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厉害的家族【北京十大家族都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北京最厉害的家族【北京十大家族都有哪些】,第1张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又封黄帝后裔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两汉、魏、晋、唐时幽州郡治均在北京一带。

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称燕京或南京,作为辽国的陪都。

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代以金国的离宫,即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

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燕山脚下,先后为都几百年,天子脚下多权贵,古代北京孕育了无数的世家大族,现在就古代北京的十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北京朱氏:朱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在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其二源于曹姓,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后楚国灭了邾国,邾国子民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其三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国公族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其四源于祁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在隋唐时期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其五源于鲜卑族、蒙古族、满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汉化改姓。

朱氏的主要郡望有吴郡、梁郡、沛郡、凤阳郡、河南郡、丹阳郡、义阳郡、钱塘郡、柘城县、太康县、永城县。朱氏的主要堂号有吴郡堂、梁郡堂、沛郡堂、河南堂、白鹿堂、居敬堂、折槛堂、一本堂、紫阳堂等。

当代朱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五省,其次分布于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西、云南、河北、上海八省市,其中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北京朱氏以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为字辈。

密云金氏:金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古有金国,国人以金为氏,伏羲臣金堤为其后。其二出自少昊金天氏。其三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执金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四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金城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其五源于官位,出自三国后期曹魏时期官吏金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六源于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金氏的主要郡望为彭城郡、京兆郡。金氏的主要堂号为京兆堂、丽泽堂等。如今金氏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其中浙江为当代金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东南皖苏沪浙、中原豫鄂、东北三省三块金姓聚集区。北京密云金氏以昌巨万福春来为字辈。北京另有一支金氏以士守正华宗为字辈。

房山穆氏:穆氏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其一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即宋穆公,属于以谥号穆为氏。因子和在做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加封谥号穆,史称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穆氏;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和氏,世代相传。由于宋穆公是宋戴公之弟,故该支穆氏、和氏、戴氏同宗同源,史称穆氏正宗。汉族穆氏族人大多尊奉宋穆公为得姓始祖。其二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汉化改革,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其三源于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藏族、回族、彝、纳西等汉化改姓。

当今中国穆氏族人广泛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湖南、广东、云南、四川、安徽等地。

穆氏的主要郡望为河南郡、汝南郡、河内郡。穆氏的主要堂号为河南堂、河内堂、汝南堂。北京房山穆氏以德洪植福希启克兴广进学仕万国增荣永兆怀庆光玉献庭培维联景建立有成为字辈。

大兴黄氏: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黄国,黄国灭亡后其子民以国为氏,称黄氏。其二源于回族、满族等汉化改姓。其三源于官位,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和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

黄氏的主要郡望为江夏郡、会稽郡、零陵郡、巴东郡、洛阳郡、晋安郡、濮阳郡、东阳郡、南安郡、西郡、江陵郡、松阳郡、固始郡。黄氏的主要堂号有山谷堂、江夏堂、宽和堂、紫云堂、孝友堂、四士堂、千顷堂、聚斯堂、双江堂、三略堂、五桂堂、源远堂、炽昌堂等。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北京大兴黄氏仍有族谱传世。

宛平李氏:李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源出嬴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其二源于蒙古族、满族、锡伯族、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其三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的主要郡望有陇西郡、赵郡、顿丘郡、中山郡、广汉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李氏的主要堂号为陇西堂、青莲堂、太白堂、延平堂、西平堂、赵郡堂、平棘堂、玉树堂、树伦堂、忠愍堂等。

当今李氏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其中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北京宛平李氏仍有家谱传世。

怀柔赵氏:赵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嬴姓,造父祖先伯益为白帝少昊裔孙,伯益被帝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十四世孙,初为嬴姓,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因平叛有功,被周穆王封于赵城,在今山西洪洞,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其二源于赵国,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以国名为氏。其三源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赐姓或改姓为赵。

