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方言的问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1浏览:3收藏

闽东方言的问题,第1张

福州话跟福清话有没有一样啊?

我说的是福清话

分钟:哄(去声)纵

小时:修洗(发音的时候把舌尖夹在两排牙齿上),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不用小时而是用点,

秒:miu(阴平,u的音有点长)

围巾:危↑(g运)↓

冰箱:冰(x用)↓

不来:音li(阴平)有时候说 m哦 li,就是没来。意思一样

鞋子:e-(不是拼音中的e,是every的第一个的e 的音,长音)

理想。龙岩就不知道了

厨房:(d哟哦)↑pung(阴平)

你们:吕(g哦)(len晕)就是你各人

蝌蚪:(,ba )('lang )gu ten 第一个字轻,第二个字的重音第3个字是短音

第4个字的v是迂的音,且发音的时候嘴型是突出来,像亲嘴。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虫,我也不是很明白,大概就是指摇摆的虫子

我是认为平话基本上都有其相应的文字,特别是动词,动物的话几乎都没有文字,就算有,也是很少人能知道,如蝙蝠:(逼里) 爸 l也,

蜻蜓:za(阴平) 烂n,蜘蛛:(嘛啦) g呀 力,鸽子:(吧啦)谷。问问85后的,没几个知道,我是看了你的问题才去问那些大人的,突然才发现我们的方言在我们这一代开始失传了。我有去问那些30多岁的,他们有的也是不知道。

畲族和客家人没有关系。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扩展资料:

