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什么闻名全国?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河北什么闻名全国?,第1张

各地特产

[编辑本段]

大体介绍

晋州鸭梨 深州蜜桃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藁城宫面

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赞皇金丝大枣

红星苹果 磨盘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沧州金丝小枣

巨鹿银花 沧州冬菜 祁州漏芦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张北马 定州猪 虎皮黄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衡水金鱼 深泽西河肉糕

冀南牛 坝上长尾鸡 抽沙刺绣 曲阳石雕 秦皇岛贝雕画

易水古砚 唐山陶瓷 磁州窑 承德木雕 侯店毛笔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错桥果核雕 武强年画 黄骅毛蚶

邯郸丛台酒 坝上莜麦 阳原供佛杏 龙眼葡萄 宣化鹦哥绿豆

八棱海棠 发菜 蕨菜 桑洋驴 西八里大蒜 安平豆口洒

口蘑 蔚州贡米 小石庄大甜椒 鸡泽椒干 金丝挂毯

枣强营皮 口皮 内画鼻烟壶 固安柳编 保定槐茂酱菜

汾州黄酒 徐水刘伶醉 衡水老白干 晋州咸驴肉 高碑店豆腐丝

主体介绍

胜芳松花蛋(河北皮蛋、变蛋)

产地:中国河北廊坊。

品种:一般可分为硬心和汤心两大类。胜芳松花蛋介乎硬心和汤心之间,独具一格。

特点:松花蛋个大,色泽好看,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的胶冻状,半透明,有松枝花纹;蛋 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颇有特色。

工艺:加工制作时,精心挑选新鲜、个大、优质鸭蛋,用生石灰、纯碱、茶叶、食盐等为 原料,采取传统的加工方法制作,并以大口龙缸封存外运。

大名五百居香肠

产地:中国河北大名。

工艺:系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

特点: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东陵糕点

产地:中国河北遵化。

特点:其外皮色泽以红、白为主,但所用馅料及装饰不同:松饼色白,上嵌3个核桃仁,内为白糖馅,间有松子仁;玫瑰饼表皮色红,印有6朵玫瑰花瓣,馅以白糖、玫瑰花为主;太师饼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内为豆沙馅;龙凤饼表皮色红,印有龙凤图案,馅以白糖、香蕉、玫瑰丝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红下绿,馅以山楂为主。除“大八件”外,还有“小八件”及蟠龙酥、莲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龙吐须等多种式样,造型别致,色泽美观,口感酥脆,绵软酥松,味道有香甜、咸、酸诸味。

深泽西河肉糕

产地:石家庄深泽

历史:深泽肉糕起源于西河村,创始人是晚清时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称西河肉糕,闻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庄、天津、北京等20多个县市,位居深泽“美食三绝”之首。

据西河肉糕第三代传人李喜群介绍,西河肉糕是他的爷爷李洛提发明的,据家谱记载,李洛提出生于晚清1871年,成年后在一富户的肉坊里打工,年终他得一块驴肉,由于人多肉少,便将驴肉切成细粒,放入调料,煮熟后加入淀粉成形,切片当肉食用,从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诞生了。李家代代相传,配方秘而不喧,至今已有五代传人。

工艺:西河肉糕以绿豆、红薯淀粉为主料,驴肉、驴油、香油为辅料,以多种调味品为佐料。制作方法是将驴肉切成细粒,用煮肉的老汤将淀粉、肉末、油一并调好,放入盆中,加入调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泽红亮,香而不腻,老少皆宜的特点,当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一气吃饱,是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目前,在西 河李氏家族中,有14户制做西河肉糕,日产达4000公斤。

唐山蜂蜜麻糖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工艺:有和面分剂、擀皮、清面放片、炸制、润浆等十几道工序。

特点:淡**,有光泽,形状蓬松,入口有甜脆绵软之感,油而不腻,利口不沾,蜂蜜味纯正清香,形似花朵味盛蜜。

面酱

产地:中国河北保定。

工艺:先用水和面,不经发酵即上笼蒸熟,再经伏天日晒加温发酵,秋冬就能吃,酱香味美。陈年老酱的做法与甜酱做法略有不同:起初也是先将面用水和好,待其发酵上笼屉蒸熟,然后再用日光照射升温发酵,经过三个伏天才成为产品,待大部分水分被蒸发以后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盛到罐内浮而不流,缸内面酱的表面象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绸。红中透黄。

