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称,大禹铸九鼎,传于夏商周三代,如今它们又在哪里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史记》称,大禹铸九鼎,传于夏商周三代,如今它们又在哪里呢?,第1张

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鼎是最重要的象征性器物,从中华文明启蒙开始就伴随着中国历史一路同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当黄帝战胜炎帝后,《史记•五帝本纪》又这样记载,“获宝鼎,迎日推筴”,《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而升仙。”可见,在人文初祖时代,鼎已经是被赋予了超自然色彩的重要器物,并与部落首领有了神秘的联系。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进入了礼法社会,礼制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遵循这一规范。而青铜鼎,就是这个礼法体系中最重要的礼器,它被用来沟通人神,是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传国重器。

纹饰精美典雅,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沉稳的青铜大鼎,是国家统一、政权集中的象征,是抽象的王权威严物质化的具体形象。一个中国古代政权可以没有庙宇宫殿,却绝对不能没有镇国宝鼎。所以在中国古代,一个政权的建立称为“定鼎”,而政权的更替叫做“鼎革”。

宋朝在靖康之乱后,宗庙颠覆,逃到南方的残山剩水间苟延残喘。这个小朝廷为了偷生,一切都可以苟且,哪怕是忍辱含羞地对金人称臣称侄,可唯独对鼎这一礼器不敢苟且。由于宋朝原来的祭祀礼器被金人掳去,而国家残破,财力凋敝,刚刚安顿下来的赵宋朝廷无力重新熔铸青铜鼎簋等大型礼器。可是正如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鼎,金兵的铁蹄虽然可怕,但没了鼎,政权便失去了精神上的凭恃,这令他们更加惶恐。情急之下,他们想出了变通之法,用陶瓷模仿青铜质地,精心烧制了一套大鼎,聊以自慰。

鼎除了是一种礼器外,还是一件神器,在华夏礼乐文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鼎上附着了各种神怪,拥有超自然力量,上天以这种力量来护佑王权。

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对王权起了觊觎之心。楚庄王在伐绒班师途中经过洛阳时,有意打听九鼎的大小和重量,显露了其野心。于是,周的宗室王孙满出来犒军时,对楚王说了这样一番话:“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总而言之,王孙满认为,王如果失了德,就有违天命,鼎上的神怪就不会再为他效力,上天将收回政权、另授有德者,但在天命未变时,政权不能更替。

王孙满这段话虽然强调“在德不在鼎”,其实却把鼎与道德人心以及神怪护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王如果有德,则能得到被鼎所承载的民心和神力的支持,否则,王权将被颠覆,这种观念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宋太祖立国后,因开封无险可守,就想把国都迁往洛阳,赵光义不同意,就对他说:“在德不在险”,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王孙满对楚王义正辞严的说教,强调了君权神授思想和天命不可违的观念,向楚王宣示了周室政权的神圣与合法。以后人们就将那些谋夺政权的想法和行为称作“问鼎”。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完成治水后,“九州攸同”、“四海会同”,受到天下万民的敬仰,凭着立下的万世之功,禹建立了夏朝。又征发大量人力进入山林开采金属,熔铸了象征华夏九洲的九鼎,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宝。九鼎在历经夏商周三代,传承了两千年后,突然消失了。其后两千多年,人们一直在寻找九鼎的下落,却始终没有找到,成了历史上的一桩悬案。

九鼎的失踪,导致了后世对它的去向以及它们是否存在过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夏初铸九鼎肯定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九鼎后来在战乱中被毁或者散佚了;另一种观点则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九鼎根本不存在,纯属后人出于政治目的凭空编造。

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九鼎之事在《史记》《左传》以及其它典籍上都有记载,可以相互印证,是无可置疑的史实。当代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说:“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虽然他承认夏铸九鼎是传说,但没有否定此事,而且同意中国青铜时代肇始于九鼎。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 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洪水神话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神话母题,大禹神话是中国的洪水神话。作为我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流传特别广泛。