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

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

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

—畲族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你觉得福建口音和广东口音哪个难听懂? (单选) 0人 0% 福建 0人 0% 广东 0人 0% 都好好听啊! 投票 雍正年间,或者更早之前。当大清的皇帝召集天下群臣面觐圣上,各省官员咸如家臣,言语互来,心头灼热。唯独闽粤两省的官员,只要一开口就没了下文 清朝官员上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面,孕育着诸多浑厚的文化,这是人类的文明。 大河内外,唯余莽莽。天南地北,生灵千万。 各地的各异的一方水土自然是滋养着各异的一方的生灵。不仅体现在或黑或白的肌肤,或高或低的面貌,形态各异的楼房,还有一张不容忽视的东西——语言。 安塞腰鼓 这一样唇齿之间跳弹,鼻腔鸣响的文化较之一板一眼的文字,它是流淌着的,是历史的血液。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幅员辽阔天南地北的祖国,在山水纵横之间滋养不同的氏族。 不管是塞北瑟瑟风中的草原民族,西北黄沙暴土间的沙漠民族,还是江南流水潺潺而过的水乡人家,抑或林海雪原横布万里的白山黑水之间的人们,都有太多故事可以讲。 江南水乡 而语言就是这些故事的载体,当然是除了文字之外的。 我们姑且不聊声调各异的少数民族语言,而只聊聊汉民族的方言。 由于各种诸如战争割据,山川河流碎裂,移民文化冲击,南北交互之类的原因。经过漫长而深邃的演进,我国现如今的汉语方言区有七个: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区(官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区(吴侬软语),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区(白话)。以及最最最复杂,最最最难以辨别的闽方言区。(闽方言区没有代表语言,因为闽方言也大致分有六区——闽东,闽北,闽南,闽中,莆仙,客家话) 我国七大方言区分布地图 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福建,这片「 ”F”和「 ”H”不分的奇特世界。别急,我也是个「 ”胡建人”,今天就和各位聊聊「 ”胡建”的方言演变,以及一样全国只有福建和广东才有的东西——正音所。 福建的三次大移民——原来每一个福建人身体里都住着个中原人 福建这地界,难说。 它的名称由来却很简单,唐置福州,建州(今建瓯)之后,各取一字拼做个「 ”福建”。 而在这里崎岖拗口,诘屈聱牙的语言,甚至被国外学术界认为是区别于中文(北方汉语)开外的另外一种语言。最讽刺的是,今天的汉语其实是杂糅了北方胡语的汉民族共同语,而福建方言和粤语等的南方方言则更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韵律。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里的学者指出用吴语来朗读诗歌,更为入情与化声。 唐代福建地图,江南西道福建 自打秦始皇派了赵佗率大军进驻百越之地(福建,广东,广西及浙江,江西部分地区)。 后来公元前207年,赵佗趁「 ”天下起而攻秦”之际建了自己的国家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自封南越武王。而被楚国人赶到南边的越人则和闽人建了个闽越国。这片混元未开,林瘴森森的土地才开始进入文明的轨道。 「 ”蒙昧之地”,「 ”恶瘴之地”,「 ”凶林野地”,「 ”蛇虫交横,群兽乱舞”都曾是那些中原老爷们对于福建这片山高水远之地的印象。在 大规模迁徙之前这里住着各色奇异的蛮人,他们的语言已经无从考证,更无法成体系地拈来一个名称,历史学家姑且称之作:闽越语。 赵佗南征百越 秦朝之时,赵佗手下的兵基本也都是从中原和关中各地征来,有一部分驻守福建,也就和当地人通婚往来, 的血液开始注入了这片洪荒初昧大地的血管里。 这是来自北方的 第一次进入福建,当然那时还不叫 ,而是叫秦人。 秦军 福建历史上有三次决定命运的移民浪潮,咱们这里不聊太多偏的,就聊聊语言。 及至东汉三国,由于北方的大规模战乱,中原地区(河南,河北一带)大量移民南迁长江之南,最远的一批人到达了今天的福建和广东。史书记载三国之时闽越各地初有人烟。这些先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年代悠悠,也无以考证有多少人入闽,但保守估计超过10万人。 当时孙吴政权对闽越(广东福建一带)等地的管理十分松懈,因此汉民与百越族也逐渐通婚,风气尤盛。福建一带的民风无所拘束,自由散漫。汉民越过大山,穿河过林,有很大一部分人到了今天的闽南地区,繁衍生息之间,渐渐形成了闽南语的前身,一种似北话而非北话的一种语言。 三国鼎立地图 西晋已降,八王之乱又汹汹来袭,五胡也踏破河山而来,中原百姓再次拖家带口流离故土之外。两晋之时,福建才真正在历史上崭露头角。 由于东晋衣冠南渡,福建的第一次大开发也随之而来。公元3世纪,大量北民南渡,数量逾百万之众,也就在这个时候,河南的王,林,黄,郑,陈等几个大氏族入闽。 衣冠南渡 北民的中原话与古早的闽南语融汇,加之人口剧增,分开了区别,泉漳话开始分化,以建瓯府为中心形成的闽北话也崭露头角。