特点: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河北柿干

产地:中国河北内丘。

工艺:包括削皮、选料、晾晒、整形、捂霜等工序。关键工序为晾晒和捂霜,因品种不同,晾晒方法各异:制作柿饼是在房顶或场地铺一层苫垫物,将去皮柿子放上露天晾晒。制作柿桃是将去皮柿子成串网结在细麻绳上,吊在棚内吊杆上,让其缓慢自然风干。捂霜是将晾晒好并经过整形的半成品放入洁净缸内盖好,捂一个白天,使其发汗,至晚间将其取出散开,让夜间凉风将发出的汗珠吹干,汗珠中的糖分留于柿面,形成一层白霜。为使成品挂霜均匀饱满,一般捂霜2次左右。

特点:本品加工精细,色泽洁白,肉质柔韧,品味甘甜,耐贮运。

蜜汁鲜桃

产地:中国河北

历史:河北深州蜜桃,是我国鲜桃之魁。它个头硕大(每只250只克左右),果形秀美,皮薄肉细,汁甜如蜜,是历代帝王享用的贡品。《深州县志》载:汉时“北国之桃,深州最佳”,“深州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深州厨师取用蜜桃烹制“拔丝蜜桃”、“水晶桃”、“一品寿桃”等河北风味菜,其中以“蜜汁鲜桃”为最佳。

特点:用河北深州蜜桃加糖熬制而成。色泽洁白,果味浓香,甜而细腻。

工艺:将鲜桃适量洗净,去核后,每个切成5个块,经沸水稍烫去皮。炒锅加水适量,加白糖烧化,撇去浮沫,放蜜桃,慢火熬至浓、甜汁紧包鲜桃,撒上山楂丁即成。

黄骅毛蚶

产地:中国河北黄骅。

特点:早春或晚秋时毛蚶肉肥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唐山唐山陶瓷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 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生产企业:中国河北唐山陶瓷工业公司。

奖项:工业瓷“铁猫”牌理化瓷蒸曾荣获国家银质奖。工艺美术瓷,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曲阳石雕

产地:中国河北曲阳。

历史:《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曲阳县城南 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在曲阳县西郊村的一座寺庙里,至今还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汉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严,气宇轩昂,服饰折痕,线条清楚柔和,极为生动传神。

品种:石雕的花色品种600多个,其中有人物、佛像、瓜果、动物等传统题材作品;也有 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还可承制人物、雕像、碑刻、 建筑装饰等圆雕、浮雕品。不论何种石雕作品,都富于民间传统的魅力和生活气息。

冀州玉雕

产地:中国河北冀州。

工艺:采用加拿大碧玉、深翠绿玉、芙蓉石、清白玉石等作原料,经选料、下料,按设计图案凿大坯,凿局部,而后第二次校稿,再着力局部细雕,抛光等工序制成。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涿州御米

产地:中国河北涿州。

特点: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煮熟颗粒长而不断,香味扑鼻,汤汁清亮;米饭虽值盛夏,放置几天也不会腐败,晒干再煮,色味如新。

晋州咸驴肉

产地:中国河北晋州。

历史:唐贞观年间,魏征出使山东,经过晋州时探望家乡父老,见到家乡驴肉很多,但制法不当,风味不佳,便将长安制作驴肉的方法传授给一位叫孟双林的肉铺老板。孟又结合当地的情况,制作出风格独特的咸驴肉,深受人们欢迎。

工艺:选肥嫩驴肉10千克,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捞出控干,切成2~3千克的肉块,将肉块放入锅内,加清水,猛火烧开,去浮沫,加食盐、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取少许硝放铁勺内,用木炭点燃,冷凝时将勺倾斜,使其溶入汤中,然后翻锅一次,用铁箅子压实肉块,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停火滗去浮油,再焖6~8小时,至肉熟透。将煮熟的肉捞出,食时顺肉切条,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红润,咸香适口,营养丰富,是佐酒下饭佳肴。等等。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朝走向没落的后期,宫中御膳房烹饪高手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八仙之一张国老在品尝完世间美味后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有俗语云: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可见驴肉不仅味美,还兼具食疗效果。

