵埠镇是潮汕平原的一个大镇,仙溪村位于镇的东南面,东南临庵江。据1990年编纂的《庵埠镇志》记载:“该村主姓王,其始祖王繁衍,宋咸淳间海阳县龟湖迁此。先后居此者有鄞、李、林、陈、许、刘、杨、蔡、朱等姓。鄞、李曾为望族”。

我们要去寻找的是位于仙溪村后面路的鄞厝祠。据说该祠已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一堵破旧的砖墙,就在仙溪村果 食品厂厂长鄞绵森的家里。到了鄞绵森的家里,老鄞带我们去看那堵墙,但见上面爬满了斑驳的青苔,我们凑上前去细细查看,试图能够找出几个能够印证过去历史,哪怕是隐隐约约的痕迹来,可惜什么也没有。鄞绵森说,原来祠的门楼有“明州太守”四个字,1985年他家在这里造房子时,除了这堵墙,其余都是平地。鄞绵森的父亲鄞炳昭曾是仙溪村党支部书记,已于几年前去世。鄞绵森说,小时候常听父亲和祖父说起,自己的祖先是从宁波过来的。

在仙溪村,除了鄞厝祠外,还有个鄞公祠的门楼。在乌门楼15号墙门内,两只石狮子和一块“集祖鄞公祠”的石匾,后面刻的是“汴梁旧家”四个字。我们赶紧举起相机,拍下这难得的珍贵遗迹。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墙门内共居住有4户人家,清一色的都姓鄞,他们是鄞绵发、鄞绵富、鄞应佳、鄞应坤,都是从事食品和五金加工业的。

在鄞绵发家里,男主人外出未归,留下婆媳俩在家,女主人杨静花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让到客厅,并奉上潮州风格的功夫茶。杨静花告诉我们,他们这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宁波做官,具体情况就不太清楚了。为了不忘祖宗,从十几年前,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鄞姓的后代们都去澄海市的冠陇山集体祭祖,仅仙溪村就有一百多人哩。说着,杨静花指着客厅的神龛旁挂着的一盏灯笼说,家家户户都提着“鄞”字的灯笼去祭祖,场面可热闹哩。我们取下灯笼一看,是一个纸质灯笼,很普通,但一个大大的“鄞”字几乎笼罩了整个笼面,这一发现让我们大为感动,决定立即驱车前往冠陇山,看个究竟。

鄞公墓距仙溪村大概有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在澄海市境内的冠陇山上。此山不高,也不绵长,有点像丘陵。我们到达时,已是中午11时半了,31度的气温,艳阳高照,个个热得挥汗不止,举目望去,这是一座朝南坐北的衣冠冢,方圆大概60平方大小,墓碑上刻着“原任官浙江宁波府,明百岁,达尊义翁见山鄞公墓”的碑文,红绿相间,非常醒目。陪同我们前往的汕头日报编辑鄞镇凯介绍说,鄞见山,名叫鄞仁,见山是他的号,寓意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据元朝的《潮州府志》记载,鄞仁曾任元朝潮州知事。后来在此娶妻生子,繁衍后代,成为鄞氏家族的始祖。

这座坟墓是在1978年被发现的。在揭阳市,有位名叫鄞映梅的老人和名叫鄞金贵的鄞氏后人突然萌发起要寻找祖先坟墓的念头。他俩回忆起小时候曾听父辈们说起祖宗的坟墓可能在澄海市的冠陇山上,两位老人就在山上找呀找,找了好几天还是没有一点头绪,后来有位放牛的老人说他好象看见过这块墓碑,并告知大概的方位,两位老人就出钱请来民工在放牛老人的指点下进行挖掘,终于找到了这块梦寐以久的墓碑。

鄞氏祖墓找到了!消息不胫而走,鄞氏后代们奔走相告,不用宣传发动,人们扶老携幼前来祭拜祖宗,第一年就有170多人,以后逐年增多,最多的一年近千人。除了潮汕地区外,还有来自新加坡、台湾、 港、福建等海内外的鄞氏后人,人们高举着写着大大“鄞”字的灯笼,许多人干脆把灯笼挂在汽车的后视镜杆上,风驰电掣地一路行去。

