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不大辈分却很大,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老公就是年纪不大在大家族中辈分却很大的人,记得刚刚结婚回到他老家的时候,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人进门就叫他大叔,叫我大婶子,当时确实吓了一跳,感到特别的难为情,觉得一下子被人叫老了,如果不是按辈分,按照他的年龄和长相,我们估计得叫他叔叔或者爷爷,后来老公说本家或者一个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要按辈分称呼,不论年龄大小,俗话说得好,“疙瘩不大长到辈上”就是这个道理。虽然不常回老家,但过年过节回去,遇到一些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打招呼从来不主动叫别人什么,生怕叫错闹出笑话。
鲁西南由于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于辈分格外的注重,不但本家族的要严格按照辈分称呼,对于本村外族姓氏的人也要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称呼,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是比你辈份高的,就要毕恭毕敬的按辈分称呼,不可直呼其名,亲戚之间更是如此。而且鲁西南一代还有一个老规矩,不同辈分的人不能结婚,虽然不同姓,无任何血缘关系,只要是辈分不同,家长会不同意这门亲事,原因是亲戚之间不好称呼,否则就乱辈了。看来辈分是个根深蒂固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鲁西南一代家族辈分长幼区分一般是根据家谱规定的名字中间的一个字来判断,比如李姓家族中的男性名字,中间的字按照辈分高低分别为,爷爷辈是“朝”字,儿子辈是“述”字,孙子辈是“先”字,重孙子辈是“伟”字,一看名字就知道自己是什么辈分,怎么称呼别人就不会弄错了,看来辈分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不论年龄,而按辈分称呼也可称得上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愿能代代相传,留住我们的根。
搜了一下,果然有这个问题。稍后会来回答。
我的观点:这种情况是违背自然伦理的。 姐姐我一向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如果有人在评论中反对,姐可要开骂了哦~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等级身份制。就是我们用什么作为尺度来为一群人划分等级。年龄是先在的,就是不管你抱有什么样的观念,都会天然的存在年龄的差距了。即使是在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时代,也会有年龄长幼的区别。而我们这个民族恰恰又是非常敬老爱老的。年龄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身份差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啦,比如正史在记载四夷的时候经常会提到有些民族重视少壮而轻视老年,这种记载本身就是带有道德优越感的,就像说有些民族民风*荡一样。再比如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最近也有见到有学者专门讨论古代的养老礼问题。辈分的等级制和年龄的等级制不同,它是人类 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那么,我们这样来违背天然的秩序真的合适吗?你在强调所谓的家族伦理的同时,违背的是人之为人的天然秩序!评论里有人说治世尚名教,你是想让我说现在不是治世是吧?不要想搞个大新闻~我们不是不重名教,是吧?以礼义为干橹么~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大沽口炮台失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廊坊车站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冲向洋枪洋炮!我也有这种亲戚。一个比我小十岁的人,我要叫她姑姑。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我太爷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以致违背了天然的秩序。所以,我当他们不存在!
有句话这么说的: 年纪不大长辈上了。年龄再小辈分也在那摆着呢!
其实不用想那么多的想多了累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找的。
说起来也没办法的事。我老公在他家族是最小的,他大外甥等都比我老公大十多岁,比我大差不多一代人了。他们来北京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有的管我叫舅妈,有的叫老婶,他们都白发苍苍叫的我很不自然。
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有辈分区别,晚辈就应该称呼长辈,这是礼貌,也是文明象征!
这个我深有体会[笑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有人叫我爷爷了,当时自己也有点害羞 必定叫爷爷是很老的那种人,后来我跟我妈说不要他们叫我爷爷把我叫老了将来怎么讨老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我妈一听笑了这是辈分怎么会叫老呢?后来想想也是随他们叫白捡了孙孙?后来我结婚了我还乐意他们这样叫我,但我老婆就不乐意叫她奶奶 ,但我老婆也会花尴尬说:告诉男孩我和你妈是一个姓的叫我姨就可以了,我说:那怎么行我的辈分就是爷爷你是我老婆叫你奶奶天经地义!不然的话乱辈分了!