而使用人口相对较少的莆仙话,闽东话,闽中话,客家话则还未形成雏形。 福建人口激增,也更为「 ”中原化”。这是三国两晋的移民,是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朝。 东晋 这里打着中原的烙印,比如泉州的晋江之意即为:大晋之江山。 而中原文化深刻表现在哪?在福建,家家有家谱,族族有族谱,在福建各地祠堂挂着的「 ”河南某氏”即为那些古老记忆,以及大量今天已经在北方消亡的习俗,仍在福建有所保留。 河南(黄河以南地区,不只是今天的河南省)是福建 最大的来源地——今天福建3千多万人,至少2千万1百万的祖先是河南地区(黄河以南诸省)先民。 氏族文化连同语言文化成了福建的骨髓。 唐代中叶,好家伙,天灾人祸不断。先是安史之乱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后是黄巢叛军的「 ”满城尽带黄金甲”,看着皇帝都跑了,老百姓自然是也坐不住。 再次大规模迁徙,西南,江南,东南,不一而同。又有一大批先民筚路蓝缕到了福建闽地。 玄宗幸蜀图,是为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从陕西逃亡四川 这个时候的福建早就成了中央 可以「 ”政令通行”的地方。 因为早在南北朝时,福建之地就不安分。陈朝时,福州人陈宝应作乱设了个「 ”闽州”。而到了唐代,置福州府,还设立了边防长官——福建经略使。 这时候的福建隶属江南西道,福建成了军事管辖的禁区。 福建经略使 唐代时,福建人口再次激增,闽北山区,闽东各地,莆田等地也开始有了人烟凿凿之光景。各种不同形态的语言也开始孕育,特别是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话发展迅速。五代十国来了,王审知(河南固始人)入闽是为「 ”闽王”,开良田,定社稷,设官府,兴教化,联百族。 闽王王审知,五代十国闽国建立者 这个时候的闽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保留中原古汉语风味,同时杂糅吴楚各地的吴语以及福建土人语言的闽语,十分接近今天的福建方言。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朝,唐代安史之乱后。 图文无关,哈哈哈哈哈哈 宋元之际,战火再次零落中原,靖康之乱,汴梁的皇城蒙了胡尘,百姓接着跑。更多的语言源再次汇入福建,同时泉州港等福建港口开始兴盛,外语也开始混入,而且还是和福建方言互相影响,比如”台风「 ”(typhoon)和”茶「 ”(tea)等。 靖康之乱 而此时的经济中心已然南迁,福建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脱离依附的建制。及至南宋孝宗,福建这才完完全全成了个行政独立的地儿,也是从这开始,福建各地的分化才完完全全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了「 ”八闽”的称谓。 图文无关,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有了依海而生的,靠山吃山的不同的福建人。 这是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靖康之乱后。 三次移民潮之后,福建成了今天的福建。这个时候的福建有42个县,人口逾越4百万,赋税为东南之最。史书称之为:「 ”东南全盛之邦”。 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 ”十里不同语,百里不同俗「 ”的福建,哪来这么多语言呢? 我们不只是福建人,还是莆田人,泉州人,福州人,漳州人等等。那么体现在啥上呢?——语言。 经过三次大规模移民潮,福建算是成了今天的福建,而语言的变化尤为剧烈。 接下来的福建方言除了小改,基本成型。20世纪末,中外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福建反倒是最可能保留了古汉语血脉的地区,以及这里的 血统会较于民族激荡融合地区更为纯粹。 而古汉语和南方语言交融,就出现了”魔性十足「 ”的福建话。 为什么?山河阻断,黎民固居。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闽西各地的客家人,他们往往筑起高高的封闭的土楼,拒绝和外界往来。从某种意义上看,你也可以把福建看做一个”大土楼「 ”。 闽西客家土楼,龙岩地区 那为什么福建不像粤语广东一般,湘语湖南或者赣语江西等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方言区呢?而是在福建之内再次裂为六大方言区呢? 福建方言区分布 这原因就复杂了。 大原因。首先,咱们福建这地杂糅了太多种语言,来自古中原的汉语,来自北方胡语和汉语交融之后的汉语,吴楚等地的吴侬软语,以及福建这地界百越族的语言,各地杂糅交汇的语言。 而从小处入手则更为复杂,这里不多说,大致意思你要明白一点:福建这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九成的陆地面积是为丘陵地貌。北边还有个武夷山隔着,南边就是台湾海峡。 地形图 这样的地界,会出现一个情况——隔绝。 这种隔绝不止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上,还体现在文化上,语言上。 山海相隔的福建,不止和其他省份相对隔绝,连同自己的内部也十分隔绝,前面说到的客家人就算了,那是人为的隔绝。我们所说的隔绝,更多是地理上的大隔绝,以及人文文化上的氏族隔绝,福建人十分看重氏族文化和宗族凝聚。 