人 物

我们最先见到姓鄞的人,是汕头市检察院的鄞应忠科长和汕头日报编辑鄞镇凯,是由广发银行汕头分行副行长林贤增安排认识的。 鄞应忠今年49岁,长得高高瘦瘦的,话语不多,有点书生模样,儿子鄞绵毅在广州交通技术学院读书,今年20岁。谈话中,说起他有一份有关鄞氏家族历史的资料,在我们的要求下,晚饭后他马上回到单位复印几份给我们,并送到我们下榻的花园宾馆。他说,70年代末,他的一位伯父曾经带着他到庵埠的乡下去处理祖传的宅基地,得知自己的祖先曾在宁波做过官,还说先在开封后再到宁波做官的。现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一他都带着儿子去冠陇山祭祖。

汕头日报编辑鄞镇凯个子不高,长得比较结实,如果不是鼻梁上有副近视眼镜,很难让人把他与所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他对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很有研究,出版了《潮谜评析八百则》和《潮汕谜艺》两本书。他今年五十出头,非常健谈,一坐下来就滔滔不绝,别人根本插不上嘴,加上他的普通话中夹着大量的潮汕方言,听得我们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明白他是在向我们介绍关于潮汕文化和鄞氏家族历史渊源的几种说法,却无法记录下来,他自己也承认普通话不行,后来干脆动用纸笔,倒也清楚明白。

家住仙溪村的鄞绵森、鄞应佳等人,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家生活,近几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他们也加入了时代的行列,从事着食品和五金加工等行业,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家里都有电话,对外面的世界也很了解,这大概和汕头市本来就是国家级经济特区有关吧。

在采访中,有一个感受很强烈,所有姓鄞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鄞”这个姓氏的敬重。这从他们本身的名字和给儿孙辈取的名字中可见一斑。如鄞应忠,他的儿子鄞绵毅,是按照族谱取名的。又如鄞绵发、鄞绵富、鄞绵达、鄞应坤、鄞应骞等。我们还查阅了1992年汕头市邮电局的电话号码簿,里面共有52个姓鄞的用户,几乎有四分之一的姓名是按族谱取的。像这样对自己姓氏怀有深深的敬重和热爱,在当今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实在是很少见的。

考 据

潮汕地区的鄞氏后人与鄞县有关系已是不容置疑的了,无论是从鄞应忠提供的《鄞氏族史概况》还是仙溪村鄞姓村民的回忆,都证明他们的祖先曾在鄞县做过官。 问题的焦点在于“汴梁旧家”这四个字。那份《鄞氏族史概况》记载“先祖源自河南汴梁,自宋入居龙溪都(庵埠)”,在仙溪村乌门楼那块石牌坊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就是说,潮汕地区的鄞氏祖先是从河南开封过来的。那么,这位鄞仁见山公究竟是在宁波家乡做官后调到开封后又迁至潮汕的,还是发端于开封再到宁波做官最后到潮汕落脚的?

如果那位鄞仁原本是开封人氏,后来调到宁波做官,他为什么姓鄞?因为河南开封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姓氏,若有,《现代汉语词典》也不仅仅作为地名解释了。于是,鄞镇凯等人提出,鄞县历史上是否作过某个王侯的封地?因为中国姓氏的起源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图腾命名,如熊、牛、马等;二是以受氏者的祖父的名或字命名,如艾、班等;三是以封邑命名,如蔡、徐等;四是以官职命名,如司空、司马等;五是以祖上的谥号命名,如海、后等;六是以居住地命名,如东郭、西门等。但鄞县历史上好象没能得到过某个王公贵族的青睐而成为其封邑的。

反之,如果那位鄞仁本来就是鄞县人,他也不姓鄞,因为鄞县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姓氏。或许他姓赵钱孙李,后来调到河南开封,关山重重,思乡心切,遂把家乡的地名改为自己的姓氏,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据1990年澄海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撰的《澄海百家姓》记载,周、秦以前,潮汕大部分地区是“大海茫茫水拍天”的蛮荒之地,后来,中原的汉人不断向南方迁徙,慢慢地数量远远超过了当地土著,土著逐渐被汉化。而从史料看,中原汉人向潮州移民定居大体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为避战乱;二是来潮为官,卸任后定居于此;三是秦汉两朝守南疆之士卒,解役后没有回归中原。

