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关于“湖广填川”这段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1收藏

有谁知道关于“湖广填川”这段历史?,第1张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分,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廷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而“郭氏家谱”可追溯到上下数千年。况且

郭子仪后裔古墓群揭开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份,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聘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庭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而“郭氏家谱”可追朔到上下数千年。况且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 檀木湾古墓群”的发现使当地对自己祖辈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奋,他们自发出钱出力对文革中拉去的墓群进行了修复,并召开村民大会,自发保护古墓群。经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古墓群也引起了市、县文管部门的重视,大英县已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当地还正在筹建郭子仪爱国主义思想研究学会,对郭子仪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广泛的研究;市、县旅游办负责人对该墓群进行了考察论证,准备以古墓群为依托,将檀木湾开发为旅游风景区。

家 谱

家谱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发展繁衍和家族人物的事迹,对于现代社会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后代子孙都有着重要意义,它包含了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族的精神所在,家谱的编修更有着“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说法,因此家谱的保存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谱盒子

许多家族保存家谱的方式会采用盒子,而盒子一般有以下五种:

一、绫绢谱盒

绫绢谱盒一般采用密度模板、灰纸板,封面往往是采用蓝色和**绫绢,它们的图案一般是梅花或小圆龙,内衬则是硬质泡沫和丝绸布,像绫绢谱盒的特点便是豪华大气、古朴典雅,同时也更加便携和美观,内容较少的家谱便常使用这种盒子保存。

二、纸质谱盒

纸质谱盒一般采用胶化纸、精品纸、彩印纸,封面可采用烫金、烫银的方式,硬装精装家谱一般采用的便是纸质谱盒,而纸质谱盒相对的便携性也是较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纸质谱盒储存上要注意防水事项。

三、绫绢函套

绫绢函套的封面一般是蓝色和**绫绢布,图案往往是梅花和小圆龙,像古式线装家谱便常用此类函套盒,绫绢函套的特点是高端大气,非常大家族的家谱来保存。

四、木质谱盒

木质谱盒的木料多是采用香樟木、硬木、普通木板等,香樟木因为驱虫防霉的原因,非常适合保存家谱,并且木盒上可以雕刻各种花纹,可以与家族的精神内核相对应,而且木盒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增长。

五、金属谱盒

金属谱盒一般是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其内衬是实木板,既能防水防虫,还可防火,铝合金的金属材质能让盒子结实可靠,不易变形损毁,并且金属谱盒的特点就是既能够很好地保存家谱,而且盒子本身比较好清理,非常省心省力。

家 谱

家谱对于家族和族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此保存好家谱是重中之重的要事,以上的五种家谱盒子,是人们保存家谱的常用盒子,但根据不同需求,还是要从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家族家谱的盒子,不要盲目选择。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 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郭子仪后裔古墓群揭开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份,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聘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庭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而“郭氏家谱”可追朔到上下数千年。况且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 檀木湾古墓群”的发现使当地对自己祖辈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奋,他们自发出钱出力对文革中拉去的墓群进行了修复,并召开村民大会,自发保护古墓群。经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古墓群也引起了市、县文管部门的重视,大英县已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当地还正在筹建郭子仪爱国主义思想研究学会,对郭子仪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广泛的研究;市、县旅游办负责人对该墓群进行了考察论证,准备以古墓群为依托,将檀木湾开发为旅游风景区。

有谁知道关于“湖广填川”这段历史?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