大禹神话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者们从历史学、文化学、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各个方向对其展开研究。水是大禹神话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洪水源于初民对水的集体意识,水与生命密切相关,人们对水的崇拜其实是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从圣贤孔孟、历代君王到文人骚客、坊间邻里,盛传大禹不但是治水的高手更是治德的楷模。大禹的亲民、德政,是与那个时代追求小康社会的民心相匹配的。自禹之子启祭禹开始,历朝历代均有祭祀。唐宋明清几代帝王,均为大禹立庙塑像并封官委爵,毫无疑问"大禹文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正统所推崇。

一、 大禹治水的过程源于不断的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勇于斗争的精神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是华夏人文先祖和立国始祖,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尊崇和顶礼膜拜。大禹文化在民间的传承主要有神话传说的口口相传、祭祀大禹的礼仪制度、族群迁徙的文化播迁以及地名文化、民间社火等几种传承路径。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大禹治水传说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和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书中有大量相关记载。古人相信大禹实有其人,大禹治水实有其事。一个传说,总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具体的纪念物有关,因此,传说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应该成为传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根据鲁北和禹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禹城建置沿革史,考察地方志和古代文献中关于禹城大禹治水传说和相关古迹的记载,指出禹城之得名以及鲁北大禹传说的发生、流传,与鲁北地处洪水频发的九河下游密不可分,禹城得名与其地有禹息故城有关,禹息故城表明这一地区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传说流传。

"禹息"意味大禹生息之地,其得名可能跟殛鲧于羽郊、鲧腹生禹的神话有关。禹城之得名和禹城大禹传说的流传,表明地名的获得、地方传说的发生,与一个地方的风土地理密不可分,地名和地方传说中保存了古老的历史记忆,要理解地方传说及其真实性,归根结底要求诸一个地方的风土地理。

二、 大禹治水的核心以及它经历的过程

1、 考察禹城大禹传说有关的十里望具丘的历史和传说

由于禹息故城之真实所在后来史志中均无明确的记载,因此,最晚到明代,禹城的地方文人和地方长官即根据地方传说,指定禹城以西十里的十里望土丘为大禹治水的遗迹,并命之为"具丘",即今禹城禹王亭大禹文化博物馆之所在。

实际上,此丘在明代就已经有"禹王台"之名,明清时期,在禹城出现了多处与大禹治水相关的文化景观,如禹迹亭、禹王庙、泰禹楼等。民间传说导致了与之相关的文化景观的兴建,而文化景观作为历史记忆的纪念物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传说的传播和传承,强化了历史记忆。

2、 了解禹王治水的来历,以及对鲁北地区的人文

禹城所在的鲁北地区,可能正是大禹治水神话的早期发生地和流传地之一。绝非开玩笑,对"洪荒之力"最有话语权的,当属大禹。从洪荒时代走来,与洪水肆虐博弈。"堵不如疏"的治水哲理和"人定胜天"的无畏精神,随着一场场洪水时隐时现。

大雨来了,大禹就来了,雨歇了禹也就歇了。大禹因治水而成名。禹因有"治水大德",才称之为"大禹"。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称:"大禹治水之功,九州同享其成,光耀唐虞之际,恩德流传后世。早在西周中期即在诸国成为国君教育臣民的德育教材。

3、 在人类发展史中洪水自然灾害确实存在并且由来已久

历史学家要感谢地质学家帮忙,地质学家们认定,我国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的特大自然灾害确实存在。在地球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第四纪冰川"溶化和"新石器时代",有过两次明显的"洪水滔天"特大自然灾害。

曾有新闻报道,在黄河故道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掘出几处被洪水淹没的古人居住遗址,甚至发现有洪水来袭时,古人惊恐万状的遗骸。"洪水滔天"让中华民族很受伤,当然就很难忘。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联手打造了一个逻辑链条:受当时原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认知自然的局限,古人为防止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就翘首以盼有神人来扼制和杜绝水患。于是"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就应运而生,且连绵不绝。

三、 洪水肆虐的真实存在,并不能坐实大禹治水确有其事

1、 大禹独立的地位以及与夏的联系

在上世纪20年代的古史讨论中,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对大禹进行了解读,说明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化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之间毫无交集。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献里,禹才成为夏代第一君主。

在《山海经》记载原始神话的故事里,把鲧、禹说成父子,司马迁对这段被神化的传说古史很是上心,把"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作为《史记》的前两篇,其中对大禹多有点赞。但把传说当做信史,司马先生也心存忌惮,因此他在行文中为自己预留了后门。