河间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现在的形状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驴肉的营养价值:

驴肉的营养极为丰富,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27克,其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都高,而脂肪的含量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驴肉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驴肉中特有的氮浸出物,这些物质不仅能增进食欲,而且能增加肉的香味和味道。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性温,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壮阳、滋阴补肾、利肺作用,尤其是对止烦、安神清脑有独到效果,用驴骨熬汤可“治多年消渴(即糖尿病)。功效非凡的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补血补气功效,对女性养颜护肤更有特效。驴鞭更是《本草纲目》、《四川中药志》、《吉林中草药》等药典公认的补肾保健上品。具有滋阴补肾、生精提神的作用,其功效仅次于鹿鞭,被誉为“男人餐桌上的伟哥”中青年朋友最喜爱此菜。驴脸、驴皮、阿胶具有补血益气,护肤养颜的功效,最适合于女士美容养颜。成就美女的三件宝:木瓜丰胸、木耳减肥、驴肉养颜。数驴肉功效最佳。心、肝、腰、肉、肚、肠、耳、尾、口条、蹄筋、骨髓均口味清香、脆而柔嫩,可健脾胃、补肝肾、固精填髓、补血益气,护肤养颜。

沧州“兴济白”草辫

主产于兴济镇,系以当地产小麦莛为原料,手工编织的辫形工艺品。柔韧适中,不折不断,结实耐用,被誉为“兴济鹅白,不染自美”。为加工草帽、礼帽、童帽、旅游帽、果篮、花篮、菜篮、首饰盒、沙发垫、门垫、壁挂等日用品与工艺美术品的最佳半成品原料。产地从17世纪即开始生产,至19世纪初出口。

沧州金丝小枣

主产于京杭运河西侧。枣身圆长,色泽棕红,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美清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种植,遍及沧县、献县、河间、盐山等地。

大体介绍

  晋州鸭梨 深州蜜桃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藁城宫面

  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赞皇金丝大枣

  红星苹果 磨盘柿 承德杏仁 望都羊角辣 沧州金丝小枣

  巨鹿银花 沧州冬菜 祁州漏芦 涿州御米 巨鹿“01”血杞

  张北马 定州猪 虎皮黄兔 武安山羊 大尾寒羊 衡水金鱼 深泽西河肉糕

  冀南牛 坝上长尾鸡 抽沙刺绣 曲阳石雕 秦皇岛贝雕画

  易水古砚 唐山陶瓷 磁州窑 承德木雕 侯店毛笔

  保定健身球 冀州玉雕 错桥果核雕 武强年画 黄骅毛蚶

  邯郸丛台酒 坝上莜麦 阳原供佛杏 龙眼葡萄 宣化鹦哥绿豆

  八棱海棠 发菜 蕨菜 桑洋驴 西八里大蒜 安平豆口洒

  口蘑 蔚州贡米 小石庄大甜椒 鸡泽椒干 金丝挂毯

  枣强营皮 口皮 内画鼻烟壶 固安柳编 保定槐茂酱菜

  汾州黄酒 徐水刘伶醉 衡水老白干 晋州咸驴肉 高碑店豆腐丝

  漕河驴肉火烧 保定春不老 辛集皮革

  主体介绍

  邯郸一篓油水饺

  一篓油水饺:早在1944年,邯郸镇浴新街,有一个只有一间门面的水饺铺,铺主人是邯郸县北苏曹村的王锦堂弟兄。为了做好生意,王氏弟兄起早搭黑,到集市上购买上好的鲜猪肉和时令鲜菜,配上小磨香油,上等酱油等调味品,用老汤打馅,精粉作皮,精心制做。当夹上一个热气腾腾的水饺,轻轻咬上一口,那一汪香喷喷的油水便破口而出。常来的老主顾称之为“一篓油水饺”。几十年过去了,该饺子铺至今生意兴隆,水饺风味不减当年。

  胜芳松花蛋(河北皮蛋、变蛋)

