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在问卷调查中初识家国情怀
每个时代中的人对家乡的了解有所不同,本班共有46名学生,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了解又会有多少呢?为此,笔者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设计了一次主题为“我对家乡知多少——走进美丽家乡”的社会调查活动,旨在提升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活动刚一宣布,便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但大家都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着手。为此,笔者组织召开了前期的项目活动讨论会,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此次活动的目的,并引导学生们就如何做社会调查进行讨论。讨论会上,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外出走访,有的说发放问卷,有的说上网查资料……通过讨论,学生们了解了活动的要求,并最终确定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小队的形式走进家乡,利用各种方式对家乡的文化或历史进行了解调查,并基于以上调查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为此,我针对家乡历史知多少设计了调查问卷,旨在调查他们对自己家乡历史的了解情况,我用问卷星向他们做了调查,全班
46位学生,回收 39份问卷,回收率
847%。我针对问题一一整理分析,只有3077%的学生对本村的历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8205%的学生对自己村的年代不清楚,6667%的学生对自己的祖先是谁不明确,有7位学生对村里的名人有较明确的回答,有4位学生对村里的民间故事有详细的回答。100%的学生对于春节习俗有较明确的选择,有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家乡了历史文化了解的还是相当缺乏,天天在村里生活,却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竟不知道祖先是哪位?但问到现在的是否愿意去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表示非常感兴趣。
在问卷调查、外出走访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动手、动脑、调查、访问,学会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在以小队为单位的行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学会了取舍与补充,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有可能地热爱自己的家乡,甚至长大后建设自己的家乡。笔者认为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家、爱校,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梦,这才是家国情怀的真谛。
二、在共读中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
叶澜教授对“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实践性质是这样表述的:“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生命是教育的“魂”,实践是教育的“行”,教育是一项充盈着人的生命的人类实践活动。[2]为了对家乡有更加确切的了解,唤醒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笔者完成了《“你好,寒假!”探秘古村落、了解家乡变迁实践活动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了关于组建探秘古村落小组的公告,召集到了十九个家庭参与。家长和学生在共读《千年古村山下鲍》的基础上,对山下鲍村的历史文化、奇闻趣事和民间故事已是耳熟能详。家长自主意识的觉醒带来的发展期待,成为学生向前、向上的力量,引领着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随后还通过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专题知识竞赛等方式,学习和了解古村历史。
古村宗祠,是村落重要的历史见证,蕴含着古村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敢于创造的精神,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家乡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组织孩子们探究古村宗祠文化,认真听讲解员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将参观学习与读书活动、专题知识竞赛等结合起来。并通过组织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专题演讲比赛、宣讲活动、有奖征文比赛,激励广大青少年勤学进取的热情和回报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从小事做起,继承民族精神、唤醒家乡情怀,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三、在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件事可以形成与多类主题的关系,并将在时间意义上无限衍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透析事物背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丰富的价值可能转化为儿童发展的现实。组织家长和学生在共读《千年古村山下鲍》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二探古村山下鲍”活动。家长、学生在阅读了解的基础上对山下鲍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二探古村方案的策划、采访问题的形成、采访的过程,从接收、支持,到参与、指导,内涵越来越丰富,家校合作的意识在不断深化、发展。
(一)家乡的历史美
通过组织学生查阅《涂氏族谱》和采访村中的老人来了解家乡的历史,采访之前,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共同讨论了确定采访的问题,并做好分工安排,有采访员、记录员、整理汇总等。在查阅宗谱、采访老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动手、动脑、调查、访问,学会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在以小队为单位的行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学会了取舍与补充。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都上交了调查报告,其中探索小队收集到的资料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