宋代大儒朱熹,福建尤溪人,讲学也经常用福建话 福建各地的隔绝出现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的奇特景象。 莆田仙游县与泉州永春县相隔几乎无几,仙游去往永春较于仙游去往莆田更为接近,但历史上的隔绝,让从仙游翻过山岭到了永春之后。你会发现,两个近邻犹若两个异邦:一个是操着莆仙话的莆仙文化区,一个是操着闽南语的闽南文化区。 柳永,福建崇安人,在汴梁混迹时也是一口福建话 并行不悖。 这样奇怪的状况在福建还很多,往往一条河流的上下游和一座山的东西边,语言和文化可能都不一样。除了多种语言的杂糅和混合,再有就是福建地形的天然隔绝,让福建各地的人民发展了独立的文化和语言。这也就让福建成为了全国最复杂的语言区。 清朝皇帝的正音所 满清入关之后,接受了中原汉文化以及汉语。 顺治皇帝规定可以不说满语蒙语,但一定要说北方的汉语,所以很多南方官员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学起了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 顺治皇帝 这让前明的福建和广东的官员瞬间懵逼,大明皇帝没这要求啊!咱闽粤的口音”尼细不细不几道「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乌纱帽,能咋地?学呗! 就这样,福建和广东各地的官员开始疯狂学习北方官话(注意,福建方言也是汉语),但成效不尽如人意。福建和广东的科举也受了影响,到了雍正一朝,东南仕子的比例相较于明代又下降了百分40。 雍正皇帝 终于到了雍正皇帝这个时候,福建和广东太过于重要,可都是赋税大省,「 ”朝廷立国之本”。但皇帝也不能听不懂那边的官员上报情况。而且,皇帝哪愿意学闽语和粤语,当然是让福建和广东人学习北话。 当时雍正帝刚登了大典,天下百臣来贺,唯独闽,粤二省官员”仍操乡音,不可通晓「 ”,雍正帝一想,这地方大员尚且如此,那乡里百姓乡音得更重,对于自己的统治不利。 所谓"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官民上下语言不通,而事理之贻误多矣。"意思就是说闽粤官员说不来官话,不能有效通行政令,要耽搁大事的。 于是在雍正六年(1726年),颁布”谕闽广之正音「 ”诏令,还让广东南海的学者高敬亭编撰了《正音撮要》开展了”正音运动「 ”,算是全国第一次的大规模推广普通话运动。 广东的正音学堂,修于雍正年间 起初只针对士子和官员,也就是针对福建广东知识分子和官僚。但随着运动深入,逐渐下到了乡人的嘴里,深入了福建的文化血肉。 也从简单的矫正运动成了教化运动。 当时对咱福建人恶意还不少,《说文》说:”闽人禽声而鸟语「 ”。高敬亭面对此等情况,则说:”京话为官话之道岸「 ”,指出闽粤该学京话以做到”雅言正语「 ”。 这场轰轰烈烈的正音运动,收效还不错,一共分为三个阶段,从雍正直到乾隆,第一阶段为推广教材,第二阶段为修建正音所,第三阶段为大规模推广官话。但也只是对于”肉食者「 ”和”庠序之人「 ”有效用,也就是官僚和读书人。 举措大概为修建正音所(教学官话的学校),推广正音书籍,鼓励正音交流,以及不说好官话不得入仕和入塾(也就是不让你当官和读书)。 其中最特别的一样东西是——正音书院。 雍正年间,在福建一共修了超过200多座,闽北地区今天还保留着遗迹。但其实,福建也并不是都是一口”胡建口音「 ”。福建常出大儒,而这些大儒就办过不少书院,也是以官话为教学语言,比如南平的道南书院(明正德年间修建)。 道南书院,南平 但只有满清之时,才出现了以”正音「 ”为目的的正音书院。这些书院基本都是以明代和宋代书院为基础扩建或者干脆直接用来正音,比如武夷山的崇贤书院。 崇贤书院旧址,武夷山 正音书院只在福建和广东才有,进去学习的人从白发老叟到青年士子,一应俱全。老师是谁?当地驻防的旗人长官,实打实的武将。 想象一下,满面虬髯的大汉在上面教书,而下面坐着老头,那画面 八旗军官 经过长达百年的正音运动,福建的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算是和北方接了轨,但下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仍旧是「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场运动,和福建话算是和平相处了。 我爱我们的福建话,虽然没有普通话的灵魂 福建话是全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而且内部派系众多。 在福建,最难懂的方言是莆仙话,据传「 ”鬼话”温州话也是以莆仙话为祖源。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福建的普通话考试通过率是常年垫底的。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好几次大规模的推广普通话运动,以及现如今的规范教育让福建口音也在慢慢变淡。 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巨大外来人口的迁入,教育的规范化。以福州为例,今天福州的教育已然全面「 ”普通话化”,随着市区的扩大,以及每年数十万外来人口的迁入,文化激荡之间,今天的福州话正在下一代身上的日渐消亡。 这不免不让我这个「 ”杞人”开始「 ”忧天”。 福建是华侨最大的侨乡之一,走南闯北,纵横四海是福建人的传统。虽然我们的福建话难懂,而且不便交流。 陈嘉庚先生,著名爱国南洋侨领,厦门集美人。被毛主席誉为「 ”华侨旗帜” 但只要有那么一口乡音在,我们福建人走得再远,也能回家。不是吗?