  产地:中国河北廊坊。

  品种:一般可分为硬心和汤心两大类。胜芳松花蛋介乎硬心和汤心之间,独具一格。

  特点:松花蛋个大,色泽好看,蛋白为茶色或琥珀色的胶冻状,半透明,有松枝花纹;蛋 黄为深绿色或五彩色,粘度适宜,吃起来味美清香,凉爽可口,颇有特色。

  工艺:加工制作时,精心挑选新鲜、个大、优质鸭蛋,用生石灰、纯碱、茶叶、食盐等为 原料,采取传统的加工方法制作,并以大口龙缸封存外运。

  大名五百居香肠

  产地:中国河北大名。

  工艺:系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瑕的猪肠衣;辅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盐、砂糖、纯高梁酒及陈年酱油等。先将肉料洗净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种佐料及调料,搅拌均匀,放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肠。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结扎,边灌边扎,直至整条肠衣灌满,然后经恒温烘干而制成。

  特点: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东陵糕点

  产地:中国唐山遵化。

  特点:其外皮色泽以红、白为主,但所用馅料及装饰不同:松饼色白,上嵌3个核桃仁,内为白糖馅,间有松子仁;玫瑰饼表皮色红,印有6朵玫瑰花瓣,馅以白糖、玫瑰花为主;太师饼表皮色白,沾有芝麻,内为豆沙馅;龙凤饼表皮色红,印有龙凤图案,馅以白糖、香蕉、玫瑰丝为主;山楂桃呈桃形,表皮上红下绿,馅以山楂为主。除“大八件”外,还有“小八件”及蟠龙酥、莲花酥、佛手、菊花、柿花、二龙吐须等多种式样,造型别致,色泽美观,口感酥脆,绵软酥松,味道有香甜、咸、酸诸味。

  深泽西河肉糕

  产地:石家庄深泽

  历史:深泽肉糕起源于西河村,创始人是晚清时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称西河肉糕,闻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庄、天津、北京等20多个县市,位居深泽“美食三绝”之首。

  据西河肉糕第三代传人李喜群介绍,西河肉糕是他的爷爷李洛提发明的,据家谱记载,李洛提出生于晚清1871年,成年后在一富户的肉坊里打工,年终他得一块驴肉,由于人多肉少,便将驴肉切成细粒,放入调料,煮熟后加入淀粉成形,切片当肉食用,从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诞生了。李家代代相传,配方秘而不喧,至今已有五代传人。

  工艺:西河肉糕以绿豆、红薯淀粉为主料,驴肉、驴油、香油为辅料,以多种调味品为佐料。制作方法是将驴肉切成细粒,用煮肉的老汤将淀粉、肉末、油一并调好,放入盆中,加入调料蒸制而成,具有色泽红亮,香而不腻,老少皆宜的特点,当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一气吃饱,是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目前,在西 河李氏家族中,有14户制做西河肉糕,日产达4000公斤。

  唐山蜂蜜麻糖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工艺:有和面分剂、擀皮、清面放片、炸制、润浆等十几道工序。

  特点:淡**,有光泽,形状蓬松,入口有甜脆绵软之感,油而不腻,利口不沾,蜂蜜味纯正清香,形似花朵味盛蜜。

  河北柿干

  产地:中国河北内邱。

  工艺:包括削皮、选料、晾晒、整形、捂霜等工序。关键工序为晾晒和捂霜,因品种不同,晾晒方法各异:制作柿饼是在房顶或场地铺一层苫垫物,将去皮柿子放上露天晾晒。制作柿桃是将去皮柿子成串网结在细麻绳上,吊在棚内吊杆上,让其缓慢自然风干。捂霜是将晾晒好并经过整形的半成品放入洁净缸内盖好,捂一个白天,使其发汗,至晚间将其取出散开,让夜间凉风将发出的汗珠吹干,汗珠中的糖分留于柿面,形成一层白霜。为使成品挂霜均匀饱满,一般捂霜2次左右。

  特点:本品加工精细,色泽洁白,肉质柔韧,品味甘甜,耐贮运。

  唐山陶瓷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

  历史:唐山陶瓷业始于明代,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 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只有粗陶,清末始有粗瓷,后来略产细瓷。

