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家普全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2收藏

孟子家普全部,第1张

孔圣人是“中国第一家”,那“亚圣”孟子就是“中国第二家”了。孔氏家谱是那样,那孟氏家谱又是怎样呢?

孟氏是华夏民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孟地,即孟涂氏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孟涂氏封国,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这是母亲河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连接中原腹地、九朝古都中京洛阳,黄河北岸济源、焦作,千里太行山。而孟津也成为中华民族孟氏的发源地和孟姓子孙后裔的溯源地。今孟姓华人分布全球各地,而以河南、山西、山东三省居多,此外江西、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甘肃、山西、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四川及海外等均有定居者。

周朝以后的孟氏溯源:其一发源于春秋时期中原古国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河南、河北一带。该支孟氏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孟,推溯起来,其始祖是周文王。另一发源于春秋时期鲁国公族。鲁国开国君主是著名政治家周公旦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则孟氏亦是周文王姬姓子孙。也就是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河南和山东两地;卫国孟氏始祖是康叔,鲁国孟氏始祖是周公,而康叔与周公皆是周文王之子。

鲁国权臣庆父喜政,是个品行不端之人,与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之妹叔姜所生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兄长意愿立子开,就是缗公。后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故鲁国人非常恨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而鲁相季友则让庆父之子公孙敖继承乃父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子孙改称孟孙氏。后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即孔子家乡。庆父以后世系如下: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其中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是春秋时孟氏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为孟氏家族的建立、巩固和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取得成邑。孟孙氏由于失去在鲁国的根据地,其后人迫于形势,只得散居各地(但以河南居多)。邹国(鲁国附属小国,今山东邹城)的孟轲(孟子)即其后代。孟轲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为本族荣耀,遂尊奉孟轲为本姓始祖,是为山东孟姓。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中原河南、山东、河南及其近邻河北、山西发展和繁衍。到汉代,孟姓已成为中原一带诸省望族。从东汉开始,孟氏零散出现于全国各地;魏晋南北朝时因避战乱,孟氏大举从中原南迁(其中河南一带孟姓多入迁今湖北、江西一带,山东一带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代已有孟姓,汉以后孟姓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繁衍。

如东汉时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达为扶风(今属陕西)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孟宗为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属湖南)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就已经相当广泛了。唐宋以后,孟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家族搬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明、清之际则遍布全国。而且随着海禁的开放,孟氏家族开始有人漂洋过海,定居海外

1、孟子的后代,有世系爵位的,不过相比孔子后人要少;

2、《孟子世家谱》记载了从孟子到第七十五代孙孟祥拹的历代孟氏子孙繁衍情况;

3、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康熙六十一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据《清稗类钞》记载,孔子嫡传子孙,不论世居曲阜,还是迁居外地,命名都按照同一字派,这种排行的办法,开始于元仁宗的时候,世袭衍圣公,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孔思晦。他规定:凡是五十四代孙,都以“思”字为派,“思”下面为“克”字,“克”字下面,开始为“稀、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十派,再次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派。又次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派。依次类推,循环往复。比如,相声演员孟繁贵,他和孔繁森一个辈分,历史上有一个名叫孔祥熙的,比这低一辈。

因为孔子被称为圣人,而孟子被称为亚圣,所以孟家的辈分排列和孔家一样。同样的辈分排列的还有曾、颜两个姓氏,他们主要是因为曾子、颜回。

“祥”是第七十五代。。。《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明朝时,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除赐给祭田、免除徭役,还先后特赐十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作为孔、孟后裔子孙的行辈字。皇帝恩赐行辈字,孟氏族众都严格遵从。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建道敦 安定懋修肇彝常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孟子家普全部

孔圣人是“中国第一家”,那“亚圣”孟子就是“中国第二家”了。孔氏家谱是那样,那孟氏家谱又是怎样呢?孟氏是华夏民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