探索小队:朱宇乐队长带领我们查阅了《涂氏宗谱》,我们了解到山下鲍原有几户鲍姓居住,故称山下鲍。其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据记载,清雍正年间,涂氏先祖涂国文从福建长汀来双溪水下农村,与山下鲍梁姓女子相识并入赘为婿,先居水下弄村,后转迁居山下鲍村,以种靛青等为业,繁衍成族。山下鲍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茶叶,油茶等,由于地处山区,村中无工业基础,因此青壮年多常年在外打工,经营超市等,逢节假日才回家。[3]精灵小队的孩子们在队长王奕焮的带领下,访问了村里84岁老人涂立忠、88岁老人涂生明,采访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对家乡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下鲍这个小村庄发展的迅速。现在已是武义县超市经济的发源地,山下鲍一个村就有110多家,山下鲍村民、县政协委员潘法文,创办了拥有45家连锁超市的“万客隆”品牌,成功的联合其他超市,成为沃尔玛尊敬的对手。
(二)家乡的建筑美
山下鲍村现存各种历史筑31处,其中清代建筑28处,民国建筑3处,以民山下鲍村现存各种历史建筑31处,其中清代建筑28处,民国建筑3处,以民居为主,兼有祠堂、桥梁、庙宇、古井等。山下鲍村历史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注重装饰,在梁、枋、楣等显眼处雕有人物、花草、瑞禽、祥兽等。门窗雕刻精美,院墙檐下普遍绘有壁画,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生动活泼,反映出族人对精神审美的价值取向和教化意识。如此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吸引了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前来写生。如此美丽的家乡,我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
笔者组织召开了“家乡建筑知多少”会,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看了家乡建筑的感受、写一写体会、画一画家乡美景,有部分同学回家后还整理、绘制了有关家乡的手抄报。这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了总结与反思,许多学生在了解家乡中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笔者把这次活动的照片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校外教育活动:有家长认为这样的寻根活动让孩子明白了爱乡要从小做起;还有家长认为寻根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亲近乡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家乡的技艺美
山下鲍历史悠久,以种靛青等为业,繁衍成族。至今在村尾的田里还有靛青塘遗址,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发家致富。我们一起走访了靛青塘遗址,寻找当初制作靛青的具体地点,也向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们了解了当初制作靛青的步骤、历史意义、为何衰弱?经过大家的探索,知道了靛青塘是山下鲍人发家致富的一种方式,后来由于交通闭塞,种植户下降,慢慢地被其他产业替代了。在一系列的寻根通过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调查探究、组织创新、交流合作、信息处理等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四、在活动延伸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活动在专家交流中创新
县教育局教科所的雷国强所长是《千年古村山下鲍》的作者,对古村落的宗祠文化有很深的见解。在家长和孩子共读这本书后,通过寻根作业对自己的家乡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邀请雷所长跟家长一起谈谈家谱知识,让活动在专家的交流中有所创新。
(二)家长与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感态度的转变
家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家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的。从探秘古村到知家乡、爱家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感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笔者做了一份知家乡爱家乡的问卷后测,旨在调查他们对自己家乡历史的了解情况,我用问卷星向全班学生做了调查,全班
46位学生,回收 42份问卷,回收率
913%。我针对问题一一整理分析,有869%的学生对本村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956%%的学生畅谈了今后村庄建设的想法。全班43个孩子觉得生活在自己村庄很幸福,很喜欢这样的村庄。有25位学生对村里的名人有较明确的回答,有18位学生对村里的民间故事有详细的回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个人成就离不开家乡文化的滋养。多了解家乡历史事件,会增进个人对家乡的感情,了解家乡的历史,能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从问卷结果来看,家长和孩子对家乡的幸福度和满意度挺高的。
(三)家长与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加
从活动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越是重视这项活动的家长,孩子的收获越大。通过访问、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等方式,他们知道了家乡的历史、了解到了家乡的姓氏、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历史变迁与新中国成立的关系。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家长从没有关注过家乡的历史到对家乡历史的初步了解,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该活动也对其他地方的家长起到了折射带动的作用。其中一位河南的家长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商丘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查阅宗谱发现自己竟然与庄子是同村的,他知道后,马上分享在班级群里,从而引发更过的家长去探寻自己的家乡。对于我布置的寻根作业,他也是回答得最完善的,我把他的回答作为最好的参考答案发到班级微信群,供更过的家长参考。对自己的家乡有了再认识,会形成一系列的认识效应,为他们今后扎根家乡、研究家乡、建设家乡奠定基础,这就是本次活动带给他们最大的收获。