  品种:产品有餐具、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细瓷和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生产企业:中国河北唐山陶瓷工业公司。

  奖项:工业瓷“铁猫”牌理化瓷蒸曾荣获国家银质奖。工艺美术瓷,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曲阳石雕

  产地:中国河北曲阳。

  历史:《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曲阳县城南 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 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在曲阳县西郊村的一座寺庙里,至今还保存有一尊唐代雕塑的汉白玉站佛。佛像身 高八米,容貌庄严,气宇轩昂,服饰折痕,线条清楚柔和,极为生动传神。

  品种:石雕的花色品种600多个,其中有人物、佛像、瓜果、动物等传统题材作品;也有 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还可承制人物、雕像、碑刻、 建筑装饰等圆雕、浮雕品。不论何种石雕作品,都富于民间传统的魅力和生活气息。

  冀州玉雕

  产地:中国河北冀州。

  工艺:采用加拿大碧玉、深翠绿玉、芙蓉石、清白玉石等作原料,经选料、下料,按设计图案凿大坯,凿局部,而后第二次校稿,再着力局部细雕,抛光等工序制成。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涿州御米

  产地:中国河北涿州。

  特点: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煮熟颗粒长而不断,香味扑鼻,汤汁清亮;米饭虽值盛夏,放置几天也不会腐败,晒干再煮,色味如新。

  晋州咸驴肉

  产地:中国河北晋州。

  历史:唐贞观年间,魏征出使山东,经过晋州时探望家乡父老,见到家乡驴肉很多,但制法不当,风味不佳,便将长安制作驴肉的方法传授给一位叫孟双林的肉铺老板。孟又结合当地的情况,制作出风格独特的咸驴肉,深受人们欢迎。

  工艺:选肥嫩驴肉10千克,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捞出控干,切成2~3千克的肉块,将肉块放入锅内,加清水,猛火烧开,去浮沫,加食盐、桂皮、白芷、小茴香等。取少许硝放铁勺内,用木炭点燃,冷凝时将勺倾斜,使其溶入汤中,然后翻锅一次,用铁箅子压实肉块,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停火滗去浮油,再焖6~8小时,至肉熟透。将煮熟的肉捞出,食时顺肉切条,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红润,咸香适口,营养丰富,是佐酒下饭佳肴。等等。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朝走向没落的后期,宫中御膳房烹饪高手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八仙之一张果老在品尝完世间美味后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有俗语云: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可见驴肉不仅味美,还兼具食疗效果。

  河间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现在的形状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保定驴肉火烧

  源自保定市徐水县漕河镇,现在遍布燕赵大地,“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火烧据说起源于明初。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燕王眼瞅着饿得就要见阎王去了。士兵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其实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马肉纤维比较粗,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饥不择食,就把马肉煮熟了夹着当地做的火烧吃了。哪知味道还很不错。于是后来当地老百姓也开始杀马做“马肉火烧”,而且马肉火烧因为曾经被皇上吃过而声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马。这里的马可不是做火烧吃的死马,而是活生生的战马。马成了战略物资,当然就不能由着老百姓做火烧吃了。但是想吃马肉火烧了怎么办啊?于是就出现了替代品——驴肉。驴肉纤维比马肉细腻,而且纯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而且保定一带,属于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适合养驴。河北地区的驴有两种,一种是沿海一带的渤海驴,一种是山区和平原的太行驴。保定的驴一般都是太行驴,而另外一种驴肉火烧——河间的驴肉火烧则是渤海驴。相比来说,太行驴比渤海驴好吃一些。于是在种种际会之下,驴肉火烧就诞生了。

  沧州“兴济白”草辫

  主产于兴济镇,系以当地产小麦莛为原料,手工编织的辫形工艺品。柔韧适中,不折不断,结实耐用,被誉为“兴济鹅白,不染自美”。为加工草帽、礼帽、童帽、旅游帽、果篮、花篮、菜篮、首饰盒、沙发垫、门垫、壁挂等日用品与工艺美术品的最佳半成品原料。产地从17世纪即开始生产,至19世纪初出口。