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郡、涿郡、下邳郡、南阳郡、金城郡、颍川郡、敦煌郡、酒泉郡、扶风郡、新安郡、平原郡等11个。赵氏的主要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还有半部堂、琴鹤堂、孝思堂、萃涣堂、敬彝堂、创基堂、爱日堂、顺和堂等。

赵姓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等八省。广西北京怀柔赵氏仍有族谱传世。

北京武氏:武氏是一个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日武,因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其二出自以国名为氏,夏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姓。其三出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其四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其五出自以邑名为氏,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武氏主要郡望有太原郡、沛郡。武氏的主要堂号有鬻薪堂、太原堂等。当代武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辽宁、山西四省,其中河南为武姓第一大省。今北京武氏仍有族谱传世。

顺天徼氏:徼姓源于春秋时期诸侯国皆有的徼侯之官,专司巡查、巡逻、警戒、巡察、巡捕之职,其后裔有以祖上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徼氏。今今河北、辽宁、浙江等地,均有徼氏族人分布。徼氏的主要郡望为直隶和顺天府。

延庆车氏: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出自田玉峰,其辅佐汉昭帝居功至伟,特准田玉峰乘坐车辇出入朝堂,从此赢得了车丞相这一雅号,其后裔子孙中竟有改姓氏为车氏。其二出自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其三出自鲜卑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汉化改姓。其四出自车师国,车师国灭亡后,其国人以国为姓,即车姓。

车氏的主要郡望为鲁国、南平郡、河南郡、京兆郡、淮南郡、天水郡。车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萤照堂、玉峰堂、淮南堂、还读堂、高露堂等。北京延庆车氏以承德爱鸿仁齐福禄寿喜为字辈。

大兴邵氏:邵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一出自姬姓,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商后,移封召国于河南济源西的召亭。召简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京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即以召为姓。邵、召古时通用,史书上一般汉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国以后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阳召人最早改用邵,邵姓人尊奉召公为邵氏得姓始祖。其二出自芈姓,楚昭王之后有邵姓。其三出自召方部落,为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其四出自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等汉化改姓。

邵氏的主要郡望为博陵郡、汝南郡、安阳县、东陵郡。邵氏的主要堂号为怡怡堂、博陵堂、汝南堂、洛阳堂、南阳堂、安阳堂、安乐堂等。

当代邵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甘肃、湖北四省,其次为安徽、辽宁、浙江三省,其中江苏为邵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东部鲁苏皖、东北辽宁、西北甘肃三块邵姓聚居区。今北京大兴邵氏仍有族谱传世。

北京的世家大族多兴起于当朝权贵,有很鲜明的朝代特色。随着他们所依托王朝的衰亡,他们受到战乱的影响最大,改朝换代之际这些世家大族经常被洗牌。很少能够出现流水的天子,铁打的世家。

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后裔叶公之后叶子高,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后来周成王姬诵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氏者。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

叶公,即千古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他才能出众,在楚惠王熊章执政时期(公元前488~前432年)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

叶公曾在叶邑大力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在平定白公之乱后,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

因叶公的字号为“子高”,后人多称其为叶子高,其后裔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叶邑由此成为叶氏祖地,叶公则被叶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叶氏正确读音作shè(ㄕㄜˋ)。 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古叶调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源国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在古代姓氏演变历史中,曾有以邑为氏的叶阳氏(今湖北荆州)、以官为氏的叶大夫氏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百越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南郡蛮,世居南郡(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实际上是古代西南蛮夷族,源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百越民族,其中多有取汉姓为叶氏者,世代称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汉朝时期,南郡蛮叶氏族人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如三国时期孙吴国著名将领叶雄(即华雄),即是南郡蛮的后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蒙古族叶古禄特氏,亦称叶鲁特氏、亦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尹氏。

蒙古族叶赫氏,源出河名,后蒙古达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其于叶赫河岸成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克忠氏,属于蒙古新巴尔虎姓氏,世居巴尔古(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ekejo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蒙古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满族费仰古氏,亦称佛尼音布氏,满语为Feiyangu Hala,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赫叶哷氏,亦称何雅礼氏,荷叶尔氏,满语为Heyere Hala,世居沈阳。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叶氏、赫氏、贺氏、何氏等。