在避战乱这个因素中,最为突出的是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忠于南宋朝廷的文臣武将及其眷属还有一大批不愿效忠元朝的官民,跟随宋室一路逃难进入潮汕地区,南宋亡后,遂定居于此。根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潮汕文化源流》一书记载,宋元两代迁入潮汕地区的家族共有62个,其中北宋时迁入的13个,南宋时迁入的有10个,宋元间迁入的有10个,这些迁移入潮的家族大多来自福建,也有来自江西、浙江和江苏。是否也有这样一种可能,因为南宋小朝廷曾定都临安(今杭州),元兵也曾入侵过宁波,皇帝和朝廷逃难去了,身后跟着大大小小的官员,其中有鄞氏的祖先,但那个时候他们都不姓鄞,到了潮汕以后,人生地疏,又处蛮荒之地,飘零异乡的人们极需一种精神支撑,于是采用统一的改姓为“鄞”作为纽带来凝聚人心,而庵埠可能是县太爷逃难去的落脚之处,所以也就成了鄞氏家族的发祥地了。

在汕头,我们还得到了该市检察院干部鄞应忠提供的一份史料:

鄞氏始祖:据鄞氏家谱记载,先祖源自河南汴梁,自宋入居龙溪都(庵埠)后历代子孙敬奉始祖:达尊义翁见山府君,宜人鸥汀端庄妙贤陈氏妈

对联诗云:西河分派世芳流风水 汴水流薇垂裕振龙溪

始祖见山公官任浙江宁波正堂 本郡太守

对联云:重诗书太守家声光诲邑 崇孝友大夫门第焕龙溪

族谱世诗:大朝光道,养延亨仕

嗣开毓祥必应绵昌

云痣继志甲第长扬

虽然这次我们的潮汕之行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却至少澄清了这样一个事实:“鄞”字的含义已不仅仅是地名,还包括姓氏。那么,《现代汉语词典》关于“鄞”字的释义是否应作修改了?

至于先有鄞县才有鄞姓人氏还是先有鄞姓人氏再有鄞县,以及鄞姓人氏的真正祖籍地在哪里,这当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考证。

我们介绍家乡时喜欢袭用“历史悠久”这样的套话,如果再追问一句:苇泊村的历史究竟“悠”得有多久?这当然是一笔任谁也不容易说清楚的糊涂账,因为苇泊先民没有为后人留下任何详细的历史资料。

唯一可靠的证据是苇泊村的天齐庙现存的石碑等器物。天齐庙始建于何时,已经不可考了,但庙内留有一长方形石盆,其铭刻“大元泰定二年(1325)岁次乙丑年巳月戊戌午时祭。”元泰定帝出生于山西晋邸,后继承父亲晋王之位,是元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323年至1328年。1324年泰定帝改元泰定,他在位4年,活了52岁。从泰定元年即1324年至2016年,有692年。据此,我们至少可以断定元泰定二年苇泊村东就有了天齐庙。古人移民定居一处,总要修个庙,以祭祖宗敬鬼神,估摸苇泊村的历史大致有700余年。距今700余年是什么朝代?即元朝时期。从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至1324泰定元年,有50余年。苇泊村大约是从元朝建立后,才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几十年间,至泰定年间渐成村落,始于村东天仙台修建天齐庙。

除了苇泊天齐庙的石盆为证之外,另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据就是家谱。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而编就的特殊历史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要寻找姓氏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从寻找家谱入手;而寻找一个村落的起源、发展、繁衍、变迁,家谱或族谱也是比较客观的依据。苇泊村东头的靳家、韩家、史家等可能是苇泊村较早的原住民。理由有二:一是我曾写了《苇泊村的大街》,说苇泊街“只贯通村子东半边”,且像北斗七星,曲曲弯弯,意即村子整体骨架不太好,显然村西的窑洞是后来迁徙的村民陆续修建的,与村东大街未能融为一体;二是村内几个大姓家族皆有家谱传续。以靳氏家谱为例,据其家谱记载,从迁居苇泊村至今已经25世,古人说的“一世”是30年,那就有700余年历史,正与天齐庙元代石盆记载相吻。

其三是在对父亲的称呼隐藏着历史符号。平定方言称父亲为“大大”(dà da)。称父亲为“大大”是从元代始见于文字,主要是元朝时汉族平民对父亲的称呼。元代张国宝杂剧《罗李郎》:“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元朝之前的宋朝,称呼父亲为“父翁”或“爹爹”。陆游有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但“大大”,就连“哥哥”这个词也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语言;汉族人称为“家兄”或“兄长”。元代对同辈男子常以“哥哥”相称,中学课本有元杂剧《窦娥冤》,“哥哥”之称随处可见。平定地区同辈男子也习惯于以“哥”相称。元代年长的男性称为“老汉”,也用以自称; 年青的男性则称为“后生”;而“老汉”、“后生”也正是平定一代村民最一般的称呼;已婚女子对丈夫称谓也是“汉”。而宋代,“汉”与“老汉”是对男人与老年男人的蔑称。