  保定槐茂酱菜

  据有关资源记载,槐茂酱园于清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开业,迄今已有320 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被称为“保定三宝”之一的甜面酱年产8000吨,销量居全国首位,现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槐茂酱园所产酱菜选料上乘,腌制工艺特殊,形成了“槐茂 酱菜”的独特风味。相传、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 帝参谒西陵,经过保定时,曾品尝过槐茂酱菜,连声称好,并赐名“太平菜”。槐茂酱菜已有到40多个品种,什锦酱菜、酱包瓜、酱苤蓝丝、酱莴笋、酱三仁、 酱黄瓜、糖蒜、虾油瓜等都是名产品。块形整齐、丝条均匀、色泽鲜艳、质地嫩脆、味美甜香、酱香浓郁。

  保定健身球

  保定健身球,即寿星牌铁球,始于宋朝,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是明、清两代宫廷的珍贵贡品,此产品可发出高、低清脆悦耳之声,被称为“雌雄”球,是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典雅大方,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能,老少皆宜,是赠送亲友的精品,被称为“东方瑰宝”。既是医疗保健器具,又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保定春不老

  “保定府三件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长盛不衰地在保定流传了300多年。(铁球介绍见“保定健身球”、面酱介绍见“保定槐茂酱菜”)保定种植的春不老是专供腌渍的一种叶菜,与疙瘩头同属芥菜类,但肉质根小,叶柄长而圆,腌渍后,无论存放多久仍保持绿、嫩、脆的本色,别有风味,既不生筋长柴,又无苦涩味道,为冬春季不可多得腌菜。

  辛集皮革

  辛集皮革业历史悠久,始于明,盛于清,素有"辛集皮毛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现在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装、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等较为完整的皮革产业链。改革开放以来,辛集皮革业这一传统优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特色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并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北美、欧洲、中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皮革服装600多万件,出口羊皮服装革近千万张。商会企业年销售额60多亿元,出口创汇38亿美元。

  赵州雪花梨

  雪花梨早在北魏时就有是向宫廷进贡的土特产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雪花梨的特点是:果肉细脆而嫩,汁多味甜,果汁含糖量11-15%,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果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可加工成梨罐头,梨脯,梨汁等各具风味的工业食品和饮料,雪花梨还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咳,润燥清风,醒酒解毒等功效,中药“梨膏”即是用雪花梨配以中草药熬制而成的。

  赵州雪花梨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赵州雪花梨被农牧渔部命名为“优质农产品”,并在1985年全国水果质量评比会上荣获果品第一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润肺、利便、止痛消疫、切片贴烫火伤、止痛不烂"等功能。据现代医学研究,雪梨能生津渴、开胃消食、消痰祛风、醒酒、解疮毒等。用雪花梨加中草药川贝、蜂蜜或冰糖等制成的雪梨膏、梨糖浆等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的疗效。雪梨是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果品。因此,雪花梨被誉为"中华名果"、"天下第一梨"。

曾(Zēng)氏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孙。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尧命禹父亲鲧治理水患,而鲧治水九年无效。舜继承尧位后仍命鲧治水,结果劳民伤财而没有消除水患,于是便杀鲧于羽山,舜并命鲧子禹继续治水。禹受命后,为了治理水患从二十岁开始,历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消除了水患。因获得重大的历史功绩,舜让禹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世尊称为大禹。禹继承舜位后制定了刑法严格惩罚违令者,因而势力日益强大。时过多年后他因年老力衰,按当时禅让制应让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皋陶的儿子伯益做继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帮助禹治水。但禹死后众多部落联盟的首领却反对伯益而归顺禹的儿子——启。启联合各部落首领的势力,杀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建立鄫国,为鄫国之始。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曾参,俗称曾子,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一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南武村)。生于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尽传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先祖),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校)的主张。《大戴礼记》对其言行记载甚详,相传《大学》一书是他所著,后世尊为“宗圣”。目前曾姓均以宗圣公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宗圣公曾参是武城曾氏的开派祖先。曾参字子舆,巫的五世孙,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编辑于 2016-12-20

提交成功!