作者:谢建国

提到福建,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武夷山、闽南话、鼓浪屿、闽江、南少林、霞浦、客家人、畲族人、永定土楼、严复、冰心、沙县小吃、安溪铁观音……是的,福建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饮食文化。

历史 上的福建,先后属于闽越国、闽中郡、建安郡、闽州、福州、福建路和福建布政使司。“福建”之名始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年间),当时设立军事机构“福建经略军使”,“福建”即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组成。福州、建瓯,都曾经是福建“省会”。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大部是山地、丘陵。西边是武夷山,东边是大海,封闭的自然环境,使上古时代的福建开发较晚。尽管如此,历代中原人依然可以通过武夷山隘口或海路进入福建。山川阻隔,移民时间不同,使福建成为全国方言最复杂的省份,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和客家话,互相之间几乎无法交流。

下面进入本文的主题: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一、闽越人:福建最早的主人

在远古时代,福建大地上就有原始人生活,由于山川阻隔,他们与外界几乎没有来往。在古代典籍中,关于福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周礼·夏官》:“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七闽”是指生活在福建的7个原始部落。《周礼》把闽和夷、蛮、貉并列,是华夏人对周边民族的歧视,但从侧面体现出福建尚未“开化”,与中原缺乏交流。在古汉语中,“闽”字最初指长蛇,原始部落的闽人大多信奉蛇神。

一直到战国时代,强大一时的越国被楚国消灭,有一批越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他们迁徙到福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并与当地闽人融合,在福建建立闽越国,这是福建境内第一个政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起了南征百越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将广东、广西、福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不过,秦朝并未对福建进行直接管辖,而是由闽越首领无诸(勾践后裔)管理,闽中郡享有高度自治权。

在秦末的楚汉之争中,无诸站队刘邦一方,在军事上协助过刘邦,从而受到西汉的信任。在无诸的励精图治下,汉高祖五年,闽越国得以复国,以冶城为都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州。闽越国不断发展壮大,引起西汉的担忧,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派朱买臣消灭公开反汉的闽越国,闽越国享国92年。

汉武帝对于统治崇山峻岭的福建毫无兴趣,但又怕彪悍的闽越人造反,于是把闽越人强行迁徙到江淮之间。从此,福建最早的主人闽越人,却在福建消失了!在此后长达300年的时间里,福建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只有极少数驻军留守侯官(福州),部分未迁走的闽越人进入山区沦为远离文明的“山越”。福建长期没有设立郡治,连唯一的东至县也到西汉末年才设立。从方言、地名、人种来说,广东、浙江保留了不少古代百越人遗存,但福建人的闽越遗存却几乎没有。

从东汉开始,渐渐有少量汉人进入福建,但一直到东汉末年,福建也仅有区区4万人口。进入三国时期,东吴的军队5次入闽,在闽北(今建瓯市)设立建安郡,开发经营福建长达数十年。经过孙吴的开发,福建的县治达到9个。

二、永嘉南渡,八姓入闽

进入西晋后,拆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郡治设在福州)两郡。到西晋末年,中原出现“八王之乱”,最终导致“永嘉南渡”大规模移民。尽管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在江苏、安徽、湖北,但也有少量进入福建。

据《九国志》记载:“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仕宦名迹鲜有闻名。”

“八姓入闽”,尤其是陈、林、黄、郑四大姓,至今在福建人口中仍占有很大比重,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

不过,“八姓入闽”的说法,主要源自福建各姓家谱。其实几乎所有南方人的家谱中,都有“衣冠南渡、根在河洛”的记载,以证明自己是古代名门望族的后裔。“永嘉南渡”的总人口为90万,迁入地集中在淮河、长江之间的区域,舍近求远迁徙到福建的人口,数量应极为有限。