年纪不大辈分很大,我都觉得有点烦恼。
我老公今年六十多了,在村里排辈是第二,现在下面可能还有四五辈。我周围邻居和我基本上都是同龄人,就是村里人同龄人也不少。我俩现在出门被称呼哥或嫂的真少,称呼叔或婶的也不是很多。可是,称呼爷或奶的就很多了。六十多岁还不算很老,所以,差四五辈的人就不能称呼我俩为:老爷或老太,而是也叫爷或奶。
别人称呼我俩不大乱辈,我俩出门称呼人就不大好称呼。和我同龄的,比我小的,辈分也低的,我就叫名字。年纪比我大,辈分比我低的,我就称呼:大侄或侄媳妇。
儿子出门见到辈分低的更不好称呼,直呼其名,没礼貌,叫大侄或侄媳妇又觉得饶口。所以,儿子出门不管下面比他小三辈或四辈,我都叫他称呼哥或嫂。这样称呼,辈分更乱。
我老公注重辈分,总是嫌我教给儿子乱称呼。所以,对于在村里辈分大的这件事来说,我都感到有点烦。
尴尬,尴尬,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年纪不大,但是辈分大,用我们农村话说,人家骨头硬。你不服气都不行?你可以不称呼,但是不能不承认辈分。有外人在场介绍的时候,还是要以辈分介绍,比如说,这是我姑姑,或者这是我叔叔……
就拿我来说吧,我今年34岁,我最小的姑姑7岁,上一年级,我儿子八岁,上二年级,他姑奶奶今年7岁,上一年级,上哪说理去?
我最小的一个爷爷,打了半辈子光棍。到50多岁,经人介绍,花钱买了一个云南的媳妇。这个我所谓的“奶奶”有点痴呆。用外人的话说,他就是缺个捂热被窝的女人而已。
更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女人竟然怀孕了,而且生下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三十多岁的男人,要管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叫姑姑,赖都赖不掉,没办法。谁叫人家小丫头骨头硬呢!
前两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偶尔在街上碰到,我会带着她去超市买点零食吃,我儿子叫她妹妹。
我说,妹妹?玩笑开大了。不能叫妹妹。
我儿子说,那她比我小,不叫妹妹叫什么?
我尴尬的说,叫姑奶奶!
我儿子说,老爸你骗我,她比我小,怎么可能叫姑奶奶?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我说,你可以不叫,但是你记住就行了。
更为尴尬的是,我把我这个姑姑和我儿子带到超市的时候,超市老板说,你小子好命啊,儿女双全!
我刚准备解释,我儿子抢着说,伯伯,你看错了,这不是我妹妹,这是我姑奶奶,是我爸爸的姑姑。
超市老板,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
我无奈回应了一个尴尬的笑容,老年得子,老年得子,你懂的……
年龄小,辈分高,骨头硬,怎么办?接受呗!不过,挺尴尬的!哈哈!
17岁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刚进屋,就有几个孩子围着我叫宝马婆,其中还有一个60多岁老太太,也拉着我说:哎呀!这就是宝马婆啊?长得真俊!当时我愣住了,我才17岁,就喊婆婆,怎么连这么大年龄的人都叫我婆婆呢?
和老公是经过媒婆结束相亲认识的,我们那相亲双方,还有父母同意后,就会给见面礼,然后三天后,男孩就会来接女孩去他们家过门,过门的意思就是把女孩介绍给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认识,大家熟悉一下。
那天男友和我刚进屋,就有六七个男孩女孩围着我,不停喊:宝马婆,宝马婆。我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听着她们的喊婆婆,特别惊讶,这时男友大嫂过来说,我们辈分很高,你嫁过来后,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都会喊你婆婆。
原来男朋友家的辈分在村里是最高的。村里就没有他们喊叔叔婶婶的,所有人见了他们都是爹爹婆婆。
后来我嫁过来,从刚开始听他们喊婆婆感到特别不习惯,都是笑笑不答应,到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一直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老人碰到我也是叫婆婆。我从17岁听别人喊婆婆喊了几十年了。
农村人特别讲究辈分,而且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有素质,按照辈分,该怎么叫就怎么叫,慢慢就会习惯了。
年纪不大辈分却很大,这在我们这里是正常现象,我家的辈分在我们西头是很低的,基本上出门就是叫爷爷奶奶,有的时候太爷太太,我家的邻居辈分就很高,他女儿和我年龄差不多大,我应该喊她姑奶奶,他的孙子,今年才六岁,我得喊他一声“达达”(叔叔的意思),不过邻居不让叫,说就叫他孙子的名字就好了,本来就是小孩,都给他叫老了,说实话不让叫正中下怀,叫一个小孩子达达,我还真的叫不出口。
在我们村东头,我家的辈分还算可以,有一次去村东头的广场玩,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叫“麻麻”,当时我东瞅瞅西望望,当时心里在想这也没其他人,她叫谁呢?结果我家的挨地临说人家叫你呢,你怎么不吭声啊?当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叫我呢,天啊,终于出门不是我“达达”“麻麻””爷爷”“奶奶”的叫了,也有人叫我了,原来我家的辈分在村里不是最低的,而且在村东头有几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按辈分我该喊她们“嫂子”,你说神不神奇,自那以后我就很少去村西头的广场玩,大多数都去村东头的广场玩,哈哈哈。
说到人小辈分大,我还真经历过一件事,我一个朋友结婚,我去送她,当时新郎是在自家做的婚宴,男女双方的亲人都在一起吃酒席,当时婚礼的一切流程都走完之后,就该吃酒席了。
作为女方家人我们是直接动筷子了,我们吃着的时候发现男方家人没有人动筷子,当时大家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也都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后来门口走进来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这个孩子脖子里系着红领巾,穿着校服,应该是刚放学,只见他坐到了男方家喜桌的C位,他夹了一些菜,男方家的人看到这个孩子动筷子了,也紧接着都拿起筷子吃饭了。
当时我那一桌就有人说,这小孩辈分低不了。最后问朋友才知道,还真的是这样,那个小孩他们家的辈分在他们村是最高的,那天他父母有事来不了,那他的辈分就是那些人里最高的,他们那里的人又比较传统,所以那个小孩子不上桌不动筷子是没有人敢动的,当时就觉得辈分高真好。