已经为你找到更多好答案~

查看相似答案

查看下一条回答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家谱族谱制作-更专业的家谱印刷厂-值得信赖

根据文中提到的姓氏与人名为您推荐

深圳近20年老牌印刷工厂。印制加厚精装硬壳家谱-盒子套装家谱-左翻/右翻仿古线装家谱。专业生产!!家谱族谱制作-就找步壳印刷-印刷Book

book0755com广告

名字曾姓_2021新生宝宝名字曾姓_科学名字曾姓

根据文中提到的曾姓为您推荐

名字曾姓,取名参考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著作!名字曾姓,分析严谨,精选好名等你来拿!名字曾姓,结合传统科学理论,起名字时尚好听,大气不俗!

福州市益心益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广告

曾姓的来历?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看视频领金币,张姓族谱大全-尽在快手极速版

快手极速版免费提供各种张姓族谱视频在线观看,包括哲理故事,小故事,爱情故事,

广告2021-03-18

曾姓由来

曾姓起源于姒姓。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51赞·653浏览2016-01-30

曾姓的来历

■相关网站 曾氏宗亲网:wwwzengshinet 百度贴吧·曾吧:http://postbaiducom/fkw=%D4%F8 更多的内容[包括家谱目录、详细曾姓来源、迁徙史等内容],请参见:http://bbshakkasnet/dispbbsaspboardid=93&id=1611 ■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历史名人 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郡望堂号 1、郡望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姓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等。 ■宗族特征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姓宗祠通用对联 〖曾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南丰撰史; 西府养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孝著称,奉养父亲的时候,必有酒肉;将撤下的时候,必请示父亲允许,孟子称他为“养志”。后被尊为“宗圣”。下联典指曾参的父亲曾点,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武城世第;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武城世德; 沂水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省身世泽; 传道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参,孔子弟子。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联典指宋·曾巩,主张先道后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世泽;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年间举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著有《元丰类稿》等。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 南丰世泽; 东鲁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南丰撰史; 西府迎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丰人曾巩,任史馆修撰。下联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宽为吏部尚书,迎父至西府孝养。 三省门第; 一贯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联。 三班判押; 两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曾公亮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累迁至同中书门下事。下联典指宋·曾致尧,出为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 坟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点,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莫鲁国(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唐·开元封“宿伯”,宋又封“莱芜侯”。“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后周曾崇范,庐陵人。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到崇范家求书,并用自己的钱来抵偿书的价值。曾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路,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曾崇范被诏授官太子洗马,后迁为东宫使。 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春联。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鲁·曾参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参之父曾点尝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东鲁家声远; 南丰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 鲁国家声远; 武城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大学家声旧; 万民气象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 鼎新开国运; 克服振家邦。 ——孙中山撰(赠赐)曾姓宗祠通用联 〖曾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才遇天麟地凤; 志在沂水春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曾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屏东市曾氏宗祠联。联以鹤顶格镶嵌“宗圣”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 沂水渊源流九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天下斯文宗一贯; 古今乔木第三家。 ——佚名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 新桥村曾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一说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桥一带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据说他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进三间,由檐廊、山门、前殿、正殿和后厅等组成,气势恢宏,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走过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门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额扑进眼帘,两侧柱木上镌刻着这一副对联,联语说的是先圣曾参的事,因为曾参在孔门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后人便自称“乔木第三家”。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曾姓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7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10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南北真传唯一贯; 古今道学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曾氏后裔都尊写《孝经》的曾子为祖先。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一部孝经贻世业; 八家文蕴绍宗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宗圣”堂名。 气象更新绵世泽; 现归依旧焕人文。 ——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杨公祠“若文堂”堂联 〖曾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 跃舟赴水,饮恨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人告曾参母曰曾参杀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下联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键被清兵所掳,其妃曾氏没水而死。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 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 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 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清·曾国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曾氏八支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泗水乐从游,亲炙既深,道统源流传一贯; 明堂呈贺表,新奇无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堂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嘉祥县曾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在《大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下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为孔氏高徒,志可与、道可传,桥梓联辉,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硕辅,治有声、政有绩,棣华竞秀,堪称难弟难兄。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

河北什么闻名全国?

各地特产[编辑本段]大体介绍晋州鸭梨 深州蜜桃 兴隆红果 沧州蜜枣 河北血杞 藁城宫面京东板栗 赵县雪花梨 巨鹿串枝红杏 宣化白葡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