满族尼赫理氏,亦称尼柯特氏,满语为Niheri Hala,世居乌苏里(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人口非常少。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满语为Yanja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颜盏”,以姓为氏,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等。后来的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颜扎氏,是颜扎·布颜之女,生有皇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其庶之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字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叶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叶穆氏,满语为Yemu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业速布部,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赫尔苏城(今吉林伊通西北六十五公里处)、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叶氏、穆氏。

满族叶赫勒氏,亦称叶何里氏,满语为Yehele Hala,汉义“磁”,世居呀哈(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叶氏、慈氏等。

满族叶库哩氏,满语为Yekuri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所冠汉姓即为叶氏。

满族叶墨勒氏,满语为Yemo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叶氏。

满族叶氏的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松花江流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多冠汉姓为叶氏、陆氏、芦氏等,叶氏正确读音作yè(ㄧㄝˋ)。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民族名称为彝族。

彝族同胞有自己的姓氏,在文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云南巍山彝族的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一人中,共有一百四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叶氏,据传是叶丹氏的族支,取汉姓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叶丹氏世为四川凉山彝族沽基家族的头人,历史悠久,但总人口不是很多。叶丹氏家族的著名人物有近代革命史中记载的小叶丹,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彝族同胞传为佳话。 源于德昂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德昂族叶氏,源出德昂族海氏部落。

德昂族同胞普遍通傣语、汉语、景颇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许多人均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群居于怒江两岸,是开发云南地区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中所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是德昂族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先后臣服于汉朝、晋朝及南诏国、大理国,元朝以后,德昂族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族、汉族、僳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们善于种茶,家家都栽有茶树。过去,德昂族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普遍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平等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统称为崩龙族,后在本民族的要求下,于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德昂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就以什么为名。男孩是属相前加“阿”字,女孩的属相前加“立”字。例如,牛日生日的男孩叫“阿包”,牛日生日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锁(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等。

德昂族人结婚生子后,便起有讳名。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夫妇,则连同他们的长辈在内,不论何人此后都不能直接呼他们的名字。德昂族人的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逝,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孩子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

德昂族人认为,对已有了子女或虽然子女去世了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是很不礼貌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德昂族人多改采用汉姓,据文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中称,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汉姓为叶氏者。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保安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叶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叶子高。