三、陈元标征蛮:固始84姓入闽

唐高宗时期,闽南“南蛮”经常发生叛乱,大唐任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领5600名以河南固始籍为主的士兵,从江西进入福州、泉州平定叛乱。平定之后大军并未回到北方,而是长期驻军福建镇守一方。

陈政的儿子陈元光,建议大唐在九龙江一带设立漳州,最终他本人成为漳州首任太守,蛮荒之地的漳州渐渐开化,陈元光也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由于固始陈氏老家以山西上党为郡望,在他们心中九龙江就是上党清漳水,从而称九龙江为漳江,这也是“漳州”地名的来历。

陈氏家族从河南固始带来的士兵、后勤人员,成为很多福建人的祖先。许天正、卢如金、李伯瑶、张虎、沈世纪,这些陈政、陈元光的僚属,后来都成为福建各大姓氏的开基始祖。据新编《固始县志》记载,当年那批平叛的人马中,一共有84姓,如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

四、三王入闽,建立闽国

如今,你在福建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闽王祠,每年都有纪念闽王的祭祀活动,活动还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闽王”的故乡河南固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开闽三王纪念馆”。“开闽三王”是怎么回事呢?

唐代末年爆发黄巢起义,一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河南固始人王绪带领一支5000人的军士,从中原南下,经过江西的赣江进入福建汀州,随即割据自守。不久,暴虐的王绪被王潮、王审知、王审邽三兄弟推翻,王潮继任汀州刺史。

“三王”的势力慢慢壮大,先后把漳州、泉州占领,接着北上把福州据为己有,最后王审知把整个福建吞并,成为“五代十国”中的闽国。他的邻居是割据浙江的吴越国,割据广东的南汉国。王氏建立的闽国享国53年,当北边处于军阀混战时,偏安一隅的福建免于战火,促进了福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福建的省域观念,是在闽国时期形成的,王审知后来被尊为“开闽圣王”。唐代之前的福建,开化程度较低,王氏治闽后,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称赞王审知为“八闽人祖”“开闽第一”。

由于“三王入闽”率领的5000名军士,核心成员多源自河南固始,所以“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至今仍很多福建人,到河南固始的“三王纪念馆”寻根问祖。据固始县史志研究室《 历史 姓氏》显示,随“三王入闽”南下的军士中,一共有王、陈、林、刘、郭、谢、吴、张、黄、周、许、杨等50多个姓氏。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大封开国功臣名将,所以这批姓氏很多成为福建的贵族,人口迅速繁衍。

不过,如果认为福建人的祖先,大多源自固始,未免太绝对!固始只是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县城。“三王”率领的军士中除固始人外,还有来自洛阳、开封一带,甚至江南一带。此外,五代及之后的福建人,存在大量冒籍固始的人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开闽圣王”王审知优待固始人;二是固始人很多成为福建贵族, 社会 地位较高;三是5000军士南下福建前,集体出发地是固始。

五、客家先民南渡

打开《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的福建省方言,你会发现福建大多数地方都说闽语(包括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唯独闽西不说“闽语”,而是和赣南、粤东一样说客家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 历史 上,闽西开化时间较晚,直到唐代中期才设立州级行政建置——汀州。但在很长时间里,当地土著“蛮僚”仍占一定比例。安史之乱后,大量中原人南逃,其中一部分迁至江西中北部。这批客家先民定居数代之后,到唐末遇上黄巢起义,为了避难,他们继续南迁至赣南、闽西一带。

对于闽西客家人而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迁入者极少,从唐末、五代开始迁徙规模变大,真正最大规模的客家先民迁入,则在南宋。“靖康之乱”后,宋朝京城从开封迁至杭州,但金兵的逼迫并未停止。南宋隆佑太后率六宫至江西避难,但金兵很快就攻破南昌,隆佑太后再南逃至赣州。金兵的南侵,给江西中北部带来深重灾难,他们为了避免死于战乱,往南逃亡进入赣南、闽西,从而使赣南、闽西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客家民系最终形成。