其实,论辈分在农村比较常见,农村保留了很多中国的老传统,在 社会 发展中它们也一直是留其精华,有越来越多的老传统,老手艺失传,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传承下去,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作为子孙后代有任务传承,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话是“长门孙子末门爷”,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平时到没有什么,相遇见面糊里糊涂叫"您好"了事。
一摊红白大事和在酒桌上等,在坐的就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十分讲究,不管年龄大小,该敬老长班的酒一杯也不得含糊,多年来习惯了,家族人聚在一块,也不觉不好意思,更谈不上尴尬……
俗话说萝卜不大在背(辈)上。又有:穿开裆裤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这是一点也不虚的。
特别在农村,都是按辈份叫。一个家族是不能胡乱叫的,就是不一姓也按族上传下来的辈份叫。
早先的人没有计划生育,家家的孩子都比较多,有很多是婆婆生孩子媳妇也生,妈妈生孩子女儿也生,甚至侄子比小叔(姑)还大,外甥比舅舅(姨)大,这种情况不少。所以称呼必须按辈份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不能乱叫。由此,刚过门的新媳妇,特别是辈份大的开始不知道情况,就会闹的很尴尬,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自己去慢慢适应。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 孟轲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 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国籍: 鲁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邹(今山东邹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
职业: 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 《孟子》
所处时代: 战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孟子像(20张)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雕像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30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故里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墓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公孙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卷七:离娄上、卷八:离娄下、卷九:万章上、卷十:万章下、卷十一:告子上、卷十二:告子下、卷十三:尽心上、卷十四:尽心下——见“百度国学——《孟子》”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母断机救子图
[2]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 《孟子》
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立像
[3]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划分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巩固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获全胜,这是毫无疑义的。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释: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身处逆境之中,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与“温室”中不同的体验;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和“顺境”中迥异的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行拂乱其所为”,使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一切的过程将达成一个结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升。 这个过程也许只是一瞬,也许将艰难而漫长。身处其间,往往茫然无措,丧失勇气和信心、迷失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要保持心态的从容,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保持心态的从容,难能可贵,尤为必要。
亚圣殿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宋朝 元丰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邹国公 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半身像
[4]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历代亚圣公: 孟氏辈字代数对比表
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坚。德学俱优,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宽。 四十八代:钦。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彦通,笃厚明敏,不求宦达。对庙、庑、墓建树良多,刻《孟氏宗支图》碑。 五十三代:之训,字曾甫,氏至莒州学正。 五十四代:思谅,字友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授邹县主簿。 五十五代:克仁,字信夫,赠授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焕,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五十七代:言元,字长伯,名弘治三年(1489年)承袭世职。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之子。