明洪武十三年(1380),燕于朱棣“藩北平”(今北京),军饷民需仍由漕运河上行驶的漕船逾万只,嘉靖年间最多曾达12140只,运军超过12万人:会驾驶的运军和水手,穆家庄穆氏始租穆重和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穆家庄的兴建,由于《穆氏家谱》版本不一,有的说是穆重和在北(运)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①,有的说是穆重和从南皮县“往北,到天津城北穆家庄子…占产落户”,还有的说是穆重和的两个儿子穆能、穆泰所建②,所以至今难以定论。  综而言之,穆重和落户小孙庄创建穆家庄说较为可信。穆重和为后人通称,《穆氏家谱》载为穆中和。穆重和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今余杭)县穆家寨沙阳胡同二号③。其父穆天庆,武进土出身,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曾为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千户侯(一说锦衣卫正堂),其母为台湾林朝斌之女。有弟兄5人:长保和,次中和(即重和),三太和,四振和,五义和①。建文年间(1399—1402),全家被大兵掳至南京金陵府水西门里估衣廊居住。永乐元年(1403),保和、振和、义和弟兄3人随燕王(成祖)军中带队,来到今河北省南皮县落户。永乐二年(1404),保和兄弟将老母接到南皮县,中和(以下称重和)、太和则奉旨到南皮县相会:住数日,重和、太和(—说是穆能、穆泰)护从銮驾“北狩燕京”,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至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漕船恩赐,“官原职”。⑤兄弟二人遂从通州顺北运河南返,重和至天津卫城北十二里原称“小孙庄”的地方“站(占)产落户”,“置有穆家庄”①,创建清真寺⑥(一说原有“清真寺”⑦);太和则回到旧沧州城东南穆家曹庄投亲。  从此,穆重和成为穆家庄穆氏始迁祖,“代(带)职养老荣身”。穆重和有2子,长穆能,代(带)刀职会;次穆泰(态、太),兵部侍郎。”⑤从此世代繁衍,子孙多以务农、经商为业。其后,穆氏谱序用字为三世玉、四世枝、五世英、六世仲;七至十三世为应、思、景、从、国、朝、兴;十四至二十一世为文、成、祥、瑞、 怀、德、生。约在19世纪60年代的清同治年间,穆氏十三世孙穆兴俊(字赢先)见谱序用字殆绝,便续字为孝、友、为、奉、伦、常、序、诗、礼、传、家、祖、训、良。瓜瓞绵绵,繁衍生息至今。据姓氏普查,1995年12月天穆村有穆姓户口人口3068人。  数百年间,不断有其他姓氏从各地迁居天穆村。如刘氏(汉族),明初由金陵(今南京)首迁沧州再迁天穆定居;王姓(回族),明末来自金陵,初以织布、养船为业,后因船只毁于风灾,转而务农等。  “穆家庄”之名最早出现在康熙十四年(1675)《武清县志》中。其后,雍正八年(1730)武清县拨归天津府的村庄中、乾隆四年(1739)《天津县志》、乾隆七年(1742){武清县志)和(天津府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津门保甲图说》、同治九年(1870)(续天津县志)、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天津府志)、民国二十年(1931)《天津县新志)等版本典籍均录其名 。

①据穆氏十一世孙从洵、从权、从映、从昆所修(穆氏家谱)(北辰区档案馆1991年整理本),穆氏“原籍浙江杭州府绥塘县沙阳胡同住官(武进十出身),锦衣卫职(正堂),永乐二年随驾至北京,始祖穆重和官原职,后在北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  ② 常仲筌先生引《穆氏家谱)文曰:“自前明定鼎,荷承远祖辐肇明基作荫,泽及太高祖能泰二公,犹袭御前带刀侍卫世职。适值明成祖北狩燕京.二公以扈从銮驾,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置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槽船恩赐。于是顺流甫返,至天津府城北I里穆家庄,遂家焉。”(转引自《天穆问族史论稿》9页)  ③穆静荪《天穆村简历概况》:“报据家谱记载,穆姓始祖穆重和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住沙阳胡同二号。”(转引自《天穆回族史论稿)8页)  ④光绪十七年(程氏家谱)中十五世孙穆秀泉记“万历三十六(年),五世举人天德公留谱单:初祖讳天庆,家居元(原)住浙扛省杭州府钱塘县穆家寨,任福建省台湾锦衣卫干户侯,配氏林(朝斌公之女,住台湾),生子五:保和、中和、太和、振和、义和,町识穆氏之源流”。  ⑤据穆氏十五世孙穆席珍和穆秀泉于光绪I-七年所修家谱载,穆氏“原籍浙江杭洲(州)府钱塘县沙阳胡同住官武进土出身,锦衣卫职正常。永乐贰(二)年随驾至北京。始祖穆重和官原职后,在北(运)河东岸离天津城十二里置有穆家庄,立谱垂后,代职养老荣身,二于定省。始祖穆霞和,二子。二代祖:长门穆能,代(带)刀职会;次门穆太,兵部恃郎。”  ⑥穆静荪<天穆村筒历概况):穆家庄“清真寺之建立年间(代)是永乐二年(一四O四年)。这是二次拆建时在大殿前面东北角处发现一块基石,上面有宁,注明该寺是永乐二年建。”转引6<天穆回族史论稿)13页。  ⑦见本章“一”注⑤。