(四)体验延伸活动,彰显反思成效
一个学期下来,在我和家长共同策划、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在我和家长共同策划、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孩子们的各方面素养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国庆节开展了以爱国、爱家乡主题活动,孩子们走入街头,走入各地景区、走入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祖国的强大和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重阳节走入敬老院,关爱老人,帮助弱势群体;寒假的“关爱老人、古村探秘、童眼看家乡……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的调查探究、组织创新、交流合作、信息处理等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可见,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假期中,学生对自己家乡、社区的感情、责任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内蕴着学生自己的发展和周围世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带来了生命的灵动与丰盈。
根据教材的重点,有效地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都会受益无穷。通过寻根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去感受、思考,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作出评判、修正,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得到了有效激发和升华。
自我介绍
所谓的“家乘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也是血脉的谱系,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繁衍、迁徙、发展的历史记载。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家谱是血族习俗中的重要角色,更是一个家族联系族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族人 认祖归宗 的重要凭证。
家谱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以传承延续的三大文化支柱:即国史、县志、家谱之一,也是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家谱的前身最初是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当时叫谱牒,为了记录帝王家族的血缘关系,以保持继位者的血统纯正。据专家研究,产生两个阶段:一是商代的萌芽阶段,当时有一些简单的 世系表 ,是谱牒的雏形;二是西周的形成阶段,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才逐渐形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士族制度 充分发展,当时依据门第的尊卑来选官、联姻、品人,记录家族的士与庶的文献叫谱牒,并有人专门研究认定门阀的高卑,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谱学家。当时的谱牒是由朝廷设立的专门机构—— 谱牒局 主持撰修工作, 对自认士族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 。
隋唐以后, 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开始以才选人。谱牒的政治作用逐渐减弱,但还是屡修谱牒,但主要是为了培植新士族,贬抑旧士族,巩固封建统治。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随随着世家大族士家族的瓦解,谱牒彻衰弱,直到消失
从宋代开始,一些大的家族开始了新式家谱的创修活动。 欧阳修编的《欧阳氏族谱》和苏洵编的《苏氏族谱》开创了宋代编修家谱的先河,并逐渐以欧阳氏和苏氏家谱为典范,以二谱所定谱例为准则。 他和前代所谓“家谱”的最大区别是:属于私人修编,而且是本族人自己编写(本族中有威望的知识分子)。“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钱大昕——清代著名史学家),所以,宋代民间修谱形成风气,而且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续修,并将修谱视作对祖先的一种孝道行为 。 苏洵甚至说:“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 ”
明代修谱更为盛行;
清代编修家谱之风达到了顶点。
汉族民间称编修家谱为“做谱”。第一次叫“创修”,后来续修叫“增修”或“重修”,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进行一次。做谱时,在宗族内设编谱组织,总领人叫“谱东”,管财务的叫“银东”。各门或各支设分支“谱东”和“银东”,各司其职。尽责登记各户人家人口出生、婚配情况,并收集做谱的丁口银。调查完毕,再请文人编写,并请德高望重的有科举功名的人做序。最后手抄或刻板印刷。
各户领谱时,全族摆宴庆贺,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也要送礼同庆。家谱由各户分别保管,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定期“验谱”的习俗。届时由族长召集族人,检查家谱保管状况,如有损坏或丢失者,要视情况给予处罚。还有如祭祖一样的“祭谱”习俗。
建桥难
黄锦建桥
历经风雨
黄锦其人
很多家族现在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女孩也入谱,外孙也入。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
截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刘姓大约有3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7%,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9%。
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1%。江西为刘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7%,刘姓占江西省总人口的76%。全国形成了赣浙闽、冀豫鲁、川湘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不算
怎样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文2023-10-21 13:04: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