客家先民(主要源自江西中北部、中原和江淮)进入闽西,主要分为三条主线:

第一条,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生活数代之后再迁入闽西;第二条,沿着抚河、盱江进入赣南东北部和闽西;第三条,越过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

从交通角度而言,尽管赣南和闽西隔着武夷山,但并非不可翻越。在高山之间有一些隘口,如从石城通往宁化的站岭隘,从瑞金通往长汀的桃源岽,从会昌通往长汀的水星岽。这些隘口成为客家先民从江西迁入闽西的主要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唐末王绪、王潮率领的5000军士,虽然进入福建的第一站就是闽西,并且以此为根据地进而南征闽南、闽东,但他们大多是闽西的过客,并非客家人的祖先。

六、下南洋:福建人遍布世界

进入明清时期,福建人口迅速繁衍,从而由过去的地广人稀,变得人稠地狭。尤其是福建多山区,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迫于人口压力,福建开始向外地输出人口。输出人口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向福建邻省输出,包括广东、江西、浙江等,他们大多是勤于开垦的农民,由于本地已经无土可耕,所以四处寻觅可耕之地。如陈寅恪的祖先,就是来自长汀的客家人,清初的时候迁入江西西北部的修水县。由于这批移民在垦殖时,就地在山区搭棚居住,他们被当地人称为“棚民”。

二是移民台湾。福建和台湾,只隔着一道台湾海峡,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闽南人渡海迁至澎湖列岛,繁衍很多代,也有一部分到了台湾本岛。到明末郑芝龙占据台湾时,开始组织大规模的闽南人进入台湾开垦。到了郑成功时代,军队和汉人移民数量已达12万,与岛上的土著人口相当了。再到清初乾隆末年,由于官方取消海禁,福建闽南人、广东潮汕人和客家人大量涌入台湾开荒,并且定居下来,其中以漳州人、泉州人为多。

三是下南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移民,大多是闽南人,粤人、客家人其次。一方面,福建有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有着向外输出的需要;另一方面,东南亚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需要大量人力去开发。此外,东南亚沦为殖民地后,西方殖民者为了发展经济、获取利益,也大力鼓励华工前往。

从“闽越人”“八姓入闽”、陈元标征蛮,到“三王入闽”、客家人南迁,再到“下南洋”……读到这里,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了答案!

1.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2.洛阳:中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3.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4.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5.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6.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7.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郑」源出

出自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臷,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于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以东)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于新郑,为春秋时的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于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

得姓始祖

郑桓公。郑国时期 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迁徙分布

先秦时,立姓于陕西、河南的郑姓一直活动于中原地区,战国时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两汉时期郑姓由山东进入江浙,两晋之际和唐初唐末的三次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闽东和闽南,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明末清初,郑成功抗清进入了台湾。宋朝时期,郑姓大约有7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全国郑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聚集区。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为明朝第十五位姓氏。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宋元明期间,郑姓的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

当代郑姓的人口已达1100多万,排在第二十一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江西、台湾,这八省又集中了40%的郑姓人口。广东居住了郑姓总人口的12%,为郑姓第一大省。浙闽地区是郑姓人口的聚集中心。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郑姓在东南沿海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沪浙闽台、广东东部、海南、皖赣大部、江苏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吉林大部、辽宁北部,郑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以上,而在中心地区此比例可高达3%,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8%,居住了大约47%的郑姓人群。在广东西部、广西东南、江西西端、湖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重庆、湖北西部、鲁豫大部、皖苏北部、河北东北端、辽宁南部、内蒙古东部、黑吉连接地区、新疆西北,郑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75%一1%,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08%,居住了大约35%的郑姓人群。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

郑和:明航海家,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少颖悟,读书富于别解,落拓不羁,有狂士之名。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循吏之称。晚年躬耕自食,以诗酒自娱,诗、书、画俱佳,着有板桥全集。

闽东方言的问题

福州话跟福清话有没有一样啊?我说的是福清话分钟:哄(去声)纵小时:修洗(发音的时候把舌尖夹在两排牙齿上),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不用小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