姓氏读音

1、汉族姓氏及黑肱氏后裔姓氏,读音为hēi

2、回姓汉化后姓氏及回姓“朱”姓的改姓,读音为hè

3、突厥族黑氏分支,默氏后裔的姓氏,读音为mèi

4、墨肱氏后裔姓氏,读音为mò

注意:在《说文解字》写到,当作姓氏时,读音为hè

来源

1、出自宋微子

《稀姓录十三知》记载:“黑氏:微子之后。四川举人黑光翰。”《春秋》云:“微子之后有黑氏。”《潜夫论》云:“宋微子后有黑氏。”因为宋微子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出自宋微子之后的黑姓,当是黄帝后裔。此支黑氏为汉族。分布于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省。

2、出自芈姓

春秋时楚大夫黑肱(即公子黑肱)之后。后人世居河南省鲁山(见《偃师姓氏源流》)。因为楚国公族出自黄帝之后,所以此支黑姓也是黄帝后裔。此支黑氏也是汉族。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以上两支为汉族黑氏,均出于轩辕黄帝之裔。

3、出自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创立汗国,创立者是出身于黄姓突厥部的鸟质勒、娑葛父子。鸟质勒是欧洲人种,他们在接受唐朝册封后,独力击败东突厥,光复了碎叶。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难,突骑施汗国曾一度出现极大混乱。

突厥的另外两个部,车鼻师部和处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种,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为赤、黑两氏,赤氏(赤发蓝瞳)为正统嫡传,黑氏(黑发黑瞳)则多被认为是前汉朝大将李陵的后裔。

4、出自回族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重修于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沈阳黑氏家谱》记载:“吾族之源,乃唐贞观时西征吾国,至西域,未及攻斗,乃两国议和,互相各换士卒三千为质。吾祖原系西域一头目,及至面君(明太祖朱元璋),蒙授职亲军指挥。祖原名黑资哩,故赐黑为姓。”

还有,据对今安徽、山东、宁夏、北京、河南等地区朱氏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朱氏。因回族读“朱”音避讳,遂改为“黑”,因此朱氏回民皆称作黑氏,实际上就是朱氏,亦称“国姓回回爷”。该些支回族黑氏,皆属于以先祖名字首音的汉化谐音字为姓氏,称黑氏,世代相传至今。

5、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黑壤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黑壤,地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与翼城县接界处的乌岭脚下。在史籍《左传·宣公六年》(公元前603年)中记载:“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在黑壤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黑壤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壤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hēi。

6、出自蒙古瓦刺部黑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瓦刺部中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其中不少人归附中原后而逐渐变为回族人。有学者在陕西省西安市兰田县发现的一部《黑氏回族家谱》,按其记载,兰田黑氏的祖先原为蒙古族人,后来改奉伊斯兰教而融入回族,称黑氏。

清朝后期的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回民大起义爆发,后在满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下,黑氏回族的一支随白彦虎进人中亚地区,成为如今东欧独联体中的回族主流,而未出走的黑氏回族迫于周围压力,被迫反教,如今已经都成为汉族了。

7、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姬黑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姬黑肱,就是春秋后期著名的鲁国第二十一任君主鲁成公,是鲁宣公姬馁的儿子,公元前590~前578年在位十八年。在鲁成公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行时者,称黑肱氏、或墨肱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亦称墨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8、出自春秋时期邾国滥邑令曹黑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春秋·昭公三十一年》里,记载了“冬,黑肱以滥来奔”。滥,是当时鲁国的附庸国邾国的一个邑地,其邑令黑肱带着滥邑投奔了鲁国。这在史籍《春秋左氏传》中有所指明:“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

在邾国滥邑令曹黑肱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黑肱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黑氏。曹姓黑氏皆尊奉曹黑肱为得姓始祖,其姓氏读音作hēi。

扩展资料

黑读音: hēi 

意思:

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板。~白分明。白纸~字。脸都晒~了。

2、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夜晚;黑夜:摸~儿。起早贪~。

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市。~话。~户。~社会。

5、坏;狠毒:~心肠。这种人心太~。

6、姓。

出处: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

解释: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

组词:黑夜、 黑白 、黑狗、 黑影、 黑板、 黑洞、 黑色、 抹黑 、黑暗、 漆黑 、乌黑、 黑痣、黑种 、黑鲩。

-黑姓

杨姓。据《穆氏家谱》记载,在遵义海龙屯的历史中,穆氏与杨氏本来就有摩擦,杨轸又看上了穆家川,进行骚扰,结果导致一场刀兵纷争。战争的结果,是杨氏家族取胜,完全夺取了穆家川,就这样在当地杨姓成为了穆姓的世仇。

1、明清时期,回族大量涌入安徽,并曾于明初和明末清初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明洪武元年(1368 年),合肥柏氏家族由辽宁辽阳迁来。

2、寿春的边、梅、赵、米、王、张六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老鸹巷迁来。洪武五年(1372 年),阜阳穆氏等回民由山东枣庄迁来。舒城马姓回民由河南民权、开封等地迁来。

3、洪武八年(1375 年),“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凤阳宋姓即由真定燕子窝迁来;蚌埠钱、李、回、忽四大姓回民由山西平阳迁来。洪武十年(1377 年),太和县李氏回民由今北京金家胡同迁来;张氏由今北京椿树胡同迁来;马氏由河南项城迁来;哈氏由南京来,并集资建清真寺。

3、洪武十四年(1381 年),马聚成由云南调安庆卫指挥使,回族将士大量进入安庆。洪武二十年(1387 年),和县马成祖等由河南新乡迁来。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马哈只由河南改调安庆卫指挥使,“至是于怀宁为迁皖之始祖”(安庆《敦悦堂马氏宗谱》)。

4、明初,砀山县7 户苏姓、8 户马姓、17 户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以捕鱼捞虾为生;今固镇县任桥安、杨、陈等回民由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来;颍上县姚氏由江苏金坛迁来,王氏由江西安福县迁来,白氏由河南桑坡迁来;临泉县长官镇的马、穆、杜等回民从山东枣庄迁来;凤台县胡姓、柏姓由陕西调卫而来,村名有胡家营、柏家营等,以往直呼为“回回营”。

5、明初“蓝(玉)案”发生后,王瑛奉命剿灭“蓝党”,率部来到定远县王回岗。王瑛及所率部众大部为回族,后留居王回岗;一支沙姓回民由南京迁来合肥;江西为家坝一支陶姓回民迁居合肥,洪武年间,他们集资建寺,“色目人百姓祀之,赐回回岗(今三里庵一带)”(清康熙《合肥县志》)。

安徽省定远县二龙回族乡小岗村位于乡政府东,回汉杂居村。南与肥东接壤,东与大桥以河为界,北与虞姬村隔河相望,西与三苏村一河之隔。现有村民组20个,2400多人,耕地面积5230亩。