司马先生曾说他走遍了全国许多地方,但关于上古这段历史,人们的传说既不统一,也不明确。只是《春秋》和《国语》两本书中,才出现了有关五帝的美德和世代传承的关系。他不过是采用了《春秋》和《国语》两本书中关于古时有"五帝"的传说。前人把古代的神话传说视作真实的古史,顾先生的考辨则把前人视作真实的古史还原为神话传说。

2、 大禹治水的美好传说顺应天时

大禹治水在很多文献中均有记载,舜是他的杀父仇人,他却肩负起舜交办的治水使命。传说大禹娶东夷部族涂山氏之女为妻。为早日完成治水大业,大禹新婚仅4天就离家。由于治水工程任务艰巨,大禹在外13年间,多次路经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女生子启,禹过门,闻启呱呱而泣,不入视之"。

这一感动华夏子孙的精彩桥段,被历代粉丝们演绎成多种版本的美丽传说。大禹有幸成为高山仰止的楷模,并非以权谋私借治水的"水军"灌出来的虚名,被置顶舆论场数千年,圈粉无数、历久不衰,那也是"时势造英雄"。

3、 大禹治水体现了"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精神,是大禹治水神话的真正意义"

其实洪水的有无或大禹是否治洪水,都是不必要的。搁置争议,难得糊涂也许是摆脱纠结的捷径。站在跨越世纪的视角回头张望,我们不难发现,恰恰是"人定胜天"这四个字,误导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今天我们理解大禹治水的要义,并非人定胜天与洪水较劲。

这种顺应自然规律治水的方法,被孟子一再称颂,认为"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即大禹能按水的运行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又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即大禹按照水之本性治水,不以邻为壑,而是以四海为水的最后归宿,故而能大功告成,所以大禹治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其实,华夏从来就不缺思想家和真知灼见,先哲们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说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妄谈人定胜天,为所欲为,必然遭受大自然惩罚。

四、结语

大禹治水的成功说到底,是人水各得其所,才有所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应有相互尊重的默契。无数事实证明,人类任何奢靡的索取都是罪过,对大自然的摧残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说到底,洪水是永恒的,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现象。

多尊重大自然对洪水的调适能力,摒弃简单的"防""堵"思维,摒弃"人定胜天"的误读,才会少一些被大自然恶搞。可以看到,眼下从中央到地方,很多地方都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日程。加大投入不是为了忙活着"疏""堵",而是用在恢复顺应自然调控能力上。顺从自然规律,不与洪水叫板。

参考文献:

[1]登封大禹神话传说[M]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常松木, 2014

[2]史记[M] 商务印书馆 , 王晓红, 2013

[3]后汉书[M] 团结出版社 , (宋)范晔著, 1996

[4]中国神话通论[M] 巴蜀书社 , 袁珂著, 1993

尧舜禹,真的只是神话中的人物吗他们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时候

不是外星人。

董立章先生的《三皇五帝断代史》中根据《通鉴外纪》所载的《春秋命历序》所记三皇五帝各朝帝世及年代,列了一个表: 朝代 帝世 年数 历史年代 虞舜朝 2世 27年 公元前2173—前2146年 唐尧朝 2世 73年 公元前2246—前2174年 帝挚朝 1世 9年 公元前2255—前2247年 帝喾朝 20世 300年 公元前2555—前2256年 颛顼朝 19世 350年 公元前2905—前2556年 少昊朝 20世 400年 公元前3305—前2096年 黄帝朝 18世 400年 公元前3706—前3306年 炎帝朝 17世 380年 公元前4087—前3707年 伏羲朝 数十世 1260年 公元前5347—前4088年 虞舜朝后大禹建立夏朝。 尧舜禹分别是哪里人士?

1、尧:

尧出生于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姬姓,伊祁氏,名放勋,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喾之子,母为庆都。

2、舜:

舜出生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

3、禹:

禹出生于今山西夏县,姓姒,名文命 ,字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扩展资料: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

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尧

《史记》称,大禹铸九鼎,传于夏商周三代,如今它们又在哪里呢?

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鼎是最重要的象征性器物,从中华文明启蒙开始就伴随着中国历史一路同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