其四是从给孩子起名也可看出元朝浓重的痕迹。元代的汉族人起名字比较复杂。首先有小名与大名之分。小名是幼年使用的名字,元朝汉人取小名方法有三:一是取吉利的字样,如福童、安童、喜童等;二是喜欢以动物名为小名,希望孩子容易养活。这样的起名习惯也一直延续下来,我上辈的人中,叫驴小、牛小、狗小、狗孩、牛孩、虎孩、猫妮、狗妮的太多了;三是以数字为小名,经常以父母年齿合计为小名,或以爷爷年齿为小名,如七十、六八、五小、六小等。有专家讲,用数字作人名元代独盛,这应该是元朝老百姓缺乏文化所致。这种取名习惯在苇泊村司空见惯,譬如我父亲弟兄四个,小名依次为福宝、福成、驴小、六七。大名又称官名,是正式的名字,在社会交往中使用。元代人们的大名,有二字,有一字,而以二字居多。元朝起官名中排辈的现象很普遍,即同一辈的人使用同一个字作为标帜。譬如我父亲一辈,“鸿”即兄弟们官名中同用的字。

苇泊村虽然形成于元初,但现在的天齐庙,应当与最初的庙宇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天齐庙存有明正德、崇祯,清顺治等朝的碑记。明正德十一年(1516)重修,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修缮,光绪十八年(1892)再次重修并建戏台乐楼。尤其乐楼戏台雕剔精湛,造型优美,没有相应的财力物力,不可能建成;也间接证明此时苇泊村富人渐渐多了。天齐庙在明清两代都进行了“重修”,为何重修呢?是原先的庙宇规模太小,造型不美?还是原先的庙宇毁于战火或自然灾害?我们不得而知。现在的天齐庙是清代光绪十八年的建筑,光绪十八年距今已经120多年了,估摸此时的苇泊村基本形成如今的规模了。因为村西西沟居住的郭氏家族,至今也13世了,也就是将近400年的历史。

为什么我们的先民会举家迁居苇泊村呢?古代百姓的迁徙流动,一是战乱,二是灾害。古代,一有战乱,繁华一点的城镇首当其冲,饱受蹂躏,居民就会离开较为繁华的郡县,向更偏僻的地方移居。唐诗人杜荀鹤所咏“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就是当时的现实。苇泊村古代属于平定州管辖,那时的平定县管辖范围很大,基本囊括如今的昔阳、平定、阳泉、盂县等地。县治所“石艾”在今张庄镇新城村,归属太原郡。后来县治所迁至广阳村(今属昔阳县)。从元至明清,苇泊村距离周边的县府都有百里之遥:距石艾100余里,距昔阳120余里,距寿阳100余里,距井陉150余里。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苇泊村应当属于比较偏僻荒凉之处。幼时听传说,苇泊村天齐庙正殿有根殿梁是砍伐清漾沟中的荆条做的,这当然是夸张,荆条即使生长千年,也长不成殿梁那么粗大;但这恰恰说明修建天齐庙时,此地荒无人烟,荆条都能长成殿梁那么粗大了。

另外,就是北方的旱灾。山西位于华北东部有太行山阻挡,湿润气候难以到达,降水少。地形位于黄土高原上,谷地地形,河流流经此地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故而,苇泊这片区域十年九旱。譬如,130多年前的光绪三年(1877年)、光绪四年(1878年),史称“丁戊奇荒”,因为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连续两年毁灭性的旱灾,让有1600多万人的山西,剩下不到900万,饿死和渴死的有500万人。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旱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 。幼时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水窖,每逢下雨,天上下来的雨会从窑洞顶流下来,汇聚在院坝里,再汇入水窖,经沉淀,留作不下雨时候用。文革时我在村里劳动了五年,1971年至1975年,没有一年不抗旱。

苇泊村地势较低,苇泊,顾名思义,芦苇丛生,水泊荡漾;古有“小盆地”之称。在十年九旱的北方,苇泊这块地方起码是不缺水,显然比较适合人们生存。所以,迁居至此的人们越来越多,村民依苇泊河谷由东而西修房建窑,聚族而居,休养生息,繁衍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

谁有河南林州一带的靳氏家谱

小脚女人的产生,某种意义上说,是男权社会的一种象征和体现。它是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权力和统治地位的表现。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小脚女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