地势低洼,易涝易旱。以种植水稻为主,村内有无公害大棚蔬菜200多亩。全村在从事运输的车辆有100多辆。多年来村两委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实工作,始终在农民增收、如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上做文章,团结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明清时期,回族大量涌入安徽,并曾于明初和明末清初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 明洪武元年(1368 年),合肥柏氏家族由辽宁辽阳迁来。寿春的边、梅、赵、米、王、张六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老鸹巷迁来。 洪武五年(1372 年),阜阳穆氏等回民由山东枣庄迁来。舒城马姓回民由河南民权、开封等地迁来。 洪武八年(1375 年),“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S226;太祖本记》)。凤阳宋姓即由真定燕子窝迁来;蚌埠钱、李、回、忽四大姓回民由山西平阳迁来。 洪武十年(1377 年),太和县李氏回民由今北京金家胡同迁来;张氏由今北京椿树胡同迁来;马氏由河南项城迁来;哈氏由南京来,并集资建清真寺。 洪武十四年(1381 年),马聚成由云南调安庆卫指挥使,回族将士大量进入安庆。 洪武二十年(1387 年),和县马成祖等由河南新乡迁来。 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马哈只由河南改调安庆卫指挥使,“至是于怀宁为迁皖之始祖”(安庆《敦悦堂马氏宗谱》)。 明初,砀山县7 户苏姓、8 户马姓、17 户许姓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以捕鱼捞虾为生;今固镇县任桥安、杨、陈等回民由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来;颍上县姚氏由江苏金坛迁来,王氏由江西安福县迁来,白氏由河南桑坡迁来;临泉县长官镇的马、穆、杜等回民从山东枣庄迁来;凤台县胡姓、柏姓由陕西调卫而来,村名有胡家营、柏家营等,以往直呼为“回回营”。明初“蓝(玉)案”发生后,王瑛奉命剿灭“蓝党”,率部来到定远县王回岗。王瑛及所率部众大部为回族,后留居王回岗;一支沙姓回民由南京迁来合肥;江西为家坝一支陶姓回民迁居合肥,洪武年间,他们集资建寺,“色目人百姓祀之,赐回回岗(今三里庵一带)”(清康熙《合肥县志》)。元末任中书省中丞的阿达,明初由甘肃陇西县迁和州任知州,遂世居和州;原朱元璋部戍守江阴的沙厚德将军留居和州;陆氏一族由广州迁来和州;建文元年(1399 年),撒氏回民由陕西迁和州大西门。 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山西平阳迁回谦一家至巢县。宣德五年(1430 年)前,陕西杨姓回民迁居歙县。宣德年间(1438 年前),赛氏一族由山东文登县经池州辗转至和州。陈氏一族于明初由西域迁全椒县,陈景通父子随朱元璋征战天下,封骁骑校尉。成化年间,和县王氏回民由山西太原迁来。泰昌元年(1620 年)前,另王氏回民由河北宛平县迁来。 明末清初形成回民迁入安徽的第二次高潮。 明隆庆五年(1571 年),宣城回民詹沂中进士,其祖西域迁来,世代居宣城。崇祯年间(1628~1644 年),哈、赵、马、梅四姓回民由山东枣庄迁今长丰县一带。崇祯末年(1643年)到清顺治元年(1644 年),今嘉山李、马、锁等姓回民由北京大兴县椿树胡同迁来。清顺治六年(1649 年),山西、河北、河南一批回族迁入寿县;和州仝氏回民由陕西西安府迁来。康熙八年(1669 年),河南项城马姓回民迁入界首。 清初,阜阳县答姓回民由湖北沔阳迁来;穆姓又有从河南陈州(今淮阳)迁来;马姓又有从江宁(今南京市)避难而来的。乾隆年间,太和又有从江宁迁入的哈姓回民。另清初有各地回民大量涌入芜湖,“遂集资建寺”(清康熙《芜湖县志》)。从山西真定迁来一部李、张、袁等姓回民进入今固镇任桥。其后一段时间,又有回民迁入临泉、定远、和州等地。 随着回汉族交往的增多,也有不少汉族与回族通婚后皈依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民的。吴山(今属长丰县)一吴姓人到定远县二龙张圩村为一张姓回民帮工,张姓见吴为人憨厚,招纳为婿,一切习俗随回民,自后改为回族,沿袭至今。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郭搂(今属利辛县)一汉族青年已和邻村汉族姑娘订婚,后因战乱逃至淮河南岸贾家冲,与一回族女子结合。动乱之后,携妻返家,又娶了原订亲的汉族姑娘。回族妻生子为回族,汉族妻生子汉族,从此一家世系两个民族,代代相传。郭楼又得以称“回汉郭楼”。今寿县陶店有前陶、后陶之分,前陶因与回族通婚,改信伊斯兰教,改族籍为回族,后陶仍为汉族。怀远县回汉乡李姓有前李、后李之分,也是如此。

北京最厉害的家族【北京十大家族都有哪些】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又封黄帝后裔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