世职本应有元之子公綮承袭,因年幼,由公肇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代袭。十年后,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让职公綮承袭。 五十九代:彦璞,字朝玺,名隆庆元年(1567年)承袭世职。 六十代:承光,字永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承袭世职。天启二年(1622年)白莲教军攻陷邹县城,孟府破坏惨重。承光与母孔氏,长子宏略、家人席天寿均死于战乱。战后朝廷赠太仆寺少卿。 六十一代:宏益,字振扬。按照家规本应是其长兄宏略承袭。因遭战乱死,略子闻玉尚年幼,于明天启年(1623年)由宏益代袭、闻玉长成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六十二代:闻玉,字尤甫,崇祯二年(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贞仁,字静若,清顺治元年(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曾鉴定《三迁志》。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mao)东,于乾隆七年(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重修《孟子世家谱》,重校《三迁志》。 六十六代:兴铣,字起辉,于乾隆七年早卒,年二十五岁,未承袭世职。 六十七代;毓瀚,字钟北。乾隆十六年(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传连,字国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继烺(lang),字体耀。嘉庆二十年,(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于道光四年(1824年)主修《孟子世家谱》。 七十代: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七十一代:昭铨,字伯衡。四氏学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庆恒,字颂武,应承袭世职,因早卒,年仅二十一岁,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骥,字雪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家谱》记载:孟晋文83代,孟来登88代。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曹禺故居纪念馆是曹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为前后两座共计600 余平方米的意式小洋楼。馆内拥有大量历史资料和近3000张馆藏照片。其中展出的照片有500余张,恢复性摆陈家具50余件,物件40余件。馆前铸有由著名雕塑家刘鑫创作的曹禺先生半身铜像,像高12米,生动表现了大师的风采和内心世界。曹禺纪念馆坐落於湖北省潜江市风景优美的曹禺公园内,它是馆藏资料丰富、具有较高艺术品位,也是我国最大的一所纪念曹禺的专业展馆,它将成为目前我国唯一的一所综合展示曹禺杰出贡献和影响世界的展览馆。曹禺纪念馆的前身为创建於1989年的潜江市曹禺著作陈列馆。
曹禺祖居博物馆坐落在曹禺祖居所在地的马昌湖畔,大型旅游休闲公园梅苑内。建成于2010年10月。馆舍按《万氏家谱·祖居》所描述的景况而建,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结构和布局与民国初年的曹禺祖居大体一致。曹禺祖上耕读人家。明朝万历年间,天下扰攘,江西南昌府武官万邦游宦湖北潜江,看中这里纯正的亲和之缘,娶潜江女子杨氏为妻,再不他往。从此,万氏家族的这一支繁衍生长于潜江。万氏家族历经岁月,房头与日俱增,然而,从曹禺高祖始,几乎没有搬出宅院而另卜新居的,只是随添丁进口而不断扩建。曹禺祖居始建于明朝,经历代扩建,至民国初年有旧式房屋数重,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1939年毁于战乱。万氏家族最初字派为“邑世人国,木仕金廷,时际文德,家荷恩光”十六字。现可考的是六世万仕鸿以下各代。第七世万锟,以儒为业,累获功名和朝廷封赠。
东周时期遗址。位于湖北省潜江市西南角,跨龙湾、张金两镇,西北距楚故都纪南城遗址55公里。遗址分布于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9公里范围内,文化层厚约2~3米。是一处以东周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重要遗址群。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共有遗址和墓群3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西周遗址1处,东周遗址22处(其中2处迭压在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上)、墓群3处,西汉至宋代遗址8处。以冯家湖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章华台遗址。
潜江市世博湖北馆是我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湖北馆主题是“江湖连通、城市公园”。外形以古篆书“水”字为原型,以水流动的形状轨迹作为造型主线,外观设计元素选择湖北特有的符号——楚风云翔。2013年我市投资5000多万在场馆内新建了4D影院、虚拟漫游、清莲微步、心水相连、灵秀湖北等各个环节,总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米。整个展馆集世博会百年历史精华、上海世博的丰碑巨制、湖北钟灵毓秀的美景和蓬勃潜力、潜江独有的人文底蕴的诸多因素之大成,成为江汉大地上的又一绚烂舞台。潜江市世博湖北馆是我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湖北馆主题是“江湖连通、城市公园”。
潜江森林公园座落于中国明星市──湖北省潜江市的南城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是1991年林业部批建的国家森林公园。潜江森林公园总面积100公顷。经过40多年的繁殖和野生训化,培育了种类崐繁多的地下植被,现有植物1500多种,珍稀物种275种,其中被誉为“活化石”的珍贵树种水杉就有1000余亩。
年纪不大辈分却很大,是一种什么体验?
本文2023-10-21 10:53: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0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